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指導初一學生寫好記敘文技巧
七年級學生的寫作重點是記敘文,所以七年級的記敘文寫作教學很重要,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敘文的寫作水平?現在談談我的看法。
一、積累寫作材料
這一點要貫穿到整個作文訓練的始終,但在基礎訓練階段要重點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學生分專題記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關愛國主義,黨的領導,尊重知識,改革開放,廉政建設,學雷鋒等等,每個方面都要記住一兩個典型材料。材料的積累,教師只能做指導,要讓學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統一,全班統一了,寫作的論據就會雷同。所積累的材料要注意三點:一要典型,二要准確,三要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材料越充足,寫作越豐富。
二、豐富寫作語言
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作時搜索枯腸也找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寫了塗,塗了又寫,就無法提高寫作速度。如果詞彙不豐富,寫到中途某個字不會寫或者沒有一個恰當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寫作就會「卡殼」,當然也就達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寫作語言的訓練和詞彙的積累是十分重要的。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和加強課外閱讀,書讀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不會老說口水話。再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克服學生腔。另外,要指導學生積累詞彙,詞彙豐富,寫起作文來就能得心應手,速度也就快了。
三、訓練書寫能力
書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水平。因此進行記敘文是作文教學,必須強化書寫能力訓練。作文不是書法競賽,並不要求鐵畫銀鉤,但也不能龍飛鳳舞,我們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把字寫得清楚、規范、工整。具體做法主要是臨摩字帖,每個學生應備有兩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書,先練正楷,後學行書,逐日臨摩,堅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總之,通過素質訓練,要使學生想寫作文,愛寫作文,並且有東西可寫,話寫得通順。
四、說真話寫真情。寫出有感悟的好作文,一定是說真話的。葉聖陶先生給《學作文報》的題詞是:「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要說假話,說空話,說套話。」假話、空話、套話是不能打動人的,絕不會是好文章。
要使我們的學生寫真情,就應該引導他們關注人生,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的發展。如果生活在今天的一個人,認為自己與他人沒有一點關系,……那麼他就是一個非人。」如果我們的學生除了考試什麼都不聞不問,怎麼會對他人、對生活、對社會產生感情? 怎麼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通過以上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水平。
B. 怎樣指導學生寫好記敘文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完整版)
一、怎樣寫人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採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C. 初中作文寫作指導:中學生記敘文怎麼寫
步驟/方法
一、寫好一事一議
記敘完一件事件後,簡要談談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認識,無疑會增強文章的深度。如:在日韓舉辦的第十七屆世界盃揭幕賽上,上屆世界盃冠軍、2000年歐洲冠軍、2001年洲際冠軍「三冠王」法國隊意外地敗給了第一次闖入世界盃的塞納加爾隊。一位同學在簡要記述了這場球賽的經過後,扼要分析了法國隊失敗的原因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任何一支闖進世界盃的球隊憑著頑強和好運可以擊敗任何昔日的冠軍。在學習上,在考場中,任何一個往日的勝利者都可能被對手打敗。要想立於不敗之地或減少失敗的概率,就必須奮力拚搏、忘記昨日的輝煌。同樣地,在人生的途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里,要想不被時代淘汰、要想不被對手打敗,就必須充實自己、超越自己。一場世界盃開幕賽,引發了作者的深思和中肯的評議,無疑使這篇文章在立意上較一般人高出一籌。
二、寫好一事一感
莫懷戚先生寫的《散步》記敘了母親、我、妻子和兒子一家四口在春日去田野散步的融融場面。我背著母親、妻子背著兒子,向小路走去。如果文章就此輟筆,其意境十分平淡,只不過反映了一家天倫和樂的情景。但是作者的高超之處就在於結尾一段中的感想:「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我」背上背的不僅是母親,而且是歷史;妻子背上背的不僅是兒子,而且是未來。「我」和妻子都肩負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這就是世界!
