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豁達素材 高中作文200~300字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生活在自在與豁達的心境中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遠完美的東西,就像你認為自己已經一切准備就緒,結果等到了機場才發現沒有帶身份證。 我們永遠都會有追求,就我的體會而言,追求是為了增加幸福感。 說到遺憾,卻總是存在的。追求了會有遺憾,不追求也會有遺憾。追求了,你沒有得到會有遺憾,但還是要追求。如果每天渾渾噩噩地過去,你會發現生命沒有意義。 人生的起點沒有辦法選擇,所有人的起點都不一樣,但是坦白說人生的終點是可以由我們自己去選擇的。你要設計怎樣的程序,打開怎樣的生命界面,要看自己是怎樣的系統。在這個世界永遠不可能是槍指揮腦袋,是腦袋指揮槍。你能走多遠,主要是看你的腦袋指揮你走了多遠。 如果生活中沒有痛苦,那麼生命就沒有了意義,同時也正是因為生命有了意義,才更加需要追求和努力。我問過李寧,為什麼當世界冠軍站到領獎台上的時候總是淚流滿面,這應該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才對,但為什麼沒有人笑著拿獎? 李寧說,當站在冠軍領獎台上的那一刻,感覺到自己過去十幾年的汗水和傷痕都得到了承認,不由自主便留下了幸福的眼淚。 人這一輩子,痛苦和幸福是等量的,所以不要一下子就把幸福用完,要學會用慢慢來的心態,拉長你的幸福。生命中很多東西是需要慢慢等待的,愛情、成功、機會都需要等待。有人講來世,但我始終認為要努力做到今生今世每一天都過好就好,為何要期待來世,若到了來世發現也不過如此,那還要期待再一個來世嗎?耐心加上等待,同時相信每一天都會過得精彩,我們也便不再需要期待來世。
2. 以豁達為話題的作文
找尋一份豁達
「春來草自青」,這是佛家的一句禪語。春天自然會來,草兒自然會青,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那麼豁達。
古語說,「女思春,士悲秋」。倘若如杜甫陸游心念社稷,憂國憂民倒還罷了,可現實中卻有許多人,並沒有憂愁事,卻生了憂人憂己的毛病。他們的憂是為功名、為利祿、為香車、為嬌娃。心緒混沌繁雜,難得片刻寧靜。他們不明白「春來草自青」,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關鍵的是要有那一份豁達。
有這種豁達不易,這要有一種胸懷。古人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許將整個世界都裝進胸膛,把心當天地,一切慾望對你而言都渺如螻蟻;而待在牆角里孤芳自賞,一切慾望對你而言都碩大如天。
就如同那個 「奮厲有當世志」的蘇東坡;他科場得意,天子賞識,一時間幾乎仕途似錦;可在歷經官場磨難之後,為什麼沒有被摧毀得轟然到地,煙消雲散?正是有一種博大的胸襟,也正因為這種胸襟,讓他面對現實生活中種種不如意和個人的悲愁,從個人的情感上升到了理性的曠達,
在蘇軾的思想里,有儒、有道,有禪。禪,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欲仕則仕,不以仕為高;欲隱則隱,不以隱為高。」這是蘇軾評價陶公時說的。做官時,陶公沒有把自己當成是稀世的珍珠,歸隱時,自然泥土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喜歡陶公的泰然、坦然、陶然、怡然。他就像南山腳下的泥土,為自己創造出一份寧靜。他把自己當成泥土,但這泥土卻盛開出菊花,散發出幾千年不斷的幽香……
封建時代的文人,幾人能如陶翁?他們或如孟浩然鬱郁寡歡,抱憾終身;或如阮籍、嵇康,終日「嗜酒」,佯狂煎熬。都不像陶淵明的歸隱,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執著於田園生活,平靜地拒絕著朝廷對他的再次起用。
又如周國平先生,他在文革期間被「囚禁」在一個偏僻荒涼的小縣接受改造,這意味著其才華有被埋沒的危險。然而他拋棄身邊「積極分子」的冷嘲熱諷,用那顆放大了的心去思索生命並努力學習和寫作,最後以「哲學家」著稱於世。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人們應該學會對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產生一點兒超越,因為也許人的生命本質上就是一粒土,一粒沙。一粒土的命運既然不能落到工匠的手中變成一件堅硬的陶器,那麼就平靜地鑽進蚌殼,等待它發出耀出奪目的光華。
美國戴爾卡耐基曾對人生做過這樣的評說:「只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個人就會很快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活成珍珠一樣的人,但你不能把自己看得跟珍珠一樣。把自己看成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泥土何不清香,道路才是永久。
3. 高中作文素材:豁達200~300字
想得開,看得破,這就是「豁達的人生」!
