导航:首页 > 中考作文 >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21-02-28 10:47:21

⑴ 当今农村中学生教育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农村的教育总是跟不上城镇的,更不提和大城市里的孩子接受的教育相提并论了。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环境设施等方面。

在偏远山区的农村的中学里面,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里面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教学环境,但这一问题也在慢慢得以改善,对我国教育事业有长足信心。

⑵ 当今农村中学生教育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要求,是充分针对 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重新抬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蔓延;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开始危及到了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一、总体现状
1、教育自身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考试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课程过重、作业过难多、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作业量大,考试频繁。农村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在2小时左右,初三达到了4小时及以上。一天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除了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9小时,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时。学习带给半数以上学生的体验是痛苦而非愉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尽管教育部制订了许多具体要就,但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现象。我认为以下两点急需解决①认真执行初中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是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学科课时安排的法律依据,任何学校都只能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突破。一些学校原来已经将一些“副科”课时调整给语、数、外等学科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把时间还给原来的学科——不但从课表上要体现出来,而且应该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课程。②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休息。农村初中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晚自习、体育活动时间及非住读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参加早晚自习的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锻炼,使学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参加学习;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习前时间安排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课或考试;禁止挤占自习课、晚自习上课或考试,禁止拖堂;禁止学校或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2、外部环境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新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摘要: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的直接原因。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辍学。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松对“差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甚至会把“差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此外,初中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后进生”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听不进、学不懂,于是产生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
二、学生的价值观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60%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也有40%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选择就业, 80%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72%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有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极少数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3.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
农村中学生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愿望,并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希望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农村中学生摆脱农村落后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因此,在60%的农村中学生看来,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才是比较现实的。但仍有一部分农村中学生因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希望渺茫,或埋怨自己出身贫寒而在学习方面不思进取。同时,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鉴于以上原因,约6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3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 很多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0%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镜头一:班级里玻璃被打坏了,你若去当众调查是谁干的,大多数的学生会说“不知道”
或“没看见”,同时他们还会摇摇头显出很成熟的样子,而你换个方式作个暗查,学生会小声地告诉那是谁干的事;
镜头二:学生打架了,你要责问谁的错,双方各不服气,各说各的理由,不到被事实逼到最后,绝不承认,绝不服输。而且,仗打出来了,吃了亏的,他不先找你老师,他先跑去找家长、找“一起玩的”再给补回来;另外,诸如说脏话、没爱心、奢侈浪费、沉迷网吧、抽烟喝酒、谈恋爱等等,这些道德问题的缺失和错位在农村中学是常见的、普遍的,让我们老师也感到苦恼与困惑。意志的心理品质不成熟。攻击性强交往情感闭锁。
究其原因,我认为:
1、学校教育问题。由于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甚至缺乏正确的认识,视其为当今普片现象,而且名义上的工作开展也带有为应付检查或点缀、装饰学校形象的成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少组织无系统支离破碎,没有实效。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的倾向非常严重。表现在不能正确区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了一种思想政治工作,以致于在工作开展中移植、套用以往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陷入机械灌输和说教的境地,缺乏应有的策略和功效。 在学校,一切的教育过程,包括教师的人格、态度、班集体的建设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创建学校物理环境的同时,下大力气去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软环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校给他们带来的无穷快乐。另外,广大教师切实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与学生接触的每时每刻。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在操作上要尽量避免简单化、机械化,多注重人性化、情感化、多样化,重视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2、家庭环境问题。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随着家庭的收入增加。
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没历受过什么磨练,其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不会有一点的委屈。在农村的家庭中,有的父母常以“不吃亏”的思想来教育孩子,所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偏执、自私、冷漠或急躁、脆弱、油滑等心理和性格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还有部分失去单亲、双亲的孩子,有的顽劣古怪,有的胆小自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但大多数只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忽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人的家庭条件、家庭背景、父母行为习惯和家庭教育思想等在直接影响着其后天的学习与成长。所以说,家庭环境无疑在影响着孩子思想道德的培育与造塑。
3、社会环境问题。大家都有这样的感慨:“在校教育了十分钟,赶不上社会一分钟”、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的,现代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新生事物以及各种诱惑如海潮般向学生涌来,由于年少,他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又无力取舍,那些浮躁表面的东西冲击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使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其非智力因素受到了严重影响。

