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冼星海的故事
冼星海的故事: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字澳門出生,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
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後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最後冼星海病逝於莫斯科。
(1)廣東實驗中學冼星海擴展閱讀:
冼星海出生時,他的父親剛剛去世半年,28歲的母親黃蘇英只好帶著他回到娘家,和自己的父親黃錦村住在一起。
年邁的祖父和母親黃蘇英,只能靠天天出海打魚來支撐生活。幼年的冼星海也隨著母親在海上漂盪,在祖父憂傷綿長的簫聲中,在漁民喜憂參半的民謠中,冼星海一天天長大了。
多虧母親黃蘇英的疼愛,冼星海6歲就進了學堂。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黃蘇英想方設法來到廣州,把13歲的冼星海送進了嶺南大學附中的義學。
在這里,母子倆人整整度過了6年。母親黃蘇英靠做傭工維持生活,冼星海常常半工半讀。冼星海在學校努力學習,功課一直很好,而最令他著迷的是音樂課。
這讓他從小在祖父的簫聲和教堂唱詩班裡獲得的音樂感受有了發展的天地,他參加了義校的唱詩班和管弦樂隊。在這期間,冼星海的音樂才華更加顯現出來。
進入嶺南大學附中本校後,為了貼補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賣兩個鍾頭的書籍紙筆等物,和加入嶺南銀行樂隊這兩件工作,來維持學費和伙食費。
他在樂隊里擔任演奏直簫,後來成了附中管弦樂隊的指揮,被廣州人稱作洋簫的單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韻味,由此,他得到了一個雅號南國簫手。
❷ 冼星海好就學的小提琴他學小提琴前有沒音樂基礎
冼星海(1905~1945),中國作曲家。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1905年 6月13日生於澳門,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
生平 冼星海生長在一個貧苦漁民與海員之家。出生時父親已經去世,寄居於外祖父家。7歲時外祖父逝世,隨母親到新加坡,靠母親做傭工度日。先後在英國人辦的學校學英語,在華僑辦的小學和中學讀書。1920年前後,作為優秀華僑學生被嶺南大學招收到廣州,先入附中,後升入大學預科,前後半工半讀6年,做過打字員、教員等。他酷愛音樂,參加學校樂隊,演奏小提琴和單簧管,並擔任過指揮。1926年到北京,在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選習小提琴,同時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管理員以維持生活。1928年夏到上海,入國立音樂院學小提琴。1929年7月,在院刊第3號上發表《普遍的音樂》一文,提出「中國需求的不是貴族式或私人的音樂,中國人所需求的是普遍音樂」,並認為「學音樂的人」,要「負起一個重責,救起不振的中國」,表現出鮮明的愛國民主思想。在上海學習期間,他結識了田漢等人,曾參加「南國社」的戲劇活動。
1929年冬,冼星海克服經濟上的種種困難,從上海到法國巴黎學習音樂。在巴黎的最初幾年,靠做各種雜役維持生活。他先後師從P.奧別多菲爾學小提琴,師從P.迪卡斯等學理論作曲,並於1935年春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在迪卡斯的高級作曲班學作曲。在法國期間,冼星海創作了《風》(女高音獨唱和單簧管與鋼琴)和《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作品,前者據其《我學習音樂的經過》(1940)一文自述,表現了「一切人生的、祖國的苦、辣、辛、酸、不幸」,曾在巴黎演出和播音,獲得好評。
1935年秋,冼星海回到上海。面對民族危機日趨嚴重的形勢,他拋棄了尋求個人藝術發展前途的幻想,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於1936年參加歌曲作者協會等進步音樂組織,並先後在百代唱片公司和新華影業公司擔任配音和作曲,開始創作救亡歌曲和進步的電影音樂。這時所作歌曲有《救國軍歌》、《夜半歌聲》、《熱血》、《拉犁歌》、《青年進行曲》等,得到了進步文化界的贊揚,並在群眾中廣泛傳唱。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冼星海參加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戰時移動演劇第二隊,沿滬寧、隴海鐵路線進行抗日救亡文藝宣傳;10月到武漢,翌年春參加了由郭沫若主持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與張曙共同負責抗戰音樂工作。他深入到學校、農村、廠礦、部隊中去輔導群眾歌詠,組織起近百個歌詠隊,舉辦過多次抗戰歌詠集會,推動了當時以武漢為中心的救亡歌詠運動。民族革命戰爭的現實教育,同廣大群眾的密切聯系,使冼星海更堅定了走革命音樂道路的信念。這時,他創作了許多抗戰歌曲,如《保衛盧溝橋》、《祖國的孩子們》、《游擊軍》、《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都流傳於全國。
1938年11月,冼星海到延安,任教於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並於翌年5月擔任該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的新生活,革命人民的思想風貌,豐富的民間音樂的滋養,以及為共產主義獻身的崇高理想,激發起冼星海蓬勃的創作熱情,他寫出了傑出的代表作《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聲樂套曲,還創作了歌曲《反攻》、《三八婦女節歌》、《打倒汪精衛》等,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見彩圖)
1940年 5月,為完成延安電影團攝制的大型記錄片《延安與八路軍》的後期製作和配樂工作,冼星海同袁牧之一起離延安去蘇聯,在蘇聯期間化名黃訓。蘇德戰爭爆發後離開蘇聯返回中國,因在邊境受阻,被迫折回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烏蘭巴托,化名「孔宇」,在當地中國工人俱樂部教音樂。1942年底返回蘇聯,先後在阿拉木圖、塔什干、庫斯坦那伊等地停留,同蘇聯音樂工作者們結識,並曾協助建立庫斯坦那伊的音樂館。在蘇聯和蒙古期間,他不顧疾病纏身和戰時生活的艱苦,堅持創作,完成了自1935年即開始創作的《民族解放交響曲》,並寫了《神聖之戰交響曲》以及《滿江紅》等 4部管弦樂組曲和許多聲樂、器樂作品。1944年底,冼星海病重,被送到莫斯科治療,在病榻上完成了管弦樂《中國狂想曲》。1945年病逝後,毛澤東在悼念他的挽幛上親筆題詞:「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創作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他堅持聶耳開始確立的革命音樂的創作方向,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的立場上,正確地認識和反映現實,注意選取現實生活中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以強烈的革命熱情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生活和思想感情;他十分重視在創作中塑造工農勞苦大眾的音樂形象,並把思想內容的深刻性同藝術的易解性統一在作品中。為達到音樂為人民服務的目的,他堅持不懈地追求作品的民族風格,努力探索、發掘和體現蘊藏在民間音樂中的民族氣質,並使其同現代的音樂技巧相結合,寫出一系列富於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並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
