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初中高中 > 吉林市第一中学网站

吉林市第一中学网站

发布时间:2021-03-15 00:20:44

⑴ 吉林市第一中学2014级12班班主任褚艳丽老师是教哪科的

你到学校官网查一下就知道了,

⑵ 吉林市第一中学的校风校训

敦品励行,热心向学
解读
一、“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学校光荣传统的再现
早在建校之初的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兼任吉林中学堂和满蒙两科监督的顾德宝就制订了《中学堂创办章程》,规定了学校管理规范,确定了“敦品励行,热心向学”的校训。秉承这一校训,吉林中学堂从创办之初就固守“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智育体育而外尤宜注重德育”的信条,注重在师生中敦进品德、激励作为,树立风气,培植传统。学堂开学仅四个月,“教职各员各能尽其职司,相助为理,而学生等亦复循循规矩,争自磨砺,略无嚣张之习”。这种严谨治学风尚,使得学校从诞生之日就处于很高的起点,为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校百年来,历届学子们以救国图强为己任,胸怀兴国之志而发奋学习。辛亥革命时期,面对当局丧权辱国的行径,百余名热血青年拍案而起,积极参加护路斗争;“五四”运动时期,正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的马骏等人串联吉林各学校组织了学生联合会,酝酿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时期,学生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走向街头,与反动当局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日伪统治时期,学生们传看进步书籍,传唱进步歌曲,以各种方法与奴化教育相抗争;国民党统治时期,他们同仇敌忾,联合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
一中的学子们历来都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解放联系在一起,他们为国而忧,为民族的复兴而呐喊,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磨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造就了马骏、姚新一、曹国安、王以哲、周建华、李光汉、张方责等一大批革命家、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的一中学子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刻苦读书,涌现了怀抱“中国何日富强”忧思的矿产学家岳希心、不忘“病夫之耻”的地质学家马宗晋、认定“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自己国门”的军事科研专家王泽山、在科学海洋中不断开拓超越的超导材料专家周廉等一大批四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张蕊、刘振宁、王军、岳奕、周锐、肖潇、李春晓、薛鹏博等热心向学的学子们,以优异的成绩独占鳌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二、“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巨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种“四有、两爱、两精神”即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最终追求。
我们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素质的基本分类,素质教育显然负担着三大基本任务:
第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每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越积极,就越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步知识,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获得的。它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动技术等多方面素质。学生社会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念与政治理想;养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思想观点、思想情感和思想方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修养和专门的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美感,培养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热爱劳动并形成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概括起来说,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都属于“品”的范畴。“敦品”就是要求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方面勉励自我、敦促自我、开发自我、完善自我。“励行”是指激励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一方面通过实践来获取正确的思想认识,发展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把自己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认识与行动的完美结合。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热心向学”四个字,高度概括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当代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教学观念上将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即: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二是要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有坚毅的学习毅力。四是要有勤奋、勇敢、自信、谦虚、谨慎、细致、乐观等学习性格。这些基本的个性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质量。而“热心向学”正是要求学生,从“心”入手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化的学习心理因素,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精品化人才成长的必然选择
吉林一中以新校区建设整体竣工为标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时候,我们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精致化、精良化、精品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省内著名、国内闻名、国际知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学校”的内涵发展目标,其核心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教育国际化道路,塑造走向世界的精品化人才。而这一办学目标的实现,除了以精致化的管理为基础,以精良化教师队伍为保障,以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为依托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生“敦品励行”,真正成为具有“四有、两爱、两精神”的人,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而教育学生“热心向学”,使其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坚强的学习毅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与人合作的学习态度,又是学生成才的必然条件,二者决不可偏废。
总之,“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我们创办优质化学校必须着力开发的学生动力因素,是成功人才成长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在历史上对于一中学子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是学生终身可以受用的座右铭。 相助为理、争自磨砺
解读
一、“相助为理,争自磨砺”反映了吉林一中百年历史传统,是学校的百年文化积淀
“相助为理,争自磨砺”出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学堂(吉林一中前身)监督兼教务长顾德保的呈文。原文为:“堂内职务教务员各尽其职司相助为理,而学生等亦复循循规矩争自磨砺。”
“相助”,是互相帮助之意。“为理”,是作为或成为,“理”是道理,规范、准则, “相助为理”是说把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与合作,作为办学的规范、准则、风尚,“争自”是自觉地争取。“磨砺”,砥砺磨练的意思。“争自磨砺”是说学生都能自觉地投身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磨练自己的品德,增长自身才干,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相助为理,争自磨砺”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吉林一中自创建以来各种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趋向,构成一种学校特有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学校生活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中的教师是一个优秀的群体,“相助为理”是一中教师的行为风范。百年来,他们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从晚清中学堂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虽然校址几度变化,虽然人员多次更迭,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没有变,对学校兴旺发展的热切期待没有变,对事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没有变,他们是一群具有专业幸福的教师,富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教师,是一个追求专业持续发展和自我超越的群体。20年代的文理通才谢中老师,50年代全国模范教师王正绪、吴素贞,80年代特级教师贾万里、陈启超、张太平,新时期特级教师刘增才、汪杰等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他们不仅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而颇负盛名,而且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的魅力打造并自身融入了一个虚怀若谷宁静致远、相互启迪,共同发展的群体当中。
从满清中学堂的81名学生,到今天吉林一中的5000多名学子,学校的发展靠的是这支优秀的教师群体,而优秀群体的壮大与发展,靠的是“相助为理”的群体风尚和行为习惯。建校之初,学校就开始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曾要求教师参加省市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教职员均为“教学研究会”会员。学校还利用寒暑假集中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而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以“名师工程”为重点,带动“名校工程”。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终生学习”的时代理念,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这期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种学习活动,创办了教师发展学校,实行了“首席教师聘任制”等等,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引领和培训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方向发展。
