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议论文写作中学生都存在哪些问题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可能都知道上学是干吗的?上学就是考什么名牌大学的,然后就是毕业找个工作还能有什么啊。
可是,你们知道么?上学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而是从我们小时就开始教我门怎么做人,然后怎么为人处世,而现在的教育制度却让这种本是教育人的东西变的越来越边缘化,一开始就是为了考大学,然后就是每天的无休止的看书,背书,作题。可是这有什么用呢?无非就是给我这个本就素质不高的国家摸黑。
我们这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什么先进的教育是不可能光临这里的,而人们的传统的思想更是变本加利,总是认为农民的孩子就是上大学要么就是种地,可是我们人生的价值难道就只有这么大吗?我们不想平庸可是也不能说我们就要在这两棵树上吊死吧!世界这么大,而生活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就这样了了我们的一生你难道没有遗憾吗?
我们的许多的人都讲到了教育,可是有多少人去说去讲去想办法改了呢。为了一点点的升学率,就让我们向机器一般的学习。
我们的潜力在哪?我们的创造力在哪?我们的创造力用在了怎么想办法上课睡觉,怎么样睡觉不被老师发现,怎么样睡觉舒服?我们有的人可能知道有名的“三段式睡眠法”这就是我们上学的所谓“创造力”创造出来的啊!
在美国,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我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生活,怎么样挖掘自己的潜力,可是,我们的教育都干什么了呢?都用在了学习,学习书本……
对于我们同样的年龄相比,我门不如美国的人。甚至我们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有书呆子……可以真正的热闹才就是少之又少。
我门每天要学习到很晚,半夜。更有甚时是通宵。可是我们不学又有什么办法,差的学习成绩给我们的是责骂和抱怨,给家里带来的一家人的不高兴,是一家人的失望,是所有对我们抱希望的人失望的眼神。而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呢?只有学习成绩!
我们有的学出了成绩,有的学成了傻子、呆子……可是到最后我们得到了什么?是一脑子可想而不可用的“知识”。是见了人向女生式的腼腆、害羞。我们附近有个大人说他家的孩子学习学的见了人都不敢说话。这是什么,难道是我们教育的好处。国家管的住的地方还好,可是,我们也可以向大城市里的学生那样享受同样的待遇啊。
我们不是向大家想象的那样舒服,不是向那样的清闲。
我们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不要以为我们过着神仙的日子。
Ⅱ 关于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写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早恋,是现在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现在,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在谈论着这个既神圣又卑微的事。
早恋,我并不是说从小学或是更小的时候开始恋爱,那时的我们还太小并不知道什么是爱,那时的我们认为是爱的东西,也许在我们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很幼稚的感觉。
早恋,在老师眼中是不被允许的,不管你怎么解释都是错误的。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只不过是认真再认真的学习,让我们努力成为书呆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他们就不会认为他们的精力白费了。而提到早恋,他们的脸色就会十分的难看,不管你的成绩多么的好,你是一个多么听话的好孩子,只要你与早恋有一点点的关系,你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早恋,在家长的眼中是孩子成功的绊脚石,不管你怎么说都是不被认可的。父母眼中的好儿女也只不过是让我们好好学习,以后有一份好的工作,然后,孝敬父母,不要白费了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而说及早恋,父母也许会给你当头一棒。早恋,绝对不允许,它会耽误了你的学习,你上课时不会用心听讲,只会掉入无底洞,永无止尽的掉下去。
早恋,初中时候的爱情是朦胧的,是我们的开始。它不渗加任何的渣子,比如权力,地位,金钱……这个时候的爱情是纯洁的,不会被任何物质所控制,爱得轰轰烈烈,如痴如醉。这就是初中时候的爱情!~
早恋,高中时候的爱情是快乐的,是我们在茫茫题海中找到的一个归宿。当我面对数不胜数的题目时,想想心中的他/她,想想我们一起渡过的快乐时光,会让我们感到特别的轻松。这个时候的爱情是解压的一种工具,在默默承担着来自父母、老师多方面的压力时,它给了我们慰藉,释放了沉压在心里以久的种种压力。这时,我们是快乐的。这就是高中时候的爱情!~
我这么说也并不是说完全赞成早恋,只是说一说在我心里的早恋是什么样子的。是的,早恋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谁可以说一件事是绝对的正确或是绝对的错误呢?任何一件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嘛!~
我不同意出轨的爱情,也许有的人会认为那是另一种爱的方式,但火车出了轨还可以继续的,安全的行驶下去吗?这样的爱情威胁到了你的生命安全,它还值得你去拥有吗?
