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第六条 每年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分会发全国生物学联赛通知,同时报送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备案。联赛理论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9:00-11:00。
各省分会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的报名参赛工作。允许高一、高二学生参赛,高三学生禁止参赛。为了确保竞赛的保密性,县级(不含)以下不得设考点。全国生物联赛考生应编制考号,并在每年3月31日前向全国竞赛委员会报考点数、每个考点参赛人数及参赛总人数。各省竞赛委员会可根据本省情况来确定是否组织初赛。
第七条 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的学生在统一时间于当地所设考场参加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的理论考试,考试使用机读卡。试卷和机读卡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印制、密封并通过机要通讯方式寄到各全国竞赛委员会各省分会。
第八条 按照理论考试成绩排序,居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考生前者,且人数不超
过本省当年一等奖名额数量2倍的选手有权参加实验复赛。实验考题由各省分会根据全国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实验考试范围自行确定,考试在每年7月25日前完成。
第九条 各省分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场的监考、阅卷工作,在启封和阅卷过
程中必须有省竞赛管理委员会负责人1人以上和省竞赛分会2人(含2人)以上在场。
第十条 各省分会在生物联赛理论考试结束、实验考试前必须公布理论考试成绩和进入实验考试的学生名单,增加透明度。实验复赛结束后,各省分会须将所有参加实验复赛学生的理论机读卡和实验试卷以及拟获奖学生名单报全国竞赛委员会审核、备案,一等奖名单需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分会和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公章。全国竞赛委员会审核无误后,方可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示获奖学生名单。其余试卷、机读卡封存一年以上以备全国竞赛委员会抽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复赛时所用的实验设备要一致,保证竞赛的公平性。
第十一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考生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比例应分别占本省、自治区、直
辖市参赛考生总数的1%、5%、10%。其中一等奖人数为基础名额加奖励名额,各省基础名额为20名,奖励名额见具体规定,最后一名不得有并列,得分相同的以实验得分高者为先,若实验得分仍相同则由各省分会组织并列学生加赛选出最后一名。二、三等奖人数上限100人和200人,二三等奖名额上限处出现并列一律按就近原则处理。
全国竞赛委员会将根据各省上一年全国竞赛和冬令营成绩等因素,确定联赛一等奖奖励名额,具体规定如下:
1).对于上一年度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学生所在省份进行名额奖励:每位获二等奖学生所在省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壹名,每位获一等奖学生所在省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贰名;
2).本年度入选出国代表队每位学生所在省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贰名;
3).承办本年度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的省份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贰名;
4).在各省本年度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原有名额(上限20名)的基础上,以上1-3条的奖励名额在本年度可累加。
第十二条 生物联赛理论分数和实验分数应允许考生查阅,但需通过所在学校向各省分会提出申请,不受理个人查分申请。
第十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复制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十四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学生,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具有免试推荐入高校资格,但需按各高校要求参加高校组织的文化测试及相关的考核。
第十五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命题范围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
可参考高校相关基础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易于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理论考分与实验考分按80%:20%分配。理论试题各部分所占比例大致为: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5%,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15%,动物解剖和生理15%,动物行为学5%,遗传学与进化15%,生态学15%,生物系统学10%。实验考试范围:植物形态结构、分类学;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不解剖脊椎动物,可解剖无脊椎动物);生态学;动物生理与植物生理基础;遗传学。
第十六条 每年各省分会在1月10日前选送30-50题[限单选题(4或5选一)和多选题(4或5选多)],供全国竞赛委员会选用,最后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命题考评小组选定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
『贰』 生物竞赛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生物竞赛为选拔所谓的“冬令营”,生物联赛为选拔所谓“夏令营”。
一般每年5月举办联赛,之后选拔省队,即所谓“夏令营”=省队,参加8月的竞赛,选拔“冬令营”=集训队。一般冬令营金银牌都可以被PKU、清华保送,集训队然后产生国家队。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自1992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从2000年开始每年5月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这些活动目的是为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促进中学生创造性、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质;也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赛做准备。