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学师生 > 中学生文言文背诵比赛

中学生文言文背诵比赛

发布时间:2021-03-12 12:20:16

Ⅰ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要背什么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ū)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奉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Ⅱ 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60首

2009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11~22)2009-06-21 16:2611.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①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②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③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旷日:荒废时日。②致力:致:竭尽(精力)、集中(意志);集中力量从事(某项事业)。③疾:急切从事。

【译文】

齐国有个喜欢打猎的人,荒废了许多时日,可什么野兽也没猎到。回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子和孩子,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他猎不到野兽的原因,是他的猎狗不好。(他)想要买一只好狗,(可是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有个人对他说:“你应该尽力耕田。”这个打猎的人说:“为什么?”那个人没有回答他。他就自己想到,该不会是想要我努力耕田有了收获之后就可以买到好狗了吧?于是,他回家后就辛勤耕田。辛勤耕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就(有钱)买到了好狗,于是他每次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仅仅是打猎,许多事情都是这样。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入 (2)家室 (3)宜 (4)疾耕

2.翻译

(1)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

(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应该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又恐贻笑士人。进退狼狈。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顿悟,遂止。

(选自明·程文宪《中州野录》)

【译文】

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将要老了,喜欢拜佛念经,从早晨到黄昏,一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何梅谷凭着儒学好而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留下笑柄,(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一天,他三翻两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个不停。妻子生气地说:“为什么这么吵闹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么能对你不生气呢?”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垂 (2)夕 (3)止之则弗从 (4)贻

2.翻译:

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为何“进退狼狈”?

【参考答案】

1.(1)将(2)黄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弃学

邴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④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⑤《论语》。

(选自明·李贽《初潭集⑥·卷十二》)

【注释】①邴原:三国时人,当时著名的学者,与管宁、华歆并称“辽东三杰”。②恻:怜悯。③苟:假如,如果。④徒:白白地。⑤《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 ⑥《初潭集》:明代思想家李贽所撰,共十二卷,系内府藏本,按内容分为五类: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经过书塾时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说:“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上学的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学好知识的志向,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要你的学费。”邴原于是就进了学堂。(他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能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凡得学者 (2)苟 (3)徒 (4)资

2.翻译:

(1)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3.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参考答案】

1.(1)能够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4. ★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⑤之者,晋人戟手⑥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攫(jué):夺取。②羞:通“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③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④直:通“值”。⑤哂(shěn):讥笑。⑥戟(jī)手: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

【译文】

有个贪财的晋国人,走进市场。碰到东西就取,说:“这个东西我可以吃,这个东西我可以穿,这个东西我可以收藏,这个东西我可以用。”拿了就走。管理市场的官吏追出来和他要钱,这个晋国人说:“我刚才利欲熏心,两眼晕眩、发热,天下的东西都好像是我本来就有的,不知道是你的东西了。幸好你给了我,我如果以后发了财就还你钱。”管市场的官吏生气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东西夺回来就离开了。旁边有人讥笑他,晋人伸手指着他骂道:“世上贪财的人比我还要严重,(他们)往往想方设法用阴谋抢夺财物,我还只不过是白天去抢,难道不是比他们好多了吗?有什么好笑的?”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即去 (2)索 (3)予 (4)甚于

2.翻译: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

3.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离开 (2)求取 (3)给 (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

15.★范仲淹罢官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②,见缞绖(cuī dié)③数人营理④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⑤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殓⑥棺椁(guǒ)⑦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⑧宴席,厚赒(zhōu)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译文】

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的时候带领下属和官员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就看见几十个穿着孝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原来是一个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近郊。下葬时入殓的衣服、棺材外面的套棺都没有准备。范仲淹很伤感,立即撤掉了酒席,重重地救济了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得流下眼泪的人。

【注释】①邠(bi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觞(shāng):酒杯。③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④营理:筹办。⑤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⑥赗 (fèng) 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⑦椁(椁)(guǒ):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套棺)。⑧彻:通“撤”。⑨赒(zhōu):救济。

