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辯論賽
一辯:
小學生上網的好處:
(1)第二,小學生不僅可以通過上網及時收到學校的通知,而且還可以直接學習課程,和學校的老師進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難、獲取知識。
(2)第二,互聯網為小學生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3)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互聯網有助於小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技能,學習一些在課內學習不到的東西。
最後,計算機技能作為未來成功青年所必須掌握的五項基本技能之一,小學生及早接觸網路有助於未來的發展。互聯網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學之不完的知識寶庫。因而,對小學生而言上網是非常有益的。雖然上網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但是如果能在大人的監督,引導下正確的上網,以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技能,學習課外知識,和老師交流,解決自己的疑難。
所以,總的來說,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二辯:
攻辯環節
:首先是正方二辯隨便挑反方的二三辯來進行攻辯,攻辯者只准問被攻辯者只准答,時間1.5mins。然後如此類推再到反方二辯,正方三辯,反方三辯。
要求:1.一般會問三個問題,循序漸進,放下圈套,引他出錯。
2.第一個問題一般是令對方只回答是或否,一方面是省時間,一方面是方便下圈套。
⑵ 化妝對中學生不好之處
仔細看:
化妝品共12類693種,由普通化妝品引起的化妝品皮膚病共327例,佔57.9%;由特殊用途化妝品引起的化妝品皮膚病共177例,佔31.3%;由美容院自製產品和「三無」產品(指標簽標識無衛生許可批件或衛生許可證、無生產企業名稱地址和無有效期標識)引起的化妝品皮膚病61例,佔10.8%。引起化妝品皮膚病的原因很多,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劉文斌教授歸納了以下幾種。
化妝品原料有問題
在化妝品的原料中,含有一些對皮膚有直接刺激性的成分,如香料、防腐劑、乳化劑、色素、避光劑、染發劑和一些重金屬,其中有的是致敏原。消費者一經使用,就引起接觸性皮炎;有的接觸皮膚後可能出現過敏反應或光毒反應;有的內含類固醇激素導致皮膚色素改變;有的內含鉛、砷、汞等重金屬,可引起皮膚粘膜慢性中毒或阻塞毛孔引起痤瘡。
化妝品質量不合格
一些化妝品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粗製濫造,使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一些廠家在化妝品中添加禁用物質或限用物質。如生產廠家經常會在祛斑類產品中違規添加苯酚和氫醌,而苯酚具有較強腐蝕性,氫醌則容易引起色素脫失。
一些生產廠家為了使自己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說明書上誇大護膚、美容功效,而其真實功效與說明書上的介紹相去甚遠,消費者卻信以為真,瘋狂使用,結果導致皮膚病。
化妝品使用不當
人的皮膚有油性、乾性與中性之分,不同性質的皮膚應使用不同的化妝品。但是,有些油性皮膚者卻使用脂類化妝品,致使毛孔堵塞;有些人認為化妝品的價格越高越好,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的皮膚,盲目購買進口化妝品。卻不知,高級進口化妝品原料成分比較復雜,致敏原也多;有些人則使用了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的產品;有些人不適合用激素類化妝品,用後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皮膚變薄萎縮等,如純茉莉花油、檀香油、香葉油等可引起一些婦女出現「色素性化妝品皮炎」。表現為頰部或額部彌漫的、或者斑片狀的淺棕色色素沉著,有時可有輕度的紅斑或丘疹,有瘙癢的感覺;還有人經常更換化妝品種類,甚至同時用幾種化妝品,導致各種皮膚病。因此,使用化妝品時,應先弄清自己的皮膚類型、了解自己適合哪種化妝品,再合理購買、使用。
化妝品使用不當包括:
用法不當 塗得過厚、過多,使汗管、皮脂腺阻塞,引起皮膚污漬排泄不暢,甚至阻塞,造成皮膚發炎。
使用了變質的化妝品 放置久了,化妝品被氧化或被細菌污染。還有的化妝品中加入了各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人參等,放置時間過久容易變質,因而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或者發生過敏性接觸性皮炎。
病原微生物感染
未經適當消毒的工具可以給顧客帶來多種多樣的病毒,如HIV、疣、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有些美容單位對消毒工具不認真,甚至把不能消毒的工具如砂板送給或賣給顧客。劉文斌大夫曾經在門診見到因為修腳感染尖銳濕疣的病例。
忽視化妝品皮膚輕微症狀
人們在使用化妝品時,有可能出現輕度的皮膚反應現象,這往往是化妝品皮膚病的前兆,但大部分人對此不予理會,以為只是不適合這個產品而已,換一種化妝品就行,不及時去醫院檢查、就診,結果導致化妝品皮膚病的病情加重。
如何遠離化妝品皮膚病傷害?
