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学生怎么学习,如何规划时间
1、学习的过程中,先给自己定定目标,然后梳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容易丢分的知识点,然后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任务,一一的去落实。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Ⅱ 中学生如何利用时间
我帮你找到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一、记住:时间并不重要
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也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给自己“补课”——多补习以前的基础或者多找点别的教辅材料来做一下。但是,老师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来的时间去自己学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个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用一句话解释:“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二、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要明白效率和实践的关系,我们来算一笔时间账:一个人中等努力程度的高三学生,除了上课一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有10个小时。这个时间长度可以保证他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如果我们要拼命的挤时间,大概能多挤出来多少呢?假设你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已经很夸张了,偶尔一天只睡六个小时都觉得没什么,而如果连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很多人都会受不了。然后三顿饭总共只用一个小时,用在走路上的时间(即使是从寝室到食堂到教室三点一下,每天最少也要六趟)也要一个小时,用了洗脸漱口上厕所以及其它杂务也要一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我们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达到了16个小时。这样,我们比别人的学习时间增加了60%。
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实际上,每天多60%的话累加起来确实相当惊人。一个人如果真的能这样坚持下来,取得进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这笔账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看同样的内容,有人看一遍就记得差不多了,有人能记住小一半,而有人看了一遍之后啥也记不住。一道普通的数学证明题,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他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而一个成绩比较差一点的同学,可能最少要思考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被一道数学题难个半个小时其实很正常。我们这样一算,学习好的同学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2道这样的题目,而差一点的同学一个小时只能解决6道这样的题目。我们拼了命的多增加了60%的时间,结果一算(10个小时×12):(16个小时×6)=120:96=5:4。人家一天学习十个小时的效果反而比我们学习16个小时还要高出25%!换句话说,我们付出了比别人多60%的努力,却换来比别人低25%的效果,这可真够冤的。
这笔账算起来是比较吓人的。尽管这个效率的差距可能不是2:1,但结论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考虑到一天学习16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身心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只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越是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越觉得时间多的用不完。我有时候到中学里面讲课,讲完之后会让老师们找一些各个成绩段的同学来和我聊聊天,基本情况都是这样:
排名靠后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除了做作业以外根本没时间自己学习;而排名靠前的同学,则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没多少,每天放学之前就已经把家庭作业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找点题来做找点书来看,还可以小小的休闲娱乐一下。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改变现状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对于这种现象,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关于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有钱的人,因为可以获得投资收入,更能够把握挣钱的机会,所以会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人,所有的钱都用来吃穿住行了,没有办法积蓄,所以越来越穷。
通过我们前面算的高三学习的时间账,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于“马太效应”的现象。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为学习苦恼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眼睛只看着时间,是无法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的。在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再怎么挤也有限;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间很大。当我们在思考如果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去从哪里抠多少时间出来,而是怎么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一原则:学会舍弃
我在《学习改变命运》里面在谈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叫:“处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把这句话的思想用在时间管理上,也可以说:“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有很多人谈到时间计划的时候,总是把它和一张排列整齐的时间计划表联系起来。其实,如果忘了这个原则,计划表列得再漂亮也只是一个摆设。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挤一天也不可能挤出25个小时出来。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即使仅仅是学习,要看的书是永远看不完的,要做的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要背诵的东西是永远背不完的。这节自习课做了一张数学试卷,就不能再做一张物理试卷。即使你的计划完美无缺,但是有一天突然感冒发烧要去看医生,那么计划就会被打乱。所以,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只有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如何管理时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经济学上的基础概念——“机会成本”,意指你放弃某种机会而造成的潜在损失。比如你投资十万元去开一家杂货店,每个月可以赚两千元,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呢?如果单纯从帐面的“成本—受益”来看,每个月进货需要一万,卖出去一万两千元,收益大于成本,当然值得做。但是,你还有一个选择,可以花十万元开一家手机专卖店,每个月可以赚五千元。这个时候,你还会选择去开杂货店吗?显然不会,因为你只有十万,选择了开杂货店,就等于放弃了开手机专卖店,也就是放弃了每个月五千元的收入。所以,你开杂货店的帐面成本是每月一万的进货,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的“机会成本”——即放弃赚五千元的“机会”的成本。二者相加是一万五,大于杂货店每月受益一万二,成本大于收益。所以,一个明智的商人都不会去开杂货店而去开手机专卖店。
同样,我们的时间有限,你选择了做某件事情,就隐含了你放弃做别的事情。“做别的事情”就是你的“机会成本”。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标准,不是“某件事有没有意义”,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意义”。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中学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脚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来砸到脑袋,到医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二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坐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把做题的思想,用来制定时间计划,也对我们大有启发。有的人喜欢头脑发热的制定时间表,排的密密麻麻的,从计划表上看,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原计划用半小时背一篇英语课文,谁知用了40分钟还没有背完。这才发现时间不够,连忙放下英语课本,拿起数学题做了起来,还没有做几道题,发现背政治的时间又到了……总之一天下来忙了半死,计划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三来二去的就对自己没了信心,老感觉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越来越难以按照计划学习,不久又过起了原来那种杂乱无章的生活。