【阅读训练】

1. 解释:

(1)亟 (2)具 (3)怃然 (4)毕

2.翻译:

(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2)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3.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后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这个故事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急忙,赶快 (2)具备,齐备 (3)失意的样子 (4)结束,完毕

3.亟令询之、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

4.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①。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注释】①名其母:直呼他母亲的名字。

【译文】

宋国有个求学的人,(求学)三年后回到家居然直呼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学习了三年,(现在)回到家却直呼我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她的儿子说:“我所认为是圣贤的人,没有超过尧、舜的,可对尧、舜是直呼他们的名字;我所认为大的东西,没有大过天地的,可对天地也是直呼它们的名字。现在母亲你贤明不会超过尧、舜,母亲你大不可能超过天地,因此我就直呼母亲的名字。” 他的母亲说:“对于你所学的,你将要全部按照它实行吗?希望你有可能改掉的就是直呼母亲的名字;对于你所学的,你会有不实行的吗?希望你姑且把直呼母亲名字这件事放在后面(暂缓实行)。”

【阅读训练】

1. 解释

(1)而名其母 (2)吾所贤者 (3)是以 (4)子之于学者

2.翻译

(1)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

(2)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3.题目“一知半解”是对文中宋人的讽刺,它讽刺了宋人的什么?

【参考答案】

1.(1)却 (2)圣贤 (3)因此 (4)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义

3.读死书而不善于运用,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和人情伦理都忘却了。

17.★非所言勿言

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①;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②。明者视于冥冥;智者谋于未形;聪者听于无声;虑者戒于未成。世之溷浊③而我独淸,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选自《说苑·说丛》)

【注释】①诡:欺诈,奸猾。②声:声望,名声。③溷浊:浑浊。

【译文】

不需你说的你就不要说,从而来避免祸害;不需你做的你就不要做,从而来避免危险;不需你拿的东西你就不要拿,从而来避免欺诈;不需你争取你就不要争取,从而来避免损害名声。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昏暗的地方,有智慧的人能在事情没有发生时进行谋划;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这个世界很浑浊,只有我很清白,所有的人都醉了,只有我还清醒。

【阅读训练】

1. 解释:

(1)患 (2)冥冥 (3)谋 (4)戒

2.翻译

聪者听于无声;虑者戒于未成。

3.“世之溷浊而我独淸,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的“独清”、“独醒”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祸害,灾难 (2)糊涂、愚昧的样子(昏暗的样子)(3)谋划(4)防备,戒备

2.聪明的人,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

(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特别说明】

本段中“红色字体”为对原书的“文段”和“参考答案”的修改,敬请读者自察。

18.★武王问治国之道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选自《说苑·政理13》)

【译文】

武王问姜太公:“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什么?”太公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方法就是爱护百姓罢了。”武王说:“爱护百姓是做什么事?”太公答:“给他们以利益而不要加害于他们,让他们成功不要使他们失败,使他们好好活着而不要杀害他们,给了他们的东西就不要再抢回来,使他们快乐别让他们痛苦,对他们和颜悦色而不要怒目相向。这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使百姓有合宜的道德、行为,怜爱他们罢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

(1)道 (2)而已 (3)若何 (4)利

2.翻译:

(1)爱民若何?

(2)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3.文中具体体现“治国之道”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方法 (2)罢了 (3)怎么样 (4)利益,好处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君子之学也,入于身(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

【译文】

君子的话少而真实,小人的话多而虚假。君子的学习,传入耳中,记在心里,从自身做起。君子的治事,从一些不易看到的地方开始,最终使人不能赶上。君子考虑幸福往往不能周全,但思考祸患却百倍于思考幸福。君子在领取财物时要看对象,施与财物时却不选择人。君子的充实如同空虚一样,有如同没有一样。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寡 (2)弗及 (3)虑 (4)祸

2.翻译:

(1)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2)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

3.君子之言与小人之言的区别在于什么?

