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學生作文 勞動的艱辛
<< 返回
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以免我們養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
義務勞動是光榮的,可以從中學到東西,又可以堅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可以鍛煉身體,這種一舉多得的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希望以後可以經常參加義務勞動。學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社區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臟。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裡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麼事都講錢,幹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於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Ⅱ 我學會了一項勞動技能600字
你是要寫作文嗎?你可以選擇寫寫學習做家務的,比如:洗碗。以下僅供參考。 平時媽媽總是忙著洗碗,這次也該輪到我了·。我先把碗拿到洗碗盆里,然後打水,我就開始洗碗了,可我怎樣用力地擦,它就是不幹凈,我想起媽媽以前好像有用洗潔精,於是連忙擠了許多洗潔精,可是,手一打滑,碗摔了個粉碎,總是,我的腦海閃過放棄的念頭,但是,我想到爸爸告訴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堅持不懈,所以我仔細的回想媽媽洗碗的全部過程,哦,原來,洗碗不能用太多的洗潔精,不然容易打滑,我邊想邊做,用力地把碗周圍的油膩洗掉,在反反復復擦了一遍,最後,就用水洗干凈。看著亮堂堂的碗,我心裡樂滋滋的。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上開頭和結尾。
Ⅲ 求一篇初中勞動體會500字作文
學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得到了許多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在公益勞動的實踐中有所啟示。通過小組為單位的社區志願服務,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在敬老院中,我們小組的同學毫不嫌臟。耐心、仔細地幫助老人們洗腳、剪指甲。這些都讓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我們的幸福和自私。我們在那裡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我們還幫助敬老院的職工一起打掃敬老院。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都有一股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不是在學校里能夠體會到的。 公益勞動是不記報酬、不謀私利、不斤斤計較的;公益勞動是忘我的勞動,也是培養我們關心公共事業熱情的。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待一些人際關系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集體公益勞動,使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溫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這些都促進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而現在,由於一切向錢看的思想的影響,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干什麼事都講錢,幹活不講報酬認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勞動」也變相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有意識地組織了我們去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對於抵制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腐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們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的侵蝕,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公益勞動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公益勞動同樣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學校這次組織的公益勞動讓我懂得了公益勞動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願地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記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講的公益勞動,就是以不記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而勞動;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進行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的表現。 社區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
Ⅳ 《我學會了項勞動技能》作文
學 會 了 編 圍 巾
今年的寒假實踐作業是學會一項新本領。因為我是女孩,我選擇了學習編織毛線。在我小一點的時候,看見奶奶給我織毛褲,針和線在她手中穿梭自如,沒幾天就能把一團毛線編織成一條小褲子,很是羨慕。現在機會來了。
在我的要求下,媽媽找來了針和毛線,請奶奶當老師,只見她左手拿起針,右手拿線,在上面繞啊繞,沒多久就起好了針,按照她的方法,我慢慢地學會了起針。開始編織了,奶奶耐心地把步驟一步一步分解給我看,然後讓我嘗試。平時看她編織是那麼地得心應手,可是在我手中,它們是那麼地不聽使喚,不是脫了針,就是繞錯了線,搞得我焦頭爛額。但是我深知學習是需要堅持的,熟能生巧。現在每天我都會練一會兒,情況在慢慢的好轉,看著那一團線在我的手中漸漸地變成了一條小圍巾,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程老師說,下學期她也會教我們編織,到時候我就能夠更上一層樓了。明年的冬天,我就能給家人編織暖暖的圍巾和帽子,把我對他們的愛都編織在裡面。
Ⅳ 勞動技能作文
有趣的小實驗我上英語班的時候,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驚險而有趣的實驗——口吞「烈火」。上課鈴一響,老師就走教室。只見她左手端著一個玻璃杯,裡面盛著透明的液體,液體中有幾塊白色的東西,老師說這是梨塊,然後,她拿起一塊點燃,火苗一下就竄起來,雄雄火焰印紅了老師的臉,同學們都目瞪口呆了,而老師卻若無其事地放入嘴中。「啊」同學們發出了尖叫,過了一會兒,老師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想:「老師這是怎麼了?難道老師不怕燙嗎?」這個時候,老師故意張開嘴讓我們看。咦,梨塊沒了。老師說:「啊,可好吃了呢!」我們都不相信,一個個搖著頭,於是,老師就讓我來試試。我走上台,按照老師示範的方法,把事先准備好的兩厘米見方的梨塊點燃,我的心像十五個吊水桶——七上八下,老師說:「沒事的,只要你把梨塊放進嘴裡後,馬上閉上嘴,停止呼吸幾秒鍾就行!」我壯壯膽子,把冒著火苗的梨塊放進嘴裡後,按照老師說的一做,嘿!真是不熱,還挺涼爽的,真好吃!我問老師:「為什麼燒著的梨塊放在嘴裡不燙,反而好吃呢?」老師笑了笑,說:「這是因為梨內含不較多的水份,加上浸泡在白酒中後,水份進一步滲入,因此,在點燃以後,梨塊外面的酒精燃燒,而內部有大量的水份供蒸,把梨塊放入口中,停止呼吸,口中缺氧,火就會熄滅了,口腔自然就沒事了。」同學們聽了以後沸騰了,都想口吞「烈火」。這可真不趣呀!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去探索的科學奧秘!