人生,往往因為想不開、看不破,所以煩惱重重.一間房子,沒有門出去,長久關閉在裡面,怎麼會快樂呢?住在一座古城裡,多時不能出城,你也會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太狹小了.我們好名,被名枷給捆綁了;我們好利,被利鎖給縛住了.人陷在自私的感情里,就會有所執愛;愛得沒有自由,愛得沒有出路,愛的束縛,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豁達的心胸.不能豁達的人生,被圈圈圈住,被框框框住;所謂「坐井觀天」,那裡能看到廣大無邊的天地呢?
世間的凡夫眾生,往往被一個人就能捆鎖住我們;一句是非也能左右我們.在無明的人我是非裡面,沒有豁達的心情,沒有豁達的觀念,想要獲得快樂,實在難矣也!
有的人,對金錢放不下,做了金錢的奴隸;對物質放不下,做了物質的囚徒.有的人為了守住一棟房子,不肯出外旅行;有的人養了一隻寵物,就不許其它的貓狗入內.有的人為了盡孝守墓,荒廢了多少年輕的歲月?有的人為了一個官位,不惜一切的鑽營.如果我們能有豁達的人生,「心量如同虛空界,思惟多如恆河沙」,那裡會被世間的這許多葛藤牽絆呢?
古代有一位金碧峰禪師,過份喜愛他乞食的玉缽,因為一念貪執,幾乎被陰間的獄卒拘去,幸虧他覺醒得早,擲破玉缽,捨去貪念.他說:「若人慾拿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此即突破貪執的觀念,而進入到豁達的人生.
彌勒菩薩的「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彌勒不被布袋所拖累,金碧峰不為玉缽所拘囚;乃至趙州不受趙州茶的操縱,雲門不受雲門餅的牽絆,萬事能夠放下,那是何等逍遙自在的人生啊!
甚至莊子的「鼓盆而歌」,善慧大士一家人的「坐化立亡」,王打鐵在火爐邊的「站立往生」,丹霞禪師覺悟「考官不如考佛」而剃度等;他們能夠「擁有」,也能「空無」,他們在功名富貴、窮通得失之間,都不忘自在,這就是豁達的人生.能夠心胸豁達,人生何其美好啊!
