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德銘中學高小紅老師「互評互改----以生為本的作文評改初探」全文 加1000分
葉聖陶先生指出摘要:"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熟悉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願望,便想傾吐,於是文章就誕生了。"這說明創作的沖動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情。假如下筆前沒有對事物的熟悉,沒有心靈的體驗,沒有感情的波瀾, 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因此只要做為教師的我們能抓住時機,適當點撥,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小作家。
2. 怎樣指導中學生批改作文
新課程標准在教學策略中重點指出:在重視引導學生的自我評改和互相修改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通過對學生自我評改能力的培養可以把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教學效率。
加強學生作文評改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心理品質,有利於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培訓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語文作文課教學實踐證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自己批改作文,形成「範例引導」,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自我修改的能力,指導學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標准和方法。學生掌握了標准和方法,會大大促進構思與修改能力的提高。因為這些標准實際上也是寫作的重點要求,學生明確了要求,學有方向,就會更好地實行自我調控,也就達到了「以改促寫」的目的。
要評改作文就必須讓學生掌握評改的標准,參考魏書生老師的標准,我制定了自己的作文評改標准,分為:格式、結構、內容和語言四部分。為了便於學生把握,我又把這個標准細化。一是制定常規標准,即從卷面、錯別字,標點符號、修辭手法、遣詞造句、語言表達等常規方面制定出詳細的評改標准,這一標准,印發給學生,供其長期使用。二是制定特定標准,即根據寫前指導提出的本次作文的具體寫作要求,從文章的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謀篇布局等方面制定出符合文章實際的特定標准。我告訴學生閱讀時盡可能找出同學作文閃光的語句,並在這些文字下面加圈一示鼓勵。批語要多寫鼓勵性語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評改,錯別字少了,卷面更清楚了,通過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文,既有學習又有借鑒,看到別的同學不注意標點,聯想到自己,不用老師和同學糾正,下次自己就特別注意,達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經過反復的探索與實踐,我把作文的評改辦法做了總結,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作文批改模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教學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調動人的原有認知結構的某些線索,經過思維的內部整合作用,人就頓悟或產生新的認知結構,情境所提供的線索起到一種喚醒或啟迪智慧的作用。情境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可以是「看」的情境、「聽」的情境、「說」的情境和「讀」的情境。實踐感受情境、語言描述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角色體驗情境、媒體再現情境等都可以在教學中嘗試。多種情境的創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自改作文的積極性,同時在對照和比較中達到了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共同批改,「範例」引領。
我把一些作品的原文和經過修改的「定稿」一起出示,這樣做就降低了作文評改的難度,給學生們提供了可以參照的「範例」, 「範例」引領,具體揭示了文章可以從哪些地方入手修改和應該怎樣改。學生從中可以學到寫作的技巧和寫作方法。
三、精心選文,突出重點。
在學生的作文收上來後,教師一定要宏觀上加以把握,從中選出三至四篇例文,這里既要有成功的習作,又要有存在明顯不足的習作,而且幾篇選文應該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優秀的習作:或立意角度別出心裁,或語言有明顯的個性,或結構新穎獨到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偏離題意,或思路混亂,或語言晦澀等等。將文章按原貌列印出來,發給學生(或用多媒體展示)。這樣做就達到了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普遍與重點的有機結合,克服了「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毛病,做到了在突出重點的時候,兼顧其他訓練重點。
四、指導評改,明確重點。
因為作文訓練是有重點的。教師要根據訓練重點讓學生明確立意,即「應該寫什麼」;還要讓學生分析例文的選材,即「寫了些什麼」,能否為主題服務;還要考究一下文章的結構,即「是怎麼寫的」,看它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這樣,不僅鍛煉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掌握,還能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
五、分組評改,集思廣益。
若干個學生為一組,每組推薦出一位組長。然後各小組確定其中的一篇作為評改重點,對文中的標點、字、詞、句等方面進行討論、修改。最後由小組長將組員的意見綜合起來,寫好評語,總結發言。
六、互換作文,綜合評改。
將每一位學生的作文發下去,同桌之間互換修改作文,並寫好評語,交流討論。
七、作者談文,教師點評。
教師可事先通知原文的作者,讓他們作好准備,重點談一下在動筆之前,是怎樣構思、布局,怎樣行文,怎樣收束,怎樣修改,有何收獲,給所有的學生以借鑒。最後,教師對這次作文及評改作出點評。