早恋――年轻时候的爱情,我们也应该在不影响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去拥有它,那时的它才值得你去拥有!~
Ⅲ 关于中学生的话题作文如何写
以话题为中心,展开,主要写议论文。
Ⅳ 初中生 [我的缺点作文] 怎么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陷,有的人的缺陷很大,例如:智障或者残疾等,但是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不可以过分的掩饰,因为缺陷就像弹簧一样,你越用力去挤压它,它给你的反冲力也越大。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的确,我们的人生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在面对缺陷时,我们应拿出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才是重要的。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也有雷电轰鸣,狂风怒吼。有美丽怡人的夏威夷,风光无限的威尼斯,也有冰天雪地的两极,不断喷发的火山,惊心动魄的海啸和地震。完美总是与缺陷共存。
人的一生也一样。每个人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的缺陷。“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花是何等的凄凉。然而正是因为那“花飞花谢飞满天”的景象和黛玉的悲剧,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伊人形像;美国人安迪的左手只有四个手指,因此,尽管他梦想着成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却被一次次拒绝。终于,他被一家电视台录取了,在试镜时他戴着仿真手指,但总觉得不自然,于是,在正式主持节目时,他摘掉了手套,以最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最终他得到了赞美,这不光是对他主持的赞美,而更是对他坦然面对缺陷的赞美。安迪没有因为自己有缺陷而自卑,而是把这种缺陷当成动力,一越成为一名主持人,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而这也正应了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不幸带来的不一定是灾祸和危机。”让我们正视自己的缺陷,树立起理想中的完美,并为之不懈努力吧!
缺陷既然已经属于你,你就应该正确的面对它。善待缺陷,善待自己吧!如果拥有一颗晶莹剔透、美丽善良的心就不必太在意自身身体上的缺陷,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使自己更充实,更有内涵,做一个开朗、善良,并且积极进取的人吧!我们无法使自己外貌完美,但我们绝对有能力使自己内心完美,不会被缺陷和完美的种种所累!试着去做一个内心无缺陷的人,细心地体味完美的滋味!
如果飞得高,就会飞到闪电之上。只要有一双翅膀,无论是什么颜色,无论是否残缺,都应努力飞翔,因为……
Ⅳ [速求答案〕当代初中生作文写做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06-01-24 16:40, 吴云 林良锦, 11991 字, 1/501, 原创 | 引用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作文教学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却存在不少问题。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从课程设计的更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并作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改革
浅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吴云 林良锦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作文教学与听话、说话、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抓好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
诚然,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教学都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都要花费相同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根据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家庭和社会就已经为他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尽管并不系统,但比起读写的基础,要厚实得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读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说能力的形成更困难、更复杂一些,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作文和学习阅读的难度也不同。一般的情况是,学习作文的难度大于学习阅读的难度。阅读毕竟是学习别人现成的知识和经验;而作文则相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生活,当然难于前者。从学生学习的难度看,尤有必要加强作文教学。
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教学的改革举步艰难,效果不明显。前些年,社会人士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批评可谓最激烈、最中肯。人们指出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写作内容泛化、情感虚化、形式僵化、语言刻板化等诸种弊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里,笔者试从分析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入手,谈点个人的见解。
一、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课程设计及学校教学管理方面而言,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严重失衡,导致作文处于附庸地位。我国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而中学语文教材设计上却体现了“以阅读为本位”,作文训练附在阅读课后,语文课本只有阅读教材,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其从属地位显现而见。正是由于“以阅读为本位”的设计思想,导致许多学校及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力求讲深讲透,唯恐不全,而对写作,则注重向课文学习写作技巧,以传授写作知识为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实践。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都普遍认为在中考、高考中,作文拉不开分数,为功利计,花大力气抓作文是得不偿失。尤其到了毕业学年,师生投入到作文教与学的时间更是极为有限,虽说近两三年来的语文考试在作文与阅读的分数分布上作了近似等比的调整,长期以来的思想痼疾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治,作文教学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次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 语文课时虽多,但绝大部分为阅读所占有(多数学校每周只安排两个课时作文,有时还被阅读挤到课外),语文考试除了毕业、升学考试外,一般校内的测验也是以考阅读为主。教学评估,教学公开课、观摩课、鲜有以作文教学为主题的,其结果导致了作文教学时间少,作文训练量严重不足,连大纲规定的篇数,也常常不能完成。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该有30万字的写作量,每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其作文能力才能“过关”,而现行教材是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学期6-7次,初高中6年下来,估计有作文80次,字数大约8万左右。