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探析》有多少相類似的文章
對於學生來說寫作文既是一種心智活動,更是對一個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大檢閱。對於語文教師來說,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決定了該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的優劣。
長期以來,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在語文教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也應看到,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仍是個薄弱環節,尤其是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為數不多的教師在作文觀念、方法、方式上存在偏差,以至多年來農村教學一直未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因而,對於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研究已成為我們教學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也將是我們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狀
目前,由於觀念的滯後,理論的疲軟,手段簡陋,方法的板結,初中作文教學一直處於尷尬境地,一方面老師被作文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另一方面學生則望「文」興嘆,苦不堪言,認為「作文猛於虎也」。我們農村初中作文教學更是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說還處於一種貧困狀態,存在不少問題,歸結起來我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點:
1、觀念陳舊,應試教育思想,還未得到根本轉變,學不得法,脫離生活,脫離實際。
2、形式單一,作文訓練不得法,生搬硬套,激發不起學生寫作的更多興趣。
3、失去了自由,學生很難有寫作中創新。
4、拔高立意,提倡虛構,背離了寫作的根本宗旨。
針對以上這些現狀,要使我們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水平來個大翻身,達到「大綱」的「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且「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的目標,從而收到最佳效果,使學生能「以我手寫我心」,運用自若,筆者作為一位基層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想談幾點拙見。
二、「培興趣、抓特色、強訓練、勤修改、常講評」教學法
( 一)激發寫作興趣,促進作文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向導」。葉聖陶先生說:」老師如果有方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覺得看書有味道,不僅樂於讀課本,而且熱切盼望多看其他的書,這就是老師啟發的初步成功「。興趣是推動人們成才的起點,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求知慾,實踐告訴我們:興趣最濃,學習積極性就越高,知識就越廣博、越深刻。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從下兩方面入手: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要使自己任教的學科受到學生的歡迎,應從行為上模範地去影響學生,激發學生從熱愛教師到喜歡寫作,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老師下水,與學生一同作文,互相交流,他們好奇心、好勝心強,他們對自己欽佩的老師會百依百順,否則,就會反其道而行之,更無從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語文教師的寫作力,對付中學生,是綽綽有餘的,正好利用這一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多寫下水作文,也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方法。我有時對同一題目,寫幾篇形式各異,甚至中心相反的文章。這樣,平等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教學氣氛有效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
2、順應學生的心理特徵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基礎。
遵循從易到難,由模仿到創新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生長發育最旺盛階段,具有強烈的求知慾,他們很想在這黃金時期學到更多的知識,為實現自己的勃勃雄心打下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較強的個性特徵,缺乏持久的意志力,當他們遇到困難尤其是遭到挫折時,往往會失去信心,甚至半途而廢。因此,要教會學生寫作文,必須首先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和意志,消除畏難情緒,從而使他們體會到寫好一般水平的作文並不是件難事。如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作文競賽活動,評選優勝者,除表揚獎勵外,還將獲獎作品,列印裝訂成冊,發給學生,同時鼓勵學生給《景德鎮日報》、《瓷都晚報》等刊物投稿,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利用農村的特色優勢,指導學生寫出有一定水平的的作文。
1、運用農村的俗語和諺語,增強作文語言的通俗性和生動性
缺乏生動性,大量用口語是農村學生作文語言的「特色」。有的學生乾脆照抄照搬他人之言,全不顧其真其假。我有一次帶學生去參觀解放時期遺留下來的程家山革命根據地紀念碑,讓學生以此寫一篇作文。有學生這樣寫道:「程家山革命根據地紀念碑在興田鄉程家山村,有一條馬路通到那裡。那裡有一個大石碑,在它的旁邊有幾排樹木」。近乎於平常和人說話的語氣,何言語言的生動性?還有的學生這樣寫:「一條寬廣的馬路直通目的地。在那裡,人如海車如流,四面八方的客商爭相涌來這里尋找商機。而今天它的面貌煥然一新,一座嶄新的高樓直插雲霄,像哨兵一樣擁立周圍,忠實的守護著這個曾有過輝煌歷史的紀念碑。「這樣的語言不乏生動,但卻與事實不相符合,抄襲之嫌過於明顯,確是剪刀加糨糊的」傑作「。
要麼是乾巴巴的語言,要麼是華麗詞藻的堆砌。其實,每個學生都想寫出讓老師滿意、學生稱道的好作文,卻總是力不從心。一個重要原因的無法用語言把心裡的話表述出來。提高語言的表述能力,一條重要的途徑就是從農村這塊厚脊的土壤中發現和搜集廣為流傳的俗語和諺語,將其用於作文之中,以提高作文語言的通俗性和生動性。
地域廣闊的農村是語言的寶庫,那裡有流傳甚廣的俗語和諺語。只有用心尋找,就能找到我們所需要的語言,再根據需要將其運用於作文之中,就能寫出通俗生動的作文來,不再有「胸中無評語,作文難下筆」的哀嘆了。
2、觀察農村的生活現象,充實作文內容。
除了語言的缺陷之外,農村學生的作文往往在內容上也顯得空洞無物,不知道寫什麼。這說明作文素材的積累過少。我布置過學生寫《我和家人過新年》。原以為學生會得心應手,因為剛剛過完年,新年的生活仍記憶猶新,而且學生是新年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證者。然而,從作文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寫吃年夜飯、放鞭、拿壓歲錢,千篇一律,泛泛而寫,內容空洞,更談不上有何特色,甚至有的學生局限在過年過程的記錄上。年年過年,卻覺得沒什麼可寫,只能說明沒有仔細觀察過年特有的生活現象,沒有深刻體驗過年的真正含義。這就涉及作文上的一個重大問題,對生活的觀察。
其實,作為農村的學生可供觀察的范圍很大,可供體驗的生活很多。過年過節,傳統節日,全國皆有,這是大同,由於各地習慣的差異和每個家庭的不同,在內容和形式上不盡相同,應仔細觀察,用心體驗。作文時,要寫出特色,寫出氣氛,讓人看了之後,就知道這是某個地方的年節,這樣的生活只有在這里才會發生。再寫《我和家人過新年》這類把過年作為重點內容的作文,就不在只是寫寫吃吃年夜飯,敘敘放鞭炮,記記壓歲錢這些各地皆有的內容了。
農事生產更是一個可供觀察的大生活圈,在這里可以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作為都市學生沒有這樣的生活底蘊,缺少這樣的生活經歷。對農村學生來說講,這是一個豐富的寶藏,應該永不停息地加以開發利用。什麼季節播種,什麼季節收獲,紅花草是綠油油的,稻穀是金燦燦的,油茶花漫山綻放,白得像雪,招來萬千蜜蜂吟唱。這是常識,但不仔細觀察,同樣會鬧出「麥苗是菜」的笑話。觀察多了、細了、實了,就知道清明前後該種瓜種豆了,種水稻要經歷弄秧田、浸種子、播種、耕地、拔秧、蒔田、除草、打葯、施肥等繁雜而艱辛的過程。
3、參與農村的生產勞動,寫出作文的真情實感
「無病呻吟」往往是學生作文的一種通病,動輒」啊「的作文所流露出來的感情是虛假的,不真實的。要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必須對所敘述的事件或人物有感情。被感動了,才能對記敘的人和事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親身經歷,實際參與,把自己置身於具體事件這中,則是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的前提。廣大的農村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參與活動的極好的場地。學生可以利用節假日,主動地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農事活動,幫助家人或他人干一些具體的家務或農活,體驗生活和積累情感。
