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金门的学校都叫"国小","国中"
1、金门县目前由台湾当局管辖,行政区划隶属“中华民国福建省”。
2、台湾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小学毕业生一律免试升读中学。“国小”是指“国民小学”,学制6年;“国中”指“国民中学”,相当于大陆的“初中”。
2. 同安有几个中学
同安目前所有的中学如下:
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六中学
(东山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一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二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三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四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五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六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七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八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十九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一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三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四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五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六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七中学
厦门市同安第二十八中学
厦门市同安国祺中学
厦门市同安竹坝中学
厦门市五显中学厦门启悟中学(原同安三中)
3. 台湾商科哪个学校好
若你是今年准备赴台求学的考生,应该说明一下自己的分数大致为何?台湾商科好的学校无非就是台大、政大、成大、中央、中山、台北、中兴、中正这些顶尖公立大学,其他顶尖私校如辅仁、东吴、淡江、元智、东海也十分不错.
其馀是个人近日所写得对於二本生选填志愿的建议.
先以私校和国立金门、国立澎湖科大可填的36个志愿来说:
赴台求学的陆生大部分都想念商科,
目前台湾私校商科的普通大学排行大约是辅仁>东吴>=长庚(但商科专业很少)>淡江淡水校区>元智>东海>中原>逢甲>铭传台北校区>=铭传桃园校区>实践台北校区>淡江兰阳校区>大同(商科专业太少)>世新>静宜>中国文化>义守>实践高雄校区.只列到实践高雄校区就好
私立科大的商科排行为致理=朝阳>南台>明志>文藻>德明财经>侨光>树德>岭东>龙华>明新>弘光(商学太少)>中国>昆山>正修,只列个人博文中有推荐的私立科大.
国立金门的商科学生素质约在铭传桃园校区与实践台北校区之间.国立澎湖科大的商科学生素质与侨光科大差不多.
再来是只能填10个志愿的公立大学.
由於今年是公立大学首度加入招收大陆本科生的行列,但许多公立院校的录取批次都是订在一本线,甚至有些不怎麼样的公立大学也是订在一本线.反而有几所订在二本线的公立院校还算不错.
首先整理所有录取批次订在2本线的公立院校或校系(外岛的国立金门大学和国立澎湖科技大学不列入):
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国立东华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国画组、台北市立大学球类运动学系、台北市立大学陆上运动学系、台北市立大学体育学系、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国立台南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行销与流通管理系、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组、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电信与系统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只有应用外语系订在1本)、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国立联合大学、国立台中科技大学、国立虎尾科技大学、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
上述院校中,虽然中央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市立大学都很不错,但是专业较偏门,不适合一般文理生.其馀整体院校水平是高雄师大和彰化师大最佳,相对许多公私立院校,这两校录取批次理应订在一本线了.若以商学来说,最好的是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此校即将在2014年8月升为国立台北商业大学,也就是入学後就已是新校名,毕业证也会写国立台北商业大学,这是许多内地高中生都不了解的地方.其馀商学不错的院校为彰化师大、高雄第一科大行销系、台中科大、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将於2014年8月与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合并为国立屏东大学.以工科来说,高雄应用科大、联合大学、虎尾科大都算OK.
4. 台湾有哪些中学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国中共745所,公立730,私立15。
县市 学校名称
台北县 私立时雨国中
台北县 私立康桥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板桥国中
台北县 县立重庆国中
台北县 县立江翠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埔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庄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泰国中
台北县 县立福营国中
台北县 县立头前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光荣国中
台北县 县立明志国中
台北县 县立碧华国中
台北县 县立永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福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积穗国中
台北县 县立漳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莺歌国中
台北县 县立柑园国中
台北县 县立土城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峡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八里国中
台北县 县立泰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五股国中
台北县 县立芦洲国中
台北县 县立林口国中
台北县 县立汐止国中
台北县 县立淡水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芝国中
台北县 县立石门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万里国中
台北县 县立坪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文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五峰国中
台北县 县立瑞芳国中
台北县 县立钦贤国中
台北县 县立贡寮国中
台北县 县立深坑国中
台北县 县立平溪国中
台北县 县立乌来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溪昆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丹凤国中
台北县 县立自强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正国中
台北县 县立义学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平国中
台北县 县立凤鸣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光复国中
台北县 县立竹围国中
台北县 县立尖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正德国中
台北县 县立安溪国中
台北县 县立樟树国中
台北县 县立育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青山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崇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二重国中
台北县 县立大观国中
台北县 县立成林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忠孝国中
台北县 县立鹭江国中
台北县 县立桃子脚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丰珠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三多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达观国中(小)(筹)
宜兰县 县立宜兰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中华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复兴国中
宜兰县 县立罗东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东光国中
宜兰县 县立国华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头城国中
宜兰县 县立苏澳国中
宜兰县 县立文化国中
宜兰县 县立南安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三星国中
宜兰县 县立礁溪国中
宜兰县 县立吴沙国中
宜兰县 县立冬山国中
宜兰县 县立顺安国中
宜兰县 县立五结国中
宜兰县 县立兴中国中
宜兰县 县立利泽国中
宜兰县 县立员山国中
宜兰县 县立荣源国中
宜兰县 县立壮围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大同国中
宜兰县 县立凯旋国中
宜兰县 县立慈心华德福实验国中(小)
宜兰县 县立人文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桃园国中
桃园县 县立青溪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文昌国中
桃园县 县立建国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中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山脚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竹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园国中
桃园县 县立竹围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溪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汉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仁和国中
桃园县 县立寿山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岗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八德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成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中坜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平南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内坜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仑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冈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兴南国中
桃园县 县立自强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东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梅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仁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富冈国中
桃园县 县立瑞原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坡国中
桃园县 县立观音国中
桃园县 县立草漯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屋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坡国中
桃园县 县立永安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潭国中
桃园县 县立凌云国中
桃园县 县立石门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介寿国中
桃园县 县立慈文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平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福丰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东安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光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同德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幸福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有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龟山国中
桃园县 县立会稽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光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回龙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平镇国中
桃园县 县立武汉国中
桃园县 县立经国国中(筹)
桃园县 县立过岭国中(筹)
桃园县 县立瑞坪国中(筹)
新竹县 县立竹东国中
新竹县 县立二重国中
新竹县 县立员东国中
新竹县 县立关西国中
新竹县 县立石光国中
新竹县 县立富光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埔国中
新竹县 县立照门国中
新竹县 县立竹北国中
新竹县 县立凤冈国中
新竹县 县立六家国中
新竹县 县立芎林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丰国中
新竹县 县立精华国中