自1993年我国在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并培训优秀选手代表我国参加了13次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参加学生51名,共获得金牌31枚、银牌19枚、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通过开展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系列活动,对促进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发现和培养未来生物科学优秀人才,提高中学生教师素质,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了生物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对于揭露伪科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Olympiad 简写 CHSBO),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联赛],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对外称中国生物学奥林匹克 (China 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 简写CNBO),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竞赛]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生物学科竞赛活动。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目的是为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质;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赛做准备。
第二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现行中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联赛基础上选拔、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参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共同组成。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各省分会(以下简称各省分会),每届向全国竞赛委员会报送分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各省分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①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监督考试,确保公平竞争。
②负责安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生物学联赛监考人员和评阅试卷人员。
③组织编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的竞赛资料。
④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资金的筹集。
⑤组织召开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提高教学和考试质量的研讨会,担任全国竞赛委员会领导下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协调会议的执行主席。
⑥受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委派监督和观察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过程。
⑦积极配合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⑧监督和评议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具体工作分别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负责组织,并聘请有关专家、教授组成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命题小组,全国生物学联赛巡视组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考评小组,负责选题、巡视和考评工作。
第五条?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承办全国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领导、全国竞赛委员会分会有关人员、地方动物学会、植物学会和当地有关方面组成应届的组织委员会(包括一名全国竞赛委员会的成员)、负责全国竞赛期间的竞赛条件、会务和经费筹备等。
第三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每年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分会发全国生物学联赛通知,同时报送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备案。联赛理论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9:00-11:00。
各省分会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的报名参赛工作。凡提前举办初赛,且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的省份,按实际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的人数报名,实际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的人数不得少于500人,并需集中在一个地点考试。允许高一、高二学生参赛,高三学生禁止参赛。为了确保竞赛的保密性,县级(不含)以下不得设考点。全国生物联赛考生应编制考号,并在每年3月31日前向全国竞赛委员会报考点数、每个考点参赛人数及参赛总人数。各省竞赛委员会可根据本省情况来确定是否组织初赛。
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的学生在统一时间于当地所设考场参加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的理论考试,考试使用机读卡。试卷和机读卡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印制、密封并通过机要通讯方式寄到各全国竞赛委员会各省分会。 各省分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场的监考、阅卷工作,各省考场依据高考考场设置要求设置,每个考场设主、副监考各一人。在启封和阅卷过程中必须有省竞赛管理委员会负责人1人以上和省竞赛分会2人(含2人)以上在场。
第九条 凡提前举办过初赛且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名额按本省上限执行。未举办初赛的省份或初赛人数少于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占本省参赛考生总数的1%、5%和10%。其中一等奖人数为基础名额加奖励名额,基础名额为20。二、三等奖人数上限分别为100人和200人。
各省分会于考试结束后应尽快完成阅卷工作,阅卷工作应集中进行,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和各省分会至少各有两人在场,对机读卡阅卷结果复核后,按四部分分别进行T-score计算(计算方法将在联赛注意事项中作具体说明),T值取四位小数,按T-score后总分排列名次,并在阅卷现场整理出前50名考生的机读卡封装,由省分会负责人在封条上签名并标注时间。
各省分会需将本省初赛、联赛情况写出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初赛的规模和举办情况;联赛的考场设置、试卷保管和阅卷等情况。报告需省分会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第十条 各省分会阅卷结束后,将全部考生信息、机读阅卷的全部原始成绩、各项T值及T值总分的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发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同时将前50名考生机读卡和各省分会工作报告寄到全国竞赛委员会。全国竞赛委员会将对上报机读卡机读复核,然后向该省公布一等奖获奖名单,二三等奖获得者由各省分会按照各项T值后的成绩排序及评奖办法中的规定人数确定名单。其余试卷、机读卡封存一年以上以备全国竞赛委员会抽查。