4.列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参考答案】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虑 (4)灾难,祸害

3.前者寡而实,后者多而虚。

4.寡——多、实——虚、有——无

20.★刘备纳贤

初,涿郡①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瓒②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涿(zhuō)郡:地名,在今河北中部。②公孙瓒(zàn):人名

【文化常识】

说“刘关张”:在历史上,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关系亲密的“恩若兄弟”。再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虚构了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的情节,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们一起反董卓、抗曹操、伐东吴,谋大业,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义、结拜就是将没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和人,以一种虚构的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准宗族组织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团体的凝聚力,这是弱小群体抵御强暴、免于饥寒的最常用的手段。桃园结义作为后人效仿的经典和楷模已然深入到社会。

【译文】

当初,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苦,和母亲一起靠贩卖草鞋为生。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双手下垂时能够超过膝盖,(耳朵很大,)自己一回头都能看得到;他胸怀大志,平时很少说话,高兴、愤怒等表情不在脸上轻易流露。他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学习儒家经义,所以前去依附公孙瓒。公孙瓒派他与田楷夺取青州,建立了战功,因此把他任命为平原国相。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他与这两人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他们跟随刘备应付周旋,不避艰险。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见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后,认为他胆识出众,便用心交结。于是赵云就跟随刘备到了平原国,为他统领骑兵。

【阅读训练】

1.解释:

(1)后 (2)顾 (3)依 (4)以为 (5)诣 (6)奇

2.翻译:

(1)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

(2)②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3.刘备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后代 (2)回头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为 (5)拜见 (6)以……为奇

3.要有一番作为,就要善于海纳百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绝妙好辞

魏武①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②”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节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

【注释】①魏武:指曹操。②齑(jī)臼(jiù):捣粉末的器具。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及白描等文学手法,佳句多多,典故不俗,后人对“魏晋风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部著作,尤其是摹划人物,只寥寥数语,精神面貌便跃然纸上,诚为中华文学中的瑰宝奇葩。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译文】

魏武帝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随着。碑的背面题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魏武帝对杨修说:“你懂不懂得它的含义?”杨修回答说:“懂得。”魏武帝说:“你不要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魏武帝才说:“我已经懂得了。”于是让杨修另外记录下他所理解的意思。杨修记道:“黄绢,是有色的丝,在字中是一个‘绝’字;幼妇,是年少女子,在字当中是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在字当中是一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器,在字当中是一个‘辞’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的意思呀!”魏武帝也记下了这八个字的含义,与杨修所记相同,于是他感叹说:“我的才能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了三十里。”

【阅读训练】

1.解释:

(1)过 (2)不 (3)行 (4)女子 (5)记

2.翻译:

(1)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2)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3.从文末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说明杨修是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1.经过 (2)同“否” (3)走 (4)女儿的儿子 (5)记录 2.略

3.才高八斗,绝顶聪明

22.★牧童捉小狼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节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文言知识】

说“且”。“且”的义项较多,在句中一般作虚词用。当它作为连词的时候,一般有三个义项:表示并列,可译为“又”;表示递进,可译为“而且”;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文中的“且号且抓”应该表示并列,是又叫又抓的意思。

【译文】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过了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一看,小狼不见了,心里非常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又是扭小狼的脚,又是揪它的耳朵,故意让它哀号。老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着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欺负得小狼急促地哀号起来。老狼(听到了)停下(它的)嚎叫四周张望,才远远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离开这棵树奔跑向另一棵树下,(它)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转身奔向第一棵树。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个不停,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下树一看,老狼已经断气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去 (2)故 (3)趋 (4)状

2.翻译:

(1)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2)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距离 (2)特意 (3)快速跑 (4)样子 2.略