Ⅵ 中學生六百字作文《勞動》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聽見大人們說:「勞動最光榮,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明天!」如今,我已經漸漸懂事了,也逐漸對勞動有了許多新的理解。
勞動是探索與科研成功的奠基石。19世紀的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發明出電燈造福一方百姓,不懈地探索與追求,通過數千次的實驗,發明了用鎢絲製成的白熾燈,安迪生的成功無疑是勞動的結晶。
同是身處19世紀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為了發明更先進的引爆物——雷管來代替威力較低的火葯,堅持不懈地在試驗室里進行實驗,甚至為此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但加倍的勞動使諾貝爾在眾多科學家中脫穎而出。到如今,我們依然將他銘記於心。作為21世紀的我們,更理應揚起風帆,朝著目標勇往直前,而能通往成功彼岸的唯一道路即是勞動。「天才只是1%的靈感加上99%的努力」。
其實,勞動不僅使許多科學家摘得了成功的桂冠,勞動同樣也是享受生活時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如果大家多多留意一下在零食專賣店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我們不難發現:「手剝杏仁」總是比「杏仁肉」賣得好;「手剝小核桃」也總是比「核桃肉」賣得快……導致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並非是價格與質量,而更多的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的享受與品位。
在生活節奏快,物質需求大的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吃飽喝足,而是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希望於享受生活,而非成為生活的奴僕,被生活中的種種所操縱,所控制。有時,能拿著鐵鍬去社區的草坪里種上些花花草草,雖是體力勞動,也體味到了生活的意義;有時,讀著小說,手剝著小核桃,雖過程麻煩,但動動手也能品味出生活的快樂……勞動並非直接意味著錢,有時用勞動換點生活的樂趣與快樂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勞動能豐富生活,調動情調。
也許,勞動在有些人看來只是一盤散沙,毫無價值。但事實上勞動不僅能創造物質財富,更能建立起一個完美的精神世界。一個樂於勞動的人無疑是一個勤奮、堅持的人;一個善於勞動的人無疑是一個聰慧、善思的人;一個堅持勞動的人無疑是一個堅韌、頑強的人。有時,一個人的精神品質能夠在勞動中得到展現與詮釋,勞動也同樣會在精神的支柱下得到升華與凝練。雷鋒的光榮事跡之所以被我們中國人代代傳頌,就在於雷鋒的精神在勞動中展現,勞動在精神下更加激動人心。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道不一樣的虹彩。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在人生的「黃金時期」努力勞動,獲得學習、生活、精神的三豐收。在勞動中探索發現,在勞動中體味生活,在勞動中鑄就人生……
Ⅶ 以勞動技能我養成為題寫一篇作文
告別了小學,中學生活開始了。當我們開始軍訓的時候,我和任何人都不是很熟,所以當時朋友也就少了。但是當開始學習之旅的時候,我和我的同桌開始慢慢熟悉起來了。就這樣我們形影不離了。
