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学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什么急求!!~~详细的,谢谢。
有憧憬,有活泼朝气,时尚,对影星歌星的执着,对付老师家长的招数
② 中学生性格特征
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性格特点鲜明,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认真加以引导,从而避免孩子误入歧途,早日成材。我想这也是广大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心愿。通过多年来和孩子交谈、观察,总结了一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供广大家长和老师参考。
1、早熟。由于生物制品指让、激素、影视宣传等,使我们的孩子生理和心理越来越早熟,对世界有着超越年龄的思维。
2、可塑性强。所有孩子的内心都是向善的,没有孩子生下来就心狠手辣,杀人放火,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有英雄梦。
3、好奇。孩子们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总想探索一切,总想知道一切,总想掌握一切,充满幻想。
4、贪玩。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并且方式多种多样。
5、自以为是。自以为已经长大,自己是全能的,自己是英雄,是救世主,敢于勇挑重担。已经认识部分世界,在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完全的情况下,自认为什么都懂,什么都行。一瓶不满,半瓶咣荡。
6、自控能力差。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容易被诱惑。
7、意志力脆弱。在生活中稍有挫折就可能灰心丧气,意志不坚定。
8、识别判断能力欠缺。由于知识和技能不全面,对世界没有足够的正确判断能力。
9、逆反心理强。由于和家长老师沟通欠缺,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讨厌家长和老师的处处节制,拒绝执行家长和老师灶逗铅的意图,总想反着做。和家长存在代沟。
以上是我对青春期孩子性格的分析,欢迎广大家长和教师一起探讨。同时也非常希望和中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向我吐露心声,告诉我你的烦恼,相信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下一次我会和大家针对以上特点,探讨如何正确管理中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什么是性格?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与兴趣、能力、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对人的发展起重要的制约作用。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班级工作的重点是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班主任如果善于从学生性格、心理的角度去做工作,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实际情况,班级管理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一、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性格缺陷
1、自卑、孤僻、不合群。由于成长环境、家庭因素、遭遇挫折等原因,部分学生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习惯用贬低的态度看待自己,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敢与人交往,害怕竞争,有的则性格孤僻,不合群。这类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有自轻自贱的倾向,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奥威尔所言:“自卑的人,必定是自轻自贱的人。”
2、任性、粗暴、不善自控。这类学生喜欢以对抗的方式对待人和事,自己不喜欢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的因周围的人不愿意与其交往而显得缺朋少友;有的则容易形成小团体,三五个性格相似的学生纠结一起,所以对班集体更具有破坏性。任意妄为,爱出风头,好攻击别人,缺少自制力,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3、懒惰。这类学生大概有四种:一是失控型。有理想,却管不了自己,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意志力薄弱,勤奋不起来;二是得过且过型。没有理想,没有将来,根本不愿意付出,混日子;三是挫折型。经不起挫折,缺乏耐心和毅力,一有不顺就斗志焕散、精神沮丧,鼓不起干劲;四是享乐型。好逸恶劳,只顾眼前的舒适,不顾未来,没有上进心。
4、无信、撒谎。信,乃为人之本;诚实守信隐好,是我国历来的道德规范。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意思是自身确实有善德称为“信”。而当今不少学生却未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有些学生违反了纪律,作检讨,“保证不再违反纪律”,不用多久,依然如故,根本未意识到承诺的庄严性。有些则撒谎成性,在家骗父母,在校骗老师、同学;不把信用当回事。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无信之害甚于无能,无能人们尚可容忍,但无信者必无友,难免人憎鬼厌,人们会避而远之。
5、冷漠、消极。这类学生常表现为对人事缺乏热情,对集体、同学态度冷淡,不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一般都缺少朋友,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常有自私的心理。这类学生往往不讨人喜欢,适应能力差,缺乏同情心,心胸较狭窄。
6、虚荣心强。有些许虚荣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无可非议的。但虚荣心太强却是阻碍成功的心理缺陷,这容易使学生偏离人生航道。严重的可能会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撒谎、欺骗,损人利已。这种性格对那些优秀学生危害性更大。
7、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压力的能力不足,意志力不强,胆小怯懦,不敢去陌生的地方或跟陌生人、甚至老师交谈,谨小慎微。我曾听说过这样的事,一名女学生在夜里被猫叫声吓得浑身发冷,要打吊针压惊;另一名女生则因单元测试未写完作文而哭鼻子。这似乎不可思议,却反映出情况的严重性。
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性格缺陷并不只这些,学生的性格往往又是复合型的,单一的分析常会失之偏颇,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性格,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富效果。
