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篇初中生物演讲稿(根据人教版教材)
生物,是一抄门非常深奥的学科。表面上,他并不重要。但实际上生物牵扯到了人的生殖发育,人的起源,包括其他人的知识,例如为什么父母生下的孩子会是男是女,有的生物为什么没有授粉也可以生殖?为什么?
这就是生物了。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以及昆虫等。分细一点,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又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哺乳类;至于昆虫,更是多不胜数了。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学上的一张名片,而这个名片,仅仅只是千千万万生物种中的一类。
生物高深吗?不,其实他并不高深,但它牵扯到的不单单是一点点。地球最初的生物,恐龙的出现于灭绝,人的进化。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对于整个人类以及整个地球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可能单一的去看生物,只把它当做一个副科,学不学都无所谓。但是,同学们,难道你们不想了解生物起源的秘密吗?不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吗?不想了解那些看似平常的鱼、鸟、兽身上隐藏着的秘密吗?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课本,翻开崭新的一页,去了解这些隐藏在世界深处的秘密吧!
不知道是学生还是老师,反正我是学生,写的有一点点散,不要介意哈。。
②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课发言稿
一、现在生物教学的现状
首先,说说我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的认识。目前初中普遍存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后进生面广,学校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控制着学校的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取消生物学科。升学考什么,学校抓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考试科目上,学生对生物学的厌学情绪极其严重。学生到了高中,生物知识基本上为零。但是,如果你研究一下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高中考试考查的内容是:中学生物知识。中学生物知识就是包括初中和高中。在有限的短短的三年内,根本就无法补救之前的三年时间所学的知识。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相当一部分学校对生物课时做出调整、减缩,为其他学科让位。部分生物教师工作重新安排,对于缺乏生物教师的情况下,由其他学科教师替代。在应试的冲击下,各科自然而然的划分为主科、副科。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教师划分等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老师对生物教学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我们市教育局提出构建快乐课堂。我们都知道课堂包括几大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教育对象还有教师等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要构建快乐课堂,教师都不快乐,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的。其实,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我们是感觉到开心和快乐的。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升学的任务,我们工作起来就更轻松,心态就更年轻些。我们就可以更轻松的,更多机会的进行快乐课堂的研究。我们也就更快乐些!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这些大家都明白的,不想多说)1、根据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又能为社会服务。
如第十个专题:健康地生活。包括今天詹老师讲的免疫与计划免疫,传染病及防治、用药和急救等等。作为生物老师就是肩负起一些最基本的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责任。2、初中生物教学还肩负着为学生进入高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的功能。经过多年高中教学发现我们学生初中生物知识基本为零。像心脏的机构,植物的双受精等等,学生基本上都不懂。
(结合我们的实际,谈谈我的看法)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通过语言、视频等手段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环节。经常听到有同事埋怨:“现在的生物课不好上,学生没有反应,没有激情,课堂气氛不怎么样好。”我认为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尤其是初中学生,激情只是它们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只有当生物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时,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才会良好。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生物科组李志文2、多种方法,应用课堂,提高效率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名词概念多、知识内容抽象,与自然、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如果教师长时间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厌倦,也不会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要充分挖掘有利的教学方法。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极其多样的,主要有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应用法等。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可能有一种万能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有长处和不足。如果能够依据学科的特点,知识掌握的层次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势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教学方法我不提。结合詹老师的课堂,根据我们的实际谈谈行之有效地方法。(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是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角色扮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角色扮演比较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愿意表演,在集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詹老师这节课就运用到角色扮演:皮肤,等等。。。。(进行点评)