記得有一次,外面正下著黃豆大小的雨,我們在去廁所回教室的途中,我們兩個人為了不被雨淋,便拿一件衣服擋住了我們,但是那件衣服有點小,所以我們就在那裡拉來拉去,旁邊的人看見我們在那裡瘋瘋癲癲,我們總覺得他們在說我們兩個,可是我們並不在意,因為只要我們開心就得了,就這樣,我們踉踉蹌蹌的回到了教室,當我們回到教室時,同班同學就在旁邊說我們傻了,可是我們也不想啊,誰叫我們傻呢?我的同桌就是這樣的,還記得有一次,當時我回想到一些傷心的事,我的眼淚便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我的同桌看見了便開始安慰我,努力的在旁邊逗我笑,最後我被她的搞笑語言所「感動」,便開心的笑了起來,我同桌也在那裡笑,她是那麼會安慰人啊,我們兩個從不相識到現在形影不離,我們兩個整天一起上廁所,一起學習,一起瘋……真希望我們可以一直保持這段純真的友誼到畢業。
她是我在初中階段最好的一個朋友,她在學習上幫助我很多,在我傷心時,安慰我……我們兩個都愛笑,我看見她,我就想笑,她看見我也想笑,我們都是彼此的開心果。
Ⅷ 學生勞動實踐心得體會作文
勞動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日制小學開設勞動課,是向小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對於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在德、知、體諸方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校3—6年級安排了勞動課程,每周各年級一節,由各班班主任來上這節課,並根據大綱對各年級的不同要求,按年級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
一、寓思想教育於勞動實踐中
在勞動課教學中,勞動實踐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基礎,勞動課以勞動實踐為主,寓思想教育於勞動實踐之中,把思想教育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掌握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實踐性、教育性相統一。
二、認真備課,加強現場教學
勞動課也要認真備課,選好教學內容、勞動場地,通知學生帶好勞動工具,加強現場教學,並盡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操作示範。例如四年級《釘鈕扣》一 課,肖教師備好課後,事先通知學生帶好縫衣針一枚,兩眼扣兩粒,四眼扣兩粒,碎布一塊,小剪刀一把,線團一個。在勞動課上,肖老師用投影機出示兩眼扣和四眼扣的圖片和一件上衣的圖示,讓學生懂得釘扣子釘在什麼位置合適,又動手做示範怎樣握針,怎樣穿針引線,並教學生:「注意線不能太長,否則容易繞結。
」並告訴學生左手怎樣按緊扣子,左右手怎樣配合,防止被針刺手指或不小心釘在自己穿的衣服上。老師講完釘扣子的方法,然後讓學生進行釘扣子的比賽,最後引導學生針線和小刀要放好,不要亂丟亂放,以免扎傷自己或別人,並讓學生談談學會釘扣子的好處,進行思想教育。
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勞動課要選擇一些盡可能做到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能親手操作的知識進行教學。例如:五年級學到《種蕃茄》一課時,宋英波、陳秀蓮、鄧蝶雲等幾位老師感到城市學生沒見過怎樣種蕃茄,並且老師也不熟識這方面的知識,講起來抽象,有難度。於是老師們經過討,這節課選擇種大蒜的教學內容。老師們找來幾個花盆,裝上土,提來一桶水,准備一把蒜瓣放在講壇上。課堂上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在松軟的土壤里動手種蒜瓣,並告訴學生怎樣施肥,怎樣澆水,保持怎樣的密度。接著讓學生口述種大蒜的要領,最後讓學生分組輪流動手種大蒜,又布置作業,回家在陽台上的花盆裡,門前的花園中,菜哇上種大蒜。這樣動手動口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內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到簡單的勞動知識,也沒有照搬課本的內容,而是結合本地實際,使學生真正掌握了一種勞動技能,完成了勞動課的教學任務。
四、加強與社會、學生家庭的聯系