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採用號召性、戰斗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斗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擊軍》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採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沖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稜角的旋律,表現激昂慷慨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著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在冼星海的歌曲創作中抒情性的獨唱歌曲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為舞台劇和電影所作的插曲。這些作品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或傾訴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或抒發投入斗爭的熱切情感。如:《夜半歌聲》、《莫提起》,充滿激情和幻想,唱出了橫遭封建勢力迫害和國土淪喪後的痛切感情與戰斗呼號;《熱血》和《黃河之戀》都是慷慨悲歌,表達了為自由而戰的堅強意志和勝利信心;《做棉衣》、《江南三月》和《戰時催眠曲》等,則以優美親切、純朴清新的民間音調,抒發了抗戰婦女的愛國深情。
為了表現廣闊的現實生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冼星海還探索創造了一些具有新時代特點的歌曲樣式。其中有將抒情性與戰斗性兩者不同的表現特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婦女節歌》;有頌揚性的歌曲《贊美新中國》;還有將民間說唱音樂與戰斗性的群眾歌曲音調相結合的敘事性歌曲,如《梁紅玉》和《打倒汪精衛》等。他很善於發掘歌詞語言的韻律美,在表現主題形象的前提下予以音樂性的發揮。他也很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獨唱、齊唱、領唱、合唱和有說有唱等,特別是在群眾歌曲中廣泛運用輪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當時的抗戰歌詠中具有創新的意義,並具有廣泛的影響。此外,他在去蘇聯期間,主要採用中國古典詩詞譜寫的藝術歌曲,在探索新的體裁和民族風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冼星海在音樂創作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開創了表現我國人民革命斗爭並具有民族特點的大合唱創作。所作4部大合唱,在題材、內容的現實性和表現形式的民族化、群眾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據不同的題材、內容,以不同的藝術手法進行處理,而使各個作品具有不同特色。作於1939年3月的《生產大合唱》,以載歌載舞和戲劇表演相結合的形式,通過「春耕」、「播種與參戰」、「秋收突擊」和「豐收」4個場面,表現解放區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抗戰生活,音樂具有民間風味,合唱粗獷質朴,其中的《二月里來》和《酸棗刺》兩個段落,常被作為獨唱和童聲合唱曲目,流傳至今。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周年而作的《九一八大合唱》,是一部敘事性的大合唱,採用交響性和迴旋曲的形式結構,全曲以具有舞蹈特點的音樂主題和悠長深沉的副主題對比貫串和反復出現,其間插入許多不同性格的段落,表現人民群眾在歡慶勝利時回顧抗戰歷程,激發起抗戰到底的決心;其中的女聲獨唱與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運用了戲曲、說唱音樂中的板式變化手法,具有戲劇性效果。《九一八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的樂隊伴奏,在對民族打擊樂器和中國音樂風格的節奏的運用上很有特色。作於1940年3月的《犧盟大合唱》,是為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的抗日決死隊寫作的一部群眾歌曲聯唱形式的大合唱,包括齊唱、獨唱、輪唱、合唱等6個段落,音樂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全曲由《序曲》(樂隊)、《黃河船夫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女聲合唱)、《河邊對口曲》(對唱、合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衛黃河》(齊唱、輪唱)和《怒吼吧!黃河》(合唱)等9個樂章組成。各個樂章都有相對的獨立性,相互之間在表現內容、演唱形式和音樂形象等方面構成鮮明的對比。同時,全曲又由表現中華民族解放斗爭的基本主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幾個基本音調始終貫串於整個大合唱,在音樂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題、首尾合唱呼應、中間各樂章交替發展和末樂章的總結概括,以及每樂章之前的朗誦為先導等,使整個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音樂語言明快簡練、通俗易解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合唱手法豐富多采和樂隊的交響性發揮,全曲的宏偉規模和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構成了這部作品具有獨創性的藝術特色。《黃河大合唱》凝聚著冼星海的卓越才華和傑出創造性,被認為是一部反映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
冼星海的器樂作品,大部分是在滯留蘇聯期間寫作的。除一些器樂小品,如小提琴獨奏曲《郭治爾-比戴》等,有一定的藝術效果外,其中的交響音樂作品,在他生前都未能付諸演奏而根據實際效果加以改定。從這些作品的手稿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運用交響音樂形式表現人民群眾的生活和革命斗爭,在探索交響音樂的民族化、群眾化,以及在運用民族風格的音樂主題、結構形式和打擊樂器等方面,都作了許多大膽的嘗試。其中如《民族解放交響曲》、《神聖之戰交響曲》、《滿江紅》組曲和《中國狂想曲》等,都不乏寫得成功的段落。但限於他當時寫作的條件和健康狀況已日趨惡化,這些作品也留下了不少筆誤和不完善之處。
論著 冼星海發表過20餘篇音樂論文和編寫過一些音樂教材。他在去延安之前發表的《救亡音樂在抗戰中的任務》(1937)、《救亡歌詠運動和新音樂的前途》(1938)、《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等短文中,著重總結了抗日救亡歌詠運動的經驗,論述了以聶耳為代表的新興音樂的方向和發展前景。到延安後陸續發表了《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1939)、《民歌與中國新興音樂》(1940)、《現階段中國新音樂運動的幾個問題》(1940)等論文,並在1940年1月舉行的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代表大會上作了《邊區的音樂運動》的報告。他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就如何發展中國新音樂、中國新音樂發展的歷史經驗、中國新音樂的大眾化和民族形式以及中國民歌的特點和民歌研究等問題,發表了許多重要意見。他主張以馬克思主義的藝術理論指導中國新音樂的建設。他認為不論是音樂的民族形式問題,還是大眾化問題,都應以發展中國的工農音樂為基本出發點。他通過實際調查采錄和研究,初步歸納了中國民歌具有現實性、形象化、地方性等特點,並認為在音樂創作中吸取民間音樂的因素,能夠更真實更生動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眾的語言,創造出更豐富的最具有民族性、同時也是最具有國際性的音樂作品。他以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為指導思想,對「五四」前後中國新音樂發展的歷史和分期,以及有代表性的音樂家、音樂作品的歷史作用等,作了簡要述評,並論述了新音樂的本質特徵和形式特點,指出中國新音樂必須朝著「他的內容應該是新民主主義的,他的形式應該是民族的」方向發展。他的這些理論著述,對中國革命音樂理論的建設起過重要的作用。