新竹县 县立横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华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宝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北埔国中
新竹县 县立峨眉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湖国中
新竹县 县立中正国中
新竹县 县立五峰国中
新竹县 县立尖石国中
新竹县 县立忠孝国中
新竹县 县立博爱国中
新竹县 县立仁爱国中
新竹县 县立自强国中
苗栗县 县立苗栗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伦国中
苗栗县 县立明仁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头屋国中
苗栗县 县立公馆国中
苗栗县 县立鹤冈国中
苗栗县 县立文林国中
苗栗县 县立三义国中
苗栗县 县立致民国中
苗栗县 县立通霄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和国中
苗栗县 县立乌眉国中
苗栗县 县立启新国中
苗栗县 县立西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头份国中
苗栗县 县立文英国中
苗栗县 县立竹南国中
苗栗县 县立照南国中
苗栗县 县立三湾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庄国中
苗栗县 县立造桥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西国中
苗栗县 县立后龙国中
苗栗县 县立维真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狮潭国中
苗栗县 县立泰安国中(小)
苗栗县 县立建国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同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原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东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潭子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雅国中
台中县 县立神冈国中
台中县 县立后里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外埔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甲国中
台中县 县立日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安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水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泉国中
台中县 县立沙鹿国中
台中县 县立梧栖国中
台中县 县立龙井国中
台中县 县立四箴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道国中
台中县 县立乌日国中
台中县 县立溪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雾峰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复国中(小)
台中县 县立太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中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石冈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势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华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新国中
台中县 县立成功国中
台中县 县立和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北势国中
台中县 县立鹿寮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荣国中
台中县 县立潭秀国中
台中县 县立顺天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海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华国中
台中县 县立新光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正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阳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德国中
台中县 县立立新国中
台中县 县立爽文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公明国中
台中县 县立龙津国中
台中县 县立神圳国中
彰化县 县立北斗国中
彰化县 县立鹿港国中
彰化县 县立鹿鸣国中
彰化县 县立线西国中
彰化县 县立阳明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安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德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化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芬园国中
彰化县 县立员林国中
彰化县 县立明伦国中
彰化县 县立万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竹塘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城国中
彰化县 县立草湖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芳苑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湖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埔盐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埔心国中
彰化县 县立福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秀水国中
彰化县 县立和美国中
彰化县 县立伸港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村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花坛国中
彰化县 县立永靖国中
彰化县 县立田中国中
彰化县 县立二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社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田尾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州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阳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埤头国中
彰化县 县立和群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同国中
彰化县 县立原斗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成功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泰国中
彰化县 县立信义国中(小)
南投县 私立普台国中(小)
南投县 私立均头国中
南投县 县立南投国中
南投县 县立南岗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中兴国中
南投县 县立凤鸣国中
南投县 县立埔里国中
南投县 县立大成国中
南投县 县立宏仁国中
南投县 县立草屯国中
南投县 县立日新国中
南投县 县立竹山国中
南投县 县立延和国中
南投县 县立社寮国中
南投县 县立瑞竹国中
南投县 县立集集国中
南投县 县立名间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三光国中
南投县 县立鹿谷国中
南投县 县立瑞峰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中寮国中
南投县 县立爽文国中
南投县 县立鱼池国中
南投县 县立明潭国中
南投县 县立国姓国中
南投县 县立北梅国中
南投县 县立北山国中
南投县 县立水里国中
南投县 县立民和国中
南投县 县立信义国中
南投县 县立同富国中
南投县 县立仁爱国中
云林县 私立渊明国中
云林县 私立东南国中
云林县 私立维多利亚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明国中
云林县 县立大埤国中
云林县 县立飞沙国中
云林县 县立四湖国中
云林县 县立水林国中
云林县 县立二仑国中
云林县 县立褒忠国中
云林县 县立莿桐国中
云林县 县立仑背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古坑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势国中
云林县 县立元长国中
云林县 县立斗六国中
云林县 县立云林国中
云林县 县立虎尾国中
云林县 县立崇德国中
云林县 县立西螺国中
云林县 县立北港国中
云林县 县立建国国中
云林县 县立宜梧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口湖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台西国中
云林县 县立土库国中
云林县 县立茑松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和国中
云林县 县立马光国中
云林县 县立石榴国中
云林县 县立林内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仁国中
嘉义县 县立朴子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东石国中
嘉义县 县立布袋国中
嘉义县 县立过沟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林国中
嘉义县 县立新港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民雄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吉国中
嘉义县 县立六嘉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太保国中
嘉义县 县立嘉新国中
嘉义县 县立溪口国中
嘉义县 县立鹿草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东荣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水上国中
嘉义县 县立忠和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中埔国中
嘉义县 县立升平国中
嘉义县 县立义竹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民和国中
嘉义县 县立梅山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埔国中
台南县 国立南科国际实验高中(国中)
台南县 私立城光国中
台南县 私立昭明国中
台南县 县立仁德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文贤国中
台南县 县立归仁国中
台南县 县立关庙国中
台南县 县立永康国中
台南县 县立龙崎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善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玉井国中
台南县 县立山上国中
台南县 县立安定国中
台南县 县立楠西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市国中
台南县 县立南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左镇国中
台南县 县立麻豆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下营国中
台南县 县立六甲国中
台南县 县立官田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大内国中
台南县 县立佳里国中
台南县 县立佳兴国中
台南县 县立学甲国中
台南县 县立西港国中
台南县 县立将军国中
台南县 县立后港国中
台南县 县立竹桥国中
台南县 县立北门国中
台南县 县立南新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太子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东国中
台南县 县立盐水国中
台南县 县立白河国中
台南县 县立柳营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东山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东原国中
台南县 县立后壁国中
台南县 县立菁寮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大桥国中
台南县 县立沙仑国中
高雄县 私立义守大学国际中(小)学
高雄县 县立凤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凤西国中
高雄县 县立五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凤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忠孝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潮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树国中
高雄县 县立溪埔国中
高雄县 县立鸟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冈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前峰国中
高雄县 县立永安国中
高雄县 县立桥头国中
高雄县 县立梓官国中
高雄县 县立燕巢国中
高雄县 县立阿莲国中
高雄县 县立湖内国中
高雄县 县立茄萣国中
高雄县 县立田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弥陀国中
高雄县 县立旗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圆富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洲国中
高雄县 县立美浓国中
高雄县 县立南隆国中
高雄县 县立龙肚国中
高雄县 县立宝来国中
高雄县 县立杉林国中
高雄县 县立内门国中
高雄县 县立甲仙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芸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庄国中
高雄县 县立蚵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三民国中
高雄县 县立青年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一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嘉兴国中
高雄县 县立茂林国中
高雄县 县立桃源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仑国中
屏东县 私立南荣国中
屏东县 县立明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中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公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鹤声国中
