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從XX中學到語文 作文
我從電影里學到語文
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總稱。語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交談中,在學校學習生活中,在日常與人交往中,在電視里,在電影里......都能學到語文。
要問我在哪裡學到了語文,我說,我在電影里學到了語文。我特別喜歡看電影,因為電影是社會的縮寫,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混亂,美好,悲慘,幸福......從中我認識和學習到很多的知識,開闊了視野,電影中的喜怒哀樂,影響著我,也令我對事物增強了判斷力。
我喜歡看科幻類的電影,其中,最令我回味無窮的是《哈利·波特》和《納尼亞傳奇》。這兩部電影里充滿了智慧和勇敢,驚險和刺激,使人盪氣回腸!我喜歡看中外名著電影,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簡·愛》,《傲慢與偏見》等等等等,數不勝數。這些名著電影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這些不朽的著作,深厚的文字功力,令我嘆為觀止!我喜歡勵志片電影:《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勇敢的心》......勵志電影使我奮發向上,使我對生活充滿熱愛,使我感動至深!我還非常喜歡看動畫片呢!有幾部我最心愛的作品:《冰河世紀》,《小飛俠》,《芭比系列》,《千與千尋》等等,這些動畫片中的人物生動可愛,寓意深厚,畫面生動形象,豐富了我的幻想,使我回到了小時候天真爛漫的世界裡。我還愛欣賞冒險類電影:《國家寶藏》,《先知》,《奪寶奇兵》等等,使原本膽小如鼠的我,變得堅強起來。我觀看的電影里當然少不了戰爭片:《珍珠港》,《辛德勒的名單》,《狼牙山五壯士》等等。我不喜歡戰爭片的殘忍和血腥,我喜歡戰爭片告誡我們的道理:人類不需要戰爭,人類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共同生存在地球上......
我看過的電影數起來也成千上百了,在這么多的電影中我確實學到不少語文知識。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生命,珍惜機會;我懂得了勇敢,勇敢面對生活,勇敢面對厄運,勇敢面對困境,勇敢面對社會;我懂得了幫助,幫助朋友,幫助自己,幫助陌生人,幫助動物;我懂得了團結,團結互助;我懂得了關愛,關愛生命;我懂得了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我熱愛電影,在熱愛的同時,我也學到了語文!!!
② 作文 "我從名著里學到了語文"很急哦 誰幫幫我。謝謝
我從書籍中學到了語文
人皆言之「生活處處有語文」,而我就對這句話深有感觸。不錯,在讀報刊、觀影視、玩游戲、看新聞中,我們都可以發現語文的蹤跡。而我,則是在閱覽各式各樣的書籍中,學到了語文。
小說,是書籍之中的批評家。它批判社會,直指現實。我,從古華的《芙蓉鎮》里看到了解放前勞動人民的勤懇,卻波折的命運;我,從列夫·托爾斯泰的《跳水》里看到了一名船長在危難關頭盡顯的機智;我,從契訶夫的的《變色龍》中看到了一個見風使舵、立場不穩的青年人。我,在小說的世界中,學會了如何去刻畫人物的性格,去描寫生動的細節。我與大師們面對面的談論著小說的見解,小說的奧妙。我,從小說里學到了語文。
童話,是書籍之中的幻想家。它渴望美好,幻想生活。我,從鄭淵潔的《皮皮魯外傳》里看到了一個機智聰明,卻又有些淘氣的男孩;我,從楊紅櫻的《幸福的鴨子》里看到了一隻鴨子對生活的認知與看法;我,從安徒生的的《丑小鴨》中看到了理想與夢幻世界的美妙與美好。我,在童話的仙境中,學會了如何去表露文章的中心,去敘述事件的情節。我與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討教著童話的中心,童話的精華。我,從童話里學到了語文。
寓言,是書籍之中的哲學家。它領悟真理,思考哲學。我,從伊索的《夜鶯和鷂子》里看到了他對放棄眼前利益,追求渺茫的深悟;我,從克雷洛夫的《獅子分獵物》里看到了統治強權者的專橫與其無理;我,從陳伯吹的《小魚遇險》中看到了在生死攸關時刻,經驗之談的重要性。我,在寓言的天國中,學會了如何去概括短文的主題,去總結深刻的立意。我與睿智而高尚的人交流著寓言的深刻,寓言的主旨。我,從寓言里學到了語文。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錯,在書籍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躲藏著神奇的語文。它正放射著美麗而又耀眼的光彩,靜靜地在等待著人們去發現語文,去開拓語文,去創新語文。是的,我從書籍中學到了語文!