學生由最初的不會作文到後來會作文,是通過對每一篇範文的學習而獲得的。審題、立意、組材、語言的運用、中心的表達等各方面的技巧和方法無一不是來自於對範文的學習。但是,作文時,就應該跳出課文的圈子,不受課文的束縛,把眼光延伸到更深層次的生活空間。作不農村學生,應充分利用特有的生活資源,學習流傳於農村的俗語和諺語,觀察農村的生活現象,參加農村的生產勞動,寫出通俗生動、內容充實、具有真情實感受的好作文。
(三)加強學生理論學習,夯實功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作為農村初中學生,由於小學基礎不夠扎實,所以詞彙有限,加之詞、句、段的理解及運用能力不強,在作文中往往錯別字連篇,語無倫次,甚至連話都說得毛病百出。針對這些實際,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字、詞、句的教學仍作為重要的環節來抓,再逐步把新的詞彙運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
理論是實踐的路標。作文教學離不開寫作理論的指導。只有先教給學生一些作文的理論知識,學生才能寫好作文。比如,初一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作文訓練「嚴格選材,確定主旨」。在教學時,要先讓學生弄懂這一理論的內涵,使學生明白什麼是寫文章的材料,為什麼要選取,如何選取材料。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什麼是文章的主皆,主皆與材料之間有什麼聯系,通過講解讓學生形成這樣的認識:一篇文章好比一支軍隊,主旨是「統帥」,材料是「士兵」,所選材料只有在主旨的統領和協調下,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強化訓練的形式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作文創新。
農村中學生習作中最苦惱的是「無米之炊」。究其原因,並非生活中無「米」,主要原因是學生觀察力較薄弱,不善於通過觀察獲取和積累素材。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媒體創設情境,通過多種途徑,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誘發學生的情感活動,引發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2、介入話題作文讓供料作文也變得開放靈活;
3、多種訓練形式並進,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1)口頭作文訓練
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機會,彌補筆頭練的不足,避免其單調性,增強作文的趣味性,調動其作文積極性。口頭練,題材要選學生最熟悉的,選擇范圍要大,要多留幾個題。除事先布置學生觀察外,課內利用幾分鍾互相討論,組織材料,以便清楚地表達。討論3至5分鍾後,讓學生舉手錶達;教師對他們的口頭作文逐一簡評。也可讓學生針對某一篇或幾篇進行評論,最後師生匯總意見,評出名次。此外,還可讓學生把學校的生活片斷講給家裡人聽,並提醒他用不同的語言向不同的聽者表達,同時記下對方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語言的單調性,學會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在不同的表達環境用不同的語言。
(2)記日記形式:
我要求學生多寫日記,多作生活札記,要求他們更加細致地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論校內校外、天南地北、古往今來、蟲鳥花卉,也不論是生活中的極點平常的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一草一木都可選來作為日記的內容。我要求學生每天寫一篇,經常當面檢查(每周不少兩次)。
(3)簡短提綱式訓練
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擬寫作提綱和修改提綱,久之,學生自然就形成了習慣下面是一份我校自製學生寫作提綱(僅供參考)
題目 擬題方法:
中心(主旨)
開頭的文字 方法: 過度:
主體部分 第一層 結構方式 過度:
第二層 過度:
第三層 過度:
過度:
過度:
結尾的文字 方法:
(4)片段描寫訓練。
片斷訓練的具體方法是仿寫,教師在教課時,可抓住課文中某個細節或片斷,結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為作文。仿寫,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異,從相同點悟出不同點,「照貓畫虎」要畫出虎氣。例,學習了《故鄉》中勢利、尖刻、自私的楊二嫂的肖像「漫畫」後,可讓學生寫個有類似性格的現實人物肖像,既寫與之相同之處,又表現其不同處:楊二嫂是細腳伶仃的圓規,雙手搭在髀間,而現實中也許有個胖蘿卜,雙手叉在腰際。生發,就是根據課文情節,合理想像,生發開去,加上或延伸課文中的情節,再造細節,這比仿寫更進一步了。如學習了《皇帝的新裝》後可布置「皇帝的避謠演說」;學習了《變色龍》後,可作「奧楚蔑洛夫見到將軍哥哥了」等。當然,不必限於課文,還可以找有關的文章作為範文分析,讓學生根據其中適合的材料進行片斷練習。修改,可採用面改和學生互改兩種方式。面改時,指出其優缺點,督促其改正不足,發揚優點。學生互改,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互相討論交流、提高的過程。教師可擇其善者作為範文,予以評點。
(五)加強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1、培養學生積累閱讀精華的習慣和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閱讀能力必須注重有效的訓練,即訓練時必須講究「適度」、「梯度」、「力度」。訓練猶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無法攀登,當然不行,但如果坡度過於平緩,也會讓人無法領略克服困難的愉快而喪失攀登的興趣。因此,訓練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而定,「跳一跳」便「摘到果子」。講究「梯度」,就是要引導學生拾級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異,因人而異,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步加大訓練難度,以便最終達到學「一篇」而讀「一類」之目的,講究「力度」,就是「除非不練,練就要練得學生一輩子忘不了」,訓練起點不要高,但要求要嚴,訓練要實,講求實效,在七、八年級的閱讀教學階段,我們要緊扣課本編制試題或導讀提綱,進行按部就班的閱讀能力訓練。第一步,教師為學生示範:如何將深廣的閱讀知識、閱讀理論、閱讀方法,充分運用於閱讀的具體過程中,示範課文可以是各年級教材中的象《為你打開一扇門》、《往事依依》、《社戲》和《春》等各單元難度較大的講讀課文。第二步,找來難度不大的課文,如《「諾曼底」號遇難記》、《偉人細胞》、《夏》等自瀆課文,對學生徹底放手,積極鼓勵並耐心引導他們根據教師示範,通過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理論和方法來自編閱讀提綱,具體自讀課文。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作因人而異的點拔。在此基礎上,便開始實施閱讀能力培養的第三步:適當選編有一定難度的課外閱讀材料,其來源主要是近幾年的中考題,因為這些閱讀材料及試題是經過許多專家精心選擇和設計編制的,完全能夠較為准確地測試學生的閱讀水平,也便於我們對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查漏補缺,對這些閱讀材料和測試題,學生閱讀解答時要真正消化閱讀知識和閱讀理論,要熟練運用閱讀方法;教師講析時,要舉一反三地講透講深,要著重分析三者在閱讀過程中的具體運用。實踐證明,初中階段如能對學生進行這三個層次的基本訓練,其閱讀能力是能夠得到真正培養的,閱讀水平得到較大提高的,那麼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2、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外是例子,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扎實熟練,及突出強調某種文體某種能力的分項定格訓練,從而把學生從閱讀中學到的各種表達方法轉化「遷移」為學生作文時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的能力;
3、博覽群書,培養好的讀書習慣。
(1)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做好讀書筆記,養成其良好的讀書習慣;
(2)引導學生勤觀察、細觀察,做好觀察記錄,使自己有足夠多的描寫素材;
(3)訓練學生想心思、做筆記,使之善於表達自己的心聲。
(六)提高學生對作文的批改功效,增強學生的自信。
教師包辦作文批改的做法,剝奪了學生參與作文批改的權利,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難以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這種作文批改的模式,學生完全處於被動的地位,師生雙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思想、情意相互隔膜。學生由於沒有參與到作文批改的過程之中,積極性、主動性處於被壓抑的狀態,很難明白老師的用意和想法,教師嘔心瀝血的批改,苦則苦矣,卻未必能換來學生實際作文能力的提高。
1、要激發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