❸ 冼星海簡介50字
冼星海,1905年6月日(農歷5月11日)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採用號召性、戰斗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斗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擊軍》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採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沖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稜角的旋律,表現激昂慷慨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著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犧盟大合唱》。
其中《黃河大合唱》是最傑出的大合唱影響最為廣泛。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黃河大合唱簡介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❹ 有關於冼星海的故事。馬上!!!
冼星海是我國現代著名的音樂家,他出生於1905年6月11日,1945年10月30日病逝於前蘇聯莫斯科.原籍廣內東番禺,生於澳門容貧苦船工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曾在新加坡生活和學習,後在嶺南大學預科,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上海國立音專及法國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到達延安,任"魯藝"音樂系教授和音樂系主任,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中創作了近300首音樂作品和大量論文.塑造了無數生動的藝術形象,並以他對革命音樂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稱號.作品有《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等.他在延安魯藝時期創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我國音樂藝術的不朽名作.
冼星海以自己畢生的藝術實踐,不懈地堅持了以聶耳為代表的中國新興音樂的革命方向,全面反映在反帝愛國斗爭中.他不斷探索音樂創作與群眾的密切結合,努力創造既有鮮明民族特點又富於強烈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的各類音樂作品,為發展中國民族新音樂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❺ 冼星海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禹,出身於澳門貧苦船工家庭。1918年考入嶺南大學附中學習小提琴。在廣州嶺南大學附中半工半讀時,就參加樂隊並擔任小提琴、單簧管演奏員,還擔任指揮。1926年,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選修小提琴。1928年,入上海音樂專科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鋼琴。此期間,發表有《普遍的音樂》等音樂評論。1929年夏因參加學潮被迫退學後赴巴黎勤工儉學,師從丹第(V.D'INDY)學提琴,從師杜卡斯(Paul Dukas)學作曲理論與作曲,1931年考入巴黎國立音樂學院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留學期間,創作有《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中國古詩》等十餘件作品。1935年畢業回國,積極投入抗戰歌曲創作和救亡音樂活動,創作大量群眾歌曲,並為進步電影《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及話劇《復活》、《大雷雨》等作曲。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並赴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到1938年,創作有《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莫提起》、《黃河之戀》、《熱血》、《夜半歌聲》、《拉犁歌》、《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種題材、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文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延安女子大學兼課。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音樂系主任時,為光未然創作的「黃河大合唱」的歌詞寫下了這部名垂青史的音樂名作。並創作有《生產大合唱》等著名作品。1940赴蘇聯留學;次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無法回國,因生活艱苦,疾病纏身,於1945年10月30日病逝於莫斯科克林姆林宮醫院。在莫斯科病逝,年僅40歲。
由於他在音樂創作方面的巨大貢獻,後來他蠃得了「人民音樂家」的稱號。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創作了數百首音樂作品和大量的音樂論文,主要作品有:交響樂《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兩部歌劇音樂、兩部交響樂、四部交響組曲、兩百餘首歌曲、十餘首器樂曲等。先後發表有《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三十餘首音樂論文。
冼星海是我國現代著名的音樂家,他出生於1905年6月11日,1945年10月30日病逝於前蘇聯莫斯科。原籍廣東番禺,生於澳門貧苦船工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曾在新加坡生活和學習,後在嶺南大學預科、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上海國立音專及法國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到達延安,任「魯藝」音樂系教授和音樂系主任,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一生中創作了近300首音樂作品和大量論文。塑造了無數生動的藝術形象,並以他對革命音樂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稱號。作品有《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等。他在延安魯藝時期創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我國音樂藝術的不朽名作。
冼星海以自己畢生的藝術實踐,不懈地堅持了以聶耳為代表的中國新興音樂的革命方向,全面反映在反帝愛國斗爭中。他不斷探索音樂創作與群眾的密切結合,努力創造既有鮮明民族特點又富於強烈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的各類音樂作品,為發展中國民族新音樂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❻ 冼星海生平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農歷5月11日)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6歲隨母親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的養正小學最先接觸音樂.