此外,还有《生态系统》这一节课中,在分析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学生分别扮演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环境几个角色,通过演说得出结论;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讲解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时,学生分别扮演草、兔、狐、鹰、狼等,自己找出吃与被吃的对象,既直观又形象生动。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弄明白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教学任务。(2)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新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合作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为解决某一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辩明是非,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合作学习对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生物课堂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例如: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营养》一课,《人类的食物》《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等这些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老师指导完成书本的表格,通过几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来让学生完成,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课程的内容掌握,这样老师教学工作得以减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以培养。
另外,对于相对复杂的生物体结构,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画图来理解掌握知识。例如:胃的结构、消化腺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等,这些都可以花点时间让学生按照书本图进行临摹。这样既减轻教师的工作,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结构理解能力。(读图能力,可以说每年高考都考,10年高考就每天都有图表,现在高三的学生,对图形图像的理解能力可以说极其差。)3、多种媒体应用于教学(注意,不一定是多媒体电脑,毕竟部分学校还没有完全普及多媒体教学)
学生掌握的知识主要来自书本或他人那里得来的间接经验。在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的精力是用于学习间接经验。认知材料的呈现方式,大致有语言文字、实物和挂图等基本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呈现都应惯彻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原则,尤其在生物学科中,大量的语言描述往往比不上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板画、实验和多媒体应用等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现象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直观教学由于眼、耳、手等多种器官的并用,使知识多途径刺激大脑,增强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从而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生物学科除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多创造条件进行直观教学。
例如:运用挂图人体生理结构,使用实物讲授花的结构等。我们学校的陈超群老师就经常自己制作教具应用与教学。用硬质纸皮制作染色体讲授有丝分裂等。部分中学实验设备和材料十分匮乏,因此,生物教师平时要注意及时搜集、保存和培养实验材料。例如,到野外采集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鼠妇、蚯蚓、昆虫等动植物,制作成标本、或者种植、培养、饲养它们,以供实验之用。还要根据教学需求,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能正常进行。
当然,有电脑多媒体的学校,我们生物教师就应该多点使用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材施教
生物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合生物教材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生物兴趣的有效措施。改变传统教学只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的做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观点是:能走出教室的就尽量走出教室。
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生物科组李志文例如:开展小实验及拓展性实验,采集实验材料、制作动、植物标本。还有一些探究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认识校园的生物多样性等等。
③ 10分钟的高中生物演讲稿
执著的力量
但凡是在一个有尊崇文化、尊崇知识传统的民族或国度中,一提到科学家这个字眼,总会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这是正常的,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规律的。
但今天我要说的不是科学家是多么的崇高与伟大,是多么的高不可攀,他并不是不可触及的和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神秘人物。追随任何一个科学家的足迹,你会发现他们的生理结构、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日常起居和我们并无不同之处。或许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眼中的“人类精英”,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并执着于他们的工作。
作为一个妇孺皆知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科学界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在提及自己为何会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时,他只是说了一句;我只不过是对所感兴趣的事喜欢刨根问底罢了。(大意如此)
另外一个同样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也不需多说。为了分离出当时尚未从事实上给予证实的一种放射性元素镭,她在自己简陋的实验室里辛苦工作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因为该元素的强烈放射性而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一位当代计算机语言识别技术中不得不提的重量级人物,至今仍活跃于业界的计算机科学家兼商业成功人士李开复在他的著述中提到“一周工作七天,一天工作十七个小时以上”。
相当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也已年近半百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事实——如果一件事,你坚持做了,可能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你不做,你肯定不会成功。
④ 初一生物演讲稿3~5分钟
演讲稿内容大致:
1.你学的内容
2.你感兴趣的生物知识
3.你学专到了哪些你以属前不知道的知识
4.你对生物前景的远瞻
5.各生物学家的贡献,由此结尾,你以他们为榜样。
内容详略自己安排,顺序也不是固定的。三五分钟的演讲稿很简单的,但也要自己完成啊。加油哦!