屏东县 县立至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长治国中
屏东县 县立麟洛国中
屏东县 县立九如国中
屏东县 县立里港国中
屏东县 县立盐埔国中
屏东县 县立高树国中
屏东县 县立高泰国中
屏东县 县立内埔国中
屏东县 县立崇文国中
屏东县 县立竹田国中
屏东县 县立潮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光春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峦国中
屏东县 县立新埤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丹国中
屏东县 县立新园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东港国中
屏东县 县立林边国中
屏东县 县立南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佳冬国中
屏东县 县立琉球国中
屏东县 县立车城国中
屏东县 县立恒春国中
屏东县 县立满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玛家国中
屏东县 县立泰武国中
屏东县 县立牡丹国中
屏东县 县立狮子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东新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新国中
台东县 县立新生国中
台东县 县立东海国中
台东县 县立宝桑国中
台东县 县立卑南国中
台东县 县立丰田国中
台东县 县立知本国中
台东县 县立初鹿国中
台东县 县立鹿野国中
台东县 县立瑞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关山国中
台东县 县立池上国中
台东县 县立大王国中
台东县 县立宾茂国中
台东县 县立大武国中
台东县 县立都兰国中
台东县 县立泰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新港国中
台东县 县立长滨国中
台东县 县立桃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海端国中
台东县 县立绿岛国中
花莲县 县立玉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玉东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三民国中
花莲县 县立美仑国中
花莲县 县立花岗国中
花莲县 县立国风国中
花莲县 县立秀林国中
花莲县 县立新城国中
花莲县 县立吉安国中
花莲县 县立宜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寿丰国中
花莲县 县立平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光复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源国中
花莲县 县立凤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万荣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丰滨国中
花莲县 县立瑞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东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自强国中
花莲县 县立化仁国中
花莲县 县立南平国中(筹)
澎湖县 县立马公国中
澎湖县 县立中正国中
澎湖县 县立澎南国中
澎湖县 县立湖西国中
澎湖县 县立志清国中
澎湖县 县立镇海国中
澎湖县 县立白沙国中
澎湖县 县立吉贝国中
澎湖县 县立西屿国中
澎湖县 县立望安国中
澎湖县 县立将澳国中
澎湖县 县立七美国中
澎湖县 县立文光国中
澎湖县 县立鸟屿国中
基隆市 市立明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铭传国中
基隆市 市立信义国中
基隆市 市立中正国中
基隆市 市立南荣国中
基隆市 市立成功国中
基隆市 市立正滨国中
基隆市 市立大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建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百福国中
基隆市 市立八斗国中
基隆市 市立碇内国中
基隆市 市立武仑国中
新竹市 市立建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培英国中
新竹市 市立光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育贤国中
新竹市 市立光武国中
新竹市 市立南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富礼国中
新竹市 市立三民国中
新竹市 市立内湖国中
新竹市 市立虎林国中
新竹市 市立新科国中
新竹市 市立竹光国中
台中市 私立葳格国中(小)
台中市 市立居仁国中
台中市 市立双十国中
台中市 市立崇伦国中
台中市 市立大德国中
台中市 市立北新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东峰国中
台中市 市立黎明国中
台中市 市立光明国中
台中市 市立向上国中
台中市 市立育英国中
台中市 市立四育国中
台中市 市立五权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东山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中市 市立崇德国中
台中市 市立立人国中
台中市 市立汉口国中
台中市 市立安和国中
台中市 市立至善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万和国中
台中市 市立大业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三光国中
台中市 市立四张犁国中
台中市 市立福科国中(筹)
嘉义市 市立大业国中
嘉义市 市立北兴国中
嘉义市 市立嘉义国中
嘉义市 市立南兴国中
嘉义市 市立民生国中
嘉义市 市立玉山国中
嘉义市 市立兰潭国中
嘉义市 市立北园国中
台南市 市立后甲国中
台南市 市立忠孝国中
台南市 市立大成国中
台南市 市立金城国中
台南市 市立民德国中
台南市 市立成功国中
台南市 市立延平国中
台南市 市立建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平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南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顺国中
台南市 市立复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新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文贤国中
台南市 市立崇明国中
台南市 市立和顺国中
台南市 市立海佃国中
台北市 市立介寿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生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敦化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兴雅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永吉国中
台北市 市立瑠公国中
台北市 市立信义国中
台北市 私立立人国中(小)
台北市 市立仁爱国中
台北市 市立大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芳和国中
台北市 市立金华国中
台北市 市立怀生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族国中
台北市 市立龙门国中
台北市 市立长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新兴国中
台北市 市立五常国中
台北市 市立滨江国中
台北市 市立萤桥国中
台北市 市立古亭国中
台北市 市立南门国中
台北市 市立弘道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中正国中
台北市 市立建成国中
台北市 市立忠孝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权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兰州国中
台北市 市立重庆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万华国中
台北市 市立双园国中
台北市 市立龙山国中
台北市 私立静心国中
台北市 市立木栅国中
台北市 市立实践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政国中
台北市 市立景美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兴福国中
台北市 市立景兴国中
台北市 市立诚正国中
台北市 市立成德国中
台北市 市立内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丽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三民国中
台北市 市立西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东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明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士林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兰雅国中
台北市 市立至善国中
台北市 市立格致国中
台北市 市立福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天母国中
台北市 私立奎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投国中
台北市 市立新民国中
台北市 市立明德国中
台北市 市立桃源国中
台北市 市立石牌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关渡国中
高雄市 市立盐埕国中
高雄市 市立寿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明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左营国中
高雄市 市立大义国中
高雄市 市立立德国中
高雄市 市立龙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福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楠梓国中
高雄市 市立右昌国中
高雄市 市立后劲国中
高雄市 市立国昌国中
高雄市 市立翠屏国中(小)
高雄市 市立鼎金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三民国中
高雄市 市立民族国中
高雄市 市立阳明国中
高雄市 市立正兴国中
高雄市 市立前金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七贤国中
高雄市 市立苓雅国中
高雄市 市立五福国中
高雄市 市立大仁国中
高雄市 市立英明国中
高雄市 市立狮甲国中
高雄市 市立前镇国中
高雄市 市立瑞丰国中
高雄市 市立光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兴仁国中
高雄市 市立旗津国中
高雄市 市立小港国中
高雄市 市立凤林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中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明义国中
高雄市 市立餐旅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城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湖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宁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沙国中
金门县 县立烈屿国中
连江县 县立介寿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中正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中山国中
连江县 县立敬恒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东引国中
5. 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小学六年级升初中都是哪几所学校
金门来路小学毕业后是整体划自拨到57中
5中:基隆、麦岛、燕儿岛
51中:镇江、新昌、宁夏、宁二、香港
57中:南京、金门、长泰
59中:区实验、嘉峪关(含两个双语班)
34中:芙蓉山、顺兴、大名、台五
38中:洮南、敦化、台六
43中:北仲一、东仲、北仲二、南仲、长江
53中:师范附小、大路
60中:山东、辽源、东胜、福州(含河西小学部分)
65中:富源、同安、浮山后
27中:娄山后、十梅庵、石沟、大枣园
49中:遵义、徐家
64中:上臧、上流、下河、郑庄、侯家庄、银河
6. 台湾为什么称小学、初中为国小、国中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民国五十六年,国民政府於台实施土地改革已经颇有成效。基於为了根本消除恶性补习的病根以及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教育建设,保证「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成果能长久保留 ;因此,於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总统府的国父纪念月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加速推动九年国民教育的训示。而除了以上的目的,实施九年国教亦有其战略目的,在阎振兴的回忆中,他指出:「蒋公欲求富国强兵,非从教育著手不为功。时值以阿战争之后,其胜负之数,完全系於国民所受教育程度之高低,能不令人警惕。因之,我国国民教育年限之延长,几有刻不容缓之势…」 ;而在黄杰的回忆中,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是为了要让「恶性补习」成为历史名词,让国小毕业学生一律免试进入国中就学,按社区分发就读。
蒋介石於〈教育革新的注意事项演讲稿〉上指出:「此次国民教育的延长,不仅须视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与扩充,而尤应视为整个教育重建与革新之起点…」 ,因此。九年国教的推行就是要使教育成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使此际遇成为知耻知病、求新求行之张本。以抿除旧有教育政策被人讥为「静态的教育」的观念。而教育部制定九年国民教育所依据的为国父孙中山所 制定的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为实现国父民生主义的理想大计。
在隔年,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年,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至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提到:「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求提高知识,而是要提高公德,已造成现代国民的品格;故其先著,乃在求公德的实践,知能的发挥,群己的辨别。
三、 九年国教政策的实施准则:
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分为国民小学以及国民中学两个阶段 ,将原本的国民学校改称为国民小学;原本的初中,改称为国民中学 ......