如此,作文训练的“质”姑且不说,就以训练的“量”与“过关”要求相比,也是明显不足。其次是“文体中心”论的指导思想,导致学生作文形成定势。长期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奉行“文体中心”论。“文体中心论”的特点就是以教会学生学会“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一般应用文”为终极目标。这种作文教学有它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少缺陷。这是因为它仅局限在文体训练的范围内,偏重写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章的质量,却反而使作文教学走向机械化、模式化的道路,并造成学生作文的思维定势。在学生的习作、尤其是中考考场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如出一辙,缺少创意,缺少扑面而来的新鲜感。比如在立意方面,对于一个写作对象,许多学生都习惯于拿老眼光去观察,从老角度去表达,以致主题落入窠臼,立意简单。写游记,便立即与赞美祖国,热爱祖国挂钩;写好人好事,就会得出社会主义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慨;写学习、训练,就是为国争光或做事要勤奋有毅力等等,千篇一律,众口一词。在选材、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也是如此。
从老师方面分析,也有问题。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公开课、评估课、研讨课少有以作文教学为主题的,加上学校教学检查时,往往注意检查教师的阅读课教案,很少检查教师的作文课教案,因而造成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训练作为软任务,也就是说,对课文,认真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而对作文多教几次,少教几次都无妨。不少教师不把作文课当作“课”来教,上课时连教案都没有。一个单元的课文讲完了,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布置一个文题,略作指导,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去写。把作文当成作业或任务去布置。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地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二是教师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世界上所有的艺术、技术的教育与传授,都是能者、会者教不能者、不会者。但是当前的作文教学并非都如此。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其实自己本来就不大会写作,却一本正经地教学生写作文。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教师有学历、无能力;教师专业不配套,临时将其它专业的教师改作语文教师。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教师不知写作的门径,更没有什么写作实践和经验,让他们去教学生作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这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三是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文章的内涵。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说得白一点就是教师往往只注重写作方法的教学。“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能力”。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照本宣科、讲作文的技法,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方法时,又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等。结尾的方法又分为“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这样,训练得多了,学生就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只有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才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其实,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毕竟属于形式,它必须为内容服务,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四是教师布置作文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忽视了它们的有机统一。 很多教师认为勤能补拙,便给学生布置了从大作文到小作文,从日记、周记到课堂练习等一大堆写作任务,却对已完成的作文不加评讲,只简单的打上个印象分。对于成绩好的,字迹清楚的同学,总认为他们的文章也一定不会差,而对于顽皮的,总会说他们缺乏思考,写作不踏实。这样忽视学生的创作成果,学生便永远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作文水平当然也难以提高。
从学生方面看,问题也不少。第一是脱离生活,惧怕作文。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依然成风,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成天游弋于试题、答案的汪洋大海,生活范围仅限于寝室、教室、厕所和食堂,至于时下提得最响的“减负”也只能是说说罢了。电视不能看,报纸无法阅读,五彩生活无法领略,文娱活动几乎为零。有时连每周仅有的一、二节体育课也要奉献给数、理、化、英。升学的压力,造成他们差不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训练题。在这种近乎封闭的环境里,学生缺少社会阅历,缺乏对生活深刻的认知与感悟,毫无生活积累可言,仅靠教师作文课上传授的几条“秘技”,写作时怎能不抓耳挠腮无病呻吟?!这也难怪他们惧怕作文。即使强迫他们写出来或者杜撰出来了,也是面目陈旧,内容空泛。“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又何以对中学生作更高要求?第二是思维定式,写法模式化。应试教育造成的氛围屡屡得不到改善,师生双方都为分数奔忙,分数是师生的命根。应试使学生的思想一直处于临战状态。他们所需要的是自己的文章被老师肯定。于是,他们便从老师所希望的角度出发,写作时就按照教师所倡导和推崇的、或各级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也是各种写作指导书籍中所津津乐道的某种写作模式去布局谋篇、遣辞造句,其结果要么生搬硬套、无所用心,要么东拼西凑、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写作对他们来讲成了数理化似的可以套用的公式,是一种填字任务。长期养成的思维定式,造成了大家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同一模式。 第三是内容虚假,意义拔高。中学生是一群并未真正接触社会的群体,他们所熟悉的不过是家庭、学校,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极少。有限的接触,大大阻碍了他们写作素材的获得。为了考试就不得不编造,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干巴巴的,表达的往往是“虚情假意”。所以,他们的作文并不能打动人,缺乏心理的真实表露,尽是些“伟大”的空话,意义拔高,内容牵强。如此等等。 第四是把写作当任务,修改缺动力。 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大多数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任务,完成就好,而对完成的作文也不进行修改,不注意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有的甚至连自己也不清楚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如此作文,能收到多少成效?
