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生寫作文時遇到的問題

中學生寫作文時遇到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02 01:14:45

1. 目前中學生寫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一是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提起寫作文就頭痛,有時老師要求時間久了,為了完成任務就抄作文書。所以有時改作文我也頭疼,看到學生寫的作文沒有創意我對批改作文也失去了信心。 二就是空話、假話連篇,一看就是編的。作文抄、編、湊,情況及其嚴重。 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1、語言不夠簡練。寫作時語句不通,原因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不善於積累和運用優美詞句;2、材料不夠充分。學生平時沒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對於生活的占滴小事不會仔細觀察從而導致寫作素材缺乏,一到作文時當然只有「皺眉頭、咬筆頭」了,面對作文題,心中無話可說不會收集材料,不會選材;3、中心不夠明確。寫作的內容過於重內容,輕立意,功夫都花在字詞句篇上。寫作時往往是湊字數所選取的材料不能為中心服務;4、內容不夠具體。學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無內容可寫,於是往往言不由衷,寫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學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對於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別說用心去感受。5、立意不夠新穎。不清楚各類文章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2. 中學生作文-當我遇到困難時

與困難同行
生活中,困難無處不在。但這些困難是成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原料,少了它,成功這能救人於苦海的良葯便無法製造。
記得上小學高年級時,我體育成績不太好。看著被人優秀的體育成績,再對比一下我的成績,我心裡真不是個滋味。我呀,從小就挺好勝的,當然這回我決心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體育成績。可是老天爺不公平,他把我造成個虎頭蛇尾的人,害得我的鍛煉計劃實施不到一周名存實亡了。不得已,我只好請教我的心理咨詢顧問 ——媽媽了。
媽媽告訴我:「堅持才能勝利,困難隨時都在伴隨著我們每個人。其實成功的人與不成功的人只有一線之隔,那便是能否克服困難。媽媽還送我八個字:堅持到底,消滅困難。
以後,我堅持每天鍛煉,並且隨時隨地提醒我自己那八個字:堅持到底,消滅困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那期末我體育得了良,我滿足了。
不錯,困難會隨時隨地地伴隨著我們。還記得那次,身為英語科代表的我把英語考砸了。盡管我到七中育才快一年了,也能承受考試不理想的心理壓力了,但以前考砸過的只限於語文和數學,這第一次英語考試不理想,難免有些不能承受。要克服這個困難談何容易?!可是想想媽媽平時在我考砸時鼓勵我的話,比如:堅持到底,消滅困難;堅持就是勝利;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些話語如春風拂面,帶走了我的壓力。我感覺輕鬆了許多,想像也是這個道理:越要怕困難,困難就越用力地來壓倒你;你若是不怕困難,迎難而上,那麼困難也會被你壓倒的。我有安慰我自己:這次不行,下次再來!果然,後一次考試令我很滿意,我有點成就感:此困難敗在本人手下也!

3. 關於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寫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早戀,是現在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現在,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在談論著這個既神聖又卑微的事。

早戀,我並不是說從小學或是更小的時候開始戀愛,那時的我們還太小並不知道什麼是愛,那時的我們認為是愛的東西,也許在我們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一種很幼稚的感覺。

早戀,在老師眼中是不被允許的,不管你怎麼解釋都是錯誤的。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只不過是認真再認真的學習,讓我們努力成為書獃子,考出優異的成績,他們就不會認為他們的精力白費了。而提到早戀,他們的臉色就會十分的難看,不管你的成績多麼的好,你是一個多麼聽話的好孩子,只要你與早戀有一點點的關系,你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早戀,在家長的眼中是孩子成功的絆腳石,不管你怎麼說都是不被認可的。父母眼中的好兒女也只不過是讓我們好好學習,以後有一份好的工作,然後,孝敬父母,不要白費了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而說及早戀,父母也許會給你當頭一棒。早戀,絕對不允許,它會耽誤了你的學習,你上課時不會用心聽講,只會掉入無底洞,永無止盡的掉下去。

早戀,初中時候的愛情是朦朧的,是我們的開始。它不滲加任何的渣子,比如權力,地位,金錢……這個時候的愛情是純潔的,不會被任何物質所控制,愛得轟轟烈烈,如痴如醉。這就是初中時候的愛情!~

早戀,高中時候的愛情是快樂的,是我們在茫茫題海中找到的一個歸宿。當我面對數不勝數的題目時,想想心中的他/她,想想我們一起渡過的快樂時光,會讓我們感到特別的輕松。這個時候的愛情是解壓的一種工具,在默默承擔著來自父母、老師多方面的壓力時,它給了我們慰藉,釋放了沉壓在心裡以久的種種壓力。這時,我們是快樂的。這就是高中時候的愛情!~

我這么說也並不是說完全贊成早戀,只是說一說在我心裡的早戀是什麼樣子的。是的,早戀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誰可以說一件事是絕對的正確或是絕對的錯誤呢?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兩面性的嘛!~

我不同意出軌的愛情,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那是另一種愛的方式,但火車出了軌還可以繼續的,安全的行駛下去嗎?這樣的愛情威脅到了你的生命安全,它還值得你去擁有嗎?

早戀――年輕時候的愛情,我們也應該在不影響學習,生活的情況下去擁有它,那時的它才值得你去擁有!~

4. 中學生寫作文覺得不順暢

可以這樣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方法的,可以去找幾個例子,比較好一點的,寫作文的時候就套用進去,如果選得好的話,什麼作文都可以套用的,而且在你找案例的時候,你又可以學到許多新的知識,了解更多,說不定你就會有意外的發現。

我以前就是這樣做的。

試試看哦!

5. 寫作文時出現的問題。

1、讀清作文要求,找出其中的重點,比如說「我」「一件」「開心」…………
2、不版要記流水賬,權詳略得當,介紹重點,一個開頭之後,就轉入正題(寫事、物的時候),寫景時,你可以按方位,按空間,按時間順序寫,不要順序不當
3、加長時,你要注意運用修辭,或者你可以加上一些動詞,心理活動或者詩句,開美化文章
4、最後結尾時,點題,聯系全文來升華文章,點出其道理

