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游温州市七都中学400字作文
去动物园。三年没去那了,那儿肯定旧貌换新颜了,我和妈妈举双手赞同。回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答动物园。哇塞,人可真多呀!随着人流,我们先去观看了象馆。嘿!还真有变化,三年前的公象和母象现在有了一个小宝宝,它可真可爱,长长的鼻子一会儿卷起个小石块,一会儿卷起个小树枝,一会儿跑到爸爸那,一会儿来到妈妈这,尽情享受着父母的关爱。看完象馆,我们又来到了临近的猩猩馆。我看到一只黑猩猩很大很大,行动也不太敏捷,可能是三年前的老猩猩了吧!还有几只猩猩飞檐走壁象一个个蜘蛛侠。还有一只猩猩向爸爸伸手要矿泉水,爸爸不给,它竟恼羞成怒,冷不防喷出一口唾沫来,吓得我们一家掉头就跑,爸爸大笑着说:“不愧是人类的近亲,感情还真够丰富的!”在笑声中我们结束了猩猩馆的游玩,驱车前往猛兽区。进猛兽区要过两道铁门,周围用电网围着,并且中途禁止下车,以免猛兽伤人。我赶紧把车窗关的紧紧的,这可是与猛兽零距离接触,我生怕那些大老虎、大狮子扑进来咬我。我们先进入狮园,那些狮子个个威风凛凛,它们有棕色的皮毛,锐利的牙齿,吼叫起来山摇地
『贰』 初中印象作文
小时候,我就十分向往初中生活,因为哥哥姐姐们都是初中生,就我是小学生,总感觉不大舒服,心里直痒痒。从那时起,我就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恨不得今天就是初中生了。如今,三年过去了,我终于毕业了,可以迈入中学的大门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太棒了,太好了,不过一想到要离开六年来朝夕相处的同学,心里还是有点失落。 报到那天,我冷不丁就听到了“军训”,“军训?”这两个字从我脑袋里炸开了, 正在和同学们谈笑风生的我,一下子愣的说不出话来。军训听说很苦的,这可怎么过呢? 站军姿是最基本的,我刚开始的10分钟,还不认为难,竟觉得好玩。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便感到了站军姿的难熬,腿好痒痒,挠一下腿吧!不行,不能挠,这可是站军姿呀!时间过得好慢呀!苦熬半天,可仅仅过去了10分钟了,好难受,腿好酸呀,坐下歇一歇吧,教官仍不让我们休息,怎么办?只好忍着了,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教官终于说停了。我软软的坐在了操场上。没想到刚开始就这么难呀,我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初中很好。 正式上课了!我不得不说初中真难呀,比小学苦多了,早上不仅要在七点二十之前到校,而晚上还要五点多才能放学,作业留的也不是一般的多,写作业更要写到八九点钟呢!而我习惯了暑假时“夜猫子”的生活,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早上又要早起,这害得我刚开始的几天,老是无精打采的,缺觉嘛!不过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逐渐适应了初中学习的强度,把“生物钟”调整了过来,我还认识了不少和蔼可亲的老师,他们关心同学,有责任心;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学,能认识他们,我十分开心。 …… 总之,我喜欢初中,我更加坚信我的判断:初中很好。
『叁』 初中生作文技巧
写作技巧:
1、审题
(1)找准关键词即题眼,是写作的重点
(2)掌握写作范围
(3)确定写作体裁
2、确定中心——即文章的主题
(1)要正确
(2)要集中
(3)要鲜明
3、选材
(1)要围绕中心去选
(2)要真实
(3)要新颖、典型,不落俗套
4、结构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可按顺叙、倒叙、插叙的方法来写
(2)按时间顺序来写
(3)按空间顺序来写
(4)按实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说明文,多采用此方法
5、列提纲
(1)题目
(2)中心思想
(3)内容要点及写作顺序(段落、条理)
(4)祥写、略写的提示。列提纲可以使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6、开头——要引人入胜
(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2)提出问题,引人注意;
(3)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4)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5)巧讲故事,引人入胜;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7、结尾——要耐人寻味。
(1)自然式结尾
(2)总结式结尾
(3)含蓄式结尾
(4)点题式结尾
8、过渡——力求自然,承上启下
9、照应——即结尾照应开头,后文照应前文,文章与题目照应。。
10、作文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提高写作大有好处。
(1)内容修改
(A)语句是否通顺,流畅。
(B)内容是否符合题意。
(C)材料是否恰当地表现中心。
(E)中心是否明确、集中。
(F)观点是否正确、鲜明。
(2)格式修改
(A)层次是否清楚。
(B)详略是否得当。
(C)汉字占格、标点占格使用是否正确。
(D)应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确。
(3)修改方法,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考场作文还要使用相应的修改符号,以保证卷面的干净、整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满意请采纳,谢谢!