二、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然而,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颇令人担忧,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改进呢?随着新课程的实验与实施的启动,各地也纷纷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笔者不揣浅陋,也就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三方面的主要问题谈些看法。
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单独开设作文课。 当今的信息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写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写作是文化素质中的重要素质,是素质中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是现代写作学的根本任务。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高度发展,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未来的人才不会“写”将会被社会淘汰。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应未来发展,彻底改变作文教学长期不受重视的状况已是刻不容缓。在此,笔者向教育部门呼吁,要迅速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在新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表情达意、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应编写有专门的作文教材,单独开设作文课(至少在高中阶段应如此);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作文与阅读至少应平分秋色。此外,必须要选择综合素质高、写作能力强的教师专门任教作文课,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各教育部门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如各地方教育局可以邀请一些具有较强作文能力的教师或作家来对教师们进行定期培训,学校自身也可以单独进行。总之,要想方设法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
不可否认,无数的中学语文教师为了革新作文教学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心血,也的确取得一些可喜进步和收获。但他们的血汗却与成果严重失衡。主要原因是作文教改实质只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缺乏先进写作理论的润泽与光照,先天营养不良。因此,教师们必须要接受先进而系统的写作理论教育,学习当代一些优秀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方法。 此外,我们提倡教师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学生写什么,自己先写,体验体验。对诸如命题合不合适,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无模糊之处,会不会发生歧义;选择材料范围如何,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能否适应;材料剪裁关键何在,有否需要割爱之处;如何构思,怎么安排就会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怎样安排就能匠心独到等问题,自己心中有底,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能灵活主动,点拨得力。实践证明,教师的下水作文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破除套路作文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多的则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燃烧与释放,或者说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为此,作文教学必须彻底破除一切违背写作规律、阻碍个性展示的套路模式,大力提倡自主作文,以激发其解放自我,展示个性,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首先,是教师本身要更新教学观念,敢于创新,不要事事因循守旧。只有这样,他所培养的学生才有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我们知道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就像鸟儿离不开双翼一样。写作时,根据立意的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可以摆脱类别的界限,把事物缩小或放大,把事件缩短或延长,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东西相联合相结合,用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突出中心。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是想象的“能源”,开发能源,必须唤起记忆。想象和创新基于现实的存在和渴求,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必须做到三步想:一是层层扩展地想,二是沿着一条主线想,三是入情入境地想。再次,必须使学生养成爱思、多思、善思、深思的习惯,掌握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例如作文过程的审题问题,学生常因审不清题意而步入歧途,一步差错,全盘皆输。作文题《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是无声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中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有同学一看到“歌”字,脑中立刻浮现出平日唱歌的情景,于是立刻奋笔疾书,殊不知题目中所指的心中的歌,非平日放声歌唱的歌,此“歌”非彼“歌”。方向定错了,对象定错了,写得再妙笔生辉,也是文不对题。乍看起来是理解错误,实际上是思维的定向、思维的严密性出了问题。因为不认真思考,所以“理解错误”。只有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下笔就不会走线了。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他们的思维能力才会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