利用勞動課時或節假日期間組織學生到工廠、商店、社隊、車站和軍烈屬、五保戶家裡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既開闊學生視野,義學到勞動本領。例如:「五·一」勞動節三年級學生到京溪村頭打掃衛生。四月十二日植樹節五年級學生幫助生產隊植村。「八·一」建軍節六年級學生到軍醫大、干休所、老紅軍家裡慰問、掃地、擦窗戶。三月五日學雷鋒活動日四年組學生到五保戶家裡送溫暖、送柴、送水果、掃院落等。五、六年級學生還經常走出校門請教有經驗的農民種菜、插秧等知識,還到配件廠參觀生產線上的各種產品,加深學生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教育他們珍惜勞動成果。特別是「三·八」婦女節,要求學生幫媽媽做一樣家務活,認識母愛的偉大。
五、積極開展科技文體活動
我校根據新課程計劃,把「科技文體」活動列入課程。做到課堂打基礎,課外多實踐。我校除了十五個提高型小組外,各中隊有一個普及型活動小組。每逢這節課,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學習編織、折疊、繪畫等手工,並動手做發豆芽、種花、種菜、植樹、種草、養免、養魚等試驗,開展穿襪子、系鞋帶、扣扣子、戴紅領中的比賽。通過這些活動,使兒童善於動腦,勤於動手,培養他們的勞動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創造才能。
通過勞動課,學生掌握了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的技能和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培養了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Ⅸ 勞動心得<中學生的>感想要多~
記一次勞動
有一天放學回家後,我看見家裡非常臟,於是放下書包,就開始整理房間。首先把我能乾的全乾了,然後等媽媽回來讓媽媽干我不能乾的。我一抬眼看見了臟乎乎的手絹,於是我就洗手絹。我把洗衣粉和盆准備好,再拿來臟手絹,我先把手絹泡濕,然後把洗衣粉撒在上面,再使勁兒地搓,搓呀搓,握完了再拿清水沖幾遍就好了,洗完後打開一看,手絹洗得乾乾凈凈的,我心裡特別高興。媽媽回來一看,大吃一驚,房子收拾得這么干凈,她就表揚了我。
評改意見:
文章的開始部分,小作者寫自己整理房間,既沒有寫幹了什麼,也沒有寫怎樣干。句子「把我能乾的全乾了,然後等媽媽回來讓媽媽干我不能乾的。」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也沒有說明,而「等媽媽回來讓媽媽干」也與本次作文所要求寫的內容不符,也不能表現小作者愛勞動,可以刪去這句話。
內容之間不連貫。前面寫整理房間,後面又轉到洗手絹,沒有用過渡句把兩個內容聯系起來。「我一抬眼看見了臟乎乎的手絹,於是我洗洗手絹。」如改為「我掏出手絹擦汗,發現小手絹臟乎乎的,於是我決定洗手絹」。這樣就與前面的勞動自然相連,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洗手絹的過程,小作者寫了准備,寫了怎樣洗,寫了洗的結果,但由於遣詞用字不準確,敘述條理不通順,所以沒有把洗手絹的步驟、過程寫具體,文中記敘了把手絹泡濕後,撒上洗衣粉使勁兒搓,搓完了再拿清水沖。是怎樣搓的,在搓的過程中小手絹又有什麼變化,都沒有寫出來。「再拿清水沖幾遍就好了」也應該細致地進行描寫,而整個清洗過程,小作者只有搓的描寫,其他部分介紹得太簡單,動作描寫也不連貫。
當媽媽回來看到這一切,「大吃一驚」這里用詞不當。「大吃一驚」可以理解為因為某種事情受到驚嚇,在看到整潔的房間時,可以用「驚訝」「驚喜」等來表現媽媽的心情,用「大吃一驚」這個詞是不恰當的。她就表揚了我」也顯得比較生硬。應該寫「出媽媽是怎樣說的,我受到稱贊後的表現。這樣可以起到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這篇作文從整體看,小作者只要在語言上認真提煉,對事物觀察得再細致些,是可以改成一篇好作文的。
【優秀習作】
1 洗手帕