『肆』 想象作文我印象中的中学怎么写
我看到了一朵花,其实看到一朵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我看到的这朵花开在破败的杂草中.它的周围是被人踩过的泥泞的路.这种景象似曾相识.确实,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合成照片:灰黯的天空,苍白的花瓣,在阴影里也许还有似懂非懂的文字.
而今天的花与它们截然不同.它开在阳光下,有着不纯白的颜色.没有人专门用相机来拍摄它,这朵不知名的野花只是安静地开着,到秋天便结束它微小的生命.
说不上为什么,就是这个微小的生命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好像混沌的脑海中的一点光亮,不断刺激着我想起它.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思考它的价值.
第二天在路边我又看到了它,似乎是比前一天更舒展了些,它所处的周遭环境,似乎也更破败了些.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便下意识地观察它,总想知道在这如同小小光亮般的印象之后的答案.
人们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自然是没有读花百遍的机会的,很快,它就谢了,只留下干枯的花瓣,踩上去会有碎裂的声响.而这时,那小小的光点,竟如日出一般逐渐拨开云雾,发出耀眼的光.我有些惋惜地想,只有明年才能再见了吧.我又一次回顾了脑中那个弱弱的光点.
对于人来说,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暂的,是脆弱的,只有一个普通人二百四十分之一的存活于世的时间,但它败了又会再开.这一年,如果还有遗憾,那么下一年再接着完成它小小的心愿,直到遍地开满了这样的野花.
这似乎就是它给我的印象.
我们可以画一条时间轴,从公元元年算起,现在是2009年.我们的生命也许只是这时间长河的二百四十分之一,那么我的生命对历史来说也只是一个小点.这个属于我的点位无疑比那朵花要大的多,而那朵花用它的生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模糊的光亮,如果我们也如它一样,一遍又一遍追求着自己的心愿让我们的生命没有遗憾,那么我们也一定会在历史的记忆中留下如日出一般绚烂的印象吧.
『伍』 温州城市印象作文五百个字
第1篇:故乡的记忆
石麟是我的故乡。无论我走到哪里,最令我难以忘记的,还是故乡的那条河。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故乡的河像一条轻柔的飘带,从故乡的南北两岸间蜿蜒穿行;它又像一位来自远方的采风者,记录下两岸秀美的青山和阡陌交错的原野。它是故乡那片土地的动脉,用沸腾的血液灌溉着原本贫脊的土地;它是联系家乡人民的纽带,上中下游的石麟人因共亨一江水而构建了石麟的和谐。
故乡的河是有名字的,叫沫溪河。也许是因为它的上游沙湾是文学名人郭沫若先生故乡的缘故吧。
故乡的河原来水很清,水也不深,河面也不宽,是夏日游泳的天然之所,河边榕树下的石滩则是不会游泳的老人和小孩戏水纳凉的好地方。偶遇涨水退潮后,一条条峡溪入河处则是寻乐者浑水摸鱼捉虾的地方,有时会有一整天的沿河人影奔串,场面很是热闹。因河水清若井水,街上的人洗衣都是到河边清洗,省了不少的事。( 万景文学 www.wan-jing.com )
大约从十来年前开始,故乡的河开始变了。为了石麟的经济发展,家乡开始大规模开发煤碳资源,一时间,几十个煤矿的废水废渣一股脑儿地往沫溪河中倾倒,从此,故乡的河水不再清澈,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得不开始改变。又过了两年,沫溪河上中下游又各修了三个梯级电站,中游位置又增加了几家有废水排放的化工厂,从此,河水变深了,河面变宽了,污浊的河水边成了家长叮嘱孩子要注意安全的地方,人们已不再到河边洗衣,不再到河边纳凉,不再到河中游泳,不再到河里摸鱼捉虾……
因为有了煤矿和工厂,石麟的人有了挣钱的地方,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让故乡的河哭泣了……
一天走在街上,看到一群人在聊天。凑上去一听,有的在怀念这条河原来如何如何地清凉和舒适,有的在发表该如何如何地保护这条河,有的激动万分,有的义愤不已。看来,“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双赢”……这些时代的呼唤已开始触及石麟人的灵魂。
因为这条河,石麟人民打破了以往的和谐。
真心期望家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也真心期望故乡的河能早日愎复从前的美丽。
--800字
『陆』 观察温州中通初中学校作文400字
从教初中语文多年来,常常遇到学生一到上作文课,有的学生就没有写作欲望,或完全不想作文,对作文表现为回避甚至对抗的态度.这种心理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作文的“消极心理”.这类学生他们遇到作文的表现大致有两种心态:一种是,作文前虽然没有欲望,但从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老师表扬,升学要考作文等)出发,还是要认真完成.有的学生出于习惯,特别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对“需要”考虑得不多,他们是认为课表上排了作文课,就要认真对待.因此,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如果题目合意,则情绪振奋,迅速地进入写作过程;若题目不合意,则情绪焦躁,心情压抑,但仍然搜肠刮肚,努力完成.另一种是,根本不愿意上作文课,更不想写作文.老师一说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焦眉愁脸.