冼星海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小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採用號召性、戰斗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斗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擊軍》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採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沖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稜角的旋律,表現激昂慷慨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著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犧盟大合唱》。 其中《黃河大合唱》是最傑出的大合唱影響最為廣泛。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一生經歷
青少年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門海邊一個疍民的船上降生了(註:疍民,是對在沿海港灣和內河上從事漁業及水上運輸,並以船為家的水上居民的稱呼。)。據說他出生的時候,因為他母親看到湖邊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所以就給他取名「星海」。一直到6歲,他基本上都是在澳門長大的。幼年的冼星海也隨著母親在海上漂盪,在祖父憂傷綿長的蕭聲中,在漁民喜憂參半的民謠中,冼星海一天天長大。冼星海6歲就輾轉隨母親到了新加坡,進入了新加坡的養正學校,也就是在學校的音樂課開始了音樂之旅。養正學校的區健夫老師,最先賞識冼星海的音樂秉賦,並選他進入學校軍樂隊,讓他開始接觸樂器和音樂訓練。當時的養正校長林耀翔,接受嶺南大學專為華僑子弟返國升學所設的華僑學校校長一職,冼星海正是他親自帶往廣州升學的20名養正學生之一。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親黃蘇英想方設法來到廣州,把13歲的冼星海送進了嶺南大學附中的義學學習小提琴,正式開始專業學習音樂。在這里,母子兩人整整度過了6年。冼星海在學校努力學習,功課一直很好,而最令他著迷的是音樂課,這讓他從小在祖父的蕭聲和教堂唱詩班裡獲得的音樂感受有了發展的天地,他參加了義校的唱詩班和管弦樂隊。進入嶺南大學附中本校後,為了貼補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賣兩個鍾頭的書籍紙筆等物,和加入「嶺南銀行樂隊」這兩件工作,來維持學費和伙食費。他在樂隊里擔任演奏直簫,後來成了附中管弦樂隊的指揮,被廣州人稱作「洋簫」的單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韻味,由此,他得到了一個雅號「南國簫手」,連有名的培正中學也請他去做音樂教員和樂隊指揮。
在延安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寫出了《黃河》詞作,並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後非常興錢韻玲和冼星海
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里,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後,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 《黃河大合唱》為中國現代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在六十年代後期,還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 《黃河頌》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交響樂《黃河大合唱》中一首獨唱歌曲的歌辭,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希望在抗日戰爭時期,激發起人民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和誓死保衛家園的民族意識. 雖然其創作年代已與我們相去甚遠,但那奔放,豪邁,鏗鏘有力的詩句和強烈的情感,至今讀起來仍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喚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寫出了華夏民族的心聲!
最後的生活
1940年12月,冼星海來到蘇聯,這是他生活的最後五年。在此期間,他得以有較集中的精力對幾部大型作品進一步修飾並最終完成。1941年6月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蘇德戰爭」。連年的兵火戰亂,顛沛流離,生活無著,再加上缺醫少葯,使本來體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1945年初,蘇聯有關方面將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醫院接受治療。剛住進醫院,冼星海便開始創作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但病魔無情,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於克里姆林宮醫院,年僅40歲。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舉行了「冼星海追悼會」
冼星海死因
肺炎、肝腫、腹膜炎、心臟病。
❼ 冼星海的人物生平
冼星海生平簡介 冼星海(1905-1945),廣東番禺人,中國著名電影作曲家,音樂家。少年時代,他就非常喜愛音樂,在廣州嶺南大學時,參加業余樂隊。1926年入北平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主修小提琴和作曲理論。1928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1930年赴法國,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指揮,並且,在學習期間創作「風」一曲,受到巴黎音樂界的贊譽。
1935年回到上海,先後創作了影片《壯志凌雲》中的「救亡進行曲」、《時勢英雄》中的「運動會歌」、《青年進行曲》中的主題歌「青年進行曲」等,這些作品中他嫻熟的運用了節奏技巧,表現出堅決果斷,慷慨激昂的情緒,歌曲隨影片響徹大河上下。之後,又寫出影片《夜半歌聲》(1937)中的「熱血」、「夜半歌聲」、「黃河之戀」,這幾首抒情插曲,顯示了他獨具一格的作曲風格。
抗戰爆發後,寫出抗戰戲劇《保衛蘆溝橋》的主題曲,並且隨演出劇團,赴各地進行巡迴演出,走到哪裡寫到哪裡,創作了近四百多首歌曲,每到一處都響徹著他創作的救亡歌曲。
1938年赴延安,任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在途中應賀孟斧之邀為影片《風雪太行山》譜曲。到達延安後,他一邊教學,一邊創作。寫出《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歌劇《軍民進行曲》,《黃河大合唱》以深刻的主題,獨特的藝術特徵,成為他的一部傑作,在中國音樂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939年又為紀錄片《延安八路軍》創作樂曲,以後赴蘇聯創作了《民族解放交響曲》、《神聖之戰交響曲》。
冼星海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他與聶耳的電影音樂一起,構築了中國電影音樂的骨架,他以澎湃的激昂,鮮明的民族特色,寫出了震驚中外樂壇的音樂。是人民敬愛的音樂家,是中國電影音樂創業史上的先驅者。在蘇聯期間,因積勞成疾,於1945年逝世。
❽ 冼星海簡介
冼星海(1904.6.13-1945.10.30),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出生於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後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45年10月病逝於莫斯科。
