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好嗎
在海淀區還算可以
⑵ 求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的詳細資料
樓上的都行不行啊?別光從網上抄啊……
我是十九中在校的高二學生,十九中的硬體條件在北京市都應該是數一數二的,教學樓里有空調,塑膠操場,綜合樓……但是十九中的老教師這兩年都退休了,因為擴招所以來了大批的年輕教師。在這些教師中,有的的知識能力很強,但是不太會講。但是這里的高中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教師團隊,都很負責。但是學校的校長及人物就差點意思了……特別的貪……導致我們學生日子也不好過,你可以去「十九中」把看看,我就是吧主……
如果你還想知道其他信息,可以再找我
⑶ 幫我寫一個對中學校長的訪談錄啊
只是給個例子哦
小浦中學校長訪談錄
歲月易老,滄桑易變。二十年前的小浦中學曾是一幅落魄的窘態。如今,她卻像一片綠洲坐落於小浦鎮的中心,這經歷了幾任校長的努力,也有幾代教師的真誠付出。新的學年,我們迎來了新的校長,學校也繼續發生著可喜的變化,於是,我們團刊編輯部對校長進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訪。
記者:「校長,您好!您來小浦中學快一年了,學校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師生發展奠基』的理念也開始深入人心,當初您為何會考慮到這一理念?這其中又有什麼內涵呢?」
校長:「當初,我一來到學校擔任校長,就開始琢磨著一個總的辦學理念,辦學無思路就是無出路。沒有作為就沒有地位,沒有實力就沒有魅力。學校要發展,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發展?發展是為了追求幸福,是為了創造幸福,什麼是幸福?對於學校而言,幸福就是學校師生和睦相處,學業、事業都有所成就。我的人生信條就是『行勝於言』,校長的天職就是把學校建設成生命的樂園,讓生活幸福美滿,讓學習工作順利。我們小浦中學是一所鄉鎮中學,雖然在鄉鎮中學中發展居於前列,但與城市中學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校提出『為師生發展奠基』這一理念,目的就是要讓師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現在學校教師流動性大,教師的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我們要花精力來促進年輕教師的發展,在發展教師的同時發展學生,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這就是我所說的『為師生發展奠基』,我認為這一理念定位是恰當的符合我們學校實際的,立意也是比較新穎的。」。
記者:「我們也有同感,據我所知,在這么多所學校中,我校是較早提出這一系統的辦學理念的,這一理念的推出也得到了市縣領導的認同,圍繞這一理念,我校下階段將有哪些重點工作?」
校長:「對於這方面工作我在上學期期末已經在本學期工作計劃中有所提及。針對下階段的實際情況,我校的工作主要分以下六方面展開:
1、 加快發展: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學校軟硬體的全面改善,我們學校長期存在的住宿問題,在政府的關心下,也得到了解決。我們將投資230萬元建設一所現代化學生公寓,目前工地和圖紙已經規劃完成,預計五月中旬可以動工,力爭下學期投入使用。
2、 提升內涵:首先要明確辦學理念,其次要抓好師資隊伍建設,重點是培養好年輕教師,從而促進學生發展,最終促進學校發展,讓我們的教師樹立「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育」的思想觀念。最後重點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我們將從物質、精神、制度、行為、課程等多個方面著手開展。
3、 提高質量: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就是它的生命線,我校將進一步提高德育實效性,不斷提高科研水平及教學質量,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從而不斷提高學校教學水平,學校將注重校本教材開發,注重學生文化素養提高,這都需要一批優秀的教師,今年我校教師在縣論文比賽中獲獎率達50%,這是十分不錯的。下階段,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教師的理論知識學習,創建學習型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減負增效。學校抓教學質量,並不只局限於升學率的高低,我們更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全面發展才是真正的質量提高。
4、 深化改革:主要落實在管理制度上,對於教師的年度考核,要求公平、公正、公開,盡量做到「多勞多得,優勞優得」。
5、 確保平安:主要體現在設備建設、交通、飲食衛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為穩定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6、 建設自身:加強行政領導幹部、黨員、教師的工作能力,修煉自身,最終促進學校建設,使我校成為有底氣、有銳氣、有勇氣、有靈氣的現代化學校。
記者:「對於這些工作重點,學校準備怎樣落實?」
校長:「主要體現在三方面,1、宣講解讀,2、以各類活動為載體,體現這些工作重點,3、融入制度,制定有操作性、有反饋性的措施,能對這些工作進行評價、反思。
記者:「一學期以來,隨著美化綠化工程、自行車棚建設等多項工程的完成,學校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您為什麼對校園環境建設如此重視?」
校長:「我認為環境可以育人,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離不開良好的環境熏陶,實踐證明,一所學校如果缺乏良好的育人環境,學生在成材率上相對就要偏低。因此,我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重視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美化、綠化等工程就是文化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工作都體現了我們的「為師生發展奠基」的理念。下階段,我們還准備請一些書畫家來我校開展一次藝術展覽活動,為我校增添亮麗的色彩。
記者:「本學期我們明顯感覺到學校對學生更加關注,特別是安全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實施的同時,是否抑制了其它活動的開展?」