⑶ 农村中学生如何走出作文困境

一、提高阅读量,增加社会生活视野
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生活的途径有很多,他们更多地被网络所吸引,更多的是抱着其不放,电视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地侵占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并逐步摧毁了我们传统的阅读阵营,让他们失去了更多的看书的时间和机会,这种种原因造成了学生文本阅读的欠缺,对社会生活的视野不够开阔。这样写起文章来就显得知识贫乏,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不清,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还应该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美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课外阅读的世界里获取更多的精神养分和语言养分,使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向往之情。同时这样也能让学生不仅对家庭生活比较熟悉,同时也会加强对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更多、更深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就不会再出现那种知识贫乏,对社会生活视野不开阔的现象了。
二、督促养成写作习惯
“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平时要求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的问题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与作文有关的文章,摘录背诵大量的妙语佳句,要求学生每天在写完日记后,将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摘抄在日记本中,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使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厚起来,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起来,才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所想尽情地表达出来。所有这些都是小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和积累的有效方法,也是走上写作成功道路的关键。其实小学生身边不乏好多耳闻目睹的事。在家里,在学校,在街上,在公共场所,都有一些值得写的,或是令自己高兴,或是令自己忧伤,或是对他人行为的指责、赞扬,或是关注社会的热点,家乡的变化等等,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所以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写出真实生动、有感染力的好作文来。
三、点燃勤于写作文的欲望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有过小学生时代,能够充分体会到小学生是非常渴望得到同学的赞许,老师的肯定,哪怕是一句话,一段文字。小学生的作文功底本来就不好,屡遭写作的失败,导致信心更加不足,这时,语文教师应从作文批改和作文范读中给予学生多一些赞赏式的评价,让他们也品尝到写作成功和快乐,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从而树立写作信心。只有当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功,他们就会全身心进行写作,乐在其中。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燃起学生写作热情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如果能够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毫不吝惜地给予赞美之词,让学生普遍感受到写作带来成功和快乐,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畏惧感。最后,教师不忘在评语后面写上“加油,期待你写得更加精彩”、“期望你在写作文中施展才华”、“希望你能够妙笔生花”等鼓励性语句,以表达自己对他们最大的鼓励。这些话语看似多余或啰嗦,但却体现了教师的深切关怀与信任,可以起到沟通、激励的作用,燃起学生写作热情。小学生更需要在写作上得到精神上的激励。
四、提高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最不愿看到的是缺少创意,缺少新鲜感,而这也正是现在小学生的一种通病,现在的学生买的作文书可不算少,但是他们往往懒于自我创新,而是喜欢模仿范文,久而久之,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的火花因为步人后尘而渐渐熄灭,观点陈旧,落入窠臼,面目可憎,毫无新意可言,“读之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去力求创新。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的生动,去生动地感受生活。其次,在立意上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在选材上要培养学生善于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在结构上要让学生懂得,“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词汇的积累,加强对美句、美段、美文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让学生写作时言简意赅,错落有致,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⑷ 农村中学学生现状

不学习,换来是一生的卑微,农村孩子的终点不应是初中,应更远!
作为农村初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学习没有兴趣,一看书就瞌睡。每天上课坐在那里都是混混噩噩,如同梦游,只有在聊天、谈游戏、打闹的时候人才整个醒了过来。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老师,都明白一点:上学上到初中毕业就已经到头啦。

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90后打工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我这些学生的未来。让我对这些孩子们的将来更加的忧虑。这些90后打工者,大多初中没毕业就进入社会,工地、工厂、公司,各种工作来回换,看似工资不低却存不住钱。一直在折腾,却似没有爪子的鸟,一直在分永远落不了地。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班里这些孩子的未来。我只想对孩子们说,不学习,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而农村孩子要走出来,与自己斗,与环境斗,与家长斗!败者多成者少!