二、注重学生性格、心理分析,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面对学生的种种性格缺陷,作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对策,及时纠正学生的性格偏差,以利其健康成长。我认为注重学生性格心理分析对于做好学生工作相当重要。
(一)要注意了解学生性格。
掌握学生的性格与心理状况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知而后行”就是此理。我常用的方法有:1、观察。即教师要懂得对学生“察颜观色”,留意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举手投足、眼神、姿势都可显示其性格心理;2、谈话。与学生谈心,从他的谈吐中探听学生内心的隐秘,既可加深师生的互相了解,教师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3、问卷调查。精心设计一些题目,通过答案的回收掌握学生情况,这是我常用的了解学生想法的方式;4、性格测试。找一些操作性强的科学的测试方法,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性格分析。这种方法较为新颖,学生兴趣极浓,学生也能因此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当然,结果是参考性的;5、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了解。如学科活动、日记作文、主题班会等。这是了解学生必不可少的方法。
(二)坚持从正面引导。
我曾有过教训,一名顽皮学生,经常打架、旷课,是学校有名的“捣蛋大王”,一次我狠狠地训骂了他一顿,说了句:“真是烂泥糊不上壁!”他当场与我顶撞起来,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在日常教学和日常的交谈不断地予以指导,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与他的关系才恢复正常,他的思想纪律也有了很大进步。所以无论对哪类学生都应坚持正面的引导。
如何正面指导呢?首先,应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和解决学生问题;其次,坚持鼓励为主。过多的指责和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自尊,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赞扬和鼓励则可调动学生性格中的积极因素,使其健康发展;再次是注重情感的投入。做学生工作,必须满腔热情,让学生体会到你的苦心和真情,并切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另外,要注重心理辅导。若说以上一点是“动之以情”的话,这点就是“晓之以理”。除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加以指导,还应定期举行心理辅导讲座。这是许多班主任都忽视的工作。
(三)培养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学生性格的形成固然与家庭影响、父母教育密切关系,但学校班集体健康向上的氛围熏陶同样重要。这学期初,我在班上作问卷调查:你希望我们班是怎样一个班?结果全班90%以上的学生回答希望“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或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说明学生对团结和谐的集体氛围有强烈的诉求。
如何培养团结和谐的集体氛围?我认为:1、让学生互相沟通。学生虽朝夕相处,但常常交流不够而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影响关系。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了解他人的意见,这是互信和友好相处的基础。班主任应创造学生自由交流的条件,如开主题班会、设立班级日记和班务论坛等;2、提出明确的班风要求。特别要培养学生坦诚、宽容、友善的品质;3、提倡合作精神。可成立互助小组,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教师的责任是提出要求,对实施过程加以督促、鼓励和规范。
(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思想情绪方面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性格成熟和心理健康的标志。班主任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1、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认识自己的思想性格,这是自我管理的前提;2、学会控制和协调心理情绪。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解脱,走出心理困境。如,自卑时,应想到自己跟别人差不多的,多想想自己的长处;焦躁烦闷时,应学会自我安慰,多向朋友倾诉;冲动暴怒时,要学会转移情绪,多些自我反省,等等。3、教育学生积极地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什么事情效率都比较高;懂得自我暗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向成功。时常听学生怨叹:我怎么这么差劲?我没希望了!我怎么办……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实,一个人要做成什么事情,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我可以,我要成功!并且为之不断努力,那么他离目标必然越来越近,直至成功。一般而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情绪稳定,懂得适应他人和环境,富有同情心,那整个班级的气氛就会融洽和谐,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诚长。
(五)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
有些学生由于性格习惯的原因,总会有各种问题出现,单是口头教育强调还不够,还应建立一套细致的、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约束机制。一般学年开始我都会与学生共建班级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怎样的班?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提出建议,自由讨论,最后将各方意见条例化、量化,并以自评、班评、师评的方式定期检视学生的表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减轻了班级工作的难度。
(六)注意教师自身性格因素在班级工作中的渗透。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责难;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这是一段有关家庭教育的话,其实对班级工作同样适用。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性格特征是影响班级气氛的因素之一,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程度和归属感,往往与班主任的性格有关。有心理学家曾作过调查,理想的教师大都有下列性格特征:正义感强,严格,开朗,富有幽默感,责任心强,可信赖,亲切温和……这样的老师最讨学生喜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他的教育也就更易产生效果。
