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範文
您好,
長理 只 陪 教師資格考試 給您提供一個 優秀範文
善於發現人才
千里馬長有,而伯樂不長有。多少「千里馬」感慨,世間伯樂難得。法拉第成為傑出人才,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那就是戴維的「發現」。沒有戴維的伯樂之舉,可能一個偉大的法拉第將會埋沒在世俗中。因此,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戴維,成為善於發現人才的伯樂。
發現人才才能更好因材施教,助力人才成長。人才猶如璞玉,玉不琢,不成器。如果任由人才「野生」成長,可能會使人才逐漸埋沒。而發現人才,能夠對人才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著名學者錢鍾書,在報考清華大學時,考試分數其實不夠錄取線。但是,時任清華校長羅家倫卻發現,錢鍾書國語和英文幾乎滿分,認定其為文科奇才,破格錄取,許其上了清華大學外文系。後來,錢鍾書在外文系如魚得水,快長,終成一代名家。正是由於羅家倫發現了錢鍾書的天才所在,才能在後來的培養中因材施教,鋪就了其成才之路。
如果錯過人才,輕則埋沒人才,重則會讓人才走上歧途。唐朝李商隱,「虛負凌空萬丈才,一生襟袍未曾開」,不被賞識,治世安邦的本領沒有得到半分施展,鬱郁而終。——這樣被埋沒的人才在歷史長河中比比皆是。比人才埋沒更嚴重的,是人才走向社會對立面。幾年前,「熊貓燒香」病毒的出現,讓社會經受了重大損失。人們發現,病毒的開發者,是一個中專生。能夠寫出如此復雜的病毒軟體,可見這個學生在電腦上的天賦。由於其天賦沒有被老師發現,以及合理引導,這個學生最終走向了社會對立面,也給社會帶來傷害。以上事例都警示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善於發現人才,合理引導,讓學生走向正途,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孟子曰: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一大樂也。教師發現人才,並且合理引導,幫助人才成長,體現的是教師的價值。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特長不一,但都蘊含無限潛能。紐約州長羅爾斯小時候調皮搗蛋,但是長大卻成為社會棟梁;愛因斯坦小時候平平無奇,但是長大卻成為偉大科學家。因此,教師要學會發現學生特長,根據學生日常表現,關愛、引導學生。多進行賞識教育,鼓勵、贊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尤其針對所謂「差生」,更要多一些關懷,發現其特長,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人生坦途。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教師的主要成就在於教書育人。如果有生之年,能夠培育出一批對社會有用人才,可謂此生無憾。這也要求為師者,捧得一顆赤誠心,甘為人梯,做「春蠶」做「蠟燭」,發現人才。用自身的光和熱,為人才鋪就一條成長路。讓人才,成長為國家棟梁。
Ⅱ 綜合素質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範文大全
把孩子交給世界
畢業生有兩種:一種是圓的,一種是有稜角的。
看到一則關於教育的趣聞。有一年,中國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後,訪問團的報告中有這樣的描述:學生不分品德優劣、能力高低;小學二年級學生仍然不識字;孩子們重視音體美教育,輕視數理化教育;課堂紀律不好,學生無視老師的存在。這個參訪團的結論是:美國的初級教育非常糟糕。
同一年,美國也派考察團來中國,他們也有考察後的感想:中國小學生上課紀律很好,手放在背後,除非老師發問,學生不敢講話;中國學生回家還需做作業;以分數排列優劣。美國考察團認為,中國學生的成績是最好的,中國的科學文化也許會在20年內趕超美國。
但30多年過去了,兩個參訪團的結論都是錯誤的。被人不看好的美國式教育越來越被人推崇,而被人看好的中國式教育卻越來越受人詬病。
這則趣聞事實上是一個關於教育的「天問」,教育到底是什麼?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的創始人馬拉古茲有一首詩《其實有一百》裡面寫道:「兒童,是有一百種組成的。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世界……但是被偷走了九十九個。」他的觀點非常明確,孩子其實不是屬於你們的,而是屬於世界的。你不能佔有他們,而應該由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馬拉古茲的教育觀點非常鮮明,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而是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最後才是知識教育。
而我們的教育,知識被看成最為重要的東西,似乎有了「知識教育」,人適應社會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勞動技能、實踐技能等等,都可以一並解決了。事實上,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現在80%的孩子不會洗衣、做飯、做家務。在我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約有17%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突出表現為人際關系、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不少人難以應對逆境,在受到打擊或者不如意時,有的竟然選擇自殺。這就是應試教育的悲劇。
我認識一位父親,他給5歲的女兒一個小布包,裡面裝有一張寫有電話號碼的紙片、一部手機、20塊錢,然後讓她自己去幼兒園。最初一段時間,他每天跟在女兒後面。後來,這女孩就自己上幼兒園了。很多人都在背後說:「天下哪有這樣不負責任的父親?」但沒有人看到,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教育。