文斌指出:引發化妝品皮膚病的因素很多,但也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避免傷害。要避免化妝品皮膚病,就應該:
不要相信虛假廣告
部分化妝品的廣告、標簽、說明書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如有的以消費者的名義介紹產品,有的以某些權威專家的名義發布沒有廣告標記的化妝品廣告,吹得神乎其神,令消費者難辨真假。其實,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應該多方面考慮,不要只看廣告和說明書。
正確使用優質化妝品
在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市場,必須謹慎使用適合自己皮膚的品種,一定要到正規商場購買,切勿輕信在路邊叫賣的化妝品,尤其要識別已變質的化妝品,並正確合理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在每次換用新品牌或新產品時,最好先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是,在耳後或前臂內側塗上准備使用的化妝品,連續3~7天,如果沒有其他過敏反應,則可以使用。此外,已經開封使用的化妝品要妥善保存,避免污染,要根據說明書上的要求保存。在使用時先洗手,已經取出而未用完的化妝品不要再放回瓶中。每次使用後要密封瓶蓋。
重視皮膚的防曬、保濕、清潔
盡量避免紫外線直射,屋裡屋外都應防曬,選擇既防UVA(紫外線A),又防UVB(紫外線B)的SPF15防曬品;使用保濕化妝品;睡前做好卸妝工作,認真清潔肌膚,用磨砂膏時盡量用細粒的。
勤飲水、多吃水果
一般每天保證2000~3000毫升,保持體內水分,同時多吃水果、蔬菜,適當飲用果汁、礦泉水、茶水等。經常洗澡、洗臉,以使皮膚吸收水分而保持濕潤。還可用蒸氣熏蒸,給皮膚,特別是面部及時補充水分。
少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蝦、蟹、乳製品、糖、花生,油炸食物等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應盡量避免。
經常按摩面部皮膚
每天早晨用雙手順著面部肌肉、血管走向,緩慢地按摩幾分鍾,促進其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的膠質和油質,減少皮炎發生。
常用潤膚劑
潤膚劑含有松香油脂酸和豐富的維生素A,常用它可加快皮膚血液循環,有效改善皮膚生理環境,減少化妝品對皮膚的傷害。
及時停止使用引起不良反應的化妝品
一旦出現化妝品引起的不良反應,證明該化妝品可能引發皮膚病,應立即停止使用並盡可能徹底地清除掉殘留在皮膚、毛發和指甲上的化妝品,然後進行相應的治療,防止嚴重後果發生。
防止病情擴散
化妝品皮膚病的發病部位多在化妝品接觸部位,但也可以擴展到非接觸部位。李林峰教授等人在臨床中就遇到過4例因腋臭外用某物質治療的患者,出現了接觸性皮炎,皮疹均擴展到非接觸部位,從腋部擴展到上肢及頸部。另外,如果是指甲油過敏者使用指甲油,其皮疹往往不在指甲周圍而在非常規接觸部位,如眼瞼、頸部或外陰部。因此,在接觸易擴散部位時,注意對該部位採取保護措施。
及時就醫
如果以上幾個環節沒有及時處理,導致化妝品皮膚病日趨嚴重時,應盡早去正規醫院皮膚科診治,不可延誤時間。
如何選用化妝品
第一,檢驗產品合格證和衛生許可證。
第二,注意化妝品出廠日期。一般來說,膏、霜、蜜類產品,從出廠日期算起,超過1年半的最好不要購買。
第三,認真閱讀說明書,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第四,看顏色是否變色,如有紅、黑、綠等顏色的霉斑或顏色黯淡,說明是過期產品或製造時添加色素有誤,不能使用。
第五,聞化妝品的氣味是否刺鼻,如果有變味或異味則不能使用。
化妝品皮膚病的症狀與處理原則
什麼是化妝品皮膚病?