4. 以「豁達」為題的作文
找尋一份豁達
「春來草自青」,這是佛家的一句禪語。春天自然會來,草兒自然會青,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那麼豁達。
古語說,「女思春,士悲秋」。倘若如杜甫陸游心念社稷,憂國憂民倒還罷了,可現實中卻有許多人,並沒有憂愁事,卻生了憂人憂己的毛病。他們的憂是為功名、為利祿、為香車、為嬌娃。心緒混沌繁雜,難得片刻寧靜。他們不明白「春來草自青」,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關鍵的是要有那一份豁達。
有這種豁達不易,這要有一種胸懷。古人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許將整個世界都裝進胸膛,把心當天地,一切慾望對你而言都渺如螻蟻;而待在牆角里孤芳自賞,一切慾望對你而言都碩大如天。
就如同那個 「奮厲有當世志」的蘇東坡;他科場得意,天子賞識,一時間幾乎仕途似錦;可在歷經官場磨難之後,為什麼沒有被摧毀得轟然到地,煙消雲散?正是有一種博大的胸襟,也正因為這種胸襟,讓他面對現實生活中種種不如意和個人的悲愁,從個人的情感上升到了理性的曠達,
在蘇軾的思想里,有儒、有道,有禪。禪,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欲仕則仕,不以仕為高;欲隱則隱,不以隱為高。」這是蘇軾評價陶公時說的。做官時,陶公沒有把自己當成是稀世的珍珠,歸隱時,自然泥土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喜歡陶公的泰然、坦然、陶然、怡然。他就像南山腳下的泥土,為自己創造出一份寧靜。他把自己當成泥土,但這泥土卻盛開出菊花,散發出幾千年不斷的幽香……
封建時代的文人,幾人能如陶翁?他們或如孟浩然鬱郁寡歡,抱憾終身;或如阮籍、嵇康,終日「嗜酒」,佯狂煎熬。都不像陶淵明的歸隱,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執著於田園生活,平靜地拒絕著朝廷對他的再次起用。
又如周國平先生,他在文革期間被「囚禁」在一個偏僻荒涼的小縣接受改造,這意味著其才華有被埋沒的危險。然而他拋棄身邊「積極分子」的冷嘲熱諷,用那顆放大了的心去思索生命並努力學習和寫作,最後以「哲學家」著稱於世。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人們應該學會對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產生一點兒超越,因為也許人的生命本質上就是一粒土,一粒沙。一粒土的命運既然不能落到工匠的手中變成一件堅硬的陶器,那麼就平靜地鑽進蚌殼,等待它發出耀出奪目的光華。
美國戴爾卡耐基曾對人生做過這樣的評說:「只要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個人就會很快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活成珍珠一樣的人,但你不能把自己看得跟珍珠一樣。把自己看成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泥土何不清香,道路才是永久。
http://e.people.com.cn/GB/116076/123864/7353617.html
豁達,我的名片
作者:客家郎
金勾銀勒,紅箋小字,寫盡生平意;雕欄玉砌,登高攬月,望斷天涯路。清風細柳,燕草飛花,哪裡有種青青河邊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何處尋得昔時王榭燕?
浪淘沙,臨江仙,獨倚小樓卻惟有過盡千帆皆不是。浣溪紗,憶秦娥,寄情山水卻仍有東邊日出西邊雨。豁達看世,世皆豁達。世界美如斯,又怎能讓愁苦的烏雨爬上眉梢,遮斷了我對人間無窮無盡的凝望呢?
攤開一卷《清明上河圖》,品味昔日臨安城的繁華。那荷擔的挑夫肩上紅的綠的,是要去趕早市的水果,還是挑不動的沉沉歲月?那粉霞玉披的嬌娘臉上金的銀的,是要去會情郎的細細裝扮,還是千年前已然存在的時光塵埃?翻開一冊《紅樓夢》,夢醉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石頭緣,夢痴的是朦朦朧朧,欲說還休的鏡中緣,夢醒的是碎瓊亂玉處僧袍獨歸的凡塵緣。而我,豁然立於時空這端,持一杯香茗,就著滿地不曾清掃的月光,避開臨安之盛與紅樓之嘆,獨拈一個「美」字。風清雲淡,笑看書中百態,榮華富貴竟成過眼煙雲;寵辱不驚,深諳滿紙荒唐,盡得個中滋味。
俯仰世事十八載,豁達已然成為我獨行的名片。再不求太多的豐功偉業使我的形體枯槁,再不羨慕過多的金錢榮耀來堆積我人生的春天。我只需靜坐於心靈與思想的高地上,獨眠。與我同行的,是荷鋤賞菊的陶公,是千里共月的蘇軾,更是「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太白。金撙清酒,賞不盡的春華秋實;順流移舟,吟不完的山清水秀。我們哪有時間拋擲在病弱的秋海棠中,去做那副已被重復了千遍萬遍的悲秋之圖呢?哪怕行走在鋼筋水泥的都市森林裡,只要銜著一顆豁達的赤子之心,依然能從牆角瓦隙中讀出人生況味,可不?陶公早已點破了「心遠地自偏」的真諦,那麼街邊花販的一束黃菊,便也能道破「晉陶淵明獨愛菊」的千秋不了情。
就讓豁達成為我的羽扇,去支起五丈原上隕落的將星,就讓豁達成為我的長刀,去挽救敗走麥城後凋零的功業,就讓豁達成為我的名片,成為我的名字,成為我的代名詞吧!讓歲月晝夜在我瞳中交替,讓世界在我胸中生長,讓生命萬古長青!