主旨: 战后教育政策的制定--以九年国民教育政策为例
姓名: 善弘
日期: 14:49:45 6/11/103
内容:
国立东华大学 历史学系
指导老师:陈进金
题目:战后教育政策之形成—以「九年国民教育政策」为例
一、 前言:
战后国民政府迁台后,基於地方自治制度的成功推行,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皆大有成长。因此当时实施的六年义务教育已经有感不足;在民国五十六年的国父纪念月会上,已故总统蒋介石就提出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计画。所谓:「教育为百年大计」,透过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不但能稳定国民政府迁台以来的政治情势,更能透过教育进一步教育人民,以达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可视为对旧有教育制度的重新审查及调整,尤其「九年一贯教育政策」更是打破九年国教施行逾三十四年来「六三」学制的年级区隔;教科书开放以审定制取代国编本后,对於国民教育的教育内容多有所改变。基於此,研究九年国民教育便是对当前的教育制度推行的加以回顾,并可藉此归纳出教育政策沿革的方向,掌握台湾教育实施的来龙去脉。本文仅就一、前言,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形成的时空背景,三、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准则,四、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五、结语五个部分来探讨此影响台湾逾三十数载教育政策的形成。
二、 九年国教政策推行的时空背景:
台湾光复后,大陆地区沦陷,为适应社会环境之实际需要,教育上已经有所调整。然而施行已久的学制都没有改变,流弊所及,已经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有识之士分提出了要改革学制的主张。对於国民义务教育亦提出了改革建议,例如:蒋建白便主张延长受教年限,他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年限六年,目前已落人后,故准备延长九年,实为必要…」 。陈果夫则认为:「国民教育是建立国民基础的教育,人人必受,时间四年或六年」, 蒋梦麟则认为:「当时的中小学教育多侧重升学,事实上不能升学的学生反而居多」,因此主张改革学制。 常道直认为:「…中等教育开始之年龄较欧洲多数国家要晚二年,故毕业程度不能与之相比…」,因此主张改革学制。 而朱绘森则是以(一)世界潮流的趋势。(二)我国国情的需要。(三)蒋中正先生的高瞻远瞩。三个方面来分析实施九年国民教育的背景,於第一点,他指出二战后,世界各国竞相延长国民义务教育年限。各国之所以相继延长国民义务教育之年限,乃欲藉由国民教育之实施,达成国民之民族化、生活化、政治化、经济化、社会化之教育目标。第二点方面,他指出至民国五十六年,我国国民小学学龄儿童之就学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二。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议定原则,凡是学龄儿童就学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国家,即须考虑延长义务年限,因此,我国延长义务教育之年限是相当成熟的。第三点方面,由於金门地区於民国五十二年接受蒋总统的指示试行九年至国民教育成效颇佳 。遂之,全国起而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
再者,民国五十六年,国民政府於台实施土地改革已经颇有成效。基於为了根本消除恶性补习的病根以及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教育建设,保证「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成果能长久保留 ;因此,於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总统府的国父纪念月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加速推动九年国民教育的训示。而除了以上的目的,实施九年国教亦有其战略目的,在阎振兴的回忆中,他指出:「蒋公欲求富国强兵,非从教育著手不为功。时值以阿战争之后,其胜负之数,完全系於国民所受教育程度之高低,能不令人警惕。因之,我国国民教育年限之延长,几有刻不容缓之势…」 ;而在黄杰的回忆中,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是为了要让「恶性补习」成为历史名词,让国小毕业学生一律免试进入国中就学,按社区分发就读。
蒋介石於〈教育革新的注意事项演讲稿〉上指出:「此次国民教育的延长,不仅须视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与扩充,而尤应视为整个教育重建与革新之起点…」 ,因此。九年国教的推行就是要使教育成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使此际遇成为知耻知病、求新求行之张本。以抿除旧有教育政策被人讥为「静态的教育」的观念。而教育部制定九年国民教育所依据的为国父孙中山所 制定的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为实现国父民生主义的理想大计。
在隔年,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年,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至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提到:「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求提高知识,而是要提高公德,已造成现代国民的品格;故其先著,乃在求公德的实践,知能的发挥,群己的辨别。
三、 九年国教政策的实施准则:
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分为国民小学以及国民中学两个阶段 ,将原本的国民学校改称为国民小学;原本的初中,改称为国民中学 ;而其课程是采取九年一贯的精神 。两个阶段所重视的教育准则、目标并不相同,兹於下概述:
(一) 国民小学教育:
国民小学教育应以伦理教育、生活教育为主,使其知食、衣、住、行如何合於礼义廉耻,以培养国民的良好礼仪;并以培育身心为第一,以维护学生之身心正常与健康。 国民小学的主要职能,在於统一民族文化,使全国国民具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标准、建国理想,以期能一心一德,共同致力於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建设。 国民小学的课程编订,采六年一贯制,不再分为初级四年,以免重复。国民小学的教育目标,在於「国民道德的培养,身心健康的训练,并授以生活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以发展健全人格,培育健全国民为实施中心」。
(二) 国民中学教育:
国民中学接受国民小学毕业生,其教育目标在於「继续国民小学之基本教育,发展青年身心,陶融公民道德,灌输民族文化,培育科学精神,实施职业陶冶,充实生活技能,以奠定其学习专业技能或继续升学之基础,并养成中拥爱国之健全国民」。 国民中学教育以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主,以启发其立志向上、爱国自强之精神,并强调对国民之基本知识、民族文化之渊源,以及自由及法治、处世与接物之分际,职业技能与一般事务管理之学习,使其认识责任与义务,并能实践不欺不妄之准则。 而对於国民教育后半段的恶性补习,应该事先预防,不再使补习恶风再次复燃。由上可见,国民中学之教育其实是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早在民国十七年〈中国教育之改造报告书〉即认为:「我国之中等教育应重视职业教育…」。 当时由於初中的容量不足,助长国校的恶性补习风气。普通中学课程专为升学而设,缺乏实用知识,不能升学者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而工职教育毕业生人数过少,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 例如:黄杰在其回忆中便曾以民国五十五年美国雷士顿将军来台创立电子公司,却苦於员工知识水准不足,招不齐员工的窘境为例,说明当时职业教育训练实为相当缺乏,阻碍到台湾的工业发展。 而国民中学的课程则是以民主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个别化为目标 。
