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生物2019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綱要這本書答案,急求!!!
你可以把不會的題目拍照片發過來讓別人幫助你。沒有題人家無能為力。
② 資料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指導 生物 知識歸納的答案
一、單項選擇I: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建立細胞學說的科學家是施萊登和
A.沃森 B.施旺 C.達爾文 D.克里克
2.酵母菌是真核單細胞生物,乳酸菌是原核單細胞生物,它們最重要的區別在於
A.細胞的大小 B.細胞膜結構
C.細胞質含量 D.細胞有無核膜
3.人體中的白細胞吞噬入侵的病原體是機體自我保護方式之一。這一吞噬過程依賴於細胞膜的
A.保護作用 B.流動性 C.隔離作用 D.半透性
4.右圖為某分子跨膜運輸的示意圖,由圖可知,該分子的轉運 方式是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被動運輸
5.細胞核是細胞的重要結構。下列關於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 是
A.核膜為單層膜 B.細胞核內有線粒體
C.細胞核內沒有DNA D.核孔是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6.在大多數情況下,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於
A.ATP的水解 B.葡萄糖的分解 C.澱粉的水解 D.脂肪的水解
7.老年人皮膚上常出現「老年斑」,主要原因是皮膚細胞的
A.含水量增多 B.色素積累增多
C.分裂能力增強 D.分化能力增強
8.2010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下列選項中,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多步行、少開車 B.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多吃肉、少吃素 D.盡量多用空調
9.雄孔雀開屏是向雌孔雀發出的一種求偶信號,這種信號屬於
A.化學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為信息 D.營養信息
10.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隱含了一條食物鏈。綠色植物屬於第一營養級,則螳螂位於這條食物鏈的
A. 第二營養級 B. 第三營養級
C. 第四營養級 D. 第五營養級
11.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它關繫到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下列選項中,不屬於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是
A.金融危機 B.土地荒漠化
C.溫室效應 D.水資源短缺
12.某荒漠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逐漸生長了多種草,這一過程可稱為
A.群落的演替 B.群落的物質循環
C.群落的抵抗 D.群落的能量流動
13.為了觀察DNA在細胞中的分布,取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用甲基綠試劑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結果應該是
A.細胞質呈紅色 B.細胞不被染色 C.細胞核呈綠色 D.細胞核呈紅色
14.在觀察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正確的製片流程是
A.染色→解離→漂洗→製片 B. 漂洗→解離→染色→製片
C. 染色→漂洗→解離→製片 D.解離→漂洗→染色→製片
15.科學家在對瘋牛病的病原體進行研究是發現,經澱粉酶、脂肪酶、核酸酶處理後該病原體仍具有感染性;但用蛋白酶處理後,此病原體失去感染性。由此可推出,與該病原體感染性相關的主要成分是
A.澱粉 B.核酸
C.脂肪 D.蛋白質
16.右圖所示細胞正在進行
A.減數分裂 B.有絲分裂
C.受精作用 D.細胞分化
17.某雙鏈DNA分子共有1000各鹼基,若鹼基A的數量為200個,則該DNA分子中鹼基G的個數為
A.100 B.200 C.300 D.400
18.某DNA分子的兩條鏈均帶有同位素15N標記,在含有14N核苷酸的試管中以該DNA為模板進行復制實驗,復制2次後,試管中帶有同位素15N標記的DNA分子占
A.1/2 B.1/3 C. 1/6 D. 1/8
19.孟德爾為了驗證他所發現的遺傳規律,巧妙地設計了測交實驗。下列選項中,屬於測交實驗的是
A.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20.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目
A.保持不變B.減少一半C.減少一條D.增加一條
21.「人類基因組計劃」對於人類深入了解自身的基因結構和功能有重要意義,其目的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