1与自己斗:无论学习还是进入社会都不是那么轻松的。
总结来说,这些90后打工者和班里的孩子问题一致,首先要斗争的就是自己。他们很多都是让身体控制脑子,放纵自己身体的欲望,控制大脑,做事喜怒随心。

我们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缺少管束,因此做事十分的随性。

我们班里的这些孩子叫自己新新人类,喜欢花钱买好吃的,穿好看的,花大量玩游戏。喜欢享受不是错,然而一到干活就怕苦怕累,然而大脑却从来不思考,只考虑自己舒服,却从来不去想自己花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喜欢恋爱的甜蜜,也从不考虑未来的柴米油盐?老师讲的道理他都能听懂,却从来听不进去。

而孩子这种问题,不会随着进入社会消失,反而更加严重。90后打工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恒心和没有耐心,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且做事情喜怒随心。并且还喜欢挣快钱,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三和大神就是例子)。没钱了,再换一家。青春折腾完了,最终却没有积累技术,也没有积累下钱,天天抱怨老天不公,等待时来运转,却从没有做好准备。

2与环境斗:“老师帮帮我吧,我快要疯了!”
农村学生要走出来,其次要和环境斗!而农村环境中早恋就是最难解决的。之前我们班里也出现了一对早恋学生。一个学习是在班级的前几名,一个是在班级的后几名。因为相互吸引,让他们懵懵懂懂走到了一起。后来被我发现,也看到男孩写的情,说男孩儿在情书上面说:“我要用自己的一切保护女孩儿,让你幸福给你快乐,我的天使。”

3与家长斗:一些家长起的不仅不是积极的,而且是负面的。
农村学生要想走出来,不仅面临着自己这个坎儿,环境这个坎儿,另外还面对着家长这个坎儿。有些家长对于学生的作用不仅不是积极的,而且是负面的。

之前我们学校就一个老师,因为学生在早自习期间睡觉,就用手轻轻的拍了一下。最后家长来了,撒泼大闹,直接扇了班主任一巴掌。(事后学生没事,班主任换了一个。)而更奇葩的是?有学生在中午休的时间玩手机,被班主任老师逮到了以后。老师把手机没收,并且叫来了家长。家长来了轻描淡写的说。学生不就是玩手机嘛,又没有什么大错。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真的是无言以对。学生应该能明白对错了,面对这样的家长,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佩弦教育语:
一个农村娃,一个寒门子弟,要想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宽广的舞台。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需要与自己斗,与环境斗,更需要与自己的家长斗,当学生学有所成回头看。他会感谢自己的付出,成就了自己。然而能走出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农村的教育,在无人关注之中渐渐没落。作为教师只能无奈叹息。

⑸ 如何上好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指导课

这样上好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而生活在广袤土地上的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有别于城镇的孩子,因此,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农村或山区学生由于长年累月生活在偏远地区,对周围一切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

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怕教作文课。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这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课题。 关键词农村作文现状分析对策

一、引言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听说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活像是要他们去完成一件什么苦差使一样。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敷衍、搪塞、应付了事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欲望。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在语文教学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作文教学思想、方法、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农村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以便探索出一条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新路子。

二、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据有关调查得知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 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买不起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应阅读二至三部名著。然而当前许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明显偏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有丰厚的积累。 二对生活缺少热情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写作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从何而来写作从生活中来它要求写作者能投入的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用自己五彩的文笔书写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感情。现在中学生最缺的是什么就是对生活的热情就是生活的材料。他们常哀叹作文难写究其原因是他们生活材料太少。他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单调不是校园就是家里整天家门出、校园进的有什么内容可写周围的一切都是司空见惯的。引不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他们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反应冷淡。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见而不思。殊不知他们生活周围的一切也是社 会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小小的社会。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发现的眼光缺乏用心留意生活。对世界观察这样漠然对生活的感悟如此苍白。行文起来又怎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冲动呢又怎能书写出发白肺腑、感人心灵的作品呢 三疏于写作缺少练笔机会 新时代的中学生由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演进和网络文化的盛行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注重的是自己的视昕享受、感官刺激。而绝少用、也极不习惯用语言文字来书写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不再习惯旧有的每天一则日记的练笔方式常规状态下的周记也使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累赘甚至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这也使他们感到苦不堪言他们在一种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了他们所谓的“写作”。久而久之思想有了惰性。文笔缺了精华形成了一种写作上的“恶性循环”。像一位同学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回忆起小学六年级的上学期的中午。我睡半个小时觉。就去学校了。当我走进教室时班长和每班的小组长还有几个同学在书桌上跳来跳去的一个同学在书桌上捉其它几名同学别的同学从这个书桌跳到另一个书桌上形成一个运动方式。”作文写到如此程度语言表达这般功底真令人啼笑皆非。鉴于此不得不让从事农村初中教育的我苦苦寻觅一条作文开拓创新的新路子。

