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考作文 > 语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言文

语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2-17 18:15:08

㈠ 语文考试(文言文)

考试的内容谁也猜不到,尽力去考吧。这篇文言文有可能会考,还是复习一下比较好。
你认为呢?

㈡ 高中语文考试的文言文和古诗出自哪里

古诗一般是出自唐宋诗词,文言文出自二十四史里面。

㈢ 高中语文考试的文言文和古诗都出自哪里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所说的古文,不过是古代人日常交谈的话语,就像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所以说学好古文不难,难在有文采上。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如果古文基础较弱,建议按照以下步骤来学习:
1,朗读《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经》,并且能达到流利背诵的水平(都是三字和四字短句,兼有音律美,朗朗上口,可以结合历史故事)
2,《小学生古文100篇》(很经典的小短文,先自行翻译,然后熟读,仿写)。
3,《三言二拍》、《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上述十一本书的文白本较好。上述以史书和文白小说为主,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可读性强
4,《世说新语》、《颜氏家训》、《小窗幽记》、《浮生六记》、《幽梦影》、《菜根谭》、《东坡笑林》、《笑林广记》、《曾国藩家书》上述九本书中主要涉及古人修身养性,臧否人物,能让你感受到古代文学的平易与文学美,
5,《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古文辞类篹》、《桐城派名家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以我所见,中华文明文学史上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先秦、唐宋、明清之交。上述十一本书在这三个阶段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说是各有千秋。《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古文辞类篹》是集古今名家名篇之大观,但三者各有千秋,《古文观止》较为基础,后两者较为艰深;其余八本各有千秋,《孟子》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庄子》多用寓言借喻,汪洋恣肆,极有表现力;《荀子》擅长说理,论辩机锋百出,思想深邃,逻辑周密;《韩非子》以寓言和史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平易中见哲理;《桐城派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集》属于文集类;《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记载较杂,山川地理风情世俗皆有涉猎,且文学性较高。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相互印证,全局观可以形成。
6,就学习的方法来讲,学习语言类都是四大法宝:听说读写。对于古文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读、背。建议多背诵一些古文的经典名篇,然后进行主题阅读,渐渐的你就能找到那种感觉,就是摸到古代人在使用语言的规律和感觉,或者说,语感。找到了语感,对付日常的做题,问题应该就不大。
7,另外,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需要准备一本工具书,一本即可。就是王力主编的《古汉语词典》。
8,需要注意的是,《古文观止》只是古文选集中的一本,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多加涉猎才可开阔眼界,达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
9,最后,如果不是对古文感兴趣,只是侧重于做题,那么我的建议是要把课本上的一些常用字词比如实虚词的意思、用法搞清楚,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比如顶真谓语前置等,一些经典的段落要能熟练背诵,如果想在考试中古文部分拿到比较高的分数,我建议看一看《史记》,《资治通鉴》,这两本书的古文版和白话版都看,能做到看着古文就可以讲出这个人的历史事迹比较好。在日常的考试中,题目常常是选择某个人的事迹,而后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来考察,所谓千变万化,不离其中。两本书一本是纪传体,一本书断代史,很具有代表性,考试中的小短文也大都选择类似的文章进行考察。