6. 中學生記敘文常出現的問題

對初中生來說,記敘文寫作已有一定基礎了,但在寫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常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首尾不入題目
文章的開頭、結尾入題,才能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集中、中心突出,給讀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題鮮明的感覺。但許多同學在寫作中卻往往不注意這一點,入題的意識很差,常常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缺乏認真思考。這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學不明確倒敘式開頭的記敘文,開頭一般得入題,並且結尾要回到現實中來;順敘式的記敘文,開頭可入題也可不入,而結尾部分是必須入題的。
(二)記人和記事的記敘文不分
有些同學不講究記人和記事的記敘文在寫法上的區別,常常是看到一個題目就沒頭沒腦地寫下去,結果把一篇文章寫得非牛非馬,成了個「四不像」。原因在於他們不明確記人為主的記敘文,開頭結尾應該突出強調的是人;記事為主的記敘文,開頭結尾突出強調的才是事。另外,記人為主的記敘文也要記事,通過事件的敘述、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記事為記人服務);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也要寫到人,目的是通過人物的交代和細節的描寫使事件的記敘更具體、更完整,深刻地揭示事件意義,表現文章主題。
(三)選材不典型,重點不突出
選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學寫作中存在的通病,許多同學願意寫別人的材料,不願寫自己的材料。事實上隨著年級的升高,作文命題越來越傾向於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於運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認識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難完成寫作任務的。
例如,《生活告訴我》一文,許多同學不選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材料,特別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卻去寫別人的事跡材料,全篇羅列張海迪、女排姑娘或別的英雄人物的事跡等等,而自己的事跡、感受一點也沒涉及。另外,重點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學在寫作表達上常犯的毛病。例如,《感動》一文,有些同學把部分筆墨集中於此,只習慣於在主體部分中完整記敘事件的過程,最後,在結尾處用一句話簡單概括:「這就是令我感動的一件事」,覺得這樣就可以了,文中很難看到習作者深受感動的情景或感動的心理活動描寫,也就是說沒明確揭示「感動」的原因。
(四)寫法上,概括敘述多,細致描寫少
許多同學習慣於對人物的活動、事件的過程作概括的敘述,而不願意,或者不善於作具體細致的描寫。究其原因,概括的敘述較之具體細致的描寫,要簡單省勁一些,這些情況經常出現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學的寫作中。
(五)語文表達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幾點:1.生活單調,集體性的活動少。許多同學對單調的生活認識理解不足,寫起文章生拖硬拉,沒有真情實感;2.平時寫文不善動腦,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脫離了作文選而獨立成文,便出現文不從字不順的現象;3.個別同學語文基礎太差,語言不通的現象也存在。
二、常見問題的糾正指導
針對初中同學寫作中出現的上述幾方面問題,現在集中談談對其糾正過程中應著重注意的幾方面問題。
(一)審題與選材
記敘文寫作中出現的選材不當、寫作重點不突出、記人記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審題不當、對標題把握不準。審題通常指的是,審體裁、審范圍、審重點(題眼)、審人稱等。不少同學常常忽略的其中審重點和審范圍。例如,《變化在我身邊》寫作的重點是我身邊的變化而不是我本身的變化,《一句名言鼓舞著我》重點不是一句名言的內容及由來,而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為,《值得回憶的一個人》寫作的重點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憶的思想和言行。
為了突出重點,表現中心,選用的材料必須典型。選用的材料可根據標題酌情安排。例如,寫整體(像《溫暖的班集體》)選材力求點、面結合;寫個人,則或選一件典型事例,或寫某人2—3 個生活片斷。
(二)開頭與結尾
記敘文的結構,通常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所謂鳳頭,指的是文章開頭應給人以美感;獵肚,指的是內容充實;豹尾指的是文章結尾要圓滑有力。這里只說說寫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寫好了文章開頭對整篇文章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開頭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自古至今,許多文學家都十分重視寫好文章的開頭,我們學寫記敘文也必須千方百計地寫好開頭。無論是倒敘式還是順敘文,都務必寫得優美而有吸引力,不寫那些與標題無關或距題目太遠的話。
文章結尾是給人留下的最後一個印象,它對決定文章的圓滿成功也起了重要作用。俗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我們也務必用功寫好文章的結尾。文章結尾要做到緊扣標題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題。力求使結尾寫得自然、簡煉、耐人尋味,給人啟迪。
(三)表達與語言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描寫為主,兼以議論和抒情。文章的主體部分,在表達上必須緊緊圍繞並突出本文的中心。寫一件事則要重點突出、層次清楚,寫幾個生活片斷則要求詳略安排得當,避免平均用力;具體表達中要注意寫到細處去,通過人物或事件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或事件中心;語言方面,力求生動、形象、靈活,使文章形象精彩。
(四)借鑒與改造
鑒於目前的實際情況,要堅決杜絕照搬抄作文選的做法。初學者可以仿寫,但必須弄明白作文選中的作文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諸方面的優點,逐漸獨立成文。還可以參考優秀作文的選材、結構安排和表達技巧,但必須經過改造,使之為我所用。我們堅決反對不分青紅皂白鬍亂搬用精彩選段或整篇文章的行為,因為標題變了,寫作重點必然變,相應的表達方式方法也得變。
三、示例
下面是一位同學寫的《值得回憶的同桌——李華》一文的開頭、結尾,處理得較好。
(開頭)時間的齒輪轉得可真快呀!時間老人不管我們的態度如何,毫
不留情地把我們帶到了新的學期。面對新的同桌,似樂非樂的我又想起了我的老同桌——李華。
(結尾)啊,李華,原諒我的魯莽吧。我願收回那天惡毒的話,用我今天真誠的道歉來彌補我的過失。讓我們重新張開那友誼的風帆吧!你是永遠值得我回憶的。
另一篇是《我真想哭》。
的宿舍,感受著這陌生的黑暗與寂靜。我真想哭啊!
(結尾)器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但它卻是人的一種本能,當一個人在悲痛、煩悶、愁腸百結時,他就需要哭,需要發泄。現在我終於懂得了,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
下面是某同學寫《感動》一文中的一個片斷,寫得具體、細致、感人。
那是深秋一天的下午,天氣驟變,你(王老師)的胃病又犯了。當時,您正在講課,只見您的臉色有些發黃,樣子挺可怕的,你還是硬撐著講下去。同學們被您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許多同學的眼角閃爍著晶瑩的淚珠。前排一位女同學忍不住站起來對您說:「老師,您快去醫院看看吧!」大家也紛紛應和著:「老師,您去休息吧,我們這節上自習。」只見您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搖了搖頭,揮手示意剛才站起來的那位同學坐下。說:「我不要緊,咱們繼續上課。」
還有《值得回憶的同學》和《值得回憶的老師》中的幾個片斷,寫得生動、精彩。
A「唉——」隨著我的一口粗氣喘出,李華朝我這邊瞧了瞧,似乎明白了,便湊近我的耳邊嘀咕了幾句。我的心裡豁然開朗,手中的筆也像得到了命令似地「唰、唰、唰」,很快便攻克了這道難關。我朝她微微一笑,表示感激,我們便結識了。
B 我曾羨慕過他的那雙眼睛。
要知道,這兩扇窗戶顯示了映射的是一個多麼美妙而莫測的世界呀!那裡面有數學的計算,又有哲學的思考;有歷史的闡釋,又有未來的預測;有微觀的分析,又有宏觀的綜合。靈感之光,智慧之火,才智之泉,一起在這里洶涌、閃爍、激盪、升華!
我也曾幻想有他那一張嘴。
好像是一眼永不幹涸的泉眼,循循誘導的話語從那裡淙淙流出。這泉水滋潤著我們心靈上的土地,沖刷掉了那裡的濁水污泥。
他是那樣的平凡,可平凡中蘊藏著偉大;他也是那樣的普通,但普通中卻顯示出神聖。

7. 初中議論文寫作中學生都存在哪些問題

中學生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可能都知道上學是干嗎的?上學就是考什麼名牌大學的,然後就是畢業找個工作還能有什麼啊。

可是,你們知道么?上學不是簡簡單單的學習,而是從我們小時就開始教我門怎麼做人,然後怎麼為人處世,而現在的教育制度卻讓這種本是教育人的東西變的越來越邊緣化,一開始就是為了考大學,然後就是每天的無休止的看書,背書,作題。可是這有什麼用呢?無非就是給我這個本就素質不高的國家摸黑。

我們這是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什麼先進的教育是不可能光臨這里的,而人們的傳統的思想更是變本加利,總是認為農民的孩子就是上大學要麼就是種地,可是我們人生的價值難道就只有這么大嗎?我們不想平庸可是也不能說我們就要在這兩棵樹上弔死吧!世界這么大,而生活又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我們就這樣了了我們的一生你難道沒有遺憾嗎?