四、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经过蒋总统於国父纪念月会上的唱议后,随即昭见教育部长阎振兴、台湾省政府主席黄杰、台湾省教育厅长潘振球及台北市教育局长刘先云,指示筹办九年国民教育的有关事宜 。以下就从中央、省市两方面的来探讨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规划实施过程。
(一) 中央方面:
民国五十六年七月六日,教育部部长潘振球,在行政院第一零二六次会议中,报告奉蒋总统指示自五十七年度起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经政务委员陈雪屏研议后,成立了九年义务教育义务小组,负责筹画一切。教育部也成立策划小组,由次长邓传凯负责主持,积极进行实施方案的草拟工作 。七月十四日,教育部策划小组即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纲要草案」。七月十五日,行政院第一次小组会议,决议由教育部提出工作进度表,由财政部著急审核经费预算。此工作进度表共分(一)行政工作。(二)修订法令。(三)修订学制课程。(四)师资培养及供应。(五)督导工作。(六)研究工作。六个部分来进行九年国民教育工作的推行。同年八月三日,行政院第一零三零次会议上,就通过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草案」,决定制定「九年国民教育实施条例」。八月十五日行政院颁布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作为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法源依据。至此,中央方面对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已经掌握初步的方向。
(二) 省市分面: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在省市方面的实施筹画可以分台湾省以及台北市两部分来探讨。
首先,於台湾省的规划工作部分。省政府主席在接奉蒋总统的指示后,即命教育厅、财政厅等有关单位著手筹画,并与中央专案小组密切联系。随后省政府将为实施志愿就学方案所设的「策划委员会」改为「台湾省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由黄杰任主任委员,另聘省政府委员谭岳泉、秘书长徐鼐、主计处长刘绍志、省议会长谢东闵等十五人为委员,而以教育厅长潘振球为执行秘书 。此外,各县市并成立推行委员会,负责各县市九年国民教育教育的筹画准备事宜。五十六年九月四日,省政府转颁中央所订的「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同时颁布台湾省各项实施要点。随后订颁「各县市拟订九年国民教育计画内容大纲」、「各县市拟定九年国民教育计画疑义之说明事项」等,以利各县市推动作业。在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台湾省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审议、核定各县市所拟定的各项计画。五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召开第二次会议。五十七年七月二日,又召开第三次会议。在此三次会议中,已经将台湾省地区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各项工作,做了严密的规划。省政府并颁布「办理九年教育准备工作进度表」,计分(一)划分学区。(二)增设班级及增设学校。(三)辅导私立学校。(四)省办公中,县市办初中。(五)省接办县市立职业学校。(六)师资训练。(七)齐一初中水准。(八)初中校长甄选储训。(九)调整县市教育行政机构及增加编制。(十)技艺训练计画。(十一)行政人员训练。(十二)经费筹措计画…等部份,来进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筹画。
在台北市部分。台北市由於在民国五十六年七月改制为直辖市,因此在推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工作上与省政府是分开的,其中推行的困难度亦相对的提高。在当时出任第一任台北市教育局长刘先云的回忆中,他指出当时市府推行九年国民教育的困难处,他说:「它(台北市)既要秉承中央的指示负责规划之责,同时也要负执行之责,这就比较困难了…,好在台北市的幅员不大…」 。北市改制后,便由刘先云出任了直辖市教育局的首任局长,并奉命於五十七年度开始,筹备九年国民教育。刘先云到职后随即成立「台北市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由市长高玉树兼任主任委员。而市教育局为了使办理九年国民教育的准备工作能够尽善尽美,特别成立「实施国民九年教育研究辅导委员会」,以便集思广益 。台北市亦订定九年民教育的准备工作进度表,分(一)组织及计画。(二)划分学区。(三)增班级级及增设学校。(四)辅导私立学校。(五)国民中学入学人数调查及实施。(六)国民中学校长、教员之储备及任用。(七)师资训练。(八)其一国民中学水准…等八个部分, 依次堆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
五、 结语。
九年国民教育施行至今已逾三十周年,三十几年来的实施奠定了台湾国民教育的发展。而此政策可说是战后国民政府撤台后所实施影响规模最大的教育政策。在阅读过相关的书籍及资料后,得到几点感想。第一、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皆是以服膺国父所订定的三民主义为依据,而以反攻复国为实施此政策的最高目标,可见当时台湾与中国所处的局势是相当敌对的;如今,两岸关系以不复过去紧张,然而国民教育所依据的法源及政策却如同三十年前一样,多已不合时宜,早日加以调整、革新实为今日推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二、很难想像一个影响全国的百年大计政策,能够在蒋总统的面命指示下,迅速的在提出计画后的第二年即施行於全国。或许一方面是基於全国皆有感於义务教育年限太短因而众志成城积极推动此教育政策的产生。但一方面却使我不禁会将此迅速之成效将目前所推行的「九年一贯教育政策」加以比较;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反对的声浪鲜少出现,而且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工良好,效率亦高。民众之间的支持声不疑於耳;然而,现今的九年一贯政策却是被批评的一文不值,地方上民怨不断,似乎没有达到教育革新、改良旧有教育制度的目标。每当一遇问题,中央与地方便互相推卸责任,撇清关系;实是令人汗颜之处。九年国民教育带给人民的是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愿景,人民知道经过九年的义务延长教育,将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技能。因此,在全民的共识下,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很快的就付诸实行。反观今日的教育改革,教育当局并没有提出任何美好的愿景给人民,朝令夕改的现象不断出现,令人质疑教育当局是将「教育」视为儿戏,决策太过草率了,此点是值得深思之处。
参考书籍:
l 中国教育学会《国民教育与现代化》,台北,文景出版社。民66
l 中国教育学会主编《九年国民教育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台湾书店,民77年。
l 司琦《九年国民教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64年4月
l 汪知亭《台湾教育史料新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67年4月
l 林本等《延长义务教育之研究》,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民57
l 孙邦正《国民教育论丛》,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57
l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员会《中国学制改革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民73
l 杨清国《金门教育史话》,台北,稻田出版社。民90年5月
l 雷国鼎《比较国民教育》,台北,三民书局。民67
l 何凤娇《九年国民教育资料汇编》,台北,国史馆。民89年。
7. 求高中选修8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翻译,谢谢啦!
