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1、专心听课的习惯。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不是简单的看一遍,要能提出问题),课上动脑动专手,属集中注意力(笔记有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2、及时复习、做题实战的习惯。学习后的遗忘是很快的,不及时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耗时耗力;课后巩固、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学会反思、归类、整理。 3、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的习惯。老师讲授的知识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每个人的具体掌握情况不同,所以自己要学会调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2. 如何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不良学习习惯有哪些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东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要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前、节假日和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自学。
2. 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精读为主,博览为辅。教科书、有关参考书要精读,其他读物要博览,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 自学时要多思考。真正做到: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提出问题,引向深入,把书读"薄",增进学识。
4. 要注意积累材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然后把资料归类,以便使用。
5. 处理好自学与从师的关系。坚持自学与从师相结合。在自学过程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有时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解决的。如能善于从师,请教师长或同学则可以少走弯路。在自学的基础上能有几个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启迪思想,这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大有帮助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荐的《十诀学习法》值得我们借鉴。一序:有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勤:精于勤,荒于嬉;三恒:持之以衡,锲而不舍;四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五问:不耻下问;六记:多动笔墨,多作笔记;七习:温故而知新;八专:专心致至,专心博广;九思:多加思考,学校运用;十创:触类旁通,敢创新路。
父母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都比较活跃,但与儿童多动症还是不一样,有些父母认为好动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也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将好动和多动症混为一潭,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就会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难以建立健全自身人格,与人交往会遇到困难,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行为不能自控,打人闹事……等等,这一切因素不仅不利于一个正常孩子的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歪曲他的本来人格,严重损伤智力、学习技能和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孩 子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就应引起父母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默契,引导和教育孩子矫正自己不规范行为,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对于这种孩子的矫正,若不是非常严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反之,应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和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父母在指导时应注意: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有宽容的态度,有的父母看见孩子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听见孩子说些令人生气的话,就不能容忍孩子,视孩子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
帮助他改变的时候要有耐心,孩子有这种问题,他自己也不喜欢,但他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自己讨厌的事,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帮助他改变缺点的时候,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和改正他的偏差。
多关心他,有这种毛病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好自己,吃饭不好好吃,睡觉也睡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也做不完整,与人交往困难,小朋友不愿同他玩。表面上,他动得一会儿也不停,其实他的心里很孤独,父母的关怀,让他多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至少父母是他的好朋友。
多鼓励,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鼓励和奖赏他,不能拿与他同龄的孩子相比,而要看他以前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进行对比,有长进就要不断地激励他,让他逐渐有更好的表现,即使偶尔有退步的时候也不要急噪,你的不断鼓励一定能换来好成果。
不能在心理上给他压力,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但他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心理上本来有问题的孩子很难承受其它的压力,这不仅不能促进他对错误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改正,反而容易使他走向极端,滑入不能自拔的泥潭,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毁了这孩子。所以父母或家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即使是外部或周围环境的压力,父母尽量为孩子减轻或缓解那些压力。
不能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是那些粗暴的父母的行为。在为人父母之前,爸爸妈妈应该学一点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只有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很多父母不懂教育孩子,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棍棒相加,就是好端端的苗子非被弄歪不可。过去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反过来,“子不教,母之过”。因母亲在家庭地位的提升,管孩子这事也自然成为母亲的事,而母亲脾气易暴,打孩子比父亲多的多,结果是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当然要受到惩罚,但不是体罚。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一个人在没有危险的房间里安静一段时间,等他闹够了,再让他出来,进行说理教育。要他知道作错了是要受罚的,家里不是没有规矩的。同时在他有好的表现时,及时表扬称赞他,从而让他迈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资深科学家:“你在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科学家摆摆手,“我在幼儿园学到了毕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由此看来,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王老师说,在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要学多少知识、成绩要有多好,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发现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倾向,应立即予以纠正。在小学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能令孩子终身受益。