我們的許多的人都講到了教育,可是有多少人去說去講去想辦法改了呢。為了一點點的升學率,就讓我們向機器一般的學習。

我們的潛力在哪?我們的創造力在哪?我們的創造力用在了怎麼想辦法上課睡覺,怎麼樣睡覺不被老師發現,怎麼樣睡覺舒服?我們有的人可能知道有名的「三段式睡眠法」這就是我們上學的所謂「創造力」創造出來的啊!

在美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我們怎麼樣做人,怎麼樣生活,怎麼樣挖掘自己的潛力,可是,我們的教育都干什麼了呢?都用在了學習,學習書本……

對於我們同樣的年齡相比,我門不如美國的人。甚至我們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有書獃子……可以真正的熱鬧才就是少之又少。

我門每天要學習到很晚,半夜。更有甚時是通宵。可是我們不學又有什麼辦法,差的學習成績給我們的是責罵和抱怨,給家裡帶來的一家人的不高興,是一家人的失望,是所有對我們抱希望的人失望的眼神。而我們能給他們什麼呢?只有學習成績!

我們有的學出了成績,有的學成了傻子、獃子……可是到最後我們得到了什麼?是一腦子可想而不可用的「知識」。是見了人向女生式的靦腆、害羞。我們附近有個大人說他家的孩子學習學的見了人都不敢說話。這是什麼,難道是我們教育的好處。國家管的住的地方還好,可是,我們也可以向大城市裡的學生那樣享受同樣的待遇啊。

我們不是向大家想像的那樣舒服,不是向那樣的清閑。

我們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不要以為我們過著神仙的日子。

8. [速求答案〕當代初中生作文寫做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

淺論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2006-01-24 16:40, 吳雲 林良錦, 11991 字, 1/501, 原創 | 引用
內容提要: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作文教學有利於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卻存在不少問題。改革中學語文教學已經成為時代的呼喚;改革中學語文教學必須針對當前作文教學的現狀,從課程設計的更新,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等方面採取相應措施,並作不懈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學作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改革

淺論當前中學作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吳雲 林良錦

中學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綜合訓練,既能從語言文章方面訓練學生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又能從思想認識方面訓練學生積極思維,加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樹立良好的文風,為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作文教學與聽話、說話、閱讀教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抓好作文教學,不僅可以培養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聽話能力和說話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必須十分重視作文教學。

誠然,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教學都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都要花費相同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教學。根據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往往先於讀寫能力,因為他們在入學之前,家庭和社會就已經為他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盡管並不系統,但比起讀寫的基礎,要厚實得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讀寫能力的形成比聽說能力的形成更困難、更復雜一些,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學生學習作文和學習閱讀的難度也不同。一般的情況是,學習作文的難度大於學習閱讀的難度。閱讀畢竟是學習別人現成的知識和經驗;而作文則相反,是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生活,當然難於前者。從學生學習的難度看,尤有必要加強作文教學。

令人遺憾的是,當前的中學作文教學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其教學的改革舉步艱難,效果不明顯。前些年,社會人士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批評可謂最激烈、最中肯。人們指出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著寫作內容泛化、情感虛化、形式僵化、語言刻板化等諸種弊端。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提高中學作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這里,筆者試從分析當前中學作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入手,談點個人的見解。

一、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課程設計及學校教學管理方面而言,中學作文教學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以讀帶寫,讀寫結合」嚴重失衡,導致作文處於附庸地位。我國語文教學指導思想中一直佔主導地位的是「以讀帶寫,讀寫結合」,而中學語文教材設計上卻體現了「以閱讀為本位」,作文訓練附在閱讀課後,語文課本只有閱讀教材,沒有系統的作文教材,其從屬地位顯現而見。正是由於「以閱讀為本位」的設計思想,導致許多學校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文力求講深講透,唯恐不全,而對寫作,則注重向課文學習寫作技巧,以傳授寫作知識為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寫作實踐。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都普遍認為在中考、高考中,作文拉不開分數,為功利計,花大力氣抓作文是得不償失。尤其到了畢業學年,師生投入到作文教與學的時間更是極為有限,雖說近兩三年來的語文考試在作文與閱讀的分數分布上作了近似等比的調整,長期以來的思想痼疾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矯治,作文教學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處於次要的地位。這主要表現在: 語文課時雖多,但絕大部分為閱讀所佔有(多數學校每周只安排兩個課時作文,有時還被閱讀擠到課外),語文考試除了畢業、升學考試外,一般校內的測驗也是以考閱讀為主。教學評估,教學公開課、觀摩課、鮮有以作文教學為主題的,其結果導致了作文教學時間少,作文訓練量嚴重不足,連大綱規定的篇數,也常常不能完成。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小學到中學,學生應該有30萬字的寫作量,每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課內習作每學年不少於14次。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其作文能力才能「過關」,而現行教材是每兩周一次大作文,每學期6-7次,初高中6年下來,估計有作文80次,字數大約8萬左右。如此,作文訓練的「質」姑且不說,就以訓練的「量」與「過關」要求相比,也是明顯不足。其次是「文體中心」論的指導思想,導致學生作文形成定勢。長期以來,我國中學作文教學奉行「文體中心」論。「文體中心論」的特點就是以教會學生學會「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一般應用文」為終極目標。這種作文教學有它自身的優點,但也存在不少缺陷。這是因為它僅局限在文體訓練的范圍內,偏重寫作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學生智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的質量,卻反而使作文教學走向機械化、模式化的道路,並造成學生作文的思維定勢。在學生的習作、尤其是中考考場作文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作文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表達等方面如出一轍,缺少創意,缺少撲面而來的新鮮感。比如在立意方面,對於一個寫作對象,許多學生都習慣於拿老眼光去觀察,從老角度去表達,以致主題落入窠臼,立意簡單。寫游記,便立即與贊美祖國,熱愛祖國掛鉤;寫好人好事,就會得出社會主義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慨;寫學習、訓練,就是為國爭光或做事要勤奮有毅力等等,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在選材、結構和語言表達等方面也是如此。

從老師方面分析,也有問題。一是把教完課文作為硬任務,把作文教學當作軟任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於學校的公開課、評估課、研討課少有以作文教學為主題的,加上學校教學檢查時,往往注意檢查教師的閱讀課教案,很少檢查教師的作文課教案,因而造成教師把教完課文作為硬任務,把作文訓練作為軟任務,也就是說,對課文,認真去教完教好,因為它與考試有極重要的關系,而對作文多教幾次,少教幾次都無妨。不少教師不把作文課當作「課」來教,上課時連教案都沒有。一個單元的課文講完了,按照寫作訓練的內容,布置一個文題,略作指導,提幾點要求,就讓學生去寫。把作文當成作業或任務去布置。當然,這和目前的應試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一味地為考試而寫作,勢必使學生失去對寫作的熱情;二是教師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教學效率低下。世界上所有的藝術、技術的教育與傳授,都是能者、會者教不能者、不會者。但是當前的作文教學並非都如此。為數不少的語文教師其實自己本來就不大會寫作,卻一本正經地教學生寫作文。這其中的原因有兩個:教師有學歷、無能力;教師專業不配套,臨時將其它專業的教師改作語文教師。這樣問題就出來了,教師不知寫作的門徑,更沒有什麼寫作實踐和經驗,讓他們去教學生作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這已經成為嚴重阻礙中學作文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三是重視寫作方法的教學,輕視文章的內涵。 當前中學的作文教學,說得白一點就是教師往往只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把作文看作是一種技巧而不是一種能力」。在難得的幾堂寫作指導課上,教師經常照本宣科、講作文的技法,從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呼應、如何交代、如何照應、如何結尾等方面進行指導。在講到如何開頭的方法時,又分出所謂的「懸念式」「開門見山式」「回憶式」等等。結尾的方法又分為「總結式」「展望式」「號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這樣,訓練得多了,學生就逐漸產生一種共同的印象:只有把寫作方法學好,把寫作技巧提高,才能寫出好作文來。於是,許多學生到書店裡專揀「作文技法」之類的書買,以為買到了這類書,就得到了寫好作文的秘訣,看了這類書,就能寫出優秀作文來。其實,就寫作來說,技巧應該說是重要的,但技巧畢竟屬於形式,它必須為內容服務,沒有充實的內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動腦筋,也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四是教師布置作文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忽視了它們的有機統一。 很多教師認為勤能補拙,便給學生布置了從大作文到小作文,從日記、周記到課堂練習等一大堆寫作任務,卻對已完成的作文不加評講,只簡單的打上個印象分。對於成績好的,字跡清楚的同學,總認為他們的文章也一定不會差,而對於頑皮的,總會說他們缺乏思考,寫作不踏實。這樣忽視學生的創作成果,學生便永遠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作文水平當然也難以提高。