㈣ 最近3年云南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考过的文言文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试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少,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实词注解、语句翻译、名句默写、划分节奏、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可以按照朝代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身份、文章要点以及相关材料等。如《曹刿论战》,出处为《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实词注解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为主。1、通假字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通假字的考查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中考全科学习资料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免费课程初二课程辅导网校:/kcnet1270/式有什么不同?(2007年河北中考)答案: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延伸拓展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如:阅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2007年河北中考)答案: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㈤ 曲靖市2016学业水平测试文言文考的是什么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
(修订版)
语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总结和借鉴过去内蒙古自治区会考工作的经验,同时结合全区高中学段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全区城市、农区、牧区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本着强化语文基础,提升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原则,特制定本考试说明。
I. 考试的性质与功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国家设立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统一考试。它面向全体学生,着重考核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是:检测普通高中教学状况,为评估学校教育、教学绩效提供依据;检测普通高中学生的修业状况,为评价是否达到课程基本标准提供依据;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相关考生的基本学业信息。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为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测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测量目标与要求
1.主要考查以下四种能力:
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积累整合的能力。
②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理解、鉴赏的能力。
③对规范的现代文阅读、理解、感受、鉴赏、领悟探究的能力。
④具有根据一定要求(命题、话题或给材料),能够准确地审题,清晰条理地陈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看法的书面表达能力。
2.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能力的六个层级: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是落实后面各层级的基础。
B.理解:指对阅读内容(词、句、段、篇)能够做出基本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主要是段和篇)能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运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整合,能够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够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某些问题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一) 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能够读懂一般论述类实用类和论说类文章。
1.理解 B
(1)能够根据语境,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能够根据语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能够筛选并整合阅读材料的重要信息。
(2)能够依据关键词语或语言脉络,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3)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
(4)能够在把握文本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能够评价文章是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探究 F
(1)能够探讨阅读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阅读文本的意蕴。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够读懂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1)能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写作中能够有意识运用古诗文名句。
(2)在古诗文教学和复习中,注重古诗文知识的积累,了解一般的文学、文化、文体知识。
2.理解 B
(1)学会根据语境来推断词义的方法,能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根据课本文言文虚词的学习积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在理解文本即语境的基础上,能够较为准确地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在快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较准确地筛选文中的信息。
(2)能够归纳内文章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写作
热爱生活,关注社会。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所观察的生活,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写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主旨明确的论述类、实用类文章。
1.写作的总体要求:
(1)文章符合题意,文体符合要求。
(2)文章具有清晰的逻辑条理。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7)文章尽量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某一方面有所体现。
2.写作的具体要求:
(1)记叙文
①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明确文章的中心,从而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做到取舍详略得当。
②写人力求形象鲜明,叙事能够生动具体。
③能够恰当地运用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④文章能够做到过渡自然,照应周密,结构明晰,中心明确。
(2)说明文
①能够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
②能够合理地安排文章说明顺序。
③能够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④能够运用较为简明准确的语言去陈述说明对象。
(3)议论文
①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能够明确其命意所在,材料作文能够分析出材料蕴含的种种道理,通过分析比较,能够选择最佳立意。
②围绕审题之后确立的中心论点,能够用充分的事例和道理加以论证,文章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③论证过程中要有举例有分析阐述,通过分析阐述揭示材料与观点的内在联系,力求避免观点加材料式的议论文。
④论证过程中,能够熟练恰当地运用例证、引证、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考试形式
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 试卷结构
1. 内容比例
(1)语言积累和语言表达 约占27%
(2)现代文阅读理解 约占15%
(3)古代诗文阅读与鉴赏 约占17%
(4)写作 约占40%
2.题型比例
(1)客观题(选择题) 约占20%
(2)主观题(古诗文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写作题) 约占80%
3.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占70%
中等难度题 约占20%
较难题 约占10%

附录: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背诵篇目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 2.《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必修二:
3.《诗经·氓》 4.《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 5.《兰亭集序》《赤壁赋》
必修三:
6.《蜀道难》 7.《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8.《寡人之于国也》
9.《劝学》 10.《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必修四:
11.《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1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3.《醉花阴》《声声慢》
必修五:15.《归去来兮辞》 16.《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内蒙古自治区2016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样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突徙薪
2. 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王红特别刻苦,进步很大,几次考试的排名都在上升,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B、白居易创作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因此他的诗歌很受民众欢迎。
C、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一片金黄,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让参观菊花展的游人感到意兴阑珊。
D、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提起笔来,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真可谓文章魁首。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阐明、发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键不在于个人的天赋,而在于以勤奋严谨 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B. 能够克制自己,能抵抗诱惑,追求更远大目标的孩子,长大之后会表现得更有自信,也更能面对挫折。
C.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长征。
D.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_______,_____,才算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_________。
A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③即如何 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B.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C.①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②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D.①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②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③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㈥ 高中语文的会考 要求哪些文言文是必背的