3.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批改作文有什麼好方法嗎
最好的批改作文方法
作文教學領域里,一直存在著一塊只見耕耘,少見收獲的「誤區」,問題出現在是作文的批改。教師像「愚公移山」一樣一篇又一篇批閱案頭高迭的作文,常常累得頭昏眼花。這些精批、細改的作文發到學生手裡,卻往往只看一眼等級或分數,便扔在一邊了事。學生對作文興趣提不上來,而畏難情緒卻增大了。其實,不少教師的作文評語常說套話談老調。如:記敘具體,語言生動,中心突出,詳略得當,結構完整;錯字連篇,病句成堆,內容空洞,主次不分,中心不突出。甚至有的教師對待學生的作文竟像對待公文一樣將評語寫成「已閱」,凡此種種,屢見不鮮。教師在評改學生辛辛苦苦寫就的作文時,打分低,批評多,表揚鼓勵少,有的教師甚至把學生的作文改得體無完膚、面目皆非,這樣,學生失敗的感受多,成功的體驗少,大大挫傷了寫作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就算是教師本身看到這樣的評語都難以接受,更何況是一群小孩子呢。
須知覆水難收,如果教師評語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那就很難消除。因為「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葯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洛克《教育漫語》)因此,教師撰寫評語不可武斷,出語要謹慎,要讓學生從中既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又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意見。筆者以為我們語文教師寫作文評語時,應在尊重學生勞動成果的前提下,以平等的姿態平心靜氣地與學生民主商討習作中出現的問題,以體現評語的啟發性和協商性,即是寫商榷性評語。但是,具體怎樣寫好商榷性評語呢?筆者以為寫好此類評語與教師選用的句式大有關系。下面淺談幾點,以拋磚引玉,共同探討。
一、疑問句式。
教師就認為需要修改的內容以問句的形式、征詢意見的口吻與學生商量探討,它一般包含兩層意思:可不可以改,怎樣改。也可以是教師提出修改的意見與學生商榷,看看學生是什麼想法。問句評語可以巧妙運用以下一些形式。
1、是非問句式。這類評語多由教師提出疑問或修改的原因、方法,然後征詢學生的意見。例如,一位學生寫了一篇優秀作文,但美中不足的是書寫潦草。我於是就寫下了這樣的評語:「如此優美的文章,如果配上工整的文字書寫,將會相得益彰。你認為呢?」從此以後,這位學生果然寫出了文質兼美的作文。又如:「你再想一想,這句話里的動詞和名詞搭配得怎樣?」「你認為『我的同桌』和『我和同桌』在選材上一樣嗎?」「這里的順敘改成插敘,你看行嗎?」等等。這類評語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語氣委婉、親切,如話家常,易為學生所接受,並能誘導學生進行反思,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去作文。
2、正反問句式。把可能有的事情的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並列說出來,讓學生選擇一項來執行,它常用正反問的形式就某一方面的問題與學生商討。例如,「你再想一想,這句話是否可以刪去?」「聯繫上下文,這句話的主語和賓語在意義上是否可以搭配?」這類問句評語所針對的問題大都比較具體,一般不涉及太多的內容,主要是提示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或是暗示學生習作中出現問題的地方,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3、連問句式。用一連串的問句提請學生思考問題。這樣的評語往往用於學生習作中出現的較大問題,如果不切實地加以指出,學生就無法提高習作水平。有個學生的習作《酷暑之夜》寫一個下崗的技術員在停電之夜為第二天的招聘考試刻苦攻關的故事,習作內容具體,也有意義,但如果有環境描寫,文章因此增色不少。我下了這樣的評語:「材料典型,主旨突出,人物形象也較鮮明。但當時的情況怎樣?天熱到什麼程度?怎樣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高大?用環境描寫來襯托一下,效果又怎樣?」一連四問,從不同方面提示學生應該考慮的問題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
二、假設句式。
這類評語多為復句,語言形式為「如果……」 「假如……」等,前句提供條件,後句是這一條件下的結果。比如有一次,我讓學生以《我逐漸了解了她》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在批改中,我發現一個學生沒有把握住題中「逐漸」這個重點詞,只選擇了一件別人幫助他復習功課的事來寫,寫得不夠全面。於是,我寫了這樣的評語:「本文如果選擇幾件互有聯系的事,按『反感——對立——緩和——敬佩』這樣一條感情變化的線索,寫出對其了解的曲折過程,這樣就會使文章內容更加切合題意。你看呢?」這個學生非常高興地接受了我的意見。經過修改,被評為佳作,貼在了班級作文展覽專欄內。又如我給一個寫作吃力但又勇於堅持寫作的學生下這樣的評語:在我的記憶里你的寫作功底不是很厚實的,但從這個學期的幾篇文章來看,水平幾乎是在直線上升,由最差到較差,再到中等,你這篇文章如果能克服詳略不當的毛病,就可以列入中上等了……」評語把這篇文章的不足放在學生作文進步的進程中觀察和審視,可使學生清晰的看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進步,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由於我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採用了假設關系的復句,淡化了命令、強硬的口吻,把話說得相當委婉,很容易獲得學生感情上的共鳴而接受。
三、感嘆句式。
感嘆句式一般表示強烈的情感,用於商榷性評語中,多是表示教師的期待、惋惜之情。我曾給學生這樣的評語:「你的作文具有一種美,這使我發現了你的寫作才能,你是多麼適合寫抒情性的文章啊!」教師的贊揚和期待溢於言表,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並期待學生做進一步的努力。又如「這里再有幾句過度該多好!」 「沒料到結尾落了俗套,美中不足,可惜!」我的惋惜提示學生思考問題的切入點,會深深的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就不足之處去積極修改,遠比「過度生硬」 「結尾失敗」這樣否定性評價效果要好。評語要求客觀,但客觀不是不要情感,相反,恰恰是深厚的情感給客觀的描述、評價提供了強烈的震撼力、感染力。列寧曾說:「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考。」學生透過那些富於情感、具有誘導性的中肯評語,不也是可以讀到教師對我們的赤誠之心,從而引起深深的思考嗎 ?