從學生方面看,問題也不少。第一是脫離生活,懼怕作文。由於應試教育在我國依然成風,學生在升學的壓力下,成天游弋於試題、答案的汪洋大海,生活范圍僅限於寢室、教室、廁所和食堂,至於時下提得最響的「減負」也只能是說說罷了。電視不能看,報紙無法閱讀,五彩生活無法領略,文娛活動幾乎為零。有時連每周僅有的一、二節體育課也要奉獻給數、理、化、英。升學的壓力,造成他們差不多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訓練題。在這種近乎封閉的環境里,學生缺少社會閱歷,缺乏對生活深刻的認知與感悟,毫無生活積累可言,僅靠教師作文課上傳授的幾條「秘技」,寫作時怎能不抓耳撓腮無病呻吟?!這也難怪他們懼怕作文。即使強迫他們寫出來或者杜撰出來了,也是面目陳舊,內容空泛。「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又何以對中學生作更高要求?第二是思維定式,寫法模式化。應試教育造成的氛圍屢屢得不到改善,師生雙方都為分數奔忙,分數是師生的命根。應試使學生的思想一直處於臨戰狀態。他們所需要的是自己的文章被老師肯定。於是,他們便從老師所希望的角度出發,寫作時就按照教師所倡導和推崇的、或各級各類考試中常見的、也是各種寫作指導書籍中所津津樂道的某種寫作模式去布局謀篇、遣辭造句,其結果要麼生搬硬套、無所用心,要麼東拼西湊、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寫作對他們來講成了數理化似的可以套用的公式,是一種填字任務。長期養成的思維定式,造成了大家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同一模式。 第三是內容虛假,意義拔高。中學生是一群並未真正接觸社會的群體,他們所熟悉的不過是家庭、學校,對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接觸極少。有限的接觸,大大阻礙了他們寫作素材的獲得。為了考試就不得不編造,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乾巴巴的,表達的往往是「虛情假意」。所以,他們的作文並不能打動人,缺乏心理的真實表露,盡是些「偉大」的空話,意義拔高,內容牽強。如此等等。 第四是把寫作當任務,修改缺動力。 沉重的課業壓力,使大多數學生把寫作當成是任務,完成就好,而對完成的作文也不進行修改,不注意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恰當,有的甚至連自己也不清楚文章所表達的中心。如此作文,能收到多少成效?

二、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思路與對策

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素質教育要求中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然而,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頗令人擔憂,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改進呢?隨著新課程的實驗與實施的啟動,各地也紛紛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筆者不揣淺陋,也就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等三方面的主要問題談些看法。

徹底改變傳統觀念,單獨開設作文課。 當今的信息時代對寫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寫作在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說,寫作是文化素質中的重要素質,是素質中的素質,提高人的素質是現代寫作學的根本任務。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信息高度發展,創造發明層出不窮,未來的人才不會「寫」將會被社會淘汰。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適應未來發展,徹底改變作文教學長期不受重視的狀況已是刻不容緩。在此,筆者向教育部門呼籲,要迅速組織力量調查研究,在新的理論指導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表情達意、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語文教學新體系。應編寫有專門的作文教材,單獨開設作文課(至少在高中階段應如此);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作文與閱讀至少應平分秋色。此外,必須要選擇綜合素質高、寫作能力強的教師專門任教作文課,對於條件不允許的學校,各教育部門可以採取集中培訓的方法,如各地方教育局可以邀請一些具有較強作文能力的教師或作家來對教師們進行定期培訓,學校自身也可以單獨進行。總之,要想方設法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

不可否認,無數的中學語文教師為了革新作文教學傾注了滿腔熱情和心血,也的確取得一些可喜進步和收獲。但他們的血汗卻與成果嚴重失衡。主要原因是作文教改實質只停留在感性經驗階段,缺乏先進寫作理論的潤澤與光照,先天營養不良。因此,教師們必須要接受先進而系統的寫作理論教育,學習當代一些優秀的教育哲學和教育方法。 此外,我們提倡教師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學生寫什麼,自己先寫,體驗體驗。對諸如命題合不合適,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無模糊之處,會不會發生歧義;選擇材料范圍如何,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能否適應;材料剪裁關鍵何在,有否需要割愛之處;如何構思,怎麼安排就會老生常談,毫無新意,怎樣安排就能匠心獨到等問題,自己心中有底,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能靈活主動,點撥得力。實踐證明,教師的下水作文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破除套路作文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作文不單是一種寫作技巧的傳授,更多的則是一種生命狀態的燃燒與釋放,或者說是一種寫作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為此,作文教學必須徹底破除一切違背寫作規律、阻礙個性展示的套路模式,大力提倡自主作文,以激發其解放自我,展示個性,開發自己的創新潛能。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應注意如下幾點:首先,是教師本身要更新教學觀念,敢於創新,不要事事因循守舊。只有這樣,他所培養的學生才有創新精神;其次,是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和聯想能力。我們知道作文離不開聯想和想像,就像鳥兒離不開雙翼一樣。寫作時,根據立意的需要,通過聯想和想像,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可以擺脫類別的界限,把事物縮小或放大,把事件縮短或延長,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東西相聯合相結合,用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突出中心。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知識是想像的「能源」,開發能源,必須喚起記憶。想像和創新基於現實的存在和渴求,要展開想像的翅膀,必須做到三步想:一是層層擴展地想,二是沿著一條主線想,三是入情入境地想。再次,必須使學生養成愛思、多思、善思、深思的習慣,掌握縱向思維、橫向思維、發散性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方法。例如作文過程的審題問題,學生常因審不清題意而步入歧途,一步差錯,全盤皆輸。作文題《我心中的歌》,題眼是「心中」,心中之歌是無聲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裡,構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寫出來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中的具有感人情懷的事情。有同學一看到「歌」字,腦中立刻浮現出平日唱歌的情景,於是立刻奮筆疾書,殊不知題目中所指的心中的歌,非平日放聲歌唱的歌,此「歌」非彼「歌」。方向定錯了,對象定錯了,寫得再妙筆生輝,也是文不對題。乍看起來是理解錯誤,實際上是思維的定向、思維的嚴密性出了問題。因為不認真思考,所以「理解錯誤」。只有在積極思維的基礎上審清題意,下筆就不會走線了。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他們的思維能力才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