學生之所以沒有修改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興趣。以往學生作文大多數提筆就寫,信馬游疆,寫到哪算到哪,達到字數要求就收手。多數不修改,認為修改麻煩,是多此一舉。其實不然,「文章就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如寫出的文章文句不通,連自己都不知所雲,別人讀起來就更弄得滿腦子霧水。古今文人都是非常重視文章修改的。盧延讓為「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杜甫「語不驚人誓不休」;韓愈、賈島反復「推敲」;葉老修改兩個詞,跨越五十年;托爾斯泰煉字到「不能加一個字,不能減一個字」的境界;魯迅先生也是斟字酌句的典範,還有許多「一字之師」的佳話,許多長篇巨著幾易其稿,終成傳世精品。這些故事不僅可使學生懂得修改的重要性,更令他們為文人先輩嚴謹的治學精神所感動。
2、積極鼓勵,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心理學原理認為,正面激勵的作用比批評指責的作用大得多,積極的鼓勵,可使學生受到鼓舞,激發創造的慾望和熱情。作文中一般性錯誤可由同學互改去發現、改正。教師可騰出手來作點評指導工作。瀏覽學生作文重在發現學生在修改中的閃光點,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看法,在講評時給予肯定贊賞。還可由小組代表在班上點評,傳閱、張貼展示。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品味到成功的樂趣,看到自己潛在能力,增強了自信心,從而產生較為強烈的寫作慾望。
3、要把批改的要求給學生講清楚
「授之以漁」是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常識與途經,教師可作專題講座,可結合學生作文實際,總結歸納,列出在作文中的常見錯誤,有針對性地探討預防和修改的方法。修改順序一般應從大到小,從主要到次要。通常順序應當是:主題、材料、結構、語言……這樣可以提高修改效率,避免做無用功。推敲語言是否准確,檢查用詞是否妥貼,句子是否正確地,還要調整或增補文字,規范修改作文的使用標號。每次作文指導都側重在一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修改中特別注重做到每篇一得,教師還應反復提醒強調修改時要有一個嚴肅認真的態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學生明確了修改的目標,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使得修改作文成為一種輕松有趣的學習活動。
4、要拓寬作文批改的路子,盡可能多為學生提供參與作文批改的實踐活動 。
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教師批改和學生改正兩種。學生改正又分為互評、點評和集體批改。互評,即把典型作文分發給學生(自己不評自己的作文),相互評論。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教師在分發之前,瀏覽全部作文,分為好、中、差三等級。第二步,把三個級別的作文發給作文水平相當的同學,讓他們先閱讀;再用紅筆畫出錯別字及有毛病的句子;然後根據題目的要求寫出評語,重在思想內容、結構方法; 最後打上分並簽名,以示負責也便於教師檢查。第三步,教師收回全部作文,尋原作、評語給予記分,並在全班講評。這種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評改的興趣,滿足於他們好表現自己的心理要求,因而學生行動特別積極。點評,即把典型作文,印發給學生(一篇或幾篇),先由學生批改,然後由教師組織全班討論,各抒已見,再由學生自己批閱,取長補短。這種方法有利於集中正確的意見,學生受益明顯,教師指導作用突出,但須注意選文要擇優、典型。集體批改,即把一篇作文抄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其優缺點,提出修改意見,由教師執筆,按大家意見修改。這種方法有利於向全班做較精細地修改,便於組織討論,發展群體思維,學生能看、能想、能說、能聽,教師的定向指導作用明顯。
以上做法,好處是學生活動面廣泛,思維量大,評改的質量較高。不足之處是評改的流程過長,不利於及時反饋作文評改信息。
指導學生評改作文,從消極意義上講,是為了把教師從繁重的評改工作中「解放」出來;從積極意義上講是尊重學生個性和人格的表現,在教學工作管理和評價中,我們應多站在發展學生個性,完善學生人格的高度為學生評改作文營造良好的環境。
(七)充分發揮作文講評課的功用。
「作文評析」主要是放在課堂上進行的工作。教師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要切實做好記錄,這是講評作文的主要依據。也許還是因為學生知識功底淺等原因,學生的作文中常較多地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有些方面甚至是「老病復發」(如再-在,理-里,哪-那等字混用,屢屢糾正,仍時有重犯的現象):經常強調:「方言土語」不要隨便在作文中使用,但諸如「我在路邊短(等)車」、「她翻我的花」(她說我壞話)等卻常在作文中露面。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文從整篇看一夠成功,但往往出現一些好的片段或其他可取之處,通過在班上評析,既可以讓其他學生借鑒,也可以使他們避過揚優,提高寫作水平。因此,「作文評析」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也是不容易忽視的。
總之,作文教學是系統而又復雜的工程。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師者只有經歷「山重水復」的困惑,方能見到「柳暗花明」的景象。
❷ 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寫作教學在英語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農村地區學生英語寫作能力還顯得相當薄弱。我們所在的城區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農村地區,在設立《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課題研究前,我們調查發現:農村初中生寫作教學大多還停留在語法分
❸ 如何上好農村中學生的作文指導課
這樣上好農村中學生的作文指導課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而生活在廣袤土地上的農村孩子,生活環境有別於城鎮的孩子,因此,農村學生的作文教學也應該有自己的特點。農村或山區學生由於長年累月生活在偏遠地區,對周圍一切往往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作文時覺得無話可說、無物可寫。
很多學生怕上作文課老師怕教作文課。針對學生作文中的諸多問題總結作文教學的困惑從而採取相應的對策改變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這是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課題。 關鍵詞農村作文現狀分析對策
一、引言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以來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一聽說上作文課就唉聲嘆氣愁眉苦臉。活像是要他們去完成一件什麼苦差使一樣。老師要他們交作文他們就敷衍、搪塞、應付了事有的學生根本就沒有寫作慾望。作文教學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在語文教學中是最薄弱的環節。我認為這主要是在作文教學思想、方法、方式上存在著種種偏差。因此有必要對當前農村作文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對策以便探索出一條切實提高作文教學水平的新路子。
二、當前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量少知識和思想貧乏 據有關調查得知我國廣大的中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足特別是農村學生更談不上有多少閱讀時間和數量多數學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們靠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親人照看。這 些留守兒童一來那些代理家長不懂得該給他們買什麼樣的課外書二來有的還根本買不起即使買了也沒有時間看。多數中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數量很少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竟然根本沒有讀過一本名著。「源」的問題沒有解決哪來的「流」呢貧乏是語文學習的致命傷。《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初中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應閱讀二至三部名著。然而當前許多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明顯偏少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十幾年時間里很少閱讀或者是讀了卻沒有讀精品語言詞彙就貧乏思想、情感更貧乏。一個各方面都貧乏的人對寫作自然沒有興趣自然「沒有寫的」。所以要寫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閱讀而且要讀精品有豐厚的積累。 二對生活缺少熱情缺乏觀察、感受和體驗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沒有生活寫作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作從何而來寫作從生活中來它要求寫作者能投入的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情用自己五彩的文筆書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自己的感情。現在中學生最缺的是什麼就是對生活的熱情就是生活的材料。他們常哀嘆作文難寫究其原因是他們生活材料太少。他們總覺得自己生活單調不是校園就是家裡整天家門出、校園進的有什麼內容可寫周圍的一切都是司空見慣的。引不起他們的寫作慾望。他們對周圍的一切視若無睹。反應冷淡。不是視而不見就是見而不思。殊不知他們生活周圍的一切也是社 會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小小的社會。不是沒有生活而是他們缺乏一種發現的眼光缺乏用心留意生活。對世界觀察這樣漠然對生活的感悟如此蒼白。行文起來又怎會有怦然心動、一吐為快的沖動呢又怎能書寫出發白肺腑、感人心靈的作品呢 三疏於寫作缺少練筆機會 新時代的中學生由於信息傳輸方式的演進和網路文化的盛行他們在生活中往往注重的是自己的視昕享受、感官刺激。而絕少用、也極不習慣用語言文字來書寫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不再習慣舊有的每天一則日記的練筆方式常規狀態下的周記也使他們覺得這是一種累贅甚至每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寫作這也使他們感到苦不堪言他們在一種極不情願的狀態下完成了他們所謂的「寫作」。久而久之思想有了惰性。文筆缺了精華形成了一種寫作上的「惡性循環」。像一位同學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回憶起小學六年級的上學期的中午。我睡半個小時覺。就去學校了。當我走進教室時班長和每班的小組長還有幾個同學在書桌上跳來跳去的一個同學在書桌上捉其它幾名同學別的同學從這個書桌跳到另一個書桌上形成一個運動方式。」作文寫到如此程度語言表達這般功底真令人啼笑皆非。鑒於此不得不讓從事農村初中教育的我苦苦尋覓一條作文開拓創新的新路子。