所以,对于哪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将,计划应该定得适度的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五、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三原则: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名言。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用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只有面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就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眼睛盯着书本,脑子里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没准还在想着昨天吃那顿火锅呢。所以如果看书的时候精神比较疲倦,就更容易走神。而且看书从翻开书本到进入状态需要一个时间,大约五到十分钟的样子。你花了十来分钟好不容易开始专心致志了,突然什么事情打断,比如接个电话之类,然后回到书桌前来看书,你又需要花五到十分钟来集中注意力,如此反复被打断,最后你感觉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实际上真正“看进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所以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被随便打扰。
所以,对于看书背诵的事情,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动笔演算,可以强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吵闹,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达到练习的效果。比如下课的十分钟,你规定自己做十道英语选择题,你刚做了五道,突然有同学找你聊天,你的思路被打断了,聊了一会儿有提起笔做第六道,到上课的时候只做了八道,你就收获了八道题目的知识。如果你用来看书,除非你有超人的定力,否则恐怕还没有看清书上写的什么就上课了。
六、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四原则:注意适当的休息
前面我们在算一笔高三学习的时间账的时候,虽然说拼命的挤时间能多挤出来60%的时间。但是这个60%的时间实际上是由水分的,因为一个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多挤出来的6个小时,是不可能是睡得好休息得好的6个小时的学习效率相提并论的。所以,如果你记住了“效率比时间更重要”,那么,你也就可以理解:在高三阶段要想把时间利用好,除了要挤时间学习外,还要学习挤时间休息。
在我自己的高三学习阶段,我都有睡午觉的习惯,晚上也会在12点之前睡觉。在高三阶段每天都要睡这么多的时间,可能跟我个人比较贪睡有关。但在制定时间计划的时候,保证必要的休息还是应该的。有很多同学在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的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其实高中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要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就过去了;要努力学习也足够长,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偶尔熬夜可以,长期如此肯定坚持不住。
七、学会执行: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我每天制定的计划,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来检查检查,完成了的,就在前面打上勾,没有完成的,就在前面打上叉,然后统计统计完成了百分之多少。刚开始的时候大概能完成60%,时间久了,基本上能维持在80%左右。
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具体忘了是谁。总之是有一位古人,总觉得自己每天都会做一些错事,为了少犯错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拿出一个碗、一包黄豆、一包绿豆,每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把黄豆放进碗里,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绿豆放进碗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就数一数里面有多少颗黄豆多少颗绿豆,然后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就这样日复一日,黄豆逐渐增多而绿豆日渐减少。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每天监督自己的好处。无论做了什么事情,每天睡觉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该怎样改进。这样才能不停的进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我们制定了计划,就需要每天都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制定好计划、执行好计划。
总之,我说了那么多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话,就是没有告诉大家该怎么样列一张每天如何安排时间的表格。实际上,这可能是在时间计划中最不重要的一个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填满整张表格,但里面的东西可能对学习毫无帮助。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一张写满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试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Ⅲ 中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学习
瞌睡来了就睡觉,睡觉最重要。对于学习来说,应该有的放矢。例如,我版认为历史和权政治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必要各科都那么狠抓。语文随便学学就行了,英语必须狠抓,可以拉下很多分。努力培养语感,抓住基础,对于物理来说,可以做题巩固。那个化学跟着老师就行了。数学可以适当强化一些。最重要的事就是有信心。
Ⅳ 中学生研究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
http://www.wxstwzx.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3
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一中学 谢炳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必修课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 ,并于2 0 02年 9月 1日开始在全国各省市高中实施。作为初级中学 ,应考虑学生与高中阶段学习的衔接 ,结合本校实际逐步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本人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初中教育教学的特点 ,谈谈在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要明确几个要点 ,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供初中学校参考 ,请行家批评指正。
一、要有明确切实的指导思想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播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 ,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过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 教学方式的局限 ,初中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我们可以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选修课 ,当作学校课程改革尝试的一项内容 ,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了解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 ,获得亲身体验 ,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 发现和提出问题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收集和分析资料 ,调查研究 ,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 ,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 ,学会判断识别信息的价值 ,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 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 ,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 ,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 ,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实施要点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 ,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