美國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親寫了這樣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學了,我把他交給你—世界。請你輕輕挽起他的手,告訴他應知之事。讓他知道,每有惡人之地,必有英雄所在;每有奸詐之人,必有義士;每有敵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告訴他為成功可以付出百倍精力和智慧,但不可以出賣靈魂。告訴他讀書雖然重要,但也要欣賞這大自然賜予的美麗景色……世界啊,你要給孩子堅強、信念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我很喜歡這段文字。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搬了一架梯子想取下掉在屋頂上的球,但是沒有人為他扶住梯子,孩子黯然神傷。孩子的父親來了,他對孩子說:「孩子,你上去吧,我在這里扶住梯子。」孩子爬得很高,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可以爬得那樣高。這位父親名叫洛克菲勒。孩子下來時,
他告訴孩子:「其實,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終沒有扶過梯子。」每個孩子的生活里都有這樣一架梯子,許多孩子都為了等待那個扶梯人而徘徊不前。其實,孩子一個人也可以爬得更高。
你把孩子交給世界,也許孩子會更強大。
擬定一生藍圖 沒有好先生就沒有啟蒙。大學是對一個人深加工的地方,而之前的底子和模樣已經由基礎教育打下:不論是小皇帝還是小公主,都得離開罩著他們的「父皇」「母後」進入學校,接受集體生活與正規授課的洗禮,學習各學科基礎知識,學會待人接物,開始規律作息。這是他們社會化的起始,人格成長的初級階段,像一枚幹細胞開始迅速分化。此時從老師處學到的東西,完全融進生命、化入血液。大學之後所學,則只能作為附加知識——骨架已經搭起,骨縫已然閉合,不論是長肌肉還是長脂肪,總之是沒法再長高了。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雕刻師,一天,他問正在雕刻石獅子的父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父親說:「看!拿這頭石獅子來說吧,我並不是在雕刻這頭獅子,我只是在喚醒它。」父親進一步解釋說:「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它從石頭的監牢里解救出來而已。」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毫不客氣地給教師行業提高「准入門檻」:「教師是一個冒險甚至是危險的職業,偉人與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如履薄冰,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
如果說待啟蒙者是一張纖塵不染的白紙,那啟蒙先生無疑參與擬定了待啟蒙者一生的心中藍圖。1909年12月8日,身為長沙修業學校教師的徐特立,在學校操場進行演講之時,講至國恥民辱不勝激憤,熱淚如傾,當場揮刀將自己的左手小指砍下,血書「請開國會,斷指送行」交給請願團。時為其學生的毛澤東後來回憶起徐特立的壯懷激烈,認為「這給了我對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認識」。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10歲入學,他的啟蒙先生錢伯圭年輕時曾游學於上海,是深藏不露的革命黨人。一天,錢伯圭拉住錢穆問:「聽說你能讀《三國演義》,是這樣嗎?」錢穆稱是。老師告訴他:「這樣的書不要再讀了。一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亂‟,這是因為中國歷史走上了錯路,才會這樣。像現在歐洲的英、法等國,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亂。我們以後該學他們。」
一番教導,讓錢穆頓覺「巨雷轟頂,全心震撼」。多年之後他回憶道,自己畢生所從事的治學研究,其最初動力都來自於老師的這一番啟發。他自己入大學執教之前曾做過10年小學教師,8年中學教師。錢穆晚年曾多次對人說,教大學不如教中學,教中學不如教小學。
職業道德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
但丁曾說:「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卻無法彌補道德的不足。」因此,對於一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 於是,那位堅持取出最後一塊紗布的護士遵守了自己的職業道德,那位堅持給一個學生上完了一節課的教師也遵守了教師的師德。那麼,我們如果能夠做一名教師,也必須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因為這是對真理的永恆追求,對責任的永不言棄。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要求。教師的關愛在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缺乏師愛的班集體是不和諧、不快樂的,孩子在這種氛圍中學習、成長,勢必形成不健全的性格和個性品質。教師的愛不僅可以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還有利於孩子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作為一名優秀的職業教師,僅僅具備熱愛學生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教育教學需要教師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另外,還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教師教書育人,需要自己有一桶水才可以給學生一滴水。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認知、情感、能力、價值觀等等,還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處理各種各樣的偶發事件。 教
師職業道德的另一核心要求是教師的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能力。教師 在處理課堂中的突發事件時,要運用教學機智靈活而巧妙地處理,靈活多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遇到學生搞惡作劇,若立刻處理,會影響其他同學的聽課;若不予理睬,會影響教師的威信,並致使學生變本加厲。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以使教學工作正常進行下去。