四、不肯定句式。
評語中使用「恐怕」「或許」「可能」「似乎」「好象」「彷彿」之類的詞語,可減弱指出缺點或不足時否定的語氣。對於內涵十分豐富的個體來說,評價者的認識也未必就正確、全面、深刻。再說,即使真的把握到位,理解無誤,指出學生缺點也是應該小心的,否則,武斷的語氣、生硬的話語就會傷及學生的自尊,甚至泯滅學生的寫作熱情。要知道,「狠狠地批評他人,如在嫩苗的地上弛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魯迅語)寫作批評性或否定性評語,應該把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當作幼苗去關心去愛護。
《茅盾全集》十四卷《附錄》中談到,茅盾讀小學時寫了一篇《武侯治蜀王猛治秦論》的作文,先生的眉批有這么一句:「此句似與前文有重復意。」這個眉批,就屬這類評語。這評語中的一個「似」字,恰到好處,增添了評語和諧委婉的語氣,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營造了教師平易近人,師生平等交流的民主氛圍,學生不難接受教師的建議,這就達到了評改的目的。我曾想在一篇明顯是抄襲的作文後批道:「本文可能非你所做。」但轉念一想,這樣直言批評,肯定會引發學生情緒抵觸,但如果不加批評,又會助長學生的壞毛病。於是,我下了「本文可能是你所做」這樣的評語。兩個評語,一字之異,前為否定,後為肯定,但意思沒變,在不引起學生反感的前提下,既堅持了老師的意見,又幽默風趣,學生便會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建議。
五、綜合類句式。
以上各種不同句式的評語,不僅可以單獨用於不同的語境,還可以綜合運用來充分地發揮評語的啟發功能。比如我給習作《媽媽的愛》寫的評語:「寸草心,未滿三春暉。一件小事,娓娓道來情真意濃,催人淚下,是一曲母親的深情的贊歌。那幾個句子(參看眉批)如果再流暢些,再簡潔些,這曲贊歌當會更優美和諧,更感人,更激勵人!你說呢?」這里既有對文章優點的肯定,也有對文章缺點的指出。拋開評語中的肯定方面不談,單看其否定方面,教師綜合運用了假設句式、疑問句式和感嘆語氣,使師生雙方坦誠交流的意味更濃,也更能撥動學生的心弦。
我曾在學生作文《母親》中寫道:「你塑造的母親形象很感人,只是文中她說的一句話好象不是她說的(不符合人物身份)。作文講究創造性,你要有自己獨特的發現,能『獨辟蹊徑』地表現出來,切忌模仿他人。想一想應該怎麼說?」這則評語綜合運用了不肯定式和疑問句式,准確地指出了文章的努力方向,啟示性明顯,很容易激起學生再創造的熱情。由於要求十分具體,學生不難改進並獲得成功。
商榷性習作評語句式的妙處在於它本身就是交際語言運用的典範,語言清新流暢,句式活潑多變,情感跌宕有致,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即使評語帶有批評性,也能使學生感到其中不僅有合乎情理的嚴謹,而且也有充滿人情味的關懷。其實,良葯不一定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逆耳。只要教師以和藹的態度、真摯誠懇的情感,又善於選擇各類句式和語氣來調控否定性、批評性評語的力度,使其具有較強的商榷性。
學生作文是一架鋼琴,當你觸動它的琴鍵時,總會發出「叮咚」的聲響。但願我們語文老師能深諳樂理,真情投入,用作文評語這雙春風化雨的手把它彈起來,奏出和諧美妙的旋律,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動評語中提高寫作能力,發展人格修養,以達到評文育人的目的。
4. 中小學老師批改作文常用四字成語評語大全
詞雅文練,寫景生動。 布局新穎,用詞簡達。 娓娓細說,清婉可喜。 寫景狀物,入木三分。 層次井然,結構嚴謹 行文灑脫,趣味雋永。 淡遠情逸,雋永含蓄。 平鋪直敘,亦有情韻。 簡潔流暢,意義深長。 言近旨遠,不同凡味 明察秋毫,描述生動。 內容曲折,耐人尋味。 逸趣橫生,讀來可喜。 敘述緊湊,扣人心弦。 婉轉流利,真實不虛 內容充實,文字流利。 優游從容,描寫細膩。 據實敘述,暢所欲言。 辭意從容,雅見情韻。 敘事抒情,均頗貼切 文筆清麗,寫景生動。 布局順當,描寫逼真。 語多贅餘,文欠生動。 內容貧乏,錯字太多。 收結過早,意未盡宜 文筆雄健,不落俗套。 文情並茂,感人肺腑。 敘述詳盡,條理井然。 遣詞造句,行雲流水。 刻劃入微,栩栩如生 取材不凡,運筆如飛。 詞義從容,雅見情韻。 清新流暢,自然有致。 取材豐富,文字生動。 頗富幽默,筆調輕松 自然順暢,有條不紊。 抒情類 炫麗清新,頗有韻味。 流利貼切,描寫佳妙。 敘事抒情,均頗貼切。 淋漓盡致,頗切題意。 結構完整,清新雋永 筆靈心慧,極富詩意。 憤慨之情,流於翰墨。 文約意廣,境界清真。 措辭婉約,面面俱到。 盡情發抒,言詞無礙 明暢開朗,氣勢壯麗。 輕松有趣,頗具題意。 辭藻瑰麗,清娩可喜。 文筆練達,意亦周到。 抒情懇切,一氣呵成 用詞切當,意境不俗。 情感豐富,事件趣卓。 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文暢情達,雄深雅見。 詞句生硬,文意不明 拖泥帶水,語不明析。 文句生澀,未能達意。 草率成偏,殊少意義。 快樂之狀,耀然紙上。 選詞失當,譬喻不切 認識錯誤,不切題意。 文辭生硬,未能達意。 含意空虛,句亦欠順。 論說類 用詞妥切,議論精當。 激昂慷慨,扣人心弦。 見解脫俗,理順意明。 細心求證,絲毫不苟。 筆力勁健,見解不凡 措辭得體,立論公正。 繁簡適當,層次分明。 句句有力,字字精闢。 入情入里,甚見精純。 筆致輕松,理暢辭達 豪放雄奇,不落俗套。 面面俱到,論斷正確。 詮釋明確,措辭順當。 說理調暢,議論允當。 文氣充沛,段落分明 思想敏捷,眼光遠大。 脈絡分明,有條不紊。 徒多費詞,毫無精義。 文從字順,言簡意賅。 內容雜亂,詞句欠通 文句生澀,意不明暢。 析論不明,語多欠詳。 結構鬆散,文句欠佳。 語多重復,文欠調暢。 選詞失當,意不明朗 用詞欠妥,語氣不貫。 析論不明,語多欠詳。 識見不高,文句生澀。
5.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批改作文有什麼好方法嗎
