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相關資料。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是北京市示範高中校。創辦於1950年9月,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內政府在北京建容立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學,為北京市普通高中示範校。
目前學校有高中教學班20個,初中教學班24個,在校生近1600人。目前學校已開設了70多門自主選修課,形成了自主閱讀、生涯規劃、國際跳棋、名人講堂、體育套餐式自選課程等精品特色課程。學校還建有民樂隊、舞蹈隊、合唱團、戲劇社、機器人分團等富有特色、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多種社團,設有讀書節、合唱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多種活動平台,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現自我、自主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發展。
教師主體為博士、碩士研究生,中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70%以上,共有市區骨幹教師34名,市區骨幹教師人數在全區位居前茅。
② 伊寧市第九中學2001屆七班班主任
伊寧抄外國語中學(伊寧第九中學):勝利路南側伊寧第九中學位於伊寧勝利街,是一所屬漢語授課的全日制初級中學,學校始建於年9月,佔地平方米,校舍建築累計.8平方米。現有37個教學班,其中有6個英語特色實驗班,2個外國語教學班,在校各族學生人。建校近30年來,始終堅持&uot;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uot;的辦學宗旨,為社會培養了一批批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
③ 北京市所有中學排名
北京市重點初中前十名列表(初中排名)
一、北京四中(西城區)
北京市第四中學,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中部共有近30個班級,學生數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學初中部共有20餘個班級,學生數1200餘人。
二、人大附中(海淀區)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該校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先後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等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以及開展國際課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截至2012年,學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區兩個校區,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國際部三個教學序列,在校學生4500餘人。
三、北師大實驗中學(西城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范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止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四、北京二中(東城區)
北京市第二中學,簡稱北京二中,是北京市示範高中,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學,創建於1724年。學校處在北京市的中心區域,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內務部街,師資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全面,在社會上擁有良好聲譽。每年,超過95%畢業生考入第一批重點大學,六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二中先後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
五、北大附中(海淀區)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是北京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也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基礎學校。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60年,前身為1951年開辦的「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7年,「清華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改制為「北京市104中學」;1960年,「北京市104中學」改為「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佔地70畝,建築面積65000平方米;共有高中教學班34個,初中教學班16個,學生共2500多人;在崗教師188人。
六、北京80中(朝陽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普通高中示範校。學校為初高中分址辦學,初中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
白家莊,佔地約50畝;高中示範校校址坐落在朝陽區望京科技開發區,佔地141.6畝。學校先後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進校」、「北京市科技活動示範校」、
「北京市體育運動(田徑)傳統項目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和「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等榮譽稱
號。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創建於1956年,是北京市示範高中和朝陽區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截至2011年,初高中學生共有3000多名、港澳台學生和外籍留學生近300餘名。
七、北京八中(西城區)
北京市第八中學,簡稱北京八中,最初由1921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學和1947年建立的北平市立八中發展而來。1949年,兩校合並為北京市第八中學。
北京市第八中學是北京市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學,也是首批北京市示範高中之一。1985年設立了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班(簡稱少年班)。
截至2009年,北京八中已經成長為一所含有高中、初中、超常教育實驗班共有學生近3000人的市屬高中示範校。學校總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高中部佔地3.2萬平方米,初中部佔地1.3萬平方米。
八、北京五中(東城區)
北京市第五中學(Beijing No.5 High School)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始建於1928年5月,為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
截至2015年5月,北京五中總佔地面積達到337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32937平方米。