校長:「這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學校在實施一系列安全措施的同時,並沒有抑制其他活動的開展,反而是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實際上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安全出了問題,再好的活動也會成為悲劇,而我們這個學期開展了很多活動,沒有發生任何安全問題,不是我們幸運,而是的的確確我們採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這里我也要感謝我們的老師,我們的老師幾乎每天都在強調安全問題,很多老師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主動參加了學校的24小時值班。因為生命只有一次,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子女十分疼愛,教師和家長的心是相同的,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也希望同學們能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記者:「最後,請您談一談,我們學校下階段的重點工作。「
校長:「學校每周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預計下半學期,主要工作有三項:
第一、 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教師優質課評選,積極參加縣教學活動效益年活動。
第二、 組織好畢業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一個亮點兩顆心」的准備,爭取取得優異成績。
第三、 安全工作始終是重中之重,下階段將繼續落實一系列安全措施,防患於未然,並開展一次安全徵文比賽。
總之,所有的工作都圍繞「為師生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展開,實行優質教育,打造平安校園,使老百姓真正放心、滿意。
校長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這一個多學期的變化是每個人所共睹的,我相信,在新校長的帶領下,今天,我們共同「為師生發展奠基」,明天,我們小浦中學一定會再創新高,會有一個更輝煌的未來!
⑷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高中怎麼樣,從百科裡粘貼來的就算了
很不錯,是海淀區區高中示範校。
據2020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現為海淀區首批高中示範校,有78個教學班,近3000名中外學生,在職教職工近300名。
曾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評定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全國計算機教育實驗學校」、「北京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
「北京市手球、壘球、定向越野、健美操體育項目傳統學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國家級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特色發展項目實驗學校」。
(4)北京市十九中學校長訪談擴展閱讀: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的前身是於1916年由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教工籌款創辦的培元女子小學。「培元」源於孫中山先生「培養中華民族之元氣」一語。
1944年定名為培元學校。1952年與藍靛廠中學班合並,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命名為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2008年,學校在八年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學校「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和「建設全面優質的理想學校」的辦學目標,確定了「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創新」,掌握1-2門特長,並具有國際眼光的育人目標。
參考資料來源: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門戶網站——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簡介
⑸ 北京19中怎樣
北京市第十來九中學還不錯,源歷史比較悠久,而且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多名經驗豐富的老師,整體上來說,還不錯。
北京第市十九中學的前身是於1916年創辦的培元女子小學;1924年改為男女同校,更名為培元小學;1944年增設初中,定名為培元學校。1952年與藍靛廠中學班合並,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命名為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市第十九中學設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共約153畝,教學班78個,學生近3000名,教職員工286名。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5)北京市十九中學校長訪談擴展閱讀:
辦學條件
1、硬體設施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該校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國際部樓、禮堂、餐廳、體育藝術綜合館、400 米塑膠運動場、足球場等教學場所和設施。
2、師資力量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在編在崗教職工共286人,其中專職教師269人。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269人,其中碩士42人,博士2人。該校擁有特級教師1名,北京市級骨幹教師5人,區級學科帶頭人20人,區級骨幹教師20人,區級優秀班主任3人。
⑹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高中怎麼樣