第十一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将根据各省上一年全国竞赛和冬令营成绩等因素,确定联赛一等奖奖励名额,具体规定如下:
1).对于上一年度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学生所在省份进行名额奖励:每位获二等奖学生所在省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壹名,每位获一等奖学生所在省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贰名;
2).本年度入选出国代表队每位学生所在省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贰名;
3).承办本年度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的省份增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名额贰名;
4).在各省本年度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原有名额(上限20名)的基础上,以上1-3条的奖励名额在本年度可累加。
第十二条 生物联赛分数应允许考生查阅,但需通过所在学校向各省分会提出申请,不受理个人查分申请。
第十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复制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十四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一等奖学生,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具有免试推荐入高校资格,但需按各高校要求参加高校组织的文化测试及相关的考核。
第十五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命题范围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
可参考高校相关基础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低于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在理论试题中将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笔答题。试题共分为四部分,所占比例大致为: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第十六条 每年各省分会在1月10日前选送30-50题[限单选题(4或5选一)和多选题(4或5选多)],供全国竞赛委员会选用,最后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命题考评小组选定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
第四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第十七条 各省分会负责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每队包括队员4人、领队和教练各1人,队员须由本年度全国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产生,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参赛名单及材料。允许高一、高二学生参赛,但一个学生高中期间只可以参赛一次。
第十八条 每年8月在承办地举办全国生物学竞赛。全国生物学竞赛考试包括理论和实
验两部分,理论考试使用机读卡,也可有部分人工批改题目。实验考试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三部分,分设实验1、2、3、4四组,循环进行。理论与实验分数比例各占50%,并分别对理论总分和实验总分进行T-score计算,按T值后两项分相加后的总分排定学生奖项,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第十九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允许查验分数,须由参赛学生的所在省代表队提出,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委员代为查阅。
第二十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的试卷不公开,并且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复制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二十一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比例为(参赛学生总数):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第二十二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命题范围以竞赛大纲为主(已发),实验考试增加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内容。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考查学生的创造性、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出国培训
第二十三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可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人数限制在18人,第十八名总成绩若出现并列,以实验分高者为先。允许高一、高二学生参加,但一个学生在高中期间只可以参加一次冬令营。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组织测试,从进入冬令营的选手中选出4名,作为代表参加国际生物奥赛的中国队队员。
第二十四条 冬令营选拔的规则:全国生物学竞赛总成绩占10%,冬令营理论考试成绩占35%,冬令营实验考试成绩占35%,冬令营面试成绩(包括英语部分)占20%。选拔出国参赛的学生,必须身心健康,能够承担艰巨的考试任务,同时须具有团队精神。
第二十五条 冬令营选拔赛的试卷不公开,并且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复制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二十六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完成每年参加国际生物奥赛中国队的组建,一般有领队 2人、观察员1-2人、队员4人,人选由全国竞赛委员会提名、选拔确定。在代表队出国参加国际比赛前7-10日,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组织将出国参加比赛的队员集中起来进行理论知识、实验知识及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和行前教育。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办法
第二十七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和一等奖指导教师由全国竞赛委
员会颁发获奖证书,每名一等奖学生最多可报三名辅导教师,全国竞赛委员会按教师人数颁发指导教师证书,每张证书写明全部教师姓名,排序以上报为准。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的选手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在竞赛闭幕式上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
同时向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第二十八条 为保证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公正性、权威性,全国竞赛委员会和各省分会成员在工作中如出现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将对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取消其以后参与此项活动的资格,同时取消有关学生的考试成绩、获奖证书和保送生资格。