三、改變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狀的對策 筆者結合自己這些年來的作文教學實際以及吸取其他老師的教 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幾點嘗試方法 一面向生活善於體驗 俗話說「寫作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學生寫作的慾望和沖動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實踐。要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教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寫作素材用自己的文筆描寫生活的美麗風光。盡管現在農村學生學習負擔很重很少有機會參加勞動但星期天和寒暑假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可供自由支配的。每到農忙季節教師要建議家長讓他們的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體會田問勞動的甘苦。然後用心書寫出自己勞動時的體會和感受通過書寫生活的酸、甜、苦、辣從而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書寫出的作品就是一篇篇源於生活的真實作品發自自己內心的心靈之作讓人感悟到這就是源於生活的真情 二勤於閱讀注重積累 初中學生精力旺盛記憶力強老師要抓住這個時機讓他們多讀多背一些名言、古詩優美段落、篇章多讀一些名著為寫好作文打好基礎。老師還應要求學生做讀書摘記將自己讀到的精美文字、經典句段、甚至好的寫作技巧、寫作手法記下來與老師同學共同分享以此來提高學生閱讀的激情和興趣。這樣厚積薄發達到「信手拈來皆成文章」的效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人的名句強 調的都是讀書與寫作的關系。 三堅持寫周記注重語言方面的訓練 我認為必要的語言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應讓學生多動筆每周寫一篇作文以周記的形式來表現。一周過去了讓學生把這一周經歷的事情在頭腦中過濾一下然後把其中最有意義、最值得記敘的事情找出來。運用恰當的文體、恰當的表達方式書寫出來力爭文體最恰當、語言最精美。在平日練筆中就努力錘煉語言日積月累語言必將會流動起來文章必然會少一分呆板。多一點靈氣。
四批改方式形式多樣以學生為主 傳統的作文教學即「學生寫老師批」以教師對作文主題、作文要求的理解作為評判學生作文優劣的標准這帶有極大的主觀性。與教師的思維或觀點相符的就是優秀作文反之則可能成為差等作文這一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教師一語定乾坤學生封閉了自己的觀點因此要從教師批改過渡到指導學生批改。 總之作文教學有法可依但無定法。具體怎麼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全靠教師的教學實踐。
❹ 如何寫《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研究與對策》課題設計論證
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 2、文獻標題。都必須總結全文。但必須注意防止面面俱到,做到論點與論據的統一。附錄和參考資料是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卷期、表,都必須掌握充分的材料。研究者撰寫課題報告。 教育調查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的調查、結論等幾部分組成,尊重事實。除了要注意事實的典型性,而採用圖,這些問題解決了沒有、實驗結果。寫結論必須十分謹慎。課題報告的價值是以方法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條件的、頁碼。所以,參考文獻是指在課題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揭示普遍規律、判斷。在下結論時要注意前提和條件,經過去粗取精,但應作一簡單的總結或對結果開展一番討論、各人的寫作風格等因素全面考慮後確定。 二、結論,經過整理分析後的文字材料,但可以歸結為前言,首先必須把握各類報告的特徵,平鋪直敘。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並表明對報告的所有權,從而不得不承認結果的可靠性、結尾等幾部分組成,不能模稜兩可。因此,貫穿全文、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一般由題目。為了科學,也不要以偏概全,不著邊際。要求簡明扼要。另一種毛病是羅列大量材料,不誇大,還有什麼問題需要繼續解決等、引言。其次是恰當地配置事實;只有論點,含糊其辭、正文,對教育實驗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課題報告一定要有具體材料;前人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進展情況,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而不是正文部分內容的簡單重復,屬於 歷史空白,准確無誤,直截了當,還要善於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來說明問題、實驗方法、討論或建議,在研究中發現了什麼問題,喊幾個口號。除了上述幾個組成部分外,因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學的、准確。 三,體現著報告的質量和水平,主要關心的是如何開展研究,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還應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一,是如何解決的,不要絕對化,是應該關心的重要問題、理論化的書面材料。有的報告可以不寫結論,主要精力應花在方法和結果部分、表、分析與討論,要求研究者首先選好事實。 2.理論觀點的闡述要與材料相結合,占報告的絕大部分篇幅,存在什麼問題。 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概念、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的情節、 課題報告的結構及寫作方法 撰寫課題報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選用的圖、參考文獻和附錄等幾部分組成。出現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於沒有能以確鑿的論據來說明論點,邏輯嚴密;有的報告不專門寫一段結論性的文字。引言部分必須說明進行這項課題研究工作的緣由和重要性。當然.引言 引言是課題報告的開場白、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化。首先在論述過程中要處理好論點與事實的關系,更不是談幾點體會,然後對材料進行分析.正文 正文是課題報告的主體。結論必須指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而這兩者又有內在的聯系,措詞嚴謹。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科學研究報告。 教育實驗報告是教育實驗之後,必須重視正文部分的撰寫、綜合,揭示規律,不留餘地等毛病,還需要依靠科學事實的支撐,採用什麼方法,從事實中列出觀點。 一篇完整的教育課題報告;是課題報告的關鍵部分,計劃解決什麼問題。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一,有的人在文章中對前人的工作隨意否定。但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由於其結構的不同,言盡意止。由題目,主要是用來幫助人們理解不熟悉的論點、出版機構及出版時間。怎樣開頭為好,正文。但要寫好正文部分。並以觀點為軸心。撰寫課題報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重點應放在介紹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方面,才能保證研究結果是可靠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在正文部分敘述的內容不盡相同。 至此可見,而缺乏科學的論證,用材料說明觀點、科學性以外。一般由題目,文不對題,不縮小,用事實論證、引言,在學術上有什麼意義等,應根據課題報告的內容,做到論點與事實相結合。人們閱讀或審查課題報告,深化主題、推理的邏輯過程、引言.結論 課題報告的結論部分是作者經過反復研究後形成的總體論點、整理,課題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結論這種三段式的基本格局,缺乏說服力;有的報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議。對初學者來說、作者:一種是只限於表述自己的論點。論點的證實除了必須依靠邏輯的力量外;本研究的目的,而是把論點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個部分,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科兩個部分。 3.分析討論要實事求是。應註明出處、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 3。研究結果在現階段達到什麼程度,最後得出正確的觀點、書名或刊名、撰寫課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1,使人感到該項研究在方法上無懈可擊。在課題報告中怎樣使自己的觀點得到有力的論證,這是基本的要求。應該指出的是,或輕易斷言此問題前人沒有研究過。往往易出現兩種毛病,文字簡明具體,這是不妥當的,寫作課題報告;或一步登天、生動形象地表達研究成果,沒有材料,看不出其主要論點是什麼,還有什麼問題尚待研究、正文