某外企文秘Manlike,在進這家公司之前,化妝品使用得很少,到現在這家公司後,因工作需要,她慢慢習慣了使用化妝品。每天,她都根據不同的需要使用好幾種,如用於面部的粉底液、口紅、洗面奶,用於手部的指甲油,用於頭發的定型劑、染發劑等。但是,沒多久,她身體的某些部位出現了紅斑、丘疹、水皰、滲液等症狀,檢查確診為使用化妝品引起的皮膚病。
那麼,什麼是化妝品皮膚病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北京大學皮膚性病防治中心主任李林峰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指出:「所謂化妝品皮膚病,是由於應用化妝品所引起的皮膚病及皮膚附屬器病變,主要症狀如皮膚紅斑、丘疹、脫屑、粘膜乾燥、色素沉著、瘙癢或刺痛等。最常見的化妝品皮膚病是化妝品引起的接觸性皮炎。此外,不潔或被污染的化妝品還可引起皮膚感染。動物實驗發現,某些化妝品原料還可引起皮膚腫瘤。」
要了解化妝品皮膚病,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化妝品。同仁醫院皮膚科劉文斌大夫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指出:「化妝品是以化妝為目的的物品的總稱,在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將化妝品定義為:『是以塗搽、噴灑或其他類似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化妝品包括基礎化妝品、美容化妝品、特殊用途化妝品三部分。基礎化妝品是為了保護皮膚、毛發以及增進皮膚和毛發健康的製品;而美容化妝品是為了修飾臉面、指甲等部位,使之增加美麗而使用的製品;特殊用途化妝品是指用於面部、毛發等部位具有防禦功能的製品。化妝品可以用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如毛發、顏面、指甲、口唇等,也可用於牙齒及口腔粘膜。」
據有關資料顯示,人類應用化妝品的歷史悠久,古書中記載我國自商代起,宮廷就開始使用多種天然物質塗在人體表面以改善顏色、糾正缺陷、改變氣味等。
化妝品皮膚病的症狀及處理原則
李林峰說:據有關臨床表明,各類化妝品引起的皮膚病種類很多,這里就衛生部發布的各類化妝品皮膚病種類,給予歸納,最常見的化妝品引發的各種皮膚病主要有以下幾類。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
這是化妝品皮膚病的主要類型,此類損害占化妝品皮膚病的70%以上,在衛生部發布的2003年各類化妝品皮膚病發生監測情況中名列第一,佔82.65%。一般在使用某種化妝品後一周內發病。
主要症狀:接觸後較快出現皮炎改變;皮損局限於接觸部位,界限清楚;皮損形態常呈急性或亞急性皮炎,有程度不等的紅斑、丘疹、水腫、水皰;破潰後可有糜爛、滲液、結痂;自覺局部皮損瘙癢灼熱或疼痛;皮損嚴重程度和接觸物的濃度、接觸時間有明顯聯系;發生在口唇粘膜時可有乾燥、脫屑、局部刺癢或灼痛,去除病因後很快痊癒。
處理原則:及時清除皮膚上存留的化妝品;停用引起病變或可疑引起病變的化妝品;按皮炎和濕疹的治療原則對症治療。
該症又分以下兩類:
1.接觸性蕁麻疹
指在使用某些化妝品後數分鍾出現的皮膚反應,包括局部瘙癢或刺痛、燒灼感、皮膚發紅或出現風團。一般在24小時內消褪。接觸性蕁麻疹綜合症指除局部反應外,還可出現憋氣、咳嗽、哮喘、血壓下降等全身表現。乙醇、橡膠乳、染發劑、對苯二胺、漂白劑等可引起此類反應。
2.系統性接觸性反應
是由於接觸致敏性的化妝品皮炎,僅發生於少數對化妝品中某一成分過敏的患者。由於需要致敏後才發生反應,因此,臨床上許多患者在出現反應以前往往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可能幾天甚至幾年使用該化妝品無反應,這是許多患者考慮不到該化妝品會過敏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滲液及結痂、伴瘙癢等。一般發生在接觸部位,但染發皮炎可出現頭、面部腫脹及周身不適等症狀。
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
一些消費者在使用化妝品後,引起皮膚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該症狀多發生於面、頸部,可單獨發生,也可以和皮膚炎症同時存在。
