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諸葛亮的作文 300字
諸葛亮在有的人眼裡,是一位智者,什麼事情都做的很好,被萬人傳頌、受萬人敬仰。可是我卻不那樣認為他,他有些事做的不太好。
他在赤壁之戰前,「草船借箭」,現在已經是一段千古佳話,可是我卻不那麼認為。如果曹軍放火箭么?他,必死無疑。可是,郭嘉早亡,不然,他必死。
赤壁之戰後,他明知曹操對關羽有大恩,還叫關羽去把守華容道以致曹操逃脫,別人都說他那是挫關羽的囂張氣焰。其實不是,他以為關羽如果捉住曹操,那樣一來,關羽的知恩圖報就是虛偽的了,關羽的名氣就會打折扣。如果沒有,他有可以不殺關羽,借機巴結關羽,他早就料到劉備和張飛回說情的,說以叫關羽去華容道守。他如果叫五百弓箭手和一百刀斧手去捉曹操,那樣一來,天下大勢一目瞭然。就不是三分天下了,應該是和東吳平分天下。
別人都說他料定魏延謀反,讓馬岱殺了魏延是對的,別人也都以為魏延真的謀反,其實不是,在《九州春秋》中紀錄諸葛亮說的一句話,諸葛亮說:「若延不歸,軍便自發。」由此可見,他早就料到魏延會不走,他還不事先叫人帶魏延走,導致來了一個馬岱斬魏延。可憐的魏延死了連名節也沒有。
他明知關羽驕傲,還叫關羽守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以致呂子明白衣渡江、奇奪烽火台、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著是他借孫權之手殺關羽。
他六齣岐山,自不量力的以為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打敗魏國,以致窮兵黷武,加快了蜀國滅亡的時間。他應該利用蜀國易守難攻的優勢發展經濟。可他沒有,最後累死了。
在有的人眼裡,諸葛亮是智者,是一個神。可是,他的一生有太多的沽名釣譽,是一代智者,也是一代愚者。
❷ 關於諸葛亮的作文,600字。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的人物特徵:1、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有著胸懷坦盪的大智慧。2、忠貞不渝、為國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在民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有這樣一句俗話:「三個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足見他影響之深廣。自諸葛亮初出茅廬之始,便立刻成為蜀漢——劉備集團中的核心人物。劉備曾說,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不僅對他言聽計從,而且付以幾乎全部的軍中大事,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實際上上成為蜀國的最高決策人。諸葛亮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諸葛亮身上,集聚了許多政治家的美德和超人的智慧。他的智多謀更為人們津津樂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僅如此,他還能隨機應變,如「空城計」的運用。總之,諸葛亮是中國老百姓人人喜愛的人物。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❸ 有關諸葛亮的高考滿分作文.
諸葛亮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國歷史上,德才兼備的人不少,但象他這樣集智慧與人格於一身,可謂絕無僅有。他所張揚、實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精神,為歷代所推崇備致。
諸葛亮的人格、節操、風范,概括起來是如下四個方面: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博覽群書,廣交士林,關心時勢,每自比管仲樂毅,負有擔大任、致高遠的遠大抱負。但他又絕不是那種醉心於功名利祿、汲汲於榮華仕進的俗子。事實上,當時曹操稱雄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朋友石廣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卻不為所動,其兄諸葛瑾在東吳頗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後,劉備三顧茅廬,以千古未有的求賢至誠深深打動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廬,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書》中,諸葛亮曾如此諄諄告誡:「夫君子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節操的真實寫照。
盡瘁國事,忠心輔政。諸葛亮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劉備很信任他,臨死託孤於他,並大義地提出讓出家天下,但他沒有奪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殫思竭慮,「親理細事,汗流終日「,最後以身殉職,病死軍中,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輔佑後主,實際上是執一國之政,出帥入相,但後主並不感到他的威脅,群臣並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無私,國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賢,清正廉明。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聾發聵。諸葛亮如此進諫後主,他本人則更是任人唯賢的典範。托志忠雅的蔣琬,清廉有才的費禕,智勇雙全的姜維,都到他的重用和培養。他死後,這幾人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注。託孤大臣李嚴運糧失責又慌報軍情,被諸葛亮廢為平民,但對李嚴之子仍加以信任,並促進他勸父改過自新。由是李嚴不僅不抱怨,而是心懷感激,諸葛亮去世,李嚴因悲痛發病而死。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曉之對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潔上,亦堪稱典範。他曾上書後主,如實申報個人財產。書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一家可以溫飽,臣隨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給,決不別作經營,增長私產一寸,臣死以後,如查出
❹ 賽諸葛亮初中作文
我最敬佩的《三國》人物就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初出茅廬就散發出軍事家的風彩,他面對危險鎮定自若!