❺ 農村初中中考樣板作文的研究 外國的研究情況
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教育綜合訓練的主要陣地。如果說「能讀會寫」是語文課最為的核心任務精要概括的話,那作文作為寫的一塊,恰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教育的目的在於創新。從讀寫的功用來說,讀的功用在於吸收、充實、提高,而「寫」的功用便是由心靈的體驗與感悟後的外現與創新。
長期以來,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在語文教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也應看到,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仍是個薄弱環節,尤其是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為數不少的教師在作文教學觀念、方法、方式上存在著偏差,以至多年來農村初中教學一直未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固而,對於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研究已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也將是我們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對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們農村初中作文教學是不盡如人意的,甚至可以說還處於一種貧困狀態,存在不少問題,歸結起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觀念陳舊,應試教育思想還未得到根本轉變。
教師教學生作文,較多考慮的是使學生在統考或中考中取得較高的分數,於是往往採取似乎能夠迅速奏效的方法,從寫什麼到怎麼寫都給學生作了限定,學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有的教師甚至猜題押寶,考前念上幾篇文章,並教給學生所謂的「應試秘訣」,如何把寫過的作文改頭換面,而忽視了切切實實地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作文能力。這樣的作文教學,學生連真情實感都難以表達,更談不上作文的創新了。
2) 形式單一,作文訓練為能使學生有更多的寫作興趣。
多年來,教師是上作文課無非是老調重彈的三步曲。即教師作前指導,學生照框作文,最後是教師挑燈夜戰,精批細改。這好比是農村大戲台上演出的戲目,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這樣的作文教學,教師背得滾瓜爛熟,學生聽得心煩意亂。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抒情、議論……屆屆如是,周而復始。學生對於教師布置的作文就想要完成一項技術任務一樣,寫夠字數,寫對格式了事,毫無興趣可言。
3) 失去了自由,學生很難有寫作中的創新。
作文的本質是寫作主體內在「精神」和獨特「個性」的自由顯現,是其生命力、創造力的文字外化。要想寫得有特色或有創造性,那「自由」是很重要的,心靈不自由、筆墨不自由就很難寫出好文章。而多數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有 很多時候,在恰恰不是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相反,倒是強行命題,框死文體、限定字數、規定寫法,粗暴批改。這就從根本上背離了寫作內在的「自由創造」規律,是不足取的。
4) 拔高立意,提倡虛構,背離了寫作的根本宗旨。
學生作文訓練應該寫自己身邊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可不少農村語文教師這樣說:「發生在學生周圍的事有意義的不多,讓學生虛構點故事情節未嘗不可,這也是培養想像力的一個有效手段。」須知,訓練作文如同訓練繪畫一樣,應該循序漸進,只有引導學生寫真實的生活才有助於練好他們的寫作基本功,才能促使他們去認認真真得生活,細致入微得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從而在需要作文時做到心中有底。再者,作文如同」作人「,作文的目的在於提高人的素質。若教師努力培養出的是一批不切實際、貫於胡編亂造的 「高才生」,這與社會主義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為此,我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新教育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以培養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所需要的人才為終極目標,在作文教學中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 注意訓練的形式和題目的設置。
首先是形式上力求多樣化。
以往多數教師教學生寫作文都限定在課堂上完成,題目固定,不考慮學生實際,缺少靈活性,學生在課堂上生搬硬套、苦思冥想,真正有創意的並不多。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有更多的創意呢?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訓練是有一定效益的:
1)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作文創新。
城市的學生有見識,是因為他們處於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接觸社會的機會較多,農村沒有摩天大樓,沒有雄偉開闊的廣場,可是農村有的是城市裡無可比擬的自然風光:綠油油的秀色可餐的莊稼;鬱郁蔥蔥清幽雅緻的樹林;忽高忽低展翅翱翔的飛鳥;縱橫交錯輕柔粗獷的河流。這些都是可作為學生觀察、寫作的對象。不妨讓學生走出校門,多參加有意義的活動,以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積累寫作材料,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如,可以利用春遊來體會大自然的美;可以利用假期直接參加勞動來體會勞動的艱辛與對生活的珍愛;可以通過幫助孤寡老人以體會社會主義人情美;可通過開展文體活動以培養學生較強的集體榮譽感,通過多渠道收集民間故事、歌謠、諺語來豐富學生的創作素材。
2) 介入話題作文讓供料作文也變得開放靈活。
初三學生已涉及到供料作文的寫作,要對學生初一、初二作文實踐能力進行適當檢測,我們不妨讓材料作文靈活一些,少一點限制,寫寫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是一種嶄新的作文形式,具有供料作文的一些特點,即以供料為依據,有限制性,但話題作文的限制非常有限,幾乎不構成對學生作文的障礙。因而,開放性和靈活性就成了它的最大特點。一般情況下它只為學生提供話題,依據給定的話題,定什麼題目、寫什麼、怎麼寫都由學生自己決定,這就為學生寫作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寫作空間,學生可以充分的顯示自己的個性和創造力。
此外,還可在課堂開展口頭作文訓練,可通過記日記形式進行作文訓練,還可以進行簡短的提綱式的訓練、片段描寫訓練,必要時還可進行適當指導下的談話訓練。這些訓練方式都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第二.要注重題目的設置,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要有較強的靈活性、針對性。
長期以來,我們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在命題上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
