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学年份 > 海东市第一中学建校时间

海东市第一中学建校时间

发布时间:2021-03-14 01:37:40

❶ 海伦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海伦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24年,原称为海伦初级中学,1953年正式改称海伦县第一中学。海伦一中是由参加“五四”运动的海伦第一位大学生富安保先生创办的,富先生也是海伦一中的第一任校长。经过八十余年风雨沧桑,海伦一中走出了一条光辉的历程。抗日战争时期,曾有百余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抗击日寇的斗争。1945年光复后,延安干部肖敬若在海伦一中任校长,曾输送80余名学生随军南下,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初期,学校归省教育厅直辖,称“黑龙江省海伦中学”。进入八十年代,学校逐步由完全中学过渡为高级中学,并于 1986 年被省教委命名为省级重点中学,2003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迁入了新校区。多年来,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和一,为祖国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
海伦一中现有普通教学班和音体美特长班53个,在校生3200人。有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精良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有一批爱校如家 、精打细算、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后勤行政人员。

❷ 海阳市第一中学的学校简介

由于社会历史和战争的原因,海阳中学在建校初期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在跌宕起伏专中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属,山东省教育厅于1952年8月批准在海阳东村重新恢复设立海阳中学,属文登专署,为海阳第一所中学,招收初中生。学制3年,秋季入学,1952年为初一级,以此类推,到1968年的初十六级结束(1967年未招生)。
1956年文登专属撤销,归莱阳专署领导,并且成立了海阳二中,遂更名为“山东省海阳第一中学”。成为完全中学,招收高中生,为高一级,以此类推,直到1968年高十二级结束(1966,1967未招生,1968春秋季各一级)。1970年开始开始称为高70级,以后沿用。
1978年,1981年,1982年招三届初三学生,以后再没有初中。
2007年11月12日正式搬迁到新校区,新校设计办学规模是120个班,是老校区的2.67倍。
2009年,海阳十一中、六中、七中合并到一中。

❸ 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建校历史是什么,还有校园介绍

都是为了作文 = =
我找到了
遵义市一中始建于1938年,1950年春,其前身私立玉锡中学与私立豫章中学合并,成立“联合中学”,次年春“联合中学”与私立城成中学合并,正式成立“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中学。”一中具有光荣的办学传统,1956年和1985年两度被省教育厅列为“试行保送优等生”的学校,1959年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集体,1980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办好的贵州省属重点中学,1986年为全国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验学校,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1998年通过了省级“普及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的检查验收,2000年成为遵义市优秀学校和首批申报贵州省示范性高中的学校。多次荣获遵义市委、市政府及红花岗区委、区政府授予的“先进学校”称号。是全区素质教育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遵义市一中校园占地47934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藏书80975册。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各班教室均配备“三机一幕”,各处、室和教研组办公室均有网络终端PC机。学校有多媒体网络教室4间、多媒体演示教室4间,计算机近200余台,建有100兆校园网,有贵州省“普通中学校园第一网”之说,已联接INTERNET、北京四中继往网校、101远程教学网和国讯网校(CHINA SCHOOL),设有校园调频教学电台(三频段)。

遵义市一中现有53个教学班,3120余人,在职教职工20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3人,中级教师62人。有省级教学研究会理事长1人,省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9人,国家教委表彰的优秀教师1人。近年来,中青年教师参加省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人,仅1998年以来,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68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学校多学科推进教学改革。1986年承担了全国八省市政治理论课改革实验任务。2000年后又承担了全国和省级课题6个,学校还分别进行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验和logo技术用于西部中学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研究”高、初中数学实验等多个国家、省级、校级教改实验。市、区领导已把一中视为教研教改和师资培训基地,仅2001年就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或学术活动达1000余人。

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高中会考合格率均达100%,升学率均在75%左右,学生在省、市级以上书刊发表文章120余篇,并有佳作一篇收入《少年文史丛书之一——作文分类指导》,有6篇优秀作文入选《全国名校作文大观 贵州卷》。

❹ 海东都有哪些技校

选择学校要从多个方面来看:

❺ 宣威市第一中学的建校历史

宣威一中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首任校长陈昌郁192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校自创建之日起就有着浓厚的民主空气和开创意识,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纷纷到校任教。1935年4月,宣威一中教师徐文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南征北战,立下了丰功伟绩,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省工委的领导下,宣威地下党1945年在宣威一中成立了党小组,1946年在这里成立了“特别党支部”,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先后有200多人参加了永焜支队,为云南的解放作出了贡献。宣威一中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学子们向往,教师们认真,办学求实,作风民主,学问严谨。解放前立下校训:自立、自治、自觉、自动。
1997年,学校订了“明德、启智、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诚实、刻苦、尊师、守纪”的学风。宣威一中办学有自己的特色,新苗茁壮成长,人才不断涌现。培养学生4万余人,学子遍及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地方,不少人成为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如著名传感器电子学专家张福学,曾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牛平,中国驻泰国大使晏廷爱,历史学家尤中,学者型的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人大民委副主任尤力,人民日报社驻阿根廷、委内瑞拉首席记者管彦忠,考入美国加州大学的沈立芬,留美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静教授等。

❻ 新建一中在哪里

新建一中,全称江西省新建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34年,原名为“启新中学”,是我县最早创办的完全中学,当时的校址在南昌市后墙路,后因抗战开始而停办。1944年复校于新建县松湖(复校一年因解放战争开始又停办)。1956年第二次复校,校址在当时的新建县城生米镇。新建县城搬至长堎镇后,

新建一中,全称江西省新建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34年,原名为“启新中学”,是我县最早创办的完全中学,当时的校址在南昌市后墙路,后因抗战开始而停办。1944年复校于新建县松湖(复校一年因解放战争开始又停办)。1956年第二次复校,校址在当时的新建县城生米镇。新建县城搬至长堎镇后,1973年,县政府下文,将县城的原长堎中学更名为新建中学,而将在生米镇的原新建中学更名为生米中学。1980年,新建县创办第二中学,因此将原新建中学改为新建县第一中学。2004年分别被批准为江西省第六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和“江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5年6月被命名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

近年来,新建一中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的关怀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秉承“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以德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和谐的校领导班子,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管理体系。

学校占地面积88亩,现有建筑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3万册。教学楼五幢,教室50间,实验楼1幢,内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电教、语音、微机室,可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学校共有教职工243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29名,一级教师85名,二级教师98名,三级教师9名。省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8人,研究生学历11人。在优质课大赛上,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20多人次获省级奖,30多人次获市一等奖。在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班主任)等评选中,有 30多名教师受市县级表彰。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共有3290名学生。

新建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完全中学,自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大批的人才。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绝大部分成为本行业的中坚。 近三年来,新建一中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校依靠全体教职工,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认真扎实工作,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管理规范和工作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有2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00余人次分别获得省、市级奖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也空前高涨,在各级教学竞赛中,我校有5人次分别获省、市级优质课奖;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及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有上百篇之多。

为了让优秀学生得到更深入的培养,新建一中各年级开设了30人的小班。学校挑选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小班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和科学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生活上,学校对小班学生在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助学金发放、学习奖励等许多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为奖励先进,扶助贫困,造就英才,新建一中设立了程红根先生奖学金,重韶奖学金,建华奖学金。激发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子圆大学梦

自2000年以来,我校录取本科以上的学生比率逐年递增。 2006提273人,占35.2%,2007年304人,占41.3%,2008年346人,占41.6%,另有一大批体育、艺术类考生被全国各类院校录取。

新建一中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中校篮球队在08、09年均为南昌市总冠军,并在“2009年江西省现代杯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江西省第三名。

如今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了,教育水平正在上升中

2012年一中在创成绩佳绩,当年高考二本以上着有200多人,破了80年代的记录。并为历年之最。并且学生李宣通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自主招生考试,以高考加60分的成绩成功进入北大。另一个学生朱家伟则被加拿大一所高校录取。

现学校正大力改善校园环境,新建的三栋教学楼以建成2栋,并以让学生进驻,且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现代化设施,方便学生学习.第三栋教学楼也预计将在12年暑假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还新建了篮球场,操场等。