我曾經讀過許多有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其中令我最敬佩的就是他在平陽時開門退敵的故事。
諸葛亮在平陽時,派遣魏延整合大軍向東進發,自己只留萬餘人守住平陽。此時,司馬懿帶領20萬大軍要和諸葛亮作戰。派出的軍探回報司馬懿說:「諸葛亮城裡面的兵力很少,火力量很小,我們大軍進攻肯定可以取勝。」
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大軍即將來到,怕他逼自己一戰。因此想要趕往與魏延的部隊會合。但由於距離遙遠,看來一定趕不到,將師士兵都非常驚恐,一時間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才好。
一天,諸葛亮的神色態度完全如平常一般從容自在,命令軍中將軍旗戰鼓收拾一邊,不可隨便出城,又命令將城門大開,四處打掃干凈。然後自己坐在城門之上,面帶微笑,悠然撫琴,沒有絲毫的慌亂,身邊只有兩個小童陪伴。
司馬懿已經率領大軍到達城下,看到此番情形,一時間竟然不敢攻打,他一向認為諸葛亮為謹慎,現在突然展現兵力弱小,疑心有伏兵,於是率部眾往北到山間去。
第二天吃飯時刻,諸葛亮與參謀佐使拍手大笑說:「司馬懿一定認為我素來膽小,此次大開城門,可能城裡有重兵埋伏,於是就沿山路而去了。」
軍探回報,情況果然如諸葛亮所說的。後來魏延率領部隊與諸葛亮會合,情況好轉。司馬懿後來知道了,但已經失去了這大好時機,懊悔不已。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但我更明白了諸葛亮是個有才華,有勇有謀的人。「草船借箭」「空城計」「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等一個個傳奇故事,讓他更具有傳奇色彩。我不得不說,我敬佩諸葛亮!
❺ 中考滿分作文,,關於諸葛亮的!!!
給諸葛亮的一封信
驚悉街亭失守,閣下追思先主遺言,思過責己,且自貶三級,竊以為不智也。先生既為 「 中華智星 」 ,又有 「 鬼神不測之機 」 ,應善為自謀,如何能陷自己於不義,自毀前程呢?小子雖不才,也願為先生謀劃一二。
其一,街亭之失,馬謖之過。兩軍相接之初,先生運籌帷幄,調兵遣將,且一一授以戰術要訣,可謂勞心盡力,周詳之至。然馬謖違先生節度,舉動失宜,最終失了街亭。先生完全可以 「 舍車保帥 」 ,將干係推得一干二凈,何苦大包大攬呢?自古 「 刑不上大夫 」 ,先生貴為一國丞相、三軍統帥,即使擔當 「 領導責任 」 ,亦不過檢討反省、做做樣子而已。而先生竟自貶三級,亦太過耳。
其二,失掉街亭有過,保全軍民有功。街亭既遇險,先生並未驚惶失措,而是指揮若定,設疑兵擾敵,設伏兵斷後,令修劍閣,以備歸路,使蜀兵盡回漢中,且智收姜維,撥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入蜀,糧草輜重並無一失,保存了出祁山、定中原的實力。更不用說於空城之上,焚香操琴,以一人之力拒十五萬魏兵。如此看來,先生非但無過,而且有 「 驚天地,泣鬼神 」 之功。而先生居然不懂辯證法,看不到北伐的大好形勢,只盯著 「 陰暗面 」 , 「 鑽牛角尖 」 。先生雖謂孔明,何其不明也!
其三、可虛美,可隱惡。街亭之失,往好處想,可以說為六齣祁山、九伐中原積累了經驗(哪怕是負面的)。按時下的說法,只當交了 「 學費 」 。先生一出空城計,軍民看得真切。可以差一干 「 筆桿子 」 寫成《三尺瑤琴退雄兵》的長篇報告文學,在《蜀國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白帝城託孤時,先主曾囑咐馬謖其人,不可重用。這段歷史委實對先生不利。但除了先生之外,直到如今還在搞什麼 「 失街亭,誰之過 」 的討論。有人更是把矛頭指向先生,說什麼 「 知人不明,用人不善 」 ,嚴重影響了領導的威信。以後的工作如何開展?真是 「 成也宣傳,敗也宣傳 」 吶!