建立一定的作文激励机制。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认为,给优秀作文评以高分,并在评讲课上宣读,即是对学生的激励手段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这种单一化的激励方式不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许多学校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尝试以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首先是从改变教师以阅读为本位的观念入手,把作文教学列入教学评估,教学公开课、观摩课的范畴,以激发教师改革作文教学的积极性。二是每学期定期进行作文比赛一两次(教师命题或自由命题皆可),使学生有较大的获奖面,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由教师推荐、学友推荐和学生自荐结合的方式,向全国有影响的作文教学刊物(如《中学生作文》《中学生读写》等)推荐学生佳作。四是是开辟“优秀作文展示园地”,用以展示学生的佳作或有特色的习作。因其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大家争先观看,其启发、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善于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 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经常表现在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上,有时这些见解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切勿横加指责。要尊重学生的创见,鼓励标新立异。着力营造作文创新的宽松环境,不要给学生设下太多的要求。例如:写作单元的短文《观察人物特点,写作人物个性》,列举阿累写鲁迅例,着重介绍通过写鲁迅的外形和语言,显示鲁迅刚毅而又慈祥的性格特征。学生中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最能显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不是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动态的人物动作和语言。要真正看准人物的个性特征,还必须在动态的环境中,特别在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教师充分肯定了这一见解,并要求学生寻找典型事例论证这一正确的观点。学生课后广泛阅读写人的作品,获取了大量感性素材、典型事例。类似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学生为自己的见解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而十分高兴,也更加充满自信,写作的热情倍增。 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见解与才能的欲望。这正是学生对文章写作、口语交际产生强烈兴趣、愿意付出大量劳动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十分珍视并努力满足学生这一可贵的心理,让学生在表现自我的历程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有个教师在进行“观看图画编织故事”的作文教学时,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的欲望。画面表现的是:当初两只鸟同时从鸟窝中飞出,只因一鸟投奔树林,一鸟奔向鸟笼,后来见面时竟大不相同。该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投奔树林的鸟儿遇到的种种磨难。于是,有同学想到,各类天敌的侵犯;有同学想到,狂风暴雨的袭击;有同学想到,严冬酶暑的煎熬;有同学想到,饥饿病痛的折磨。进而教师又启发学生想像奔向鸟笼的鸟儿享受的种种厚遇。于是,学生们又分别想到,主人的宠爱、佳肴的享用,栖所的高雅,旷日的悠闲。然后再让学生想像两鸟儿见面后的惊诧:投奔树林的鸟儿羽毛丰满,身躯健壮;投奔鸟笼的鸟儿羽毛稀疏,身材瘦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人的发展成长。其寓意不言而喻。这样,全班大部分同学表现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他们兴致盎然,浮想联翩,大大激发了创造的热情,也大大培育了创造的才能。
学生要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写作要有材料,如果没有材料,我们的头脑这个“加工厂”,就只能停工待料,会有“江郎才尽”的感觉,写不出东西,面对中考、高考,我们的考生有的面对题目能文思泉涌,奔腾而出,大量的材料从脑记忆的细胞中招之即来。用之所用,去之所去,挥笔成文,有的面对题目,却是搜索枯肠,苦思冥想,难已成文,其成败的原因是脑中存储材料的多寡造成。
要想头脑这个“加工厂”不会停工待料,写出好的作文,学生首先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作为学生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储备写作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只有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对国家大事,诸如体制改革、国际风云等多加留意,对身边的人和事,诸如家庭生活、邻里关系、亲朋交往等多加关心,从中感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动态,从中领略自然之美,培养爱国之情,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观察生活,分析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探究事物的实质,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写出好文章。
老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写作基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深入,作文教学应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对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达400万字以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对写作的作用。阅读就像是一个人在进食,而写作就是将这些营养更好的利用。
当然,阅读要得法。 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阅读。一是要学会博览与精读。博览,就是多看。我们要像蜜蜂采花一样,广泛涉猎。不仅要读文学名著,而且要读政治、经济、天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书;精读,就是在读书时细细揣摩,反复研究,务求明白透彻,了然于心。正像宋代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所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期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读”到“思”,“思”到“省”有一个质的飞跃。“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蚕食桑,所吐者丝也,非桑也”,切忌使自己成为一个“书袋子”。二是要懂得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学到写作的技能技巧,只有坚持不懈地积累才能奏效。积累的最佳方法就是勤记勤写。所谓勤写,就是勤于手抄笔录,把阅读中遇到的有用知识、材料摘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勤写,就是随时写出自己的感受,即读书笔记。内容上应不拘一格,可搜集名言锦句,可采撷奇闻轶事,可积累英雄事迹,可采集科技信息,可借鉴技能技法。“书到用时方恨少”,读的多了,积累的多了,方能以“多”补“少”。三要善于借鉴。所谓借鉴,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探讨别人文章的成功之处,如选材、立意、构思、行文、语言等等,进而学习运用别人的精妙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一层含义是要善于拿别人的文章来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即借用别人的选材、构思或其他方法,来写作自己的相似立意的文章。某人的文章手法高超,我借其手法行我之文,某文选材典型精当,我借其材为我所用;某文开头或结尾别具一格,我学而时用之,即为我之技能;某文立意新颖深刻,我借之以提高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这些都是借鉴。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学会借鉴,那么作文水平就一定会提高。