A.mRNA的鹼基序列 B. DNA的鹼基序列
C. tRNA的鹼基序列 D. rRNA的鹼基序列
22.人的染色體結構或數目變異可能導致遺傳病的發生。下列遺傳病中,由染色體數目改變引起的是
A.21三體綜合症 B.白化病
C.貓叫綜合症 D.紅綠色盲
23.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先生在雜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他研究的突破得益於發現了一株異常水稻,經鑒定為雄性不育植株,此株水稻性狀改變的根本原因是
A.生理變異 B.遺傳變異 C.形態變異 D.性狀分離
24.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均可誘發基因突變。下列選項中,屬於生物因素的是
A.X射線 B.紫外線 C.亞硝酸 D.病毒
25.下圖表示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圖中⑤所代表的過程稱為
A.逆轉錄 B.轉錄 C.復制 D.翻譯
26.在神經系統中,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神經纖維進行傳導的,這種信號稱為
A.靜息電位 B.反射
C.神經沖動 D.反射弧
27.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調引起的是
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
28.在四大家魚(鯉、鱅、草、鰱)的育苗過程中,為了促進親魚的卵子和精子成熟,應給雌、雄親魚注射的葯物是
A.胰島素 B.生長素 C.抗利尿激素 D.促性腺素
29.下圖為甲、乙、丙三個國家的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按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由快到慢順序,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30.蘆葦是我國重要的造紙原料,但多數蘆葦植株較矮、纖維短,影響產品的質量。如果想使蘆葦植株長高,獲得較長纖維,可用某一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生長期的蘆葦,這一調節劑應該是
A.乙烯利 B.赤黴素
C.青鮮素 D.脫落酸
二、單項選擇題II: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31.我國大多數人以大米為主食。大米中最主要的貯能物質是
A.核酸 B.澱粉 C.蛋白質 D.脂肪
32.在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中,進行「ADP+Pi+能量→ATP」反應得場所是
A.葉綠體外膜 B.類囊體膜
C.細胞質基質 D.線粒體基質
33.癌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不當的飲食會增加癌症發生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為預防癌症的發生,應盡量避免攝入
A.綠色蔬菜 B.新鮮水果
C.發霉食物 D.食用菌
34.小偉換痢疾出現腹瀉而引起嚴重脫水,醫生除了用葯物治療外還考慮補液。下列補液方法中,最恰當的是
A.喝葡萄糖水 B.喝橘子汁 C.輸生理鹽水 D.喝蒸餾水
35.小劉同學用雙縮脲試劑對豆奶飲料中的某種成分進行檢測,該成分是
A.蛋白質 B.葡萄糖 C.脂肪 D.核酸
36.葉綠體中有多種色素,可以用紙層析方法將它們分離。下圖為紙層析結果示意圖,其中IV是
A.葉綠素a B.葉綠素 b C.葉黃素 D.胡蘿卜素
37.小李以紫色洋蔥的鱗莖表皮為材料,進行「植物細 胞質壁分離」實驗。在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中,他觀察到
A.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漸縮小 B.白色的中央液泡逐漸縮小
C.紫色的細胞明顯膨脹 D.白色的細胞明顯膨脹
38.在「探究不同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pH值屬於
A.自變數 B.無關變數 C.因變數 D.對照變數
39.下列實驗中,最合適用標志重捕法的是
A.調查農田中田鼠的種群密度 B.調查農田中田螺的種群密度
C.調查土壤中蚯蚓的種群密度 D.調查土壤中大腸桿菌的種群密度
40.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在「草→兔→狐」食物鏈中,如果狐活動一天需要200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約為
A.200KJ B.2500KJ C.5000KJ D.20000KJ
41.某種群進入一個適合其生長和繁殖的環境中,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內該種群的增長曲線可能為
42.在棉花的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產量,棉農會適時摘除棉花植株的頂芽,其目的是
A.抑制側芽生長 B.解除向光性 C.解除頂端優勢 D.抑制細胞分裂