第二十九条 被处罚的行为包括:参赛学生违规、赛场工作人员失职、省级竞赛负责人失职、组织机构失职。下列行为,均属违规或失职行为。
1.参赛学生违规行为是指,在规定参赛学生应独立解题(或独立完成任务)的场合:
(1)将不允许夹带的物品带入考场并经监考人指出后不予改正;
(2)以不正当的方式提前得到竞赛题目或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3)赛前及赛中为其他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未经许可通过用各种途径和介质将竞赛答案带入考场;
(5)不遵守赛场规定并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其他行为。
2.赛场工作人员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在参赛学生独立解题时:
(1)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制止、不上报;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不按规定为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不按规定保存和上交竞赛结果;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
(6)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3.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在参赛学生独立解题时: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复制试卷;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按规定惩罚;
(4)发现赛场工作人员有不规范行为不制止且继续聘用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或成绩;
(6)不按规定上报竞赛结果;
(7)对于发现的违规或失职行为不向主办单位报告。
4.省竞赛分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复制试卷;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未按照规定将有关情况上报主办单位。
5.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竞赛命题人员在命题后为参赛学生辅导;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没有按照规定将竞赛结果和有关情况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
第三十条 对违规或失职行为的惩罚
1. 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发现选手有违规行为,取消该选手当年成绩,从次年算起禁赛两年。
2. 在全国生物学竞赛中发现选手有违规行为,取消该选手当年的成绩,从次年算起三年内不得参加五项学科竞赛中的任何一项竞赛。
3. 有失职行为的赛场工作人员将立刻失去监考者的资格,从次年算起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奥赛相关的工作。
4. 有失职行为的省分会负责人,全国竞赛委员会会同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将立刻撤消其负责人资格,从次年算起两年内不再聘任该职。
5. 发现省分会组织者集体失职,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取消该省两年内参加竞赛的资格,并通知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
6. 上述1-5舞弊行为均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记录在案,其中4.5舞弊行为将向各省发出通报,同时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7. 全国竞赛委员会中的成员(包括命题者)如有第二十九条第五款中1、2、3中行为,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取消当事人参与竞赛工作的资格。
8. 对于全国竞赛委员会的集体失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除提出警告外,有权取消对全国竞赛委员会的经费支持,并有权收回对全国竞赛委员会的授权。
9. 对于有事实根据的真实署名投诉,接受投诉者必须受理,并对其真实性展开调查。受理投诉的单位有义务为投诉人保密。受理投诉的单位将不予受理没有事实根据的投诉。
10. 被处罚方可向其上一级单位或全国竞赛委员会申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为最终裁决单位。
第七章 经 费
第三十一条 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各省分会根据本赛区报名参赛考生总数按当届标准上
交全国竞赛委员会报名费或制卷费。
第三十二条 各省分会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
物学竞赛所需经费由各省分会自行解决。
第三十三条 参加全国生物冬令营和出国培训的选手需交纳适量培训费,原则由各省分会和所在中学承担。
第八章 申 办
第三十四条? 凡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的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参赛的权利,也有承办的义务。每年暑假至冬令营期间为申报后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时间,有条件时,可排定二、三届承办地。申办的省分会和学校须以书面方式提出申办报告,申办报告包括申请报告和承办方案。全国竞赛委员会在收到正式的申请报告后,组织委员开会讨论确定2-3个考察地方,组织委员到实地考察,再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开会讨论决定。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近期获得国际奥赛奖牌和未承办过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享有优先承办权。
第三十五条 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派两个队参赛。
第三十六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具体时间安排每年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另行通知。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1.本条例由全国竞赛委员会主持制定,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时的修改。
2.本条例的制定或修改应征求各省分会的意见。
3.本条例须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批准后方能生效。
4.本条例修改后并获批准后的下次活动即付实施。
5.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队按规定参加联赛、全国竞赛,其他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制定条例,不在此限。
6.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
另据教育部2010年11月19日公告,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
『叁』 求历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中组)山东赛区试卷及答案
