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梦令古诗配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㈡ 如梦令的简笔画
如梦令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一篇追忆旧游之作,简笔画可自行想象的
㈢ 如梦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一个早晨,海棠花落,诗人伤春,残酒未内消,醉眼朦胧的容画面,个中透露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眷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㈣ 李清照 如梦令 插图
好了
㈤ 《如梦令》主要以夕阳余晖,_,_,_,争渡的船只......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划船的少女,旺盛的荷花,惊起的飞鸟
㈥ 如梦令李清照诗配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回。
兴尽答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注释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㈦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少女词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
“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原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释义:
译文一: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7)如梦令图画中学生扩展阅读: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
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
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
㈧ 读完《如梦令》这首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图画有______图,_______图,_____图。 好的追加,在线等
你好!
读完《如梦令》这首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图画有美女醉酒图,群女嬉戏图,小船争渡图。
如有疑问,请追问。
㈨ 有关于描写李清照如梦令的图画
http://blog.dyddy.com/html/article_body/118/attach/235184_2015956483429b4eb36c2d1.GIF
http://photo1.hexun.com/p/2006/0402/15077/b_9B6C969339BCE220.jpg
㈩ 李清照 如梦令 图画搜索
http://ke..com/view/52240.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