隨著語文考試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據了中學語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成績的好壞。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師生頭疼的了。對學生來說 ――作文難寫;對老師來說――作文難批。長期以來,在此種情緒的影響下,作文成了夾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毫不相乾的第三者,一直阻礙了作文成績的提高。其實,師生不應把作文當成孤立的個體,而應把它作為連接師生關系的紐帶 ,促成師生交流的陣地,唯有實現「教師――作文―― 學生」一體化,才能實現作文水平的提高。
1 讓作文批改成為寫法交流的陣地
初中生經過幾年的寫作訓練之後,有時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情況。就是說,經過幾年的寫作訓練之後,各種文體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時一些具體的寫法卻把握不起來,明知這樣寫不妥,卻又不知該如何修改,此時教師就應給與適當的點撥,引導其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有一次,為了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與創新思維,我故意布置了一片老掉牙的作文題――秋天。其中有一個同學在作文自批中寫道:「本文圍繞秋天寫了幾足球天特有的景象,如秋天的晴朗與涼爽,秋天的豐收與繁忙,但又寫到了秋雨中樹葉的綠,似與要求不符,但這確實是我的所觀所感。」而在互批中也這樣寫:「本文抓住秋寫了不少景象,語言很優美,讓人讀後彷彿跟隨作者也走進了那溫柔的綠巷裡。但本次作文要求寫秋,文中卻出現了不少綠,好象給人以春天的感覺。」從學生的批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此類作文的寫作方法認識有誤差,竟以為寫秋天時顏色必是黃,而不能用綠。於是我在批語中寫道:「其實,秋天時寫綠未嘗不可,關鍵是寫出秋天中的綠與春夏中綠的不同之處來。例如,春天中的綠是新綠,夏天中的綠是墨綠,而秋天中的綠是黃綠,綠中泛出黃點。所以寫景作文重點是把握住景物特徵,把看似相似的東西寫出一個與眾不同來。」如此以來,既糾正了學生批改中的失誤,又指導了寫作方法,正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2 讓作文批改成為思想交流的陣地
十四五歲的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階段,自以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了,但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又不免流於膚淺或片面。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體現出來。記得一次半命題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__」有個同學寫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虛偽的可鄙」內容是前不久為迎接市教學規范化學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為迎接驗收,老師精心備課,學校全面打掃衛生等寫的虛偽可鄙至極,表現出了極大的厭惡,措辭相當激烈。他在自批中寫道:「本文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很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慣學校的這種弄虛作假……」而在互批中這樣寫:「本文取材於實際,很有真情實感,但說話欠妥當,一個學生不應該用這種口氣批評自己的學校,其實這一切都是為我們好。」看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學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於是我在批語中寫道:「你能夠抓住身邊的事,善於觀察,巧妙入文,抒發了真情實感,很好。但我還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將學校平時的工作和驗收時的工作作個比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徹底的虛假?難道老師平時就沒精心備課?學校平時就不打掃衛生?總之,我們應該學會全面深刻的去分析某一現象,而不能簡單的把一事物定為好或壞……」那次作文之後,我曾作過追蹤調查,我發現那個學生的思想認識已漸趨成熟,待人接物也較緩和了,一次貼心的評語交流,使其免於思想上誤入歧途,我很感欣慰。
3 讓作文批改成為情感交流的陣地
中學生受生活實際和閱讀范圍的限制,作文取材較窄,純粹胡編亂造就會漏洞百出,所以學生作文選材多是圍繞身邊發生的事或親身經歷展開。尤其是我強調學生作文要「說真話抒真情」所以從學生作文中常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師向我反映說某同學像有心事似的,一節課什麼都沒背進去,提問時一問三不知,也不知怎麼回事。這答案竟讓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話題是「選擇」,從文中顯示出她收到了男生一張紙條,正不知該如何選擇呢。文筆極端細膩,心情異常矛盾,直至最後也沒下定決心,甚至還求助月亮星星告訴她該如何選擇。很顯然,這是初中生常見的早戀現象,這種事不談,學生面臨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彎路;面談,又會引起學生心理的恐慌,讓其無地自容。於是我便借作文批改進行了一次旁敲側擊的教育:「看得出來,文中的主人公正經歷著一次痛苦的煎熬,別的不說,但是一張紙條就已攪得她睡不好覺,聽不進課了,以後還能怎樣?要知早熟的果子雖然好看,卻是又酸又澀。我們是否應該幫她盡快走出青春的沼澤地?」下次作文再交上來時,我發現「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著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腳步也堅定了」我心中的那塊石頭也落了下來。如此以來,既避免了面對面的尷尬,又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何樂而不為?
