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榆社中學高三10月考試

榆社中學高三10月考試

發布時間:2021-03-01 11:54:35

① 請教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的歷史沿革

縣情概況 榆社縣 榆社縣位於山西晉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濁漳北源兩岸。東與左權、和順為鄰,北與太谷、榆次接壤,西與祁縣相靠,南與武鄉毗鄰。面積1699平方公里,人口14萬。 縣人民政府駐箕城鎮。郵編:031800。代碼:140721。區號:0354。拼音:Yushe Xian。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榆社春秋時屬晉。戰國先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漢建縣稱涅縣。晉改名武鄉縣。魏太和十五年遷涅城於南亭川。隋於北亭川分置榆社縣。唐初改榆社縣為榆州,後罷州以縣屬遼州。宋熙寧七年榆社縣並入武鄉縣。元復置榆社縣至今。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榆社縣轄4個鎮、5個鄉:箕城鎮、雲簇鎮、郝北鎮、社城鎮、河峪鄉、北寨鄉、西馬鄉、蘭峪鄉、講堂鄉。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榆社為土石山區,境內群山環繞,濁漳河縱貫縣境,山水相間、風景秀麗, 為理想的水果、畜禽、蠶類,魚類、葯材生產地區。榆社笨雞蛋、榆社阿膠、榆社肉牛、甲魚、銀魚、酥梨、紅星蘋果、蠶繭、葯材等均為山西名品,享譽日本,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本縣四周高山環繞,中部多黃土丘陵,濁漳河兩岸有狹長的河谷平原。境內主要山峰;東有黑神山、石足嶺;西有吳娃背、五雲山;北面有通梁山、三縣堖等。海拔除黑神山1442米外,其餘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以吳娃背1901米為最高。濁漳河由北而南縱貫縣境,兩側有雲簇河、武源河、泉水河、東河、南屯河等支流遍布全境。本縣年均氣溫為8.8℃,一月零下7℃,七月23℃,年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70天左右。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榆社資源豐富。地下埋藏有煤、鐵、錳、石膏、油頁岩等礦產和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是聞名世界的化石之鄉。出土化石數量之多、種類之繁、保存之完整,為世所矚目,被譽為「化石之鄉」和「古脊椎動物的寶庫」。煤、鐵、錳、石膏、油頁岩等礦產。工業主要有化肥、農機、印刷、電表、無線電元件、汽修、釀酒、針織、磚瓦、副食加工、木器、服裝等行業。 [編輯本段]著名人物 榆社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商有箕子開辟邑境,戰國有廉頗、藺相如「將相和」,名傳千古。十六國時,石勒稱帝建立後趙。榆社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太行山區老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賡、李德生等,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和戰斗過。榆社人民為民族獨立、全國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被晉冀魯豫邊區譽為出兵、出糧、出幹部、出經驗的模範縣。 榆社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太焦鐵路、太長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太邢、榆長兩條干線公路與縣鄉公路交錯成網;通訊便捷,太原到陽泉、太原至長冶、呼和浩特至北海、偏關到晉城兩條國家級干線通訊光纜通過榆社,通訊狀況達到國家一流水平;電力充足,太原至榆社11萬伏高壓輸電線路供褕社專用。山西華能褕社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一期工程2台10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二期2台30萬千瓦機組先後投產發電,三期2台60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籌備。水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充足。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榆社地方經濟發展迅速。工業經濟按照「壯大電力、提升化工、拉長葯業、發展綠色產品」的發展思路,開成電力、化工、葯業、綠色產品四大主導產業, 突出經濟走「區域產業創特色、規模開發創效益」路。建設六大高標准農業科技園區,開成小雜糧、蔬菜、干鮮果、中葯材、畜牧養殖五大支柱產業。新的一屆,縣委、縣政府以新的理念統領全面工作,以新的資態搶抓新的機遇,以新的作風推動新的發展。圍繞建設富民強縣和諧榆社的總體目標,大力實施統籌發展、龍頭帶動、體制創新、人才保障四大戰略,盡快將榆社建成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生態農業區、現代工業區、休閑旅遊區、新型物流區。 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5.3萬畝,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穀子、玉米等。其次為大豆、薯類、高粱、油料、麻皮。森林覆蓋面為40萬畝,畜牧業主要有牛、羊、馬、驢等。飼養業有豬、雞、兔、鹿等。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名勝古跡有響堂寺千佛洞,位於縣城西南 5公里的廟嶺山上,為北魏和唐代石雕。文峰塔,位於榆社縣城東南一公里的巽山之上,因形如筆架,因而成名。化石館,保存有第三世紀的化石。剛修建不久的雲簇水庫。此外,還有鄧峪石塔、南村造像,均為唐代石雕作品。 榆社縣文峰塔 榆社縣城東南1公里的巽山之上,有一座創建於清代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文峰塔。此塔乃是根據「塔在巽(東南方向)峰則文運勝」的風水言論為振興榆社文風而建,初期直呼「文風塔」,其後年湮代遠訛名「文峰塔」。 文峰塔從康熙末開始建,歷時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 成。塔為錐形磚木結構,共13層,高約38米,佔地69.2平方米,內為空心,底層直徑約3米。文峰塔的第一層和第二層有磚砌月梯及迴廊,可拾級而上;三層以上有用木板、鐵釘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間石階層層,盤道曲曲,如步雲路一般。塔體的外面,每層都有仿木結構磚雕出檐、斗拱;四面開砌拱券洞門,以供憑覽;洞門之上有磚雕塔匾,圖案花紋十分精緻;塔頂置寶瓶,角隅懸掛風鈴,微風吹動,叮當之聲不絕於耳。 榆社文峰塔不僅構思奇特、工藝精巧、造型美觀,而且選址巧妙,寓意深遠,令人嘆為觀止。塔所坐之巽山,東倚崇巒,西俯榆川,南對筆架山,北臨儀川河;塔建其上,宛如筆峰直插雲霄,指星畫斗;東方日出,塔影倒映儀川河水,如筆蘸墨,如虹飲池;從北向南望觀,文峰塔尖正對准筆架山的3個山峰,其景頗似筆管擱在筆架之上。縱覽文峰塔周圍景觀,上有層巒疊嶂,綿延千里;下有銀絲玉帶,清流掩映;塔身挺拔參天,足為大好河山添色增彩。 榆社縣舊有端午節踏柳之俗,文峰塔建成之後,民間相傳游塔可治百病,於是踏柳被游塔替代。此俗相沿數百年而不變,故每逢端午節遊人雲集如織。 [編輯本段]榆社縣高級中學 山西省榆社中學位於山西省榆社縣箕城鎮東大街20號,是一個全日制綜合性完全中學。全校現有教職工400餘人,有一支社會公認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專任教師全部具有任職資格,學歷合格率為100%,且專業年齡結構合理。醫務室有專職校醫2名,學校心理咨詢室有心理咨詢教師5名。有音樂、美術專用教學場地和實踐活動場所。學科教學器材達到基本標准,具備每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條件。配備有200米環形操場1個,體育教學器材達到基本標准,有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場地。

