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温州实验中学南浦校区的电话号码
校区地址:温州市南浦住宅区一区
垂询电话内:88399841,88399840
学校容网址:http://www.wzszf.com
『贰』 温州实验中学好考么
那些东西有是最好的,没有就算了。就算你之前先进了,之后还要摇号,这要看运气的额。。。最主要的是你的临场发挥,接着你会考到语文(应该是必考,是些作文)、数学、科学、英语其中一个(我当时考的是科学,拿4张认得图片出来叫你说这是谁,我一个也没说对,竟然奇迹般的上了。。。哈哈)大概的流程就是这样的了。貌似先要去网上报名,给你一个报名号,接着,这个报名号一定要记着的。有用的。
额。这个问题,实验有2个校区,南浦和广场路,广场路的是总校区。其次还有一个是秀山中学,以前是算在实验中学的名下的,现在分了,不过这三个学校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但是绣山是要集资费的。。。好贵的额。。。绣山有住宿,每个学期400元,只不过住宿条件不是很理想,其他校区没有住宿。我认为还是广场路的比较好(我是绣山的额),最好不要考绣山,因为绣山比较穷,食堂才只能容纳半个年级的学生,7年级和9年级进去要吃订餐,而且超难吃。8年级要轮着去食堂吃,其实还是广场路的最好,每个年级都去食堂吃的。
只能帮你这么多了,还有一点,初中作业超多,每天不写到9点多不干的。。。。。
『叁』 温州实验中学的校址沿革
1956年1月建华中学改为公办,校名为“浙江省温州第二初级中学”。
1958年7月,改校名为“温州市第六中学”后,温州民办新华中学并入,并招收高中新生。
1960年,校址由道后迁至东公廨现址(原温一中分部)。
1987年6月,增挂“温州实验中学”校牌;暂停招收高一新生。
1989年7月,正式定名为“温州实验中学”。
1994年下学期,结束高中,专办初中。
1997年7月,温州市政府决定:温州实验中学和温州第十中学实行联合办学。同时,在南浦兴建校区。
2002年7月,在原温州中学校址设立九山校区。
2003年7月,九山校区迁至横渎原温州卫生学校校址,设立绣山校区。
2007年9月,绣山校区更名为绣山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
2012年,绣山中学、第二外国语学校正式独立。南浦校区正式改为南浦分校。四个学校相对独立。
该校以严谨的教风、勤勉的学风、营造和谐精致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坚韧品格。学校先后获得“中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促进银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科研兴校200强”、“温州市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
2000年后,学校正按《温州实验中学“现代化学校”建设规划》,把学校办成名符其实的、在全国有影响、全省知名的“实验性”和“特色性”兼备的现代新型集团化学校。
『肆』 温州市实验中学 南浦校区 绣山校区 哪个好一些
应该是绣山校区好一些。
因为绣山校区都是面试进去的,整体可能好一些,而南浦校区有辖区班。
『伍』 温州实验中学的社会评价
建华中学办学伊始,虽是私立,但从陈纪方校长接手视事后,即重组校董事会,调整机构,另聘教员,视教师为学校之本。他延请当时温州较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及优秀青年任教、任职。如夏野士(剧作家)、沈炼之(后为名教授)、曾耕西(著名书法家)、潘澄濂(名中医)等人,都曾在温州实验中学留下辛勤耕耘的足迹。
解放后,市领导对该校也特别关注,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在五十年代初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时,温州实验中学不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教科研方面的成绩,一些教师还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在职教师形成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注重学术钻研、追求进步的教研风气,如董昭寿(楚平)、黄世中、叶长海等教师先后成为专家名教授。学校对于调配教师进校,师资培训工作都抓得极为严格,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日臻优异。即使在1958、1959年大炼钢铁、勤工俭学运动热潮中,学校对教学工作仍是没有放松。为此五十年代末学校党支部应市教育局之命总结经验,向全市各校介绍了《我们抓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给当时的教育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十年代逐渐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主”原则,学校领导积极转移工作重点,进行调整,并在市委召开的文卫系统标兵单位党支部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温州日报》也刊登《政治挂帅,思想、教学、劳动三丰收》文章,介绍温州实验中学的先进经验。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社论,中央下达《关于当前中学教育的几点意见》,学校即组织教工认真学习,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双基”,并在学生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刻苦用功蔚然成风。经过长期的努力,1977年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十所重点中小学之一。
