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學校興趣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做了一個探究性實驗,電路中B是一個黑箱,內部連接了一個電學元件,圖
(1)對於電學元件B,電流增大,電壓增大,所以如下圖所示
這兩條曲線的交點為U=1V、I=0.4A,同時滿足了電路結構和元件的要求,
黑箱B實際功率P=UI=1×0.4=0.40W
故答案為:
(1)如圖
(2)A
(3)5.0,5.0
(4)0.40
2. 某實驗中學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電烙鐵焊接電器元件時,發現電烙鐵通電一定時間後熱得發燙,而跟電烙鐵
電烙鐵在使用時,電烙鐵和銅導線串聯,I電烙鐵=I導線,通版電時間t相同,
∵Q=I2Rt,R電烙鐵權>R導線,
∴電流產生的熱量:
Q電烙鐵>Q導線,
從而出現通電一段時間後電烙鐵變得很燙、而連接電烙鐵的銅導線卻不怎麼熱的現象;
由以上分析可知,選項B、D錯,C正確;
電烙鐵的電阻絲比銅導線粗,不知道長度關系,無法比較其電阻大小關系,故A錯;
故選C.
3. 某中學物理實驗小組利用DIS系統(數字化信息實驗室系統),觀察超重和失重現象.他們在學校電梯內做實驗
A、圖橫軸是時間,縱軸是力,所以圖線顯示了力感測器對鉤碼的拉力大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t 1 到t 2 時間內,拉力減小,鉤碼處於失重狀態;t 3 到t 4 時間內,拉力增加,鉤碼處於超重狀態,故A錯誤; B、從時該t 1 到t 2 ,物體受到的壓力小於重力時,加速度向下,但可以向上做減速運動;從時刻t 3 到t 4 ,物體受到的壓力大於重力,加速度向上,可以向上運動,也可以向下運動.故B錯誤; C、如果電梯開始停在高樓層,那麼應該是壓力先等於重力、再小於重力、然後等於重力、大於重力、最後等於重力,先加速向下,接著勻速向下,再減速向下,最後停在低樓層,故C正確 D、如果電梯開始停在低樓層,先加速向上,接著勻速向上,再減速向上,最後停在高樓層,那麼應該從圖象可以得到,壓力先等於重力、再大於重力、然後等於重力、小於重力、最後等於重力,故D錯誤; 故選C. |
4. 某中學化學實驗小組為了證明和比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設計了如圖1裝置:(1)實驗室常用裝置E制各Cl2,
(1)MnO2+4H++2Cl-
△ | .
5. 某中學實驗小組採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後,沿木板滑行.打點
(1)使木板傾來斜,小車受到的自摩擦力與小車所受重力的分量大小相等,在不施加拉力時,小車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力為零,小車可以在斜面上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與橡皮筋連接後,小車所受到的合力等於橡皮筋的拉力,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於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故AB錯誤,CD正確; 故選:CD. (2)各點之間的距離相等的時候小車做直線運動,由圖可知,兩個相鄰的點之間的距離是4.00cm時做勻速直線運動,t= = =0.02s,利用公式:v= 可得: v= =2.00m/s (3)根據圖象結合數學知識可知,該圖象形式和y=x n(n=2,3,4)形式,故AB錯誤,CD正確. 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AB 故答案為:(1)CD;(2)2.00;(3)AB
6. 氣球作為探空的工具已經被廣泛使用。下圖示意我國某中學課外實驗小組15個成員利用氣球進行的100米高空測
小題制1:A 小題2:B
7. 某課外小組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分別做如下實驗: (1)在試管中注入某紅色溶液,加熱試管,溶液顏色逐漸變
(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 3 氣逸出,所以溶液的顏色變淺。 (2)溶有SO 2 的品紅;SO 2 氣體逸出,品紅溶液恢復紅色
8. 某實驗學校初三興趣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制備氮化鈣,並探究其化學式(1)反應過程
(1)導來管插入水中,可以防止防止空自氣中的氧氣通過末端導管進入實驗裝置與鈣反應; (2)為防止試管內的水倒流,反應結束後,需要繼續通入氮氣,將末端導管從試管A中撤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3)①參加反應鈣的質量=120.8g-114.8g=6g,反應生成氮化鈣的質量=122.2g-114.8g=7.4g; XCa+N2═CaxN2 40x 40x+28 6g7.4g
= 解得:X=3 ②因為鈣的總量不變,含有氧化鈣的氮化鈣總質量增大,鈣與氮(不純)元素的質量比減小,其個數比也變小,所以x值會減小.若通入的N 2中混有少量O 2,如上計算得到的x<3. 故答為:(1)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通過末端導管進入實驗裝置與鈣反應;(2)停止加熱,繼續通氮氣至裝置冷卻; (3)①3;②偏小,因為鈣的總量不變,含有氧化鈣的氮化鈣總質量增大,鈣與氮(不純)元素的質量比減小,其個數比也變小,所以x值會減小.
9. 某學校研究小組利用葉面積相等的A、B兩種植物的葉片分別進行了以下兩組實驗(假設兩組實驗在相同且適宜的
(1)題干中告知A、B兩葉片面積相等,圖1中可知A植株在20分鍾之後密室中二氧化碳濃度一直維持在0.8mmol/L,說明此時A植株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即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於其呼吸作用釋放的量,而B植株在20分鍾之後密室中二氧化碳濃度維持在0.4mmol/L,說明此時B植株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與A植株相比說明B植株在低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光合作用強度更好.0~25min期間密室中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在減少,說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大於呼吸作用,但由於密室中二氧化碳的減少的幅度越來越小,即隨著密室中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光合速率也在減小直到密室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變化,說明此階段影響B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濃度. (2)由圖1中10分鍾內,A、B植株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一樣多,即凈光合作用量相同,由圖2在光照強度為零時只進行呼吸作用,而A植物呼吸強度為1小於B植物呼吸強度為2,題干中的光合作用指的是真光合作用,真光合作用=凈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所以10分鍾內A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總量小於B植物. (3)當光照突然降低,將會影響光反應階段,產生的[H]和ATP減少,將會會影響暗反應階段碳三的還原,消耗的碳三化合物少,生成碳五的量將減少. (4)25~40min期間兩個密閉小室內CO2含量相對穩定,說明此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等於光合作用消耗的,所以小室中CO2不變. (5)圖2中曲線代表的是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所以植物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凈光合作用.A植物在a點凈光合為1,b點凈光合為6,所以在a~b之間平均凈光合為3.5.B植物在a點凈光合為-1,b點凈光合為2,所以在a~b之間平均凈光合為0.5,光照強度為零時只進行呼吸作用,可知A呼吸作用為1,B為2,所以當光照為X時光照12小時,A植株的真光和≈(3.5+1)×12=54,一晝夜每時每刻都進行呼吸作用,即呼吸作用時間為24小時,呼吸作用消耗的=1×24=24,所以凈光合=54-24=30,A植株乾重增加,B植株真光和≈(2+0.5)×12=30,呼吸作用消耗的=2×24=48,所以凈光合=30-48=-18,B植株乾重減少. 故答案為: (1)B CO2濃度. (2)少 小於 10min內,兩植物從環境中吸收的CO2量是相同的,但A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小於B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所以A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總量小於B植物. (3)下降. (4)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與其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相等. (5)增加 減少.
10. 某實驗中學的學習小組在進行科學探測時,一位同學利用繩索跨越了一道山澗
見圖
與某中學的實驗小組利用相關的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