⑤ 急求:有关初中生物专题知识讲座稿
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一、根据课标及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如下:
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说出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参与技能训练,发展推理能力。参与动手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采用的课型是探究式教学。
二、说教材:
本节的内容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子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第二节,前面一节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那么绿色植物如何对有机物进行利用呢,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上节到这节的过渡很自然。在这节课中教材阐明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它附合课标中的第四个主题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课标中,它属于理解层次。贯穿教材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1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2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3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我会将教材中的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全班分为8组,每组选做一个小实验,选择时指导同学们每个小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选择。由同学们在课前按要求准备好。这三个小实验不难,学校也有足够的设备可做演示实验,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将让学生为家里的栽培植物松土,达到学于至用的目的。
三、下面我说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的一开始会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引入比较自然,也很快可切入主题。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估计可以答出有机物的用途,这是我会顺着学生的思维,设置思维的障碍:为什么有机物可用来构建植物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一起总结。至于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部分内容,则由同学们交流他们所做的实验过程,并上台演示,在演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采用启发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分步演示的方法,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推论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的对于生物圈子的重要意义。
在此我想说的是:为突破重点与难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改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去探究,组织学生参与分析,通过质疑,探究,交流,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所使用的教学课件比较简单明了,它将做成网页状的结构,主要它将按学生发言及教师教学的需要,调整教学的进度。其中呼吸作用的公式将做成可分批显示的。课件中还会做个小动画,用于巩固呼吸作用公式的课堂练习:将正确的答案拖到相应的位置,如果答对,它就会在停在相应的位置,如果答错,则它会回到原来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还会渗透学法指导,例如:在学生已初步了解观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明白观察要有一定的观察目的,观察时伴随思考,如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萌发的种子做为实验材料,我们可以不可以改用其它材料,引导大家交流,从而让学生的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就可以得到培养。而在小组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他人的身上学到优点,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技能训练中,让学生明白推理的方法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节课的课前要求同学们到实验室完成准备实验,课堂上将利用3分种完成课后练习,在这当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将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给家中的植物栽培植物松土,并请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给予评价.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血管构成的管道系统和管道内流动的血液三部分。其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结构,所以血管和心脏一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基础知识: 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2)能力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示意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观察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观看多媒体大屏幕,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思想教育: 理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教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卫生保健教育: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有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3.教学重点: 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难点: 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按一定方向流动。那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本节课的难点。二、教学方法: 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展开式网络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把电、声、光结合起来,实现声、像、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网络式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科学、简洁,符合生物学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三、课堂设计:Ⅰ、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约2分钟)Ⅱ、讲授新知识(约35分钟) 1.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教师把人体胸透的X光照片在银幕上播放,由于学生是首次看到人体胸透的真实情况,因而学生注意力能立即被吸引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了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配合放映人体心脏位置的绘画复合片,通过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最后用三句话归纳出心脏的确切位置(板书),紧接着,介绍个别心脏位置异常的现象(如:右位心),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2.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以及人体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形态。教师将人体心脏外形的正面观、背面观放大在银幕上显示,指导学生观察、观看,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然后,教师打开人体半身解剖模型的胸腔,摘取心脏,让学生观察心脏的形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总结能力。 3.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及简易黑板图,讲授心脏的结构。教师先将人体心脏解剖图放大显示到银幕上,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板书),然后,教师再播放人体心脏彩色解剖绘画复合片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板书)。接着单片分部放映和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并指导学生分层观察,最后,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示心房、心室及相连的血管,并用箭头标明血液流动的方向。这样的教学,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清楚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4.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的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可利用电脑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32第二自然段,通过指导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播放人体心脏纵剖放大片于银幕上,让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播放人体心脏横剖面的瓣膜放大片于银幕上,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并介绍人类患风湿性心脏病造成心脏瓣膜异常的治疗手段,在此进行理想教育。为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播放了猪心解剖录象,使学生看到活生生的心脏,增强真实感,在看录像的同时,要求学生判定心脏的各个方位;学会识别心脏的四个腔;认识心脏瓣膜位置、形态、结构和开启方向,进一步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人体心脏的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学习到了人体器官的解剖方法和观察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把“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多媒体动画课件”播放到银幕上,显示血液在心脏内和与其相连的血管间的流动与心脏瓣膜开闭关系的情况。在学生观看时,教师可设问:“同学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血液如何流动?心脏的瓣膜有何作用?”让学生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及瓣膜的作用。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地、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5.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板书),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Ⅲ、小结:(约3分钟) 播放心脏解剖放大图,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心脏的结构。Ⅳ、课堂反馈:(约5分钟) 把练习题显示到银幕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选择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
⑥ 生物课代表演讲稿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很荣幸跟大家见面.十分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版加这次家长会 下面我权作为生物课代表说一下本班的生物情况.说下本班生物成绩的整体情况,虽然生物这门课在初中不这么重要,但到了高中却是归在理综内的,为了给高中生物打下基础,希望同学们能重视,初中的学习就是为了高中做准备的.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学好生物以及其他的课程.