三、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笔者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作文教学实际以及吸取其他老师的教 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方法 一面向生活善于体验 俗话说“写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冲动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用自己的文笔描写生活的美丽风光。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的。每到农忙季节教师要建议家长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体会田问劳动的甘苦。然后用心书写出自己劳动时的体会和感受通过书写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书写出的作品就是一篇篇源于生活的真实作品发自自己内心的心灵之作让人感悟到这就是源于生活的真情 二勤于阅读注重积累 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古诗优美段落、篇章多读一些名著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摘记将自己读到的精美文字、经典句段、甚至好的写作技巧、写作手法记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兴趣。这样厚积薄发达到“信手拈来皆成文章”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人的名句强 调的都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三坚持写周记注重语言方面的训练 我认为必要的语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应让学生多动笔每周写一篇作文以周记的形式来表现。一周过去了让学生把这一周经历的事情在头脑中过滤一下然后把其中最有意义、最值得记叙的事情找出来。运用恰当的文体、恰当的表达方式书写出来力争文体最恰当、语言最精美。在平日练笔中就努力锤炼语言日积月累语言必将会流动起来文章必然会少一分呆板。多一点灵气。

四批改方式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 传统的作文教学即“学生写老师批”以教师对作文主题、作文要求的理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标准这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与教师的思维或观点相符的就是优秀作文反之则可能成为差等作文这一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一语定乾坤学生封闭了自己的观点因此要从教师批改过渡到指导学生批改。 总之作文教学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具体怎么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靠教师的教学实践。

⑹ 农村初中中考样板作文的研究 外国的研究情况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如果说“能读会写”是语文课最为的核心任务精要概括的话,那作文作为写的一块,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教育的目的在于创新。从读写的功用来说,读的功用在于吸收、充实、提高,而“写”的功用便是由心灵的体验与感悟后的外现与创新。

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应看到,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以至多年来农村初中教学一直未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固而,对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将是我们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是不尽如人意的,甚至可以说还处于一种贫困状态,存在不少问题,归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观念陈旧,应试教育思想还未得到根本转变。

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在统考或中考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于是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给学生作了限定,学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有的教师甚至猜题押宝,考前念上几篇文章,并教给学生所谓的“应试秘诀”,如何把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而忽视了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作文能力。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连真情实感都难以表达,更谈不上作文的创新了。

2) 形式单一,作文训练为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写作兴趣。

多年来,教师是上作文课无非是老调重弹的三步曲。即教师作前指导,学生照框作文,最后是教师挑灯夜战,精批细改。这好比是农村大戏台上演出的戏目,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样的作文教学,教师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听得心烦意乱。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届届如是,周而复始。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文就想要完成一项技术任务一样,写够字数,写对格式了事,毫无兴趣可言。

3) 失去了自由,学生很难有写作中的创新。

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要想写得有特色或有创造性,那“自由”是很重要的,心灵不自由、笔墨不自由就很难写出好文章。而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 很多时候,在恰恰不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相反,倒是强行命题,框死文体、限定字数、规定写法,粗暴批改。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是不足取的。

4) 拔高立意,提倡虚构,背离了写作的根本宗旨。

学生作文训练应该写自己身边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不少农村语文教师这样说:“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有意义的不多,让学生虚构点故事情节未尝不可,这也是培养想象力的一个有效手段。”须知,训练作文如同训练绘画一样,应该循序渐进,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有助于练好他们的写作基本功,才能促使他们去认认真真得生活,细致入微得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在需要作文时做到心中有底。再者,作文如同”作人“,作文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若教师努力培养出的是一批不切实际、贯于胡编乱造的 “高才生”,这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为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培养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为终极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 注意训练的形式和题目的设置。