43.酪氨酸酶存在於正常人的皮膚和毛囊等處的細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轉變為黑色素,若編碼此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將導致白化病,這種現象說明
A.性狀的改變與基因無關 B.性狀能控制基因的表達
C.性狀由基因決定 D.基因不能決定性狀
44.下列有關監測和預防遺傳病的做法,正確的是
A.為了倡導婚姻自由,允許近親結婚 B.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嚴禁基因診斷
C.為了減少遺傳病的發生,盡量減少運動
D.為了優生優育,進行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
45.豌豆的紅花與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紅花對白花顯性。現有兩株開紅花的豌豆植株雜交,其後代紅花與白花的比例可能是
A.2:1 B.3:1 C.4:1 D.8:1
46.某mRNA分子的序列為「……A-C-G-U-A-C-A-U-U……」,根據下表推測,由該mRNA分子編碼肽鏈的氨基酸順序是
A.異亮氨酸-蘇氨酸-酪氨酸 B.酪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
C.蘇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 D.蘇氨酸-酪氨酸-異亮氨酸
47.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中,低溫處理根尖的目的是
A.促進細胞生長 B.抑制DNA復制 C.促進染色體配對 D.抑制紡錘體形成
48.達爾文曾發現一種蘭花具有細長的花矩,花矩頂端貯存的花蜜可為傳粉昆蟲提供食物,他推定一定有一種具有細長口器的昆蟲可以從花矩中吸到花蜜。50年後的確發現了這樣的昆蟲,這一事實表明
A.該蘭花是獨立進化的 B.該花矩沒有生物學意義
C.任何物種都不是獨立進化的 D.該昆蟲的細長口器是獨立進化的
49.在肌肉為效應器的反射弧中,假如傳出神經受到損傷,而其他部分正常,當 感受器受到某種刺激後,機體表現為
A.有感覺、肌肉有運動反應 B.有感覺、肌肉無運動反應
C.失去感覺、肌肉無運動反應 D.失去感覺、肌肉有運動反應
50.實驗1:用任氏液(含少量Ca2+)灌注離體蛙心,發現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實驗2:用不含Ca2+的任氏液灌注離體蛙心,發現蛙心會很快停止跳動。這兩個實驗的結果表明Ca2+
A.對維持生命活動沒有作用 B.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蛙心形態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的跳動直接提供能量
三、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2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選對得3分,少選且正確得1分,未選、錯選得0分。
51.下列物質中,屬於脂質的是
A.纖維素 B.脂肪 C.磷脂 D.膽固醇
52.下列對線粒體和葉綠體共同點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都屬於原核細胞的結構 B.都具有雙層膜結構
C.所含的酶都相同 D.都能進行能量轉換
53.大棚種植蔬菜時,如果遇到連續陰雨低溫的天氣,為了促進植物生長,可採取的適當措施是
A.降低溫度 B.提高溫度 C.減少光照 D.增強光照
54.比較動物細胞和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相同點有
A.細胞核膜都消失 B.都有中心體 C.都形成染色體 D.都有細胞板形成
55.葡萄糖在細胞中通過有氧呼吸生成的終產物有
A.CO2 B.H2O C.酒精 D.乳酸
56.下列關於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
B.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互不相關
C. 物質和能量都是循環流動的
D.碳循環具有全球性
57.大多數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後,引起體內產生
A.相應抗體 B.生長激素 C.記憶B細胞 D.乙肝病毒
58.蝌蚪發育成青蛙與甲狀腺激素密切相關,如果垂體被完全破壞,蝌蚪就不能正常發育為青蛙,原因是
A.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B.垂體不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C.甲狀腺激素不能運輸到靶器官 D.下丘腦不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59.某家系有一種由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導致的遺傳病,根據所學遺傳學知識,推測該家系的遺傳系譜圖可能是
60.玉米籽粒黃色(Y)對白色(y)顯性,糯性(B)對非糯性(b)顯性。一株黃色非糯的玉米自交,子代中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A.yybb B.YYBB C.Yybb D.