我觉得,班主任应在工作中尽量排除自身性格的消极因素:一忌偏见。偏听偏信对学生的伤害极大,会妨碍教师正确感知真实的情况,所以对学生,尤其是待优生应予以充分的信任,对其表现不要匆忙而草率地作出评判;二忌粗糙。粗糙、放任自流是班级管理的大忌;三忌漫无目的。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周详的计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被动的“庸医式”的管理要不得;四忌贫乏、冷淡。班主任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工作,“深入群众”,以满腔的热情真情感染学生,以高尚的德操陶冶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和良好工作方式教育学生;五忌粗暴单一。不同性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自卑孤僻型学生,不宜一味训斥、责骂;虚荣心强的学生应在指出不足的同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任性、粗暴的学生则应“以柔克刚”,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重交心,若只是骂和压,“以暴制暴”,学生可能就会变成“煮不熟、蒸不烂、锤不扁、压不碎的铜豌豆“,使教育失去效力。
当前中学生的个性复杂,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智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性格与心理分析,多从学生性格的角度来分析处理问题,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
③ 初中生的性格特点,
叛逆,正在走向成熟所以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理解。本身的品性正在形成中,应该好好诱导。
④ 中学生特点
1. 成人感
这主要表现在生理机能进入早期成人期的改变,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向发展。他们对人和事的态度、表达情感和行为方式、行为内容都有了显著的改变。同时,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但是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感体验,是这时期所缺乏的,没有社会实践,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强。由于初中生的成人感与幼稚心理并存,他们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与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2. 独立和依赖
这体现在同伴关系的日益增强,与父母在情感、行为和观点上的分离日益加深,父母行为榜样的弱化体现。在对待教师的态度上增加了更多的保留和批判、怀疑的成分。
当学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时,他们不愿意服从一切,不愿意听取父母、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的意见,往往处于与成年人冲突的状态。然而,他们对父母的依赖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的精神理解、支持和保护。例如,他们有时会反抗,向别人表明他们是独立的,或者需要掩盖自己的弱点。
3.自我评价
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些包括自我理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其他形式。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
他们不仅可以体验到与家人、老师等关系的存在,还可以进一步体验到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进入一个新的“自我发现”时期。
4.自尊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这正是他们自我价值认同的体现。他们表现渴望理解和宽容。中学生的典型特征是追求浪漫、放松、自尊、竞争的学习氛围。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幼稚和冲动被老师指责和嘲笑。
5. 片面和表面
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上具有偏执狂的特点,他们会产生误解和不愉快。由于认知不完整,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因此,他们在情感上很固执。例如,一些初中生会因为几次挫折而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沮丧的感觉所淹没,并且长期无法摆脱。
⑤ 初中生个性的发展的特点
严格地说,初中生的个性心理还远未发展成熟,初中阶段的孩子身上显露出的性格苗头,可能只是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反映,我们必须结合这个特殊年龄的特殊问题,用发展的眼光面对种种个性现象。总体来说,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呈现出暂时的不平衡和偏激的特点,特出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进入自我意识从外化向内化转变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活动空前高涨,但他们对自己形成的自我观念却常常使动荡和片面的。一方面,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得初中生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目光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人际关系和价值理念。他们的内心世界迅速丰富——围绕“我”的问题层出不穷,因而围绕“我”的探索和体验也迅速展开,为他们培养自知力和自控力提供了可能,也为他们接受社会行为规范、学会与别人沟通和相处提供了强烈的主管愿望。另一方面,他们经过反复的思考也不一定能对有关自我的种种问题有什么明确的客观结论,有时会因为认识能力和社会经验的不足,让自己陷入经常性的迷惘和困惑,乃至对人对事出现一些敏感、偏激的认识,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观点,使其自我观念中伴随着许多夸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二) 个性的发展特点 反抗性事初中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突出的个性特点——对一切外在的力量予以排斥或拒绝的意识和行为。 