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哪些?”王老师根据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将孩子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一一总结了出来,不少家长不住地点头,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王老师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效率低下;4.不善于利用工具书,马虎应付学习;5.爱面子,不懂也不问;6.做作业拖拉;7.快下课时听不进讲,早早收拾好书包,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8.学习之余不善反思;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10.只关心分数,而不对作业、考卷进行分析检查;11.学习时小动作多;12.边做作业,边看(听)电视(收音机);13.书本胡乱丢,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14.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15.听不进对学习的批评;16.偏科;17.学习易受情绪影响;18.学习耐挫性差等。
矫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技巧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没少管,但似乎效果并不好,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王娅琼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每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向学习习惯迁移,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王娅琼说,一般而言,家长的生活习惯好,自然会“传授”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长们有意识地自我约束才能达到的。对于几类颇令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王娅琼认为家长应学会运用技巧。
1.做作业拖拉
小宁上三年级,很贪玩。每天做作业总要到晚上10时以后,其实他的作业并不多,他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在晚7时完成。家长发现,小宁在做作业时,拖拉习惯了,喜欢边玩边做,做两分钟,玩五分钟,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
王老师说,孩子做作业拖拉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们造成的。“一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端茶、倒水,总是在打断孩子;还有的家长喜欢坐在旁边指手划脚,孩子写错一个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惧,每写一个字都小心谨慎;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就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一些孩子为了避免多做作业,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对策:孩子拖拉,家长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养成了做作业拖拉的习惯,然后对症下药。孩子做作业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厕所,要用的文具、书本都准备齐了;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一旁盯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于一些已经有拖拉习惯的孩子,可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限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可在联络本上向老师汇报。
2.不检查作业
婷婷平时的作业整洁、正确率高,总能得到小红花,但一到考试就落后了。老师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得知,婷婷平时做完作业,没有自行检查的习惯,从一进小学校园开始,家长就包办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任务——检查作业。
对策:孩子们都是喜欢游戏的,建议家长和他们做个游戏。封孩子为“作业(试卷)国王”的警察,警察的任务就是抓坏蛋,在这个王国里,坏蛋就是那些错题。每次做完作业或是答完试卷后,“警察”就必须尽义务要抓“坏蛋”。如果有一天,警察再也抓不到坏蛋了,那么警察就可以升级为警长。这个游戏也能帮助孩子改善作业粗心大意的毛病。
3.不懂也不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王娅琼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乖巧得很,但也很少提问,“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善于思考,提不出问题来”。不懂而不提问的现象,总是让问题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越积越多,问题多了却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孩子想提高学习就难了。
对策:思考会令孩子不断进步。对于不爱思考和提问的孩子,建议家长多从其他方面来促使孩子开口提问。比如,家长可多带孩子去科普展馆,去超市和菜场,让孩子多问,比如买东西,让孩子去问价格,提示孩子去询问商品情况,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也能让孩子将提问看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也应“不耻下问”,学着向孩子问问题,孩子回答不出来的,就带着孩子一同去向他人请教,家长这样的做法,也是对孩子提问进行的鼓励暗示。
4.学习缺乏动力
丁丁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就是学习不主动,非要家长盯着才肯学习。由于学习不主动,在临近考试时,丁丁得花费比同学们多出几倍的精力备考,“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丁丁的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
对策:给家长提供一个游戏学习法。孩子不愿学习,却一定会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牌”学习,如将想让孩子学习或是复习的内容(学科不限)写在多张纸条上,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双方相互抽牌答题,最后让孩子将所有的题过一遍。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打牌”的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睿智,有时糊涂一点,向孩子请教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5.不爱惜学习用具
玲玲上学了,父母给她买了许多漂亮的文具,玲玲着实兴奋了一些时候。但好景不长,玲玲的书桌上和书包里放满了没用完的铅笔、作业本。每支铅笔用过两次后就搁置一边,要换新的,每本作业本用不到三分之一,就破损不堪,卷笔刀多得可以开博览会。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们都毫不吝惜,在给孩子选购文具时,多半会迁就孩子,动辄花百来元买一个卷笔刀,但孩子却并不珍惜。
对策:孩子乱丢学习文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对文具的保管情况,对孩子浪费的行为要进行教育(如可带孩子去了解贫困学子的学习状况),对孩子不切实际地提出购置文具的行为要学会拒绝。家长也可以试着这样做,可将文具作为奖品送给孩子,在赠奖时给孩子提出期望,相信孩子看到文具时就能想到它背负的“使命”,不会轻易浪费。
6.不清理学习场所
清理学习场所是指学习完成后及时整理桌面和周围环境,物归其位,以便下次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有些孩子由于多种原因,不太耐烦去做这种工作,往往把清理任务扔给家长。家长有时出于溺爱,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已经够辛苦了,就不再要求孩子清理学习场所、收拾书包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会做这么细致的工作,或做起来较费时,效果不佳,于是越俎代庖,落得省事。
对策:孩子做作业是比较辛苦的,但不能因此放弃要求。具体处理办法是,让孩子稍稍休息和松弛一下,然后再要求孩子清理。孩子初次清理时,应有耐心地在一旁指导,直到清理完毕为止。最后,给孩子一些鼓励,口头鼓励或物质鼓励均可。特别注意的是,就算是孩子收拾得不干净、不整洁,家长也应鼓励,而不应抱怨或再次整理,这样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7.无节制地看电视
龙龙爱看电视,放学回家,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打开电视,看得入痴入迷。吃饭、做作业、玩耍都要开着电视,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至少4个小时。眼睛近视了不说,学习效率也极为低下。
对策: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是不合理的,关键在于指导孩子正确地利用这种传播媒介。为了防止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家长必须对孩子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要约法三章,每天能看多长时间应依儿童年龄、身心状况、学业状况而定。有两条家长须记住,第一,不要把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赏;第二,要恰当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适当带领孩子做些室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又有益的儿童读物。另外,家长自己也不能有长时间看电视的习惯,最好不要经常打开电视。
纠正行为不要撕裂“伤口”