③ 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的生物應該怎麼復習
【1】立足教材,打好基礎
從歷年的生物來看,所考內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要確保60%的基礎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認真地閱讀課本,對課本知識融會貫通,在復習階段,重做題輕課本,貪圖一兩次測驗或模擬考質的飛躍,這種捨本逐末做法很危險。
應將各章節中類似的,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聯系緊密的知識點作好筆記,並對其進行分類、比較和歸納.。
【2】理解圖表提高能力
生物圖表題佔比分較大且圖表題越來越復雜,越綜合,呈現一題多圖(表),圖表和曲線相融現象。因此,應重視課本或與課本聯系緊密的圖表和曲線。應做到有圖必讀,有圖必識,有圖必析,加強形象感,進一步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3】重視實驗操作培養基本技能和創新能力
歷年生物實驗題得分率均低。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未對實驗進行實際操作或對實驗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實驗後沒有回億過程,沒有分析結果。
【4】閱讀目錄把握整體
目錄是全書的縮影和提綱,讀目錄有利於學生把握全書的知識體系。
【5】精做習題,舉一反三
做教材的課後練習題,以前做過的測驗題等,完成習題後歸納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並舉一反三,將知識升華。做習題時不能拋棄基礎,去做一些難、偏、怪的題目,這一點更要冷靜和清楚。
落實以上5點,並平衡,協調這5點的關系,就能夠在復習中事半功倍,取得滿意的成績。
④ 誰有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的知識點總結
濟南版初中生物會考復習提綱
1、 運動系統 由 骨、骨連結 和 骨骼肌 三部分組成.,起 支持、保護 和 運動 的作用.。
2、長骨的表面覆蓋著 骨膜,骨膜內有 神經 和 血管,,血管 為骨組織提供 營養 物質, 紅骨髓 有 造血 功能.。
3、骨的基本結構包括骨膜、骨質、骨髓 。骨膜內層的 成骨細胞, 與骨的 長粗 和骨折後的修復有關;骺端 軟骨層 的細胞與骨的 長長 有關
4、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 和無機物。 骨 是人體最大的「 鈣庫」 ,骨質中的 有機物 主要是骨膠蛋白,它使骨具有 韌性 。無機物使骨具有硬度和彈性。
5.青少年時期,骨中有機物含量大於 1/3 ,無機物含量小於 2/3 ,這樣的骨彈性大、硬度小,易變形。所以青少年應養成坐、立、行正確姿勢。
6、關節 通常是指骨與骨之間 能夠活動 的連結.,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 關節面、 關節囊 和 關節腔 三部分.
7、人體有 206 塊骨,分為 中軸骨 和 附肢骨 兩大部分,, 600 多塊骨骼肌.,每塊骨骼肌包括 肌腱 和 肌腹 兩部分.
7、引起骨骼肌收縮的刺激來自於 神經 傳來的 興奮. ,骨骼肌的收縮要受到 神經系統 的協調和控制。運動還要消耗能量,能量來自於 肌細胞 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8、一個運動通常是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由 多塊骨骼肌協調完成 的.
9、運動是以 骨骼 為 杠桿、 關節 為 支點 、骨骼肌 收縮為 動力 形成的.。
10、水 中生活的動物的運動方式主要是 游泳 ;陸地 上的有 爬行 、行走、奔跑、跳躍;空中 的主要是 飛行 .
11、渦蟲在光照下舒展身體,電擊時收縮身體或轉動頭端,這是 生來就有的 ,是 先天性行為 ,也稱為本能行為 .是通過遺傳、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在多次「光照—電擊」的配合下,最後只要給光照,渦蟲就收縮身體或轉動頭端,這顯然是經多次「光照—電擊」結合,渦蟲學習得到的行為.所以這種見光收縮身體的行為屬於 後天性的學習行為 .