截至2015年,專任教師136人,其中有9位特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11人,區級骨幹教師30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教師總數的48%。
九、師大附中(宣武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北師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北京師范大學的第一附中,北京首批市級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北京師大附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901年的五城學堂,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公立中學,是中國最著名的中學之一,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北師大附中佔地面積4387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078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在職教職工245人。
十、師大二附中(西城區)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始建於1953年,簡稱北師大二附中、師大二附,創辦於1953年9月1日,是北京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學校、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有32個教學班,在職全體教師152人,學生1500餘人。分為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
以下是十名以外的學校
北京101中(海淀)
匯文中學(崇文)
首師大附中(海淀)
景山學校(東城)
北京15中(宣武)
育英中學(海淀)
北京12中(豐台)
北京161中(西城)
④ 小學 中學 高中入學時間和畢業時間
高中 入學時間2007年9月 畢業時間2010年6月
中學 入學時間2003年9月 畢業時間2007年6月
小學 入學時間1998年9月 畢業時間2003年6月
拓展資料:
學制:是學校教育制度的簡稱,在現代教育制度的形成過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來的是學校教育系統,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學制已經不只是學校教育制度的簡稱,而是各種施教機構系統的總稱,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它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學習年限。
三種基本類型:雙軌制(一軌是學術教育,另一軌是職業教育)、單軌制、分支式學制。
雙軌學制
雙軌學制以英國為代表。一軌自上而下,其結構是大學(後來也包括其他高等學校)、中學(包括中學預備班、獨立學校)。
此外在中學以下還有家庭教育;另一軌從下而上,其結構是小學及其後的職業學校(早期主要是與小學相連的初等職業教育,後來增加了初中,形成了與初中連接的中等職業教育)。
後來隨著社會改革的深入,英國嘗試在初中高中進行融合,允許雙規之間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
單軌學制
單軌學制以美國為代表。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各級各類學校相互銜接,但是藝術教育、體育教育等獨立於這個體系之外。
分支型學制
分支型學制以蘇聯為代表。在初等教育階段和中等教育階段由單一的學校系統構成,此後(初中或高中)開始分化,形成多種學校系統(普通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與之銜接。
這樣構成的整個學校體系就像一把叉子,所以這種學制類型又被稱為分叉型學制。
參考鏈接來源:網路-學制
⑤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崇文區重點)的高中升學率大體什麼情況
2005年99.15%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本科,88.7%的畢業生進入重點大學,升入北大歷敏扒肢昌、拿李清華43人,高考成績已進入北京前十名;中考升學率100%。
⑥ 屆與級的區別
屆與級的區別:
1、用法區別。「屆」的用法要比「級」的用法更廣泛。畢業生稱「屆」不稱「級」,而2012級,2013級這種說法,在學校內,特別是高校內比較常用;
2、演算法區別。「屆」是按畢業年份算的;「級」是按入學年份算的。例如,2018年入大學,2021年畢業,那就是21屆畢業生,18級學生。「屆」一般是在畢業之後用,「級「則是在畢業之前用;
3、日常使用區別。一般都是在校上學期間稱呼哪一級,畢業離校之後稱呼哪一屆。「屆」字原意是時間上的「到」,「至」,比如「屆時」,將這個原意引申,「屆」字變成了一個代表完整過程的量詞,比如「一屆奧運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等等。
「屆」用在學生身上,表示學業完成,因此,我們以學生畢業那年稱「屆」,2016年畢業,就是2016屆,2017年畢業,就是2017屆。
「級」字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漢字,幾千年來,其主要用法都是「分層」,引申為「等級」。對學生而言,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年級,比如小一,小二,初一,初二等等。
(6)北京市第十一中學2001屆7班擴展閱讀:
一般,學生的年級在進入學校時,是要重新計算的,比如說初中讀了四年,到了高中,重新計算,變成高一,到了大學,又重新計算,變成大一,重新計算那年,也就是學生入學那年,被稱為學生的「級」。學生是2016年進入高中,他就是2016級。
用「級」可以更好地固定學生的批次,不至於在學生升年級的時候產生混亂,比如說「這屆高一成績好」,到第二年就變成「這屆高二成績好」,一來不方便,二來容易混亂,但是如果說「2016級成績好」,那麼無論高一、高二、高三,都涵蓋在裡面,不容易搞混。
「級」有六種意思:
1、層次:石級。拾級而上;
2、等次:級別。級差;
3、學校里學生所在學年的分段:年級;
4、古代指戰時或用刑斬下的人頭:首級;
5、量詞,用於台階、樓梯:從一樓到三樓有四十多級台階;
6、大學或中學里入學的意思。
「屆」有三種意思:
1、到(時候):屆時,屆期:
2、略同於「次」,用於定期的會議或畢業的班級等:歷屆。本屆畢業生;
3、姓。
⑦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學校領導
果淑蘭,女,1962年出生,中共黨員,1983年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文學學專士,1995年參加北京市高等教育屬自學考試獲北京大學法律專業文憑,研究生主要課程班學習並結業,北京市第四期校長高研班結業。崇文區人大代表。
⑧ 北京市第四中學七一屆畢業生三連五班初中畢業
雖然高中畢業迷瞪報個大學,屬於掉到咱校的,但是報了個好專業,最起碼生活穩定了,感謝母校吧.07畢業生哈
⑨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60年來的變遷。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建立於1950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在北京建立內的第一所公立學容校,也是崇文區第一所中學。十一中的建立是經北京市第二屆人代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納入1950年市府年度工作計劃中實施完成的,它是在彭真、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直接關懷下,特地在龍須溝地區為南城勞動人民興建的一所中學。校址在南城葯王廟內(即:崇文區東曉市大街101號)。黨和人民政府極為重視學校幹部和師資的配備工作,選派了我國著名中等教育專家傅任敢先生為第一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