加州
加州是美国第三大洲,但是人口最多。它也有不同的是最多元文化国家在美国,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习俗和语言的移民活在新居。这个文化多样性并不令人惊讶当你知道他的历史加州。
本土美国人
什么时候到的第一批人我们现在知道的加利福尼亚,没有人真的知道。然而,很可能在加利福尼亚居住美国印地安人是至少一万五千年前。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定居者穿过白令海峡在北极到美国的一种方法中存在的陆地桥在史前时期。在16世纪,欧洲人到来之后,当地人中蒙受了重大损失。数千人的死亡或被迫成为奴隶。另外,许多人死于这种疾病所带来的欧洲人。然而,从一些这些可怕的时代,今天还有更多的美国人住在加州比任何其他国家。
西班牙
在18世纪,加州被西班牙。名西班牙士兵初到南美洲,在16世纪早期当他们攻打当地人,把他们的土地。两个世纪以后,西班牙人定居在大部分南美和沿西北海岸的我们现在所称的美国。第一个西班牙去加州,大多数都是虔诚的教徒。他们的部门是要教导天主教给当地人。1821年,墨西哥取得了他们的从西班牙独立。加州的一部分则成了墨西哥。1846年美国宣战墨西哥和战争结束后获美国、墨西哥不得不给加州到美国。然而,仍有强烈的西班牙影响国家。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超过40的加州人说西班牙语作为第一或第二语言。
俄罗斯人
在19世纪初,俄罗斯的猎人,这些原本,开始去阿拉斯加定居在加州。在那里的今天是大约2.5万美籍俄裔住在旧金山市区和郊区。
黄金生产商
1848年1月24日,美墨战争后不久,有人在加州发现了黄金。快速致富的梦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最近的,因此第一个到达,是来自美国人民和来自美国。然后从欧洲和亚洲的冒险者随之而来。事实上,一些达到了他们的梦想成为富足。一些死亡或回到家,但是大多数住在加利福尼亚使自己的生活不顾大的困难。他们就住在新城镇或在农场工作。在加州成为31日当选美国的联邦州在1850年,已经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RRIVALS后,
尽管中国移民开始到在淘金热期间到来了,但是更大批量的中国移民却是在19世纪60年代为修贯穿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而来的。今天,美藉华人住在加州的所有部分,尽管大部分选择呆在“唐人街”的洛杉矶和旧金山。
意大利人等其他移民,主要渔民还酿酒师,到达了加州在十九世纪。在1911年移民建立了镇来自丹麦的自己,今天仍然继续他们的丹麦文化。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影产业被确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因此本行业的繁荣——吸引了欧洲人包括许多犹太民族主义者。加州第二大今天犹太人口在美国。
日本的农民就已来到加利福尼亚在20世纪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都在此定居。人们从非洲一直住在加州自19世纪以来(北移动时,来自墨西哥。然而更到1942年到1945年之间在船上工作和航空工业。
最近的人数
在最近几十年,加州有成为家里更多的人来自亚洲,包括韩国人、柬埔寨人、越南和老挝人和。从它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工业吸引了印度人和巴勒斯坦人到加州来。
未来
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人们在气候和吸引的生活方式,还移民到加州来。人们相信,在长混合民族会相当大,将有不具有明显的主要的民族和文化团体,只是不同种族和文化的混合物。
。。。。。是不是这些?。。。
乔治的日记
6月12日,星期一
今天早晨到达乘公共汽车去。径直走到酒店掉我的行李,淋浴和刮胡子。然后去探索。首先是一个骑一匹电缆车。从山顶上,得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景观的旧金山海湾和这个城市。建立1873年,缆车系统由安德鲁赶紧发明,他想找一份更好的形式的交通比坐在弯折。显然,他很震惊,这时他看见了一起可怕的事故中,电车的刹车、导体不能控制的情况和电车滑下山坡马拖着。
有一晚中午在渔夫是什么。这是该地区在意大利渔民第一次来到旧金山在19世纪末,开始渔业的发展。现在是一个旅游地区很多商店,海鲜餐馆和面包店。这也是地方赶上渡轮天使岛和其他地方湾的。
在探索做了那么多的渔人什么。太累了,也别想做的任何东西。早期今晚床!
6月13日,星期二
和一对从我的酒店(彼得和特里)和租了一辆汽车。一整天都在推动全国各地的城市。有一个吸引人的驱动显示出在游客。它有蓝色和白色海鸥的标志,但在他们出示路要走。这是一个79km往返,将所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停止许多次,欣赏眼前的景色的城市从不同的角度和拍照。现在有一个很好的主意的那个城市是什么样子。
傍晚,去唐人街彼得和特里。中国移民定居在这个地区18世纪50年代。穿越战线装饰的建筑物都看起来像旧建筑在中国南部。看到一些有趣的庙宇在这里,大量的市场和许多餐馆。也美术馆和博物馆包含文本、图片和各种各样的物体的中国移民的历史,但它是关闭的晚上。要回去在白天。了美味的一餐然后步行下山来我们酒店。
6月14日,星期三
在上午,作为渡轮天使岛的港口在旧金山海湾。在有一个好的视野的金门桥。从1882年到1940年天使岛是一位著名的移民站在哪里许多中国个人申请生存权利在美国。这些细胞在车站很小,寒冷和潮湿,有些甚至没有光,但移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他们的悲惨的保持似乎而不是正义和自由的惩罚。他们在墙上写诗对他们的孤独和悼念他们的前任在中国的生活。1940年中国政府改革的各项制度,使更多的中国人,人们能把握机遇解决在美国。让我非常体贴和感谢我的人生。
8. 台湾的学校称谓是什么为什么叫什么国中
民国五十六年,国民政府於台实施土地改革已经颇有成效。基於为了根本消除恶性补习的病根以及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教育建设,保证「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成果能长久保留 ;因此,於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总统府的国父纪念月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加速推动九年国民教育的训示。而除了以上的目的,实施九年国教亦有其战略目的,在阎振兴的回忆中,他指出:「蒋公欲求富国强兵,非从教育著手不为功。时值以阿战争之后,其胜负之数,完全系於国民所受教育程度之高低,能不令人警惕。因之,我国国民教育年限之延长,几有刻不容缓之势…」 ;而在黄杰的回忆中,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是为了要让「恶性补习」成为历史名词,让国小毕业学生一律免试进入国中就学,按社区分发就读。
蒋介石於〈教育革新的注意事项演讲稿〉上指出:「此次国民教育的延长,不仅须视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与扩充,而尤应视为整个教育重建与革新之起点…」 ,因此。九年国教的推行就是要使教育成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使此际遇成为知耻知病、求新求行之张本。以抿除旧有教育政策被人讥为「静态的教育」的观念。而教育部制定九年国民教育所依据的为国父孙中山所 制定的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为实现国父民生主义的理想大计。
在隔年,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年,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至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提到:「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求提高知识,而是要提高公德,已造成现代国民的品格;故其先著,乃在求公德的实践,知能的发挥,群己的辨别。
三、 九年国教政策的实施准则:
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分为国民小学以及国民中学两个阶段 ,将原本的国民学校改称为国民小学;原本的初中,改称为国民中学 ......