分數線475-480之間吧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海淀區萬泉河路83號)位於海淀科技園區建設發展的中心地帶,與人民大學西校門一路之隔,緊鄰西北三環路。學校佔地約75畝(5萬平米),有標準的400米塑膠運動場。目前,學校由於申辦「北京市示範高中校」,校園內部正在進行硬體改造建設工程。這項工程是2003年底開始的,由海淀區政府貸款為學校建設新的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大樓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計劃2004年7月,新教學樓竣工,其他建築也將在2005年完工。為了在大規模改造學校教學環境的建設中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區教委又撥給十九中一所新校園(陽春光華校區),新校區位於北京十九中西側約200米,佔地13574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563平方米),每個教室都干凈寬敞並配有一流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同時,學校的軟體建設工作也正在積極進行,學校的發展目標是:把北京十九中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具有顯著特色的一流知名中學。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始建於1916年,當時是一所民辦教會學校。1952年,在原來教會學校的基礎上,建立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十九中學初期發展的近十年內,取得了不少驕人的成績,1961年就被北京市教育局定為北京市重點中學。由於文革的影響,80年代的學校辦學進入了困難階段。但全體教職員工沒有氣餒,積極努力,排除困難,不斷進取。從80年代末開始,學校以「特色辦學」的發展思路為先導,大膽改革、開拓創新,學校的辦學水平逐年回升,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從困境中站立了起來,不僅恢復到了文革前的學校水平,還創造了更多的成績,成就了新的發展。
十幾年中,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授予「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計算機教育實驗學校」、 「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等稱號。學校有在國內外都頗有影響的「北京市金帆少年廣播民族樂團」;「北京市金帆書畫院」的分院也建在我校。
2002年我校高三畢業生高考錄取率達99.4%,列海淀區所有中學的第一位(統計數據來源於高招辦)。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首先,是學校的帶頭人——校長李江洲同志,他是北京市的知名高級中學校長,北京市政協常務委員。他1989年來到十九中擔任校長,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學有特色」的辦學思想,在學校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帶領學校走出低谷,走向輝煌。
其次,是學校的教職工隊伍。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擁有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職員工隊伍,有多位區級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0%以上。
除了有著過硬的幹部、教師隊伍,學校的「特色辦學」的正確思想也是學校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學校的計算機特色。1994年,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就被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確定為全國首批十所計算機教育教學實驗學校,97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近幾年來,計算機教學更是成績突出,2001~2003年連續三年在全國「六一」計算機比賽中獲一、二等獎,2002年我校學生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高中計算機程序設計組一等獎,2003年我校三名同學被評為區科技新苗,2003年我校學生在海淀區世紀杯計算機比賽中獲15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的成績,在2003年迎春杯賀卡比賽中獲14個一等獎,多個二、三等獎的成績。
目前,學校在師生中實現了計算機教育普及化,全體教師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使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應用於日常課堂教學中。初中三個年級開辦了「筆記本電腦網路教學班」。
藝術教育形成學校又一顯著的特色:1986年音樂、美術加強班開始招生至今。1989年成立的國內一流水平的金帆「廣播少年民族樂團」,連續在北京中學生藝術節六連冠,先後代表北京市中學生出訪過新加坡、俄羅斯、德國等國家。
美術教育在我校也得到長足的發展,美術特長班的學生參加各種美術比賽多次獲獎,雲南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會徽設計者就是原十九中美術班的學生。北京市金帆書畫院海淀區分院設在我校,使我校的美術教育更上了一個台階。
在「特色教育」發展的基礎上,學校對基礎教育方面也有嚴格的要求。思路是「科研興校」,以教育科研帶動學校的發展。學校在十五期間承擔了全國十五重點課題2個,市級、區級科研課題6個。教育科研的研究使教師在教學中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全面開展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改革和研究,並結合現代教育的要求,把培養、提高學生的素質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校還探索國際化的發展道路:學校1995年與柏林的黎麗-布勞恩中學建立了友好關系,每年定期進行師生互訪活動。我校初中、高中的「雙外語」加強班開辦多年,在加強英語的同時開設第二外語——德語,有一部分同學已經自願到德國學習。1996年,我校開辦了「外國留學生班」,開始錄取外國留學生。我校是北京市認定的「教育系統對外參觀窗口校」,和「接受外國學生資格學校」。
建校近90年來,我校為國家培養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憶往昔,無比欣慰;看未來,信心百倍。在新的發展形式下,我校正以「創辦北京市示範高中校」和「新課程改革」為動力,以穩健的步伐向「教學設備創一流,師資水平創一流,校風建設創一流,辦學質量創一流」的發展方向奮進!
