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介绍
这部书突破了传统封建史学体系:在编纂方法上,作者根据考古学成就,运用西文社会进化史观,分上古、中古、近古三大阶段叙述中国历史。
❷ 广州市97中学历史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建校于 1962 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为每位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定宽厚的基础”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研促教”策略,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构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现在正继续实施 “五项工程”(德育品牌工程、毕业班工作质量工程、教育科研工程、学校形象工程、办学效益工程)建设 ,争创发展新优势,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先进,除配置校园网外,所有教学用室均配置有多媒体电教平台及空调设备;除常规教学场室配套齐全外,还配备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计算机多媒体多动能室、灯光橡塑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运动场地等一批教学设施。我校以“精品”意识来指导校舍的整体改造及校园的美化、绿化和净化,营造了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育人氛围。
我校教职工师德高尚,努力工作,求实创新,形成了“爱校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敢为人先、不甘人后”的“九七精神”,在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来,先后有 75 人被评为省、市、区优秀教师和各类先进工作者,语文科等 9 个科组被评为市先进科组。
经过 40 多年的建设,九十七中已成为一所在广州市教学质量好、社会声誉高的名牌学校。近年,我校先后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广州市首批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广州市青年文明号、广州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广州市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陶艺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广州市学生军训阅兵军事项目表演优秀奖,海珠区优秀家长学校、海珠区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海珠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海珠区优秀教工之家、海珠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团委、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
毕业班成绩显著, 连续 6 年荣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连续 2 年荣获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师生参加各级竞赛、成果评比,取得累累硕果。
❸ 中学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教当代史的
中学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教当代史,
真的不记得了。
可询问教育局。
教育局的说法解释是最权威的。
❹ 中学的历史发展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1862年创办的。初办时是一所单纯的语言学校,直到1869年总教习丁韪良改革课程,制定“八年课程计划”,同文馆才转变为一所具有中学教育性质的综合性学校。这是中国中学教育的早期萌芽。
由于京师同文馆是由总理衙门所办,故此总理衙门选派了专门大臣来督办此事,负责此事的大臣被称为总管大臣或专管大臣。
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一日(1867年2月25日)奕劻等上书要求派徐继畲为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他说:“惟查臣衙门前设学习英、法、俄国语言文字馆,均设洋教习一员,专司讲译;此外各设汉教习一员,兼课汉文,令该学生等奉以为师。如今学习天文、算学之员,均系已成之材,汉文无不通晓,汉教习自可不设,但亦必须有群情宗仰之一人,在彼指引开导,庶学者有所禀承,否则该馆只有洋人讲贯,而中国无师表之人,恐来学者竟疑专以洋人为师,俾修弟子之礼,未免因此裹足……惟有臣徐继老成望重,品学兼优,足为士林矜式,拟请旨饬派徐继畲作为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以专稽查而资表率。”所以这时总管大臣的作用一在稽查,一在表率,而表率的作用为重。随着同文馆事务渐繁,奕劻等人又于1889年3月30日上书要求派人专管同文馆事务,于是又有专管大臣之设。 在同一时期创办的上海广方言馆,由于其受两江总督和上海道管辖,故特设一学馆监督来管理广方言馆这边的工作,类似于京师同文馆的总管大臣。上海广方言馆也设提调一人,相当于校长一职。这由江南制造局所记学馆概况可以看出①1。在迁入江南制造局后,又设总办一职,由制造局总办兼任,总管馆中的一切事宜①2。所以,迁入江南制造局后,总办即是馆长。另外,还设立监院一人,查课委员、庶务委员若干人,司事四人,分别管理学生名册、稽查出入、管理什物和杂物,①3这里司事分担了教务和总务的一部分责任。
从早期洋务派所开办的一些带有中学萌芽性质的学堂来看,整个学校的行政划分及职名确认很随意、混乱,缺乏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这是中国近代学校的试办期,对新式学校内部管理的一切事务,当时的操作者并不是很清楚,故而管理上还处于尝试阶段,边建设边摸索,职官设定是根据临时需要,而不是有一套既定的组织模式,按制度设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处于封建统治时期,学校是由政府机构组织创办的,因而管理上沿袭了官方的做法,这表现于一、称词的承袭,如提调、总办;
二、职官的兼用,如总办等;
三、人员的兼用,如提调是总理衙门官员兼任,总办是原江南制造局总办兼任。这就无所谓学校自己独立行政组织管理,不利于学校独立、健康发展。这也使得学校行政管理在这一时期处于一种极不科学的无序状态。
❺ 全国中学生历史记录历届主题
中学生是指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2-18岁左右。在中国大陆中学教专育由初级中学(初中属)和高级中学(高中)组成。另有同名杂志。
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
年龄一般为12-18岁左右。初中生读完初三后会有以升入高中的中考,成绩上线者可以进入高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甚至部分大专院校还可以直接招收一些初中毕业生进行五年制的大专课程。
中文名
中学生
外文名
middle school students,high school students
年 龄
12-18
基本信息
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
能力要求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心理特点
初中生心理处于非平衡状态
行为规范
注重仪表,礼貌待人
❻ 江城中学历史
江城中学自来1968年办初中班至今,已有源42年的历史,尤其是自1995年中小学分设至今,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占地面积有16697m2,建筑面积11053 m2,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校园环境优美,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400余人,教职工80人,其中副高教师11人,中职教师36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5%,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18人。
学校以“创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实行年级管理机制,以抓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以教改为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严管理,求规范,教风正,学风好,抓养成,品行端,重素质,育特长”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省一级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学校”、“市绿色学校”、“县第五届、六届文明单位”,多次荣获“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家长学校先进单位”、“先进团总支”等称号。
目前,在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江城中学在“勤奋、拼搏、求实、创新”校风的引领下,与时俱进,励精图治,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江城中学的明天会更好!