其實,這種方式的作文批改不僅實現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是滿足了學生對作文的期待心理,因為自己寫出來的作文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了,這會大大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方法,又有了興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個大難題了。
6. 中學作文應該怎樣批改
隨著語文考試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據了中學語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成績的好壞。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師生頭疼的了。對學生來說 ——作文難寫;對老師來說——作文難批。中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對中學生作文訓練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特別是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訓練。放手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項值得探討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師「一統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讓學生自己改作文,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自己的事情,讓他們在作文批改中動腦、動手,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和作文訓練中,我有意從以下幾方面激發和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做事認真負責的品質。
一、注重引導,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關鍵是要激發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興趣。要想引起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我認為:
首先,應依靠教師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因為學生對教師產生的敬慕之情,會被學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那門學科上,形成對那門學科的興趣。為了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習作,我都能堅持與學生一道寫作,並把自己的習作寫在記事本里,讓學生品評。長此以往,教師親自寫作的舉動將會產生一種無聲的動力,使學生從中也能發現自己習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興趣。
其次,應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教師除了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寫作過程(重在改作文)去感化學生,贏得學生的欽佩外,還可給學生講一些古今中外文學家反復錘煉、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讓學生懂得文章寫完後反復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誘人光芒,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示範,統一符號
教師的示範,不光只體現在批語上,對修改符號也要統一,給學生一個很好的示範,使他們終身受用。如果教師在評改作文時使用的修改符號不統一,學生在自改時,也會常常套用教師的批改符號,因此不規范。小學語文課本中,從第七冊開始便要求學生使用不同的修改符號,到六年級已要求學生能綜合使用。
故此,教師要以這些修改符號來規范學生,不斷強化,熟練運用,統一要求。
三、教給方法,形成習慣
作文修改的方法很多,下面重點介紹我在指導學生自改時常用的兩種方法。
1.反復朗讀,多次修改。我們知道,學生對於語言的敏銳度,主要是從朗讀中體會出來,「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正說明了這點。故此,學生習作完成後,讓學生反復朗讀,藉助聲音刺激,憑借語感,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習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邊讀邊改,是培養學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徑。
2.一文二作,邊作邊改。中學生的作文過程是一個審題、選材、表述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實際操作往往具有突發性和限時性(規定時間)的特點,故此,學生成稿往往比較倉促,大多作文存在考慮欠妥的通病。所以,同一個題目,同一個題材,讓學生再次習作,使他們對初次作品進行比較大的修改,也是提高他們自改能力的有效辦法。
四、優化訓練,促進提高
對於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訓練,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結合閱讀課文教學,促進自改。教師可結合課文教學,滲透自改意識,加強訓練。在教魏巍的《我的老師》「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知道這句話是描寫老師對學生的愛。我有意識地把其中的「僅僅、好像、輕輕、邊上」等詞刪掉,換成「有一次,她的教鞭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她的教鞭敲在石板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請學生做比較。學生通過具體的分析、比較,對課文中詞語的長處十分明白,對自己習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覺。