(一 )研究性学习实施类型的选择
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分为两大类 :课题研究类和项目 (活动 )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 ,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 (活动 )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 ,一般包括①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②科技类项目的设计。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此种类型在初中实施有一定难度。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可以属于一种类型 ,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 ,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 ,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
2.研究性学习根据组织形式分为三种类型 :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这三种类型均可在初中学校由班级、学生选择实施。小组合作研究由 3~ 6名学生组成课题组 ,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 (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 )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 ,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 ,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各展所长 ,协作互补。个人独立研究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 ,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 ,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专题集 (题目由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拟定 ) ,由每个学生选定题目 ,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 ,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 ;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 ,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 ,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 ,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 ,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二 )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 ,调动学生原 有的知识和经验 ,然后经过讨论 ,提出核心问题 ,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同时 ,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 ,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 ,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问题 ,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 ,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 ,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 ;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 ;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 ,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 ,是否需要改变问题。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以后 ,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实践、体验 ,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 ,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 ,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 :①搜集和分析信息。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 ,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 ,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 ,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
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 ,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 ;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问题 ,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 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 ,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 ,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或实验观察 ,获取调查研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学生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 ,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 ,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 ,学会认识客观事物 ,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 ,正确地认识自我 ,并逐步丰富个
人的研究成果。
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 ,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 ,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和交流方式要提倡多样化 ,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 )等方式 ,同时 ,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 ,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 ,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 ,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 ,学会理解和宽容 ,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四、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 ,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重视交流与合作 ,重视动手实践。
(一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 ,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 ,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 ,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 ,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同时 ,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施展自己的才能 ,努力形成
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 ,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 ,可以是家长 ,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 表 ,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态度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三是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 ,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
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的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三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要点
1.对学生