1、反抗性出现的原因 初中生出现明显的反抗性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我意识的高涨导致初中生急于向人们树立和维护独立自尊的自我形象,一旦这种自我独立的诉求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便会偏激地认为是对方在妨碍自己,于是产生叛逆心理;二是性生理活动中神经系统的过分活跃与性腺的尚未成熟之间额不协调引发行为和态度上的过敏,对少量刺激给予极大反应,也容易表现出行为反应过当的情况,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会被大家理解为反抗性。 2、反抗性的典型情形 一般而言,初中生容易在下列情况下出现反抗行为:一是独立意识受阻,比较典型地体现在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关心表现出极力拒绝和厌烦;二是自主性被忽视,当初中生们的主张被父母或教师否定,他们会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挑战父辈的权威,如果他们的提议被驳回,或者在执行他们接受某种观点或行为方式的时候,他们常常不会一口答应,为了显示自己并不盲从,会表现出反抗的倾向。 3、反抗性的表现形式 初中生们表现反抗性的方式各不相同,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硬碰硬式。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遇到自己不愿顺从的人和事时会公开拒绝,很容易与对方发生激烈争执。这种对抗往往时突然爆发的,并且任何方式的劝解都会无济于事,但是事过之后他也会很快平静下来。二是冷漠式。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内向的学生身上,女生比较多见,他们以沉默和不置可否来表达反对。这种不呡不火的态度比较固执,不容易平息、转移和分散。 4、反抗性的特点 初中生的反抗性有容易迁移和泛化的特点。当他们对某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言行不满时,会将这个人全盘否定,而且会使他们对对方所在的集体或同一类人都产生抗拒。因此初中生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就被他成一无是处;妈妈的话引起他反感,爸爸的话也很快失效。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对抗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结果更加恶化,产生被孤立的主观感受和极度压抑的情绪体验。这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当然是很不利的。
⑥ 学生性格特点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人对客观现实总有自己的态度,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如有的儿童,对学习认真,对小朋友友好,有的儿童学习马虎,和同学常闹小矛盾等等,都是各自待事物及其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性格是人的个性中的核心成分,性格特征是稳定的、经常性的特征,不是偶然性的,情景性的表现。
一、小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儿童的性格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长期塑造而成的。性格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性格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心理学家对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发展与教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但其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四年级至六年级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高年级儿童已完全适应了学校里以学习活动为主的生活,集体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同伴交往日益增加,教师、集体、同伴对儿童的性格越来越产生直接影响,使儿童的性格特点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到小学六年级,儿童开始步入青春期,青春期身心的巨变又将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小学高年级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2.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具体特点
刘明(1990)等人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情绪特征不断发展,并在高年级出现高峰,这主要是由于在这个时期,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发展很快;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性格意志特征的发展曲线是平直的,差异均不显著;小学生性格的理智特征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二年级到四年级呈稳定发展,四年级到五年级呈迅速发展。
我国研究者对小学生的性格进行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好奇心这一性格特征上,二、四、五年级相互间的均数比较差异都非常显著,说明各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发展迅速。进取心这一性格特征在二年级发展迅速,进入四年级后则发展缓慢,但较之二年级有很大的进步。但三个年级在独立性上的差异不显著,说明现在的小学生在独立性上发展不够,依赖依然极其严重,家长、老师应注意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研究还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好奇心和进取心的性格特征。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是不可缺少的,此外,男、女学生的独立性、好奇心未表现出差异,但在进取心上,女生胜于男生。这可能是小学生男生学习成绩不如女生的原因之一,教师应注意到对男生进取心的激发和培养。
二、小学生性格的培养
1.认知教育:认识决定着行为的态度,是行为的指导。在小学生的性格教育中,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认识能力、以知育性。具体教育中,在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一定的人生观知识,面对现实的人际知识,使学生了解、领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如阅读文学,通过优秀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正面形象的性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阅读历史书籍,以史为鉴、阅读名人传记,切身体会伟大人物的成长过程,影响心灵等等。