先生深諳行軍用兵之理,於為言之道則一竅不通。長此以往,怎能不落得個 「 出師未捷身先死 」 的結局?故為先生謀劃,望先生三思。
我也追「星」——諸葛亮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邇。提起他的名字,就是民族智慧的象徵,鞠躬盡瘁的典範。
諸葛亮的一生,表現了忠誠、勤勉、開明、智慧。其中我最佩服他的忠誠與智慧。
忠誠,是諸葛亮最大的特點。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和言聽計從的信任,他在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走夏口時全心輔佐這位危主,毫無二心。竟使劉備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為由,在公元221年稱帝,史稱「蜀漢」。在劉禪登基後,他更是忠到了愚忠的地步。他將劉禪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這並非奪權,而是在盡一個「相父」的忠。而且他的兒子諸葛瞻與孫子諸葛尚亦不辱先祖之英名,面對強敵臨危不懼,憤然沖入敵陣,直至戰死。三代忠烈,皆為「忠」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諸葛亮的成就使他幾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詞。
他年少便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雖隱居於卧龍崗卻洞悉天下之事,做出了流傳後事的「隆中對」。在群雄並起之時,他慧眼識主佐劉備,在劉備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之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火燒出了劉備的霸業。他舌戰群儒,才壓東吳九郡八十一州,聯吳抗曹。談笑之間,八十三萬曹軍灰飛煙滅。爭漢中,安邦定國;平南蠻,擴大疆土,都無不閃耀著其智慧的光芒。諸葛亮無愧於一個軍事戰略家,雖一生戎馬倥傯,卻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涌,智謀縱橫、出神入化,謀略蓋世、料事如神,機警過人,思維敏捷,不愧是羽扇綸巾智多星。
諸葛亮的一生,既壯烈,也有遺憾。而他能紮根在我的心中,是因為他的宏才大略和他那一顆無比正直、善良、誠實的心,這也正是我崇拜他的原因。我永遠記住他,永遠為我們民族曾出現過這樣一位偉大的智者,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道德家而自豪。
❻ 寫一篇關於諸葛亮的作文500字
我認為:對諸葛亮的評價應該秉承著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一分為二看待。縱觀諸葛亮一生,應該說,他是光輝的,但是人非聖賢,當然,他有很多缺點。
首先,他的功績應該肯定。
四川今天北稱為:天府之國。究其根源,來自於諸葛亮治蜀之功。大家知道在劉備入主西蜀之前,西蜀乃蠻荒之地。人民蒙昧,野獸出沒,生產力極其落後、低下。經過諸葛亮的治理,生產力躍居全國前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治安空前良好,做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境地。蜀地開始成為中國富庶、繁華的地區之一。諸葛亮還發明了很多農耕器具,以利於農業生產。所以,至今蜀地老百姓還懷念諸葛亮的功績。這是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有人會說,諸葛亮逆歷史潮流,扶持一個沒落的漢王朝,是歷史退步,是倒行逆施。這對不對呢?值得商榷!在當時哪個歷史背景,諸葛亮的選擇無可厚非。按一些學者所言,諸葛亮應該幫助曹操完成統一大業,而不是慫恿劉備三分天下。我覺得不是這么簡單。第一,曹操值不值得賢士們幫助統一華夏。我們看看曹操所作所為,盡管算是個英雄,但是殘暴不仁,冷酷多變,並不是天下福祉。況且曹操出身宦官,讓好多士人看不起,也沒有統一華夏的號召力。諸葛亮選擇劉備是多方面的:一是,劉備禮賢下士,誠心招納賢士。二是,劉備漢室宗親,有號召力。古人特講究門第。要說,西漢末年比劉秀出色的人難道沒有嗎?還不是他室漢室宗親,有號召力,又有謀略,才有許多賢士去幫他打天下。三是,在劉備處,知識分子完全有了用武之地。劉備放手諸葛亮去干,言聽計從。讓古代知識分子的夢想得到實現。擁有一個開明、信任的君主,有一個施展報復的舞台!這是多少代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再者,劉備寬仁,愛民,有作為明主的先決條件。得民心者得天下,諸葛亮的選擇是對的。