1904年6月13日(農歷5月11日)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7歲時外祖父去世,母親帶著冼星海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的養正小學最先接觸音樂。[1]1918年入嶺南大學(現中山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小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4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
冼星海
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採用號召性、戰斗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斗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擊軍》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採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沖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稜角的旋律,表現激昂慷慨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著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犧盟大合唱》,其中《黃河大合唱》最為出名,也是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生平經歷
編輯本段少年經歷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門海邊一個疍民的船上降生了(註:疍民,是對在沿海港灣和內河上從事漁業及水上運輸,並以船為家的水上居民的稱呼)。據說他出生的時候,因為他母親看到湖邊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所以就給他取名「星海」。一直到6歲,他基本上都是在澳門長大的。幼年的冼星海也隨著母親在海上漂盪,在祖父憂傷綿長的蕭聲中,在漁民喜憂參半的民謠中,冼星海一天天長大。
冼星海6歲就輾轉隨母親到了新加坡,進入了新加坡的養正學校,也就是在學校的音樂課開始了音樂之旅。養正學校的區健夫老師,最先賞識冼星海的音樂秉賦,並選他進入學校軍樂隊,讓他開始接觸樂器和音樂訓練。當時的養正校長林耀翔,接受嶺南大學專為華僑子弟返國升學所設的華僑學校校長一職,冼星海正是他親自帶往廣州升學的20名養正學生之一。
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親黃蘇英想方設法來到廣州,把13歲的冼星海送進了嶺南大學附中的義學學習小提琴,正式開始專業學習音樂。在這里,母子兩人整整度過了6年。冼星海在學校努力學習,功課一直很好,而最令他著迷的是音樂課,這讓他從小在祖父的蕭聲和教堂唱詩班裡獲得的音樂感受有了發展的天地,他參加了義校的唱詩班和管弦樂隊。
進入嶺南大學附中本校後,為了貼補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賣兩個鍾頭的書籍紙筆等物,和加入「嶺南銀行樂隊」這兩件工作,來維持學費和伙食費。他在樂隊里擔任演奏直簫,後來成了附中管弦樂隊的指揮,被廣州人稱作「洋簫」的單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韻味,由此,他得到了一個雅號「南國簫手」,連有名的培正中學也請他去做音樂教員和樂隊指揮。
法國求學
青年冼星海[2]
1926年春,他賣掉了心愛的小提琴,在朋友的資助下來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靠在學校圖書館任助理員維持生活。他師從蕭友梅博士和知名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諾夫。1928年,冼星海進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和鋼琴,後因參加學潮被迫退學。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他靠在餐館跑堂、在理發店做雜役等維持生活,在塞納河畔梧桐樹下幾次暈倒,險些被法國警察送進陳屍所。
冼星海在音樂上可謂大器晚成。他在20歲左右才開始學拉小提琴,被同事們戲謔地稱為「宰雞能手」———拉小提琴像殺雞一樣難聽。他剛到巴黎時,也是大部分時間用於解決溫飽。後來,他遇到那裡的中國留學生馬思聰,並由他引見了法國巴黎歌劇院首席小提琴奧別多菲爾和音樂大師加隆。大師們欽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約合10塊銀元)的學費。他根據唐朝詩人杜甫著名的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創作的奏鳴曲《風》,排上了巴黎音樂學院新作品演奏會節目單,並在電台播出,從此有了名氣。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學習作曲兼學指揮。他是該班幾十年來的第一個中國考生,由於衣著不夠華麗,險些被法國門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場。考試後,主考老師杜卡斯代表全體評委宣布:「我們決定給你榮譽獎,按照學院的傳統規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質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說了「飯票」兩個字,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1]
救亡創作
1935年畢業回國,投入抗戰歌曲創作和救亡音樂活動,創作大量群眾歌曲,並為進步電影《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作曲。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並赴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他參加上海話劇界戰時演劇二隊,進行抗日文藝宣傳。
一次,冼星海參加了上海學聯到郊區救亡宣傳的活動。國民黨當局派保安隊到現場阻止學生,對峙時劍拔弩張。這時,青年詩人塞克把自己寫的一首詩交給冼星海。冼星海懷著滿腔激憤,朗誦了兩遍,倚牆只用了5分鍾就寫出曲譜———「槍口朝外/齊步前進/不傷老百姓/不打自己人/……」這首《救國軍歌》當場在學生中唱響,隨後在場的老百姓甚至連保安隊的士兵也跟著唱,很多人邊唱邊流淚。[1]
延安生活
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全體師生的邀請電報。於是,他高興地對妻子錢韻玲說:「我們到延安去吧。」說走就走,這年11月,兩人攜手離漢去延安。他們在途中結成了伴侶。
冼星海和妻子女兒
1938年冬,冼星海放棄優厚待遇,奔赴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延安「女大」兼課。在魯藝,他負責音樂理論、作曲的主要課程,還教授音樂史及指揮。在延安的一年半,他進入創作的巔峰期,譜寫了《軍民進行曲》、《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在政治上,他追求進步,於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詩人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經他譜曲,也成了曠世千古的絕響。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慶祝魯藝成立周年晚會上,冼星海穿著灰布軍裝和
冼星海的相關圖(6張)
草鞋、打著綁腿指揮《黃河大合唱》,在場的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首長連聲叫好。更有許多人唱著「風在吼,馬在叫」,走向抗日戰爭最前線。