作為一名優秀的職業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個性發展的教育原則。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是不一樣的,其智力特長也是不一樣的。作為教育者,應依據每個孩子的個性差異,實施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因勢利導。 職業道德是一名護士的職業靈魂,也是一名教師的職業靈魂。
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芒
同樣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說:「我還有半杯水。」悲觀的人會說:「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爾瑪女士一樣,同樣一片地方,卻產生了前後兩種截人不同的生活。教師看待學生,也正應如此,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關心、熱愛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斯賓塞曾說過:「仔細觀察是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因素」。通過觀察了解學生也是也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塞爾瑪之所以能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了一本《快樂的城堡》,正是因為她的仔細歡觀察,主動樂觀的探究周圍的一切。作為教師也要善於觀察,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發展。
魯迅曾說過:「教育植根於愛」,熱愛學生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塞爾瑪女士開始研究千姿百態的仙人掌,欣賞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樓,正是她開始熱愛這片天地的過程。熱愛學生,要哎全體學生,在整個班集體中,教師不僅要愛成績好的學生,等要給予後進生更多的關愛。熱愛學生,要的愛與尊重信任相結合,充分發揚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除此之外,教學還應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每個學生身上都既有積極的因素,又有消極的因素,正如塞爾瑪母親的回信上:「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作為教師,要充分放大學生身上的優點,並運用賞識教育,幫助、引導其通過積極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完全的性格特徵。
每個學生身上都匯集著不同色彩的光芒,只要教師善於發現這道道光芒,也會像塞爾瑪一樣「彷彿沐浴在春光里」。然後,教師要抓住這小小的光芒,給予學生多一些幫助、引導和期望,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屬於自己的天地發光發熱,出早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繽紛成就和諧
三個學生走進商店尋解渴之物,喜甜者偏愛果汁,喜淡者選擇礦泉水,喜歡又苦又甜者買下咖啡,三種味道不同,但卻因不同而和諧——和而不同方為和諧,若這世上只有一種飲料,則不免單調而索然無味。
繽紛成就和諧,試看暮春三月,鵝柳淡煙的嫩黃,映階碧草的翠綠,出牆紅杏的艷紅,卷雲時舒的碧空,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但這又有何妨?「萬紫千紅總是春」,本來萬物都欣然生長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種色彩來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諧的是本質,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世界,是真正意義的和諧。
輕叩紅樓之門,尋那樁百年來曼遠悠長的夢,你說《紅樓夢》里眾相紛芸,鍾靈秀麗的女兒如此之多,誰是讀者的最愛?從來是眾口難調,然而亦從來是雅俗共賞,輕撫著略微捲起的書頁,我們彷彿聽到,那「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的張揚,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憂傷,那「這個妹妹,好像哪裡見過」的驚喜,那「愛哥哥,愛哥哥」的呼喚,匯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不絕於耳,味之不盡„„
和諧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萬物,用同一個標准命令世間萬物達成量的一致;和諧是一位總攬全局的決策者,抑或說是指揮家,讓萬事萬物各就其位,讓它們演繹真實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諧。
千年之前,春秋戰國的戰亂年代裡卻上演了空前而驚世的文化盛宴,諸子百家的爭鳴之聲穿透史冊、書卷,穿越時空仍然在耳畔擲地有聲;千年之後,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來束縛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來束縛自己」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國人,而「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思想又延續至今,令人感佩。
子曰「有教無類」。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應尊重不同的學生,尊重不同的看法,尊重不同的選擇,用心去領會並呵護真正的和諧,對各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保護;對各個學生的學習陋習給予寬容;尊重商店裡買不同飲料的學生;尊重音像店裡買古典音樂或是流行搖滾音樂的學生„„正是每個學生的不同特性構成這變幻多彩的大千世界,沒有不同就沒有真正的和諧。
用生活豐富教材