2006年初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答题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选择题答题栏”中,否则作零分处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植物细胞死亡后还能够发挥其作用( )
A.构成导管的细胞 B.厚角组织的细胞
C.形成层的细胞 D.构成导管和筛管的细胞
2.下列哪类生物没有细胞膜?( )
A.SARS病毒 B.草履虫 C.细菌 D.海带
3.下列属于机械组织的是( )
A.洋葱鳞片叶表皮 B.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
C.木纤维和韧皮纤维 D.槐树叶肉
4.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要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A.A→B→C→E
B.A→B→D
C.A→D
D.A→B→C
5.下列关于动物对温度的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低温条件下,变温动物的寿命较长,随着温度的增高,其平均寿命缩短
B.变温动物在温暖地区完成发育史比在冷的地区慢
C.恒温动物在低温下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相应的变化
D.温度是动物分布的限制因子,最重要的是地区平均温度
6.把田鼠和大鲵从25℃的环境移到5℃的环境,二者的耗氧量将( )
A.均减少 B.均增加
C.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D.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7.下列不属于不定根的是( )。
A.玉米茎基部的根 B.榕树枝条上的根
C.秋海棠叶上的根 D.花生种子萌发时长出的根
8.一棵树茎高1m,在距地面50cm处作一标记,1年后该树的茎长到3m,此时原来的标记距地面( )。
A.2.5 m B.0.5 m C.1.5 m D.3m
9.下列哪一类型的植物的茎柔软、机械组织不发达、茎内有很大的细胞间隙、叶肉质、表皮薄?( )
A.中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旱生植物 D.喜温植物
10.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种子和果实形成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每个花粉管中含有两个精子
B.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极核受精的过程,叫双受精
C.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珠被发育成果皮
D.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乳
11.下列植物具有贮藏养料功能的变态叶的是( )
A.马铃薯 B.荸荠 C.藕 D.水仙
12.下列哪组作物适合在大棚栽培?( )
A.南瓜、棉花 B.油菜、韭菜 C.番茄、辣椒 D.葡萄、梨
13.中耕松土有助于作物的生长,下列不能成立的理由是( )。
A.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 B.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C.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D.加速无机盐离子到达根细胞表面
14.栽培下列各组作物时,应适当多施钾肥的一组是( )。
A.山芋、马铃薯 B.番茄、花生 C.白菜、油菜 D.菠菜、芹菜
15.下图中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 蒸腾作用速率,根据图推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 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16.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 AB 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 BC 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在 B 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17.取苹果树的叶两片(A、B),将A片上表面、B片下表面分别涂上凡士林,再分别用细线拴住叶柄吊在室内。几天后发现A叶片萎缩,B叶片基本保持原状态。该实验说明( )
①角质层可以蒸发水分②角质层不透水蒸气③水分经气孔散出④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2、2 C.4、2 D.6、3
19.若每搏输出量为70ml,每分输出量为5600ml,则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
A.0.1秒 B.0.8秒 C.0.75秒 D.1.33秒
20.人体的心室舒张时,仍有血压,此时血压来自( )
A.心室的舒张力 B.动脉管壁的弹力
C.静脉管壁的收缩力 D.毛细血管的压力
21.下列结构中,CO2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肺泡 ②静脉血 ③动脉血 ④细胞 ⑤空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③④② C.②①⑤③④ D.⑤①③②④
22.下列关于异化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淀粉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B.蛋白质氧化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尿素的过程
C.水、无机盐由汗腺分泌并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D.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23.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24.用A型和B型血清对18个人进行血型测定,得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9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7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反应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人各为( )
A.2,4,5,7 B.4,2,5,7 C.4,2,7,5 D.2,4,7,5
25.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处于休克状态,要使其苏醒可适量注射( )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葡萄糖 D.性激素
26.某山区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多发区,该地区有时会出现长时间不变态的大蝌蚪,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原料
B.该地区土壤和水中缺碘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幼体的发育
D.促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减弱
27.下列能正确反映脊柱的组成的是(A:椎骨,B:骶骨,C:尾骨)( )
A.24A+1B+1C B.24A+1B+5C C.24C+1B+3A D.24B+5A+1C
28.有关性外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性外激素是动物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B.雌虫和雄虫都可以产生性外激素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可以诱捕害虫