要鼓励学生敢于讲真话,诉真情 真的反面是假,而说假话、编瞎话是作文之大忌。记得1998年高考作文让考生围绕“坚韧”做文章,许多考生说了瞎话,为了表现自己的“坚韧”,不惜诅咒自己的父母,有的写得癌症,有的写出车祸,有的写离婚,好像1998年一下子成了灾难年。这样的作文就“大失真”,它表明了同学缺乏生活体验,缺乏真情实感。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学生,要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敢于说真话。只有敢说真话,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可信,写出的话才有说服力。巴金老人倡导的“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应当作为我们写文章的基本原则。叙事,应是真事;绘景,应是真景;说理,应是真理;抒情,就是真情。即使是文学作品,所写的人和事也要符合生活的常规,也应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现。
二是要敢于诉真情,“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感情的倾诉不要有范围的限制;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文贵有情,情贵真挚,有情不真,索然寡味;真而不深味同嚼蜡。对亲人有亲切之情,对敌人有痛恨之情,对美好的事物有爱慕之情,对丑陋的事物有厌恶之情。作文时,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驱遣于笔端,流淌于文章的躯体内。你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用精炼的语言宣泄出来,从而产生摄人心神、欲罢不能的艺术效应;你可寓情于景,绘景传情,让读者通过你写的景物感悟你的感情;你可融情于事,把自己的真实感情融进所叙的事件中。只有把那些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事写出来,把足以催人泪下的真情抒发出来,才能生动感人,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朱自清写他父亲越过高台为他买橘子的“背影”,之所以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首先被伟大的父爱深深打动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要求。
以上是笔者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问题的粗浅看法,仅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引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
Ⅵ 中学生如何写作文
善于观察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 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 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 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 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 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 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 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这里我想谈两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 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高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他们往往有 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欲望,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教学大纲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 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 “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比如,去年我接了刚 入学的两个高一班,除了两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 评。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 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 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 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随笔里,我 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 活。一年多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不少学生谈了写随笔的体会,一致认为写随笔的要求促使他们去观察,去 思考。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有的说:“由于写随笔的需要,无论在家里、在车上 、在学校里,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两个班的学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务,而且由 于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少人自觉多写,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同时,在课内作文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记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学》,要求大家以班里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写得 像。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写的人的特征来写。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制作》,从而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于是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 写出了切合实际的优秀作品。总之,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须让他们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
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宝商很会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银首饰时,常常盯住顾客的 眼睛不放,结果生意非常兴隆。别人想探究其中的奥妙,他却守口如瓶,直到临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独生子传 授这一诀窍:“盯着对方的眼睛,不,准确地讲,盯着对方瞳孔,瞳孔是不会撒谎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 泽使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 只……总之,盯着对方的瞳孔!”