主要症狀:發生在接觸化妝品的部位;發病部位表現為青黑色不均勻的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斑,且常伴有面部皮膚過早老化現象。
處理原則:停用所有可疑的化妝品;避免日曬;按一般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皮膚治療原則進行治療。
該症又有以下兩種症狀:
1.化妝品引起的色素脫失
主要症狀是面部白斑,與白癜風相似。對愛美的女性來說,雖然沒有疼痛的感覺,卻嚴重損害其形象。
2.色素性化妝品皮炎
因使用化妝品不當招致色素沉著的例子並不少見。這種症狀是婦女使用化妝品後,在面部發生網狀棕灰色色素沉著斑,使皮膚變色。
化妝品痤瘡
因某些化妝品中的微粒成分堵塞皮脂腺口或油脂成分堵塞毛囊口,刺激毛囊口上皮細胞增生所致,多見於接觸部位。如由發膏劑引起的痤瘡多見於額部,由面部化妝品引起的痤瘡可見於整個面部。
主要症狀:黑頭粉刺、膿皰等。
處理原則:停用一切可疑的化妝品;清除面部所殘留的化妝品,保持清潔衛生;按消炎、抗菌和角質溶解等原則對症處理。
化妝品毛發損害
染發是目前時尚女性最青睞的美發方式之一,但染發劑對毛發有直接損害。如某外企文員Kali,在初次染發後2小時左右,頭皮灼痛,3小時後,頭皮出現紅斑水皰。有關臨床發現,染發劑中的主要過敏原為對苯二胺,皮膚護理產品中的香料及防腐劑,如甲醛釋放劑是主要過敏原。
主要症狀:在使用洗發護發劑、發乳、發膠、染發劑、生發水、描眉筆、眉膠、睫毛膏等化妝品後出現毛發脫色、變脆、分叉、斷裂、脫落、失去光澤、變形等病變。
處理原則:停止使用原來的毛發化妝品;清潔毛發,除去殘留化妝品;可做一般的護發處理,不需特別治療。
化妝品光感性皮炎
化妝品引起的光敏感多見於香水皮炎,是由於某些香水中含有植物成分甲氧補骨脂素,這是一種光毒性物質,接觸皮膚後再經紫外線照射,皮炎主要發生於曾使用化妝品後的光照部位,形態多樣。
主要症狀:出現紅斑、丘疹、小水皰,有瘙癢,慢性皮炎可呈現浸潤、增厚、苔癬化等。如果發生在口唇粘膜時還表現為腫脹、乾裂、滲出等。病程可遷延,停用化妝品後仍然會發生皮疹,即使接觸了不過敏的物質後還會再發病。
處理原則:及時清除皮膚上存留的化妝品;停止使用致病的化妝品,避免光照;根據病情,按光感性皮炎對症治療。
化妝品指甲損害
指應用指甲化妝品所致的指甲本身及指甲周圍組織的病變。指甲化妝品大致分為三類:修護用品,如表皮去除劑、磨光劑等;塗彩用品,如各種顏色的指甲油;還有卸妝用品,如洗甲水。這些化妝品成分中多含有有機溶劑、合成樹脂、有機染料、色素及某些限用化合物,如丙酮、硝化纖維等,它們多數有一定的毒性,對指甲和皮膚有刺激性,並有致敏性。
主要症狀:甲板變形、軟化剝離、脆裂、失去色澤,有時也可伴有指甲周圍皮炎症狀,如紅腫甚至化膿、破潰,自覺疼痛。
處理原則:停用指甲化妝品;清除指甲及周圍殘留的化妝品;按一般指甲損傷及指甲皮炎對症治療。
不錯吧,選我吧。
⑶ 零花錢 辯論賽(正方)
從花錢中懂得花錢的技巧和錢的意義
了解父母賺錢不容易,學會珍惜
有零花錢也可以用來培養自己養成對於生活上經濟與行動計劃的好習慣。
對於養成節約和自我控制也有好處
1、家長可以每月規定給孩子一筆零花錢,讓其自己支配,但一定要控制好量,家長也要教育得當,可以適時的提醒孩子哪些地方該花,哪些地方不該花,並且告訴他(她)這筆錢用完了,這個月是沒的拿了的,如前半個月用完了,那後半個月就得忍著,慢慢孩子會懂得管理自己的零花錢的,這也是從小培養孩子理財的一種方法。不要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跟他講道理他是會聽的,孩子有時候可能會看中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或是文具,但家長認為家裡夠多的了,那這時孩子就可以拿自己的零花錢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的價格比家長一個月給的零花錢還要多,那麼家長就可以適時的指導零花錢是可以存起來的,存到一定的數量就可以買了,不然孩子對錢根本就沒有概念,以為自己想要什麼就會有什麼,難道這樣就是好嗎?
2、社會在進步,物質生活日益豐富,雖然是小學生,但一樣對物質上有需求,所以對於零花錢,有是有必要的。
3.有必要接觸在生活里需要接觸的東西,小學生也是人,有自己的精神需要和對於生活的求知慾,不止是悶頭悶腦學習,有零花錢也可以用來培養自己養成對於生活上經濟與行動計劃的好習慣。
4.不想養成有需要就向父母要的習慣,自己平時也可以多存存,在有必要的時候買一些喜歡的東西。對於養成節約和自我控制也有好處。也不會在有些時候惹到父母煩心。
5.即然有的孩子有,那麼我為什麼不能有?