D.不同种类的生物产生的性外激素是不同的
29.以下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的是( )
①海豹 ②鸟 ③蛇 ④蛙 ⑤猫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
30.“梅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蛙的繁殖季节是在( )
A.初春 B.春末夏初 C.秋末冬初 D.夏末秋初
31.下列植物的结构中,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
A.葵花籽、小麦粒、玉米粒 B.蚕豆、绿豆、菜豆
C.芝麻、西瓜籽 D.花生仁、杏仁
32.昆虫的翅是昆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下列昆虫的前翅和后翅都是膜质的是( )
A.蝗虫 B.蜻蜓 C.瓢虫 D.螳螂
33.下列各项中,不含X染色体的是( )
A.男性的体细胞 B.男性产生的精子
C.女性产生的卵细胞 D.雄性家鸽产生的精子
34.某养鸡场拟培育产蛋量高的母鸡,你认为最佳的育种方法是( )
A.诱导基因突变 B.人工选择培育
C.杂交 D.诱导染色体变异
35.下列有关蜥蜴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蜥蜴是体内受精 B.受精卵的孵化由雌蜥蜴完成
C.受精卵的外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D.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
36.人类的卷舌由显性基因G控制,非卷舌由隐性基因g控制。一对夫妇都卷舌,生了一卷舌男孩和一非卷舌女孩,则这一女孩和她的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37.一对夫妇近亲结婚,两人的表现正常,但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他们若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
A.3/4 B.1/2 C.1/4 D.1/8
38.已知黑尿症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
A.12.5% B.25% C.50% D.75%
39.视神经萎缩症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体,生了一个患病的男孩,如果再生一胎,是正常男孩的几率为( )
A.25% B.12.5% C.75% D.0
40.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41.据新华社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英文简称PDRAB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患者死亡率高达60%。试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抗菌素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强的个体。
42.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05年4月14日亚洲已有80多人患上禽流感;死亡人数已超过20人。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利用高温、酸、碱等常规方法可杀灭禽流感病毒
C.禽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禽流感病毒的主要结构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衣壳
43.下列4组疾病中,都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组是(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疟疾 B.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丝虫病
C.猩红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 D.伤寒和黑热病
44.某人被狗咬破皮肤,医生给他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液中的疫苗是( )
A.抗体 B.抗原 C.抗原和抗体 D.白细胞
45.常说的“乙肝”的病原体和在人体中原始寄生部位是( )
A.细菌、呼吸道黏膜和肺 B.病毒、消化道黏膜
C.杆菌、消化道黏膜 D.病毒、血液和淋巴
46.青少年不要染上吸烟的不良嗜好,因为吸烟影响神经系统。主要表现在( )
A.降低记忆力和注意力,使血管收缩 B.降低记忆力和注意力,使血管舒张
C.增加记忆力和注意力,使血管收缩 D.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使血管舒张
47.目前治疗白血病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
A.放疗 B.化疗 C.骨髓移植 D.基因治疗
48.将细菌放在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右图)。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检测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种实验方案最合适( )
49.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细菌培养基(由一些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组成)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h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编号 a b c d e f
处理方法 接种细菌 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 接种细菌,并覆盖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 接种细菌,全表面被醋覆盖 接种细菌 无接种细菌
温度 40℃ 40℃ 40℃ 40℃ 0℃ 40℃
观察结果 全表面呈混浊 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混浊 全表面呈混浊 全表面清晰 全表面清晰 全表面清晰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编号a与f比较可知,有细菌则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混浊
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
C.将编号e和f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长
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h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混浊
50.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十分困难。例如要选择20只完全相似的动物分为每组10只的对照组和处理组,你认为按下面的哪一方法设置对照最合理?( )
A.从20只动物中,选出两只相似动物,一个被处理,一个作对照
B.将这20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个,一组被处理,一组作对照
C.将这20只动物分成10对,每对相似,一个被处理,一个作对照
D.将这20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验处理,后撤消
一.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题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第1卷 第2卷 总 分