我有一塊兒漂亮的小手帕,上面印著一隻可愛的梅花鹿,圓圓的眼睛,翹翹的耳朵,讓人愛不釋手。我每天都把小手帕放在口袋裡,用它來擦手、擦嘴。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梅花鹿的嘴撅起來了,眼睛也不明亮了。唉呀,手帕太臟了。我馬上接了一盆清水,把手帕泡在水裡浸濕,然後把肥皂打到手帕上,來回地在手裡搓,肥皂沫很快由白變黑了。我把手帕上的肥皂沫涮干凈,又接了一盆清水,仔細地涮了一遍。慢慢地,梅花鹿那雙大眼睛又明亮了。我把手帕擰干,晾在繩子上。第二天,我把乾乾凈凈的小手帕疊得方方正正的,又帶著它高高興興地上學了。我邊走邊想:這是我通過自己的勞動使梅花鹿又漂亮了,以後我要養成自己勞動的好習慣,不但要自己洗手帕,還要自己洗襪子、鞋子、衣服,還要給爸爸媽媽洗手帕、衣服,幫爸爸媽媽做其他家務活,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少年。
【評析】
這篇作文的小作者不但如實記敘了自己洗手帕的過程,而且語言生動,並有自己的感想。
「梅花鹿的嘴撅起來了」「眼睛也不明亮了」這是事情的起因。為了讓心愛的小手帕重新干凈漂亮起來,小作者開始認真地清洗。她把洗手帕的過程寫得十分生動,倒像是在給梅花鹿洗澡,這是比較好地運用了擬人的方法。洗之前臟手帕上的梅花鹿和清洗後的梅花鹿進行對比,讓人讀起來覺得情趣盎然。
文章有敘有議,結尾寫出了自己的感想,不但洗自己的衣物,還要幫助爸爸媽媽洗,幫他們做家務,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這就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突出,也更深刻了。
2 炒扁豆
今天媽媽下班回到家,感到身體不舒服,硬撐著還要給我和爸爸做飯,我想到媽媽平日家裡家外那麼辛苦,有病了就應該好好休息,於是自告奮勇地對媽媽說:「媽媽,您放心歇著吧,以前您也教過我做飯,今天的飯我來做。」說干就干,我把饅頭放進蒸鍋里熱著,就准備做自己的拿手菜——炒扁豆。我把扁豆的老筋一絲一絲地擇下來,又打好一盆水,把扁豆倒進水裡,用手使勁兒搓,然後把扁豆撈出來,把水倒了。就這樣洗了三遍洗干凈了。我把扁豆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又把鍋放在爐子上,點上火,放點油燒開,先放點蔥,把扁豆放進去,炒一炒鍋里的扁豆都沾上了油。我又翻炒了一會,靠近鍋底下的扁豆變顏色了,變得更綠了。我趕緊把鍋底下的扁豆翻上來,把上面的翻下去。一會兒扁豆都變顏色了。我又放點鹽,放點水,蓋上鍋蓋燜了一會兒。大約一分鍾後,鍋里的水快沒了,我放了味精和醬油。很快,我聞到了一股香味兒。扁豆炒好了。我把菜盛進盤子里。看一看,顏色鮮綠,嘗一嘗,真好吃。
【評析】
心疼工作勞累的媽媽,自告奮勇做晚飯,一個懂事、勤快的小學生出現在我們眼前。感情真實、自然。
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擇扁豆、洗扁豆、切扁豆、炒扁豆,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炒的工序也很清楚:放油、放蔥、放扁豆、放鹽、放水。一步緊接一步,而且內容具體,如洗扁豆要洗三遍,炒扁豆要等扁豆一面變了顏色再翻炒,放水後要蓋上蓋兒把扁豆燜一會兒……這些介紹得十分細致。相信不會炒扁豆的人照此去做,也能炒出香噴噴的菜來。
內容完整,段與段之間有聯系,不但製作過程明白有序,全文也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是一篇比較好的記敘文。
3 煎荷包蛋
星期天的早上,我早早地起床,給爸爸、媽媽做早點。我從冰箱里拿出三個大雞蛋,准備做煎荷包蛋。我小心地坐上鍋,把油慢慢地倒進鍋里。不一會兒,只聽見「噼哩噼啦」幾聲響,鍋里蹦出一些油點,把我嚇了一跳,一會兒油熱了,我趕緊拿起一個大雞蛋,在鍋邊一磕,磕了一個口,順口輕輕一掰,沒掰動,又使勁兒一掰,呀!把雞蛋殼掰碎了,蛋清和蛋黃順著手指一同流入鍋里。頓時,鍋里像開了一朵大菊花。不一會兒,鍋中的散蛋奇跡似的聚攏在一起,變得像圓圓的月亮。顏色也由淺黃變成了深黃。我忙把雞蛋翻了個個兒,撒上鹽花,又過了一會兒,我把蛋鏟起來,控了控油,放在盤子里。爸爸、媽媽嘗了荷包蛋,都說真好吃。我心裡高興極了,又興致勃勃地去煎另外兩個雞蛋。這回,我可熟練多了。
【評析】