在傳統教育觀念影響下,相當一部分教師「以本(教材)為本」的意識十分頑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當「聖經」來使用,認為「書上有什麼,我就講什麼;書上怎麼寫,我就怎麼講;寫進書本的都是正確的。」不會把書本的知識,經過自己的處理,合理運用到生活中,以致於在殯葬的時候出現這場鬧劇。我們現在有些教師把自己束縛在教材中,對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掰開揉碎,繁講細講,生怕有半點遺漏,認為只要把教材內容灌輸給學生即可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單調、沉悶。
現代課程論強調課程是「教科書與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與教學環境」構成的復雜、開放系統,因此教材是實施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課改的精神告訴我們:教材應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應有利於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收集資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反思等,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這些新的課程理念使我們重新認識教材的「法定」性質,只強調「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必須突破教材的禁錮,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僅僅是教教材,應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淪落為教材的奴隸,既要運用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既要憑借教材又不依賴教材。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聽到朋友的夫人責罵拆表的孩子之後,連連搖頭說:「你打掉了一個
『愛迪生』。」他親自到朋友家裡把小孩領出來,帶到修錶店看師傅修表。陶行知對那位夫人說:「鍾錶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一元六角錢是學費,在鍾錶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挨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功夫,培養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打跑、趕走。」由此看出,只有將「生活」這本教材靈活的運用好,並將書本知識融匯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觀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要敏銳地觀察生活,善於用生活的內容、時代的「活水」來充實、豐富教材。教材只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教師要擺脫教材的束縛,就應具備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其實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的環境、教學設備設施、自然和社會資源、網路資源等等。只要我們留意生活、敏銳觀察,豐富的生活積累將成為我們教學信手拈來的生動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只要我們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觀念,增強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為神奇」,使教材這一課程資源的價值得到「超水平」發揮。
實施創新型教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隨著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的迅速崛起,創新及創新型教育已成為時代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人已充分認識到創新型教育對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意義。如何實施和推進創新型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每個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課題。
首先,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需要創新。因為思想理念是一切行動的決定性因素,在教育工作中,思想理念尤為重要。作為創新型教育的實施者——人民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落後的教育、觀念,確立與時代相適應的觀點和理念。從新的教育觀來看,教師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更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內容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從新的人才觀來看,不僅考上大學的學生是人才,而且只要是個性得到發展和完善,素質和能力得到提高,並能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的人都是人才。我們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適合各個領域需要的人才。從新的教育質量觀來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創造,即教育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人的素質,並通過人的發展促進社會的發展。