首先是形式上力求多样化。

以往多数教师教学生写作文都限定在课堂上完成,题目固定,不考虑学生实际,缺少灵活性,学生在课堂上生搬硬套、苦思冥想,真正有创意的并不多。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创意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训练是有一定效益的:

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

城市的学生有见识,是因为他们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农村没有摩天大楼,没有雄伟开阔的广场,可是农村有的是城市里无可比拟的自然风光:绿油油的秀色可餐的庄稼;郁郁葱葱清幽雅致的树林;忽高忽低展翅翱翔的飞鸟;纵横交错轻柔粗犷的河流。这些都是可作为学生观察、写作的对象。不妨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如,可以利用春游来体会大自然的美;可以利用假期直接参加劳动来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对生活的珍爱;可以通过帮助孤寡老人以体会社会主义人情美;可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多渠道收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来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

2) 介入话题作文让供料作文也变得开放灵活。

初三学生已涉及到供料作文的写作,要对学生初一、初二作文实践能力进行适当检测,我们不妨让材料作文灵活一些,少一点限制,写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崭新的作文形式,具有供料作文的一些特点,即以供料为依据,有限制性,但话题作文的限制非常有限,几乎不构成对学生作文的障碍。因而,开放性和灵活性就成了它的最大特点。一般情况下它只为学生提供话题,依据给定的话题,定什么题目、写什么、怎么写都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充分的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此外,还可在课堂开展口头作文训练,可通过记日记形式进行作文训练,还可以进行简短的提纲式的训练、片段描写训练,必要时还可进行适当指导下的谈话训练。这些训练方式都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二.要注重题目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在命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对题目,学生无话可说,只得收肠刮肚,敷衍了事。《吾家有女初长成》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儿作文不及格却振振有辞:又是《难忘的一件事》,这样的题目我从小学三年级做到高中三年级,我总共才多大,有多少难忘的事可写?从此可见一斑。事实上,这个题目,我们无论哪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何止见过一面。又能有多少兴趣呢?教师出题不切合学生思想实际,触不到学生心中的积累,他们当然无话可说了。故而,我们必须重视命题中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用恰当的命题叩开学生的心扉。要命题得法,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青少年身心正处于剧烈变化之中,由于学习活动、社会地位及作用的变化,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还未脱稚气。这就构成了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依附和自主要求的矛盾。他们不再视父母、老师为完人,更多的要求使他们与社会、家长发生冲突,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秘密和行为方式:渴望独立;要求被尊重;成长的烦恼开始滋生。胸中积郁了丰富的感情。如教师能抓住这一点来命题,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你生活在关怀和爱抚之下,生活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学习有老师的热情指导,你应该感到满足了可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你想大声说:“知道吗?我已不是小孩子了,你们应该让我独立自主了”。到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话要说呢?写好作文《 ,我想对您说》(板书)。是补题再写,诉说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或老师。再如《今年我十六岁》、《请到我的家乡来》、《梦》、《我的烦恼》等都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触动他们的感情。

2) 题要有较强的实用性。要让学生感到不可随意为之,增强写作的使命感。

如,一位盲姑娘从未看到过春天的色彩,请你以《春天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既有描写又有说明的文章,如果读给盲姑娘听,能使她有真切的感受。看谁写得真切动人。再如针对XX同学中途辍学一事写一封信,劝劝其父母或本人,看谁能把他劝回。又如针对班级管理提几点建议,并说明理由,设置题目为《我的建议》,都是写作目的非常明确的题目,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些,最终学生会写出不少颇有见地的文章。