2.实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性格。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听报告会,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开展文学艺术活动,如书法、音乐、绘画、舞蹈等等;举行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建设劳动,鼓励多做家务等等,在活动之中,发展学生的良好性格,矫正不良性格特征。在教育中,要针对小学生特点,采用榜样示范、情景暗示等方法,多用鼓励、表扬来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倾向,反复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3.班级教育:班级是学生进行集体活动的基本地场所,是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微观环境。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具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他们是集体的主人,在集体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与他人的的交往、比较和评价他人过程中,学会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班集体为学生的性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在教育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来培养学生的性格,要注意运用少先队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性格,同时班主任要注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鼓励儿童的友爱、互助,形成积极的人际交流,改变那些地位较低的学生的地位,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等,使小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自我价值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在积极愉快的开放的班级氛围中发展性格。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尽管他们运用的准则一般还常是很具体的,他们的评价却变得越来越全面,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性格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
⑦ 中学生的特点、、
一.独立性增强
孩子最终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那是他到了真正独立的时候。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十几、二十年的事。孩子的独立性的发展有三个明显时期:第一个在1岁左右,孩子学会走路以后,他有了一定的活动自由,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第二个独立性的表现在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后,语言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有了自己的交往空间,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小小的社会空间,独立性也更强了,但这两个时期的独立性表现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独立性主要是行动上的表现,父母觉得自己能完全能把握孩子。而青春期阶段的独立性有它的特殊性,主要是心理、思想上的独立,具体表现在:
1、成人感的体现
随着生理发育逐渐趋向成熟,孩子在心理上也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同时也希望别人把他当成大人,不喜欢大人重复的唠叨,同时喜欢模仿大人。男生模仿父亲的行为,女生模仿母亲,当然其中的模仿行为也包括消极的,如吸烟喝酒,化妆;还有的想要享受成人的权利,如谈恋爱。模仿家长的思维(一个挑剔老师的家长,现在你不引导孩子尊重老师,将来他也不懂得尊重家长)。这时的孩子不喜欢家长把自己当小孩一样训斥,特别不喜欢不平等的交流。“小孩子知道什么”“走开,这是大人的事”,这是他们不愿听的。其次不喜欢大人的唠叨。
2、反抗性的体现
反抗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显的,直接和父母顶嘴冲撞,不管父母说的是对是错,一概不接受;另一种是内隐的反抗,表面上虽不反抗,但内心或行动上却对父母说的置之不理,同样另父母头疼不已。他们的反抗对象首当其冲的是母亲,其次是父亲,也有反抗老师的。上小学时,家庭有如守护自己的城堡,不管在外边遇到一些什么不顺心的事,一回到家就觉得平安。而到了初中,父母就变成了对自己行动乱插意见、横加干涉的人。有的询问本来出自于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但孩子却认为这是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束缚自己而不愉快。虽然反抗性在初中学生中都有体现,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在家与父母无理取闹的,他们的反抗与父母的刺激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家长绝对权威主义的家庭,孩子反抗性较明显。具体说三个方面的原因易导致反抗性增强。
1)、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所引起的逆反
由于对生活、理想、社会等抱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两代人往往缺乏共同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硬要强行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孩子头上,就势必导致孩子的逆反。如,家长拿自己当年的处境来与孩子来比,当年我……。或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希望孩子照你的期望发展,忽略孩子的个性特点(例如,神童周束英,一个孩子内外向的问题)
2)由人的好奇心引发的逆反
家长有的书或碟,对孩子说“这个你不要看”“小孩子不能看”,不说则已,一说反倒引起孩子的注意并激起他的好奇心,使他产生非看个究竟不可的念头。(只要巧妙处理,容易避免)
3)由偏见引起的逆反
一个人如果被人讨厌,那么他说的话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这种偏见发展到严重的程度,甚至会使人不能作出理智的判断,不管你说的对还是错,可能被一概拒之门外。做父母的会不会令孩子讨厌呢。答案使肯定的。一位学者指出,下列六种类型的父母易使孩子生厌:过于固执、自私自利、头脑封建、对子女干涉过多、对子女不能公平对待,不尊重孩子的意见。举例:不懂就问和问就骂。小学还会哭和初中连哭都不会了。