12、根據動物行為的 發生 可以分為 先天性的本能行為 和 後天性的學習行為,本能和學習 是動物適應環境的兩種 最基本 方式。
13、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可以分為: 取食行為、 領域行為、 攻擊行為、 防禦行為、 繁殖行為、節律行為 、 社群行為。
14、動物行為的研究方法有: 觀察法 和 實驗法 。法布爾對昆蟲的研究主要採用的是 觀察法 ,里施對蜜蜂色覺的研究、廷伯根對銀鷗幼雛求食行為的研究和勞倫斯對小野雁學習行為的研究主要採用的是 實驗法 。
15、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 無機物 合成儲存能量的 有機物 ,因此,是生物圈中的 生產者 ,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是 消費者 。
16、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的各種生物之間,通過吃與被吃的營養聯系形成 食物鏈 和 食物網 ,生物之間這種 相互依賴、 相互制約 的關系,使各種生物種群的 數量趨於平衡 ,從而有利於生物之間 協調發展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任何一個環節上的生物消失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活,並破壞生物之間的協調發展與平衡。因此說, 植物 和 動物 都是食物鏈和食物網中 不可缺少 的成員。
17、動物不僅 適應環境 ,從環境中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而且能夠 影響和改變環境 。
18、據統計,我國的 脊椎動物 有6300多種,佔世界動物種類總數的 14% 。
19、我國的動物資源非常豐富,其中聞名世界的 大熊貓、 扭角羚、 褐馬雞、 揚子鱷 等都是 一級 保護動物。白鰭豚是我國長江中特產珍稀瀕危動物。
20、動物多樣性包括:①物種多樣性、 ②遺傳多樣性、 ③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動物物種之間的差異 是由各自的 遺傳物質 決定的。因此,動物的 遺傳多樣性 是物種多樣性的 基礎 。 生態系統多樣性 為不同種類的動物提供了各自的 棲息環境 。
21、動物多樣性就需要在①遺傳物質、②物種、③生態環境三個層次上,制定保護戰略和採取保護措施。
22、動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包括:①就地保護、②易地保護、③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 就地保護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
23、我國為保護 大熊貓和金絲猴 ,在四川省建立了 卧龍、王朗 等自然保護區。
24、生物圈中,凡是 個體微小、結構簡單 的低等生物,統稱為 微生物 。
25、有些微生物如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等,能夠利用 光能或化學能 將 無機物 轉變為儲能有機物 ,滿足自身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屬於 生產者 。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
26、製作泡菜、酸奶和青飼料的貯藏,其原理是利用 乳酸菌 進行發酵,在 無氧 的條件下,乳酸菌 分解糖類 產生乳酸。
27、大多數的微生物是 單細胞生物 ,如細菌、藍藻和酵母菌等;少數微生物是 多細胞生物 ,如各種黴菌和真菌等;還有一些 沒有細胞結構 的微生物,如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
28、一些細菌和真菌能夠 分解 枯枝落葉、動植物屍體和糞便等中的 有機物 ,獲得生活必需的 物質和能量 ,這種營養方式稱為 腐生 。枯草桿菌、乳酸菌、黴菌、蘑菇等都是腐生性微生物。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 分解者 ,對生態系統中的 物質循環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29、一些細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 體內或體表 ,並從這些生物體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這種營養方式稱為 寄生 。炭疽桿菌、肺炎雙球菌就是寄生性細菌。人的頭癬、灰指甲、腳癬等都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所有的 病毒 都不能獨立生活,屬於 消費者 。
30、男性生殖系統包括 睾丸、附睾、輸精管、精囊腺、前列腺、陰莖和陰囊等。
31、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由 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 等組成。
32、男性 的主要性器官是 睾丸 ,睾丸的作用:①產生精子②分泌雄性激素。女性 的是 卵巢,其作用是 ①產生卵細胞 ②分泌雌性激素。
33、精子和卵細胞在 輸卵管 結合成 受精卵 ,受精卵在母體 子宮 內發育為 胎兒 。
34、受精卵分裂和胚胎發育 初期 由 卵黃 提供營養, 後期 通過 胎盤 由母體供給 氧氣和養料,排出 二氧化碳等廢物 。
35、青春期 是指10—20歲,發育具有以下特點:①身高和體重突增②腦和內臟的功能趨於完善③性發育和性成熟。
36、女孩進入青春期後,每月一次的 子宮出血 現象,叫 月經 ;男孩進入青春期,有時 睡夢中會出現 精液排出 的現象,叫遺精。
37、像蝗蟲、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變態發育的過程經歷了 受精卵、 若蟲 和 成蟲 三個時期,叫 不完全變態 ;像家蠶、蜜蜂、螞蟻、蝴蝶、蚊、蠅、金龜子等,發育過程經歷 卵、幼蟲、蛹 和 成蟲 的發育時期,叫 完全變態。
