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吸毒人员的情绪分析及如何进行心理戒毒
一、前言 作为一名禁毒社会工作者,与吸(戒)毒人员的服务沟通也将近一年。从学校毕业,自己也面临着就业的选择。当初报考社会工作专业,对其没有很深的了解。换句话说,就像我现在服务的很多案主一样,似懂非懂。区别在于我是指对专业内容和前景的了解,而他们指对毒品的危害和自己命运的了解。三年的学习记住了一句话:助人自助。知道了一个职业:社会工作者。明白了一种价值理念:平等、尊重、接纳。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社工和吸毒者两者有联系。(这一点足以证明部分真理:人性中的“趋利避害”)。 而我对吸(戒)毒人员的认知最初仅仅停留在媒体对其“妖魔化”的渲染,但就像一切禁忌所要达到的效果一样,不用自己理性的分析,不要知道为什么,只要你做到不碰毒品。 在吸(戒)毒人员的表述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口述:“自己心情不好,比较压抑时,可能就会想到那个――毒品。”“有时会有莫名其妙的失落。”……… 吸(戒)毒人员他们由于吸毒,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身体受到了伤害,这是直观的或者说可以通过某些检测得到明确的答案,但他们的精神上是否也受到了伤害,可能这不易观察到,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二、情绪的概念 情绪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我们说这个人“活得很开心“,说某些人”生活的快乐”,又提到他很“痛苦”,这些我想都是对其情绪的表达,以此来说明他们的状态。根据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的定义: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声心激动状态;情绪状态之发生,虽为个人所能体验,但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不易为个体所控制,故对个体之生活极具影响作用。 三、一些重要的情绪体验形式和其性质 这里我主要谈谈我所接触的吸(戒)毒人员他们的一些情绪体验。 (一)愉快 从某种哲学观点来看,人的一生就是追求快乐的最大化。当然我在这并不是要做更多的哲学辨证。吸毒者他们照主流媒体的宣传在吸毒的同时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愉悦感,由于我们未曾吸食,很难判断其真伪。在人的众多基本需求中,大多数人认为,性高潮是人类快感的顶峰,但它也不能掩盖身体抚摸以及纯粹的爱抚感觉带来的快感。(诸如:母亲对子女爱的抚摸)尽管诸如此类的快感不能作为生活的主要目的——弗洛伊德论述的现实原则告诉我们,追求快乐有时会危机生命本身的——,但是,没有快乐的生活也是没有价值的。如果说吸毒者本身他的最初目的或者说最初的动机是好奇抑或是虚荣等等,没有追求愉快的动机(好奇的满足,虚荣的实现可能并不是一种愉快)。那么他们所达到的客观结果是愉悦?健康人格的目标和奖赏就是使自己得到一种愉快的感觉。那似乎看起来吸毒者本身所追求的是符合一个健康人格的标准的?(排除所谓吸毒是犯罪行为等等行政社会化的评判,仅仅从人的情绪表现而言)如果我们假设吸毒带来的不是愉悦,也不是痛苦,是一种中性的感觉,甚至我们假定吸毒是不好的口味,没有飘飘然的幻觉(由于我不懂医学,也没有尝试过毒品,一切都是一种假设)那么这么多的吸(戒)毒人员趋之若鹜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呢?可能就像上海大学顾俊老师说的,毒品的感觉不是让人感到某种兴奋,恰恰是不吸时的难受和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吸毒成瘾最可怕的是病态的压抑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快乐变成了痛苦,天堂变成了地狱。 (二)抑郁 这又是吸毒者中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我们每个人当生活中缺少欢乐、意义或者没有希望时,人们明显地表现出的是意志消沉。吸毒者朱某曾向我说:“生活真是缺乏乐趣,很没劲啊。”吸毒后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很容易让吸毒者导致抑郁。他们都感到一种度日如年,无所事事,甚至感到自己微不足道,有罪和受人鄙视。而且这种状态不易自我控制,吸毒者的大多数在此时都有想戒毒的愿望,但在没有更多社会支持的背景下,或者大家经常提到的环境的影响下,确实很容易再次吸毒或者复吸。对于我们很多案主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都较低,不能说他们没有精神生活,但确实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所以说当他们碰到很多常人也遇到的凡人琐事时,很可能不会更多的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加之毒品所产生的机制很大程度上是让人的大脑分泌所谓是让人们受到外界刺激处于兴奋状态时,VTA区域的神经元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这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多巴胺都分泌到了神经键上(神经元之间的神经线连接),在此与邻近神经元上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多巴胺接收元结合,同时也将兴奋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在吸毒后,大脑中的毒素会影响这种传递,例如可卡因能够阻挡多巴胺从神经键上传出,导致它的大量富集,并且刺激神经细胞的时间大大加长,进而导致吸毒者所向往与享受的快乐感。