建立一定的作文激勵機制。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認為,給優秀作文評以高分,並在評講課上宣讀,即是對學生的激勵手段了。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這種單一化的激勵方式不利於激發全體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許多學校結合《課程標准》的要求,嘗試以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從而達到了進一步鞏固、提高其寫作水平的目的。首先是從改變教師以閱讀為本位的觀念入手,把作文教學列入教學評估,教學公開課、觀摩課的范疇,以激發教師改革作文教學的積極性。二是每學期定期進行作文比賽一兩次(教師命題或自由命題皆可),使學生有較大的獲獎面,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三是由教師推薦、學友推薦和學生自薦結合的方式,向全國有影響的作文教學刊物(如《中學生作文》《中學生讀寫》等)推薦學生佳作。四是是開辟「優秀作文展示園地」,用以展示學生的佳作或有特色的習作。因其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大家爭先觀看,其啟發、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善於激發學生表現的慾望。 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經常表現在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上,有時這些見解新穎,應該給予肯定,有時一些見解有偏頗,也應該給予引導,切勿橫加指責。要尊重學生的創見,鼓勵標新立異。著力營造作文創新的寬松環境,不要給學生設下太多的要求。例如:寫作單元的短文《觀察人物特點,寫作人物個性》,列舉阿累寫魯迅例,著重介紹通過寫魯迅的外形和語言,顯示魯迅剛毅而又慈祥的性格特徵。學生中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最能顯示人物個性特徵的,不是靜態的外貌描寫,而是動態的人物動作和語言。要真正看準人物的個性特徵,還必須在動態的環境中,特別在有矛盾和沖突的時候。教師充分肯定了這一見解,並要求學生尋找典型事例論證這一正確的觀點。學生課後廣泛閱讀寫人的作品,獲取了大量感性素材、典型事例。類似這樣的典型例子還有很多。學生為自己的見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而十分高興,也更加充滿自信,寫作的熱情倍增。 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見解與才能的慾望。這正是學生對文章寫作、口語交際產生強烈興趣、願意付出大量勞動的內在動力。我們要十分珍視並努力滿足學生這一可貴的心理,讓學生在表現自我的歷程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有個教師在進行「觀看圖畫編織故事」的作文教學時,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表現的慾望。畫面表現的是:當初兩只鳥同時從鳥窩中飛出,只因一鳥投奔樹林,一鳥奔向鳥籠,後來見面時竟大不相同。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充分想像投奔樹林的鳥兒遇到的種種磨難。於是,有同學想到,各類天敵的侵犯;有同學想到,狂風暴雨的襲擊;有同學想到,嚴冬酶暑的煎熬;有同學想到,飢餓病痛的折磨。進而教師又啟發學生想像奔向鳥籠的鳥兒享受的種種厚遇。於是,學生們又分別想到,主人的寵愛、佳餚的享用,棲所的高雅,曠日的悠閑。然後再讓學生想像兩鳥兒見面後的驚詫:投奔樹林的鳥兒羽毛豐滿,身軀健壯;投奔鳥籠的鳥兒羽毛稀疏,身材瘦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想到人的發展成長。其寓意不言而喻。這樣,全班大部分同學表現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他們興致盎然,浮想聯翩,大大激發了創造的熱情,也大大培育了創造的才能。

學生要深入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寫作要有材料,如果沒有材料,我們的頭腦這個「加工廠」,就只能停工待料,會有「江郎才盡」的感覺,寫不出東西,面對中考、高考,我們的考生有的面對題目能文思泉湧,奔騰而出,大量的材料從腦記憶的細胞中招之即來。用之所用,去之所去,揮筆成文,有的面對題目,卻是搜索枯腸,苦思冥想,難已成文,其成敗的原因是腦中存儲材料的多寡造成。

要想頭腦這個「加工廠」不會停工待料,寫出好的作文,學生首先要熱愛生活、深入生活、觀察生活。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 。作為學生只有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才能儲備寫作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寫作「資料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只有走出學校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結合起來,對國家大事,諸如體制改革、國際風雲等多加留意,對身邊的人和事,諸如家庭生活、鄰里關系、親朋交往等多加關心,從中感受到社會政治、文化動態,從中領略自然之美,培養愛國之情,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觀察生活,分析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探究事物的實質,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寫出好文章。

老師要指導學生多讀書。寫作基於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是閱讀的深入,作文教學應與閱讀教學密切結合。對於閱讀《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達400萬字以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指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對寫作的作用。閱讀就像是一個人在進食,而寫作就是將這些營養更好的利用。

當然,閱讀要得法。 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閱讀。一是要學會博覽與精讀。博覽,就是多看。我們要像蜜蜂採花一樣,廣泛涉獵。不僅要讀文學名著,而且要讀政治、經濟、天文、歷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書;精讀,就是在讀書時細細揣摩,反復研究,務求明白透徹,瞭然於心。正像宋代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所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期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里,「讀」到「思」,「思」到「省」有一個質的飛躍。「蜂採花,所釀者蜜也,非花也;蠶食桑,所吐者絲也,非桑也」,切忌使自己成為一個「書袋子」。二是要懂得積累。「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想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學到寫作的技能技巧,只有堅持不懈地積累才能奏效。積累的最佳方法就是勤記勤寫。所謂勤寫,就是勤於手抄筆錄,把閱讀中遇到的有用知識、材料摘錄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謂勤寫,就是隨時寫出自己的感受,即讀書筆記。內容上應不拘一格,可搜集名言錦句,可采擷奇聞軼事,可積累英雄事跡,可採集科技信息,可借鑒技能技法。「書到用時方恨少」,讀的多了,積累的多了,方能以「多」補「少」。三要善於借鑒。所謂借鑒,這里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意義是探討別人文章的成功之處,如選材、立意、構思、行文、語言等等,進而學習運用別人的精妙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另一層含義是要善於拿別人的文章來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即借用別人的選材、構思或其他方法,來寫作自己的相似立意的文章。某人的文章手法高超,我借其手法行我之文,某文選材典型精當,我借其材為我所用;某文開頭或結尾別具一格,我學而時用之,即為我之技能;某文立意新穎深刻,我借之以提高認識水平和思辨能力。……這些都是借鑒。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在多讀的基礎上,再學會借鑒,那麼作文水平就一定會提高。

要鼓勵學生敢於講真話,訴真情 真的反面是假,而說假話、編瞎話是作文之大忌。記得1998年高考作文讓考生圍繞「堅韌」做文章,許多考生說了瞎話,為了表現自己的「堅韌」,不惜詛咒自己的父母,有的寫得癌症,有的寫出車禍,有的寫離婚,好像1998年一下子成了災難年。這樣的作文就「大失真」,它表明了同學缺乏生活體驗,缺乏真情實感。要改變這種狀況,作為學生,要力求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要敢於說真話。只有敢說真話,才能使讀者感到真誠可信,寫出的話才有說服力。巴金老人倡導的「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應當作為我們寫文章的基本原則。敘事,應是真事;繪景,應是真景;說理,應是真理;抒情,就是真情。即使是文學作品,所寫的人和事也要符合生活的常規,也應是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現。