3) 题应难易结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功。

学生虽同处一个年龄段,由于其思维、语言能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给学生一组难易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有尽量大的选择余地,以适应学生具体情况。如写有关期中考试的文章,可出一组题目:《拿到考卷之后》、《期中考试告诉我》、《期中考试一得》,这组题目中第一题较容易,只要把考试以后的所思所感写出来即可;第二题要求学生必须围绕中心做到散而不乱;第三题难度又有所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找出关键“一得”。一组题目学生择其所能而作,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写作的动力。

二.作文教学的第二步是进行写作指导,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必须精要、得法。

其一,作文指导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德文风。

叶老曾说写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就是力求学生在写作时做到不说假话。为达此目标,命题必须切合学生实际,知道必须根除所谓的“立意深远,深层开掘”指导。封建时代训练八股文要“代圣人立言”而不说自己的话,要培养的是“鹦鹉学舌”式的奴才,而非独立个性的人才。我们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并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如果不注视培养良好的文德文风,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甚至有意无意地鼓励作文造假,那么将会重走封建八股教育的老路,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这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古人已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张“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若还未练就认真观察、描述真情的功底,而要去书写自己所未尝经见的假想之境,要达到生动感人,无异于邯郸学步,“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其二,作文指导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写作个性。

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而学生写作个性的形成与其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

1)在于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人的艺术视角历来是多样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且因人而异。如在教学《 ,我想对您说》一文时,有一位学习成绩较差而又好打架的同学这样写到,“妈妈,您总是拿我同隔壁的小强比,想让我也成为小强一样的孩子”,可您生下的就是我这个不争气的虎林啊!您不知道,您把我同小强比一次,我对小强的恨就加深一层,我跟他打架的原因全怨您啊!这样的作文,直来直去抒写真情,其个性可以说是展露无遗了。

2)写作个性的形成又在于学生读书借鉴的差异性。初中生处于基础表达阶段,写作方法以借鉴为主。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写作中,对他人的优秀内容还须“拿来主义”。由于性格不同,他们所读的书不同,所涉猎的范围也不同。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作者在写作中有其不同的风格,或重于逻辑推理,或重于形象摹绘,在喜闻乐见之后,用于自己的作品,或多或少带有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性格特点。如什中初三学生冀勇善于利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原因在于散文类作品看得多;辛志刚善于组织文章结构,用词朴实无华,原因则在于他爱看推理小说,并能够有效吸收利用。

为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其学习动态,为其语文思维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写作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

为避免学生养成拖拉的坏毛病,及时交、及时改,以保证教学进度,也为适应现代考试的要求,不少地方多提倡训练快速作文。一般来说,实用性的文章大多要求尽快完成,应当培养学生快写的能力,限时是促进快写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也应看到限时有其缺陷。曾有人调查,发现限时作文总有些学生刚刚入辙,还未至佳境,时间一到,草草收尾。这样半途而废,尝不到成功的甜头,久而久之,作文的积极性便被挫伤了再从将来的社会需要讲,亦并非都要作急就章的,有时需要根据题目广泛收集材料、合适材料、调查研究。全凭记忆作文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对所写内容也需要一个思索酝酿过程。学生作文也一样,在构思时浮想联翩,想到的材料记不准,需要查一查,这本来是正常的,应当培养这种好习惯,可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不能这样,只好含糊或编造材料应付,以致造成一些学生写作文无中生有、瞎编故事的坏习惯。

那么,作文时间该如何设置呢?我认为,限时作文、不限时作文二者应当结合进行,要使两种作文训练形式都充分发挥起应有的功用。具体来说,时间不同,要求的程度也不同。限时作文要求不宜全细,应该允许有一些小毛病,如过度、照应、字词搭配等。不限时作文是相对于限时作文而言的,它并非完全不限时,只是在时间的要求上比较宽松些,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修改完善。事实上,作好不限时作文相对要难些,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如布置下要求十天内完成的作文,第一天就得让学生打好 提纲,作好安排;二三天就得让学生寻找所需材料以便作文时用,四五天内要写好草稿;剩下的时间则完全用于修改和完善。力求将自己的写作水平发挥到最高层次。这期间如没有教师的督促和指点,有的学生在第二天要收作文本,前一天晚上才去写,那不限时也便毫无意义了。