我從書籍中學到了語文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漫遊在書的海洋中,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去大膽地探索語文的奧妙,真是其樂無窮,受益匪淺。
書,是我的精神大餐;是帶我沖出溝谷,駛向康莊大道的途徑;也是幫我打開成功的大門的金鑰匙。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從流芳千古的《論語》中,明白我們要「仁」愛待人,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所不願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於人。在滿腹經綸的孔子的熏陶下,我還掌握了一個學習方法: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實事求是,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繁星·春水》在五四運動時,曾盛行一時。我細細品味時,也從中感到母愛的博大無私和至高無上。它是生命的源泉、美的極致和人生的港灣。然而,我得到不僅僅是這個美好的感受,還拓展了我的語文視野,豐富了我匱乏的詞彙量,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尤其是文章的語言描寫,要清新淡雅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情韻悠長,才能打動讀者的心。
在中國燦爛的古詩詞文化中,有許多經典名句至今流傳千古、家喻戶曉。如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蘊意深遠的名句告訴我們要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還有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生動形象的比喻委婉地刻畫出西湖之美......在這唐詩宋詞中,我們汲取豐富的知識,陶冶高尚的情操,不斷提高自己對語文的見解能力。可見,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遨遊在一望無垠的書海里,彷彿走進了一個繽紛多彩的語文世界中探索奧妙、汲取知識、學習語文。
我從書籍中學到了語文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對人們來說是種高雅而必不可少的休閑和娛樂,同時也能修身養性,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實,有人是從書中頓悟處世之道,有人是從書中找到人生的目標,而我,則從書中學到了語文。
翻開教科書,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篇篇精挑細選經典且短小的文章,飄然而至的是流傳已久的清香,猶如上好的碧螺春,品一品,素雅清香、淡香醇厚、蘊藏著老舍、冰心、朱自清、郭沫、泰戈爾……獨特的韻味,有的優美、有的感傷、有的柔美……千姿百態盡納其中,每一篇都是飽經滄桑的佳作,從中,我品味到了名家各不相同的風格與特點。學到了他們的深思熟慮,學到了他們優美的語句,美妙的修辭、巧妙的文字、嚴謹的構思,學到了他們撰寫文章手法與技巧,結識了許許多多的基本語文締造。
翻開雜志,呈現給我們的是語言朴實,流露著真實情感的精短小文,隨著飄來的是一種富含家庭與生活氣息的味道,是清醇的毛尖,嘗一嘗,清香濃郁,每一篇文章都是生活中的一幕幕、一段段,流露著一種親切感,也許寫的只是生活中不經一瞥,卻能帶給人一種震撼,讓人為之深嘆,原來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事,雖然相較於碧螺春、毛尖少了一份素雅可多了一份生活的靈感,從中,我知道了原來生活就是文學的素材,生活原來就是一把開啟文學寶庫的鑰匙,生活中的情感原來也可以借用文字來撼動人心。
翻開一本書,厚重的名著,一股濃郁的清香便包圍了人心,是歲月流傳的濃郁,是時光的縮影,是時代的凝結元露,是高貴的龍井,龍井是苦澀的,正如那名著的枯燥乏味,可懂茶之人便知,龍井苦澀的外衣下是回味無窮的甘香,名著枯燥的外衣下是豐富的情感,震撼人心的文字,名著的風格也不徑相同,但文字都不約而同的傾吐著或輝煌或悲慘的歷史,我以這杯龍井中總能品出真善美的芬芳,體會到文字深刻雄渾的魅力,品味的文字那豐富多彩的風韻。
這然我明白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是什麼道理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③ 我從名著中讀懂堅強初中作文800字左右
讀書,讓我堅強
讀 書 ,讓 我 堅 強
前些年,我真的很熱衷於讀書,每每一拿上書便能讀上幾個小時,甚至廢寢忘食.因為
讀書多,那時也常常動動筆,偶有文章見諸於雜志報刊上,心中甚喜.這兩年由於心境的改變,捧書較少,人也庸俗起來,用筆也是日漸生疏.覺得自己越來越物
質,越來越功利,越來越浮躁,時間無價值的消磨掉,讀書,似乎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古人雲:「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
言無味."心中不覺有點悲涼.近幾日閑著沒事我又捧起了書,慢慢對生活,對人生又有了新的認識.此時幡然醒悟,原來讀書可以改變人.