二是要敢於訴真情,「真情」才能使人感動,引起共鳴,感情的傾訴不要有范圍的限制;感情的傾訴要適當節制。文貴有情,情貴真摯,有情不真,索然寡味;真而不深味同嚼蠟。對親人有親切之情,對敵人有痛恨之情,對美好的事物有愛慕之情,對醜陋的事物有厭惡之情。作文時,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驅遣於筆端,流淌於文章的軀體內。你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用精煉的語言宣洩出來,從而產生攝人心神、欲罷不能的藝術效應;你可寓情於景,繪景傳情,讓讀者通過你寫的景物感悟你的感情;你可融情於事,把自己的真實感情融進所敘的事件中。只有把那些留在你記憶深處的甚至是刻骨銘心的事寫出來,把足以催人淚下的真情抒發出來,才能生動感人,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朱自清寫他父親越過高台為他買橘子的「背影」,之所以催人淚下,是因為作者首先被偉大的父愛深深打動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倡的:「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的要求。

以上是筆者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問題的粗淺看法,僅作引玉之磚,希望能引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的真知灼見。

9. 我是初二學生,剛考過試。覺得寫作遇到了瓶頸:寫作文只有朴實真摯的

中學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綜合訓練,既能從語言文章方面訓練學生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潤飾成文,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又能從思想認識方面訓練學生積極思維,加深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感受,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樹立良好的文風,為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作文教學與聽話、說話、閱讀教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抓好作文教學,不僅可以培養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聽話能力和說話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全面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必須十分重視作文教學。 誠然,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教學都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都要花費相同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教學。根據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往往先於讀寫能力,因為他們在入學之前,家庭和社會就已經為他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盡管並不系統,但比起讀寫的基礎,要厚實得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讀寫能力的形成比聽說能力的形成更困難、更復雜一些,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學生學習作文和學習閱讀的難度也不同。一般的情況是,學習作文的難度大於學習閱讀的難度。閱讀畢竟是學習別人現成的知識和經驗;而作文則相反,是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生活,當然難於前者。從學生學習的難度看,尤有必要加強作文教學。 令人遺憾的是,當前的中學作文教學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其教學的改革舉步艱難,效果不明顯。前些年,社會人士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批評可謂最激烈、最中肯。人們指出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著寫作內容泛化、情感虛化、形式僵化、語言刻板化等諸種弊端。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提高中學作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這里,筆者試從分析當前中學作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入手,談點個人的見解。 一、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課程設計及學校教學管理方面而言,中學作文教學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以讀帶寫,讀寫結合」嚴重失衡,導致作文處於附庸地位。我國語文教學指導思想中一直佔主導地位的是「以讀帶寫,讀寫結合」,而中學語文教材設計上卻體現了「以閱讀為本位」,作文訓練附在閱讀課後,語文課本只有閱讀教材,沒有系統的作文教材,其從屬地位顯現而見。正是由於「以閱讀為本位」的設計思想,導致許多學校及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不夠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文力求講深講透,唯恐不全,而對寫作,則注重向課文學習寫作技巧,以傳授寫作知識為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寫作實踐。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都普遍認為在中考、高考中,作文拉不開分數,為功利計,花大力氣抓作文是得不償失。尤其到了畢業學年,師生投入到作文教與學的時間更是極為有限,雖說近兩三年來的語文考試在作文與閱讀的分數分布上作了近似等比的調整,長期以來的思想痼疾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矯治,作文教學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處於次要的地位。這主要表現在: 語文課時雖多,但絕大部分為閱讀所佔有(多數學校每周只安排兩個課時作文,有時還被閱讀擠到課外),語文考試除了畢業、升學考試外,一般校內的測驗也是以考閱讀為主。教學評估,教學公開課、觀摩課、鮮有以作文教學為主題的,其結果導致了作文教學時間少,作文訓練量嚴重不足,連大綱規定的篇數,也常常不能完成。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小學到中學,學生應該有30萬字的寫作量,每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課內習作每學年不少於14次。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其作文能力才能「過關」,而現行教材是每兩周一次大作文,每學期6-7次,初高中6年下來,估計有作文80次,字數大約8萬左右。如此,作文訓練的「質」姑且不說,就以訓練的「量」與「過關」要求相比,也是明顯不足。其次是「文體中心」論的指導思想,導致學生作文形成定勢。長期以來,我國中學作文教學奉行「文體中心」論。「文體中心論」的特點就是以教會學生學會「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一般應用文」為終極目標。這種作文教學有它自身的優點,但也存在不少缺陷。這是因為它僅局限在文體訓練的范圍內,偏重寫作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學生智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不可能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的質量,卻反而使作文教學走向機械化、模式化的道路,並造成學生作文的思維定勢。在學生的習作、尤其是中考考場作文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的作文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表達等方面如出一轍,缺少創意,缺少撲面而來的新鮮感。比如在立意方面,對於一個寫作對象,許多學生都習慣於拿老眼光去觀察,從老角度去表達,以致主題落入窠臼,立意簡單。寫游記,便立即與贊美祖國,熱愛祖國掛鉤;寫好人好事,就會得出社會主義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慨;寫學習、訓練,就是為國爭光或做事要勤奮有毅力等等,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在選材、結構和語言表達等方面也是如此。 從老師方面分析,也有問題。一是把教完課文作為硬任務,把作文教學當作軟任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由於學校的公開課、評估課、研討課少有以作文教學為主題的,加上學校教學檢查時,往往注意檢查教師的閱讀課教案,很少檢查教師的作文課教案,因而造成教師把教完課文作為硬任務,把作文訓練作為軟任務,也就是說,對課文,認真去教完教好,因為它與考試有極重要的關系,而對作文多教幾次,少教幾次都無妨。不少教師不把作文課當作「課」來教,上課時連教案都沒有。一個單元的課文講完了,按照寫作訓練的內容,布置一個文題,略作指導,提幾點要求,就讓學生去寫。把作文當成作業或任務去布置。當然,這和目前的應試教育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一味地為考試而寫作,勢必使學生失去對寫作的熱情;二是教師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教學效率低下。世界上所有的藝術、技術的教育與傳授,都是能者、會者教不能者、不會者。但是當前的作文教學並非都如此。為數不少的語文教師其實自己本來就不大會寫作,卻一本正經地教學生寫作文。這其中的原因有兩個:教師有學歷、無能力;教師專業不配套,臨時將其它專業的教師改作語文教師。這樣問題就出來了,教師不知寫作的門徑,更沒有什麼寫作實踐和經驗,讓他們去教學生作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這已經成為嚴重阻礙中學作文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三是重視寫作方法的教學,輕視文章的內涵。 當前中學的作文教學,說得白一點就是教師往往只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把作文看作是一種技巧而不是一種能力」。