② 2020年榆社中學推遲開學嗎

嗯,暫時還沒有接到教育部門的通知,並不是很了解是否呃推遲開學呢啊,還有等待通知。

③ 我來自榆社第二中學的英文

你好!
我來自榆社第二中學
I come from Yushe second middle school

④ 高二下學期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生物 學那幾本書山西省,榆社中學的。

不到nia安,安么是文科的

⑤ 2018運城萬榮縣示範中學招聘教師條件以及報名時間,報名材料是什麼

以下是山西近期教師招聘考試信息以及報名時間。 2018年晉中平遙縣教師招聘公內告(100人) 7月27-8月2日 2018年晉中容靈石縣教師招聘公告(26人) 2018年7月27日-7月29日 2018年晉中祁縣公開招聘政府購買教師公告(80人) 7月25日-7月27日 2018年運城稷山縣教師招聘公告(50人) 7月21-25日 2018年晉中祁縣中小學教師招聘公告匯總(50人) 7月25日-7月27日 2018山西臨汾襄汾教師招聘公告(150人) 7月23日- 7月27日 2018山西晉中榆社幼兒教師招聘公告(45人) 7月18日-7月20日 2018年晉中榆次區教師招聘公告信息(65人) 7月18日-7月 22日

⑥ 榆社中學的張斌文什麼時候下台

來了左權中學了,剛來了就給高三學生改時間,命苦啊!