想想小時候,
家裡很窮,自己挑柴火到集市上賣,所得的錢連五分錢的大燒餅都不肯買來吃,卻硬是把所有的錢拿去買了書.回到家便如飢似渴的看起來,從此便養成讀書的習
慣.我看小人書,也看文學書,越看越感覺:山村的孩子要想改變自己,唯有讀書是出路.因此我在書中不斷積累知識,積蓄力量.
後來,走上了工作崗
位,我買書、訂書,看詩歌、小說、散文,教育雜志等等.正是這些書中作品滋養著我的成長,使我的精神財富越來越豐富,使我對生活更充滿了自信,也使我有足
夠的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坎坷.在讀書之時我也開始漸漸讀人,在讀書、讀人的過程中,我更珍惜生命,更珍惜生命留在世間的歲月.在這三十多年裡,我在
生活上,精神上也不知經歷多少坎坷與不幸,但每次都能堅強地熬過來了、站直,並且變得越來越堅強,變得越來越樂觀,這全都要感謝讀書.書所帶來的寧靜也是
現實生活給不了的.夜幕來臨時,手捧一本愛書,坐在台燈下,心思暢游於文字的海洋里,體會著別人的愛恨情仇、人生哲理,甚至在別人的劇本里演繹自己,順著
那縷清香,觸碰自己的心靈深處.
人生從少年到白頭,日子從日出到日落.生命的輪回,日夜的更替,這是誰也不能主宰和改變.唯有讀書能豐富人生,延
續生命,能讓你的心靈變得更加蔚藍與純潔.我想,此生也許我再也不能離開書,有一天我會離開三尺講台,但我不會離開書,離開閱讀.因為讀書已漸成了我生活
的一部分.人生幾何,唯有讀書最高;原本生命是脆弱的,唯有讀書使之堅如磐石.
④ 作文:我從西遊記中學到了語文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遊記》的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聖,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並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慈的父親,終於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後,觀世音的出現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工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遊記》帶給我們不再是對神話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像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充滿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妖為鬼域必成災。」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著一些危害人民、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具有一定的現實生活的真實內容。過去曾有人把妖魔指為「農民造反者」,而現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為「敢於觸動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秩序的『嬌魔』」。這些說法,實在非常牽強。實際上,《西遊記》里的妖魔都是一些超越了常人的「特殊」階層,他們與仙佛一樣,是可以長生的,是擁有法力的,而這里的所謂法力實際上就相當於現實中的權力。所以與其將他們看做是「農民造反者」,更實際的劃分應該是將他們看做「神」這個大范圍的一員,他們其實就是「神」裡面的蛀蟲。不但不為民謀福利,而且時常勞民傷財,大肆搜刮剝削。孫悟空,就是這些蛀蟲們的剋星。他對付這些人從來都不手軟,盡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義無返顧地將他們掃除。哪怕事後又被滿天仙佛將「妖魔」領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驅逐,除害護航之心全不曾改。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八千里,遇到的妖怪頭子就有幾十個,但他一條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並且他同妖怪斗爭,大多數都是主動進攻,只要一聽說妖怪擾亂人間,就決不放過。收伏八戒之後,他就對引路的高才說:「以後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幾個,還有謝你處哩。」第67回駝羅莊主人請悟空捉妖,悟空當即向上唱個喏道:「承照顧了。」