文章的美,美在「言外之意,象外之味」。正是有了結尾處這段感想,本文意味全出,令人盪氣回腸、拍案叫絕。
三、寫好一事一悟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間花鳥草蟲、江河湖海、山巒疊嶂都可以給人以啟示。
台灣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中
「我感到那雲狀的種子在我心底強烈地碰撞上什麼東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也許在不分晝夜的飄散之餘,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但造物者樂於做這樣驚心動魄的壯舉。
……那棵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偶然,生命又是如此的頑強!這不僅是作者對樹的感慨,又何嘗不是對人生的慨嘆?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讓生命在奮斗中顯示其價值,這是作者的感悟,也是本文的主旨。
D. 如何引導學生寫記敘文
如何引導學生寫記敘文
一、怎樣寫人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E. 《如何指導學生備考記敘文閱讀》
寫作文從說作文開始
小學生雖然經常在老師的要求下寫作文,但他們心裡其實對「作文」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往往拿著筆不知道從何下手。別說小學生了,大人拿著一個題目要馬上寫出一篇文章來,往往也是很難的。
盡管老師平時已經教了很多寫作的技巧,比如如何開頭,如何結尾,中間採用什麼敘事方法等等,但孩子往往只是機械地背下來了,無論遇到什麼題目,都到現成的格式中照搬。但照搬又不一定完全套得上,於是拿著一個題目,腦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從何下手。「怎麼開頭啊?怎麼開頭啊?」一開頭就卡了殼,接下去就更沒法寫了。
其實,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你到底要寫什麼,你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這個「意思」,說深沉點就是思想、觀點,說淺顯點就是感覺、感受、感情、感想,就是對一件事的看法和評價。所以,最重要的是講清楚這件事,同時表達清楚自己的看法。
但是,孩子們往往是在並不知道自己想要寫一件什麼事,想要表達什麼看法的情況下,就提起筆准備寫了——當然是寫不出來。
所以,不要急於下筆去寫,寫之前先要想好寫什麼。
大多數孩子都沒有打提綱的習慣,這不要緊,可以先說,寫作文從說作文開始,把要寫的內容說清楚了再落筆。
第一遍說的時候,肯定有不完善、不清楚的地方,不要緊,大人要做的工作不是去批評他,指正他,或者急於替他完善,而是讓他放開了說,只有放開了說,才能進行充分的探討,最後差不多對要寫的東西已經心中有數了,再讓他自己去寫。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發展到讓孩子自己去打提綱,自己去修改完善了。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F. 如何指導中學生寫作
提起作文,大多數中學生大傷腦筋,總覺得寫作文時無話可寫,卻又非寫不可,只好硬著頭皮胡亂寫幾句應付老師。不少老師對此毫無辦法,不知從何入手去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結果形成了學生不願寫作文、老師不願講作文的局面。我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應首先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有了寫作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使其願意寫作並努力寫作。激發起興趣再施以正確合理的指導、練習,一定會寫出好的作文。 一、指導閱讀,初步練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形象地講述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只有廣泛的閱讀,才會擁有廣博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才能有話可說。閱讀不是盲目的、無選擇的,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典型性的文章進行范讀或放錄音,讓學生體會文章的美,然後指導學生默讀或有表情地朗讀,指出典型的詞句,讓學生理解其在文章中的意義和色彩,激發學生聯想,領會詞句的妙用。例如:在《蘆花盪》這篇小說中,「自負」本來是一個貶義詞,但確實是文中主人公的主要性格所在,並不是貶低主人公。可讓學生試著寫寫這樣的句子,訓練他們運用詞彙的能力,從中體會文字的無窮妙用。在閱讀過程中,可指導學生把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來,反復朗讀,在講解的過程中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意境、思想,使學生感到理解一篇文章有章可循了,自然會增強閱讀的興趣。課內的閱讀是有限的,還要鼓勵學生進一步把閱讀擴展到課外,例如讀書、看報等。這里所說的閱讀,一方面要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另一方面還應大量閱讀當代同齡人的優秀習作(學生只有在閱讀同齡人的優秀習作時,才會產生濃厚的作文興趣,因為同齡人的優秀習作,反映的生活是學生所熟知的,語言風格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生讀過以後很容易產生模仿的沖動,而這種沖動正是良好的作文興趣的開端),只有這樣,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使課內外閱讀形成互補,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寫好作文積累素材。 二、教會觀察,體驗生活 要想讓學生寫作時有話可寫,閱讀必不可少。但光靠閱讀是不行的,教師還必須教會學生走進生活,學會觀察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挖掘寫作的素材。 教師要教會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寫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 三、逐步滲透,說寫結合 課內外的大量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了,知識增加了;仔細體驗觀察生活,讓學生有話想說了。但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某一件事或某一觀點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善於設置疑問,啟迪學生的智慧,或者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可由其他學生給予解答。教師對主動提問、解答的學生給以充分肯定的同時,還應指出學生口頭表達的一些不足,如語言不連貫、邏輯性差、詞語選用不當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其感到自己能夠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且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課下指導學生把提問解答的內容在筆記本上歸納總結,把口頭表達的內容加以整理,加工落實到書面上,自然就是一篇小文章了,書面表達能力也就相應增強了。在教學中逐步把說寫結合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通過演講比賽、討論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自由發言、自由想像、互相討論。這樣一來,說得多了,口頭表達自然會增強,活動結束後再把自己或別人講述的事或者闡述的觀點加以補充和完善,一篇小記敘文、小議論文就蘊育而生了。 四、多寫多練,功到自然成 通過大量的課內外閱讀,學生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說寫訓練使其掌握了一些寫作技能,但這些還遠遠不夠。要想掌握寫作規律,還應多寫多練,才能真正寫出好的文章。教師可以布置周記,讓學生把每天聽到、看到、讀到和想到的一切用最貼切、最恰當的語句,以最合理的順序記錄下來,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學生自會把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寫成文章了。這樣,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寫、胡亂應付了,因為學生已經願意把一切訴諸文字、展示心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改寫、縮寫練習,進一步提高其寫作能力。 指導中學生寫作還有很多其他方法,但是只有培養了寫作興趣,才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指導閱讀、留心生活、說寫結合、多寫多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運用文字,創造出佳句,寫出井井有條、文采飛揚的好文章。