⑦ 哪位知道朱德、高爾基、茅以升、牛頓的故事,請告訴我一個好嗎他們其中一個人的就可以。

朱德(1886-1976)

戎馬一生,功績卓著;忠職勤政,鞠躬盡瘁;胸懷天下,氣度恢宏;謙虛謹慎,純朴忠厚。 朱德(1886~1976),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者,軍事家,共和國元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歷任軍長、總司令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助毛澤東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解放後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朱德革命一生,功勛卓著,位高至極,但他謙虛謹慎,勤勤懇懇,朴實無華,忠厚仁慈,給世人留下了質朴而崇高的元帥形象。

1.棄教從軍 以武救國 朱德,1886年2月1日出生於四川儀隴縣李家灣一戶佃農之家。世代以租種地主土地為生,終年勞碌僅能糊口。朱德的母親在生朱德前還在幹活。朱德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使他從小就開始干力所能及的勞動。五歲時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過繼給無兒無女且又十分喜歡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學,並改變了他的命運。六歲時朱德入私塾,二十歲時入南充縣高等小學堂,一年後考入四川高等學堂附設的體育學堂。在這里受到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產生了教育救國的意識。畢業後於1908年邀幾位同學好友一同回儀隴縣城籌辦高等小學堂,朱德任學校的體育教習兼庶務。學生由幾人很快發展到七十多人。學校雖然辦起來了,但土豪劣紳反對新思想、壓制教育,社會的黑暗,民眾的痛苦,統治階級的腐朽,使朱德認識到教育無力救國。他毅然棄教,准備從軍。

1909年1月,朱德歷盡千辛萬苦走到昆明,考入講武堂步兵科學習,在這里他加入資產階級革命組織同盟會。畢業之後被分配到蔡鍔的部隊任少尉司務長。他對蔡鍔很敬佩,常和蔡接近並請教問題。蔡鍔率軍起義時,指定朱德為隊官(連長)。朱德在攻佔總督衙門時作戰有功,受到表揚。1913年夏,朱德升任蔡鍔部隊的營長,率部駐守於雲南的蒙自、個舊一帶。在這里,朱德自發地採用運動戰方式一舉殲滅了當地的土匪,因功升任團長。 討袁護國戰爭中,在蔡鍔回雲南之前,朱德即受命組織部隊,徵用車皮,等待蔡鍔到來率軍出征。在蔡鍔率軍出征四川與北洋軍閥的戰斗中,朱德及其團隊作戰最勇敢,朱德的衣服帽子多處被子彈打穿。經過多次激烈的戰斗,朱德因勇敢善戰,戰功突出而聞名於軍中。護國戰爭勝利後,朱德奉命駐守滬州,於1917年7月升任旅長,軍銜為少將。成為川蜀的知名人物。

2.拋官棄祿 追求真理 駐滬州期間,暫無戰事,朱德結交進步人士,共同探討救國救民之路。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思想更傾向於進步,尤其是《新青年》雜志上的進步文章,引起了他對馬克思主義的興趣和對俄國革命的嚮往。 在四川軍閥的逼迫下,朱德隨滇軍回到雲南,朱德任雲南警察廳長職務,利用業余時間請教員教授英語,為出國學習作準備。後來軍閥唐繼堯把滇軍趕走,朱德離滇回四川,四川軍閥劉湘和楊森很欣賞朱德的才能,加之他又是四川人,因此,特地空出一師長的位置等著他並許以厚祿。窮苦人出身的朱德,已經確立救國救民之志,他不再為高官厚祿去打傷害平民百姓的「混」仗,而是要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探索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的道路。因此,他毅然拒絕了劉、楊的挽留,順江東下來到上海見到了孫中山。此時孫中山正發愁無將領兵討伐陳炯明,以十萬元軍晌相許,請來朱德出面組織桂滇軍攻打陳炯明。但朱德出國尋求真理的決心已定,他婉言謝絕了孫中山之邀。朱德棄高官,拋厚祿,只為追求真理的鴻志,對於一個三十六歲的人來說真是難能可貴的。因為他已不再是熱血青年,而是成熟的中年,此時的選擇是理智的選擇,是一種堅定的義無反顧的追求。