⑺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怎麼樣不要資料要感受,老師拖堂嗎怎麼拖(原因)要真實地
以我六年的經驗來講。初中部拖堂嚴重。也分老師。但大部分拖堂。原因通常是講題沒講完,要講完。一節課的任務完成就不會拖了。高中部會好很多。十九高中部還是不錯的。
⑻ 北京市十九中學算重點學校嗎
北京市十九中學不是重點學校,學校是一所由北京市教委主管的公立全日版制完全中學。2010年被定為北京權市海淀區示範性普通高中,2011年成為北京市國家級高中特色發展試驗項目學校。
北京第市十九中學的前身是於1916年創辦的培元女子小學;1924年改為男女同校,更名為培元小學;1944年增設初中,定名為培元學校。1952年與藍靛廠中學班合並,由北京市政府正式命名為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8)北京市十九中學校長訪談擴展閱讀:
該校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國際部樓、禮堂、餐廳、體育藝術綜合館、400 米塑膠運動場、足球場等教學場所和設施。
截止到2020年7月,該校在編在崗教職工共286人,其中專職教師269人。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269人,其中碩士42人,博士2人。該校擁有特級教師1名,北京市級骨幹教師5人,區級學科帶頭人20人,區級骨幹教師20人,區級優秀班主任3人。
該校共有三個校區:十九中本部(簡稱「東校區」)、陽春光華校區(簡稱「中校區」)和原45中校區(簡稱「西校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共約153畝。教學班有78個(初中44個、高中30個、國際班4個),學生近3000名。
北京市十九中學-學校簡介
⑼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的學校沿革
①培元女子小學時期(1916年—1924年)
培元學校是一所教會學校。
根據1992年9月海淀區教育局教育志辦公室出版的《海淀區普通教育學校志》記載:「十九中前身系基督教佈道會1916年創建於海淀的培元女子小學,他是一所中國人自籌資金創辦的教會學校。始為初級小學四個年級一個復式班,30餘名學生,1924年成為培元小學。」(培元學校是一所教會學校。他隸屬北京市基督教公理會海淀佈道會。公理會海淀堂創建於1915年,是由清華大學美籍歷史教授麻倫發起,由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一些基督教徒自籌資金,捐款1100塊現大洋購置了海淀南大街永呈祥字型大小改建成教堂,1916年在教堂內開辦了培元女子小學。
又據《海淀古鎮風物志略》(2000年12月,學苑出版社出版)第191頁《海淀的教育與衛生》一文記載:培元小學解放後改名為泄水湖小學,培元中學與藍靛廠中學班合並,1952年在現校址修建新校舍,成立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學。
十九中首任校長寧澤在《理想之光》一文中回憶:《1952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教育局根據市委決定,將全市私立中學全部改為市立。設在教會中的學校必須和教會分開。因此接辦培元中學與藍靛廠中學般合並,選定萬泉庄梁家花園校址建立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為此,十九中的始建時間應確定為1916年
1915年,清華大學美籍教授麻倫發起,由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一些基督教徒募捐,購置了海淀南大街永呈祥字型大小院,建立了教堂。為了延伸歷史的遺跡,該校正門處建立了一個圓弧形拱形建築物,仿造當年教堂式樣共開設了19個窗戶,寓意十九中學是由教堂辦學發展演變而來的。
1916年,由教會的王仰之先生及宏馥卿女士在教會內開辦了《培元女子小學》,開辦時有4個年級一個復式班,共有女生30餘人。
②培元初小男女合校時期(1924年——1930年)