http://www.zhangzhou-window.com/2007/other/lhbx_page.asp?id=603
5. 有關豁達的作文
找一找 蘇東波的詩詞 很多和豁達主題相關,他的人生雖充滿波折,但在朝期間,他直言敢諫,不懼權貴;在貶期間,他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
6. 樂觀 曠達 進取的三個作文素材
悲觀者總是看到灰暗的一面,而樂觀者總是看到光明的一面。我們有權選擇做一個悲觀者還是樂觀者。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滿陽光,要想駕馭好自己的人生,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只能選擇樂觀。
一味抱怨的悲觀者,看到的總是灰暗的一面,即使是春天的花園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斷的殘枝,牆角的垃圾;而樂觀者看到的卻是奼紫嫣紅的鮮花,飛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裡到處都是春天。
故事:有一位父親想對自己的雙胞胎兒子進行一次「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一天,他買了許多新奇的玩具給悲觀的兒子,又把樂觀的兒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裡。結果,悲觀的孩子泣不成聲,父親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新玩具呢?」「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父親嘆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樂觀的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里玩著什麼。「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里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改變一個視角,生活就隨著改變了,痛苦的對面是快樂,哭泣的對面那是歡笑,與悲觀相對的則是樂觀,事物都是由多個層面組成的,就看自己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改變一個視角,生活就跟著改變了。
有兩個人同時遙望夜空,一個人看到的是沉沉的黑夜,而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繁星閃爍,這就是樂觀與悲觀的區別。
樂觀的人生,是浮盪在地平線那裊裊升起的熱望與希冀,是普照生靈的不息的陽光,更是尋得一份曠達與美好的鋪墊與勇氣。人生就是選擇,你選擇如何去面對各種處境。歸根結底,是你自己選擇如何面對人生。務實的樂天派,面對重挫也能應變,永不言敗。生活應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心情坦盪和樂觀的態度。挫折和教訓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
7. 13歲奇才孫天昌高考滿分作文 豁達
那個不是高考作文吧 那個是他九歲的時候寫的文章···
是楚莊王絕纓之宴上的寬宏版大量;是韓信被辱後權的揮之而去和衣錦還鄉之後的寬容忍讓;是勾踐降吳為奴之後的坦然自若;是一位老者在傳家之寶被鑒定為贗品之後的淡然一笑。這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更是一種修養……退一步海闊天空。當你面對無關原則的小事小非時,不妨讓一讓;當你遇見總想占你便宜的人時,不妨退一退;當你遇到別人無端指責時,不妨忍一忍,這就是一種豁達……
8. 高考滿分作文《豁達》
你知道,你愛惜,花兒努力的開。
你不知,你厭惡,花兒努力的開。
——題記
這次新年,我特意回母校一趟。
坐在車上,我望著車外的景物發呆,腦子里凈浮現出兒時的畫面:每天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去上學,路上碰到同學,敲他一下,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一本正經地走著。待他過頭來看自己時,卻有忍不住笑了,然和他你追我趕的瘋到學校;上課時總會不時地看看錶,想,快點下課啊,我好趕著到小賣部買根冰棍,一邊吃一邊看《七龍珠》,或者時幾個人一夥,來玩「貓抓老鼠」的游戲,再或者把早已准備好的畫片拿出來拍……直到老師叫自己的名字時,才發現還在上課,心裡一陣驚慌。幸好同桌知道答案,來了一招「千里傳音」自己才僥幸躲過一劫。作為報答,下課要麼請他吃一根冰棍,要麼故意輸幾張畫片給他,抑或是讓他當「老鼠」,自己做「貓」……
這樣想著想著,不覺車子已經到站。
從車上下來,我的心中既有欣喜,也有不安,多年不見的母校,究竟會怎樣呢?