八戒在一旁就這樣說:「你看他惹禍!聽見說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很能說明悟空斗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作者一再通過書中人物之口,贊揚孫悟空「專救人間災害」,「與人間報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僅救下了兩個「祭賽」妖精的幼兒,而且除滅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災害。比丘國、朱紫國等故事,都是孫悟空主動進攻,為民除害。他每次捉住妖怪頭子之後,總要把小妖消滅干凈,以免給百姓留下禍患。可見,孫悟空已經脫離了專為自己斗爭的性質,而是為了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為了弱者而斗爭。
孫悟空的形象實質不僅在於敢斗,更在於斗則必勝,故為「斗戰勝佛」。他取得斗爭勝利有兩個法寶:一是武藝高強——這在大鬧天宮中表現得尤為精彩;一是善於斗爭,亦即有勇有謀,鬥智斗勇。他經常變成蚊子、蒼蠅、蟭蟟 蟲,鑽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細(如黃風怪);或者根據蛛絲馬跡推斷妖怪的來歷,然後根據這些妖怪的特點,尋找相應的對策(如黃袍怪);有時他又化為妖精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騙妖精(如三調芭蕉扇)。或者賺來妖怪的法寶,反置妖怪於死地(如計盜紫金鈴)。他還善於運用鑽到敵人肚子里去的戰術來制服妖精(如黃眉怪)。他機智靈活,隨處設計,常常令妖怪防不勝防。
最終,當取經事業完成之後,取經集團所有成員都修成了正果。但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所謂的「正果」應該只是一種喻意,和佛教的教義並不完全一致。五人中,孫悟空成佛的基本條件是什麼呢?如來給他的「政治鑒定」認為孫悟空成佛是因為其「煉魔降怪有功」,可見他得成正果,完全是因為「有功」,即完成了造福人類的事業,為人類群體做出了貢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完成了偉大的事業,最終達到了造福於人群的目標。成為了真正的「戰神」
⑤ 我從 身上學到了 名著人物 作文 600初一
走出寒夜——讀巴金小說《寒夜》
暮秋的冷,陰郁。早起陽光很好,南窗下溫暖著。到了午後陽光稀薄,屋子裡開始泛起涼意。夜晚來臨,涼氣從腳底蔓延到周身。還沒送暖,是北方極難耐的時節。
此刻讀巴金的《寒夜》,手握著暖水袋,心跟著文字顫抖。一天的時間從早到晚讀完這部小說,放下書的時候,身心劇烈的打著寒戰。
書是1980年出版的巴金中篇小說選,記得是在小城書店處理的攤位上買到的(只有下卷因此處理),一直跟隨我,但沒有仔細閱讀過。年輕時大多看了些時尚的雜書,巴金的小說只看過《家》,而且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安靜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的話,「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該讀的書都已經讀過的」。我很是慚愧,書讀的不少,可是能夠沉澱的記憶並不多,而且值得一讀的書也沒能夠完成閱讀。希望慢慢休整然後彌補一些殘缺,盡可能的減少遺憾。
《寒夜》寫於1944年冬天桂林淪陷的時候。當時巴金住在重慶的一間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裡,晚上常常要藉助蠟燭來照亮書桌,時寫時輟,兩年以後才完成這部長篇小說。
走進寒夜,一種凄涼陰郁的感覺彌漫我的身心。此後的閱讀也同樣走不出這個氛圍。
小說以「我」的家庭生活為主要線索,緩慢展開,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的描述,以自言自語的方式敘述,表達「我」即「汪文宣」在抗戰即將勝利的前夕的生活狀態。以此揭示當時大多數生活在底層的人物的命運。
貫穿於其中的其他人物並不多,母親、妻子、兒子,以及僅有的幾個鄰里同事同學。
矛盾的主線來自於這個讀書人家,包括母親在內的一家三口都讀過書。這種氛圍下的諸多矛盾更顯得不可思議,甚至無法理解。因此「宣」無論如何都弄不明白「為什麼她們老是爭吵?為什麼這么簡單的家庭,這么單純的關系中間都不能有著和諧的合作呢?為什麼這兩個他所愛而又愛他的女人必須象仇敵似的永遠互相攻擊呢?……」讓「我」夾在其中倍受熬煎。
我的卑微懦弱,我的無計可施,我的手足無措,我的良善悲憫,我的老好隱忍,我病魔纏身等等,在字里行間表現得細微而逼真。不由得讀者不對這個人物產生強烈的同情感,甚至會有一點點的善意的怨恨。因此我想這也正是小說的成功所在。