其次,教師的素養需要創新。沒有創新素養的教師就不可能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教育既有傳遞性又有創新性。教師要有強烈的創新慾望,能創造出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具有激發學生創新慾望的藝術,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學素質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學習;不僅要發揮教師的積極性,而且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再次,教育的內容需要創新,包括創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創新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等等。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小學課堂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傳授知識為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傳授知識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在這一模式下,教學過程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創新型教育教學的模式則是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有機融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傳統的教學知識內容陳舊,重理論、輕實踐,缺少靈活性,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失去了對知識的自悟。因此,實施創新型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我們要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三個層次上著手來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進學生的科研實踐活動。將創新教育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最後,需要營造創新型教育的良好氛圍。好的環境才會有好的發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高校機關要轉變過去的職能和作風,改變舊的思維定勢,實施學校特色建設工程,指導校、系從各學科建設的實際出發,選准改革的突破口。同時,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加速教育設施建設和教育技術現代化的進程,為信息化遠程教學創造條件。
知行合一 貴於行之
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牆上的這句話,無不訴說著這樣一個道理——學貴於知之,更貴於行之。
西漢文學家劉向說過:「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千百年來,多少思想家、教育家總在為我們闡述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於實踐。其實把聽與見結合而論便是知,一個胸無點墨的人怎能有所作為?古人常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如果沒有博觀或者博聞,想必無論是誰也是無處可取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張。「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動—知識—再行動」的教育思想。我們通過觀察、通過聽聞獲得知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講究「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這樣的一種境界。齊白石學畫蝦時,曾終日蹲坐在蝦池旁觀蝦的動態;徐悲鴻的奔馬圖,是他常在馬廄觀馬的結果;達芬奇為了完成《最後的晚餐》,曾用兩年半的時間到酒館、市集去搜尋人物形象,觀摩人物神態。這些名人的事例無不啟迪著我們要學有所成,就必須有「知」在肚裡,「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達到教師傳播知識,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單有「知」是不行的,要緊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學知,有遠見,但只空論,那不但不會美名遠揚,反會被他人認為是「空水瓶」,沒有真才實學。荀子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孔子也曾曰:「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學所知會胎死腹中吧。李時珍為確保所著醫術的准確詳盡,親自到深山採取草葯,向葯農詢問情況;徐霞客為完成游記,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歷經許多城市;巴爾扎克為了使書中人物具有獅子般品性和毅力,曾親自到非洲獵獅;托爾斯泰為了刻畫逼真的戰爭場面,曾親自前去戰場觀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證明:實踐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驗證所「聞」所「見」,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義上的「知」。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參與課外活動、觀察自然環境等方式,使學生體驗生活、體驗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便是做到。懶於動手實踐,只會運用書本知識空發議論,那隻會給人留下笑柄。昔有趙括紙上談兵,最終敗北;今有學生空談理想,最終無所成就。
學習知識,不能只是聽,只是接受,更應該用眼、耳、手、腦等多個感官參與學習,實現聞、見、做的統一,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Ⅲ 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萬能句子