四是作文批改要真正起到以批促改的功效。

作文批改是作前指导的继续,又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上付出的劳动最大,但收效去甚微。改革批改方法也成为我们一个热门话题。我认为。着重培养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精批细改,学生长处于被动地位,唯一关心的是作文完成后能否得到教师的夸奖,夸过之后,关于这次作文的“怀念”也便一天天淡忘,以至烟消云散。有的学生甚至看都不看一眼批语,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文每次都不是好的,已形成思维定势了。

作文批改是在半成品基础上进行,激发的往往是更高层次的创造思维。美国有一本写作教材说:“记住,修改作文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学习写作技巧的主要机会。”修改的过程确实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追求思想的深化和表述的完善。叶老在谈语文教育时说:“作文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理应属于作文的本人。”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既符合我国当代教育要求,又包含了一切真知均来源于自身实践的哲学观点。我们不妨让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教师适当把批改的功夫放在指导学生互批作文上,让学生参与批阅,既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又能发现同学的不足。有的教师不免提出异议,说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试过之后,收起作文本一看很不如意。我觉得这种意见很值得商讨。一种技能的拥有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同样,学生批改作文是需要教师逐步培养指导的。指导得法,效果就好些,指导不得法,效果就差,倘经过多次训练,学生仍不知所从,这就要怪我们老师了。你大放手让学生进行作文互批互改,焉能不乱?

那么,如何才算得法呢?

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批改作文的意义,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要让他们意识到,评改的本领学到后“一辈子受用不尽” 。第二应让学生知悉并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并印发评改范例,让学生有样板,标准能够大致一样。第三要交代评改的步骤:阅读全文,基本把握文意,动手修改进行复查,最后下总评。第四要提出评改要求。初中生以肯定长处为主,要多批少改,批语要有激励性,眉批、尾批要有针对性,个人拿不准的地方要互相讨论或查阅工具书。最后还可根据要求给作文打分。学生批改后,教师要进行复审,,查漏补缺、纠正错误,然后通过讲评,使更多的同学效仿学习,或温过自新。

五要扬弃结合,分层兼顾,充分发挥讲评课的功用。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课最后一个环节,但不是作文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批改的延续和发展,是批改的进一步深化,它既要对当次作文回顾、评价、总结规律,又要明确今后作文训练的目标。因而重视作文讲评质量对作文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的教师在讲评中泛泛而谈,把每次作文中发现的问题象孔乙己摆九文大钱一样一一列出,面面俱到;有的则是准备不充分而又要让学生共同讨论,莫衷一是;还有的选取较好的文章读上几篇,加两句评语。这些都不足以发挥讲评的根本功效。

讲评的方式是有多种,如指导式讲评、研讨式讲评、赏析式讲评、还有总结式讲评、简介式讲评等。事实上每一种讲评形式单一使用都不是十分完美的,如能把几种讲评形式结合在一起使用,其效果会相对明显些。

在《 ,我想对您说》讲评课上,我发现了学生的不少闪光点,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备课时应该先把这些归纳总结,但讲课时就不能毫无选择的陈列到了,共性的问题可拣重要的两条列出,而个性的问题一般可在审查学生批改时加入评语中去。要求学生关注的点太多,他们头脑中也就没点了。经选择,我这样各列两条:优点一是能够真情实感写文章,文章现实意义较强;一是能够合理安排结构。缺点一是人称问题,有的文章本来写得非常好,但全文总是不敢对“您”说,全是对“她”说。二是有的文章开头结尾写敬佩母亲,而文中事例却没有一件是含敬佩之意的,话说得言不由衷。在这样总结式讲评后,我采用作品赏析法。全班几十个人的作品,你不可能全部赏析,好的作品虽可使学生消防学习,但并不能让更多学生激起改写的欲望,常会产生“被人遗忘的角落”。故讲评应选不同层次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讲评中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一节课以安排4、2、1共七篇为宜。讲评时先讲优点,后说不足,差者亦望找到自身的亮点。针对这些情况讲评激励进步的作用也就起到了。最后一项是在赏析作品之后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写作构思或经验。这一点在讲评课前通过跟学生谈话,使之有话可说并能抓住要点。最后莫忘提醒学生,修改到最佳效果发表。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课题已近尾声,我顺便谈谈一个非作文课堂教学所能奏效的话题,即教给学生如何把“源头活水”引进来。多数农村语文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那么几个学生,再经你怎么指导,他们的作文水平总够不上“合格”二字。即使教给他们一些“绝招”也无济于事。总结几位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经验,不愁找不到一些方法。大凡作文写得好的,除得益于教师的指点外,更多的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平时多读多想,勤于练笔,关键在于他们的脑子里有“源头活水”。这却非一堂作文课上可奏效的。老师只能在课堂内外逐步引导,具体操作步骤应是:1.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做好读书笔记,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2.引导学生勤观察、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使自己有足够多的描写素材;3.训练学生想心思、做笔记,使之善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此经过多次小练笔,“源头活水”自然“流入”,写作素材日积月累,其写作水平 也就相对提高了。