38、由 親體 產生的 兩性生殖細胞 結合成 受精卵 ,由受精卵發育成 新個體 的生殖方式叫 有性生殖 ,其特點是:後代的 生活力較強。
39、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 母體 直接產生 新個體 的生殖方式,叫 無性生殖 。其特點是:①子代個體數量多 ②繁殖速度快 ③子代能穩定地保持母體的遺傳性狀。
40、綠色開花植物能利用其 營養器官 繁殖新個體,這種無性生殖方式叫 營養生殖 。營養生殖有利於保持母本的 優良性狀 ,加快繁殖速度 。人工營養生殖的常用方法有:①扦插(如葡萄)、②嫁接(如桃)③壓條(如夾竹桃)。
41、在 無菌 條件下,把 花葯、子房、葉片、莖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種到人工配製的 培養基 上,它們能夠 生長發育 成一個 完整的植物體 ,這就是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這些接種到培養基上的植物材料統稱為 外植體 。
42、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原理和依據是 植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在適當的離體條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個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細胞的全能性)。
43、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的類型有:①營養生殖 ②分裂生殖(如細菌) ③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 ④孢子生殖
44、動物的 胚胎發育 主要有 卵生 (如魚類、鳥類)和 胎生 (如豬、馬)兩種類型。青蛙是 卵生、體外受精、變態發育;鳥類是 卵生, 體內受精 ;
45、生物體的 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 ,在遺傳學上稱為 性狀 。
46、①同一種生物 ②同一種性狀 ③不同表現類型,總稱為 相對性狀 。
47、親代 將 性狀 傳給 子代 的現象叫 遺傳 。親代的性狀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子代的。
48、自然科學領域中探究生物 遺傳和變異規律的科學 就是 遺傳學 。
49、親子之間 以及 子代個體之間性狀 表現存在 差異 的現象叫 變異 。
50、在 細胞核 中,有一種易被 鹼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質叫 染色體 。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DNA是遺傳物質.
51、染色體上 控制 性狀 的基本遺傳單位叫 基因 。基因 是DNA上有 遺傳效應 的片段。
52、 在體細胞中染色體 是 成對 存在的,基因 也是 成對 存在的, 成對的基因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
53、基因是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的。
54、在成對的基因中,兩個不同的基因,稱為 等位基因 。在等位基因中,有一個基因是占 主導地位 的,它會 掩蓋 另一個基因的作用,使其沒有表現。這種能得到表現的基因稱為 顯性基因 ,它控制的性狀為 顯性性狀 ;沒有表現的基因被稱為 隱性基因 ,它控制的性狀稱為 隱性性狀 。
55、在遺傳學中,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Aa等,叫這個個體的 基因型 ;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如有耳垂、無耳垂等,叫這個個體的 表現型 。
56、在生物的傳種接代過程中,配子(生殖細胞)是聯繫上下代的橋梁,是傳遞遺傳物質的惟一媒介,基因可以隨配子代代相傳。
57、人的性別不同主要是由染色體決定的。從形態上看,在人的體細胞中有 23對 染色體,其中有22對色體在男女兩性中是一樣的,只有一對染色體在兩性中是不同的。這一對染色體就是 決定性別 的染色體,叫 性染色體 。前面22對與性別決定無關的染色體,叫 常染色體 。
58、生殖細胞 (如人的精子和卵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比 體細胞 中 少一半。(如人的精子和卵細胞中分別是23條染色體,體細胞中則是23對,即46條)。受精卵染色體數目和體細胞的相等。
59、表現型(如水毛茛葉片)是 基因型 與 環境條件 共同作用的結果。
60、變異 分為 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兩種,環境變化能夠引起生物變異,當它引起 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時,產生的變異,其性狀可在後代中重復出現,這種變異叫可遺傳的變異。當不涉及遺傳物質的改變,而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的新陳代謝過程的結果,這種變異叫 不遺傳的變異。
61、遺傳病 是由 遺傳物質 改變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 可通過 配子 在家族中傳遞。
62、遺傳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質。婚姻法規定禁止 近親 (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因為血緣關系越近的夫婦,從共同祖先那裡獲得 相同致病基因 的可能性大,患 遺傳病 的可能性就越大。
63、基因組成 決定生物體的性狀表現 。性狀遺傳的原因是 控制性狀的基因隨著配子(生殖 細胞)代代相傳。
64、巴斯德「鵝頸燒瓶」實驗的結果使人們堅信:「生物 只能來源於 生物 ,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隨時自發地產生新生命」,這一觀點稱為「 生生論 」。