“吉林一中青年教师协会”创办与发展,是对“相助为理”校风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青年教师成长的大家庭中,老教师言传身教,青年教师虚心学习,极大地优化了教师队伍。至2007年止,全校教师中具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的教师占60%以上。其中特级教师11人,首席教师7人,高级教师13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各类优秀教师49人,市级各类优秀教师105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相助为理”不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且发展成为校际间的行为风尚。80年代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省实验中学等建立了校际间协作关系,90年代与东北三省12所学校建立了科研协作体,又牵头成立了吉林市美育联合体。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又进一步打开校门,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合作办学。在“相助”过程中,学校不仅汲取自我发展的营养,而且为普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争自磨砺”是历代一中学生的行为准则。从吉林中学堂创办之日的“端正趋向,造就通才”,到省立一中时期的集训练、管理、人文教化的“三位一体”,直至改革开放后“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学校历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怀抱爱国之心、兴国之志发奋学习,励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割指血书”,高唱《国事悲》,《英雄泪》,呼唤民众对革命支持同情。“五·卅”运动时期,他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走向街头,与反动当局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日伪统治时期,学生们传看进步书籍,传唱进步歌曲,采取各种方法与奴化教育相抗争。国民党统治时期,学生们同仇敌忾,联合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革命斗争磨砺了学子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学校中地下党员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造就了马俊、姚新一、曹国安、王以哲、周建华、李光汉、张方责等革命家、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中的学子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而刻苦学习。矿产学家岳希心怀抱“中国何日富强”的忧思,栉风浴雨孜孜以求,地质学家马宗晋不忘“病夫之耻”,求知若渴。军事科研专家王泽山认定“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自己的国门”,因而在科学的道路上执着追求。超导材料开拓者周廉深感“科学就像没有航标的大海,许多未知的领域,只有大胆地探索前进,才能领略其中的奥秘”,促使他不断成功,不断超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以王军、岳奕、周锐、肖潇、李春晓、薛鹏博等高考状元为代表的新时代学子挑战应试,矢志不渝,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他们充分诠释了一中学子“争自磨砺”的行为准则。
二、“相助为理,争自磨砺”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合作是学校组织产生的基础,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机制。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指出,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愿望信息和沟通是构成组织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核心。因为没有共同的目标,就不会产生相互协作的愿望,没有相互协作的意愿,就没有进行信息沟通的需要,因此,目标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一个恰当明确的办学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指明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具有激励作用,能够鼓舞全校教职工的士气,激励他们共同为办学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具有衡量评价作用,它是评价学校工作成效,考核成员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吉林一中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新时期学校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精致化、精良化、精品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省内著名、国内闻名、国际知名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学校。
这个独树一帜、鼓舞人心、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学校领导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现出远大的教育追求,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必须有和谐高效的组织机构作保证。管理学家卡尔森指出,高效的组织机构应当具备以下特征:直接的,明确的权利和职责路线;顺利而连续的工作流程以及全部管理活动的自然结合;每一职能部门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便于协调和传递信息;定期对每一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士气和高度的工作的满足感。
按照这一理论,学校首先从管理入手,努力构造学校合作,高效,创新型组织机构。一是确定工作流程。明确达到办学目标应该由哪些方面或环节组成,进而设计出工作任务衔接,岗位衔接,时间衔接的工作流程。二是定岗定编建立职能部门和成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三是鼓励部门合作,教师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在加强学校管理的同时,注重了学校团队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从而为学校组织树立了一面旗帜,吹响了新时期工作的号角。依照这一理念,学校又精心策划了各项教育工作,提出了“幸福工程”的美好蓝图。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组织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并将这一群体意识渗透到组织成员的心灵中,附着在组织成员的行为上。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努力倡导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首先,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组织精神约束自己的言行。其次,善于发现师生员工中的先进人物,把他们树立为全校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和鼓励全体教师,使组织精神为更多的人们了解、所接受。努力构造学习型学校,鼓励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持了十多年并不断发展壮大“青年教师协会”是学校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锻炼提高自己的最好课堂,促进了他们向“学者型”“专家型”的方向发展。新时期创建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行了骨干教师研修制,立足校本培训,为骨干教师的再提高增添了动力,提供了平台。在全市首推的“首席教师聘任制”,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给他们出题目,加担子,让他们在培训队伍方面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从上个世纪“校以人名,人以校名”的提出,到新时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从建校之初的“相助为理”,到改革开放的“和谐学校”,“学习型学校”,吉林一中百余年来精心培养着团结、协作、高效的组织精神,唯有这种精神学校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唯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时代精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业绩,唯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三、“相助为理,争自磨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校组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学生的传统被动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体性教育则是以弘扬学生的个体性为宗旨,以构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育结构为途径,以造就自主性发展的人为直接目标,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进取意志和创造精神,积极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主体性教育旨在开启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争自磨砺”,就是在承认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在各种教育活动中鼓励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去磨练,去创造。
吉林一中百年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有着积极进取的自我形象,有着远大而明确的努力目标,有着光明和务实的愿景,有着自我成长的渴望,有着“争自磨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动力。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文化知识据为己有,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体验,得到磨练。在教育承载着培养“四有”新人光荣任务的今天,自我管理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共同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失衡,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断耗竭,人口的急剧膨胀,热战和冷战的持续不断,这一切都迫切要求人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学习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心里的失控和身体的失调,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管理;知识经济的到来,终身教育的产生,管理工作方式的不断分散化,个人自主性的增强,这一切都要求人们实施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调动自身能动性,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完善和调解自己心理活力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发,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自我“磨砺”的过程。它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师生的自主教育,真正还原了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唤醒、塑造、完善人的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
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今天,我们呼唤“争自磨砺”,就是要强调创新教育中的自我管理,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过程,强调了学生要通过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修养自己的身心,发展自己的能力,磨砺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人格,让学生自主成长。“争自磨砺”自主管理,使“以人为本”的口号成为具体的行动,是学校工作的升华。