对策: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家长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保护孩子的独立性、成人感
到了中学,孩子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没有的话,反倒是发育迟缓的表现。家长应该试着把孩子但大人,平等对待他。但承认保护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放纵。孩子仍需教育,他还是半大人半小孩阶段,家长教育时不要挖苦讽刺孩子。如孩子考得不好时,与其训斥他:“这么简单的题都错了,你怎么这么笨!”不如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这么简单的题,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不会错了”。这样既尊重和保护了孩子的成人感,又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教育效果比较好。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要为孩子的将来奠定基础,是要为孩子将来生存在社会上培养一些重要的素质。有的家长要孩子学这个那个,这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但这只是培养他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我们还要培养孩子将来成为成人后必备的素质。如:责任感、爱心、善良、诚信等。去年三八节,我要学生回去给妈妈洗一次脚。有些做到了学生说“我妈妈急得要死,连连拒绝。说‘你去学习,只要你成绩好,妈妈什么都不要你干。你考好了,妈妈给你洗脚都行’”。家长本可以进行一次最好的亲情交流,却让孩子觉得很无趣
②学会与孩子谈话、沟通
走进孩子的世界,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有的家长除了学习、生活小事,再不和孩子讨论其他问题,甚至认为孩子多嘴,这是孩子反感的,由此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每天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分”,有多少家长会问“今天心情怎么样?”孩子兴高采烈的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例:1、挤公共汽车,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2、不能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使他觉得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训话助威。
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偏差:①场合不当 比如在饭桌上训斥,或在人多的时候揭孩子短,数落孩子的不是;要如实地挖掘他的优点。 ②愿望错误 希望孩子全盘接受你的观点,或按照你的要求发展自己,其实孩子和你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不一致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无条件认同你,显然会加剧亲子矛盾;例:一家人在逛街,爸爸买了近千元的衣服,之后爸爸对她说:“孩子,你以后要努力学习,挣大钱!”妈妈问:“你以后由没有挣大钱的愿望?”她说:“随便吧”。妈妈就说:“你真没志气,你应该说,有,爸爸你看我的吧,我一定挣大钱给你!”心理课上,讨论“幸福”,一个男生说要拖儿带女,走在秋日的夕阳下,我认同了他。③态度错误 要么和孩子不说,一说就是责骂、训斥、讽刺的口气;一个出走的孩子的说,“我再也受不了我妈,她用刀架在脖子上逼我”④内容错误 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很有失败感;想想一个人每天就挑自己的刺,谁爱听啊。⑤方式错误 单方面说教,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家长不自信的表现。孩子正处在发展中,他们的成长具有起伏性,反复性,有的家长太急于求成,与孩子谈话失去耐心,谈上几句就不欢而散。
二、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到了中学,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包括自己的身高、胖瘦都开始在意了,有的甚至因为自己外在形象不满意而自卑。他们会开始注意穿着打扮,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2、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学时孩子更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外部世界。而现在他们经常会反问自己:在别人眼里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的能力、我的人缘究竟怎么样?为什么我会不如别人?等等。
3、自尊心强 孩子和希望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包括家长。孩子开始希望得到父母及朋友的尊重,不希望父母总已责骂的语气和他说话,他会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
⑧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哪些
消化过去的经验,学会运用普通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启发,这是初中生整体面专貌。
学生的成长伴随属着自我定位的不明以及认知外物的阻碍,通常糊涂的学生总是保持着两者都有的状态过活,因为他们的世界仅仅局限在学校、教科书以及自己课余时间少量的兴奋水平所激发的灵感。
1.强调自尊,不会自我批评而善于自我安慰,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话语中,也体现活动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喜欢的则不会自己创造,认知水平空空荡荡,所以在遇到知音会欣喜若狂,这种特征的人的性格像蹦极一样。
2.强调超越,这种学生一般认知比较先进,在家庭里有自主意识。如果这种自主意识是被压抑过的,他则很难发挥的出自己的实力,整日陷入自我的追讨和矛盾中;如果这种意识得到了扶持,他就获得了真正批判能力,但是因为他强调的是超越,所以会有一定的野心。
3.强调自由,这种学生总是秉着快乐至上或者简单就好的信仰生活,他们很随性,懂得尊重,也会体贴他人;但是也会有两种极端情况,有的是特别执着于苦难,特别富有同情心,有的则是向我而生天生丽质自不弃变得外冷内热。
⑨ 初中生特点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敏感;少有保守性;喜欢进专行丰富、奇属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初中生的求异思维发展非常明显,求同思维发展比较缓慢。初中生的这种创造欲望,主要来自于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和高涨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