一次有益有趣的家務勞動,小作者把初學乍練者的忙亂和感受描寫得栩栩如生,饒有趣味。
噼哩噼啪的聲音,蹦出的油點,嚇了「我」一跳,往鍋里打雞蛋,勁兒小了,掰不開,勁兒大了,蛋清蛋黃流了一手,讀到這些生動的描寫,不能不使人流露出會心的微笑,讓人感到小作者既笨拙又要強,實在可愛。
內容形象,語言准確。作者形容鍋內的雞蛋,「像開了一朵大菊花。」「鍋中的散蛋奇跡般地聚攏在一起,變得像圓圓的月亮。」運用了比喻的方法。看得出小作者對運用語言是有一定的基礎的。
當受到了爸爸、媽媽的誇獎時,她又興致勃勃地去煎荷包蛋了。這正表現出小孩子的天真好強,全文讀起來令人覺得童趣盎然。
4 擦玻璃
星期天,我做完了作業,爸爸、媽媽加班還沒有回來。我想:爸爸媽媽工作那麼辛苦,星期天也不休息,我應該多做點家務活,幫他們分擔一些勞動,可做什麼好呢?我看了看四周,對,擦玻璃。我打來一盆清水,拿了一塊抹布,找了幾張舊報紙,又搬了一把椅子。先把抹布浸濕後,使勁兒擰了一下。我拿著濕布小心地爬上椅子,踮著腳,仰著頭,伸長胳膊先把窗框四周的塵土擦掉,然後,自上而下地擦著玻璃。將玻璃上的浮土,泥點擦掉後,我跳下椅子把臟抹布用清水涮干凈,又爬上椅子,像剛才那樣把玻璃又擦了幾遍。這樣,玻璃就干凈多了,但是還不夠明亮。我就把舊報紙揉成團擦起玻璃來,這時,我的脖子,胳膊都感覺有點累,但我想,一定要堅持到底。我用紙團使勁兒反復地擦著,嗬,玻璃越擦越干凈,越擦越明亮。陽光照在玻璃上,看上去特別耀眼,映得屋子更加亮堂。我望著擦得明亮如鏡的玻璃,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評析】
具備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星期天;地點,家裡;人物,我;起因,爸爸、媽媽工作忙,我幫他們分擔家務;經過,我認真地擦玻璃;結果,我把玻璃擦得很乾凈。敘述完整,條理清楚。
動作描寫連貫,准確,「小心地爬上椅子,踮著腳,仰著頭,伸長胳膊先把窗框四周的塵土擦掉,然後,自上而下地擦著玻璃。」一氣呵成。上述一切猶如發生在眼前,也引起讀者的共鳴。
文中穿插自己的感受,「這時,我的脖子,胳膊都感覺有點累,」「一定要堅持!」語言朴實,描寫真實。「陽光照在玻璃上,看上去特別耀眼,映得屋子更加亮堂。」表現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的愉快心情。
全文內容充實,語言流暢。
5 家庭大掃除
春節前,媽媽說要把家裡徹底清掃一遍,好乾乾凈凈過大年,我主動提出當媽媽的小助手。於是,在一個星期六上午,我們開始了家庭大掃除。首先,我們整理幾個房間的東西,該收的收,該碼的碼,我重點收拾我的玩具和書櫃,每一本書都整整齊齊地碼在書架上,一堆毛茸茸的玩具,也「占據」各自的位置。然後,用吸塵器將幾個房間上上下下吸一遍,尤其是房頂,吊燈上的灰塵,吸得乾乾凈凈。接著,媽媽把整理出來的舊書,舊報,空酒瓶拿到樓下去賣了。我用一塊干凈的抹布把桌、椅、檯面細細地擦拭一遍,組合櫃上還噴了碧麗珠,擦出來可亮了。最後是我和媽媽分工,媽媽洗衣服,我擦地板。一遍擦下來,我的胳膊酸得不聽使喚。可是看著這明亮整潔的房間,疲勞一下子就跑到腦後去了。
【評析】
每逢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前,許多家庭都要來個徹底的大掃除,以求新年新氣象,過個舒舒服服的團圓節。小作者抓住這個習俗,用具體,連貫的語言把家庭大掃除的過程記敘下來。人們讀到這種題材,首先感到非常熟悉。
內容詳略得當:文中「該收的收,該碼的碼」這是略寫;「我把每一本書都整整齊齊地碼在書架上,一堆毛茸茸的玩具也都『占據』著各自的位置」這是詳寫。碼、收、掃、擦、洗,樣樣都寫到了,但沒有給人記流水帳的感覺,就是因為小作者的內容安排合理,有的重點描寫,有的一帶而過。
小作者思路清楚,敘述有條理,勞動描寫多而不亂,准確地使用動詞、連接詞。
結尾的感受符合兒童心理,又有代表性,真實可信。
回答者:wjszz2006 - 高級經理 六級 2-26 13:12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6 個人評價
好
33% (2) 不好
66% (4)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這是小學生的好伐?
