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十七屆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網上答題答案
觀測發現,遙遠的星系全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這種現象一般被稱為什麼?
❷ 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
1——10 DBDCBABBCA
11---20 CDACAABAAA
21---30 BADCCDACCB
31---40 AAAADACDDB
41---50 BCDDABAABB
51---60 CBDBAACCDA
61---70 BBAABBABBA
71---80 ABAAAABAAA
81---90 ABAABAABBB
91---100 BBAAAABAAB
❸ 第十六屆北京市青少年自然科學知識競賽的答案!!!! 急!!!!
1、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哪一顆?
A、金星 B、火星 C、土星 D、木星
2、發現第一顆"北京人"頭蓋骨的科學家是_____。
A、安特生 B、賈蘭坡 C、裴文中 D、楊鍾健
3、我國稀土礦產量最多的地區是_____。
A 攀枝花 B 廣東陽春 C 雲南東川 D 白雲鄂博
4靠風力傳播種子的植物不包括_____。
A、楊樹 B、榆樹 C、柳樹 D、海棠
5、我們日常看到的桿秤,什麼時期出現的?
A、春秋時期 B、秦漢時期 C、明清時期 D、宋元時期
6、魚、鳥和哺乳動物三類動物中,視力好壞的關系是_____ 。
A、魚>鳥>哺乳動物 B、鳥>哺乳動物>魚
C、哺乳動物>魚>鳥 D、鳥>魚>哺乳動物
7、以下哪兩種生物存在共生關系?
A、 蟲黃藻,大硨磲 B、鯊魚,印魚 C、 海葵,寄居蟹 D、石斑,魚醫生
8、防毒面具是根據什麼動物研究出來的?
A、獼猴 B、棕熊 C、野豬
9、鍾乳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磷酸鈣 B、硫酸鈣 C、碳酸鈣 D、硅酸鈣
10、今年我國發生了一次非常壯觀的日環食天象,請問這次日環食發生的日期是_____。
A、1月1日 B、1月15日 C、2月20日 D、3月13日
❹ 第十七屆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網上答題答案(3)
26.A 27.B 28.B 29.A 30-31.B 32.C 33-36.A 37.B 38-40.A 41.B 42-43.A 44.D 45-46.B 47.C 48.D 49.B 50.A
❺ 第十八屆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標准答案(全部)
幫你頂一下吧……
❻ 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知識競賽復賽試題(中學組)
希望不要沉 我很用心的在回答了~! 55555
答:
1. 「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塗、河邊窪地或漫灘、濕草原等。
2. 在農村建立小的生態養殖區,通過對不同種類的植物動物進行養殖,使這個小的生態養殖區可以進行內部自己自足的。例如:養殖的豬 牛羊等家畜產出的肉可以提供給人食用, 養殖產生排泄物可以提供給農田作為肥料,內臟和骨頭可以加工為魚的飼料。而魚骨和農作物的秸稈同樣可以加工給豬作為飼料。畜類人類的糞便可以生成沼氣提供生活所需的照明和燃料。
3. 從自然保護的角度去講,愛護保護自然應當保持自然中各種動植物的自然天性,如果有很多人在喂養百靈等鳥類,勢必造成會有一部分人為了謀求私利對他們進行抓捕,長此以往會造成一個物種的滅絕。
4. 我看不見圖 但是一天氧氣的曲線應該是類似山形的曲線。 但是由於人類生活的原因,白天人類生活車輛使用率很高都需要消耗氧氣,從這點考慮這個曲線不好確定。需要很多數據才能確認。因為空氣是在流動的所以氧氣是可以從一個地區補償到另一個地區的,如果北京是封閉的空間話可能北京人活不過3天。
一天中空氣質量最好: 如果從含氧量考慮應該是下午入夜前。但是如果從有害物含量和可吸入顆粒物考慮,我個人感覺還是入夜之後應該是凌晨2點左右。(整個世界真的安靜)
5. 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為人類生活中未加處理或處理不完全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有機垃圾和家畜家禽糞便以及農施化肥,其中最大的來源是農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富營養化的直接結果: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
你是初中的我就不寫了 (寫了我也沒有能力辦到)
6. 同樣是高中組的 就不答了 都是化學變化方法太多了 (主要是怕寫多了你不採納)如果需要可以採納後我幫你補上
❼ 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知識競賽復賽試題(中學組)求答案
嘿嘿 我也在找這個題的答案
❽ 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活動手冊
自然科學含括了許多領域的研究,自然科學通常試著解釋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運作,而非經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學一詞也是用來定位「科學」是遵守科學方法的一個學科。自然科學 (natural science )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認識的對象是整個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質的各種類型、狀態、屬性及運動形式。認識的任務在於揭示自然界發生的現象以及自然現象發生過程的實質,進而把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律性,以便解讀它們,並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
順著傳統用法而來,近來「自然科學」一詞有時被以更貼近它日常的意思方式來使用。在這個意義下,自然科學可被理解為生物科學(涉及生物學程序),並以區辨物理科學(涉及宇宙的物理及化學法則)及化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