65、所有的生物是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發展變化的,其總的進化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
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
66、始祖鳥和古鳥化石證實,鳥類起源於古代的爬行類動物。
67、在中生代的大部分時期,裸子植物 (尤其是蘇鐵類)和 爬行動物 (恐龍和翼龍)非常繁盛。哺乳動物和鳥類都起源於古代的爬行動物。人類出現在新生代。
68、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 在 《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了以 自然選擇學說 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結果是形成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69、在人為條件下對生物進行的選擇稱為 人工選擇 ,人工選擇是培育動、植物 新品種 的方法之一。
70、人和類人猿 有許多相似之處,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祖先----- 森林古猿 。發現於非洲的 南方古猿化石 是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
71、現代類人猿包括長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72、兩足直立行走 是人類祖先與猿分界的 重要標志。
73、人類進化的歷程可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階段。最早用火的是直立人,現在唯一存留的人種是智人。
74、由於黑色蛾能適應工業區的特定環境,因此在種群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由此可見, 環境的定向選擇作用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75、以生物體 性狀差異 的程度和 親緣關系 的遠近為依據,可將不同的生物加以分門別類。遵循這個原則,生物學家將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依次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7個等級,其中,種 是生物分類的 基本單位。
76、分類單位中,越大的單位(如:界),生物的共同特徵越少;越小單位(如),其共同特徵越多。
77、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亂,瑞典科學家林奈 於1753年創立了 雙名法。
78、根據植物形態、結構、生理和生活習性的不同,將它們分為不同的類群,主要有: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等。其中,最低等植物是藻類植物,種子植物根據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類。
79、地球上現存的動物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身體里沒有脊椎骨的動物,叫做 無脊椎動物;一類是身體里有脊椎骨的動物,叫做 脊椎動物。
80、無脊椎動物主要可分為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棘皮動物等。其中最原始、最簡單、最低等的是原生動物。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
81、脊椎動物可分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動物。
82、所有病毒都有相似的兩部分結構:一是 蛋白質 組成的外殼,一是包含 遺傳物質 的內核;外殼蛋白質不僅有 保護 病毒的作用,而且外殼蛋白質的性質決定該病毒所 侵染 的 細胞類型。
83、細菌有三種基本形態:球形、桿形和螺旋形。細菌 是 沒有真正細胞核 的 單細胞 生物;真菌 是有 真正細胞核 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生物;病毒 是 沒有細胞結構 的生物。
84、依據病毒的宿主不同,將其分為三大類: 動物病毒 (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 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細菌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體內,如T噬菌體)。
85、細菌 的細胞由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等部分構成,但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遺傳物質位於特定的區域內。
86、缺氧 時,酵母菌分解 葡萄糖 而產生 酒精和二氧化碳,這個過程稱為 酒精發酵。
87、所有的種子植物都有兩個基本特徵:(1)體內有維管組織——韌皮部和木質部;(2)能產生種子並用種子繁殖。
88、全世界有裸子植物約800多種,我國有250多種,被譽為 「裸子植物的故鄉」。
89、被子植物 又可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90、單子葉植物 的葉多具平行脈,花瓣為3或3的倍數。雙子葉植物 的葉多為網狀脈,花瓣為4、5或4、5的倍數。
91、鳥類和哺乳類都是 恆溫動物 。
92、節肢動物 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絕大多數 節肢動物 陸棲,(1)全身被有堅硬的外骨骼,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大量蒸發;(2)身體一般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體節伸屈自如;(3)每個體節幾乎都有一對分節的附肢,運動靈活而有力;(4)有發達的腦、靈敏的感覺器官和獨特的呼吸器官,從而完全適應陸上生活。