1、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孔子曾經說過:」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生只有喜歡上了這令老師,才有可能會喜歡這個老師的課,真正接受這個老師傳授的知識。作為一名教師,自己擁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內涵是一回事,而要讓學生喜歡自己又是另外一回事。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呢?我認為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尊重、關愛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皇帝和鞋匠的靈魂是用同樣的模具刻出來的。」在學校里,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是平等的,作為一名教師,應尊重、關愛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都有著不同於別人的思想、個性和行為。這種個體的差異決定了他們在生活中不可能整齊劃一,他們會在思想上有不同、行為上有差異、成績上有高低。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必須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用一顆赤誠的心去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就是因為在這方面出現了」愛」的傾斜,致使學生意見滿腹。尊重學生是贏得學生尊重的前提,正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有教師做到真正地尊重、關愛學生,學生才會發自內心的尊敬和熱愛教師。
二、做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生活上的益友
教師易當,但當好難。因為教師不但要把書教好,而且還要把人育好。我們不但要扮演」教師」的角色,同時還要扮演」家長」、」朋友」的角色,而且不但要扮,還要扮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一個學生曾這樣寫道:」課堂上能用眼神關懷我,當我疲倦、厭學時給我以提醒,課下能夠靜聽我的心聲、排解我心中煩惱的老師,才是我崇拜的偶像、學習的榜樣、信賴的朋友!」還有一個學生寫道:」老師,我缺少的不是批評和斥責,而是關懷、理解和包容。」從這些學生真摯、誠懇的話語中,我們是否讀懂了學生那顆既需要嚴又需要愛,既需要教又需要哄的幼稚無邪、天真爛漫的童心呢?一方面,他們那顆充滿求知慾望的心需要我們去滿足,他們那顆童稚的心靈需要我們去塑造。另一方面,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諸多煩惱,又需要我們去引導、去解脫,使他們愉快地度過青春期,排除成長所帶來的煩惱,從而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但要在學習上給予學生指導,而且要在生活中積極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困難,在生活中和學生交朋友。
Ⅳ 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的作文怎麼寫
作文,一個是中心提煉,之後是圍繞這個中心去寫就可以了,所以中心一定要對,同時圍繞老師教育等,另外就是字數要達標。
立意准確
無論規則怎樣變化,所有的閱卷老師最看重的還是作文的立意,可以說作文立意決定作文分數。在這里要記住的就是我們參加的是教師資格證的考試,因此無論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還是開放式作文,都應該從教育的角度、教師的角度出發,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作文的文采並不是獲取高分的決定性因素,文採的作用不過是錦上添花,絕大多數人都只有普通的寫作水平,但是只要觀點到位我們仍可取得二類文及以上的成績。
結構完整
所謂結構完整,就是文章應該包括開頭、正文和結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總分總結構。考試的時候即使時間不夠用了,來不及結尾,也要盡量爭取時間將其補充完整,哪怕只有寥寥數語,這樣你的結構才是完整的,這非常重要,結構不完整扣分非常大。
語言規范
考場作文的寫作謹記語言要用職業用語、要有規范性,特別注意不用網路用語和調侃語。除了規范之外,用語還應該生動,相信沒有人願意看一篇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的作文。那麼如何讓作文生動起來呢,就是多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引用……
卷面整潔
干凈整潔的卷面可以提升一個檔次,臟亂的卷面會給人帶來負面的情緒,閱卷老師在閱卷時候心情煩躁,評分的時候也不會很客觀。所以一定要注意,寫錯了可以劃一下,然後在旁邊寫上正確的答案,但是千萬不要塗黑,本來閱卷老師沒注意到,一塗黑了就引起注意了,所以要注意,不要被這些硬傷影響到最終的分數。
Ⅳ 2021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萬能模版
開頭
先搞清楚作文開頭的作用,開篇第一段被稱為“鳳頭”,也就是最值錢的地方,這一段基本沒有廢話,篇幅大約在200字左右,這200字就相當於一篇論文的摘要。簡單明了的總體概述文章的中心思想,為什麼要這么做,具體採取哪些措施,預計達到的效果。
第一,直述中心論點
開篇直述主題,亮明觀點。
基本句型:直接抄開門五件事中的中心論點
第二,利用社會現象進行支撐
主題說明之後,要用社會現象來反面支撐
基本句型(轉折過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造成了……
第三,說明具體措施
我們具體怎麼做,才能把這些反面的社會現象杜絕
基本句型:過渡+分論點
第四,說明預期效果
分論點,具體措施實行,預期能夠達到的目的,之後就又回到了主題
句型:只有……才能……
中間
有幾個分論點就寫幾個自然段,每個分論點自成一個自然段,一般來說,一篇文章少則三個,多則五個分論點,太少顯得思考不充分,太多顯得提煉不精準。
每一個分論點自然段的行文,基本結構包括四個方面:意義和作用+正面論述+反面論述+具體措施。
(1)意義和作用
陳述清楚為什麼要從這個方面進行論述,主要說明作用是什麼。