得 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51.(3分)右图所示,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瓶中生物生长良好),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瓶能够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① ;
② 。
(2)该生态瓶放置在明亮的窗台上(天气晴朗并不采用其它光源),那么生态瓶中早晨时水溶液的pH
(填“>”或“=”或“<”)傍晚时水溶液的pH。
52.(8分)下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
C代表________。
(2)在B、C、D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3)在A、B、C、D中,其中__________形成食物链。
如果图中D大量死亡,图中C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有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
(5)如果把此图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 还应再加上_____ ___。
53.(5分)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如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松的叶为针形叶,像这种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下图为三个叶片的横切面,看图分析:
(1)比较叶A和叶B,叶A的结构特点是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没有角质层,表皮上没有 ,叶肉没有 ,叶内有发达的气腔。
(2)叶A的这种结构特点,是与A植物生活在 相适应的。
(3)若叶B、C为同一植株上的两片叶,造成B、C在结构上的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图 叶更适于生活的顶端向阳的枝条上。
54.(7分)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表示肺的通气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和 分别代表02和CO2的分压,后面括号中的数值单位是千帕(kPa),请根据回答:
(1)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根据气体分压值的变化,可以判断甲图中的血流方向是___________,乙图中的血流方向是__________。
(3)甲图肺泡中02的分压值,可判断为_____________kPa。
(4)02进入血液后,大部分进入红细胞,与___________结合成_____________。
(5)CO2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以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被运输。
55. (7分)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右图中的曲线,请回答:
(1)两人中不正常的是 ,患 病;
(2)使AB段和A′B′段曲线上升的生理过程
叫 其进行的部位在 。
(3)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的 有关;
(4)D′点比D点数值高些是因为甲体内
。
56.(4分)不同白鹤雀鸟群的鸣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鹤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鹤雀鸟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叫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更接近于B鸟群;但如果把白鹤雀幼雏(b)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叫,请回答:
(1)a的鸣叫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 行为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什么 行为在起作用。
(2)b学不会黄莺的鸣叫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着黄莺鸣叫的 。
(3)上述实验说明: 。
57.(8分)家庭制作甜酒时,需将蒸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 ,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 和 .
(2)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 .
(3)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 .
(4)酿酒过程中,需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 .
(5)酿好的甜酒表面常有一层泡沫,这是由于 .
(6)在用酵母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盆中检测出三种化合物,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依次代表( )
A.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58.(8分)把一盆栽番茄植株放在钟罩内(如下图),再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依图中所示输入罩内,1h后把进气阀关闭。然后把番茄植株移出,洗去土壤,用仪器记下根系的放射性碳的剂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成小块,放到养着饥饿金鱼的不带放射性物质的金鱼缸内,4天后,把金鱼从缸中取出,经检测发现鱼组织内放射性碳超过正常水平。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
A.氧循环 B.碳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2)设置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正确措施应是
A.把番茄换成天竺葵
B.把放射性二氧化碳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把土换成蒸馏水
D.把金鱼换成蝌蚪
(3)放射性碳首先必须通过植株的 转化成有机物,然后才能通过叶内的 运输到根部。
(4)如果这项实验的研究中,把植株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实验结果将是
;理由是 。
(5)简要说明含放射性碳的植物组织进入金鱼组织的过程。(2分)
。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A C C A D D B B A D C C A D C D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D C B D A B A C D A B A B A B D B
题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A C B A D C B B A B B C C B C
二.非选择题
51.(1)①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制造有机物和氧气,满足动物的需要;②各种动物以及细菌等能够促进生态瓶中的物质循环。 (2)<
52.(1)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2)B (3)B、C、D (4)1条 (5)非生物部分
53.(1)保卫细胞(或气孔)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2)水中 (3)光照 C