而且这种快乐感一旦出现,就足可给大脑留下深刻的记录,必须依靠再次吸毒,而且要加大剂量才能使之再现。所以一位戒毒专家曾经这样说过“许多人吸毒并不是由于喜欢,而是由于产生了一种生理依赖。”在这我更要补充一句“许多人复吸也并不是由于喜欢,而是由于产生了一种心理依赖。” (三)焦虑与恐惧 服务对象夏某由于屡次求职失败,觉得自己的生活道路异常艰难,但又感到无可奈何。我的个人经验吸(戒)毒人员对于毒品的看法其实在很大层面上是他一个人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态度的一个缩影,或者是这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有句话说:性格即命运。我虽不特别赞同这个观点。但按常理来判断,性格内向的吸毒者更趋向于抑郁,反之较外向的吸毒者更趋向于焦虑。焦虑不同于恐惧,在后者人们能看到危险的来源,可以通过战斗(这个词有点欠妥)或逃避来对付他。众多吸毒者吸上第一口的原因,不外乎好奇,朋友怂恿,减肥时尚,或者其他可以解释的合理化因素,这些因素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的动机不能说是一种罪恶的动机,甚至我还觉得是一个人有着勃勃生机的表现。问题在于事态的发展超出了其本人所能控制的范围,超出了意志的范畴,他们就像一个个受了伤的“战士”,站在了悬崖边上,中间隔着无底深渊,对面的“宝山”(毒品)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悬崖离宝山只有一步之遥,那么对于吸毒者来说这个选择题很“简单”,如果纵身一跳,可能他会跳上宝山,也可能跌下深渊。在这种情况下,冒险一试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背后是追兵断了后路(例如:家庭的濒于破裂,财产的耗尽,被劳教处罚等等)不跳必死,跳有一半希望跃上对面的山头“获救”(对于吸毒者来说宝山的诱惑力很大啊)。这个看似也是个不难的选择题——跳!作为一个禁毒社会工作者我所要让我的案主明白他所选择的权利是虚假的。悬崖是真,追兵是真,但宝山是假的,没有一座可供他们冒险一跳的宝山。当吸毒者领悟到这一点时,可能会选择拒绝承认其应有的义务,听天由命,把选择的困境还原为一种命运的厄运了。也不再摆出更多选择的夸张姿势(吸毒者常在我们面前叙述自己的选择之难),先是恐惧,后来就是无尽的焦虑,最后麻木的站在受难的高冈上,因为麻木就是他的本来面目也是毒品的本来面目,难道不是吗? (四)哭泣 胡某是我接触并亲眼看到第一个哭泣的吸毒者,在一次会谈中,他的父亲当着我和他的的面,说了很多,其中充满着作为一个吸毒者父亲,他自己的心理创伤一点也不比他的孩子来得少。霎时,胡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玉珠掉了下来。有人说吸毒者的眼泪是不能相信的。因为他们是想博得同情,好弄到钱再去吸毒。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自古以来,只有妇女和儿童能够毫无意识和窘迫感地哭泣。在我们所接触的案主中男性案主居多,他们绝大多数都经过了社会化的洗礼,走在了再社会化的崎岖小路上。我个人思考的想法是,如果我们能在与案主的服务过程中,在他们想哭的时候,让其尽情地发泄自己地感情,我们的案主大多数并不是演员,也不是一群天生的瘾君子,是一群特殊的病人。在每个吸毒者的人生中,可能他们很久没有扮演哭泣的角色了,就算这是一出戏,一出案主被自己的感动感动地想要哭的戏,我们又何必不让这场戏演下去呢?当案主在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这样的情绪发泄或者感情的释放,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的重新恢复自己的生活。眼泪的咸味能使吸毒者麻痹的舌头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相同的人性。 (五)幽默与笑 比起哭泣,我们的案主很少用笑的情绪来表达自己,可能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在许多情景中,见到幽默就能发笑,这是状况良好的表现。人在各种嬉闹的场合,失去了笑是一种很严重的人格障碍的早期特征。这里我想到我所服务的一个案主刘某他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吸毒的原因和戒毒的过程也曲折蜿蜒,但在和他的服务过程中,发现他即使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发笑时,我想这也许表明了他一种从命运劫难中超脱的自由程度。当我们的案主更多的能用笑来表达自己时,一切都有了些许希望吧。 上述就是一些吸(戒)毒人员常见的情绪表达,本想再分析一些诸如“厌烦、伤感……等情绪反应”但深感自己水平有限,自己也有一种被讨空的感觉,有待以后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丰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