态度 :主动性、创意、协作、完成任务情况和采纳他人意见等。资料研究能力 :查阅资料数量和质量、使用新技术、向周围人请教、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等。科学研究能力 :研究方向的清晰 ,研究方案的可行 ,研究手段的选择 ,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 ,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和发挥 ,科学术语的使用 ,各种软件的使用等。书面文字材料 :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 ,研究问题的表述 ,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质量等。口头报告或答辩 :报告的结构、主要观点的突出、对内容的理解、论据的质量、仪态和表达能力等。
2.对教师
态度 :主动性 ,与其他老师协作 ,指导的到位与及时 ,与学生的平等民主关系 ,事先认真准备等。指导能力 :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 ,善于点拨学生的创造火花和欲望 ,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 ,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 ,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 ,能认真备课撰写教案等。继续学习 :主动学习本学科前沿知识、关心相关学科知识内容 ,会使用各种新技术学习 ,能开设有关科研方法和本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
五、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支撑条件
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有许多新的特点 ,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指导 ,各所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等方面着手 ,加强研究性学习管理 ,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1.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的管理小组 ,下辖几个专职指导小组 (如下图 ) ,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工作的统筹安排 ,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
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小组
科技教育中心
心理健康
教育中心
文学社
2.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制定实施研究性学习近期和远期计划。制订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校内设施设备使用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 ,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等 ,并建立家长和社会有效参与的机制 ,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3.注意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发挥年级组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 ,强调班主任在学习管理上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4.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和职工 ,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设施、设备和场地 ,也包括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创造条件尽量利用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的人才资源 ,利用电子信息资源 ,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还要逐步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 ,构建起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人才资源库。
Ⅳ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个人小结 关于中学生作息时间研究的
由于现行的早练时间是6:50,而90%以上的中学生晚上都在11:30以后才睡,这样长时间早起晚睡,使学生容易产生疲惫厌烦心理,使赞成6:50早练的同学只占总人数的6%,而大多数同数则希望早练时间调到课间。这一结果反映了同学们普遍睡眠不足,希望得到足够的睡眠时间。最近一些城市对中小学生早晨上课时间作了规定,其中有中学生上课不得早于7:20的规定,这一规定也体现了中学生的睡眠需求。
据新华通讯社报道:和日本男子各年龄组相比,中国人身高出现低于日本人的趋势;在青年中,我国女子身高也开始出现低于日本女子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长时间的睡眠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长发育。现在的科学证明,青少年长个子是在夜间,人在熟睡时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人体长高的关键,而这种激素在人熟睡时才会分泌旺盛。而长期的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并且这种影响已经出现。
早起会对人的食欲产生影响,加上时间紧,有的学生会选择不吃早餐,部分学生在路边摊上随便吃点,还有的就趁课间时间吃或在路上边走边吃。这对身体危害十分严重,长期下去会造成记忆力下降,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对于现行的一节课40分钟的制度,大多数同学表示可以接受,有80%左右的同学可以在一节课上消化大部分的学习内容。而适当的课程强度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一天8节课的支持率很高。在晚自习问题上,有超过70%的同学不愿上,反映出了同学们在经过一天的课程后有些疲劳,晚自习的两个半小时使同学们产生厌烦情绪。而在愿意上晚自习的同学中,绝大多数同学更加愿意自习,而不是听老师讲课。
郑州市政协常委的机关单位曾提出中学生作息“朝九晚五”的方案 ,即让学生早上9点上课,下午5点放学。这一方案确实给了中学足够的睡眠时间,但对于学生任务重的高中生来说,课堂学习时间减少了,学习成绩也会受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早练时间调到课间,该课间时间可以延长至25分钟,中午放学时间顺延15分钟。
二、晚自习时间由现在70分钟一节适当地缩短,晚自习下课早些,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睡眠需求选择睡觉时间。
小组成员见解:
王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保持足够的睡眠,对自身的健康十分有利,学习效果自然也会随着提高。学校不应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地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以换取多的上课时间。
王传仪:学习刻苦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往往会很长,甚至一天睡不上几个小时,晚上学到凌晨而第二天又要坚持上课,不午睡。 这样不但使自己身体协调不当,然而成绩又提高不上,心情烦躁。所以中学生合理的作息时间是学习的基础。
李志阳:合理作息时间是影响中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学校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从当中的数据中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关系着中学生的学习、健康,我们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征求宝贵的意见,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蒋丰旭:睡眠不足,影响着中学的身体发育,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影响学校风气,部分学生出现了在课堂上睡觉得严重情况,影响了教学程序地正常进行,因正确面对这些问题。
杨国强:无论是学习还是劳动,只有饱满的精神才能提供充足的体力,而这些最好的保障就是足够的睡眠,部分同学为了提 高学习成绩,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样做只会把成绩搞得更糟。
指导老师评价:
从学生选定的课题:“关于中学生作息时间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这几位学生善于观察和关注平时的校园学习生活,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开展这次社会实践调查,细心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尽量扩大调查学生的范围,利用科学根据精心对所调查的结果做出适当的分析。的确现在高中生的科目多,负担重。但学生每每天的睡眠一定要得到保证,希望学校能够注重学生的建议。
Ⅵ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时间观念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时间观念
中学生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以下是专家给出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制定严格的时间表
做作业时,家长不妨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这样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加强了注意力,最终使其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建议二:保持良好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以免分心。既然有了规定,家长就不必陪读或监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过多的噪声,如搓麻将、看肥皂剧等。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建议三:做到奖惩分明
