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2014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地理的试卷及答案!
『贰』 求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1.3.4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1.4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结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2.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跟地幔分界线是莫霍界面;地幔跟地核分界线是古登面)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1.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2.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3.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①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②影响农业生产——高纬增产,中低纬减产
③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极端天气增多(洪涝、干旱等) 2.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多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③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④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⑤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2)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3)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按成因和过程,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和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天文灾害。 3.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4.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间:秋末、冬季、初春
影响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西藏、云贵地区所受影响较小。 危害:严寒、大风、霜冻 5. 台风:
时间:夏秋季节
11/24页
影响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我国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 危害: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台风也有功劳:解除或缓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一、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叁』 2017年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注意问题
1、录取的是本学校的最高分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不过能显示该学校的热门程度,越高,就越热门。平均分是将该学校录取的所有人的分数加起来除以人数,体现的是被录取者的平均水平。差值肯定很大,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最低分,一般最低分是该学校的提档线(考虑加分因素)。2、如果你就是当年考生,分数过了当年录取平均线就一定能上,其实只要过了提档线(也可以算是最低分)就能上。但如果是看往年的分数线作为参考,平均分还真不一定准,每年根据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分数线会上下浮动,但是过了往年的平均分基本保证能上,而不是一定。
『肆』 求百度文库帮下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详细解析版)”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详细解析版).docx
文档已下载,望及时采纳:
点我回答内容右边的"采纳答案"按钮
『伍』 求2013广东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目前影响我国人口生育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计划生育政策 B.经济发展水平
C.受教育程度 D.传统观念
2.造成亚欧大陆中纬度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下垫面性质
3.南水北调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降水
图1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
A.甲为变质岩
B.乙为沉积岩 、
C.丙为岩浆岩
D.丁为岩浆
5.下列描述符合地壳物质转化过程的是
A.由乙到丁为冷却凝固作用
B.由甲到丁为外力作用
C.由丙到甲为重熔再生作用
D.由甲到丙为变质作用
6.下列行为或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竭泽而渔 B.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洗衣服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地理试卷A第1页(共8页)
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8.某人北京时间10:00乘飞机从北京出发,飞行了7个小时后抵达某城市,此时该城市当
地区时为11:00,则该城市位于
A.东七区 B.西七区 C.东二区 D.西十一区
读某城市建成区现状示意图(图2)和该城市3个年份建成区扩展示意图(图3),箭头
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1题。
9.据图判断,该城市的空间扩展方向主要是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东北一西南方向 D.西北一东南方向
10.影响该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铁路 B.高速公路 C.风向 D.河流
11.图2扣适合在甲地布局的工厂是
A.自来水厂 B.电镀厂 C.化工厂 D.有色金属冶炼厂
1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市场
图4是某地种植 X、Y、Z三种农产品的利润与城市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完成13—15题。
13.在距城市20-60km。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农产品是
A.X B.Y
C.Z D.X、Y、Z
14.X、Y、Z可能分别为
A.鲜奶、花卉、粮食
B.粮食、鲜奶、花卉
C.粮食、花卉、鲜奶
D.鲜奶、粮食、花卉
15.影响Y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