⑶ 吉林市第一中学的学校概况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始建于1907年(清·光内绪33年),初名为吉容林中学堂,1959年定名为吉林市第一中学校,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性高中。
学校坐落于松花江畔(松江南路1号),曾迁址六次,现校区占地面积28.5万㎡,建筑面积13.6万㎡。学校现有91个教学班,在校生5千余人,教职工390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首席教师7人,高级教师120人,国家级优秀教师8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各类优秀教师52人,市级各类优秀教师115人。全校具有国家、省、市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

⑷ 吉林市第一中学的吉林一中加拿大高中班

经吉林省教育厅和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批准,吉林一中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北新教育中心(高中)合作开办了“加拿大高中班”。“加拿大高中班”学制三年,学生注册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学籍,采用加拿大原版教材,学习加拿大高中课程,由经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教育部认证的师资进行全英语小班额授课。学生修满学分后获得加拿大高中毕业证书,可以申请所有英语国家大学,申请加拿大多所排名前列的大学还可免托福、雅思考试。
吉林一中加拿大高中班办学6年,升学率100%,毕业生都已顺利赴海外求学。2012-2014三届毕业生共41人收到154份海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来自世界排名前百的加拿大多伦多、麦吉尔、英属哥伦比亚、阿尔伯塔等加拿大大学的录取通知书31份,加拿大医博类前十的女王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渥太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9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4份,澳洲国立等澳洲大学录取通知书2份,瑞士大学录取通知书2份。41人次获得国外大学入学奖学金,最高为1.8万美元,三届毕业生获国外大学奖学金总额折合人民币112万元。
根据三届毕业生的国外大学申请情况,加拿大高中班可以将中考540分以上的学生送进世界大学排名比清华、北大还靠前的海外名校,将中考500分以上的学生送到相当于吉林大学的海外大学。

⑸ 吉林市的高中有哪些

吉林市行政区域内主要中学: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吉化第一高级中学、吉林二中、吉林毓文中学、吉林市实验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校、吉林七中、吉林九中、吉林市第十二中学 、松花江中学、江城中学、吉林四中、吉化第六中学、吉化第九中学、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凇城中学