1922年10月,朱德來到柏林見到了周恩來,他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要求。此前,他曾向陳獨秀提出過入黨要求,陳獨秀認為他當過舊軍官,斷然拒絕,周恩來則表示願意介紹他入黨。朱德在德國入格廷根大學進修社會學和哲學,在德國期間因參加工人運動兩次被捕。1925年他第二次被捕時被吊銷了護照並遭驅逐。 離開德國後,朱德來到蘇聯,先入東方大學學習馬列主義,後到軍事培訓班學習現代軍事。在那裡他結合中國的實際,產生了「部隊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必要時拉上隊伍入山打游擊」的思想。 朱德拋棄高官厚祿,尋求救國救民之真理。他出國數年,不僅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而且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3.高舉義旗 為民而戰 1926年夏天,朱德回國,奉黨中央之命,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初,受命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之職,同時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長。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共產黨人從血泊中爬起來,決定直接抓槍桿子,建立自己的武裝。黨中央決定組織起義,南昌是條件最好的地方,朱德奉命與劉伯承、賀龍等在南昌起義。他利用公開的身份,把敵人的兩個主力團的團長拖住,為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響起了正義的槍聲,朱德、周恩來等宣布起義。

起義成功後,朱德被任命為第九軍副軍長,率軍撤出南昌向廣東進發。途中,奉命領一個師守大埔縣三河壩地區,起義的主力部隊向潮州、汕山地區進軍。主力被擊敗後,朱德和後繼趕來的陳毅根據形勢的變化,把部隊轉變為游擊隊,之後又組織了遍及湘南十餘縣的湘南起義,使這支僅有幾百人的部隊擴大到萬餘人。 1928年4月,朱德和陳毅一直率領這支隊伍向井岡山區靠攏,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隊伍會師之後,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為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從此開始了「朱毛」合作,並為擴大革命根據地和壯大紅軍隊伍而斗爭。 朱毛會師,奠定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基礎。朱毛二人合作,創造性地展開了革命的游擊戰爭。朱德把他從國外學到的先進軍事思想、過去帶兵打仗的經驗與井岡山區革命斗爭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游擊戰原則。這些原則被通俗地表述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朱毛帶領幼年的紅軍在游擊戰中不斷壯大,戰鬥力迅速增強。到1928年夏,朱德指揮紅軍在龍源口一舉殲敵一個團擊潰兩個團。這是中央紅軍成立以來取得的較大的勝利。

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朱德深刻領會毛澤東的建軍思想和根據地建設的思想,二人思想一致,配合默契,他們都是來自貧窮的鄉村,都了解中國社會實際,都是為民眾而戰,都遵循著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到1930年,井岡山區的紅軍擴大到三萬人,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還決定朱德為紅軍總司令。 在蔣介石發動的五次「圍剿」中,朱德參加了全部的反「圍剿」斗爭。前三次反「圍剿」,他配合毛澤東領導紅一方面軍,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三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在第四次反「圍剿」斗爭中,毛澤東已被撤職,朱德與周恩來共同指揮戰斗,殲敵三個師,俘敵萬餘人。「左」傾錯誤統治了中央,軍事指揮權掌握在不了解中國國情的德國人李德手中,他排斥朱德等高級將領,胡亂指揮,打輸了第五次反「圍剿」,搞丟了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紅軍被迫走上大轉移之路。

4.力挽狂瀾 拯救危局 紅軍反「圍剿」失敗,撤出了經營數年的根據地,在與敵人的激戰中轉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直到1935年打下遵義城,才在周恩來和王稼祥等人的積極主張下召開會議。會上,朱德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批判王明「左」傾路線,贊同毛澤東進入最高軍事指揮小組。會議之後,朱德仍擔任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他堅決贊成並支持毛澤東的戰略和戰役行動。協助毛澤東完成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役的指揮,他常親臨前線,指揮戰斗,表現得鎮定自若。在危險、困難、犧牲面前,朱德沉著冷靜,臨危不亂。劉伯承稱贊他「志堅如鋼」,「在任何困難面前,但然如坐春風」。