G. 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文
如何寫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系本人原創
H. 中小學生如何寫好記敘文作文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指導(完整版)
一、怎樣寫人
寫人,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要求寫事的題目,文中的人要為事服務;要求寫人的題目,文中的事必須為人服務。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就是要通過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人物一種或多種品質。寫人的繼續文,敘事不要求完整;記事的記敘文,虛實要求完整,而且要貫穿文章始終。
(一)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通常是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為了刻畫人物,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但是,從以事寫人這個角度來說,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對小學生來說,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
(二)通過幾件事寫人
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以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要注意: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詳寫;有的事略寫;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完整,有的事要求寫得比較簡單。 通過幾件事寫人,同樣要對人物進行必要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的描寫。
(三)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外貌描寫,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語言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二是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對話描寫有四種形式:說的話寫在後面,說話人後面用引號;說的話在前,說話人寫在後,用引號、句號;前後各引一句或幾句,中間交代誰說的,用逗號;只寫人物語言,不寫說話人。這四種形式要根據實際需要靈活事業,避免行文死板。
3. 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看一個人,不僅要聽他怎麼說,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麼,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呢?
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
其次,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有一位作家說過,最難的不是寫動作,而是寫出有特點的動作,從動作中寫出人來。
4.心理描寫
心理的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學生作文時,大多採用第一人稱(「我」活「我們」),採用這種人稱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來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因為「我」不可能鑽到別人的腦子里去看。此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在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上下功夫,這樣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心理描寫除了用「我想」之外,還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
I. 如何指導中學生作文
作文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書面語言反映客觀事物,表達主觀思想感情的一種教學活動,而作文教學一直是學生的一大難題。傳統的作文教學總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教師怕教作文,面對學生東拼西湊的作文,教師束手無策,作文成了「歷史性」的問題。如何使學生活躍的思維系統化,在頭腦中形成影像,變成一句句通順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使他們善於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抒發出來,對此,我進行了大膽嘗試,根據我個人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讓學生從範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難情緒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範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範文,讓學生從範文體會到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當然,「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範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人物的面部特徵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難道這世界竟有這么多人長得如此相像?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所不願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仿寫,不是去約束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用一個固定模式來作文,而是劉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一文後,可讓學生學習文章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從教室到樹林》。學習了《春》一課後,讓學生學習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夏》。學生在進行模仿性寫作時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雙翅,慢慢的他們就能搏擊長空。二、從日記入手,培養寫作興趣,使學生有話可寫寫作材料,源於生活,反映生活。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書本中的命題,往往不是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葉聖陶曾指出:「咱們平時作文,總是為了平時需要。」