93、在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生物 及其 生活的環境 共同構成 生態系統 。
94、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 生態系統 ,它包括 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 和這些生物生活的 環境 。
95、一個 生態系統 是由 生物部分 和 非生物部分 組成的。生物有植物、動物、細菌和真菌等;非生物環境包括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和土壤等, 非生物因素作用是為生物提供必要的 物質和能量 。
96、在生態系統中 綠色植物 可以利用陽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無機鹽等製造有機物 ,為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因此, 綠色植物 是生態系統中的 生產者 。
97、各種動物 直接或間接 地以綠色植物為食,在生態系統中被稱為 消費者 。
98、各種 細菌和真菌 能夠分解動、植物的屍體並利用其中的有機物和能量,是生態系統中的 分解者 ,蚯蚓、糞金龜子 等腐食性動物也是 分解者 ,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使生態系統中的 有機物變為無機物,供給綠色植物再利用。
99、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式聯系,叫做 食物鏈 。許多食物鏈彼此交錯,生物之間形成復雜的網狀食物關系稱為 食物網 。
106、食物鏈和食物網 是生態系統的 營養結構基礎。生態系統中的 有機物和能量 就是通過 食物鏈 在生物之間進行 運輸和傳遞的 。
100、太陽能 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動的 能量來源 。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單向流動的。能量 在沿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 逐級遞減 。這樣,愈向食物鏈的後端,生物體的數量愈少,儲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 金字塔形的生物體數量與能量的關系 。
101、組成生物體的 物質 在 生物 與 無機環境 之間的 往返循環 就是生態系統的 物質循環。
102、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是生態系統的 重要功能 。
103、生態系統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逐步形成了生物與非生物物質、能量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 ,這就是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04、在生態系統發生一定的變化或受到外來因素干擾時,它可以通過生態系統內部的 自我調節,克服系統內部的變化和外來干擾因素的影響,維持相對穩定和平衡的狀態。
105、生態系統的 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 ,當外來干擾因素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失去自動調節能力,導致穩定狀態被破壞。
106、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有兩類:一類是 自然因素 ,另一類是 人為因素 。其中人為因素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大。此外, 引種不合理 也會導致生態系統失去原有的穩定性。
107、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乙型肝炎、艾滋病、禽流感、狂犬病等。
108、在一定的條件下,生態系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由於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109、生物技術 是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
110、微生物 種類多,繁殖 速度快 ,代謝能力 強 ,代謝方式 多樣。
111、沼氣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可以燃燒,但不污染環境。在 無氧 條件下,利用微生物將有機物製成沼氣的過程,叫做 沼氣發酵。
112、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 基因 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 DNA 中的生物技術。
113、生物技術主要包括傳統的 發酵技術 和現代 生物技術。
114、酒葯中含有 麴黴、毛霉、酵母菌 等多種微生物。在30℃左右條件下,米飯在酒葯的作用下,經過發酵作用被釀成米酒。在這人發酵過程中,麴黴和毛霉把 澱粉 轉化為 葡萄糖 ;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 酵母菌 ;經過代謝把葡萄糖轉化成 酒精。
115、製作酸奶和泡菜時,是 乳酸菌 在 無氧的條件下經發酵而成的。
⑤ 生物學業水平考試復習幾點建議
請登陸國家唯一指定查詢學歷學位的官方網站,學信網。在這里,只需要用身份證登陸,就可以查詢自己的學位證,以及畢業證,包括它們的編號等。 國家承認的各類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含學歷證明書)。包括研究生、普通本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