(5)吉林市第一中学网站扩展阅读: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办学成果

1978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王军为吉林省理科总分第一名。

1980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岳奕为吉林省理科总分第一名。

1989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周蕊为吉林省理科总分第一名。

2003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肖萧为吉林省文科总分第一名,李春晓为吉林省理科总分第一名。

2007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3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12名同学考入香港大学。

2010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8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其中,程思佳、徐劲松两人为吉林省高考状元,徐劲松理综成绩获吉林地区第一名。

2011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千人以上进入吉林省高考理科重点录取线。

2012年,1012名同学考入重点线,286人分数达600分以上,五名同学考入全省理科前十,获得吉林市文理双状元,32名同学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

2013年高考,600分以上457人,1084名同学考入重点线,一本率62.73%,二本率91.46%,获得全省理科状元和市文科状元,4名同学考入全省理科前十;30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港大。

2014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1151人达到重点院校录取线(理科1031,文科120);1757达到普通本科录取线;1930达到民本以上录取线。14人考入清华大学,8人考入北京大学。

2015年,吉林市第一中学校1061名同学高考成绩超过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1550名同学高考成绩超过二本线,360名同学高考成绩达到600分以上,3名同学进入全省理科高考前十名,11名同学理科数学单科满分。

⑹ 有来自吉林市第一中学的朋友吗想问问关于一中招生的问题,具体问题来看补充。

你好,想要咨询最新的招生问题的话,最好就是去问问他们的招生办的,因为他们可能会比较公布一些官方的答案。

⑺ 吉林市第一中学的介绍

吉林市第一中学(Jilin City No.1 High School)座落于吉林市松花江畔,是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回、吉林省首批素答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创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始名吉林中学堂,历经吉林省立第一中学校、吉林省立吉林两级中学校、吉林省立第三商科国民高等学校、吉林省立吉林第一高级中学、吉林省立吉林联合高级中学、吉林省吉林高级中学校、吉林市第一高级中学校等校名,1959年,正式定名为吉林市第一中学,1978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截至2014年4月,该校校园占地面积2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有教学班92个,在校学生4996人,教职工404人。

⑻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网页

网址: http://www.jlysy.cn
资料:
一、自然情况

坐落于松花江畔的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08年,是全国百所名校之一。是吉林省内唯一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小学校园。学校最初为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校,1937年被日伪改为公立新开门两级国民学校,1947年校名为通天区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改为吉林省实验完全小学校,1955年因省会迁往长春,改为吉林市实验小学,期间曾更名为吉林市第二十六小学校;1981年由于吉林市成立第二实验小学,遂定名为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1959年4月2日,被吉林市教育局确定为吉林市13所重点学校之一;1962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小学校。学校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东、西两个校区,77个教学班,3786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28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608平方米。学校现有在岗教师20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4人,小学高级教师73人,其中有全国骨干教师11人,省级骨干教师30人,特级教师8人,全天候教师13人,市十杰教师5人,市级导师10人。教师大专学历90名,其中有8名教师已获得或正在就读研究生学历。

二、办学特色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走进孩子心灵,用真知和真爱为学生的个性选择和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洋溢着时代气息的发展之路。

给学生最好的,是一实验人永远不变的追求。几年来,学校先后投资600余万元,铺设了塑胶跑道,改造了食堂,建立了高标准的校园网络,全面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几十年如一日狠抓教师素质提高,不仅注重师德建设,更以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为指导,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从而使学校的学习研究氛围空前浓厚,培养出了示范一方、影响全国的名师团队;着眼孩子终身发展,学校开展了“做不生病的小学生”活动、让外教走进课堂,使孩子们从小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敢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真本领;学校还建立了护导员制度,使孩子一进校门就能找到家的感觉,就能感受到被关爱、被呵护的温馨。

尊重个性,为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在“崇真、尚美、求精、创新”的八字校风统领下,系统有序地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理念的文化与真理的涵养,时时处处滋养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启迪着他们的灵性;学校确立了“对话、合作、自主生成”的教学文化。使孩子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日渐灵活、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从2002年起,学校实施了自主评价制度、免试制度、重试制度、提前测试制度四项学业评价制度,从而使学生学业评价显现出了生命的活力。