對題目,學生無話可說,只得收腸刮肚,敷衍了事。《吾家有女初長成》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兒作文不及格卻振振有辭:又是《難忘的一件事》,這樣的題目我從小學三年級做到高中三年級,我總共才多大,有多少難忘的事可寫?從此可見一斑。事實上,這個題目,我們無論哪一位中學語文教師,何止見過一面。又能有多少興趣呢?教師出題不切合學生思想實際,觸不到學生心中的積累,他們當然無話可說了。故而,我們必須重視命題中的心理規律的研究,用恰當的命題叩開學生的心扉。要命題得法,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1) 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青少年身心正處於劇烈變化之中,由於學習活動、社會地位及作用的變化,他們開始用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意識到自己「長大了」,產生了強烈的「成人感」。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還未脫稚氣。這就構成了青少年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依附和自主要求的矛盾。他們不再視父母、老師為完人,更多的要求使他們與社會、家長發生沖突,他們開始有自己的秘密和行為方式:渴望獨立;要求被尊重;成長的煩惱開始滋生。胸中積郁了豐富的感情。如教師能抓住這一點來命題,必然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你生活在關懷和愛撫之下,生活有父母的悉心照顧;學習有老師的熱情指導,你應該感到滿足了可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你想大聲說:「知道嗎?我已不是小孩子了,你們應該讓我獨立自主了」。到底有什麼想法,有什麼話要說呢?寫好作文《 ,我想對您說》(板書)。是補題再寫,訴說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或老師。再如《今年我十六歲》、《請到我的家鄉來》、《夢》、《我的煩惱》等都可以激發寫作慾望,觸動他們的感情。
2) 題要有較強的實用性。要讓學生感到不可隨意為之,增強寫作的使命感。
如,一位盲姑娘從未看到過春天的色彩,請你以《春天的色彩》為題,寫一篇既有描寫又有說明的文章,如果讀給盲姑娘聽,能使她有真切的感受。看誰寫得真切動人。再如針對XX同學中途輟學一事寫一封信,勸勸其父母或本人,看誰能把他勸回。又如針對班級管理提幾點建議,並說明理由,設置題目為《我的建議》,都是寫作目的非常明確的題目,能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這些,最終學生會寫出不少頗有見地的文章。
3) 題應難易結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成功。
學生雖同處一個年齡段,由於其思維、語言能力的發展程度不同,教師在作文命題時要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給學生一組難易不同的題目,讓學生有盡量大的選擇餘地,以適應學生具體情況。如寫有關期中考試的文章,可出一組題目:《拿到考卷之後》、《期中考試告訴我》、《期中考試一得》,這組題目中第一題較容易,只要把考試以後的所思所感寫出來即可;第二題要求學生必須圍繞中心做到散而不亂;第三題難度又有所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找出關鍵「一得」。一組題目學生擇其所能而作,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寫作的動力。
二.作文教學的第二步是進行寫作指導,既要有明確的目標,又必須精要、得法。
其一,作文指導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德文風。
葉老曾說寫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具體地說就是力求學生在寫作時做到不說假話。為達此目標,命題必須切合學生實際,知道必須根除所謂的「立意深遠,深層開掘」指導。封建時代訓練八股文要「代聖人立言」而不說自己的話,要培養的是「鸚鵡學舌」式的奴才,而非獨立個性的人才。我們現代社會要求教育必須為社會服務,培養具有獨立個性並具有創造精神的人才。如果不注視培養良好的文德文風,對作文說假話的現象熟視無睹,甚至有意無意地鼓勵作文造假,那麼將會重走封建八股教育的老路,學生作文是一套,內心是另一套,這與培養具有高尚品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的目標是相悖的。古人已有不少有識之士主張「文章和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不可鑿空強作,待境而生自工」。若還未練就認真觀察、描述真情的功底,而要去書寫自己所未嘗經見的假想之境,要達到生動感人,無異於邯鄲學步,「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其二,作文指導要培養學生不同的寫作個性。
寫作教學應該是一種審美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寫作個性是培養他們審美創造力最直接的體現。而學生寫作個性的形成與其自身條件有很大關系。
1)在於學生思維的差異性,人的藝術視角歷來是多樣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具有一定的審美觀,且因人而異。如在教學《 ,我想對您說》一文時,有一位學習成績較差而又好打架的同學這樣寫到,「媽媽,您總是拿我同隔壁的小強比,想讓我也成為小強一樣的孩子」,可您生下的就是我這個不爭氣的虎林啊!您不知道,您把我同小強比一次,我對小強的恨就加深一層,我跟他打架的原因全怨您啊!這樣的作文,直來直去抒寫真情,其個性可以說是展露無遺了。
2)寫作個性的形成又在於學生讀書借鑒的差異性。初中生處於基礎表達階段,寫作方法以借鑒為主。由於生活范圍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在寫作中,對他人的優秀內容還須「拿來主義」。由於性格不同,他們所讀的書不同,所涉獵的范圍也不同。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作者在寫作中有其不同的風格,或重於邏輯推理,或重於形象摹繪,在喜聞樂見之後,用於自己的作品,或多或少帶有自己區別於他人的性格特點。如什中初三學生冀勇善於利用景物描寫來襯託人物心情,原因在於散文類作品看得多;辛志剛善於組織文章結構,用詞朴實無華,原因則在於他愛看推理小說,並能夠有效吸收利用。
為此,我們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其學習動態,為其語文思維的發展提供較好的條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寫出富有個性的文章來。
三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創作,寫作的時間可以靈活掌握。
為避免學生養成拖拉的壞毛病,及時交、及時改,以保證教學進度,也為適應現代考試的要求,不少地方多提倡訓練快速作文。一般來說,實用性的文章大多要求盡快完成,應當培養學生快寫的能力,限時是促進快寫的一種手段。但我們也應看到限時有其缺陷。曾有人調查,發現限時作文總有些學生剛剛入轍,還未至佳境,時間一到,草草收尾。這樣半途而廢,嘗不到成功的甜頭,久而久之,作文的積極性便被挫傷了再從將來的社會需要講,亦並非都要作急就章的,有時需要根據題目廣泛收集材料、合適材料、調查研究。全憑記憶作文的情況並不多見,而且對所寫內容也需要一個思索醞釀過程。學生作文也一樣,在構思時浮想聯翩,想到的材料記不準,需要查一查,這本來是正常的,應當培養這種好習慣,可由於時間的限制,一般不能這樣,只好含糊或編造材料應付,以致造成一些學生寫作文無中生有、瞎編故事的壞習慣。
那麼,作文時間該如何設置呢?我認為,限時作文、不限時作文二者應當結合進行,要使兩種作文訓練形式都充分發揮起應有的功用。具體來說,時間不同,要求的程度也不同。限時作文要求不宜全細,應該允許有一些小毛病,如過度、照應、字詞搭配等。不限時作文是相對於限時作文而言的,它並非完全不限時,只是在時間的要求上比較寬鬆些,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查閱資料、調查研究、修改完善。事實上,作好不限時作文相對要難些,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如布置下要求十天內完成的作文,第一天就得讓學生打好 提綱,作好安排;二三天就得讓學生尋找所需材料以便作文時用,四五天內要寫好草稿;剩下的時間則完全用於修改和完善。力求將自己的寫作水平發揮到最高層次。這期間如沒有教師的督促和指點,有的學生在第二天要收作文本,前一天晚上才去寫,那不限時也便毫無意義了。
四是作文批改要真正起到以批促改的功效。
作文批改是作前指導的繼續,又是作文講評的基礎,對於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有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文上付出的勞動最大,但收效去甚微。改革批改方法也成為我們一個熱門話題。我認為。著重培養學生互批互改的能力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傳統的作文教學教師精批細改,學生長處於被動地位,唯一關心的是作文完成後能否得到教師的誇獎,誇過之後,關於這次作文的「懷念」也便一天天淡忘,以至煙消雲散。有的學生甚至看都不看一眼批語,因為他認為自己的作文每次都不是好的,已形成思維定勢了。
作文批改是在半成品基礎上進行,激發的往往是更高層次的創造思維。美國有一本寫作教材說:「記住,修改作文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學習寫作技巧的主要機會。」修改的過程確實是一個不斷加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斷尋求好的表達形式的過程,其目的就是為追求思想的深化和表述的完善。葉老在談語文教育時說:「作文能自己改,不用請別人改,這就經常處於主動地位。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理應屬於作文的本人。」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使之變被動為主動,在作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其主體性,既符合我國當代教育要求,又包含了一切真知均來源於自身實踐的哲學觀點。我們不妨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文。教師適當把批改的功夫放在指導學生互批作文上,讓學生參與批閱,既能學到別人的優點,又能發現同學的不足。有的教師不免提出異議,說學生不具備這種能力。試過之後,收起作文本一看很不如意。我覺得這種意見很值得商討。一種技能的擁有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同樣,學生批改作文是需要教師逐步培養指導的。指導得法,效果就好些,指導不得法,效果就差,倘經過多次訓練,學生仍不知所從,這就要怪我們老師了。你大放手讓學生進行作文互批互改,焉能不亂?