2.典型作文,集體修改。即學生作文後,教師不要急於下筆為學生批改,先把學生作文瀏覽一下,根據習作訓練的要求,概括出優缺點,找出存在的共性問題,選擇一二篇典型文章,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集體修改。然後,學生再動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3.互評互改,共同提高。教師應從學生的基本心理出發,設置民主修改的氣氛,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教師指導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務,培養自改能力。為了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可把學生分成幾個自改小組,每個小組由好、中、差三類學生組成,在修改過程中,讓後進生得到良好的環境,體驗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優等生在幫助後進生過程中,也能相應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過學生互改,既發揮了群體作用,又調動了個體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文章不厭百回改」。誠然,要使學生自覺養成勤於修改作文的好習慣,教師所付出的艱辛,遠遠比自己親自動手批改多三倍、五倍的精力。然而,21世紀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放手讓學生自改作文,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是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學語文新課標的具體要求。
7. 語文教學研究中學作文教學的內容有哪些
80年代以來,中學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一樣,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以「控制論」為指導,研究作文教學定向、定質、定量、定序等內容;2.以「系統論」為指導,探討作文教學中教師、學生、知識(能力)等結構的功能在系統整體中的最佳組合,探討作文教學的序列;3.以「資訊理論」為指導,探求信息輸入、檢索、傳遞、輸出、反饋等環節的最佳狀態;4.尋求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最佳結合方法,或讀寫結合,或以讀促寫,或以寫帶讀;5.強調學生的思維、語言訓練;6.注意學生的生活實踐,指導觀察、分析、積累;7.改進作文教學過程中的某些環節,以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分類只是為了論述方便,實際上它們是相互交叉滲透,難以截然分開的。這些探索研究的深度、廣度盡管不盡相同,但卻各具特色,無疑都是有益的嘗試。
但是,與閱讀教學一樣,作文教學並沒有因此扭轉效率低的被動局面。如果把閱讀與寫作比作語文教學的兩條腿,盡管閱讀這條腿還遠非人們期望的那樣健壯,而作文這條腿較之「閱讀」明顯短了一截!其原因值得認真研究。
任何一種教育研究都應該具有三個層面:一是理論研究,即用一定的哲學原理來闡述和規定某一種教育的本質、規律和目的等;二是教育原則研究,即運用理論研究成果來確定此一處教育的內容,基本要求,指導性原則,檢測標准等;三是教育(教學)方法研究,用以規范實施上述要求、原則的具體操作方法、操作程序等。這三個層面的研究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反觀作文教學研究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作為作文教學研究的哲學基礎層面,理論研究的隊伍小,研究成果也缺乏深厚的理論內涵,有的論文僅是某一時期迎合某一熱點話題的即興之作。因而很難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這必然影響教育原則研究的理論層面。公正地說,這十幾年來,作文教育原則的研究是有成績的,如語文教學大綱、教材的不斷修訂和完善;作文檢測標準的改進等都表明作文教學研究的成績。但由於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作文教學改革的成績仍不盡人意,例如,比較符合漢語語言特點的統編作文教材至今沒有問世;試圖通過對內容、語言、結構三種獨立成分的「分項累計」或「分項綜合」而試行的作文質量檢測標准,效果仍不理想;有一些經過試點並逐步推廣,長期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先進經驗至今仍屬於「民間行為」,教育主管部門顯得過分謹慎,因而推廣不力,難以大面積豐收。最活躍的當推操作性很強的教學方法研究。廣大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落後局面有切身感受,於是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前進,大膽改革。有的提倡學生多寫多練,有的指導學生辦手抄報,有的堅持課前五分鍾講話,有的鼓勵學生對教師批改寫「讀後小記」,有的規定學生寫日記、周記、讀書筆記……內容十分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但這些僅僅是少數教師的個體行為,難以形成作文教學改革的「大氣候」。
作文教學研究中存在的整體結構上的渙散,成果推廣上的不力,經驗總結上的不深,是導致作文教學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著一定的教學實踐,理論研究中的某種先天不足,勢必導致實踐中的某種失衡或失誤,作文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四重四輕」就是這種失衡或失誤的表現。
一、重形式、輕內容。作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要解決「寫什麼」和「怎樣寫」兩個問題,即內容與形式問題。作文教學現狀是,大部分教師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指導學生「怎樣寫」上。審題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等都要詳細講,反復講;學生則認真練,反復練。但效果往往不佳,因為它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了。葉聖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指出:「我們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術等等問題,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問題。」他還在《語文教育書簡》中指出:「通過寫作關,大概須在思想認識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認識是文章的質料。」張志公先生在《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一書中指出:「前人在作文訓練中很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發展學生的思考能力。這種經驗,顯然是值得重視的。」這里的質料(思想認識),原料(思想情感),寫作興趣,思考能力等等,我們不是沒有注意,而是缺乏足夠重視,或者說重視的程度不到位。作文是人寫的,但我們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往往比較注意作文本身,而忽視寫作文的學生,把作文教學引向傳授知識、技巧的死胡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失誤。