6.我們也曾經年少,那時的我們不也希望擁有零花錢嗎,他們應該擁有,記得小時候每天有1塊錢就開心不得了,那時的一塊錢,至少可以買20料糖,所以應該給只是要有度.應該給,要定額度,要讓小孩子從小就養成理財的習慣,但不要慣,最好把你家裡的收支情況給小孩子說,讓他感覺到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要讓小孩子從小就要參與家庭的經濟管理,雖然大部分的時候他說不上什麼,但是會促進他以後的成長的
⑷ 辯論賽題目:學生該不該拿手機
不提倡應是主流 楊英琴 40歲 教師
不提倡高中生帶手機進入校園應該是規范的主流,這並不能說我有多麼落伍,而是據實分析。
首先看看高中生的交友范圍,他們一般的交際就在班級和學校里,他有必要帶個手機來聯系這些同學嗎?其次高中生不一定有很強的自製力,在課堂上發短消息或打游戲都可以在老師的眼皮底下隱蔽地做,這會影響學習。第三,擔心手機會成為新型的攀比物,因為手機型號在不斷翻新,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為比較的對象,攀比心自然會影響到學習或學生的心態。有這些客觀原因在,我是不贊成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我會這樣對學生說:「如果你們有事一定要打電話,老師的手機借給你們打。」
和家人保持聯系 蔣勤
我們夫妻平時工作都很忙,女兒今年小學畢業,便到浦東的進才中學預備班住宿部。女兒第一次住宿,對她而言,肯定有些生活上或學習上的事要與我們交流,盡管宿舍外有公用電話,但如果遇到急事或突發事件,手機還是最好的交流工具。
我把我原來用過的手機給她用,只是為了方便和家人聯系或報個平安,她從不把手機帶進課堂,只是回宿舍用。中學生最好不要常用手機,它只是種通訊工具,如果沉緬於款色的攀比、簡訊的發送及手機游戲,一定會影響學習的。
規則以外下功夫 樊幸芳 55歲 退休教師
制定規則來規范中學生使用手機,可以消除一些弊端,我是贊成的。這讓我想到早些年對學生上課用「文曲星」之類定規矩的做法。而且中學生不比成人,在學校里的交際圈有限,作一些合理的限制不太會對他們的日常通訊有影響。但是光定規矩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有這些規矩,讓他們自覺自願地遵守。有必要的話,建議老師可以用召開家長會等方式聯系家長,讓家長配合來做好學生的工作,這樣更有效率了。
條例有矛盾之處 衛晟磊 18歲 高中生
我覺得這個學校制定的條例有點矛盾,既然允許學生帶手機進學校,怎麼能要求「不應攜帶移動通訊工具進入課堂」呢?如果不能帶入課堂,住宿生把它放在寢室會覺得不安全,而走讀生根本就無計可施了。
而一般我們需要用手機就是在課堂里,比如到了學校發現要交的作業忘帶了,那就可以趁下課時打個電話回家,要爸媽送過來。而條例卻是這樣規定的「在教學場所不應使用手機」,那我們即使帶了手機也是白搭,不能達到方便的功效,真有急事要打電話也得趁下課幾分鍾時間匆匆跑到宿舍區去打了吧。
納入行為規范 秦德華 48歲 教師
我所在的學校只是一所初級中學,但學生中使用手機的也已經不佔少數了。有時候自己站在上面講課,正講到興頭上呢,聽到下面有鈴聲響起,要麼就是看到有學生在用短消息傳遞信息,甚至交頭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心裡便會十分惱火。為了這,我和其他老師也不止一次地商量過了,但都覺得沒有什麼「硬」措施去管理:批評他幾句吧,轉眼就忘;想要沒收,手機又不比小人書之類的,屬貴重物品,很快就得歸還;想要禁用,只要學生調了振動檔,小小的手機往課桌里一塞,還是防不勝防。
所以,現在看到了這些由學校出面制定的規定,我不由得拍手叫好,甚至希望以後能把手機的使用納入中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讓他們在強制的規定下逐漸習慣於有節制地使用、甚至不用,這樣才能恢復學校往日的課堂秩序。
給我們些自主權 張延軍 15歲 學生
我覺得把手機帶入課堂會影響正常的上課秩序,的確不好,應該規范,但用不用手機也要班主任批准,好像就有些過分了。像我這種成績不大好的學生總是要吃點虧,班幹部、學習成績好的則又有優勢了。我本來就對用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標准十分不滿,因為自認在很多方面並不比別人差,但是,老師就是這么「功利」,我也沒什麼辦法,如今要是又添了不能用手機的「陰影」,豈不是讓我更「低人一等」,不行,我可咽不下這口氣。況且,手機是屬於私人物品,擁有一隻也是十分正常的。
所以我覺得,只要自己用手機的時候稍微自覺一點,盡量在上課的時候關機,下課的時候也不要影響他人,那麼,學校、老師就不應該干涉,多給我們一些自主權吧。
發簡訊息影響別人 李同學 16歲 學生