「樹生」的塑造是一個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個愛家愛先生愛孩子的傳統女人,然而,卻無法與母親和睦相處,最終只能是選擇逃離這個帶給她無盡痛苦和折磨的家庭,雖然她百般的不舍。對於「樹生」我能夠表達的是一種偏愛。這個人物值得贊賞和稱道的是她的善良和勇敢。
母親的形象是一個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輕守寡,守著孤兒寡孫度日,僅有的愛全部都給了他們,甚至不能允許別人分享,包括兒子的妻子以及孫子的母親。她的愛表現得無微不至,卻也是獨斷專行,因此也是製造這個家庭悲劇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為母親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卻無法接受她對於兒子和孫子的愛的偏執。
這三位主人公就這樣在那個充滿了苦難的歲月里生活著,沒能夠等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解放,沒能夠得到他們自己嚮往的普通而平常的幸福生活的開始。個人悲劇的產生和時代的悲劇密不可分,和個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個人不可能完全逃離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因此小說反映的人物悲劇帶有那個時代的普遍性。
小說借「宣」的嘴巴反復說過「我做過什麼錯事呢?我一個安分的老好人!為什麼我該接受這懲罰?」「宣」最終以無聲的吶喊「要求公平,他能夠在哪裡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夠喊出他的悲憤,他必須沉默的死去。」小說最後這樣描寫宣的離世。「最後他斷氣時,眼睛半睜著,眼珠往上翻,口張開,好象還在向誰要求公平。這是在夜晚八點鍾光景,街頭鑼鼓喧天,人們在慶祝勝利,用花炮燒龍燈。」然而「宣」終究沒有享受到勝利帶來喜悅。這樣的描寫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劇色彩。描寫「宣」的性格時,用了無數的夢境來襯托他的無助矛盾的心理,還有反復的自言自語甚至害怕發出的聲音都形象的把「宣」這個人物呈現再我的面前。
「宣」懷著一個模糊的渴望,想找一個使他忘記一切的地方,或者乾脆毀滅自己。痛苦的擔子太重了,他的肩頭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沒有終止的煎熬。他寧願來一個痛痛快快的了結。「宣」最終的絕望來自於對生命苦難的無法承受,從精神到肉體都渴望擺脫。
在我用大篇幅的文字敘述這個家庭的矛盾,而忽略社會生活中他們的角色。因為家庭是一個港灣,可惜風雨飄搖的世界裡小小的港灣同樣不能躲避風浪的侵襲。這就是我對於巴金老人的長篇小說《寒夜》的理解。掩卷的時候夜已經很深了,我只想趕快的鑽進被子里,暖一下身體,暖一下心靈,甚至忘記「寒夜」的凄苦。讓那些人物遠離我的腦海,讓溫暖或者月光包圍我。
⑥ 我從名著中學到了 作文900字
名著,大家多多少少都讀過一些,知道一些雖 然也有一些我們讀不懂得但是我們仍然要多讀並且要認真地去讀。讀名著有許多的好處,我認為的好處有:能夠讓我們長見識並且能夠提高我們的修養,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積累和知識水平,給人留下好的印象,顯得自己不是那麼無知多讀名著也會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讓你的文筆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名著的高雅比那些不倫不類的書不知強上多少倍!在名著中還有許多事件能夠讓我們從中有許多的感受呢!現在就一起來談論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講述的是吳、蜀、魏三個國家的興衰存亡,它共經歷了五大時期,寫的是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的事情。那裡的人物更讓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比如: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曹操的詭詐······真是數不勝數啊!在大家的眼中對曹操的看法是不同的,但我最欣賞的人物就是他了,雖然作者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的奸詐無比,但是他在軍事上的才幹絲毫沒有被抹殺。