在延安的艱苦條件下,黨中央決定每月給冼星海15元津貼,而當時朱德總司令每月津貼只有5元。另外,魯藝的助教有6元,教員有12元。冼星海每星期能吃兩次肉,兩次大米飯,每餐多加一個湯。這些都體現了黨組織對特殊人才的尊重。[1]
病逝蘇聯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與配樂。臨行前,毛澤東在家中請他吃飯並餞行。次年,蘇德戰爭爆發,該片製作停頓。他想經新疆回延安,卻因當地軍閥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斷而未成,被迫羈留於哈薩克的阿拉木圖。在供應十分困難的戰時條件下,他相繼完成了《民族解放交響樂》(「第一交響樂」)、《神聖之戰》(「第二交響樂」)、管弦樂組曲《滿江紅》、交響詩《阿曼該爾達》和以中國古詩為題材的獨唱曲。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1945年初,蘇聯有關方面將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醫院接受治療。剛住進醫院,冼星海便開始創作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但病魔無情,1945年10月30日病逝於克里姆林宮醫院,年僅40歲。
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為冼星海舉行追悼會,毛澤東親筆題辭「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致哀」。1999年11月,哈薩克共和國阿拉木圖市的弗拉基米爾大街被命名為冼星海大街。江澤民主席訪哈時還到冼星海當年的故居憑吊,表達了中國人民對這位音樂家的永久懷念。[1]
編輯本段大事年表
1905年
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
1918年
考入嶺南大學附中學習小提琴。在廣州嶺南大學附中半工半讀時,就參加樂隊並擔任小提琴、單簧管演奏員,還擔任指揮。
1926年
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選修小提琴。
1928年
冼星海雕像
入上海音樂專科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鋼琴。此期間,發表有《普遍的音樂》等音樂評論。
1929年
因參加學潮被迫退學後赴巴黎勤工儉學,師從丹第(V.D'INDY)學提琴,從師杜卡斯(Paul Dukas)學作曲理論與作曲。
1931年
考入巴黎國立音樂學院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留學期間,創作有 《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中國古詩》等十餘件作品。
1935年
畢業回國,積極投入抗戰歌曲創作和救亡音樂活動,創作大量群眾歌曲,並為進步電影《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及話劇《復活》、《大雷雨》等作曲。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並赴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
1938年
任延安魯迅文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延安女子大學兼課。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音樂系主任時,為光未然創作的「黃河大合唱」的歌詞寫下了這部名垂青史的音樂名作。並創作有《生產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
赴蘇聯。次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無法回國。因生活艱苦,疾病纏身。
1945年10月30日
病逝於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醫院。在莫斯科病逝,年僅40歲。
❾ 洗星海在困境中求學一文的梗概作文怎麼寫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出生於澳門,中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於1939年所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中文名: 冼星海
別名: 黃訓、孔宇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澳門
出生日期: 1905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 1945年10月30日
職業: 作曲家,鋼琴家
畢業院校: 巴黎國立音樂學院
代表作品: 《民族解放》,《神聖之戰》,《黃河大合唱》
籍貫: 廣東番禺
目錄
人物介紹
社會關系
歷史青少年生活
延安幾年與《黃河大合唱》
最後的生活
冼星海死因
《黃河大合唱》創作背景
《黃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黃河大合唱》的介紹與欣賞
冼星海年簡
冼星海部分代表作品目錄
冼星海的名言
同名電視劇主創人員
主要演員
故事梗概
同名電影《冼星海》1994年基本信息
主演
劇情
冼星海人格品質的現實反思冼星海的人格品質及文化內涵
冼星海人格品質的現實啟示
人物介紹
社會關系
歷史 青少年生活
延安幾年與《黃河大合唱》
最後的生活
冼星海死因
《黃河大合唱》 創作背景
《黃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黃河大合唱》的介紹與欣賞
冼星海年簡
冼星海部分代表作品目錄
冼星海的名言
同名電視劇
主創人員 主要演員 故事梗概同名電影《冼星海》1994年
基本信息 主演 劇情冼星海人格品質的現實反思
冼星海的人格品質及文化內涵 冼星海人格品質的現實啟示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農歷5月11日)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
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於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創作生活約10餘年,共作歌曲數百首(現存250餘首),大合唱4部、歌劇1部、交響曲2部、管弦樂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鋼琴等器樂獨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廣的是多種多樣的群眾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現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採用號召性、戰斗性的進行曲形式的《救國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和《到敵人後方去》;有具體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斗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擊軍》和《反攻》;有表現工農群眾的勞動生活、採用特定的勞動音調和節奏寫成的《頂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們開》;還有為抗戰中的婦女、兒童寫的《只怕不抵抗》《祖國的孩子們》和《三八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內容,創造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音樂形象,或以具有沖擊力的節奏和挺拔高昂、富於稜角的旋律,表現激昂慷慨的情緒和威武豪壯的氣勢;或以氣息寬廣的旋律、舒緩沉著的節奏和抒情含蘊的音調,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犧盟大合唱》。 其中《黃河大合唱》是最傑出的大合唱影響最為廣泛。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黃河大合唱簡介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黃河大合唱》寫成於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秋冬,作者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中國雄奇的山川,戰士們英勇的身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後來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編輯本段社會關系