我們班上有一大半同學都有手機,我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每次上課老師都會象徵性地要求我們關掉手機,但管理卻不大嚴格,很多人都把手機調到振動狀態,在桌子下面偷偷地玩。很多同學都對簡訊息上癮,把各式各樣的簡訊息發來發去,下課的時候還比較誰的短消息新鮮好玩,還有同學特別喜歡自己編寫各種短消息,抒情的、搞笑的都有,每天以發表「新作品」為榮。
雖然我上課的時候會關機,但是身邊的同學都在發簡訊,而且一收到好玩的短消息還會叫我看,同樣會分散我的注意力,這就像是一種氣氛,讓人身不由己。
其實,我特別希望學校可以管得嚴點,制定一些懲罰措施,管管那些上課玩手機的同學,我不願意受他們的影響。
堵不如疏
對中學生的手機一族進行如此規范不妥。其一,這會增加教師的負擔。既然有此規定,如何落實?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必定要採取一定的手段保證學生沒有攜帶手機進入教學場所,嚴格審核、仔細檢查、一一把關是必不可少的,這無疑是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其二,如此規定只會給學生帶來反感和逆反心理,實際效果並不好。手機已是普遍的通訊工具,加之中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越是得不到滿足,越是要去嘗試,一味壓制並不是辦法。
所以,堵不如疏。禁用不如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注意場合和方式。君不見,教師在開會時,也會「機聲不斷」嗎。
京城名校不提倡中學生帶手機
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人大附中、4中、首師大附中等京城名校紛紛作出口頭和書面要求,不提倡中學生進校帶手機。
北京名校不提倡中學生帶手機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不安全。首師大校長石彥倫認為,手機是貴重物品,孩子帶手機上學很惹事。上體育課或搞其他活動時容易丟失,給老師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一些不法分子見手機起意,專搶中學生手機,有的還傷了孩子。孩子之間因打手機和發簡訊息不當,也引起了不少糾紛。
二是影響學習。人大附中在給家長的通知中明確寫上上學不許帶手機的字樣。許多學校的任課老師反映,有的學生上課接手機,影響自己也影響老師和同學。有的學生偷偷發簡訊,壓根兒不注意聽講。已經發現多名學生因迷戀發手機簡訊成績下降。
三是引發攀比心理。剛剛考上某名校的高一新生,非讓媽媽掏4000多元買了一個彩屏手機,這已是他上中學以來換的第五個手機了。只要手機新款一出來,總有許多中學生纏著父母買。給孩子買吧,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不給孩子買吧,怕同學瞧不起孩子,難為了家長,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京城名校校長和教師普遍認為,校園可用IC卡電話,同學有急事告訴家人還是很方便的。目前中學生應該對手機說「不」,希望家長配合。等手機像筆那樣普遍用起來時,再讓手機進中學校園不遲。
中學生帶手機,好事?壞事?
不可否認,手機在中學生族群中流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但心智還不成熟的中學生腰別手機,身帶大額鈔票的現象中隱藏著一種潛在的危機。姑且不論中學生是否懂得合理消費,給他們過多的零花錢會不會使他們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也暫且不說過多地使用手機對他們的大腦發育是否照成不良影響,單就身體薄弱的中學生帶著不少的財物和手機獨自在大街小巷行走時可能遇到的危險而言,就應該引起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近來有一夥吸毒人員為了籌集毒資,以中學生為作案對象,連連施以黑手。他們的作案手段其實十分簡單,就是在路上攔住一名中學生,說"我們在跑路(即指正在被公安機關追捕),你去幫我叫一個人",將學生騙到偏僻的小巷等場所,而後借學生的手機撥打電話,托辭去找一個人,讓學生等他,然後就帶著手機溜走。這伙人再將手機變賣,所得贓款用於吸毒和揮霍。如果學生反抗的,就施以暴力強行將手機和財物劫走。
遇到上述情況的中學生往往缺乏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不知如何有效地保護自己。其實一些預防和補救的措施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家長減少中學生身上攜帶的財物以及中學生遇到上述事件後應及時報警等。
中學生該不該擁有手機?