相信一中将越办越好。

❼ 德惠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Dehui No.1 Middle School)德惠一中是德惠历史最早的一所普通中学,它成立于1927年3月,校名县立中学,校址在大房身东街路北。1931年“九·一八”后改为德惠中学。1932年停办。1938年3月17日复办,改名为“吉林省立德国民高等学校”,校址在县城西北(现四中校址)。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改为“德惠县中学”。同年11月民主政府成立,德惠中学在德惠县委副书记兼校长杨锐主持下,师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参加了“二·五”减租工作。1946年5月,部分师生跟随民主联军转移至松花江以北,参军参政。同年6月国民党军队占据德惠。德惠中学迁至铁南大白楼,改校名为“吉林省立德惠中学”。
1947年10月德惠解放,翌年春中学复课,有6个班,学生326名,教职工23人。1950年因学额增多校部迁到西三道街(现在党校),师生寄宿仍在铁南。1952年秋改为德惠一中,发展到24个班,学生1,320人,教职工96人。为给中学师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于1954年,国家投资,在中央街北头路东为一中修建了一栋3,487平方米的新校舍。新校舍可容纳24个教学班。装备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和图书阅览室。藏书近23万册。为教师教学、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1955年迁到新校后,一中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开辟了果园、植物园、园艺栽培等基地40亩。此外,经营生产劳动基地150亩。为促进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条件。1956年秋开始招收高中班,越二年变为独立高中。1966年学校已有18个班,594名学生,90名教职员工。
“文革”前,德惠一中是全省重点高中之一,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双基”教学。教师辛勤耕耘,学生刻苦攻读,思想、知识双丰收,不仅为上级学校输送一批合格新生,也为国家培育出一大批有用人才。1959年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总成绩居全省第八位。物理成绩列全省第二名。同年被省确定为重点中学。一中毕业的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着“四化”建设大业。
1966年“文革”开始,一中遭到严重破坏,领导、教师被斗,学校财产被抢劫一空。1970年宣告解体。
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又恢复一中的名称。当时全镇较好的高中生拨给重点学校,余下两个年级38个班,近2,000名学生统统拨给一中。学校摊子大,学生素质差,很难教育与管理。经三年的调整,变为18个班规模的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已装备齐全,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教学工作也随之走向正规。
1986年县里对招生工作做了相应的调整,一中除招收县镇应届初中毕业生外,在农村招收2个班的学生,改变了部分新生的素质,1988年又新建一栋2,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这对教职工是个极大的鼓舞。全体教职员工决心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开拓进取,因材施教,为继承和发扬德惠一中的光荣传统,为四化培训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勤奋耕耘在这块沃土上。

❽ 儋州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那大地区先后复办了那大一小(原称一高)、那大二小(原称二高)、那大三小(原称三高),还有一所美国基督教会办的灵光小学。
1946年初,儋县仅有“儋县县立第一中学”(现新州中学),由于语言、交通、生活等方面的障碍,那大地区的学生大多不愿到儋一中读书。
1946年秋,著名乡绅那大二高校长邓瑞英在那大二高内挂牌成立“中原中学”,设初中班1个,学生约30人,
1947年春,那大一高校长梁荣寿在那大一高内设1个初中班(称那大中学),学生约25人。
1948年7月,那大绅士、海南绥靖公署科员黄大瀛主持召开3乡镇(陶江乡、清平乡、那大镇)乡绅会议,商议创办那大地区第一所中学,并成立了9名董事组成的校董会,9名董事分别为那大镇的王之彝、古孟义、李振贤,陶江乡的邓瑞英、钟天统、梁少海,清平乡的吴景山、林照琼、林照瑾。校董会推举邓瑞英出任董事长。董事长委托黄大瀛到海南绥靖公署申报办学,并延请当时在海南琼师任教的卓浩然先生回乡办学。
1948年9月1日,学校正式挂牌,名“琼西中学”。原那大二高的“中原中学”初中班和那大一高“那大中学”的学生编为初二年级,新招的100名学生编为初一年级两个班。全校学生约150名。卓浩然先生任校长,林照珠任教导主任,教员有赖标文、林照琼、廖旭程、江爱珍、王之彝、余冠南、杨化仁、陈丕蕃等。
1949年春,敌伪产业处理局把那大军部的两幢平房划给琼西中学作校舍。随着战局变化,广州黄埔中正中学南迁,该校校长邓振亚(那大人)将中正中学的部分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赠送给琼西中学。
1950年,解放大军渡琼后,卓浩然带领一批学生赴台湾,琼西中学校长一职由林照珠代理。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许禄丰先生任校长,校名改为儋县第二初级中学。由于部队用地扩大,学校于1953年搬回灵光小学上课,林子超任校长。
1955年起,学校招收高中学生,办成完全中学,黄清任校长,并在现水电局、松涛管理局南侧一带扩建校舍。
1957年成立那大县,学校改名为那大中学,并迁至现校址。不久,那大县撤销,学校改称儋县那大中学。1958年,陈作朝接任校长。
1993年3月,儋县撤县设市,学校改名为现名儋州市那大中学。
2007年9月,更名为儋州市第一中学。
2010年2月,与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实行合作办学。