紅軍擺脫蔣軍的圍追堵截之後,在懋功與第四方面軍會合。討論今後的去向時,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提出北上陝、甘,建立革命根據地。朱德堅決擁護這一方針。會後,率部北進。但張國燾卻不願意北上。直到中央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後,他才開始北上。 張國燾到達阿壩後再次生出異心,他要朱德與他聯名致電中央,反對北上抗日的方針,朱德斷然拒絕張國燾的要求,與之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張國燾不聽勸告,率兵掉頭向南,朝川康邊境退逃。在張國燾率領隊伍逃跑的過程中,朱德一直堅持斗爭。張國燾曾開會圍攻朱德,朱德卻泰然處之。張國燾逼朱德反對毛澤東,朱德警告說,黨是一個整體,不能搞分裂。他想把朱德趕出部隊,朱德堅決留在軍中作幹部、戰士的思想工作,揭露張國燾的真面目,促使受蒙蔽的幹部戰士覺悟。經過朱德不屈不撓的長期斗爭,紅四方面軍的廣大幹部戰士開始覺醒,迫使張國燾同意北上。中間又出現了幾次反復,終於把這支隊伍帶到了陝北,實現了一、二、四三個方面軍的會師,保存了革命的種子,壯大了紅軍的隊伍。朱德到達陝北,匯報了與張國燾的斗爭經過後,毛澤東稱贊他「斗得有理有節,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如大海,意志堅如鋼」。

5.挺進華北 指揮抗日 「七·七」事變之後,全國規模的抗戰爆發。7月14日,朱德寫下了抗戰誓詞:「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胄裔,生當其時,身負干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人?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全國家,是我天職。」同年八月蔣介石任命朱德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個師。下旬,朱德檢閱開赴抗日前線的部隊,誓師出征。九月,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朱德為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為閻錫山)。 1937年9月21日,朱德來到太原前往抗日前哨雁北部署抗戰事宜。9月25日,八路軍一一五師首戰告捷,在雁北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敵千餘人。朱德親自趕赴前線,總結平型關戰斗的經驗,以便向自己的部隊及友軍宣傳,激勵同胞的抗戰熱情。隨後,朱德提出了在晉冀之間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意見,堅持深入敵後,放手發動群眾,壯大抗日力量的思想。

抗日戰爭期間,朱德已經五十多歲了,是我軍戰將中年齡最高者之一,但他仍然老當益壯,親赴前線指揮作戰。在華北抗日根據地建立的初期,朱德一直在抗日最前線,親自指揮了許多戰役和戰斗。比如,1938年4月,日軍出動了萬名精銳部隊分九路向晉東南根據地發起合圍攻勢。朱德與彭德懷、劉伯承等將一起指揮了這次反九路圍攻,採用以少量兵力牽制多路,集中主力擊敵一部的戰術。四月中旬,終於在武鄉長樂村捕捉到殘敵的機會,一舉殲敵二千餘人,吃掉一路,其餘各路相繼後退,朱德果斷決策,乘勝進擊,擊潰敵人並連克遼縣、和順、武鄉、榆社等城,此戰共殲敵四千餘人,粉碎了敵人的圍攻,鞏固和擴大了晉東南抗日根據地,使我八路軍在太行山南麓站穩了腳跟。建立太行革命根據地後,朱德豪邁地賦七律一首:「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1940年,朱德從前線返回延安,此時,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已初具規模,八路軍從三萬人發展到四十萬人;游擊戰從山區延伸到了平原。在八路軍活動的范圍內,已經形成了很有影響的抗日規模。 朱德返回延安後,正值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實施封鎖,我軍民面臨經濟困境。黨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朱德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創造了「南泥灣政策」,主張屯田墾荒,發展生產、養兵抗戰,有力地支持了毛澤東提出的大生產運動。以此為基礎,打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6.運籌帷幄 解放全國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朱德已近六十。年事已高,再加上他是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不應再上前線沖殺了,而應考慮全軍全國的大局,主要搞決策和運籌。因此,他留在後方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協助毛澤東統籌指揮全國的軍事斗爭。 日本人剛剛舉手投降,舉國歡慶勝利之時,毛澤東、朱德等領袖預計到內戰將不可避免,因此,他們教育部隊,保持高度戒備,不能有絲毫幻想。朱德參與制定了我軍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整編軍隊,組建起了適合於大規模運動戰的野戰軍。這些正確的決策為迎接蔣介石發動的內戰打下了基礎。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終於爆發。我軍因准備充分,在戰略防禦中殲敵七十一萬,頂住了敵人向解放區的進攻。1947年元旦,朱德向全國人民和海外僑胞發表廣播講話,指出,1947年是斗爭形勢轉變的一年。10月10日,朱德與彭德懷以正副總司令的名義發表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響亮地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1947年11月,我軍取得了石家莊戰役的勝利,朱德親自總結攻城經驗並全軍推廣。為了促進中原殲敵作戰,朱德到處於前線位置的河南催陽參加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朱德參與決策和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後,又部署了渡江戰役,和毛澤東一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朱德協助毛澤東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終於揮師渡江,解放了全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朱德已經六十四歲了,戎馬一生,功績卓著的朱老總,老驥伏櫪,不顧年高,積極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工作。建國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後參與領導空軍、海軍和陸軍各技術兵種的組建,與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了人民解放軍由單一兵種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他對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非常關心,到88歲高齡時還親自視察海軍,並乘艦出海檢閱。 1976年 7月 6日在北京病逝。他在軍事理論和實踐上都卓有建樹,對豐富毛澤東軍事思想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選集》。