主旨: 战后教育政策的制定--以九年国民教育政策为例
姓名: 善弘
日期: 14:49:45 6/11/103
内容:
国立东华大学 历史学系
指导老师:陈进金
题目:战后教育政策之形成—以「九年国民教育政策」为例
一、 前言:
战后国民政府迁台后,基於地方自治制度的成功推行,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皆大有成长。因此当时实施的六年义务教育已经有感不足;在民国五十六年的国父纪念月会上,已故总统蒋介石就提出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计画。所谓:「教育为百年大计」,透过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不但能稳定国民政府迁台以来的政治情势,更能透过教育进一步教育人民,以达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可视为对旧有教育制度的重新审查及调整,尤其「九年一贯教育政策」更是打破九年国教施行逾三十四年来「六三」学制的年级区隔;教科书开放以审定制取代国编本后,对於国民教育的教育内容多有所改变。基於此,研究九年国民教育便是对当前的教育制度推行的加以回顾,并可藉此归纳出教育政策沿革的方向,掌握台湾教育实施的来龙去脉。本文仅就一、前言,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形成的时空背景,三、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准则,四、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五、结语五个部分来探讨此影响台湾逾三十数载教育政策的形成。
二、 九年国教政策推行的时空背景:
台湾光复后,大陆地区沦陷,为适应社会环境之实际需要,教育上已经有所调整。然而施行已久的学制都没有改变,流弊所及,已经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有识之士分提出了要改革学制的主张。对於国民义务教育亦提出了改革建议,例如:蒋建白便主张延长受教年限,他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年限六年,目前已落人后,故准备延长九年,实为必要…」 。陈果夫则认为:「国民教育是建立国民基础的教育,人人必受,时间四年或六年」, 蒋梦麟则认为:「当时的中小学教育多侧重升学,事实上不能升学的学生反而居多」,因此主张改革学制。 常道直认为:「…中等教育开始之年龄较欧洲多数国家要晚二年,故毕业程度不能与之相比…」,因此主张改革学制。 而朱绘森则是以(一)世界潮流的趋势。(二)我国国情的需要。(三)蒋中正先生的高瞻远瞩。三个方面来分析实施九年国民教育的背景,於第一点,他指出二战后,世界各国竞相延长国民义务教育年限。各国之所以相继延长国民义务教育之年限,乃欲藉由国民教育之实施,达成国民之民族化、生活化、政治化、经济化、社会化之教育目标。第二点方面,他指出至民国五十六年,我国国民小学学龄儿童之就学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二。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议定原则,凡是学龄儿童就学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之国家,即须考虑延长义务年限,因此,我国延长义务教育之年限是相当成熟的。第三点方面,由於金门地区於民国五十二年接受蒋总统的指示试行九年至国民教育成效颇佳 。遂之,全国起而加速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
再者,民国五十六年,国民政府於台实施土地改革已经颇有成效。基於为了根本消除恶性补习的病根以及实现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教育建设,保证「耕者有其田」与「平均地权」的成果能长久保留 ;因此,於同年的六月二十七日在总统府的国父纪念月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加速推动九年国民教育的训示。而除了以上的目的,实施九年国教亦有其战略目的,在阎振兴的回忆中,他指出:「蒋公欲求富国强兵,非从教育著手不为功。时值以阿战争之后,其胜负之数,完全系於国民所受教育程度之高低,能不令人警惕。因之,我国国民教育年限之延长,几有刻不容缓之势…」 ;而在黄杰的回忆中,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是为了要让「恶性补习」成为历史名词,让国小毕业学生一律免试进入国中就学,按社区分发就读。
蒋介石於〈教育革新的注意事项演讲稿〉上指出:「此次国民教育的延长,不仅须视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与扩充,而尤应视为整个教育重建与革新之起点…」 ,因此。九年国教的推行就是要使教育成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使此际遇成为知耻知病、求新求行之张本。以抿除旧有教育政策被人讥为「静态的教育」的观念。而教育部制定九年国民教育所依据的为国父孙中山所 制定的三民主义—伦理、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为实现国父民生主义的理想大计。
在隔年,九年国教实施的第一年,蒋介石在〈对国民教育九年至开始实施及国民中学开学典礼训词〉中提到:「此一国民教育之延长,不徒为国民教育水准之提高,实亦为整个教育教育革新的开端,特别是复兴中华文化的起点…」。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求提高知识,而是要提高公德,已造成现代国民的品格;故其先著,乃在求公德的实践,知能的发挥,群己的辨别。
三、 九年国教政策的实施准则:
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分为国民小学以及国民中学两个阶段 ,将原本的国民学校改称为国民小学;原本的初中,改称为国民中学 ;而其课程是采取九年一贯的精神 。两个阶段所重视的教育准则、目标并不相同,兹於下概述:
(一) 国民小学教育:
国民小学教育应以伦理教育、生活教育为主,使其知食、衣、住、行如何合於礼义廉耻,以培养国民的良好礼仪;并以培育身心为第一,以维护学生之身心正常与健康。 国民小学的主要职能,在於统一民族文化,使全国国民具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标准、建国理想,以期能一心一德,共同致力於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建设。 国民小学的课程编订,采六年一贯制,不再分为初级四年,以免重复。国民小学的教育目标,在於「国民道德的培养,身心健康的训练,并授以生活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以发展健全人格,培育健全国民为实施中心」。
(二) 国民中学教育:
国民中学接受国民小学毕业生,其教育目标在於「继续国民小学之基本教育,发展青年身心,陶融公民道德,灌输民族文化,培育科学精神,实施职业陶冶,充实生活技能,以奠定其学习专业技能或继续升学之基础,并养成中拥爱国之健全国民」。 国民中学教育以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主,以启发其立志向上、爱国自强之精神,并强调对国民之基本知识、民族文化之渊源,以及自由及法治、处世与接物之分际,职业技能与一般事务管理之学习,使其认识责任与义务,并能实践不欺不妄之准则。 而对於国民教育后半段的恶性补习,应该事先预防,不再使补习恶风再次复燃。由上可见,国民中学之教育其实是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育。早在民国十七年〈中国教育之改造报告书〉即认为:「我国之中等教育应重视职业教育…」。 当时由於初中的容量不足,助长国校的恶性补习风气。普通中学课程专为升学而设,缺乏实用知识,不能升学者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而工职教育毕业生人数过少,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 例如:黄杰在其回忆中便曾以民国五十五年美国雷士顿将军来台创立电子公司,却苦於员工知识水准不足,招不齐员工的窘境为例,说明当时职业教育训练实为相当缺乏,阻碍到台湾的工业发展。 而国民中学的课程则是以民主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个别化为目标 。
四、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经过蒋总统於国父纪念月会上的唱议后,随即昭见教育部长阎振兴、台湾省政府主席黄杰、台湾省教育厅长潘振球及台北市教育局长刘先云,指示筹办九年国民教育的有关事宜 。以下就从中央、省市两方面的来探讨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规划实施过程。