当然,这个珠宝商传授的生意经,不是我们要学的,但这种抓住买主的外部表情,从而推测其心理变化的 方法却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现代文坛名将鲁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观察家。尤其是在观察人物方面他实在是独具慧眼而又细致入微的。他曾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 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讲授他的短篇小说《祝福》时,着重分析了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写。初到鲁家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的温顺善良;第二次到鲁家时虽还“顺着眼”,但“眼角上 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过巨大的刺激,极度悲伤;在沦为乞丐之后,祥林 嫂整个人完全与先前不同了:脸上“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这时的她已濒于死亡,精神麻木,内心受到极大的摧残。鲁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对比 ,写出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我 们学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这位工人虽然几年前就退休了,但负责收发报纸的工作一直承担下来。每天早晨 六点半准时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点又准时把报纸、杂志送到各教研组。除星期天外,从未间断过。于 是,有的学生着重描写了他的“那副眼镜”;有的却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稳的姿势来写;还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着上做文章。于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从每个学生的笔端跃出,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 。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而不只是“看”。
当然,我们在强调学生要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比如,有的学生 看到了我们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便认为在作文中联系实际就是揭露阴暗面,让他们发牢骚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跟学生分析,生活中确实有愚昧落后、勾心斗角,有挫折,也有失败,这些东西不承 认不行。但是必须注意: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从你呱呱落地到现在成为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阳光雨露多,还是遭受的急风暴雨多?周围的东西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 今人痛恨,应该揭露、鞭挞,但决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让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而 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经过我的引导,许多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写出的东西一方面是真实的, 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由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渐渐提高了,尤其涌现出不少表露真情实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散文《搏》,记的是他的一位邻居,一个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这位青年 去年因两分之差落榜,看着父亲那“佝偻的身躯”,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还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复习了。尽管父亲说要去借钱,但他还是怀着一颗歉疚而苦楚的心,还有一大摞高考复习资料,去南方 打工了。这一年里,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灯在帐下苦读。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他回来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结果省财贸学院的通知书来了。这位学生写道:“他又走了,但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车启动时,他又看 到了父亲那佝偻的身躯,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于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么感人的场面,又是多么真实的 镜头!后来我问这位学生所写的是不是真事。他说:“这全是我亲眼见的,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个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还特地请假赶回家与他道别的,我写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记下来。”
是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不是吗?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 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 汽机,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 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 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留心你身边的日常事物吧,它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
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小抄写员》一文中我们首先要思考: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帮爸爸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把 帮爸爸抄写的事情经过写下来,而把当他被爸爸误解后是怎样想的等无关紧要的删除。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缩写课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变课文原意。缩写课文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课文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ca>
Ⅶ 目前中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是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提起写作文就头痛,有时老师要求时间久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抄作文书。所以有时改作文我也头疼,看到学生写的作文没有创意我对批改作文也失去了信心。 二就是空话、假话连篇,一看就是编的。作文抄、编、凑,情况及其严重。 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语言不够简练。写作时语句不通,原因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2、材料不够充分。学生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生活的占滴小事不会仔细观察从而导致写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时当然只有“皱眉头、咬笔头”了,面对作文题,心中无话可说不会收集材料,不会选材;3、中心不够明确。写作的内容过于重内容,轻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词句篇上。写作时往往是凑字数所选取的材料不能为中心服务;4、内容不够具体。学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无内容可写,于是往往言不由衷,写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学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别说用心去感受。5、立意不够新颖。不清楚各类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Ⅷ 初中了作文还写不好,怎么办
作文这个东西像记叙文很多是灵感来的吧,但更多的是真情实感,就是能打动别人让你自己内心很有触动的,你可以去看一些文章,为什么他们能够写到让你感觉身在其境或者很有感触,多思考思考,多去积累这方面情感的表达,但不要刻意的去模仿,情感的表达要真切,所以就显得你的文笔的重要性,就是要用书面的语言去表达它像作文的话,不是散文,所以你的一些采分的结构啊都要注意的到位,另外作文就是不能够离题,就是一些事情素材上的选取,我觉得如果是记叙文的话,其实很多的东西都是围绕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你的主旨来的,所以你的立意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这样不管你是怎么写,怎么编事例,你都不怕会离题,作文的分也就不会太低,那怎么锻炼立意你拿到一个题目,一般像半命题的,你就得先想要你的主题,是什么,这时候你就要开始构思,立意了,这必须得和你的素材挂钩,你就是怎么用你的素材你表达到你的主题的这个目的。