祖父:冼容添,番禺人 家譜
祖母:盧氏。 外祖父:黃錦村,住澳門,操打漁及航海業。冼星海出生後至7歲, 寄居外祖父家。 父親:冼喜泰,番禺人,操打漁及航海業。36歲時被大海吞沒了生命。 母親:黃蘇英,廣東人,住澳門。33歲生冼星海(遺腹子) 岳父:錢亦石(1889—1938) 岳母:王德訓(1891—1985) 夫人:錢韻玲(1914—1994) 錢韻玲、女兒冼妮娜和外孫女郭敏
編輯本段歷史
青少年生活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門海邊一個疍民的船上降生了(註:疍民,是對在沿海港灣和內河上從事漁業及水上運輸,並以船為家的水上居民的稱呼。)。據說他出生的時候,因為他母親看到湖邊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所以就給他取名「星海」。一直到6歲,他基本上都是在澳門長大的。 幼年的冼星海也隨著母親在海上漂盪,在祖父憂傷綿長的蕭聲中,在漁民喜憂參半的民謠中,冼星海一天天長大。 冼星海6歲就進了學堂。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親黃蘇英想方設法來到廣州,把13歲的冼星海送進了嶺南大學附中的義學。在這里,母子兩人整整度過了6年。冼星海在學校努力學習,功課一直很好,而最令他著迷的是音樂課,這讓他從小在祖父的蕭聲和教堂唱詩班裡獲得的音樂感受有了發展的天地,他參加了義校的唱詩班和管弦樂隊。 進入嶺南大學附中本校後,為了貼補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賣兩個鍾頭的書籍紙筆等物,和加入「嶺南銀行樂隊」這兩件工作,來維持學費和伙食費。他在樂隊里擔任演奏直簫,後來成了附中管弦樂隊的指揮,被廣州人稱作「洋簫」的單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韻味,由此,他得到了一個雅號「南國簫手」,連有名的培正中學也請他去做音樂教員和樂隊指揮。
延安幾年與《黃河大合唱》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寫出了《黃河》詞作,並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冼星海聽後非常興 錢韻玲和冼星海
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里,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後,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 《黃河大合唱》為我國現代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在六十年代後期,還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 《黃河頌》是抗日戰爭時期, 著名交響樂《黃河大合唱》中一首獨唱歌曲的歌辭, 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希望在抗日戰爭時期, 激發起人民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和誓死保衛家園的民族意識. 雖然其創作年代已與我們相去甚遠, 但那奔放,豪邁,鏗鏘有力的詩句和強烈的情感, 至今讀起來仍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喚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寫出了華夏民族的心聲!
最後的生活
1940年12月,冼星海來到蘇聯,這是他生活的最後五年。在此期間,他得以有較集中的精力對幾部大型作品進一步修飾並最終完成。1941年6月爆發了震驚世界的「蘇德戰爭」。連年的兵火戰亂,顛沛流離,生活無著,再加上缺醫少葯,使本來體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1945年初,蘇聯有關方面將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醫院接受治療。剛住進醫院,冼星海便開始創作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但病魔無情,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於克里姆林宮醫院,年僅40歲。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舉行了「冼星海追悼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編輯本段冼星海死因
肺炎、肝腫、腹膜炎、心臟病。
編輯本段《黃河大合唱》
創作背景
冼星海回國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眾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嚴重關頭,他站在民族斗爭的前面。他確信中國共產黨才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解放,「為抗戰發出怒吼」,他縱筆譜寫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聽其朗誦《黃河吟》聽其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遂盪其共鳴,樂思如潮。創作一星期,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寫就了這一時代的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 《黃河大合唱》,在抗戰烽火的洗禮下,迅速成長為中華兒女愛國救亡的號角;與此同時,以其所負載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個性,在海外華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線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猶如一位戰功累累的元勛,繼續馳騁在國內外樂壇,成為中華民族傲人的藝術財富。 《黃河大合唱》一問世,就迅速在中國大地上傳唱,成為抗戰救亡的精神號角。並推動了團結抗日的形勢發展。首演時,樂隊只有兩三把小提琴,二十來件民族樂器,低音弦樂器是用煤油桶製成,打擊樂器有臉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搖晃選成效果……這支原始的樂隊烘托著40多位勢血青年放聲高唱,《黃河大合唱》從此傳遍了延安,傳遍了中國,飛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響不絕,震撼人心,經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後,特別高興,站起來使勁鼓掌,連聲說:「好!好!好!」周總理也為冼星海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心聲!」 在冼星海的歌曲創作中抒情性的獨唱歌曲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為舞台劇和電影所作的插曲。這些作品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或傾訴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或抒發投入斗爭的熱切情感。如:《夜半歌聲》《莫提起》,充滿激情和幻想,唱出了橫遭封建勢力迫害和國土淪喪後的痛切感情與戰斗呼號;《熱血》和《黃河之戀》都是慷慨悲歌,表達了為自由而戰的堅強意志和勝利信心;《做棉衣》《江南三月》和《戰時催眠曲》等,則以優美親切、純朴清新的民