在難得的幾堂寫作指導課上,教師經常照本宣科、講作文的技法,從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呼應、如何交代、如何照應、如何結尾等方面進行指導。在講到如何開頭的方法時,又分出所謂的「懸念式」「開門見山式」「回憶式」等等。結尾的方法又分為「總結式」「展望式」「號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這樣,訓練得多了,學生就逐漸產生一種共同的印象:只有把寫作方法學好,把寫作技巧提高,才能寫出好作文來。於是,許多學生到書店裡專揀「作文技法」之類的書買,以為買到了這類書,就得到了寫好作文的秘訣,看了這類書,就能寫出優秀作文來。其實,就寫作來說,技巧應該說是重要的,但技巧畢竟屬於形式,它必須為內容服務,沒有充實的內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動腦筋,也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四是教師布置作文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忽視了它們的有機統一。 很多教師認為勤能補拙,便給學生布置了從大作文到小作文,從日記、周記到課堂練習等一大堆寫作任務,卻對已完成的作文不加評講,只簡單的打上個印象分。對於成績好的,字跡清楚的同學,總認為他們的文章也一定不會差,而對於頑皮的,總會說他們缺乏思考,寫作不踏實。這樣忽視學生的創作成果,學生便永遠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作文水平當然也難以提高。 從學生方面看,問題也不少。第一是脫離生活,懼怕作文。由於應試教育在我國依然成風,學生在升學的壓力下,成天游弋於試題、答案的汪洋大海,生活范圍僅限於寢室、教室、廁所和食堂,至於時下提得最響的「減負」也只能是說說罷了。電視不能看,報紙無法閱讀,五彩生活無法領略,文娛活動幾乎為零。有時連每周僅有的一、二節體育課也要奉獻給數、理、化、英。升學的壓力,造成他們差不多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訓練題。在這種近乎封閉的環境里,學生缺少社會閱歷,缺乏對生活深刻的認知與感悟,毫無生活積累可言,僅靠教師作文課上傳授的幾條「秘技」,寫作時怎能不抓耳撓腮無病呻吟?!這也難怪他們懼怕作文。即使強迫他們寫出來或者杜撰出來了,也是面目陳舊,內容空泛。「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又何以對中學生作更高要求?第二是思維定式,寫法模式化。應試教育造成的氛圍屢屢得不到改善,師生雙方都為分數奔忙,分數是師生的命根。應試使學生的思想一直處於臨戰狀態。他們所需要的是自己的文章被老師肯定。於是,他們便從老師所希望的角度出發,寫作時就按照教師所倡導和推崇的、或各級各類考試中常見的、也是各種寫作指導書籍中所津津樂道的某種寫作模式去布局謀篇、遣辭造句,其結果要麼生搬硬套、無所用心,要麼東拼西湊、移花接木,久而久之,寫作對他們來講成了數理化似的可以套用的公式,是一種填字任務。長期養成的思維定式,造成了大家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同一模式。 第三是內容虛假,意義拔高。中學生是一群並未真正接觸社會的群體,他們所熟悉的不過是家庭、學校,對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接觸極少。有限的接觸,大大阻礙了他們寫作素材的獲得。為了考試就不得不編造,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乾巴巴的,表達的往往是「虛情假意」。所以,他們的作文並不能打動人,缺乏心理的真實表露,盡是些「偉大」的空話,意義拔高,內容牽強。如此等等。 第四是把寫作當任務,修改缺動力。 沉重的課業壓力,使大多數學生把寫作當成是任務,完成就好,而對完成的作文也不進行修改,不注意語句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恰當,有的甚至連自己也不清楚文章所表達的中心。如此作文,能收到多少成效? 二、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思路與對策 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素質教育要求中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然而,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頗令人擔憂,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改進呢?隨著新課程的實驗與實施的啟動,各地也紛紛對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革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筆者不揣淺陋,也就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等三方面的主要問題談些看法。 徹底改變傳統觀念,單獨開設作文課。 當今的信息時代對寫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寫作在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說,寫作是文化素質中的重要素質,是素質中的素質,提高人的素質是現代寫作學的根本任務。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信息高度發展,創造發明層出不窮,未來的人才不會「寫」將會被社會淘汰。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適應未來發展,徹底改變作文教學長期不受重視的狀況已是刻不容緩。在此,筆者向教育部門呼籲,要迅速組織力量調查研究,在新的理論指導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表情達意、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語文教學新體系。應編寫有專門的作文教材,單獨開設作文課(至少在高中階段應如此);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作文與閱讀至少應平分秋色。此外,必須要選擇綜合素質高、寫作能力強的教師專門任教作文課,對於條件不允許的學校,各教育部門可以採取集中培訓的方法,如各地方教育局可以邀請一些具有較強作文能力的教師或作家來對教師們進行定期培訓,學校自身也可以單獨進行。總之,要想方設法從理論到實踐,全面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能力。 不可否認,無數的中學語文教師為了革新作文教學傾注了滿腔熱情和心血,也的確取得一些可喜進步和收獲。但他們的血汗卻與成果嚴重失衡。主要原因是作文教改實質只停留在感性經驗階段,缺乏先進寫作理論的潤澤與光照,先天營養不良。因此,教師們必須要接受先進而系統的寫作理論教育,學習當代一些優秀的教育哲學和教育方法。 此外,我們提倡教師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學生寫什麼,自己先寫,體驗體驗。對諸如命題合不合適,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無模糊之處,會不會發生歧義;選擇材料范圍如何,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能否適應;材料剪裁關鍵何在,有否需要割愛之處;如何構思,怎麼安排就會老生常談,毫無新意,怎樣安排就能匠心獨到等問題,自己心中有底,指導學生作文時就能靈活主動,點撥得力。實踐證明,教師的下水作文確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破除套路作文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作文不單是一種寫作技巧的傳授,更多的則是一種生命狀態的燃燒與釋放,或者說是一種寫作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為此,作文教學必須徹底破除一切違背寫作規律、阻礙個性展示的套路模式,大力提倡自主作文,以激發其解放自我,展示個性,開發自己的創新潛能。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應注意如下幾點:首先,是教師本身要更新教學觀念,敢於創新,不要事事因循守舊。只有這樣,他所培養的學生才有創新精神;其次,是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和聯想能力。我們知道作文離不開聯想和想像,就像鳥兒離不開雙翼一樣。寫作時,根據立意的需要,通過聯想和想像,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可以擺脫類別的界限,把事物縮小或放大,把事件縮短或延長,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東西相聯合相結合,用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突出中心。已有的生活經歷和知識是想像的「能源」,開發能源,必須喚起記憶。想像和創新基於現實的存在和渴求,要展開想像的翅膀,必須做到三步想:一是層層擴展地想,二是沿著一條主線想,三是入情入境地想。再次,必須使學生養成愛思、多思、善思、深思的習慣,掌握縱向思維、橫向思維、發散性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等方法。例如作文過程的審題問題,學生常因審不清題意而步入歧途,一步差錯,全盤皆輸。作文題《我心中的歌》,題眼是「心中」,心中之歌是無聲的,它珍藏在主人的心裡,構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寫出來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中的具有感人情懷的事情。有同學一看到「歌」字,腦中立刻浮現出平日唱歌的情景,於是立刻奮筆疾書,殊不知題目中所指的心中的歌,非平日放聲歌唱的歌,此「歌」非彼「歌」。方向定錯了,對象定錯了,寫得再妙筆生輝,也是文不對題。乍看起來是理解錯誤,實際上是思維的定向、思維的嚴密性出了問題。因為不認真思考,所以「理解錯誤」。只有在積極思維的基礎上審清題意,下筆就不會走線了。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他們的思維能力才會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 建立一定的作文激勵機制。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認為,給優秀作文評以高分,並在評講課上宣讀,即是對學生的激勵手段了。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這種單一化的激勵方式不利於激發全體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許多學校結合《課程標准》的要求,嘗試以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從而達到了進一步鞏固、提高其寫作水平的目的。