二、《劝学》
1.通假字
⑴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⑵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⑶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⑷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2.古今异义
⑴博学: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知识、学识的渊博。
⑵参:验,检查/参加,参考。
⑶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疾病,快。
⑷假:凭借,借助/与“真”相对。
⑸金:金属制的刀剑/金银。
⑹爪牙: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帮凶。
⑺用心: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⑻用:因为/使用。
⑼跪:脚或腿/跪下。
⑽寄托:容身,托身/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2.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⑵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⑶动词的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⑷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⑸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⑹形容词的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⑺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⑴判断句: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⑵倒装句: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⑷省略句: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⑸固定用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文章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三、《师说》
1.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曾任吏部侍郎,常被称为“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中叶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2.评价: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
3.古文运动:
主要主张: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对象:即向当时一些准备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青年读书人宣传不要写骈体文,要用散体文去阐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
古文运动在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但遭到上层统治集团中当权的官僚地主的诽谤与讪笑,阻力很大。
4.内容分析:
“说”是论说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论师”,更详细一点就是“论从师求学”。本文着重论述了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大胆提出了恢复师道的主张,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括而又明确的点出了师的性质、作用。接下来阐明择师的原则:以“道”的有无为标准,而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连用三个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针砭。一是把“古之圣人”的“从师之问”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二是把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三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耻于从师对比,进一步讥讽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于学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
第四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赤壁赋》
1.文本分析:
从“苏子愀然”以下主客对答的三个自然段,应是全赋的重心所在,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但这种意蕴都不是借助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述,而是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慨,因此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江上想起曹操的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兵下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千古风流人物”不免“浪淘尽”,空留山川遗迹的感慨,转而抱恨于人生须臾、江山无穷,登仙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顺手以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人生应投入大化,方能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感情,包括人生苦闷和物我渗透,当然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烦恼以及要求摆脱烦恼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然而,作为全赋重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宣泄和哲理发挥,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乃至缺乏基础了。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这一段的描写,主客的情绪是愉快的,轻松的,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按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渡,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全赋的构架布局可说是天造地设,无暇可击的。
2.文言现象归纳
⑴通假字:举酒属客 冯虚御风 山川相缪 举匏尊以相属 杯盘狼籍
⑵词类活用:舞幽壑之潜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正襟危坐 下江陵 泣孤舟之嫠妇
⑶文言句式:月出于东山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凌万顷之茫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渺渺兮予怀
固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六、《始得西山宴游记》
1.文言现象归纳:
⑴古今异义
①未始:未尝,从来没有/没开始
②累积:重叠、积压/积累
③然后:这样以后/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④于是:从此,从这时/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
⑤更:动词,更换交替(醉则更相枕以卧)/程度副词,更加
⑥披:拨,拨开(到则披草而坐)/覆盖在肩背上
⑦就:接近(颓然就醉)/就是
⑧向:从前(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朝
⑨志:记(故为之文以志)/志气、志向
⑩是:代词,这(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动词
⑵通假字:
①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②趣,通“趋”,往,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⑶词类活用:
①箕踞而邀 名词作状语 像簸箕一样。
②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 每天
⑷文言句式
①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后省宾语
②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③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④皆我有也。 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2.文本理解
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人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文章一开始便交代“自余为戮人”的身份和惴惴不安的忧愁心绪。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毫无目的地“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他“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无拘无束地“觉而起,起而归”。一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极言平日游览之胜,反衬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接着正面描写西山。作者采取先远后近、步步紧逼法,先写坐法华西亭获得远望西山的初步印象——青异怪特。然后写“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登上西山最高点。西山顶上,作者居高临下,骋目远眺,将“岈然洼然,若垤若穴”的怪异景象尽收眼底,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浩然之气。并以生动的比喻、鲜明的色彩,勾勒出群山、天际、高远阔大的境界。写出了西山的独特和游玩的无穷趣味,以及物我合一“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举杯畅饮“颓然就醉”的放任自由的情态。全文由抑到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被贬永州后的真实心态,寄托深远。(

㈦ 请问2012河北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有哪些

嘿嘿
理论上是会考说明前面的那几篇,但实际上除了那几篇之外还会考其它的
而且新课改后每一届都是这样考的
咏怀古迹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赤壁赋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琵琶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哎呀,还有一句忘了= =

㈧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考选修的文言文吗

水考不用担心,难度和中考差不蛮多

㈨ 高中语文常考的文言文翻译

兰亭集序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 修:高高的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
重点:(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也是几乎一样的

阿房宫赋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 重点考察:钩心斗角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凉。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冷暖却截然不同。
(4)明星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
重点:(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呼 累死了,楼主要给我分哦~

㈩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的古诗文有哪些

1《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七律 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雨巷》—戴望舒
3《再别康桥》—徐志摩
4《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覆.
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必修二
6\x09荷塘月色
7 诗经 氓
8\x09 离骚
9\x09孔雀东南飞
10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
11、兰亭集序) 王羲之
12★赤壁赋(背诵全文) 苏 轼
13 游褒禅山记 第三段
14★蜀道难(背诵全文) 李白
15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 杜 甫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 杜 甫
★登高(背诵全文) 杜 甫
16 ★琵琶行(背诵全文) 白居易
17 李商隐诗二首 ★锦瑟
★马嵬 李商隐
18 ★寡人之于国也 《孟 子》
19 劝学
20 ★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 贾 谊
21、师说
《古代诗歌散文选读》
22 长恨歌(首尾)
23、湘夫人
24、拟行路难
鲍照
行路难 李白
25 蜀相 杜甫
书愤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一剪梅 李清照
26、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27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登岳阳楼 杜甫
菩萨蛮 韦庄
28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29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扬州慢 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30 将进酒 李白
31李凭箜篌引 李贺
虞美人 李煜
32 苏幕遮 周邦彦
33 燕歌行 高适
35 阿房宫赋 杜牧
36六国论 苏洵
38 子路 曾哲 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39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0 廉颇蔺相如列传
41 苦斋记 刘基

阅读全文

与语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言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