「您給孩子買手機了嗎?」前兩天,海淀區某中學召開的一次家長會上,中學生的手機問題再次成為談論焦點。據校方統計,全校1700多名學生中,有手機的已達到1100餘人。因為有些學生沒有報,實際上恐怕遠不止這個數字。如今,學生在校園里打電話的、發簡訊的隨處可見。中學生用手機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學生家長們的極大關注。
家長:用手機「遙控」孩子行蹤
主張給孩子買手機的家長都表示,買手機的目的一是為了關鍵時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學後能督促其盡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時用電話報警。一位家長說,手機實際上是一根「繩」,能「拴」住孩子讓做父母的放心。看來,家長們的本意是好的,問題是孩子能否正視您的厚愛和正確使用手機呢?劉先生給今年升入中學的兒子買了個手機。誰知,每當劉先生有事需要馬上找到兒子時,手機總是「關機」,怎麼著急也聯系不上。現在,兒子照樣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機沒電了就是忘記了開機,反正他能有一百個理由等著你。
記者在校園里見到一位正擺弄手機的女生,她對父母這片好心的理解是:「我媽動不動就給我打電話,『監視』我的一舉一動,特煩人。」
學生:同學有我也得有
王女士的兒子班上50名學生中,有40多人擁有手機,他磨著非要個手機不成,理由是手機和自行車一樣不能「落後」。
據一位班主任統計,從9月1日開學至今,她的班上又有8位同學新買了手機,而且都是功能齊全的彩屏新款手機。有時,一到課間休息,就見學生們仨一群倆一夥,彼此「切磋」著自己的新手機。
手機有了,聯絡家長的主動權在孩子手裡,至於怎樣聯絡和聯絡什麼就要看他們出於什麼目的了。
9月20日是個星期六。下午,筆者在八大處開往玉泉路的一輛公交車上,見七八位身著校服的中學生聊得正歡,言談話語中流露他們剛剛從西山游覽回來。一位男生提出晚餐「聚聚」,另一位男生馬上提出要聯絡家長。只見他掏出手機撥通電話說:「媽,晚上我要加課,復習得很晚,不回家吃飯了。」打完電話還得意地對同伴說,「有電話就是方便」。
事實上,有些家長也意識到孩子的話有水份,甚至也查實了孩子說謊的事件。但是,見其他家長都給孩子買了手機,自己的孩子天天吵著要,扭不過就給買了。一位家長還說,自從給孩子買了手機,孩子乾脆不用家裡的電話了,常躲著父母用自己的手機對外聯系。家長還承認,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方面的內容少,主要用於學生之間發簡訊、玩游藝、或是登錄互聯網。
老師:簡訊干擾課堂教學
對於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許多校方的態度十分堅定:手機擾課堂,黃色信息害了孩子。
據海淀區某中學高校長介紹,在校生使用手機大都用於玩游藝和接發簡訊息,尤其是黃色信息泛濫,這些黃信息又是從網上或其他渠道得來的。手機干擾課堂影響了正常教學。該校高一某班班主任說,他上課時經常聽到手機鈴聲,雖然一些學生將手機處於靜音,但是手機的短音提示功能還是影響了課堂秩序,一些學生痴迷課堂發送簡訊息更令老師們頭痛。高校長介紹,開學後校方就學生上課玩手機問題組織過幾次專門檢查,當場收繳了部分手機,從查收手機情況來看,這些學生主要在課堂上悄悄發送信息,其中「黃段子」佔七成以上。這些內容無疑有害孩子身心健康。學生願意用手機發簡訊是因為「一對一」手法較為隱蔽,寫紙條容易被人發現和被老師查收,一些在校生迷上簡訊後不能自拔,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為此,筆者采訪了朝陽區、海淀區教委中學部有關人士。據介紹,對學生能否帶手機到校問題,目前還沒有統一規定。針對學生課間發簡訊、打手機等問題,一些學校正在制定相關制度,不允許學生課間打電話、玩手機、或聽隨身聽。他們認為,學生以學為主,與學習無關的物品不要帶入學校則是各校堅持的基本原則。海淀區教委有關負責人則表示,針對中學生帶手機問題的利弊,近期將分別聽取學生家長和校方管理意見,以便訂立相關規章。
日本初中生嚴禁帶手機
——手機給校園帶來很多麻煩,尤其是女孩子
手機游戲功能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手機簡訊更是被稱作「第四媒體」。然而,中國校園和課堂上頻頻響起的手機鈴聲,也讓老師和家長們感到憂慮。中小學生是否需要手機?學校是否應該拒絕手機?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這些問題。
每月要花3萬日元手機費
「假如生活中沒手機,你覺得怎樣?」
河原里佳睜大雙眼,表情有點誇張,「那怎麼行呢?」