間音調,抒發了抗戰婦女的愛國深情。 為了表現廣闊的現實生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冼星海還探索創造了一些具有新時代特點的歌曲樣式。其中有將抒情性與戰斗性兩者不同的表現特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婦女節歌》;有頌揚性的歌曲《贊美新中國》;還有將民間說唱音樂與戰斗性的群眾歌曲音調相結合的敘事性歌曲,如《梁紅玉》和《打倒汪精衛》等。他很善於發掘歌詞語言的韻律美,在表現主題形象的前提下予以音樂性的發揮。他也很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獨唱、齊唱、領唱、合唱和有說有唱等,特別是在群眾歌曲中廣泛運用輪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當時的抗戰歌詠中具有創新的意義,並具有廣泛的影響。此外,他在去蘇聯期間,主要採用中國古典詩詞譜寫的藝術歌曲,在探索新的體裁和民族風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冼星海在音樂創作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開創了表現我國人民革命斗爭並具有民族特點的大合唱創作。所作4部大合唱,在題材、內容的現實性和表現形式的民族化、群眾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據不同的題材、內容,以不同的藝術手法進行處理,而使各個作品具有不同特色。作於1939年3月的《生產大合唱》,以載歌載舞和戲劇表演相結合的形式,通過「春耕」、「播種與參戰」、「秋收突擊」和「豐收」4個場面,表現解放區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抗戰生活,音樂具有民間風味,合唱粗獷質朴,其中的《二月里來》和《酸棗刺》兩個段落,常被作為獨唱和童聲合唱曲目,流傳至今。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周年而作的《九一八大合唱》,是一部敘事性的大合唱,採用交響性和迴旋曲的形式結構,全曲以具有舞蹈特點的音樂主題和悠長深沉的副主題對比貫串和反復出現,其間插入許多不同性格的段落,表現人民群眾在歡慶勝利時回顧抗戰歷程,激發起抗戰到底的決心;其中的女聲獨唱與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運用了戲曲、說唱音樂中的板式變化手法,具有戲劇性效果。《九一八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的樂隊伴奏,在對民族打擊樂器和中國音樂風格的節奏的運用上很有特色。作於1940年3月的《犧盟大合唱》,是為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的抗日決死隊寫作的一部群眾歌曲聯唱形式的大合唱,包括齊唱、獨唱、輪唱、合唱等6個段落,音樂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黃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這部作品創作於1939年,它以黃河為背景,熱情贊頌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能夠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堅強意志和斗爭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歷史,突出地表現了中國人民勤勞朴實、酷愛自由、胸懷寬廣的崇高品德,憤怒地控訴了敵寇的入侵給黃河兩岸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災難,最後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壯地奏出了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為反抗日寇的侵略、為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而英勇戰斗的時代最強音。整個作品自始至終都以扣人心弦的藝術感染力鼓舞人們為真理和正義而戰斗,對未來和勝利充滿著信心。《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為求民族解放、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而斗爭的優秀作品,在藝術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和獨創性。 《黃河大合唱》演出後,轟動了整個延安。1939年5月11日,在慶祝魯迅藝術學校成立一周年的晚會上,毛澤東觀看了冼星海親自指揮的演出,連聲稱贊。同年7月,周恩來也觀看了《黃河大合唱》的演出,並親筆給冼星海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 !為大眾譜出呼聲!」郭沫若在《黃河大合唱》的序中寫道:「《黃河大合唱》是抗戰中所產生的最成功的一個新型歌曲。音節的雄壯而多變化,使原有富於情感的辭句,就像風暴中的浪濤一樣,震撼人的心魄。」 《黃河大合唱》的問世,對抗日民族解放斗爭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黃河大合唱》的介紹與欣賞
《黃河大合唱》有五個版本。一個是「延安版本」,是冼星海在延安用簡譜寫的。因為當時延安條件非常艱苦,要組成一個真正的管弦樂隊是不可能的。當時只有幾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類的樂器,大多數人都不能識五線譜,所以就用簡譜。第二個版本是「蘇聯版本」、是冼星海在前蘇聯重新配器的一個版本,在主旋律及聲部上也作了一些調整。第三個版本是「上海樂團版本」,就是李煥之1987年根據冼星海的「蘇聯版本」為上海樂團改編的一個版本。第四個版本是「中央樂團版本」是1975年嚴良堃等人根據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這個版本影響最大,傳播最廣。今天,大家能聽到的就是這個版本。第五個版本是鋼琴伴奏版本。這個版本是由瞿維來編訂的,主要是為演出方便而改編的。 《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大合唱」。所謂「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ontata),是歐洲巴羅克時期重要的聲樂體裁。「康塔塔」雖然不具有歌劇那麼完整的故事情節,但戲劇性還是存在的。《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中國的「康塔塔」,也具有這種戲劇性。《黃河大合唱》一共八個樂章,每一章節,都是通過朗誦和樂隊為背景串聯起來。雖然每個樂章在從表現形式、藝術形象、思想內容都各有側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個作品貫穿著一個主題思想,這就是「抗日救亡」,同時也歌頌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是一首混聲合唱。這里運用了黃河船夫號子的音調素材。這一樂章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繪了船夫們與風浪搏擊的場面,音樂充滿戰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據開始的主題旋律,拉寬了節奏、放慢了速度,表現船夫們穿過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種欣慰。這表明,中國人民盡管處在艱難抗戰之中,但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樂又回到了樂章開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強漸弱,由近到遠。這一樂章通過黃河船夫與急浪、險灘的搏鬥,象徵著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日趨激烈的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