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十年代初中生活和现在初中生活的最大区别
最大的区别是初中生更单纯。八十年代初,电视的普及程度都很低,到八十年代末电话还是干部的特权,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总量远小于如今,培养出了我国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
㈡ 80年代初中生学哪些课目
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地理
㈢ 八十年代中学生怎么样
21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们开始怀旧了,那些小时候出现的食物与玩具、穿着和打扮,顿时兴起了一股潮流,“复古”热一下子火了起来。然而即便印象再深刻,过去的时间和不再出现的东西都很难重现,人们也只能凭着那些微薄的回忆找寻脑中的那些片段。然而却有这样一种方法却能够把过去锁定,那便是老照片。 任曙林先生是一个幸运的人,幸运地在“文革”时期爱上了摄影,幸运地从70年代末开始进入校园拍摄主题作品,而且这一拍就是8年,于是也就幸运地留住了80年代这些宝贵的画面——从而让我们在如今幸运地看到了这一切。时光就这样一下子将人改变,那时候还在上中学的男孩女孩们,如今都已应该是中学生的父母了。教室里,操场上,无忧无虑的校园,这些都是记录一个人在成长的路途美好青春的地方,任曙林用8年的时间整天穿梭在这里,记录着这些学生们的成长,也伴随着这个校园一起观察着这些声声不息的青春片段轮番上演——想必当时恰好处于从25岁向30岁过度的任曙林先生,对于当时弥漫在眼前的这些浓郁的校园气息,总会有着过多的复杂心情。所以我们除了在书里能够看到那些被定格在胶片上过往的一幕幕,还能看到任先生回忆当时心情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出自如陈丹青、鲍坤、顾铮等文艺界各行业人士鼎力支持的手笔。如果说对于好奇新鲜的“80后”来说这些照片是一种对旧事物的新认识,那么对于他们这些大手笔来说,这本书里的内容则是一种对自己所经历过的青春年代作以回味的纪念册。 如今,当那些照片上学生们的同龄人,看到照片中曾经的那些单纯与质朴,早已消失在这个高速发展却愈发缺少人情味的时代,也会更加怀念那些无法复刻的青春吧。 (文/艾小驳)
㈣ 现在的初中生和80年代的初中生身体素质差距有多大(最好打个比方)
无法比较.....我们体育老师说,他们那个时候的学生,跑二三十圈都不在话下。我们跑两三圈就累了。
㈤ 80年代 在广州的中学生活是怎样的
80年代广州中学生的娱乐方式开始与电器接轨,比如说从看书到听收回音机和看电视,文体活动答也越来越丰富了,受“全民健身热”的影响,当时的许多中学生都喜欢上了体育活动,直到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文娱活动都以户外的体育活动和在室内使用电器(上网、看电视,放弃了收录机)为主。
我不是广州的,但是当时全国的中学生都是这样的啦,广州也不外乎吧。
至于生活消费水平……由于当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各项实施建设还不到位,因此只有少数的比较富裕的家庭能够把钱使在活动、娱乐等这一层次的物质享受上面。
就这样,当时的广州中学生生活水平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下的,这样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在此后几年里,他们的生活水平却因为改革开放的逐步稳固而飙着上,速度之快比同期其他省份的中学生同步水平快得多了
㈥ 常听长辈们说,80年代的初中生比如今的研究生更优秀,是这样吗
过来了,因为80年代抄的初中生算是高学历了,就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了,但是那个时候的人比较负责任心比较强,比较强,不像现在的人,就是说又不能吃苦啊!现在的研究生承受压力没那么强,80年代,80年代的初中生,他们的哦能力都很强哦,像那个什么一个小学毕业的都可以做会计,做几十年那现在你这个小学初中毕业都做会计都做不了
㈦ 八十、九十年代的中学生有什么特点
社会发展与中学生心理变化
一、 社会背景
八十年代
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迅即主持召开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亲自抓基础教育和教育改革。
80年代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市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按照“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
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8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八十年代社会背景小结: “文革”之后,社会刚刚实现打散和重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开始实施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而在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扮演主角,教育发展开始步入正确轨道。
九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显著成就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教育体制也开始改革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且必须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7年7月香港回归、1999年12月澳门回归
二十一世纪
2001年,中国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2001 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二、各个时代中学生自述
八十年代中学生
九十年代的中学生:为考大学苦苦奋斗
我是山东人,在九十年代上完初中和高中,由于高考竞争激烈,中学生活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恶梦般的印象。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了,时不时还会做参加高考的梦。
似乎从迈进中学校门那天起,我便开始远离快乐。我们除白天7节课外,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上早自习,晚上还要上2节晚自习,我每天都感到睡眠不足。初中我们再也没上过劳动课,也很少开班会,老师每天挂在嘴边上的话是“学习”和“升学”,初三快毕业那阵子,我们半学期没上过体育课。那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制,每到星期六,就有同学喊“解放了”。
高中的日子比初中还紧张,所有的同学都把考大学当作最大的奋斗目标。高二时班里有个同学去参军,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几乎每3天考试一次,老师把同学们的成绩贴在教室后墙,成绩差的同学常感到抬不起头,越压抑越退步。现在回想起来,很难再想起高中老师们的面貌,因为那时只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连老师长什么样都没记住。
二十一世纪中学生
暂时只有这些。。。
㈧ 上世纪80年的中学和现在的中学生,有什么差别(老照片)
以前的中学生有种文艺典雅之美,思想单纯划一;现在的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跳跃,衣饰上趋于潮流化,性格独立。
㈨ 八十年代的优秀中学生题材的电影有哪些
<红衣少女>1980 高中生活 优秀获奖电影
<春晖>1982 高中生活
<难忘中学时光> 1986 高中生活
<青春回万岁> 1983 五十年代答高中生活
<少年犯> 1985 80年代学校组织必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