(一) 中央方面:
民国五十六年七月六日,教育部部长潘振球,在行政院第一零二六次会议中,报告奉蒋总统指示自五十七年度起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经政务委员陈雪屏研议后,成立了九年义务教育义务小组,负责筹画一切。教育部也成立策划小组,由次长邓传凯负责主持,积极进行实施方案的草拟工作 。七月十四日,教育部策划小组即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纲要草案」。七月十五日,行政院第一次小组会议,决议由教育部提出工作进度表,由财政部著急审核经费预算。此工作进度表共分(一)行政工作。(二)修订法令。(三)修订学制课程。(四)师资培养及供应。(五)督导工作。(六)研究工作。六个部分来进行九年国民教育工作的推行。同年八月三日,行政院第一零三零次会议上,就通过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草案」,决定制定「九年国民教育实施条例」。八月十五日行政院颁布了「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作为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法源依据。至此,中央方面对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已经掌握初步的方向。
(二) 省市分面:
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在省市方面的实施筹画可以分台湾省以及台北市两部分来探讨。
首先,於台湾省的规划工作部分。省政府主席在接奉蒋总统的指示后,即命教育厅、财政厅等有关单位著手筹画,并与中央专案小组密切联系。随后省政府将为实施志愿就学方案所设的「策划委员会」改为「台湾省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由黄杰任主任委员,另聘省政府委员谭岳泉、秘书长徐鼐、主计处长刘绍志、省议会长谢东闵等十五人为委员,而以教育厅长潘振球为执行秘书 。此外,各县市并成立推行委员会,负责各县市九年国民教育教育的筹画准备事宜。五十六年九月四日,省政府转颁中央所订的「九年国民教育实施纲要」,同时颁布台湾省各项实施要点。随后订颁「各县市拟订九年国民教育计画内容大纲」、「各县市拟定九年国民教育计画疑义之说明事项」等,以利各县市推动作业。在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台湾省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审议、核定各县市所拟定的各项计画。五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召开第二次会议。五十七年七月二日,又召开第三次会议。在此三次会议中,已经将台湾省地区实施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各项工作,做了严密的规划。省政府并颁布「办理九年教育准备工作进度表」,计分(一)划分学区。(二)增设班级及增设学校。(三)辅导私立学校。(四)省办公中,县市办初中。(五)省接办县市立职业学校。(六)师资训练。(七)齐一初中水准。(八)初中校长甄选储训。(九)调整县市教育行政机构及增加编制。(十)技艺训练计画。(十一)行政人员训练。(十二)经费筹措计画…等部份,来进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筹画。
在台北市部分。台北市由於在民国五十六年七月改制为直辖市,因此在推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的工作上与省政府是分开的,其中推行的困难度亦相对的提高。在当时出任第一任台北市教育局长刘先云的回忆中,他指出当时市府推行九年国民教育的困难处,他说:「它(台北市)既要秉承中央的指示负责规划之责,同时也要负执行之责,这就比较困难了…,好在台北市的幅员不大…」 。北市改制后,便由刘先云出任了直辖市教育局的首任局长,并奉命於五十七年度开始,筹备九年国民教育。刘先云到职后随即成立「台北市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委员会」,由市长高玉树兼任主任委员。而市教育局为了使办理九年国民教育的准备工作能够尽善尽美,特别成立「实施国民九年教育研究辅导委员会」,以便集思广益 。台北市亦订定九年民教育的准备工作进度表,分(一)组织及计画。(二)划分学区。(三)增班级级及增设学校。(四)辅导私立学校。(五)国民中学入学人数调查及实施。(六)国民中学校长、教员之储备及任用。(七)师资训练。(八)其一国民中学水准…等八个部分, 依次堆行九年国民教育政策。
五、 结语。
九年国民教育施行至今已逾三十周年,三十几年来的实施奠定了台湾国民教育的发展。而此政策可说是战后国民政府撤台后所实施影响规模最大的教育政策。在阅读过相关的书籍及资料后,得到几点感想。第一、九年国民教育的推行,皆是以服膺国父所订定的三民主义为依据,而以反攻复国为实施此政策的最高目标,可见当时台湾与中国所处的局势是相当敌对的;如今,两岸关系以不复过去紧张,然而国民教育所依据的法源及政策却如同三十年前一样,多已不合时宜,早日加以调整、革新实为今日推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二、很难想像一个影响全国的百年大计政策,能够在蒋总统的面命指示下,迅速的在提出计画后的第二年即施行於全国。或许一方面是基於全国皆有感於义务教育年限太短因而众志成城积极推动此教育政策的产生。但一方面却使我不禁会将此迅速之成效将目前所推行的「九年一贯教育政策」加以比较;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反对的声浪鲜少出现,而且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工良好,效率亦高。民众之间的支持声不疑於耳;然而,现今的九年一贯政策却是被批评的一文不值,地方上民怨不断,似乎没有达到教育革新、改良旧有教育制度的目标。每当一遇问题,中央与地方便互相推卸责任,撇清关系;实是令人汗颜之处。九年国民教育带给人民的是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愿景,人民知道经过九年的义务延长教育,将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技能。因此,在全民的共识下,九年国民教育政策很快的就付诸实行。反观今日的教育改革,教育当局并没有提出任何美好的愿景给人民,朝令夕改的现象不断出现,令人质疑教育当局是将「教育」视为儿戏,决策太过草率了,此点是值得深思之处。
9. 台湾初中语文怎么考
我爱祖国宝岛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第.我就是台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熟悉而亲切的《七子之歌——台湾》在耳边响起我用什么来形容你呢?可爱的台湾.像钻石?不,你比钻石更加耀眼;如流水?不,你比流水更加清澈;似储存多年的女儿红?不,你比女儿红更加悠久而香醇.你到底像什么呢?噢,你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可以取代你!你是中国唯一的宝岛台湾!每当想起台湾我就想起了台湾那残酷的过去,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落泪.台湾曾经被荷兰殖民者整整统治了五十年!整整五十年!是屈辱的五十年!在那五十年里台湾人民过着奴役般的生活,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661年4月,郑成功才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终于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1985年台湾又被日本侵略,在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由于内的原因,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到现在还不能自由往来,但血浓于水,一脉相承,两岸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台湾人民和祖国人民一样心系灾区,派出了救援队和医疗队奔赴灾区,支援灾区并踊跃捐款,为灾区人民祈福,祝愿灾区人民早日脱离苦难,重建家园.祖国的宝岛台湾,我爱你!我爱日月潭的自信,我爱阿里山的顽强.我欣赏你的风土人情,我更敬佩你那爱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