而教師出個題目讓學生作文時,學生並沒有作文的實際需要,只因為要他們練習作文,才出個題目讓他們作。因此學生寫作時總是抓頭搔耳,愁眉苦臉。但是,這種練習又確乎必不可少,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命題作文是個不得已的辦法。教師要使日常的學習『生活和一些活動更符合作文訓練的需要,訓練學生寫觀察日記不失為一個良策。通過全班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認識生活,練習表達,變被動作文為主動作文。我曾多次帶領學生觀察景色變化,讓自然美去創擊孩子們求知的慾望,寫作的興趣。有個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收獲的季節來了,玉米長出老爺爺的胡須,天空又長高了許多,好像登梯子也摸不到,樹葉一片一片落在地上告訴我們它要迎接雪花飄飄的冬天了。我愛秋天,愛這豐收的季節。」另有學生寫的更為巧妙:「今天,我高興地和老師來看雪。我將一小片落葉舉在空中,只見雪寶寶們像小珍珠一樣一粒一粒跑到上面排隊。它們互相擠作取暖,不一會兒就融化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淘氣的鑽進我的衣領中,真涼啊!我多想和它們交個朋友,可是,我還得回到學校上課。不過,小雪花,你別急,等我放假了,就可以和你們一起自由玩耍了。」這就是生活作文帶給孩子們的感受,感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日記中,活動、觀察、參與就是作文的源頭活水。三、讀寫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寫作素養》一書中介紹過一個實驗,只讀不寫或只寫不讀,提高寫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讀又寫則能使寫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只是讀就大大有益於寫作能力的提高,那麼包括讀在內的多途徑的語文素養的培育,一定能使寫作能力的發展水漲船高。語文素養的培養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方面:1.語言積累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學生才能准確生動的表達情意,相反,語言積累貧乏,寫作時搜腸刮肚也無話語來表達。那麼,怎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呢?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有意識的積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詞典,聚沙成塔。積累中要善於學習課文的語言材料,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段要積累。語文課本在書前「說明」中指出:「多數可謂後面介紹一則與課文有關的,有趣味的小知識等,以便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習的興趣,學生隨便讀讀。」確實如此,許多的課文後面,都有一段被學生稱為「花邊文學」的文字,這些語言知識的積累,可供學生在記敘文中展開縱橫馳騁的聯想,可供學生作為議論文的依據。一篇篇課文組成的語文書,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網路全書,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軼事,凡人瑣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歸類,不少內容都可作寫作的材料,真所謂「就地取材」。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語言的積累,要賦予語言生活氣息,要能把語言還原於生活,發表一定的見解。在課外閱讀中,對自己喜歡的語言要能大致理解它的意思,摘抄下來,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喜歡的段落敘述出來,並注意運用語段中的一些詞語。理解了的語言在記憶倉庫中處於激活狀態,才能文思如泉湧。2.生活積累生活中處處有寫作的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僅限於課堂上的冥思苦想,那隻能是無源之水。我們除了要在課外積極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作文素材庫,有效解決「無米之炊」的問題外,還要指導學生去深入生活,並能通過生活的表面現象,看到深刻的本質。生活的一大內容是讀書,從讀書中汲取寫作的材料,是一條被事實證明正確的道路。不少的現代作家隨身帶著一個素材本,隨手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為日後寫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備。據說,。清代的蒲松齡在自家門前專門設置了一家茶亭,歡迎過往客人前來飲茶休息,聽他們講奇聞軼事,為寫作《聊齋志異》積累了大量的材料。因而對生活「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這些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寫作必須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頭活水,日常飲食起居,鄰里親情,迎來送往,花鳥魚蟲,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另外,鄰里糾紛,市井吵鬧,街頭巷尾,商場一隅,都市風情,田園野趣,大院清晨,夕陽西下……都可以成為寫作材料。真是「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3.情感積累語文素養,不僅包括聽說讀寫能力,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情者文之經。」情感是文章的經線,沒有情感的文章蒼白無力,也無法感動人。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寫作中除了要有豐富的材料,語言的積累外,還必須有情感的積累。唐代詩人元稹說:「每公私感憤,道義激揚,朋友切磋,古今成敗,日月遷逝,光景慘舒,山川盛世,風雲景色,當花對酒,樂罷衰余,悲歡合散,之預疾癢窮身,悼懷惜逝,凡所對遇異於常者,則欲賦詩。」他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揭示了寫作的心理體驗:即在生活中每有情感「異於常者」,便抓住不放,便想寫詩。他在多種生活景象中,無不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積累多了,寫作時便能根據需要自然流淌,這樣的文字是浸透了感情的文字,也是有生命的文字。平時觀察的事物富於濃烈的情感,寫作時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動心。只要作者情感的積累豐富,寫作時自然情到筆至,妙筆生花。朱自清的《背影》寫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作者真實的反映了父親對兒子的真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深情。試想:如果沒有這濃濃的深情真愛,只怕很難寫出如此優美動人的文字來。事實告訴我們,有了真正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就能做到「寫山能情滿於山,寫海能意溢於海,」甚至讓作品富於永久的生命力。李清照「淡盪春光寒食天」一詞,雖不著一「情」字,然詞情彩畢出,情味無窮;辛棄疾「落日樓頭,斷鴻聲里」一詞,雖未言一「愁」字,然誰不知詞人滿腹的「愁」味呢?他們能取得如此藝術效果,其中之一就是情感的魅力所致。總之,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積累、感悟和融會貫通的過程。教師要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教會他們觀察生活,熱愛生活,深入生活,就能提高他們的寫作素質和寫作技能。每公私感憤,道義激揚,朋友切磋,古今成敗,日月遷逝,光景慘舒,山川盛世,風雲景色,當花對酒,樂罷衰余,悲歡合散,之預疾癢窮身,悼懷惜逝,凡所對遇異於常者,則欲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