1924年由取得燕京大學文學院、神學院雙學士的祁國棟牧師擔任校長,將培元女子小學擴大為男女兼收的小學。
③培元完小時期(1931年—1943年)
學校在祁國棟校長領導下,1932年利用募捐款建房11間。進一步發展為完全小學,共有六個年級,100多名學生。1933年6月15日用銀4846元,建成大禮堂。1939年新建教室10餘間,取消復試班教學,學生擴大至200餘人。
④解放前培元學校時期(含小學部、中學部)(1944年—1948年11月)
當時小學部有學生251人,中學部有學生四個班194人。這是當時海淀鎮上第一所中學。
⑤解放後培元學校時期(含小學部、中學部)(1948年11月—1952年)
培元學校經歷了日本侵華的苦難歲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全校師生憤怒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校長利用學校教室和禮堂收容了上千名難民;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學校被日寇強行關閉。
1942年7月23日,日本特務機關以「共產黨嫌疑」為借口,將校長祁國棟及其子女祁寶光、祁寶珍,以及燕京大學教授、學生、當地知名人士33人逮捕。祁校長被關押49天,後經海淀各界人士保釋下,才得以返校。
在長達八年的淪陷生活中學校始終教育學生愛國,不忘國恥。
教師不講日偽課本,自己編印國文教材,如《勞工神聖》、《最後一刻》等,教唱革命愛國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現在的國歌》、《九·一八》、《大路歌》、《中國萬歲》等,講述29軍英勇抗戰、打擊日寇的英雄事跡,揭露日本侵華罪行。
1948年11月,北平和平解放。受北平市委工作委員會委派,於文同志、杜宇同志到校宣講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教育政策,介紹當時的革命形勢。燕京大學地下黨委派中共黨員到校擔任政治課教師、政治輔導員,並在學校內建立了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
1949年10月1日,培元學校全體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培元學校許多同學積極報名參軍入伍,保家衛國。
1952年,遵照海淀區人民政府的指示,改名為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寧澤同志為十九中學首任校長。 (1950年—1952年)
1949年1月22日海淀區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為了滿足勞動人民子女上學的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局在藍靛廠建立藍靛廠中學班。
校址定在藍靛廠村東南角,建於清朝光緒年間的《立馬關帝廟》內(這所廟宇也是海淀區重點保護文物)
1951年中學班招收學生140人,開設三個班,高雲同志任中學班主任。 (1952—2007年)1952年寧澤同志由彭真市長任命任十九中學書記、校長,創辦了新中國誕生後海淀區的第一所完全中學,選址在萬泉庄梁家花園。佔地75畝。
當時,由北京市設計院設計,市六建公司承建。工程於1952年9月破土動工,1953年4月完成了教學大樓、辦公樓、集體宿舍,之後,大禮堂、實驗室、圖書館1954年竣工。
與此同時,修建了大操場、足球場,五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並陸續添置了各種體育設施。這一切為在校生和海淀西部數十里渴望升學深造的學生創造了優良的學習條件。此後,十九中學歷經:彭慶遐同志(1956—1971年)、安豐鈞同志(1972—1978年)、陳綏林同志(1978—1980年)、韓爍同志(1980—1984年)、趙武秀同志(1984—1993年)、李江洲同志(1992—2012)的領導,經過1984年、1994年、2003年三次大改造,達到了如今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