基本句式:……是……,在……起著……作用。
(2)正面論述
正面論述主要說明如果能夠做到這個分論點,會起到的作用。
基本句式:如果……就會……
(3)反面論述
反面論述主要說明如果做不到這個分論點,會產生什麼樣的負面結果。
基本句式:反之,如果……那麼就會……
(4)具體措施
具體措施實際是對分論點的再次集體化,相當於是分論點的分論點。
基本的句型是:分點列出,逐步遞進。
結尾
原則:結尾切忌尾大不掉,要做到兩點:
(1)迅速收尾(2)點明主題。
行文邏輯:祈使句+感嘆句/排比句
(1)祈使句的作用是總結和概括全文的論據和論點(總括分論點)
(2)感嘆句/排比句的作用是點明主題,並且增加結尾的力度(點明主題)
以上就是2021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作文萬能模版的內容分享,希望對各位打算報考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
Ⅵ 教師資格證之綜合素質的作文素材怎麼寫
在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寫作部分的比例一直占據著半壁江山,要想拿到高分,寫作一直是我們在日常授課中的重點部分。其實寫作我們從小學就接觸到,但是從歷年試卷反饋中發現,跑題、偏題的事情層出不窮,同時經常有同學抱怨拿不到高分,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如何在考場上快速拿到高分作文。
(一)了解寫作考情、做到心中有數
1.分值(時間):50分,佔三分之一(40分鍾)
2.命題形式:命題作文、話題作文、開放式作文
3.材料性質:每年作文題均有材料,材料分5類:故事(2次)、對話(5次)、闡述觀點類(13次)、名言(2次)/格言(1次)、社會現象(1次)
4.考查主題:實踐、身教重於言傳、賞識/發現、成長、挫折、平等、學高與身正、讀書、夢想、善於傾聽/看問題的角度、目標、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幸福、人品與能力、溫暖感動的話語、做獨特的自己、律人先律己、閱讀的重要性、用挫折磨礪自我、居安思危、昂揚向上、善於在生活中尋找幸福、付出才能有回報/啟發、與其悲嘆昨日不如走向明天、實踐。
(二)了解評分標准、熟知評卷人規定
1.等級分類:
一等(50-38)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文體突出、語言優美、引經據典、字跡工整;
二等(37-25)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文體明確、語言通順、字跡清楚;
三等(24-12)基本符合題意、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文體基本符合、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
四等(11-0)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內容空洞、文體不明、矯揉造作、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
2.硬性扣分:
標題:未寫標題,扣2-5分;文章結尾:以不少於800字為例,未寫結尾,字數多於600字,扣10分;少於600字,殘文11分以下;語句錯誤:錯別字,每三個扣1分或每2個扣1分;只出現一個錯別字不扣分,重復不累計;5個扣3分;多於5個,扣12分。
(三)掌握寫作的答題方法、熟知套路
第一審清題目,理解題干;第二閱讀材料,確定立意;
第三結構布局,搜集素材;第四卷面整潔,規范書寫。
(四)常見三類文體、議論文最佳(無特殊規定)
1.議論文: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
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舉例、道理、對比、比喻)
2.記敘文: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散文: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
特點: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語言優美凝練
(五)結合例題分析
接下來帶領大家做一道題,從這道題中我們一起來看到底怎麼才能寫一遍好作文。
題目:以《成長》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觀點正確,語言通順,文體不限,800字以上。
1.審清題目,理解題干
*自定立意:可以使用關鍵詞法:圍繞「成長」。因為是考教師資格證,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寫跟老師有關的,但是作為一個准教師參加考試,最好是從教師、教育這樣的角度來進行立意。
*自選文體:沒有具體的限制,文體不限時建議大家使用議論文,記敘文比較容易寫成流水賬,散文文筆要求較高,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比較清晰。
*命題作文:考生不可以自己擬定題目。
*不少於800字
*注意使用現代漢語,不能使用中英結合的形式,也不能使用網路用語、文言文,要使用現代漢語。
2.立意
題目立意較為簡單,主題詞「成長」,所以將成長的有關思路寫清即可。這個時候如何在簡單中求勝,就是需要你以老師的身份、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論述,我們應該如何實現教師的成長、學生的成長,僅僅憑借一方的努力,雙方沒有達成共識,很難成長,因此就可以明確,我們在學校中是師生之間的相互促進,可以明確為教學相長、共同成長。
3. 結構
(1)在文章結構方面我們同學們最容易掌握的就是五段三分式。
開頭段:共同成長,是學生與老師發展過程中的共同支點。
分論點1:共同成長需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分論點2:共同成長離不開學習與思考。
分論點3:共同成長更加體現了「教學相長」。
結尾段: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不斷地提升著教育的整體水平,推動著整個社會、整個人類不斷進步。
(2)可使用的論據:
*教師勞動,老師的工作具有示範性,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學生具有向師性,因此有關老師的成長可以論述在實踐中如何反思,從生活入手。
*解釋《學記》教學相長。也是新型師生關系的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