另外,諸葛亮也不是提倡分裂。他在隆中對曾說得很明白:聯吳抗曹,以待時機,滅吳統一華夏。只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才長使英雄淚滿襟!時勢讓滿腹才華的諸葛亮沒辦法。
況且,我們知道,直到唐以後,士族勢力才逐漸消亡。那時,正處反動的士族勢力猖狂的時候,諸葛亮盡管雄才偉略,但是擋不住這股逆流。(註:曹操和孫權也曾努力消除士族勢力,但是沒成功,卻成為士族勢力的維護者)
再者,諸葛亮極大的促進了西蜀的文化。經濟建設。似的西蜀數百年後,人才輩出,文星璀璨,產生了如蘇東坡、李白等大文豪。經濟上人民富裕,蜀地富庶。
諸葛亮還注意搞好民族團結,「七擒孟獲",讓西南少數民族歸化漢文明。起到了融合民族,傳播漢文明的作用。
對國內,諸葛亮依法治國,獎罰分明,讓蜀國成為三國中唯一的「文明之邦」。對外,諸葛亮聯合東吳,抗擊曹魏,努力實現統一大業。
但是,諸葛亮的確有缺點。
首先,他不注重人才的培養,致使「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足可見蜀國人才嚴重斷層,後繼無人。
再者,他沒有制定選賢納士的好政策。致使好多英雄豪傑游離在政權之外。
第三,他自己本來士倡導民主、任人唯賢的。但最終走上了反面,他自己獨斷專行,不能聽取別人的寶貴意見。如,他多次伐魏,有大臣提出,多年征戰,國庫空虛,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這是多麼遠見卓識的建議,但是諸葛亮端出劉備先主,執意伐魏。結果勞民傷財,最終被司馬氏所滅。
最重要的是,他分不清指責范疇,竟然「親校薄冊」。這種小吏所作之事,一個堂堂丞相作,可見他分不清主次
❼ 關於諸葛亮的600字作文
獨自踏著月色,叢中漫步,只覺一縷微風拂過,思緒已飄然散去。回過神時,一段悠悠元曲聲中,他羽扇綸巾,娥寬博帶,帶著幾分自信和從容凝視者我。
定眼望去,眼前的老者,那嶙峋的軀干如嵌入了白皙的長袍中,但那混濁的眼神中抹不去那一絲精明,有如一位仙風道骨的隱山居士。
「小生見過前輩,不知前輩何許人也。」
「老者右手輕捋長須笑答曰:吾名諸葛亮,先帝封號諸葛武侯。」
時間在在這一刻似乎停止了,只剩下潺潺的流水聲和輕輕的風。此時無聲勝有聲,夜幕下站立的我肅然起敬,面前的老者給人和藹的感覺,給人一種胸中藏有百萬雄兵之感。。
問世間誰是英雄?西楚霸王項羽,驪酒臨江,橫槊曹公,更驚起南陽卧龍,便成名於八陣圖中,天下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我的心不斷的躍動,血液沸騰了,雙手微微緊握,炙熱的雙眼中流露出的,正是激動;
「諸葛先生,小生自小佩服您的才智,更敬重你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情操,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更是傳誦千古。」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名利不過是浮雲罷了,不應過多看重。」
「先生教誨,小生緊記於心。」
亮雲:「敢問今日當政著誰,是曹氏後裔嗎?」
「今當政者乃共產黨。」
亮雲:「當政這定位明君,放眼望去,一派繁榮,亮自愧不如。」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小生不清楚先生為何認為曹氏後裔當政?」
亮雲:「少主何德何能,亮自有分數,東吳孫權與曹相比仍欠缺三分,自怪亮不能報先帝之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與舊都。」
「先生所無需自愧,先生以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蜀國多年,譜下了令後人敬佩的傳奇樂章,為人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是我等定將效仿,小生受益匪淺。」
亮笑曰:「汝所言極是,吾倒太拘泥了。」
嶙峋的軀干,一把羽扇輕搖,他的身上擔當這整個蜀漢,月色下的他是孤獨的,一股無奈之情,卻不能被時間所消磨,淡淡的憂傷,卻不能輕易彈淚,深深的落寞只能埋藏於心,只言」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平庸,不免於下流矣。」
風再次拂過,時間似乎又開始流動了,寂靜的月色下卻只剩下我一人,那嶙峋的白衣老者早已離開,但那不變的自信,從容的臉龐中分明多了分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