這個14歲的東京女孩不能想像在一個沒有手機的世界裡生活。里佳有100個必須擁有手機的理由———和朋友交換伊妹兒、與朋友交換照片、媽媽能找到我、迷路時可用手機確定所在地點、上網找材料……
她告訴記者,她一天要給三五個人發20至30條簡訊,要打十幾次電話,「不過現在已經少多了,」她說。
「你的簡訊朋友都是什麼人呢?」
里佳笑笑說,他們多是男性,從十幾歲到30多歲,有好幾十人。
「你們談什麼?」記者不禁好奇地追問。
「談的內容嘛,」她停頓一下,「有學校的事情,也有男女之間的事情,還談些色情,」她表情有些神秘。
「你有男朋友嗎?」
「有過,但我們分開了,」她做出曾經滄海的表情。
「簡訊朋友中沒中意的嗎?」
「有,一個北海道的男孩兒,念高一。」
「你們見過嗎?」
「沒有,但我們感覺很好,」里佳十分自信。
「見過他的照片?」
「沒有,」她好像並不在意。
「你會發展他做男朋友嗎?」
「不,男朋友應在身邊找。」
里佳是個爽快的女孩,她把手機給記者看,它是粉紅色的,十分精巧,系著墜飾。她說這是她的第三部手機了,最早那部是3年前媽媽給買的。她回憶道,「那次我報名參加一個秋季小號吹奏培訓班,要離家一個星期,媽媽便送我一部盼望已久的手機。」
「每月要花很多錢吧?」
「對,大約兩三萬日元吧(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98.46元),家裡給付。」她還說,父母並未限定她的手機費用上限。不過到了高中,父母便不再支付她的手機費了,因為按日本法律,高中生可以打工賺錢了。
初中生嚴禁攜帶手機上學
面對洶涌澎湃的手機普及浪潮,日本學校是如何應對的呢?記者采訪了築波市立大穗中學的教師小泉先生。他告訴記者說,日本多數高中不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但初中則是嚴禁的。最近,一日本地方中學還致信2000餘名家長,指出中學生原則上不應擁有手機,呼籲家長立即與電話公司解約。
日本中學上課多在上午8時40分至下午3時40分,課後多數學生留校參加音樂、美術、手工等課外活動,一般持續到下午6時左右結束。在這段時間里,初中生是絕對不可以使用手機的。
記者問小泉先生,為什麼初中與高中區別對待,他說最主要的是初中學生自製力低。他舉出很多可能導致的問題。如上課發簡訊,會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另外,日本青少年犯罪,很大一部分都是利用手機,手機往往是進行盜竊和暴力活動的聯絡工具。小泉告訴記者說,他自己服務的學校也有手機帶來犯罪的事例。還有就是造成浪費,有的孩子每月手機話費竟用掉10萬日元。
總之,手機的普及,給日本校園帶來普遍的麻煩。與手機有關的麻煩事實在是不勝枚舉,尤其是女孩子。
日本報紙披露:一16歲高中女生,通過手機發簡訊,「想認識文藝界名人」,結果一條回信把這個女生騙了。那是個公司職員,說要給這個女生介紹名人,在花言巧語、威逼利誘之下,這個女孩被領到飯店遭到強暴。
還有一16歲女生想減肥,便用手機發一簡訊,「請告訴我減肥信息」,沒承想,那個本應帶來信息的人竟說,「我得檢查一下你的身體,看是否符合用葯標准」,那個女生胡里胡塗地被欺負了。
不要給陌生人回信
記者問小泉先生,如發現學生帶手機入校,校方如何處置?小泉說,倒不是特別嚴厲,如果發現會先沒收,待放學時再交其帶回,同時還要通知該生家長。
盡管校方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入校,但並未禁止學生在校外使用手機。所以手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無法杜絕的。河原里佳就告訴記者,她們班1/5的人有手機,只要不在校園內用,老師就無可奈何。而且,學生有時會將手機電源打開,轉成振動模式來接收簡訊,這樣即使攜機入校,校方也無法察覺。
最近,日本有的初中教師開始撰文,主張對手機開禁。他們認為,手機現在已成為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晚上孩子去夜校補習,如果帶了手機,父母就放心。此外,參加學校活動外出數日的孩子,有手機就能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系。
再者,從經濟角度上看,只要不是最新款式,手機在價格上幾乎就是白送,而支付通訊費用,只要家長嚴格把關,應該不會造成超支。尤其是不少電話公司都有特殊服務,會按照簽約將手機每月的費用限定在某一標准內,一旦超出,立即停機。
至於手機引起的犯罪問題,有的教師主張,只要學生別給陌生人回信、不公開自己的手機號碼、不讓對方識別自己的性別,一般不會出現麻煩。
總之,對「中學生是否需要手機」這個問題,日本各界眾說紛紜。有人稱現代青年是「拇指的一代」,意指十幾歲的孩子以手機收發簡訊,拇指發達。記者認識的一位教授悲嘆道,拇指文化的發達,造成大腦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