評論者: 紫絮飄 - 試用期 一級
一個人各方面能力很強,從而對生活充滿自信心,能獨立面對各種困難。
評論者: LL妙 - 魔法學徒 一級
日~都什麼RUBBISH啊,叫我怎麼寫上去哦!
評論者: 尛狼尛櫻 - 門吏 二級
其他回答共 1 條
勞動心得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說,只要是勞動,不論是什麼勞動,都是光榮偉大的。
我才上初一,學習是一個學生的主要目標,自然,除了偶爾在家中做一點少量的家務,根本不會再做別的勞動,也不需要做別的勞動。可是,勞動後的滋味有誰細細品位過,但是,誰都知道,勞動是辛苦的,並且,勞動的滋味要不是苦,要不就是甜。但在我認為,這種味道是甜的。
那我們怎樣才可以體會到這種甜的滋味呢?
可以從幫爸爸媽媽分擔一點簡單的家務開始,要有耐心,你可以在廚房觀察爸爸媽媽怎樣做,再找機會幫爸爸媽媽做點什麼,但是,在做家務中,因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會勞動程序,培養勞動技能。正確的勞動程序,不但可以提高勞動效率,而且可以培養自己的勞動技能。做家務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正確合理的程序,會使大家感到做家務並不難,同時也會提高勞動的熱情和興趣。
2、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做家務,要根據自己的年齡特點,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你可以先學做有興趣的又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提高難度。如果一開始就做不能勝任的事,會因無法完成或完成得很不像樣而喪失信心,進而會厭惡家務勞動。
3、注意安全,培養毅力。在做家務時,千萬注意安全。一定要掌握正確使用的安全常識。
我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
1、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從小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而且會養成勤勞的作用。一旦走向社會,這些技能和作風,就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出來,受到大家歡迎。
2、同學們在家務勞動中,經歷克服困難的過程,能鍛煉意志和毅力。
3、學做家務,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家庭是個小社會,家庭生活的內容涉及到各種知識。許多同學的小發明、小創造,大多是在家務勞動的實踐操作中受到啟發而產生的。
4、緊張的學習之餘,做一點家務,正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大腦機能,而且有利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5、一個人家務勞動的能力強,生活技能也高,獨立生活能力就強,從而對生活充滿自信心,能獨立面對各種困難。
同學們:我們從小就要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勞動不但給你帶來許多樂趣,還陶冶了你的性情,你的人生價值也得到了體現。我們從現在就開始學習勞動技能吧!因為不管科學有多發達,社會發展到了什麼時代,勞動永遠都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沒有勞動就不會有幸福和快樂;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一個嶄新的世界!
Ⅹ 勞動技能我養成作文350字
今年的寒假實踐作業是學會一項新本領。因為我是女孩,我選擇了學習編織毛線。在我小一點的時候,看見奶奶給我織毛褲,針和線在她手中穿梭自如,沒幾天就能把一團毛線編織成一條小褲子,很是羨慕。現在機會來了。
在我的要求下,媽媽找來了針和毛線,請奶奶當老師,只見她左手拿起針,右手拿線,在上面繞啊繞,沒多久就起好了針,按照她的方法,我慢慢地學會了起針。開始編織了,奶奶耐心地把步驟一步一步分解給我看,然後讓我嘗試。平時看她編織是那麼地得心應手,可是在我手中,它們是那麼地不聽使喚,不是脫了針,就是繞錯了線,搞得我焦頭爛額。但是我深知學習是需要堅持的,熟能生巧。現在每天我都會練一會兒,情況在慢慢的好轉,看著那一團線在我的手中漸漸地變成了一條小圍巾,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程老師說,下學期她也會教我們編織,到時候我就能夠更上一層樓了。明年的冬天,我就能給家人編織暖暖的圍巾和帽子,把我對他們的愛都編織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