八十年代以后,改革的春风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广大教师业务学习意识增强,教师队伍优化,教科研活动质量逐步提高。期间,许多教师在全国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吕作昕老师的《我国指南针的问世在唐朝》的研究成果,把我国指南针的发明年代推前了三百年。特别是到80年代后期,学校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教职员工聘任上岗,建立教研室,教师钻研业务抓教学质量蔚然成风,班级间实行“千分制”竞赛你追我赶,中考成绩逐年提
高并名列全市前茅,一大批敬业勤勉的教师被社会所认同。在鹿城区组织的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温州实验中学王祥麟、程增辉、胡楚平、叶冠春、潘淑锦五人被评为优胜者;张淑琴、池澈老师先后被授予“温州市劳动模范”称号,池澈老师还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时学校进行“异步教学法”、“英语三L教材”、“数学自学法”等教学课题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九十年代开始,特别是1997年两校联合办学以后,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禁止有失师德师范行为,对表现不好或不适应本职工作的教职工予以试聘、待聘或辞退,师风更趋纯朴。同时,强化教师业务培训,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制订《青年教师培养条例》,实施师徒结对、专项培训、参与课题实验等,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期间,温州市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温州实验中学参赛教师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青年教师胡珏、朱俐、谭修平、黄慧、陈姬姜、李君、戴小红代表温州市参加国家和省业务比赛均获一等奖;胡珏、朱俐两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王五一、陈锋被评为省特级教师;5位老师考取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校教师大学本科率达70%。学校推动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的教学改革,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为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撰写论文获奖数居全市前茅,每年立项的市级以上课题在10个以上。王朝曙、胡珏、虞缓缓老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和王五一老师的《新世纪美术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分别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九五”期间教科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2年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温州实验中学聘请外籍教师(证书号3303043)的资格,友好学校英国雷丁派克学校女教师Miss Ann Munday来校进行短期教学交流,此后每年都有外籍教师担任学生口语及外语教师培训工作。同时学校也选派干部和教师到英国、澳大利亚等进行短期培训和教育交流,组织学生到国外参加英语夏令营。同年,温州实验中学获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骨干教师,第一批引进金戈、王崴然等教师23名。骨干教师的不断加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5年前,学校有市名师、名校长7人,省、市教坛新秀25人,教师基本功比武获市级一等奖以上50多人,市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80多人。享有盛誉的名师群体,以其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创建了洋溢着智慧与活力的校园,构筑了充满人文与科学精神的课堂。
学校建校的前三十多年,风云变幻,事变迭起。从建校伊始,历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民国末年百业凋敝,乃至解放之后文革之前各种政治运动,斗争风潮此起彼伏交相更迭,而广大学生既能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热情地投身于时代热潮,也始终能把刻苦认真的读书学习放在主要位置。
『陆』 温州实验中学 南浦校区 划区 南浦三区
我也住三区,我就读实验的,划的到
『柒』 温州实验中学有几个分校
目前好像只有两个 分别是广场路校区 南浦校区 (绣山变私立了)
其实竞争都挺大的 校区的话应该你到哪报就是哪了 不是分配的
选择校区还要看你住哪里 户口如果在那个校区范围 你就直接可以进了
『捌』 温州实验中学南浦校区平面图
我是从三维地图上截的,你就当平面图看吧
比例:图上距离2.3厘米等于实际距离60米
这是你点击图片后看到的原图的比例尺,下面这个被网络压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