当孩子按规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时,家长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也可辅之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反之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建议四: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让他做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更多时间玩了。
建议五:从生活习惯训练
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Ⅶ 中学生时间管理的策略就是有哪些
1、
明确目抄标 目标能最大限度的聚集你的资源,包括时间。因此,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
2、
制定计划,写成清单 相信笔记,不要相信记忆。养成“凡事预则立”的习惯。不要只打进度表,要列学习表;任务要明确具体,比较大或长期的任务要拆散开来,分成几个小事项。
3、
制定计划,写成清单 相信笔记,不要相信记忆。养成“凡事预则立”的习惯。不要只打进度表,要列学习表;任务要明确具体,比较大或长期的任务要拆散开来,分成几个小事项。
4、
珍惜今天,今日是今日毕 制定每日的学习时间进度表,天天都有目 标,有结果,日清日新。
Ⅷ 有关"中学生的时间观念"的信息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涵极为广泛,它不仅包含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包含良好的心理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在所有的行为习惯中,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生活习惯中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仅此谈谈自己粗陋的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理念依据
关于时间的短暂与珍贵,古今中外,无数古圣先贤都有精辟的阐述。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高尔基说:“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一个人珍惜时间,就是爱护他自己的生命。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惜时如金。
大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项发明,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时间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单是寻找用什么材料来作电灯丝就做了一千多个实验。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格言,“哪里是天才,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为我们留下了六百多万字的精神财富,正是由于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的缘故。
数学家陈景润,夜以继日,潜心于研究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几麻袋,终于证明了这道难题,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临死前还争分夺秒地写《资本论》。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
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
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这些事例都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作点贡献,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时间观念,并且去用好所有的时间。
中学生正处在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抓好这一契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惜时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乃至人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人从2003年担任班主任起,一直在做对于学生养成良好时间观念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都知道,高中学生完整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因此,对学生作息习惯的养成也必须着眼于三年的时间来进行,才能有所成效。我将这三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强化约束力度,培养惜时理念;制定纪律与制度,培养时间观念;加强督促检查,巩固养成效果。
二、 具体做法
(一)加强入学教育,培养惜时观念
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尤其是前两个月,主要强化对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初步具备珍惜时间的意识。从进校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读书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时间对于我们是相当地重要。学校的相关规定,我们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并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在学生进行军训活动中,为了强化对学生时间观念的教育,本人与军训教官密切配合,以军队的时间纪律来要求学生准时、守时,因为军训是学生进校前的第一课,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这一做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整个军训期间,没有学生迟到,即便有学生因为气温高而感到不适也能坚持训练。
当然,仅靠几天的军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那是不切实际的,还需要我们用较长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心血。
为了巩固学生在军训中已初步养成的良好时间观念,从军训之后上课的第一天,就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及班级的作息时间。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时,我会立即找来该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且要求学生写出较为深刻的反思,利用班会或别的恰当时间,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做出认识以起到警示其他同学的作用。如果有多次类似情况而无改进的学生,我会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到学校协助教育。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生家长因此被请到学校。
(二)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守时行为
内在的观念只有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学生的惜时观念也只有转化为具体实在的行为,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为此,在完成第一阶段“入学教育”任务和目的之后,我更多地把精力和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守时行为,使学生的行为与学生之前所形成的时间观念相一致。
对于当代中学生,他们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自律能力,虽然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他们几乎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做,尤其是在珍惜时间上,他们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于是,我就结合学校关于学生考勤的相关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了班级在作息时间上的要求。有了这一“要求”,我又让班委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讨论相关的违纪处理。这样,班级在时间的管理上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标,学生也有了“守时”的具体“行为准则”,不至于出现学生违纪,老师都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再加上所有准则都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在执行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少了很多。“行为准则”一旦制定,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作为班主任就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所有班级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不能使全班同学的良好愿望成为挂在墙上的空话。