朱德年表 朱德原名代珍,字玉階,1886年12月 1日生於四川儀隴一個佃農家庭。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參加清王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鄉試、府試均中榜。 次年清廷即宣布廢除科舉,他未能參加省試,乃入順慶府(今四川南充)中學堂。 三十三年到成都入四川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 次年回儀隴高小任教。 宣統元年(1909年)赴昆明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參加同盟會。 宣統三年,在講武堂畢業後被派往由蔡鍔統領的雲南新編陸軍當隊(連)司務長。 同年參加辛亥革命,隨後參加蔡鍔組織的援川軍,支援四川革命。 1912年回師後晉升少校,任講武堂區隊長兼教官。

1913年朱德調入部隊,在雲南南部臨安(今建水)、蒙自、個舊一帶指揮部隊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國主義支持的土匪武裝作戰,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套流動游擊作戰的經驗。 1915年升至團長。同年,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 次年,在川南納溪一帶山地同敵人激戰一個半月,以善打夜戰和白刃格鬥而著稱,常以少勝多,出奇制勝。 1917年升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護法戰爭。 1922年到上海、北京尋找共產黨,曾會見陳獨秀並提出入黨要求,陳予以拒絕。 1922年9月,他前往德國留學, 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6月在柏林參加德國共產黨組織的聲援中國運動大會,被德國當局逮捕並吊銷護照。 1925年7月赴蘇聯學習軍事。

1926年回國,被派往川軍從事爭取楊森的工作。 9月,英國軍艦炮轟萬縣,造成中國軍民死傷近千人的慘案。他鼓勵楊森對英採取強硬態度,截擊英艦並通電全國。11月,他和楊暗公、劉伯承組成中共重慶地方軍事委員會,策劃滬州、順慶起義,策應北伐。 1927年初,遵照黨的指示,到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培訓軍事幹部。 1927年4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長。 1927年 8月,他參與領導南昌起義,任第九軍副軍長、軍長。 1928年 1月,同陳毅發動席捲十餘縣的湘南起義,將革命武裝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先後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一、第三、第七、第四師。 1928年4月,同陳毅率部隊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合,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軍長。

1929年初,他和毛澤東率紅四軍主力下井岡山,向贛南轉移。 1929年 2月10日,他和毛澤東率部在江西瑞金以北的大柏地殲滅追軍近千人,才擺脫國民黨軍的跟蹤追擊。隨後,他和毛澤東率部轉戰於贛閩邊界,建立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後發展為中央革命根據地)。 1929年12月,他在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上作了軍事報告。 1930年 6月,他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總指揮。 1930年8月,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紅軍總司令。 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 1930年底至1931年 9月,他和毛澤東指揮第一方面軍,挫敗了國民黨軍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1933年春,同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周恩來一道,,粉碎了蔣介石發動的第四次反圍剿。 1934年 1月,他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1935年 1月,在遵義會議上,他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後,他繼續任中革軍委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後擺脫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 6月同第四方面軍會師。