54.(1)气体压力差(2)A→B D→C(3)大于13.33(4)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5)碳酸
55.(1)甲 糖尿 (2)吸收 小肠 (3)胰岛 胰岛素 (4)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未下降到正常值水平
56.(1)先天性 学习 (2)遗传物质 (3)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57.(1)葡萄糖, 酒精 二氧化碳。
(2)酒曲中含有曲霉和酵母菌,在高温下会死亡。
(3)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 (4)提供一个无氧或缺氧的环境。
(5)产物二氧化碳逸出形成泡沫。 (6)D
58.(1)B (2)B (3)光合作用 筛管 (4)植物根部、金鱼体内均找不到放射性碳 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金鱼摄取植物组织后, 经消化转变成营养成分,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至各组织内。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暨
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1、水黾等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除了昆虫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外,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
(A)水具有较强的内聚力 (B)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C)水具有较强的附着力 (D)水是极性分子
2、哺乳动物的一个受精卵子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最后产出成为一个新个体。在这一过程中,它的熵值(ds)变化是( )
(A)ds>0 (B)ds=0 (C)ds<0 (D)不正确
3、下列物质中,因改变结构而可能导致生物学活性丧失的是( )
(A)核酸 (B)淀粉 (C)脂类 (D)几丁质
4、下列结构中,细胞间质发达的是( )
(A)骨膜 (B)腺上皮 (C)肠壁肌肉层 (D)毛细血管壁
5、生物膜的脂类分子是靠什么键聚集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的
(A)氢键 (B)二硫键 (C)疏水键 (D)离子键
6、实验研究得知,在良好的水培条件下,一天内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三个高峰依次出现在0:30、10:30和14:30。为了观察到有丝分裂各期细胞的分裂相,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是:( )
(A)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B)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压片
(C)选材→解离→漂洗→固定→染色→压片
(D)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7、NDA+被还原后携带的高能电子和质子有( )
(A)2e-和1H+ (B)2e-和2H+ (C)1e-和平共处H+ (D)1e-和2H+
8、动物胚胎学家研究蛙胚发育时,用同位素将囊胚植物半球表面的部分细胞作上标记。同位素示踪的结果,这些标记可能出现在蝌蚪的( )
(A)肝脏和胰脏 (B)骨胳和肌肉 (C)心脏和肾脏 (D)大脑和小脑
9、下图所示为有线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色线粒与纺缍丝的相应的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代表( )
(A)细胞分裂中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
(D)细胞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10、下列结构中,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 )
(A)萤火虫的发光器官 (B)叶绿体 (C)视网膜 (D)脑
11、如果把一个膨胀到最大限度的植物细胞放在撍
『肆』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的选拔
1.IBO中国代表队选手从全国竞赛一等奖选手参加的冬令营选拔赛中产生,选拔赛试题由版全国中权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制定。选拔主要对选手的知识基础、全面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思想作风、非生物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选手具备的超出中学教学要求的知识的水平高低优劣不作为选拔排名的依据。
2. 出国前集训于当年6月中、下旬报到,集训历时不超过2周。选拔期间的食宿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统一安排.食宿费用由参选选手自理。
『伍』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问题(回答满意加分)
虽然对外界讲的是生物竞赛和物理竞赛的资格平等,但你到了高中就知道了,物理竞赛的确比生物竞赛的有优势。给你举个例子,我是2010级高中毕业的,我们那一届,学校有3个物理竞赛的保送了清华,其中一个是全国决赛一等奖,一个是全国决赛二等奖,还有一个是全国决赛三等奖,同时有三个生物竞赛的进了全国决赛的,三个都是三等奖,都只能保送西安交大,这下你看到差距了吧。不仅如此,我有个同学还是化学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清华都没收他,最后保送的北大医学部。可以这样说,物理竞赛只要进了全国决赛,最差就是复旦,但是生物的话,必须要决赛一等奖才能保送清华。没办法,大学对学过物理竞赛的学生的确有偏爱,你想保送清华的话,还是选物理竞赛,即使没进入全国决赛,在自主招生中也会占有很大的优势,告诉你吧,清华的自主招生是不考生物的,语数外各100分,自然科学10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30分,真的,我劝你还是学物理竞赛
协和是中国每个医学生的理想,很高兴你能有这远大理想。还是那句话,生物竞赛必须要全国决赛一等奖才能保送清华,我知道你的想法,的确,生物是最接近医学的,但那真的很难,高中不学生物竞赛并不代表你以后就不能选择医学专业,我高中就是学的化学竞赛,然后通过自主招生保送的上海交大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我也想上协和。但协和每年在我们重庆只招一个学生,经过反复考虑,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交大。你学物理竞赛以后也可以去学医啊,这并不矛盾
对了,至于你说的专业录取问题,当然大学在决定录取你时,会优先考虑与你竞赛相关的一些专业,但是如果你的成绩很优秀(比如进入了集训队),这下就是你说了算了,你想进什么专业就能进什么专业。五个竞赛学科中,物理竞赛是最抢手的了,全国三等奖去复旦的话,基本上都是专业任选,至于生物,在专业选择上可能会有些限制。各科竞赛在保送待遇的问题上,毫无疑问是有差异的,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
『陆』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实验考试题目
2000年
36、生复物学实验中常用制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若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答( )
2001年
9.某学生将2.5%的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企图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原因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