還有他注重人才,比如許褚、程昱、徐庶等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他還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乾的。魏國也是最強的。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事跡能夠體現裡面人物的性格,例如劉備三顧茅廬體現出劉備的堅持不懈的精神等等。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會靈活的運用一些計謀去解決一些事件,不要用蠻橫的方法去解問題,那些蠻橫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所以我們要感謝前人,感謝他讓我們能夠讀到這么有意義的書。
⑦ 作文 我從名著中體會到的人生百味 1000字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楔子
桌上一杯清香的茶,熱氣裊裊升起,在窗戶上凝成某種花的圖案,茶葉在
水中盡情的舒展開來,好似風的柔弱無骨。天空中掠過了一隻小鳥,留下一片寂
靜的天地。在這個單調的冬天裡,桌上的《紅樓夢》為這個冬天加了絢爛的一
筆。捧起,<紅樓夢>,伴著風兒,靜靜品讀名著的魅力。感慨:「風住塵香花已
盡。」
風住
翻開書的第一頁。林黛玉乘著小船來到了榮國府,薛寶釵也款款而來,賈
母、王熙鳳、探春、襲人......一個個形象不同、各具特色的人物在我眼前一一
呈現。黛玉的柔弱、賈母的慈祥、王熙鳳的潑辣等等,讓我興趣頓時濃厚起來細
細品讀。幾十個人歡聚一堂,好一個熱鬧的場景!就這樣,黛玉和賈寶玉開始了
一段美麗凄婉的感情之路。我也彷彿置身其中,情緒也隨著故事的顛簸而顛簸。
手指在書頁間摩挲,陽光均勻地撒在書本上,駐足觀看,捨不得挪動半步;那風
兒彷彿也屏住了呼吸,趴在我的肩膀上,和我一起細細的品讀。
塵香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看著書,我也輕輕地吟誦著。曹雪芹把金陵
十二釵的女子刻畫得細致入微,黛玉、寶釵、探春等紛紛搬進了大觀園。建立了
詩社,大家每天在一塊或細細品讀文章,或大筆一揮,在宣紙上洋洋灑灑的寫下
自己的隨筆,或姐妹間歡聲笑語,或一塊嬉戲玩耍......為大觀園增添了無限生機
與美感。讀到這,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轉眼,看到了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帶
來了許多民間趣事和粗魯的語言,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她初次見到如此榮華富
貴的家族而留戀往返,對任何東西都充滿了好奇,曹雪芹把鄉下人的笨拙與不雅
描寫得淋漓盡致,我也被劉姥姥逗笑了好幾次,不禁感慨道:這是一個多麼偉大
的作家呀,真是筆筆見匠心!目光又接著追隨著名著,黛玉肩上擔著花鋤,鋤上
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裡最干凈,面對落花,她想到自
己死後的場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想想一位柔弱、父母雙亡的少女在漫天
桃花飛舞的景象中,愁苦萬分。這該是一副怎樣美麗又凄涼的畫面呀,讓我心內
一陣痛。是為黛玉的可憐而心痛?還是為她今後的命運而悲?這種思緒纏繞著
我,扯不開,也扯不斷。只能獨自一人靜靜遐想。
花已盡
轉眼間,書本已翻去厚厚的半本子了。一個封建權貴家族由草木開花走向繁
華落盡。這期間,我看到了他們種種作假、詐騙、貪得無厭、腐朽和罪惡。黛玉
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幫忙。為避免晦氣,賈母還把寶玉的婚事轉到
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臨死前的哀怨凄婉。我為之揪心,
憤怒。一對追求自由的男女,在封建枷鎖下生離死別。黛玉最終帶著哀恨離開了
這個世界。這位與世俗格格不入的女子,在經歷命運無數摧殘之後,最美的一朵
花也凋謝了。此時的我淚流滿面,那些人的絕情,黛玉的可悲,各種各樣的感情
交織在一起,憤怒,悲哀......這其中的苦有誰可知?
轉眼,天已黑,茶已涼,可品起來絲毫不減茶香。名著的震撼,彷彿有了神
性的光芒,它的絲絲描寫,牽動了我的心弦。名著即使若干年後翻開,也仍像茶
一樣香,需要細細品味。名著的光輝永不磨滅,我與名著同呼吸,名著陪我一起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