⑦ 人教版高中生物 说课稿
参加招聘考试进行说课,最主要的要注意说课的几个流程即: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再和你一起面试的人中,如果其他人没有把握住这几个流程,那么你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给你贴上我自己写的一篇说课稿,以供参考:
说课稿 二、受精作用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第1节作为一个教学主题,其内容需要分解为3课时来完成,为了使“受精作用”的教学相对完整、独立,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我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
(二)教材整合:
1、模型建构的第一部分“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的变化”和“技能训练(识图和作图)”,无论从知识性还是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都与“减数分裂”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我把它们前置到“减数分裂”的教学中进行,但本课时继续使用模型建构的方法。
2、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逻辑出发,我将“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及意义”前置到“生物后代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之前进行,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必修2 遗传与进化》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理解受精作用中染色体的来源和数目的变化,以及配子的随机结合对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难点:模拟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染色体行为数目的变化及配子间的随机结合。
(五)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定教法,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体验,组织交流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动手动脑相结合,自主创新学习。
二、学情和学法、教法: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1、知识基础: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能力基础: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观察、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对生物多样性有感性认识,体验过合作学习的乐趣。
同时考虑到高中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我将学情综合归纳为以下几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而学法的确定还要依据学情,因此针对不同的学情特点我确定了不同的学法和教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型及操作流程
采用“问题——活动”式教学,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理论与具体事例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试验、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开展他们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操作流程为:问题激趣→活动探究→归纳提升→应用迁移,当然这个流程不仅仅是在这节课的开始,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2、播放录像,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
很多学生在看录像的时候都是看热闹,没有什么目的性,录像一停,脑子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在观看录像前我先设置了问题串,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和思考,进而总结受精作用的过程。
看完录像之后,学生基本能够总结出受精作用的过程,但对于其实质还处于比较肤浅的状态,这时可展示生命环进行形象的说明:假设亲代性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有4条——2对同源染色体,那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雌雄配子各从亲代获得了2条染色体,经受精作用后就会完成核与核的融合,同时各自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也就完成了“会师”,染色体数就又恢复为4条,所以说受精作用的实质就在于精子与卵细胞核与核的融合,最终使来自双亲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其意义就在于恢复了染色体数目,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生命环的使用既是对模拟活动的提升,帮助学生理解了实质,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的结构化认知,同时还可以继续利用它提出问题——既然子代都是各从双亲处获得了一半的染色体,那为什么却会出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现象呢?从而引入到下一个环节。
3、循序渐进,进行探究,归纳生物后代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
你能用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来模拟一下形成原因吗?
↓
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性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会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
↓
如果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的话,又会有多少种类型呢?
↓
人的细胞核内有46条染色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又有多少呢?
↓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模拟受精作用的过程吗?
↓
如果前后两个小组合作,将一个组产生的作为雌配子、另一个小组产生的作为雄配子的话,你们还能够共同找出什么原因吗?
4、巩固练习,夯实基础。
新授课结束后,适当的练习对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精心地设置了3个层次的巩固练习——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这些练习既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让教师对本节课的授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板书: 略
另外在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环节中,往往包括两个方面:说课和答辩。虽然说课占了主要的分值,当然也不能忽视答辩环节,要注重自己的语言是否连贯、思维清晰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