那麼,如何才算得法呢?
首先要向學生講明批改作文的意義,使學生主動評改,樂於評改,要讓他們意識到,評改的本領學到後「一輩子受用不盡」 。第二應讓學生知悉並掌握常用的修改符號並印發評改範例,讓學生有樣板,標准能夠大致一樣。第三要交代評改的步驟:閱讀全文,基本把握文意,動手修改進行復查,最後下總評。第四要提出評改要求。初中生以肯定長處為主,要多批少改,批語要有激勵性,眉批、尾批要有針對性,個人拿不準的地方要互相討論或查閱工具書。最後還可根據要求給作文打分。學生批改後,教師要進行復審,,查漏補缺、糾正錯誤,然後通過講評,使更多的同學效仿學習,或溫過自新。
五要揚棄結合,分層兼顧,充分發揮講評課的功用。
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課最後一個環節,但不是作文訓練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批改的延續和發展,是批改的進一步深化,它既要對當次作文回顧、評價、總結規律,又要明確今後作文訓練的目標。因而重視作文講評質量對作文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有的教師在講評中泛泛而談,把每次作文中發現的問題象孔乙己擺九文大錢一樣一一列出,面面俱到;有的則是准備不充分而又要讓學生共同討論,莫衷一是;還有的選取較好的文章讀上幾篇,加兩句評語。這些都不足以發揮講評的根本功效。
講評的方式是有多種,如指導式講評、研討式講評、賞析式講評、還有總結式講評、簡介式講評等。事實上每一種講評形式單一使用都不是十分完美的,如能把幾種講評形式結合在一起使用,其效果會相對明顯些。
在《 ,我想對您說》講評課上,我發現了學生的不少閃光點,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在備課時應該先把這些歸納總結,但講課時就不能毫無選擇的陳列到了,共性的問題可揀重要的兩條列出,而個性的問題一般可在審查學生批改時加入評語中去。要求學生關注的點太多,他們頭腦中也就沒點了。經選擇,我這樣各列兩條:優點一是能夠真情實感寫文章,文章現實意義較強;一是能夠合理安排結構。缺點一是人稱問題,有的文章本來寫得非常好,但全文總是不敢對「您」說,全是對「她」說。二是有的文章開頭結尾寫敬佩母親,而文中事例卻沒有一件是含敬佩之意的,話說得言不由衷。在這樣總結式講評後,我採用作品賞析法。全班幾十個人的作品,你不可能全部賞析,好的作品雖可使學生消防學習,但並不能讓更多學生激起改寫的慾望,常會產生「被人遺忘的角落」。故講評應選不同層次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從講評中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一節課以安排4、2、1共七篇為宜。講評時先講優點,後說不足,差者亦望找到自身的亮點。針對這些情況講評激勵進步的作用也就起到了。最後一項是在賞析作品之後讓學生簡單介紹自己的寫作構思或經驗。這一點在講評課前通過跟學生談話,使之有話可說並能抓住要點。最後莫忘提醒學生,修改到最佳效果發表。
關於「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課題已近尾聲,我順便談談一個非作文課堂教學所能奏效的話題,即教給學生如何把「源頭活水」引進來。多數農村語文教師都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有那麼幾個學生,再經你怎麼指導,他們的作文水平總夠不上「合格」二字。即使教給他們一些「絕招」也無濟於事。總結幾位作文寫得好的學生的經驗,不愁找不到一些方法。大凡作文寫得好的,除得益於教師的指點外,更多的是源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平時多讀多想,勤於練筆,關鍵在於他們的腦子里有「源頭活水」。這卻非一堂作文課上可奏效的。老師只能在課堂內外逐步引導,具體操作步驟應是:1.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做好讀書筆記,逐步培養其良好的讀書習慣;2.引導學生勤觀察、細觀察,做好觀察記錄,使自己有足夠多的描寫素材;3.訓練學生想心思、做筆記,使之善於表達自己的心聲。如此經過多次小練筆,「源頭活水」自然「流入」,寫作素材日積月累,其寫作水平 也就相對提高了。
❻ 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報告分報告怎麼寫
自從2008年12月該課題縣級立項以來,本課題主持人和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分析和實踐工作,作了較為廣泛和深入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教科研工作的明顯成果,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教科研素質。通過語文生活化實驗研究,師生關系融洽了,語文教學質量在持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的增強。
一、做好研究准備工作
1、多方聯系,為本課題提供可靠的實驗研究保障。
為爭取學校和部分教師的大力配合,我們課題組成員積極與學校領導和教師洽談溝通,訂閱相關學科資料,提供多方面有關信息,爭取為本課題提供優質的實驗研究平台。
2、強化培訓,促進教師成長
理論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對於課改實驗我們除了聘請專家為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培訓外,我們更注重搜集相關理論內容和實踐經驗教訓,提前多次交流,提升教師們的課題研究知識經驗儲備。
3、反復論證,申報立項
我們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深入分析實驗對象的具體情況,擬定和完善實驗方案,在縣校領導和部分老師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12月我們課題組邀請縣教研室相關領導和專家參加課題開題,確立了課題研究的方案,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並於2009年1月被批准立項為縣級課題。
二、課題開題以來的研究情況
2008年12月開題以來,課題組即按研究方案擬出的實驗階段的時間表。著手開展有關的工作。在研究過程,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2008年12月,邀請縣教育專家和部分老師召開課題開題研討會。
2、2009年1月,課題組研討制定詳細實施研究規劃方案。
3、2009年2月,進入實質性實驗啟動階段,開展語文生活化教學宣傳活動。
4、2009年4月,課題研究初期活動實驗經驗交流,調整研究方案細則。
5、2009年10月,進行課題中期研究情況評估匯報。
6、2009年12月,課題組總結一年來的實驗成果,整理研究材料,形成實驗活動初步經驗,檢測初步目標完成情況。
7、2010年1月,課題組總結近一年來的實驗成果,完成階段性研究成果,生成各自的研究經驗和理論。
8、2010年2月——2010年10月,課題研究進入回顧總結階段。全組成員回顧過去研究成果,完成《注入生活元素,提高語文素養——農村中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研究報告,並做好結題工作。
三、實驗方法上,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通過問詢、采訪調查等研究手段,對『課題組根據需要選擇的調查對象』、『課題主持人調查研究的對象』、『課題組其他成員調查研究的對象』進行調查研究。並採用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研究方法。邊研究、邊實驗、邊總結、邊交流的研究方式。
四、研究分年級實施,整體推進。
七年級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生活化的探索研究,八年級進行課外閱讀生活化的探索研究,九年級進行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研究。
1、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讓課堂與生活鏈接,喚醒學生生活中的情感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真正實現「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溝通,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具體設想有:對接生活、創設情境、立足開放。
(1)對接生活就是將教材與生活對接。針對不同類型的教材,採取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積累生活,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創設情境就是為了激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比如通過游戲、音樂、競賽、表演等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會使語文更貼近學生生活。
(3)立足開放就是將語文學習向生活開放,立足於四點:教材使用開放、學習內容開放、學習空間開放、學習方式開放。這樣才會讓學生積淀豐厚的文化,才會開拓學生廣闊的視野。
2、課外閱讀生活化——三三制閱讀策略
(一)為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落實閱讀效果,廣開書源,學校、班級定期舉行三會。
(1)好書推薦會。學生讀了好書想推薦給同伴,就用製作海報、製作課件、表演等形式,藉助推薦會來推薦新書,交流讀書感受。
(2)讀書競賽會。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採用競賽形式,交流閱讀情況,既能保證讀書速度,又能保證讀書質量。
(3)圖書流通會。家庭藏書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書源,班級建立圖書超市,讓學生將自己已閱讀過的家庭藏書奉獻出來,大家交換著讀,學生們以書會友,增進友誼。
(二)為了讓學生積累豐富語言並加固文化底薀,我們又設計「三文」展示制,即利用學生的原創一報一刊一書來展示學生閱讀成果,同時也為他們表達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創造出屬於自我的一片天地。
(1)一文是讀書小報。重在報道各種讀書活動,推薦最新圖書,發表自己的讀書所感。
(2)二文是讀書文摘。學生將自己閱讀到的精品文章,用文摘形式抄錄下來,每篇推薦文章後面附有三言兩語的推薦理由或閱讀感言。將諸多文摘匯編成一本雜志,圖文並茂,更利於推廣。
(3)三文即自製書。每一個學生每年要自編一本書,可以圍繞平日作文、生活日記、調查報告或自編作品而展開。
3、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生活化——語文綜合實踐「三旅延伸」策略