1936年 6月,第二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會師後,他和劉伯承、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等一起,維護中共中央的領導和紅軍的團結,繼續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進行斗爭。 1937年 7月,盧溝橋事變後,同周恩來、葉劍英代表中國共產黨到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就國共合作抗日問題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1937年 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後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斗的勝利。 1937年10月,率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挺進晉東南。 1938年 4月,與彭德懷等指揮部隊挫敗日軍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同年秋,根據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指揮八路軍各師深入敵後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 1938年--1939年間,他先後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總指揮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曾指揮部分國民黨軍隊同八路軍一起對日作戰。 1940年2月,他和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主力一部,在平漢鐵路兩側先後進行衛(河)東戰役和磁武涉林戰役。 1940年5月返回延安後,參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各抗日民主根據地對日偽軍作戰。 1941年 11月,負責領導新成立的軍事教育委員會並兼任軍事學院院長。

1945年 4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總結了八路軍、新四軍對日作戰的經驗,闡述了中國人民抗戰的路線、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和養兵、練兵、用兵的方法。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46年 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後,同劉少奇、董必武等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 1947年秋季,親臨華北前線指導作戰。 1947年10月,指導晉察冀野戰軍取得清風店戰役的勝利,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關鍵作用。1947年11月,指導晉察冀野戰軍取得石家莊戰役的勝利。此戰開創了解放軍攻佔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的成功先例。 1948年 5月,代表中共中央出席在河南濮陽召開的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並視察華東部隊,作重要講話。 1948年9月後,參與組織、指揮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9年4月,同毛澤東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部署渡江和解放華南、西南、西北等重大戰役,解放中國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並繼續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1950年參與制訂抗美援朝的決策、並親自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幹部作赴朝參戰的動員。 1954年9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76年 7月 6日在北京病逝。
茅以升(1896-1989)江蘇鎮江人。早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科學校。1917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並獲得該校授予的「斐蒂士」研究獎章。1922年應聘東南大學教授兼工科主任。1924年任北洋大學教授、工學院院長。1942年任杭州錢塘江橋工程處處長。建國後,先後出任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校長,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1955年6月,被聘為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並當選為常委、副主任。還榮獲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979年獲美國卡尼基——梅隆大學授予的「卓越校友」獎章。
從小得到的啟示
南京秦淮河上,有座文德橋,這里是夫子廟古代最繁華的地方。

自清末以來,秦淮河上每年端午節都要劃龍船,看龍舟競渡。

有一年端午節的前一天,幾個小朋友來茅家邀約以升次日同到秦淮河去看龍舟競渡。不巧的是,第二天以升的胃疼得厲害,不能去了。只好相約著,請他們看完以後,再把如何賽龍舟的情況告訴他。

這一天,秦淮河上彩旗招展,人聲鼎沸,鑼鼓喧天。一百多條龍舟一字兒排開,船頭上坐著劃船手,按照規矩,在龍舟競賽的進行中間,劃船手必須齊心協力地劃,看哪條船最先達到目的地,就算是優勝者。當天,觀看龍舟競渡的人山人海,河岸邊擠得水泄不通,不論大人小孩,都穿戴得整整齊齊,鮮美亮麗,大家都想占據一個能看得清楚的地方,能站到文德橋上,便是最理想的選擇。

當龍舟從文德橋下劃過時,一時間,數百人擁向文德橋。忽聽嘩啦啦一聲響,橋塌了,許多人都摔到橋下去了。文德橋原本是一座比較古老的橋,年久失修,突然遇到擠壓,便倒塌了。有些識水性的人連忙下水救人,賽龍舟的人也放棄了競賽,參加救援,這是出於人們預料之外的重大事故,經小朋友們的逼真描述,讓以升心情非常激動。小朋友離開後,他平躺在床上,浮想聯翩,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將來我要學習造橋,要造出千萬人踩不壞,擠不塌,踏不斷的橋,甚至讓汽車,火車從上面通過也無妨。