首先是從改變教師以閱讀為本位的觀念入手,把作文教學列入教學評估,教學公開課、觀摩課的范疇,以激發教師改革作文教學的積極性。二是每學期定期進行作文比賽一兩次(教師命題或自由命題皆可),使學生有較大的獲獎面,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三是由教師推薦、學友推薦和學生自薦結合的方式,向全國有影響的作文教學刊物(如《中學生作文》《中學生讀寫》等)推薦學生佳作。四是是開辟「優秀作文展示園地」,用以展示學生的佳作或有特色的習作。因其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大家爭先觀看,其啟發、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善於激發學生表現的慾望。 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經常表現在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上,有時這些見解新穎,應該給予肯定,有時一些見解有偏頗,也應該給予引導,切勿橫加指責。要尊重學生的創見,鼓勵標新立異。著力營造作文創新的寬松環境,不要給學生設下太多的要求。例如:寫作單元的短文《觀察人物特點,寫作人物個性》,列舉阿累寫魯迅例,著重介紹通過寫魯迅的外形和語言,顯示魯迅剛毅而又慈祥的性格特徵。學生中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最能顯示人物個性特徵的,不是靜態的外貌描寫,而是動態的人物動作和語言。要真正看準人物的個性特徵,還必須在動態的環境中,特別在有矛盾和沖突的時候。教師充分肯定了這一見解,並要求學生尋找典型事例論證這一正確的觀點。學生課後廣泛閱讀寫人的作品,獲取了大量感性素材、典型事例。類似這樣的典型例子還有很多。學生為自己的見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而十分高興,也更加充滿自信,寫作的熱情倍增。 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見解與才能的慾望。這正是學生對文章寫作、口語交際產生強烈興趣、願意付出大量勞動的內在動力。我們要十分珍視並努力滿足學生這一可貴的心理,讓學生在表現自我的歷程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有個教師在進行「觀看圖畫編織故事」的作文教學時,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表現的慾望。畫面表現的是:當初兩只鳥同時從鳥窩中飛出,只因一鳥投奔樹林,一鳥奔向鳥籠,後來見面時竟大不相同。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充分想像投奔樹林的鳥兒遇到的種種磨難。於是,有同學想到,各類天敵的侵犯;有同學想到,狂風暴雨的襲擊;有同學想到,嚴冬酶暑的煎熬;有同學想到,飢餓病痛的折磨。進而教師又啟發學生想像奔向鳥籠的鳥兒享受的種種厚遇。於是,學生們又分別想到,主人的寵愛、佳餚的享用,棲所的高雅,曠日的悠閑。然後再讓學生想像兩鳥兒見面後的驚詫:投奔樹林的鳥兒羽毛豐滿,身軀健壯;投奔鳥籠的鳥兒羽毛稀疏,身材瘦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想到人的發展成長。其寓意不言而喻。這樣,全班大部分同學表現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他們興致盎然,浮想聯翩,大大激發了創造的熱情,也大大培育了創造的才能。 學生要深入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寫作要有材料,如果沒有材料,我們的頭腦這個「加工廠」,就只能停工待料,會有「江郎才盡」的感覺,寫不出東西,面對中考、高考,我們的考生有的面對題目能文思泉湧,奔騰而出,大量的材料從腦記憶的細胞中招之即來。用之所用,去之所去,揮筆成文,有的面對題目,卻是搜索枯腸,苦思冥想,難已成文,其成敗的原因是腦中存儲材料的多寡造成。 要想頭腦這個「加工廠」不會停工待料,寫出好的作文,學生首先要熱愛生活、深入生活、觀察生活。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 。作為學生只有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才能儲備寫作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寫作「資料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只有走出學校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結合起來,對國家大事,諸如體制改革、國際風雲等多加留意,對身邊的人和事,諸如家庭生活、鄰里關系、親朋交往等多加關心,從中感受到社會政治、文化動態,從中領略自然之美,培養愛國之情,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觀察生活,分析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探究事物的實質,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寫出好文章。 老師要指導學生多讀書。寫作基於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是閱讀的深入,作文教學應與閱讀教學密切結合。對於閱讀《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要求:「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達400萬字以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指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對寫作的作用。閱讀就像是一個人在進食,而寫作就是將這些營養更好的利用。 當然,閱讀要得法。 教師必須教學生學會閱讀。一是要學會博覽與精讀。博覽,就是多看。我們要像蜜蜂採花一樣,廣泛涉獵。不僅要讀文學名著,而且要讀政治、經濟、天文、歷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書;精讀,就是在讀書時細細揣摩,反復研究,務求明白透徹,瞭然於心。正像宋代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所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期意皆若出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里,「讀」到「思」,「思」到「省」有一個質的飛躍。「蜂採花,所釀者蜜也,非花也;蠶食桑,所吐者絲也,非桑也」,切忌使自己成為一個「書袋子」。二是要懂得積累。「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想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學到寫作的技能技巧,只有堅持不懈地積累才能奏效。積累的最佳方法就是勤記勤寫。所謂勤寫,就是勤於手抄筆錄,把閱讀中遇到的有用知識、材料摘錄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謂勤寫,就是隨時寫出自己的感受,即讀書筆記。內容上應不拘一格,可搜集名言錦句,可采擷奇聞軼事,可積累英雄事跡,可採集科技信息,可借鑒技能技法。「書到用時方恨少」,讀的多了,積累的多了,方能以「多」補「少」。三要善於借鑒。所謂借鑒,這里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意義是探討別人文章的成功之處,如選材、立意、構思、行文、語言等等,進而學習運用別人的精妙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另一層含義是要善於拿別人的文章來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即借用別人的選材、構思或其他方法,來寫作自己的相似立意的文章。某人的文章手法高超,我借其手法行我之文,某文選材典型精當,我借其材為我所用;某文開頭或結尾別具一格,我學而時用之,即為我之技能;某文立意新穎深刻,我借之以提高認識水平和思辨能力。……這些都是借鑒。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在多讀的基礎上,再學會借鑒,那麼作文水平就一定會提高。 要鼓勵學生敢於講真話,訴真情 真的反面是假,而說假話、編瞎話是作文之大忌。記得1998年高考作文讓考生圍繞「堅韌」做文章,許多考生說了瞎話,為了表現自己的「堅韌」,不惜詛咒自己的父母,有的寫得癌症,有的寫出車禍,有的寫離婚,好像1998年一下子成了災難年。這樣的作文就「大失真」,它表明了同學缺乏生活體驗,缺乏真情實感。要改變這種狀況,作為學生,要力求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要敢於說真話。只有敢說真話,才能使讀者感到真誠可信,寫出的話才有說服力。巴金老人倡導的「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應當作為我們寫文章的基本原則。敘事,應是真事;繪景,應是真景;說理,應是真理;抒情,就是真情。即使是文學作品,所寫的人和事也要符合生活的常規,也應是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現。 二是要敢於訴真情,「真情」才能使人感動,引起共鳴,感情的傾訴不要有范圍的限制;感情的傾訴要適當節制。文貴有情,情貴真摯,有情不真,索然寡味;真而不深味同嚼蠟。對親人有親切之情,對敵人有痛恨之情,對美好的事物有愛慕之情,對醜陋的事物有厭惡之情。作文時,應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驅遣於筆端,流淌於文章的軀體內。你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用精煉的語言宣洩出來,從而產生攝人心神、欲罷不能的藝術效應;你可寓情於景,繪景傳情,讓讀者通過你寫的景物感悟你的感情;你可融情於事,把自己的真實感情融進所敘的事件中。只有把那些留在你記憶深處的甚至是刻骨銘心的事寫出來,把足以催人淚下的真情抒發出來,才能生動感人,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朱自清寫他父親越過高台為他買橘子的「背影」,之所以催人淚下,是因為作者首先被偉大的父愛深深打動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倡的:「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的要求。 以上是筆者對當前中學作文教學問題的粗淺看法,僅作引玉之磚,希望能引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的真知灼見。

希望幫助到你了,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寫作文時遇到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