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敷衍,搪塞一篇,连自己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这算是遇到他们认为能做的题目.要是遇到他们认为困难的题目,在作文课堂上就嬉笑,打闹,故意完不成,更有甚者就睡大觉拒绝完成.要是老师追究,他们还理直气壮的说“没写的”.我二十多年教学生涯,遇到这样的学生是不计其数,每当遇到此境,很是让我伤脑筋.伤神之余,我反复琢磨,找其原因,分析咎由大致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 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按理说,初中学生十几岁的孩子,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有许多见闻、体验和感受,应当有一定的“胸中积蓄”,不应该没有写的呀.可是,生活过,见闻过,并不等于有所观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再说,现在的孩子,由于升学的压力和许多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他们的“日子不好过”.打幼儿园起就要上县里“有名的”,小学要上县“重点”,中学要上市“名校”.在这些学校老师管得严,作业,练习、考试如倾盆大雨,浇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回到家里,家长又不肯放松,报章杂志、课外书、甚至电视一律不准看,让他们去“作业”,去“练习”,去“背课本”.还有的学生要参加什么奥赛呀,英语呀等课外辅导.学生已经疲惫不堪了.特别是初高中的学生就是放星期天或暑寒假也要补习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样以来,我们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初中、高中都不得轻松.这样以来,他们对生活呀能不感到枯燥乏味哪还有心思去感受,去体验呀.要说感受,恐怕就是两个字“苦”、“累”.过着这种生活的孩子们,承载着那么重的学习担子,他们的心理压力多大呀,对这样的生活不反感才是怪事.学生对周围的事情无兴趣.那么他们对生活过,见闻过的事、物就不会用心去思考,没有用情去感受,更不想去亲自体验,他们那些写作材料就不能转化,就不能成为“积蓄”.一旦老师要他们写作文,他们就瞠目结舌,没有可写作的材料.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哟”,无奈之余或许就“盗取”一片完成任务了事吧.学生说“没有写的”那不是假话.
二、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源”,作文是“流”.没有“源”哪有“流”呢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歌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的学生呢,据有关调查得知:(一)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买不起,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二)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啊.“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有丰厚的积累.
三、语文基础差,说话造句等都有困难.
与说话相比,作文这种书面表达形式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文没有口头表达时的对话情景和谈话对象等因素作支持,完全要依赖记忆中的线索(事情、道理自身的内在联系)和已经写出的段落;二是必须谙熟一定数量的字、词、语法,要严格按照语义规则和语法规则进行组合表达.这两个方面,都使学生作文遇到很大困难,特别是那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就更感到困难.这自然会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四、作文的屡屡失败,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的“效果律”中这样说过,要既重视成功的强化作用,也重视失败的强化作用.因为尝试了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品味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保持原有的热情.如果是连续失败,他们学习的热情可能会丧失殆尽.而在作文教学中,失败的人数、次数永远高于成功,有些学生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于是就产生惧怕,厌烦心理.这样的写作心态自然不会喜欢写作,就很难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不好作文就怕写作文,作文就肯定失败,失败多了就没兴趣写作文,作文就自然写不好了.
由此可见,克服作文消极心理是语文中毋庸忽视的问题.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转换学生作文的消极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作文.
针对以上分析,那么怎么克服学生作文中的消极心理呢.
一、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对作文的惧怕心理.