後來,茅以升決定學土木工程,特別是學造橋,這從小立下的志願,終身為之奮斗,並立下豐功偉績的,不能不說是文德橋倒塌的啟發。

幾度重相見
1922年底,由於楊杏佛的力薦,茅以升應聘東南大學工科主任。得到師生特別是楊杏佛的大力支持,在原來機械工程系的基礎上,擴充土木工程、電機工程,這樣工科擁有三系,成為全國僅有的系科設置全面的工科。既確立了工科以土木工程為主幹,也顧及了當時世界上電機工程領先發展的態勢。這對工科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為了工科的發展,茅以升成了楊家的常客,他們過從甚密,茅以升和楊杏佛的友誼進一步升華。

說到他們之間的友誼,得從唐山路礦學堂說起。1911年8月,茅以升和楊杏佛同時考取唐山路礦學堂,而且是同班,情誼甚篤。辛亥革命爆發,楊杏佛立即趕到武昌,在孫中山總統府的秘書組任收發組長。後來在孫中山的幫助下,到美國康乃爾大學機械工程系。茅以升在唐山路礦學堂畢業,考取清華官費留學,被派往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系做研究生。有一天,他們在校園里相逢,他鄉遇故知,真是喜出望外。他們重溫舊誼,來往親密。當時,楊杏佛和胡明復、趙元任等組織了科學社,茅以升當然成為其會員,並為該社《科學》雜志寫了《中國園周率略史》等論文。1918年底,楊杏佛回國,科學社也遷到南京,楊杏佛應南高師之聘任工科教授。不久,南高師並入東南大學,才有了力薦茅以升任工科主任之事。

1933年6月,楊杏佛被國民黨特務槍殺,茅以升不勝悲憤,他說:「多麼可惜呀!我的青年時代的學友楊杏佛不僅是個科學家,也是個偉大的革命家,他有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是非,既精通科學,又善文能詩詞,可惜他只有40歲」,就犧牲了!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的!」

自炸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既高又長的鐵路、公路和行人三用兩層大橋。

1933年8月,茅以升授命來到杭州,為祖國建造新橋,出謀獻策,繪圖製件是他多年的心願。錢塘江古稱「無底」,就是說錢塘江水深,流沙厚,變遷莫測,江面水流洶涌,波濤險惡,沖刷力大;加之建橋經費有限,施工期限急迫,因此,必須把能同時動工的工程,上下有關的工程,配套聯成「系統工程」同時動手,一氣呵成。茅以升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工程技術人員和建橋工人的集體智慧,勢如破竹地解決一道道難題。如每一個橋墩下要打160根樁,9個橋墩就要打1440根樁,若用老辦法汽錘打,一天只能打1-2根,後來他們採用「射水法」,一晝夜可以打30根,從而提高了工效。又如運用「汽壓沉箱法」建造橋墩,將鋼筋水泥製成重達600噸的箱子,准確地放在已打進泥沙里頭的木樁上,沉箱下落時築墩身,墩身完畢後架鋼梁,上下並進,日夜施工,終於如期完成我國造橋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

在建橋的兩年半時間里,茅以升沒有星期天,沒有假期,為了監督工程的進程,以身作則,經常同工人在一起,甚至通過沉箱下水去實地調查,以便及時修正施工規劃方案。一次,他下到水深30多公尺的沉箱里,正好日機空襲,關閉電源,只好和工人一起呆在箱子里。雖然大家很沉著,但當時還弄不清是什麼原因。待升到水面以後,才知道原來是空襲的緣故。後來,茅以升回憶當時情景時說:「在水下的處境,真是永久難忘!那位管電氣閘門,堅守崗位的工人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

1937年9月26日,火車象巨龍般馳過錢塘江大橋。公路橋是11月17日通車的。「人們可以雙腳跨過錢塘江了!」真是萬人空巷,額手稱慶!然而日寇入侵,戰火已經蔓延至浙江,黑暗象籠紗似的把錢塘江橋兩岸蒙住,難道

閱讀全文

與榆社中學高三10月考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