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篇初中作文教案
初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捕捉细节 体悟关爱
[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关爱”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关爱”话题的亲情作文.针对当前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不知道如何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抒发的情感的状况,我进行了一堂作文指导课.让学生体悟关爱,来一次心与心的真挚的交流,学会关爱.
[教学课时]
2教时
[教学实录]
一、导入
古往今来,“关爱”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爱”这个主题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写“爱”的诗文往往最具真情也最能打动人.请你说说看,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互助互爱的事例
二、写作指导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写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说真话诉真情,就能打动读者
2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同样能体现关爱之情.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尽量做到细微之处显真情,同时用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关爱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可结合《背影》一文的写法对学生作指导)
三、随堂作文
以“关爱”为话题,自主拟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之情的文章.
要求
1) 说真话诉真情,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关爱之情.
2) 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
3) 不少于550字.
四、小结
[教学反思]
此次作文使学生们认识到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要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作文又源于生活,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亮点,便不会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了.同时此次作文也使学生们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学会了以互爱互助的心态抒写平常的事情,学会了摒弃自私自利、感情虚假等不足之症.也在无形之中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处处有真情.有了一颗关爱的心,你就会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学会关爱,拥有一颗关爱的心.
来自网络DOC
Ⅱ 初中作文教案《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一、导入
作文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还需一个圆满的结尾。一篇文章的结尾要自然生动有力,不仅突出文章的结尾,而且能深化主题,给读者以启迪、鼓舞,这样的结尾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对你的文章拍案叫绝。不过我们的文章结尾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并且易犯画蛇添足、空喊口号拖泥带水等病,冲突了文章的结尾。所以结尾也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二、整体内容
1、中学生作文常出现的错误:
阅读下面材料,试写一段结尾。
人生路上充满了挑战,挑战首先就是挑战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习惯是挑战,愿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等等。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寓言、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挑战“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明确问题:①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结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
②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 偏要多说几句。把文章的延宕部分统统捅破,把该留下空白的人 物和事件交待的过于直白,该“藏”的未“藏”,该“白”的过“白”。
③空喊口号。在结尾处大喊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往往超出了 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的“度”,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2、照应式结尾
结尾点题,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收拢全文。这种结尾法,适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Ⅲ 初中生活的苦与乐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的苦与乐-----
提起学习,有的同学说“很苦”,有的同学说“很乐”,我认为:“学习有苦也有乐!”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我之所以认为学习苦,苦就苦在:学习有时很枯燥,当你接受或学习新知识时,面对不懂得知识,看到一筹莫展的难题,体会到的是苦。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面对一张张成绩不佳的试卷,面对爸爸妈妈的责怪和老师的叹息,我体会到的是苦。此时我又想起同学们常说的那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正是我们当代学生心理的“写照”。也是要为我们学生减负的原因所在吧!可是面对一次次期中、期末考试和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我体会到的仍是苦,有时甚至苦极了!
那么,学习又怎么是苦中有乐呢?每当我想起,从咿呀学语的娃娃到现在的初中生,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初中生所具备的知识时,心中又不觉得苦。当我从刚入学的小学生,逐步成长为少先队员,在到现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我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学习,当然也有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帮助,此时我感到的是乐。当我面对一道道难题,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教诲,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得出正确答案时,我体会到的首先是快乐,而且是由衷的无限的快乐。每当我设想将来要上高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学到将来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的知识和本领,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此时我感到的更是快乐,而且无穷的。
学习的确实有苦也有乐。只有当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此时学习自然不只是枯燥无味,不再是无穷的苦,而是无限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学习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Ⅳ 我想要一篇初中的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知识要点:
1、确定内容,就是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就是确定中心思想,也叫立意。
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3、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含义。
考试说明:
中考时,学生怎样根据命题要求来确定表达的内容呢?这是在确定中心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选择材料就是针对这个意思说的。
生活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中学生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从2001年中考作文来看,考生在确定表达的内容时,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着眼当代热点
山东省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操场上,小鹿同学
突然晕倒了……”这一材料,
就这件事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进行联想和想象。有位考生把构思和选材的目光投向揭露迷**功的罪恶这场政治斗争,以《走出生命的误区》为题叙写了小鹿同学痴迷**功
,患心肌炎却迷信“有大师保护,快要成仙”的歪理邪说,拒绝医治最终晕倒这令人痛心的过程,强烈声讨迷**功摧残下一代的罪恶行径。这种选材与当代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2、着眼当代新风
2001年兰州市中考作文题是《美在身边》,大多数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寻找美的目光投向学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调动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这样写道:“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脉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材料所无法相比的。
3、着眼当代改革
当代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在中考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2001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是《新的 》。有位考生把课程改革引进选材的视野,以《新的课程》为题,描写同学们对电脑等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事真情深,现实意义强烈。而河北省有位考生反向落笔,历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尾处写道:“中国的莘莘学子,何时才能搬掉书岳题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呢?这位考生拟题《中国的教育家,你难道还没有发现吗》(命题要求是以“发现”为话题作文),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情振聋发聩。文章以对教育现状的全新审视作为题材,体现出作者与时俱进的意识,那直陈时弊勇于改革的锐气,新人耳目。
4、着眼当代科技
科技高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中考作文如能写及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或是就“记忆移植”这类双刃剑发表看法,定能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识。武汉一考生写的题为《“我”为我服务》(命题要求以“服务”为话题作文)的科幻故事就是范例。题中带引号的“我”是“克隆学生公司”同过“我”的细胞复制出来的克隆人。克隆人“我”代替原“我”读书、作文、考试,原“我”却“躲在游戏机室,尽享美好人生。”一年后,克隆人“我”帮原“我”考入重点高中后便离去,此时原来的“我”大脑竟像“生了锈的轮子”不会思维,腿部肌肉也严重萎缩,原“我”在文末呼喊:“可怕的服务!可怕的克隆人!”作者对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克隆人明确地表示否定态度,带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时代感,别巨匠心。
5、着眼当代名人
当议论需要例证或者叙写需要旁及某一内容时,选择的眼光应多向当代名人扫描,力避陈陈相因,人云亦云。江苏淮安市2001年中考所考的是全命题作文“在机遇面前”。有位考生以香港总商会会长霍英东先生和美国微软之父比尔•盖茨为例,论证“把握机会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这一论点,材料鲜活典型。阅读时浓厚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四川省2001年所考的是半命题作文《我渴望 》。有位考生别出心裁,拟题《我渴望做一回自我》,选材涉及近年来被狂炒的两位“名人”——韩寒和哈佛女孩刘亦婷。文章叙述自己机械生硬地模仿韩寒、刘亦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抒发了做一回自我的自信和勇气。材料的鲜活和“名人”引发的多种视角能激起读者全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