(1)拓展之旅:學習課文之後,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利用文本表達上的含蓄朦朧處或留下的空白處,讓學生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去詮釋去補充文本等。
(2)自然之旅:呈現的是學生假期外出旅遊活動的收獲。建議學生圍繞優美景緻、物產采擷、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四個方面,將自己游歷時所拍的照片、旅行歸來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之作展示出來,為夥伴們打開一扇感受祖國文化博大精深之門。
(3)社會之旅:即社會調查。此類實踐活動建議以「小記者在行動」的形式進行。學生自由組合小組,確定研究主題,主題可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課題研究措施與效果
1、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做好宣傳工作,創設良好的校園研究氛圍。
2、定期交流探討調整課題研究的實施細節。課題的研究是需要在實踐中進行調整的。我們課題組將定期在一起研究探討語文生活化的有關實施細節問題,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定期舉行學生讀書交流會,鼓舞學生積極的參加到活動中來。
4、領導重視促成語文生活化研究活動的課題目標達成。
5、全國豐富的研究資源和成功案例,積極鼓舞著我們對本課題實驗研究的信心和勇氣,為達成課題目標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
六、課題研究不足與建議:
1、本課題研究的關鍵是轉變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把語文學習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教學改革不僅僅在教師這一方面,還需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來共同關注和解決。
2、進一步根據生活實際中運用語文工具的規律探求語文教學規律,運用語文的眾多場合來開拓語文教學的空間領域。但農村初中在條件上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網上的閱讀,資料的查閱,學生對新生事物的直觀感受,家庭的教育等都為實踐研究帶來了阻力障礙,在實施中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教師的傳授知識多樣化速度比較慢。
3、農村孩子所受環境教育、家庭教育單一,孩子受教育的經濟條件較差,所需學具不能滿足等等,給課題研究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
❼ 如何培養農村學生寫生活化作文研
「農村小學生活化作文研究」課題研究計劃
中心學校 李彩蓉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引下,為遵循素質教育規律,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2011年我校開展《農村小學生活化作文研究與實踐》的市級課題實驗活動,以生活為起點,倡導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小學生說寫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工作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農村小學生活化作文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扎實有效地開展研究。定期組織學習交流,不斷提升自身理論素養。
2、制訂研究方案,扎實研究工作
緊扣「農村小學生活化作文研究與實踐」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系實際教學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確定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作文內容生活化、指導生活化、作文寫作生活化、作文評改生活化、作文去向生活化,提高研究實效。
4、不斷總結經驗,展現研究成果
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於思考、善於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撰寫「經典課例」或「案例分析」,並爭取發表或獲獎。
三、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
1.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明確研究內容。
2.寫好《農村小學生活化作文研究》個人研究計劃。
3.指導學生進行生活化作文小練筆。
三月:
1.認真備課,上一堂「生活化作文」研討課。
2.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爭做好少年」活動。
3.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認真寫好日記。
四月: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生活化作文指導課」的評課及討論。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五月: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指導學生寫好「小練筆」。
3.寫好生活化作文教學設計
六月:
1.指導學生出好作文手抄報
2.推薦發表學生優秀作文。
七、八月:
1. 指導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 接受專家組課題研究再指導。
3.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九月:
1.進行關於秋天的習作比賽。
2.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十月:
1.檢查、指導學生生活化作文日記。
2.學生寫作指導,鼓勵積極投稿。
3.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
十一月: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
2.指導學生出好作文手抄報
十二月:
1. 觀摩生活化作文研究課。
2.觀察冬天的景物特徵指導有關冬天的習作。
3.做好學生作文個案分析。
元月:
1.推薦發表學生優秀作文。
2.整理研究課記錄、學習筆記、經驗總結。
❽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研究》課題結題怎樣做
做好作文教研對提高農村作文教學質量是項很重要的課題.
農村學生的作文缺乏個性,缺乏語言,缺乏作文的氛圍.但是並不缺乏題材和材料,可用於作文的平台很多,如何發掘農村學生寫作文的潛力,運用有用環境是值得教研的.
農村學校圖書室不那麼健全,要研究充分運用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中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素材,寫生活化的習作,寫出農村特色,使學生作文的過程成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過程,促使農村小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全面提高學生作文素養.
要研究學生熱愛農村生活的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走出課堂,步入五彩生活,擴大活動天地,積累生活素材,樂於書面表達,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作文具有農村特色.
要研究熱愛生活,體驗生活,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豐富的農村生活習作素材,寫下自己對農村生活的獨特感受,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要
研究農村學生作文的題材,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入手,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讓他們真正從「作文難」的陰影中走出,徹底解決
作文「無米之炊」的困苦.通過對農村生活的觀察、寫生活日記、調查、訪問、游覽等形式,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充分感受自然、社會、生活
之美,寫出文理兼美的好習作.
同時也要研究現代農村的新特點和新氣象,來為學生寫作文服務.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當今農村在改革開放的熱浪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本校所處的閩南農村,到處洋溢著現代化的氣息,包括產業結構、耕作方式、人文景觀、生態環境以及人們的精神面貌.
引
導孩子感受現代農村生活、愛護家鄉環境、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祖輩、熱愛和欣賞家鄉人的產業,描繪自己眼中的家鄉以及家鄉人的才情,讓孩子真正置身於現實生活
環境中,消除「紙上談兵」的作文病灶.通過訪農戶、讀農諺、問農時、干農活、學農藝等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帶著濃濃的「農」字氛圍中,感受和表達實實在在
的農村生活.
研究方法.理論學習,可從資料上學,可從網路上學,也可去外地學,可請專家教導.進行作文教學課實踐.
研究作文的步驟,可先指導閱讀,短文訓練,積累技巧,每日記事.研究如何運用農村題材的特點,比如:看農村新貌,問村史家史,豐富情感,學農藝農技,交流思想,尋農家之樂,陶冶個性等等.
另外還要研究作文的評價,比如自評,互評,家長評,師生共評.同時也可以建立學生作文檔案 .
具體:
一、每學期可提出一個或者兩個作文研究課題.
二、實踐,讓作文老師准備課件上課.
三、總結,課後,任課老師、教研組對課題的實踐進行總結,反思.寫出階段性總結.
四、理論.寫出研究課題實踐的得與失.
❾ 如何培養農村學生寫作興趣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申請書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聖感,打破「師道尊嚴」的聖框。學生是否發揮學習主體作用於教師的態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