❼ 中学历史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传记
姜氏族为西戎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传说
因为在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故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而有关炎帝的传说也有不少。但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
《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之先祖
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活了五百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与黄帝合并之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展有一个农业民族在生活,并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他们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所谓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农氏,其实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进化阶段。 而神农氏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於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
炎帝之后人
炎帝被打败后,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赶出中土,部份受黄帝所统治。被赶的神农部族,文化水平本来较黄帝部族为高,但因为其后来远处偏远之山间,日久之后,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鄂、湘、贵间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务农,故而见称,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神农部族之后。湖北西部山区,也有一地称为「神农架」,或许亦与此有关。
有说神农被称为炎帝,是因其焚林辟地有关,古藉有所谓「烈山泽而焚之」,而神农氏之族民亦称为「烈山氏」及「共工氏」,被后人奉为稷神及杜神。
炎帝故居
相传炎帝出生於烈山,而「炎帝神农故居」 为顺应国内外炎黄子孙的意愿,便「修建」在湖北距随州北四十公里的厉山镇列山神农洞。 「炎帝神农故居」,设有神农洞二处(一为谷物药村贮藏,一为居住),并有神农亭、神农塔、神农庙、山南建神农茶室、神农花卉、九龙亭及山北神农母安登浴池,百草园等十数处。
神农洞和神农碑
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历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於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於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於此。
黄帝与炎帝都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❽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历史沿革
1949年3月,由柯黄,肖依默等人组成董事会,在江北香国寺(现鲤鱼池)选址,开办私立新声中学。
1952年11月,新声中学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八初级中学。
1958年开办高中,学校改名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时任校长张绍堂。
1959年,经重庆市教委审批,重庆市共有十九所高完中被评为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是审批合格学校之一。时任校长周国宾,校长姚文贞。
1962年确定为重庆市江北区重点中学。
1980年定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同年被定为重庆市对外开放学校。时任校长张传斌、党总支书记姚文贞。
1988年,被定为直接向高校投放保送生学校,同年被列入《中国著名中学集》。
1996年5月,校工会被授予“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1999年5月30日,江教发(99)123号文同意由重庆市书法教育研究会,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三方联合兴办重庆市书画艺术学校,其中小学部设在鲤鱼池,初中部设在18中。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接受江北区教委的管理和指导。初中部教学学制为三年。1999年12月,确定为重庆市直辖市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12月25日,学校在新落成的室内体育馆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
2000年10月,学校被授予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称号。2000年12月,被授予“重庆市电教示范校”称号并授牌。
2001年,建北中学与华新中学(江北区外语学校)合并,由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领办成立十八中分部。学校被授予“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称号。
2003年6月由江北区政府、长安集团公司、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三方签定协议。江北区政府为支持长安集团公司发展,同意将原长安公司子弟中学(宁和中学)合并到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2005年,学校与英国圣·安布鲁斯·巴罗中学结为“友好学校”。2005年,江北区委、区府决定新建十八中学高中部,占地300亩,投资3亿元。
2009年,学校举行建校六十周年校庆。
❾ 中学生导报的历史沿革
《中学生导报》社创办于1980年,前身是《教与学报》,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陶立志先生和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先后为报社题写过报名。2007年正式加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会刊,国家二级刊物,目前教辅类报纸最高级别。曾先后为报社题写过报名。2007年正式加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会刊,国家二级刊物,目前教辅类报纸最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