经过自己所带的两届学生情况来看,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是有实际效果的。即便是多数老师所认为的难带的文科班,其效果也是明显的。
(三)利用集体活动,严格“时间”知行
集体活动需要发挥集体成员的智慧,共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完成得更好。所以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利用好一切集体活动,贯彻养成良好时间观念的教育,使学生把已有的良好时间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为,可以更好地把平时的时间教育落到实处。
在学生的三年学习生活中,这样的大型集体活动在我校至少有十次:高一的广播体操比赛、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以及三年中每年一次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过程中的练操、比赛,运动会过程中的参赛、观赛,都应让学生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我的做法是让班委成员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提出统一的要求,指定一至二名班委成员负责各时间段的考勤,发现问题,班委或老师每天及时地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基本的时间需要,而且能让学生明白遵时守时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人生中处处都存在的生活。
(四)鼓励与鞭策相结合,达到知行和谐统一
有了正确的内在认知和主动的外在行为,应该说养成教育只能算是进行了一半,因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巩固过程。而为了使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行为能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必须对学生已具备的良好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应多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而对于多次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的学生,则应及时了解真实情况,进行教育鞭策,使他们努力去改正不好的时间习惯;否则,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就只能是落不到实处的一句空话。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在班级管理中一直要求自己和班委所有成员必须先做到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三到”:一是早晚自习准时到;二是上课不迟到;三是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这样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班上学生的到校情况,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守时的形象,起到言教所起不到的教育作用。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发挥教育的作用。
所以,我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识行为,弱化其学习结果,更多地肯定和表扬那些在利用时间上做得好的学生,同时也教育和鞭策那些成天疯玩甚至不知道为何学习的学生。通过自己在学生当中树立榜样的方式,让学生有具体真实的学习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和作息习惯。
我们都知道要养成良好的时间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而是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当然,这也是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关心和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的。
总之,未来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高效的社会,对人们的时间观念的要求会更高。然而作为教育战线的普通一兵,我相信,只要我们对于时间的可贵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且把这种认识明白清楚地让我们的学生接受并理解,从而成为一个能自觉遵守时间、主动利用好时间的新时代的社会的人,那么,我们将改变我们现有的看法,即“现在的年轻人懒散、颓废、不思进取”,我们会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希望。而学生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和精彩的人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这将是我们教育立足的根本所在。
希望对你有用~~~
Ⅸ 中学生课外时间分配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要实践内容,目的,并总结体会
电视早已走进千家万户,电视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学生看电视,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再说,我们在学校学习很紧张,回家后,放松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而看电视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电视其实不但是一种娱乐,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工具,看一些含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时,既有趣味性,又可增广见闻和增加知识。电视给小学生给予丰富的刺激,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大脑功能。看电视广告也是有好处的,它不仅充分调动和训练了孩子的感觉器官,还能让孩子认识外部世界。
在现代社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禁止孩子看电视。
但是要引导他们选择有益的节目,时间有节制的看, 甚至可以同他们一起看适合的节目,看完后可以平等地和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沟通,将娱乐变成可以启迪孩子心灵,丰富孩子情感,增强分析能力,沟通父母和孩子心灵的渠道。
二、数据整理
调查人数: 20人
喜欢看武打片的: 9人
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的: 3人
喜欢看少儿节目的: 18人
喜欢看知识竞赛类的: 1人
喜欢看动画片的: 20人
三:措施与策略
1、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摸清他们的喜好,教学生看什么。
开关电视人人都会,可是看什么就大有学问了。知道学生的喜好籍此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加强与小学生的深度交流,正是获取教育素材的良机。小学生喜爱的节目,例如武侠、枪战片中有血腥、恐怖的情节,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我要求学生少看或不看;小学生不爱看的节目,比如《走进科学》、《新闻联播》、知识竞赛等对于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十分有益,教师要多加诱导,并经常表扬那些爱看此类节目、知晓天文地理的学生,借此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动画片、卡通片是小学生的最爱,这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共鸣,那么我们借助《哪吒》一片的主人公来培养学生真诚善良、坚强勇敢的品质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连学生在看什么都不了解,空谈教育恐怕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2、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观看习惯,教学生怎么看。
雷雨天不要收看电视,湿手不要开关电源等日常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不要近距离长时间观看,以免眼睛近视,观看时距离电视机至少2.5米以上,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个小时,观看时不要趴卧在沙发或睡在床上,以免姿势不正确引起颈、肩、腰椎发育不良等行为习惯教育也要经常进行;看电视前要首先完成家庭作业和家务劳动,看电视要兼顾其他人的感受,不要把音量开得过大,不要大声喧笑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或休息,不要一人独霸遥控器,要学会与他人共享快乐等引导又包含了思想品质教育。
3、看而致用,教学生反思和运用,延伸电视的教育功能。
很多小学生看电视只图一时开心,看而不思、观而不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生活频道教我们在洗衣时巧去污渍,我会要求学生在洗衣时试一试;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持人普通话说得标准流利,我要学生每天跟着说10-20分钟;《焦点访谈》报道一位优秀的学生迷恋上网、沉溺于虚幻的网络空间,荒废了学业,最后绝望自杀,我要求学生观看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新闻报道一女生离家出走,被人贩子拐卖,我与学生一起分析这种轻率举动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给自己带来的深深伤害……电视在这里不再是让家长头疼教师担心的东西,反而成为教师的助手,成为我的“第二课堂”。
希望每一位教师教会你的学生正确收看电视,希望每一位家长教会你的孩子正确收看电视,不让电视成为家庭中去之有憾用之有患的包袱,而让它成为促进和谐的媒介,带来欢笑的使者,学习知识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