我在多奶奶的教学实践中,我多次做了调查,中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主要是觉得作文很难,因“难”而“怕”.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首先解决一“怕”字.如何解决呢我在作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作文当做一种“游戏”,其实作文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就是将我们所掌握的文字,词语,按照我们自己的表情达意需要进行组合.没有什么可怕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积木一样,我们自己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而且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作文还是一种很有趣的创造,或者是创作.我这样一解释,学生想想也正是这样.每个同学都会都喜欢做游戏吧,那么我们就做游戏啊.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就让同学们天天“做游戏”.因为初一的学生仍然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天真活泼,喜欢游戏.且也谙熟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基本能作文.学生把作文当游戏做,就对作文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不“怕”,就会天天写,不断地写,那么作文就会自然写“好”的.有了兴趣,写作文就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
二、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解决作文 “源”的问题.
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名句、古诗,经典优美段落、篇章;多读一些名著,存储大量的写作材料,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当然,初中学生童心未眠,贪玩.可 能对 老师的要求开始兴趣十足,过一段时间就没有耐心,坚持不了了.这时,就要靠老师的鼓励和督促.而且老师要做好指导,指导学生读哪些名著.如初一的学生就应阅读一些故事性强的童话,短篇小说呀,寓言故事和新课标上要求阅读的那些作品.不亦读那些深奥难懂长篇大作.如有的老师就要求初一年级的学生去读《红楼梦》,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初一的学生大多数读不懂,即使读了,也只是去追踪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并羡慕甚至效仿,那样就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我认为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对于四大名著,初中学生能读懂的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我们语 文 老师都能写出几篇得意的下水作文吧,多让学生欣赏欣赏,羡慕羡慕.欣赏羡慕之余他们自然会 向 老师讨教,这时你才告诉他们,老师之所以能写出好作文,就是因为读了很多好书,特别是中外名著.这样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影响,也要坚持阅读.同时,老师还应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欣赏作品中的精彩,帮助学生理解、品位好作品.这样学生才会越读越有味,才能坚持下去.不仅如此,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将自己读到的经典句段记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兴趣.对那些“懒汉学生”老师还应该督促检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阅读时间上还要确保,初一学生自习课较多,就应该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老师要采用各种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不然,学生“三分钟的热情,两分钟的干劲”就不能读有所获.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在阅读方法上做指导.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浏览、摘要呀等方法怎样用,哪中方法最佳等,都要让学生掌握,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三、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标准应因人而异,有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进校时基础参差不齐(农村小学基础差,城市学生相对较好些),语文能力和水平不一样,他们作文的水平就不一样.如果我们当老师的用一个标准来评判,那就会打击基础差的那部分学生作文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分三个阶段:初一,要求学生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初二,要求学生能写说明文;初三,要求学生能写浅显、简单的议论文.)那么,初一年级的任务就是学会写人记事.基础好的学生在小学就会写这样的文章了,可是基础差的学生呢,有的连造句还不会.怎么办还得从头学起,显然他们的水平肯定很低,对这两类学生能用一个标准来评判么当然不能.这样就会挫伤基础差的那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就只能“因人而异”了.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评改实施不同的评判标准.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能动笔写就是好样的,哪怕记的是流水帐,也给予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对基础好的学生当然要拔高要求,必须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笔下有情的好文章.这样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将作文课转型为“周记”,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通常用三步教学法,教学写作.第一阶段(即初一年级),要求学生写日记,培养他们观察生活,抒写情感的能力和习惯,训练他们坚持写作文的毅力.第二阶段(初二年级),写周记.其实我所要求的周记就是一篇符合要求的大作文,就是以前每周一次作文课的转型.因为学生不喜欢,甚至是害怕以前“正二八经”的枯燥无味的写作理论课,说到上作文课,学生就嫣了,唉声叹气.于是我进行了改革尝试,在平常的语文课中,将写作理论知识寓于生动活泼的课文学习之中,一改从前板硬套的写作理论课;将每周的大作文改成写周记.这样一改,效果尚佳.因为我要求的周记作文,题材和体裁都不限,给学生一个宽泛的写作空间,让他们自由选材,自由发挥,减少了作文中的种种限制.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利于学生轻松完成.另外,周记有充裕的时间(一周之内),让学生来完成.而以前的作文课大多在90分钟以内课堂上完成,而且老师还要做一些这样那样的指导、讲解,剩下来的学生作文构思、写作的时间不到四十分钟.这样以来,时间不够,学生只能胡乱地东凑西拼,完成任务了事,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这样的写作课,没有达到真真的写作训练的目的.所以我“改”了,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效果很好.我教的2009级2班,90%的学生,二年级时就能随手写出质量较高千字左右的作文来.第三阶段(初三年级),再进行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和写作实际相结合的写作指导.这时期,学生已有较深刻的写作体验和感受,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生活阅历也增加了,学生就能将理论运用于写作实践中.这样的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的过程,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