我走在兒時走過的道路上,雖然周圍的景物沒有太大的變化,但自己心中卻早已沒了兒時的感覺。
終於到了母校——這所留下我幾乎所有兒時回憶的學校,這所教育了我六年之久的學校。我從她的容顏里分明感受到一種歲月的殘酷和變遷。以前的教學樓更顯殘破之跡,牆上刻滿密密麻麻的文字,只有那些早已高出我的松柏和那用慣的課桌,讓我的心中有一絲溫暖。我走進教室,看著牆上的字,聽著窗外的鞭炮聲,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走到桌子旁坐下,我像回到了從前。我突然看到桌上有兩個極不雅觀的刀刻的字:豁達。我的思緒在飛馳,記憶在搜所,我終於明白,那是我六年的總結和思考。我明白,在這個本是新年的日子裡,我應當是快樂的!
只是心中還有已點點難以釋懷,和朋友的交往,和父母的溝通,和老師的交流,還有和自己的約定,讓我的心忽的沉重。「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耽擱,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那我的「豁達」呢?那在我曾經理解為把所有有害的東西都扔到深谷中,然後行走在康莊大道上的心情呢?我知道,我早在撫摸「豁達」二字時找到了!
所以,新年快樂吧!
9. 急求一篇高中議論文關於豁達的胸襟方面800字
豁達胸懷與和諧社會
今日的社會日益紛繁復雜。頭頂上的藍天有時也有烏雲;腳底下的大地並非盡是平坦之道。讓人煩惱、憂愁,甚至無法容忍的事情經常摩肩接踵而至。這就要求一個人應有胸懷、有肚量、有涵養。寬以待人,嚴於律己。不計較一言一語一事的得失。通過個人的胸懷、肚量、涵養來顧全大局,構建和諧。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胸懷、重涵養的民族,這是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特點。春秋時期有個「管鮑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鮑叔牙是兩個好友,共同做買賣,一起從軍打仗。合夥做生意時,鮑的本錢比管的多,賺錢後管卻多拿一份。旁人不服,鮑為管辯解,說他家裡窮,理應多拿一份。打仗時管仲往往躲在後面,撤退時他跑得最快。別人不滿,鮑叔牙仍為他辨解,說他家有老母親,是出於孝順之心。鮑叔牙的胸懷感動了管仲。後來,他們成了患難之交,攜手干出了一番成功事業。
胸懷,是一種肚量。俗話說:「宰相肚裡撐得船」,就是允許別人的反對,不計較別人的態度。史書曾載:完璧歸趙後,由於藺相如功績共認,趙惠王封其為上卿,位於廉頗之右。廉頗是位老將軍,見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居我上」,十分不滿。宣稱:「我見相如,必辱之」。藺相如認為:「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便處處忍讓,表現了豁達的胸懷,歷史上留下了千古傳說「將相和」的故事。
胸懷,是一種涵養。遇到不順心的事善於自我解脫,即不急不躁,從容冷靜。拿得起放得下,不耿耿於一時之得失,這是一種令人敬重的涵養。清朝年間,安徽桐城有個名叫張英的人,官至文化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其父就是備受雍正帝、乾隆帝倚重的清朝大臣張廷玉。張英老家在桐城與一吳姓為鄰。宅旁有塊空地被吳家佔用。吳家越界當屬無禮。堂堂尚書門第,家人此能坐視受辱。遂馳書於京都。張英閱書信後賦詩一首寄回家中:「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4句小詩勸說,語氣謙和,豁達胸懷躍然紙上。吳家既感動又佩服,也讓出了三尺地,便成了六尺巷。前年,我們一行到安徽省合肥市參加《中國鐵路文藝》雜志一個筆會時,特意到六尺巷游覽過。這條僅6尺寬,百多米長的小巷保留至今,並成為旅遊熱點,可見人們對具有豁達胸懷,明理知讓的人是敬仰的,是不會忘記的。面對小事目光短淺,心胸狹窄,互不相讓,兩敗俱傷的教訓,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講胸懷、講肚量、講涵養,並不是不講原則。胸懷是種姿態,是種境界。在同志、朋友、親人、同胞之間,對不同意見者,特別是對那些傷害自己的人,應採取寬容、諒解的態度。