二、重批改,輕指導。批改也是指導。新大綱規定,作文評改可以採用詳細評改、瀏覽檢查等多種方式,使教師得以從「精批細改」的重壓下喘息片刻。但問題並沒有因此解決。教師之所以「業至辛勤」地批改作文,除了責任心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挑剔性的檢查。教師積極改進批改方法,本意是想提高作文指導的效率,正因為這樣,學生作文本上「朱筆留痕」可能少了,某些病句、錯別字可能漏過了,忽略了。這能得到領導和家長的理解和首肯嗎?顯然,這里的「重批改」對於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涵義,糾正的關鍵在於上下左右要達成共識。
我說的作文指導,並不等同於所謂「作文教學的三道程序」(作文指導——作文批改——作文講評)。因為作文教學的內容遠非這三道程序所能涵蓋的。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種「三道程序」說使「詩外」的東西如觀察、積累、情感、興趣等等統統不見了。那麼說成「作文課」的三道程序行不行?還是不行,因為無論是命題、批改、批評都是在指導。雖然不同階段的指導各有其側重和特點,但誰也否認不了批改、講評都是指導這個事實。朱紹禹先生在《作文教學過程試探》中把它稱作「作文前指導、作文中指導、作文後指導」這樣說比較准確、科學。這不是在搞文字游戲而是為了科學地界定作文教學的內涵和外延,更充分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重灌輸、輕反饋。「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慾望」(葉聖陶《論寫作教學》),在現行的作文指導中,教師是學生作文的第一讀者,擁有評價的特權。但由於時間、精力乃至情緒、審美情趣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很難對學生作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情感、語言、結構技巧等方面作出全面公正的評價。因此有人提出「真正的反饋,一定要避免評價,避免灌輸」。教師應該把「自己應該完成的反饋和評價的任務大量地交給學生去做」(美·約翰·梅爾《對學生作文盡量少作評價》)。這就需要變重灌輸為重反饋,變單項反饋為多向反饋,努力擴大讀者源,滿足學生的發表慾望。這方面工作,其實同行們多有嘗試,效果也非常好。如讓學生分組討論修改;或謄寫一兩篇作文掛在黑板上集中討論修改;或張貼優秀習作供學生揣摩、借鑒;或讓學生辦「手抄報」展覽評比;或編印《作文選》讓作品「發表」等等。問題是其中一部分尚處於自發階段,未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差生」作文中反饋出來的點滴進步,對其「進步」應及時予以鼓勵誘導,愛護其積極性,而不應求全責備。葉聖陶在《語文教育書簡》中曾明確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對「差生」更應如此。
四、重課內,輕課外。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現狀是「說起來清楚,做起來糊塗」。比如人人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實際上教師又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導學生找米、積米上。他們不管學生有沒有東西,只管大講如何選料、配料、掌握火候,講究色香味等等。這有什麼作用呢?與其這樣,不如先設法使其「庫存」充實起來。培養一個「巧婦」談何容易,何況作文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文學家。「勝義精言,世間本沒有許多」(葉聖陶《論作文教學》)。即如我們這些為人師者,也常有眼高手低之感,又何必苛求於學生呢?
課堂教學,系統的課本知識學習,是學生打基礎、長知識、增才乾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我們還更應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途徑、方法組織學生走向社會大課堂去接觸社會,體驗人生;組織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上學期我校組織兩位青年教師(均為寧夏作協會員)分別搞了「小說創作」和「詩歌創作」講座,學生很感興趣,把一個可容納200多人的大會議室擠得水泄不通,連走廊都擠滿了人。學校領導、語文教師去遲了也只能站在窗外。學生的這種熱情,不是很值得我們深思嗎?
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了,視野開闊了,思維活躍了,有所見,有所思,有所感,便有了一吐為快的寫作沖動,這時候,尤其需要加強指導,教會學生去觀察、分析、積累、選擇、運用,寫出各類體裁的文章。
8. 中學語文作文缺點怎麼寫批改評語
作文教語文教半壁江山作文教程教師指導習理解寫作知識形寫作能力發展智力提高思想認識審美情趣程通作文訓練程完整控製程般包括五環節:(1)教師命題准備;(2)教師指導構思;(3)教師解惑行文;(4)教師批改自改;(5)教師講評總結作文批改提高作文能力效實際作文教程許教師重指導重行文重講評於批改環節則夠重視使作文教系統前脫節講評變形同虛設期發展導致寫作興趣降寫作水平高提高寫作水平我語文教師推卸任務