强化家校沟通,让学生在开放的教育中体验真实的世界。学校、班级成立了两级家长委员,每个学期,学校都要下发两次家长问卷,举行一次家长开放课活动,召开一次大规模的家长会。在广大家长的支持下,“发现父母”、“走进生活”、“保护自然”、“挑战自我”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了解社会、感受自然、挑战自我、互助合作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体验生活,成功地锻炼了他们的心理,陶冶了他们的人格。此外,为了弥补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学校还接受了部分家长的建议,开设了校园OK吧,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提供了一份可口的科学自助餐,既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学校为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了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还利用周一至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在小学部开设美术(儿童画、书法、手工制作)、体育(跆拳道、健美操、乒乓球)、音乐(合唱、舞蹈、民乐)、英语口语交际活动、语文(阅读、演讲、朗诵)活动、趣味数学和思维训练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彰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办学成果

孩子们的进步是惊人的,在全国优质教育及名师成长展示培训会上,孩子们面对几百名专家、学者和长辈,出口成章、侃侃而谈,赢得了与会人员雷鸣般的掌声。2002、2003连续两年该校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大赛,均获二等奖(这一成绩在整个东三省无出其右)。2003年9月,一实验小学三名选手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挑战800”活动,其出色的表达、优雅的气质和丰富的知识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目前,一实验小学的毕业生受到众多中学的青睐,他们一致反映:该校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想单纯、品质高尚、思维灵活、适应能力强。

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为学校铺就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被省教委评为精神文明示范学校、省素质教育示范校、省教育科研示范校、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反馈教学先进单位、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学校、国家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优秀学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少先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雏鹰大队”称号。学校有关整体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和论文多次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2004年9月,学校通过与大连万达集团合作,成功创办了一实验小学东校区,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以名师战略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动力,师德风貌和专业化水平两个方向齐头并进,使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渐入佳境。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学校多年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课改先进单位,学校党总支连续三届被评为教育系统标兵党总支。

目前,学校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四年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2006年5月我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我校的文化建设成果还通过中央电视台金螺号节目向全国展播。学校正以此为契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吉林市“和谐普惠”的教育发展事业中永不停歇的生力军。

百年耕耘路,硕果满枝头。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这所古老的学校,历经几番坎坷,迎来几度辉煌。今天她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再次焕发出了新的青春活力。伴着科教兴国的号角声,踌躇满志的一实验人,开始了向网络进军的征程。这是一次公平的竞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着同一个神圣的目标,沿着信息高速公路,义无返顾地前进;这是一次庄严的验证,一实验小学百年涵咏的文化之萌将在全体教师的热情与心血的浸润下,再次绽 开鲜艳的奇葩;这是一次真正的超 越,抓住机遇,抢先一步,就有可能使 我们的未来领先一个时代;这是一 次彻底的升华,在新的形势下,所有的业绩都将在一夜之间黯然失色。辉煌只能属于过去,成功永远属于 未来。太阳的光辉,正在穿透云层;春天的气息,正在冰下运行;事业的希望,正在我们奋斗的脚步声中呈现!

⑼ 吉林市高中排名

吉林复一中是吉林市最制好的中学,文理科都算的上是拔得头筹的,每个年级人数较多,什么尖子班,重点班,反正是竞争激烈啊!!
吉林毓文中学理科五所重点中最弱的,文科很强,名声很响亮!!
吉化一中理科比重很大,不仅仅是针对职工子弟学生,好多周边县城的学生都收,前提是成绩要好,什么学费食宿都是很好谈的,但是大多学生的择校费都是万元以上的!!
吉林十二中、吉铁一中,程度差不多,前者一直向吉化一中看齐,当然不仅仅是成绩,还有费用;后者早期的基础不错,总体感觉不如以前了,但是还是很不错的,费用相对较低,没什么额外虚加的杂费,适合工薪阶层;
松花江中学,近几年发展起来了,压力大些;
还有江城中学,借着吉林一中分校的名声发展的很快,但是和一中一比,就是天地之差了!!

阅读全文

与吉林市第一中学网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睢宁县第一中学北校区 浏览:349
道里小学中学排名 浏览:226
辽宁重点中学分数线 浏览:174
临夏回民中学2018分数线 浏览:683
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实验中学 浏览:477
龙川实验中学公路改造 浏览:844
呼和浩特中学上下课时间表 浏览:300
2018年沈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浏览:687
龙川县登云中学校长 浏览:863
北仑中学招生简章 浏览:473
长安一民中学上课时间 浏览:833
盱眙中学2015高考成绩 浏览:284
中学生手球锦标赛 浏览:377
辽宁省实验中学魏民 浏览:670
2018江浦高级中学录取名单 浏览:305
洛阳2019年中学招生信息 浏览:220
蔡家坡初级中学电话 浏览:903
三门启超中学招聘2018 浏览:572
郴州市第三中学贴吧 浏览:716
2019北镇中学分数线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