有豁達胸懷的人,具有寬廣的理解力和謙讓精神。上世紀初,梁啟超和陳寅恪同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梁的聲望、資歷和年齡都比陳要高。但陳同梁二人在學術上分岐很大,以陳寅恪學術上的鋒芒畢露和氣質上的心高氣傲,常在詩文中對梁啟超加以嘲諷。但梁啟超每次看到後都一笑置之,原則問題不讓步,非原則問題不計較,兩人關系一如既往。這說明,你以豁達的胸懷諒解別人的過失,等於給別人留下一個改正機會,有利於今後雙方在各種場合產生一種良性互動。當然,胸懷是講原則的,胸懷是有限度的。過分了是種縱容,到了極限斗爭必不可少。
在人際關系中,以豁達胸懷待人接物,作為一種處世方式或生活涵養,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社會上有些年輕人血氣方剛,要強好勝。即使明白應該胸懷豁達的道理,但事到臨頭,容易心血來潮,干出沒胸懷、不理智的事來。俗話說:「忍一聲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忍」和「退」,就是胸懷,就是肚量,就是涵養。這是一種長期的、艱苦的脾氣和性格鍛煉、培養、熏陶過程。
當今社會雖然競爭激烈,但是人與人需要相互支持而生活,相互依靠而工作。社會上各類人都有,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因此,惟有錘煉成豁達胸懷和培養為良好涵養,才能適應這個社會,才能構建和諧社會。
10. 13歲考入清華的天才少年高考滿分作文《豁達》有嗎
豁達
豁達,是楚莊王絕纓之宴上的寬宏大量;是韓信被褥後的揮之而去和衣錦還鄉之後的寬容忍讓;是勾踐降奴之後的坦然自若;是一位老者在家傳之寶被鑒定為贗品之後的淡然一笑。這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更是一種修養------
貧窮困頓,並不可怕;富貴發達,也不可喜。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擁有大智慧的心,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奮力爭取,什麼時候該謙虛忍讓。成就人的往往不是才能,而是超然灑脫,看透世情的智慧之心。
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設立道德底線。事情萬不可做絕,給別人留出退路,就等於自己前進了。
能忍人所不能忍者,必能成人所不能成。
水從不會去想那麼多,它只管向前流去。遇到什麼,就在完成自己的積累之後漫過去。如果不行,那就繞過去。最終它還是到了它想要到達的地方。
人老了,知道前邊的日月是什麼樣子;人年輕,就不曉得以後的歲月是什麼光景。<br>仁者心懷天下,智者上下通達。留意我們身邊的人,可以讓我們寬容地看待這紛雜的人世間;當他人需要時幫一把,我們的心將走向更寬闊的境界,會活得謙虛而有意義。
聰明是有止境的,愚蠢是無止境的。
如果你以為你聰明,那你不是;如果你以為你幸福,那麼你就是。
父母是全天下最好哄的人,只要孩子一句甜話,他們就覺得這輩子為你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之所以前行,在於感恩;人之所以快樂,在於豁達;
人之所以成熟,在於受傷;人之所以放棄,在於選擇。
心把快樂當成了方向,就會容納很多東西,不怨恨,不指責,不把痛苦當成痛苦品嘗,然後,生活就變成了另外的樣子。
低調是一種品位,擁有這種品位的人,在塵世間看似遮蔽了自己,卻在人格上閃亮著自己。
每個人既不完美也不完全,但絕對都是完整的。意思是說,該有的優點、缺點都有,才算是一個真正完整的人,既然如此,就得學會接納自己的長處,也接納自己的短處;接納他人的優點,也接納他人的缺點。在接納與欣賞的過程中,我們會得到最大的釋放和自由,以更寬闊的心胸,包容周圍每個完整的人。
冰心老人說過:「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這句話讓我欣喜了快一輩子!是的,這世界就是因為有了女人,有了母親,有了母愛,才如此亮麗燦爛、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