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的历史沿革
云浮中学经历了100年的历史,本沿革从创始期、发展期、创伤期、进取期四阶段进行简述。 (1914--1949)
云浮县地处山区,教育落后,1913年(民国2年)尚无中学设置。
1914年(民国3年),因县内历届高等小学毕业生升学困难,便申请创办中学,经广东巡按使批准,于当年9月开办云浮县立初级中学(属旧制初中学,4年毕业,隔两年招生一次),面向全县招生。校址设在泷东书院(旧广播站),校长由省教厅委任叶锡沣负责,教育经费由县税收及县宾兴馆公偿支付。开办时,只有两个班,每班60人。1916年改名为云浮中学,同年9月,招收第二届学生一个班,60人。1926年改为新制中学,学制三年,并开始招第一届新制学生,以后每年招生一次。1931年秋,县立乡村师范和县立高级小学并入云浮中学办。学校班级、人数增加,有4个班,学生174人。1937年,因高小毕业生及升学人数激增,云浮中学增设了初中一个班。次年再增办一个自费班。因班额增多,校舍由泷东书院,扩展到文昌宫、县乡祠两处。1939年8月因避日寇飞机轰炸。又迁往富宁路乡太空岩搭棚上课,学习环境异常艰苦。1941年从太空岩迁回原址上课。1942年由于增设高中,校舍不敷,暂借城隍庙作高中部校舍。同年由一些开明乡绅倡仪,筹建云浮中学新校舍,校址定在春岗山下,1943年落成。但是校舍仍十分简陋,仅有6个平房课室,一座膳堂,一座教务处,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不重视教育,几十年来办学条件差,图书、仪器寥寥无几,1938年9月,广州沦陷,广州勷勤大学搬来云浮上课,在春岗山顶搭棚作校舍,一年后转迁罗定时,才给云浮中学留下一部分图书、仪器、设备。但是,由于教育前辈的努力,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得到地方上一些开明乡绅的帮助,云中还是坚持下来了,并逐步发展壮大。从1914年至1949年解放时止,云中共培养了5个班的高中毕业生,20多个班的初中毕业生,为国家、为人民输送了一批人才,为发展云浮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在解放前的35年中,云中校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立志成材。他们刻苦攻读、自强不息的精神,堪称后辈榜样。 (1949--1965)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了,云浮中学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课程,扩建了校舍,添置了设备,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阔步前进。1954年根据上级指示,云浮师范与云浮中学合并,扩大了班额,增加了编制,先后建立了学校党支部、团委会、教工会,各方面都得到蓬勃发展。
1956年为了迎接文化发展高潮的到来,云浮中学又以戴帽子形式复办了高中,每年至少招2个班,多到4个班。1959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高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语文、物理两科,名列地区前茅,升学率达到80%,受到上级赞扬。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起了十多个厂、场,建立了勤工俭学基地。
1958年5月肇庆地区在云中召开了全区中学勤工俭学现场会议。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工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单位,派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农业先进代表大会。不久,又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再一次派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 (1966--1976)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云中和全国一样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开始停课闹革命,进行革命串连。学校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冲击,机构瘫痪,领导靠边站,学校的教育违背了规律,受到严重挫折。由于强调中学教育要极大地发展,做到读高中不出公社,读初中不出大队,云浮中学很多教学骨干教师调到公社中学任教。在这十年中,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被篡改,规章制度被废止,学校秩序被捣乱,教师被诬为臭老九受到歧视,不少受到批斗、迫害。在这十年中,学校开展教育革命,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组织师生参加运动,学屯昌、学朝农,大办农场,大种甘蔗,实行开门办学,以社会为课堂,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学,致使教育质量严重低下。 (1977--2010)
1977年开始,云浮中学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云浮中学摆正了教育的位置,积极办好教育,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实云中的师资力量。
1983年以前,云浮中学的校舍全都是平房,很多还是用泥砖建造的,多数已成危房,省、地、县领导和部门分别审议了云中建设的远景规划,1984年以来,在上级拨款、和社会各界人士、港澳同胞、校友的捐款支持下,学校新建校舍总面积达40390多平方米。有教学楼三幢、科学楼一幢、图书馆一座、学生宿舍三幢、师生饭堂一座、教职工宿舍十一幢、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联谊楼一幢,学校还兴建了标准的400米8跑道的田径场。
1977年--1979年学校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1991年6月增设了体卫处和德育处。1999年8月教导处改名为教务处,并增设教研室和电教处。
1992年9月,云浮撤县设市。1994年4月,云浮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属云浮市(县)划分为云安县和云城区,云浮中学隶属于云城区直属学校,云浮中学的招生范围由在原来云浮市(县)50多万减为云城区的20多万人口中招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云浮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科研兴教的办学路子,秉承修身、健体、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严、勤、全、实的校风。云浮中学高考上省专A线人数连跨几大台阶突破了700大关,上本科线人数也突破了500大关,并在高位上稳定,体艺类考生上线人数连续9年以绝对优势稳居全市第一位,2003年一举囊括全市高考总分前三名,2005年勇夺全市高考总分第一、二名,实现了“堆头”、“尖子”双丰收。2007年高考,我校在生源下降的情况下,上3A线663人,2008年新校区第一届高考上三A线673人,本科线383人;体艺上线人数74人,连续九年稳居全市第一。
㈡ 云浮新兴中学
新兴的中学共有:
新兴县第一中学(座落在县城的北区)
广东省新兴县华侨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新兴华侨中学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
……
㈢ 请问云浮中学是完中吗
不是复 就是云中 详细地制址不懂说 而且云中有两间 一个是校本部 是初中再加上6个高一班级的 如果你知道天湖或蟠龙洞在哪 那比较好说 因为它在天湖对面 蟠龙洞附近 应该不难找
而另一间是这几年才建成的新校区 是高中部 具体地址是在罗沙 就是进入云浮的那段有超多石材厂的那片区域 位置较偏僻 和一大片石材厂隔河相望 (顺便说两间学校相隔不太远 沿着两边石材厂林立的那条大道直走 就能看到旧的那间校本部)
如果你坐车的话和司机讲云中 他肯定能把你载到
㈣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都城中学建于哪年
郁南复县都城中学始建于1969年3月,制
原址飞凤山是省立西江中学旧址;
2009年8月与附城中学撤并整合,分设飞凤山校区和九星湖校区;
2014年4月校区合并定址都城镇二环西路14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㈤ 云浮中学
应该收的,我以前一个同学就是香港户口,不过他从小在云浮读书,高考要回香港考。你可以打电话去咨询一下,一般有钱都能成事
㈥ 广东省云浮市都郁南县城镇的都城中学什么时候建立的
郁南县都城中学始建于1969年3月,
原址飞凤山是省立西江中学旧址;
2009年8月与附版城中学撤并整合,分设权飞凤山校区和九星湖校区;
2014年4月校区合并定址都城镇二环西路14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㈦ 云浮2020年开学时间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订了初三高三的,具体开学时间,对于其他的年级可能会陆续开学
㈧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的云中历史
云浮市云浮中学是国有独资学校。隶属于云浮市云城区人民政府。是市、县(区)内级重点中学,广容东省一级学校。云浮中学肩负着培养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目标和任务。云浮中学实行党总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学校以严、勤、全、实为校风,修身、健体、博学、创新为校训,实行德育量化管理,开创了学校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新校区第一届高考上三A线672人,本科线383人;体艺上线人数74人,连续九年稳居全市第一。上省线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学校连年被评为县(区)、市文明单位、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