王娅琼说,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个反复的过程,纠正的过程也许是艰辛的,但只要家长每天坚持纠正,且方法得当(注意:身教要多过言传,少责罚、多鼓励),一天天过去,就能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转变。尤其是在暑假里,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可借机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时,切忌撕裂‘伤口’。”王娅琼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在餐馆打工时,手指被刀具划破了,他去一家私人诊所治疗。医生给他清洗了伤口,上了点消炎药说:“没事了,你的手指只是一根小血管受了伤,不用包扎,会自然愈合的。”这人觉得奇怪,“您怎么知道只有一根小血管受了伤?”医生听了,便很认真地拿来镊子,将那人的伤口朝两边撕开,指着中间的一根小血管说,“你看,先生,就是这根小血管受伤了!”这一下,这个人原本不用包扎可以自行愈合的伤口遭了殃,伤口不但要包扎,还得请假休养。
王娅琼说,这个故事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给了我们启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他们自己可以自然修复的小“伤口”,却被家长人为地“撕大”了,弄得非“包扎”、休整不可。比如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爱岔嘴是正常现象,孩子们得有个适应过程,但不少家长和老师却总在批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不是个好孩子,一边罚站去?”看看,“伤口”被撕大了,想“自然愈合”都变得困难了,将来只有靠老师和家长的强力矫正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然愈合的小伤口不留疤痕,而经过扩大再治疗的伤口,治愈后是一定会留下疤痕的。王娅琼说,在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方面,被“撕开”扩大化的坏习惯,将来的纠正也会留下“疤痕”,而这也许是孩子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3. 急~高分再加分。举中学生不良习惯的例子、因细节而导致失误的例子。
对于孩子不良学习习惯的思考
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有的学生效果差呢?我觉得,这里面除了智商外,还和习惯和综合能力有关。而且,智商的高低主要是先天因素决定的,而学习习惯可以从后天培养。在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水平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认为,目前孩子们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愿做。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讲课时学生的举手率很低,而把学生叫起来时发现他们多数会回答。询问了其它班的老师,也或多或少的有这种现象的存在。A同学的父亲是中学的校长,她一向成绩很好,但上课除非是公开课,或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问题,否则她是不会举手发言的。再后来,她连学校的某些公益活动也不愿参加,与其它班干部的合作也不愉快。问其原因,她说:“别人都知道,还用问我?”语气中相当的自傲。
2、不敢。B同学虽是男生,但从小就娇气,已经上五年级了,在家晚上上厕所还要奶奶陪着。课堂上从不举手,更不用说向教师提问了。原来,他从小身体不好,经常要家人照顾,而且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父母在外打工,他自然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了。
3、不会安排。C同学的作业大多数是在交之前10分钟做的。有一次问他,别人做作业时你干什么呢?他说:“也没干什么,就是钢笔坏了,修一下。”“你不是有好几支钢笔吗?”“嗯……”
4、自制力差。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年龄有关系,高年级的同学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可达20—30分钟,但却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实这也难怪,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体比我们小时候多得多,教师的教学手段更新相对较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是让学生“望而却步”,上课时自然会“开小差”了。
产生学生不良习惯的原因很多。但我发现,在独生子女中,孩子的坏习惯多;其次,父母不经常在家的,孩子问题也多。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好习惯。
4. 中学生不良习惯的事例和解决方法
对于孩子不良学习习惯的思考
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有的学生效果差呢?我觉得,这里面除了智商外,还和习惯和综合能力有关。而且,智商的高低主要是先天因素决定的,而学习习惯可以从后天培养。在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水平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认为,目前孩子们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愿做。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讲课时学生的举手率很低,而把学生叫起来时发现他们多数会回答。询问了其它班的老师,也或多或少的有这种现象的存在。A同学的父亲是中学的校长,她一向成绩很好,但上课除非是公开课,或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问题,否则她是不会举手发言的。再后来,她连学校的某些公益活动也不愿参加,与其它班干部的合作也不愉快。问其原因,她说:“别人都知道,还用问我?”语气中相当的自傲。
2、不敢。B同学虽是男生,但从小就娇气,已经上五年级了,在家晚上上厕所还要奶奶陪着。课堂上从不举手,更不用说向教师提问了。原来,他从小身体不好,经常要家人照顾,而且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父母在外打工,他自然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了。
3、不会安排。C同学的作业大多数是在交之前10分钟做的。有一次问他,别人做作业时你干什么呢?他说:“也没干什么,就是钢笔坏了,修一下。”“你不是有好几支钢笔吗?”“嗯……”
4、自制力差。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年龄有关系,高年级的同学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可达20—30分钟,但却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实这也难怪,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体比我们小时候多得多,教师的教学手段更新相对较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是让学生“望而却步”,上课时自然会“开小差”了。
产生学生不良习惯的原因很多。但我发现,在独生子女中,孩子的坏习惯多;其次,父母不经常在家的,孩子问题也多。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好习惯。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4174685.html?si=2
5. 怎样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健康的教育也随之深入人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不爱劳动、骂人打仗等不良行为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将导致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严重的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当前的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对事物判断是非需要逐步去认识,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扔垃圾;为什么上课要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当学生知道了为什么,知道了什么是好坏、对错后,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培养,随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随时指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纪律习惯、与人正常的交往习惯等。这样,既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又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再者,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班级人际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人际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环境影响人的最好证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的,校内的绿化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的好坏时时刻刻的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思想。另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言一行,以及学校内其他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的言传身教,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进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都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作好家长工作,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研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向导,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的重要基地。