3.要善于用智慧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

Ⅲ 古诗词背诵比赛形式

一、 活动主题:
诵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做文明少年。
二、 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学生。
三、 比赛时间:
5月27日早读课。
四、 比赛地点:
各班教室。
五、 比赛内容: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
六、比赛形式:
每班随机抽取四人背诵。从(1)班开始,依次进行。
七、评分标准:
1.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正确把握诗词节奏。
2.背诵熟练,语调把握好。
3.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正确把握诗词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4.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姿态得体大方。
八、比赛评委:
一年级:二年级语文老师;
二年级:一年级语文老师;
三年级:四年级语文老师;
四年级:三年级语文老师;
五年级:六年级语文老师;
六年级:五年级语文老师。
注:请每个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与整个过程。每个老师一定要准时到达,个人自主打分,然后取平均分作为班级竞赛成绩。

Ⅳ 上海市初中古诗文阅读大赛 要背哪些

我想应该是有发一本书的吧【因为我也参加了】
有70%是书上的内容
20%是语文书课本上的
10%是要靠自己平时积累的、、、
具体考哪些就不知道了,好好看书就好了
加油吧~一起努力

Ⅳ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是个什么样的赛事

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带动,沪上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高涨。2月26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中回学生答古诗文阅读大赛举行了高中组团体决赛。最终,上海中学获得团体金奖,上外附中和七宝中学获得团体银奖,团体铜奖则被上海市实验学校、复旦附中和松江二中获得。
“粉色封面、便携皮套、小开本、轻型纸……某微信公众号日前推出的青春版《红楼梦》号称是‘《红楼梦》225年出版史上的最优质版本’,却在出版圈和读者中引起轩然大波,豆瓣网友甚至对该书发出‘一星’集体差评……请谈谈你们对此事的看法。”
2月26日的赛题不仅贴近现实生活,甚至还将苏轼与“霸道总裁”等网络词语相连,引得学生一片欢笑。据悉,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总计参加初赛人数超过200万名中学生,覆盖全市所有中学。据介绍,过去学生们对诗歌更多强调的是记忆和背诵,2010年后,大家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诉求不断增多,也更注重经典典籍的欣赏和传统文化的推广,这也是这一赛事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Ⅵ 当代学生古诗文大赛

买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吧 收集的都是名言警句

自然名句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花鸟草虫名句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时日节日名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爱国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立志名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思乡离愁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人日思归
薛道衡
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心情名句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友情爱情名句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教化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哲理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Ⅶ 急求一篇文言文背诵比赛搞笑主持稿!大家帮帮忙 谢谢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

在这寒风萧萧的初冬时节,在神8腾飞太空又顺利返航的背景下,在这举国洋溢着欢声笑语的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各位文人墨客期待已久的文言文背诵比赛。

对,是文言文。对,你没听错!也许大家已经激动得跃跃欲试了,但还是请大家暂时按捺住自己的激动心情,让我们先欢迎到场的评委老师们!

开场大概就这样吧,我只是抛砖引玉,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Ⅷ 经典古诗文背诵比赛(除现当代文学以外的经典)

背诵古诗文有以下好处:

1、增强记忆力,记忆古诗文,无疑等于每天做一套脑体操。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学生头脑中有大量的名篇佳句,还担心他将来写文章不文思泉涌,出口成章?
3、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知识蕴含在古诗文经典中,背下这些优秀篇章,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能经常进行古诗文朗读比赛,即可形成壮观的朗读氛围。
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千古美文,形成独特的审美能力。
6、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背下大段的古诗文,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7、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坚持力,培养学生的耐性,在长期坚持学习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8、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以载道,背下精选的经典古诗文,等于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
9、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既然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那么背诵古诗文不因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绝不能死记硬背。理解记忆、联想记忆、归类记忆等都是很好的记忆方法。

理解记忆要求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和艺术手法作全面分析,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路,由点到面地进行理解记忆,这样记忆的时间会更长久。

联想记忆是我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可以从主旨、艺术手法、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联想和比较,这样既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又达到对旧知识的巩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归类记忆需要对作品进行分类整理。可从表达方式、抒情类别等方面进行归类,将同类的作品放在一起记忆,更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总之无论哪一种记忆方法,都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过程。记忆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究。

阅读全文

与中学生文言文背诵比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