❾ 自贡市第一中学的校庆的来历

自贡市第一中学校的校庆日为每年的四月二日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自贡市解放,不久市军管会文教处派出地下党员罗民先同志,接管自贡市立师范学校和自贡市立中学,并任校长。接管时,两校是两个牌子,一套班子(指教学管理人员相同),规模为:师范一个班,约三十人,全系女生;初中一年级一个班,仅四十余人。尽管是两个学校,但教学设备缺乏,理、化、生等学科仅有些残缺的标本,校舍也只有串夹壁的六间教室和供师生用的几间破烂不堪的房屋。
一九五〇年春,市政府决定,把师范班学生培养到毕业后,停招师范生,继续招收初中和高中新生,学校改名为自贡市立中学。因原两校继续留用的教师仅二人,故对师资进行了扩充,这些人当中,有四川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毕业的罗民先、周文税、王柔怀、颜子云、李思危、曾碧华、陈庸勋等人,也有在私立蜀光中学任教到市立中学来兼课的一些教师。到一九五〇年秋,又招收高、初中新生一百多人,至此全校学生达三百余人。学校规模扩大,但教学条件仍较差。市政府于一九五一年四月二日作出决定:拨五万斤大米的实物指标,充实学校的教学设备。该决定传达到学校,校园立即沸腾起来,师生高兴万分,在校内游行庆祝,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师生一致要求,将“四·二”作为学校的校庆日。学校将五万斤大米售给市粮食公司,折款三千二百五十万元(旧币)来购买教学设备,派专人前往重庆,购回一大批图书和理、化、生等学科使用的仪器、标本、药品等,还订制了校庆纪念章以作留念。教学设备充实后,不仅理、化、生等学科的教师能作演示实验,学生也可以做些小组实验,学生还可以借阅图书,扩大知识面。此次教学设备的充实完善,为以后学校的不断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人才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自此,至“文革”前,每到“四·二”那天,学校都要举行校庆活动,有庆祝晚会,有教育教学成果展等。这一天,祖国各地及海外校友们纷纷寄来书信,汇报他们的成就,表达对母校、老师们辛勤教导的感谢和校庆真诚的祝贺。校庆活动密切了师生关系,也使在校学生了解到学校发展的历史,促使自己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❿ 帮我介绍一下湛江2中的分校海东中学。 越快越好

湛江二中海东中学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简介
【基本情况】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与深厚人文底蕴的学校,其前身是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子弟学校,创办于1972年初,1981年8月更名为南海石油中学,是一所在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管理下的初、高中完全中学。2002年南油中学被评为湛江市一级学校。2007年8月,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南油中学整体移交给粤西重点名校—湛江市第二中学,成立了“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隶属湛江市教育局,成为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原南油三中高级中学) 2007年8月,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南油中学整体移交给湛江市第二中学,成立了“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隶属湛江市教育局。
【设施建设】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座落于美丽的湛江海湾大桥东侧,占地面积50多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素有“园林式校园”之称。依托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学校基础设施齐全,现代化教学设备比较完备。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科学馆、师生宿舍、食堂等一应俱全。目前,学校可开设48个教学班,可供2500名学生同时学习和生活。
【师资队伍】除了良好的办学硬件设施外,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亦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总校派出了优秀的中层骨干担任校领导,还派出一批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到海东中学任职。学校还先后从全国各高校招聘了一批知识水平过硬、教育理念先进的青年教师,其中北师大、东北师大等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13人,本科应届毕业生23人,还引进了29位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在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办学特色】在办学理念上,学校秉承二中“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活泼”的校风,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竞争”意识,确立“以提高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学法教育为主线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质量观”五种观念。树立了“创品牌立校、依法规办校、倡文化育校、用民主治校、以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 “教研兴教”为方针,强调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思想,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二中总校“优秀+特长”的办学思想、成绩评价体系和促进教师工作的考核体系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已在湛江市享有盛名,也必将在我校结出丰硕的果实。
【未来展望】海东中学作为湛江市二中的所辖学校,将在湛江市二中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共享市属重点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命题考试、统一教学评价、统一高考中考备考、师生教学交流等,继续弘扬艺术见长的特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兴趣、特长和潜能得到发展,即实现“优秀+特长”的目标。学校争取在近年内成为区域性优质完全中学。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鸡咀山路8号

阅读全文

与海东市第一中学建校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