往往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不讲卫生、不爱学习、出口骂人也恰恰反映了一些家庭中家长的思想行为现状。因此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指导家长的一些传统落后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学生不仅在学校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又在家庭中得到强化,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做到协调同步,双方面的严格要求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认真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心,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健康的教育也随之深入人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不爱劳动、骂人打仗等不良行为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将导致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严重的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当前的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对事物判断是非需要逐步去认识,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扔垃圾;为什么上课要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当学生知道了为什么,知道了什么是好坏、对错后,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培养,随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随时指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纪律习惯、与人正常的交往习惯等。这样,既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又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再者,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班级人际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人际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环境影响人的最好证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度过的,校内的绿化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的好坏时时刻刻的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思想。另外,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言一行,以及学校内其他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的言传身教,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进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都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作好家长工作,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研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向导,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的重要基地。往往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不讲卫生、不爱学习、出口骂人也恰恰反映了一些家庭中家长的思想行为现状。因此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指导家长的一些传统落后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学生不仅在学校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又在家庭中得到强化,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做到协调同步,双方面的严格要求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认真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心,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作出分析,采取有效地指导方法,加以矫正。另外,教师还应密切观察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症结,及时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而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良好习惯去决定自己的美好人生吧!世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作出分析,采取有效地指导方法,加以矫正。另外,教师还应密切观察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症结,及时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而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良好习惯去决定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6.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作文200~300字
告别不良行为,争做文明主人,构建和谐校园致全体师生的倡议书全体师生:巴中中学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在这里,幢幢楼房聆听着同学朗朗的书声,葱葱绿树感受着师生生命的律动,丛丛小草记录着师生成长的足迹,在这 “花园式”的校园里,我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合作。然而,在美好的背后,却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如:无视校规校纪,出口成“脏”,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乱拿别人的东西,乱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水笼头前“常流水”,教室里“常明灯”,无故旷课,进网吧,破坏公物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学校的整体形象。 为此,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遵守纪律从我做起自古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作为一名中学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就是全体学生的行动指南,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以不违反国家法律,遵守学校纪律为原则。 2、文明养成从我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恶事无论大小,都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义务,有责任通过自己的文明言行,给自己带来愉悦,给别人带来温馨,给班级增荣誉,给学校树亮点。 3、告别陋习从我做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口成“脏”在我校部分同学之间盛行,零食口袋无处不,楼梯上,一口浓痰,一团鼻涕让每位师生顿觉恶心,教室刚修好的门窗、玻璃在部分同学们铁拳、劲腿之下满目疮痍,课堂上更有同学苦练凳子“单腿独立”,听到这些,你可能会掩口而笑,笑过之后,我们更应该对这些现象大声说“不”,应该以这些行为为“耻”,每一位同学都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手,不损坏公物,不乱丢垃圾,不乱涂滥画;管好自己的脚,不踩踏草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校园校貌更加整洁。 4、团结友善从我做起 社会呼唤爱心,人人需要关爱。同在一方蓝天下生活、学习,彼此之间都要互相关爱,关爱是什么?关爱是雨天里的一把伞,关爱是伤心过后的一句安慰,关爱是摔倒之后的一次搀扶,关爱更是碰撞之后的一个微笑,让爱心、善心与我我们同在。 5、安全教育从我做起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安全常记是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心声,安全骑车、安全乘车 、安全行路,防火、防电、防盗的“三安”“三防”教育我们要时刻牢记心中,特别是交通安全,宁等三分,莫抢一秒,形成“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分秩序”的文明交通风尚。 6、励行节约从我做起 我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仅排在世界第53位,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我们学校依然存在着水笼头前“常流水”,教室里“常明灯”等浪费的现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应该把节约当作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