然后你可以偶尔写一些作文,不用一直都写,就是拿作文题目多锻炼一下就好。另外阅读是极为重要的,坚持阅读,初中的时间相对起高中是比较松一点的,如果要学得好,那就可以说也是不怎么有时间,这时候你就要学会自己去合理安排你的时间,在高中的时候,每天的任务量都很大,但是也是要让自己去阅读,初中的时候我也觉得我自己没时间阅读,但是我到了高中我发现我其实可以做的到,所以不管有没有时间你都要去挑战你认为的不可能,然后坚持去阅读,不要功利的阅读,但是你在阅读是你可以写一些感触,去锻炼自己的这个思维思考层面的东西,但是真的没有一点灵感的时候千万不要逼自己去写出些什么东西来,因为那一点效果也没有。
还有一点,阅读要阅读自己适合的书,就是比你思维层面再提高一些的书,但是不要太深奥,不让你也看不懂那就没什么用处了。另外素材也是特别的重要!!素材也是可以看一些有素材的书,慢慢的积累,但是很俗的一些就不要,尽量新颖的同时要真实,符合你生活环境啊各方面的现状,当然你看到的素材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现实需要稍作修改成为自己的,然后更重要的就是要会用素材了,就是不要太生搬硬套,灵活的去运用,就好了一些什么背精彩的句子啊什么的,那只是给你的文章添点料,让你的文章看起来有些文采,如果不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个,花很多时间去背那么多其实我感觉没太大必要,不然文章看起来华而不实注意一点,作文的结构结构,一般是5段式为好,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就像我们说的过渡段的这种,可以独立成段,千万千万注意的就是拒绝3段式,那是小学生的做法,可能小学生写的还比三段式要好。
然后每段的字数相差不要超过一百五十字为好。那过渡段的话多少字都无所谓啦,毕竟是一针见血的东西。还有最后,一定要在文章出现两三次你作文主题的关键字眼,放在开头,或者结尾。中间的话你要用不用就是看自己的了,中间关键是灵活运用的,开头和结尾一用,会显得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Ⅸ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对策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应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对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检阅。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已是迫在门睫,而从作文教学方面入手探索各种方面和策略是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径和手段。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作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师一般对作文教学普遍不够重视,都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缺少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作文应有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视写作文为一种精神负担和苦差事,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碰到有写作文任务,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老师催紧了,就临时包佛脚,随便应付一下了事。因此写好后根本不作认真必要的修改,存在严重的“任务观点”思想。
2作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书,选篇都是精品,特别是现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赞叹不已。教材的单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学性。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离我们农村的中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了,学生不能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不必说揣摩写作艺术了。
3抄袭现象比较严重
有的学生面对写作文不是认真构思,积极准备资料,挖掘素材,而是消极对待,急着翻看手头的一些《作文选》之类的东西,寻找对口的作文。不要说一般学生,就是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类似的现象。
4轻视评改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去写,更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批阅,每个教师都希望把自己学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学生大大地不走运,教师大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正常教两个班的语文,其工作量就够大的了。这一项大大超出教师工作量的工程,使教师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
二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1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师讲课。但他却没有讲课,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有的还互相看看,好象要从对方的目光中寻找答案,很快学生们便一个个高高的把手举起。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过之后,马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蓝色备课夹,面带微笑,健步走上讲台。我们全体起立,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向我们鞠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这时,他扫视了我们一眼……”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2从培养写作入手,把加大写作总量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写作文。
笔者认为学生写作的目的就是训练语言的运用能力。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主旨。至于怎么写,那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课时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作文,更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抓住有切身感受的东西,很放松地、很随意地写出来。还可以通过指导日记,办手抄报,黑板报,向报刊杂志投稿等形式来练习写作,培养写作兴趣,若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东西,那对学生来说绝对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3强化课内课外作文训练 悉心指导学生作法技巧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课内作文自不必说了,我还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
4改革传统的批改方法
按传统的过程模式组织教学,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上存在误区。因为每一次作文交上来,教师都要一篇篇地批改,实在费时费力;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改,或轮流批改,或教师批改,或学生批改。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大胆地打破“学生作文教师改”的桎梏,教师给一些适当的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
诚然作文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改变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不利局面,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大胆实践,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Ⅹ 中学生该如何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作文
上四年级以来,写作文成了我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自从上了四年级,语文老师王老师就要求每周写两篇周记,一篇作文。我一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这下可愁坏了我。写什么呢?怎么写?我有点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惧怕过双休,因为过了周六、周日,每周一就要交周记和作文。我总不能因为不会就不交吧?可我真的不会写,连标点符号我都不会用。
妈妈知道了说:“写作文对你应该没有难度,你虽然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但你说起话来还是很经典的。怎么想就怎么写,平常就要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
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写生活中最平常的,写完交给妈妈看。尽管我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可妈妈边给我写的文章加标点符号,边说:“不错!不错!就这样,写多了练多了,观察体会多了,就会写的更好了。
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不在惧怕写作文了。同时我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逃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解决它,要勇敢的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