⑺ 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写作难问题

写作文也要循序渐进,其实,不需要刻意去学习,除了每天那半个小时的时间针对性练习之外,你的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学习提高作文水平,关键是看你如何去运用。
我的观点就是,只要你懂得说话,就能写好作文。

1.读。
大量阅读,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去读一到两篇文章就可以了。你不需要去考虑人家的文章有什么中心思想,也不必理会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手法,更没必要去了解文章分了几个段落,你只要有感情的把文章朗读出来就可以了。你需要了解的是文章总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是悲、是喜、是怒、是哀、是乐……这篇文章让你哭了?让你笑了?让你生气了?……
文章要有感情,有感而发的文章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至于文章后面的那些题目,给我扔到到脑袋后面去。
文法这种东西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文章而存在的,它是辅助用品,可是我们现在的学习却已经把文法当成了主要东西,却忘记了文章本身不是让人研究的,而是让人看的。
2.仿。
阅读了这么多东西,如果你还写不出自己的风格,那你就用模仿的。文章看得多了,自己也就会写出相同类型的东西,倒不是说自己抄袭什么的,这就是模仿。
文章是否有高尚品德,是否爱国为民咱写不出,但咱可以加强自己的文字力度,“吃饭”和“用膳”,同样的东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就是不同的等级。
3.说。
说话,要有逻辑性,写文章,也要有逻辑性,你说不出来,就难以写出来。当然,有些人会说,我想东西说不出来,只写得出来,那只是因为他的语言表达比较内敛而已,不是他说不出,只要你把你所想的东西给说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动作,你每时每刻都可以做。
比方说你遇到了一个人,你就要开始思考,这是什么人,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长得什么样子,他的特点是什么,他做了什么动作有什么样的效果……就算只是个平凡人,他也有值得你挖掘的地方,只要你认真观察,无论你观察到什么,只要你能在脑中勾勒出一个结构、逻辑性就可以了。至于罗不啰嗦的,等你真正动笔写了再说吧。
3.写。
可以记读书笔记,阅读时有什么让你觉得很好的句子,你可以拿笔画下来,或者是抄一遍。平时心里有什么不舒服的,你可以写在本子上,或者是记录在博客里。日常生活中如果什么开心的,想要永久保存的,你也可以把他写下来,一句话两句话都好。
4.学。
要想写出作文,你最起码应该知道不同类型的文章应该有哪些要求,比方说记叙文,要求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本身、事情的结果。当然不一定要把每一个因素都写出来,但这个就是大纲,有了大纲,就比较容易下手。
5.审。
审题,写作文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你连题目都不知道,你怎么写作文啊?审题就是要找出题目的关键词,你把这个关键词给扩大化就可以了。
6.纲。
不同类型的文章所要求的元素不同,这个元素就是文章的大纲,根据文章字数,每个元素都配给一定量的字数,把文章从大往小了分,这样,写起来就不会觉得无处下笔了。

⑻ 关于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几点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内现。小学作文教学容的状况和效果如何,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致整个人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之中,教师只是利用一些例文,让学生从例文中去仿写,而学生就成了照章而写的一个工具,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作文教学的规律,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并同阅读教学相互配合,那就相得益彰。

阅读全文

与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