才能提高寫作水平呢我認作文批改其重要環縱觀作文教程批改環十重要信息反饋程命題、指導、行文審核評價程工作量步文章斷修改才能完善作文水平應斷修改提高作文批改位造面缺陷:(1)作文審題握准能及吸取教訓輕易放;(2)選材再深入思考,淺嘗輒止;(3)結構安排合理,作調整;(4)特別遣詞造句更容易由於批改位造惡性循環積重難返造期語句表達通錯字別字連篇惡種種足見作文批改十重要作文批改些式呢效何呢我認根據作文批改象體兩種式:師批改批改首先我談談師批改種作文批改外乎幾種:(1)全批全改;(2)面批;(3)精批細改部其略批;(4)選擇代表性、二篇示範批改幾種作文批改式共同優點師能幾面解作文水平:(1)看題目內容否相符;(2)看否簡明扼要;(3)看段與段間否聯系;(4)看前否照應;(5)看標點符號否確;(6)看字體否工整;(7)看遣詞造句否准確;(8)看立意否確、新穎、深刻解思想狀況及觀價值觀世界觀等種作文批改師要嚴格要求提高寫作積極性結合起恰表揚慎重批評種作文批改式師能效解寫作水平思想狀態,便於教師選擇恰作文教便於敵放矢症葯,提高寫作技能技巧,培養寫作興趣面淺談幾種作文批改式優劣全批全改傳統作文批改式彷彿種經義作文批改式,目前語文師用作文批改式目前社家都認作文批改式種式優點種批改作文內容、結構語言、卷面進行全面細致批改既指作文錯誤原指明改;既能表揚已取績能提進步要求種批改運用給帶極處能使知道自作文優缺點更針性加強練習提高自作文水平利於提高寫作能力利於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助於發智力使作文批改真教師與作文教重要交流平台增進師友誼解讓受師始終關注種批改教師解作文實際水平極處便於材施教種式缺點工作量作文批改像山壓語文師身費神少師頗番腦筋想些點:批改浮光掠影;指導、講評往往隔篇進行;瀏覽遍打;兩本作文本更替使用細水流打批改持久戰些搞都停留消極應付表面並未跳師本位框框其實質作用何呢我發現許瞧眼評或再耳語番彼作文數作文本擱邊別甚至連作文本懶於翻等待新作文題師汗水居用功紅紅眉批總評眼竟場種批改運用容易形教師包辦代替影響寫作主性積極性
9. 如何批改初中生作文求解答
對於語文教師來說,批改作文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因為一個老師百來個學生的作文實在不是件輕松的事。因而我們語文老師總是苦於作文改不出來,因為精力有限而不能給每一個學生有效的作文批改與指導而覺得心中遺憾。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作文批改變得輕松更有效,可以說是許多語文教育者迫在眉睫的需要。吸取前人的一些經驗方法,筆者做了些思考。筆者認為要想作文批改變得輕松而有效,首先需要充分調動非教師的批改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教師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調動學生自己力量、家長的力量、親友的力量一起來批改學生的作文,作文批改就不是一件難事。因為一個人作文得到多人的批改,與一個人批改多人的作文,完全就是兩碼事了。古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師我們如果能夠教給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和親友一些批改的方法,讓學生、家長以及他們的親友參與到孩子作文教育中來,這個批改效果肯定是非常明顯的。(一)一個人的作文多個人批首先要求學生進行自批。如何進行自批?筆者覺得可以做如下的嘗試:(1)檢查與修改段落與標題第一條要求學生作文寫完後能夠認真讀3遍,而且是有聲朗讀三遍,在朗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並進行修改。讓學生先檢查自己文章的段落與標題。一是看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有七個左右的段落,每個段落的平均字數是100到200個字之間。二是檢查下每一個段落是否圍繞主題在寫,段落里有沒有離題的文字,或者說看下你的標題能否涵蓋你所寫的所有內容。如果說有與主題無關的文字,這就要做些調整,或是把這些文字去掉,或是能夠再動動腦筋重新取個合適的標題,更漂亮醒目的標題。三是仔細檢查下段與段之間的過渡有沒問題,讀起來如果不順暢,銜接不自然的話就需要修改。因為缺少過渡句或是過渡不自然,會使文章脈絡不清,結構不夠緊湊。做這三個檢查與修改的目的是讓文章有個合理的謀篇布局,主題鮮明、條理清晰。或許學生一開始做這個會覺得有些難,感覺無從下手,分辨不清自己哪些是圍繞主題的,哪些是脫離主題。這也就需要教師多做引導,多舉幾次範例。慢慢地,筆者相信學生能夠形成這種鑒賞分辨能力。(2)檢查與修改詞句與標點檢查與修改段落與標題為的是解決一篇文章謀篇布局的大問題,而檢查與修改文章的詞句與標點為的是解決一篇文章存在一些重要的細節問題。檢查下用詞是否恰當,搭配是否合理,句子是否完整,主謂賓是否齊全,語言是否通順,語意是否清晰。這是詞句檢查的一方面,另一面就是檢查下你是否用上了五個及以上新學的詞,有幾個是課外學的,有幾個是課外學的,做下統計每次作文新詞使用自己可以達到怎樣的一種水平,是否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量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有所進步。筆者認為作為教師在學生寫作中有必要提新詞使用的要求,一篇文章至少能用上五個新詞。不要小看這個要求,如果學生持之以恆這么做的話,對於他的語言的積累運用是極有好處的。雖然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會給孩子寫作造成一些障礙,而長此以往對學生絕對是有益而無害的。此外學生的每篇文章還可以規定他們成語或是俗語歇後語的最少的使用量,有規定,並以檢查作為使用這些詞的保障,學生就會有意識去使用一些好的詞,並逐步養成一種習慣,自然而然地學生的語言會變得豐富起來。教師可以在學生用詞上做小的限定,同樣可以在整篇文章的修辭上做些小的要求。一篇文章是否用了2句或以上的比喻或是擬人的句子,或者是其他修辭方法的句子。在學生完成寫作後就可以對這一要求進行檢查與修改而加以落實。這樣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文采。接下來筆者想說的問題是標點的使用的檢查與修改。檢查首先當然要檢查是否用對,其次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要檢查自己的文章在一個段落里是否用到了兩種或以上的標點,一個段落里標點的數額比方說句號與逗號的使用是否有一個和-諧比例。一篇文章一個段落里一般如果全是逗號,只有結尾一個句號;或者說整個段落里只有句號,沒有逗號,都是很不合理的。你檢查的時候就需要改正這些問題。
10. 如何激發中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和動機
如何激發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和動機
【摘 要】動機是英語學習成敗的關鍵,作為英語教師了解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對指導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是筆者通過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和英語教學實踐,針對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寫作動機所作的粗淺的論述。
【關鍵詞】動機 新課標英語寫作
英語寫作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寫作通常被學生們所忽略,他們把英語寫作看成是一種「折磨」,甚至害怕寫作,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缺乏英語寫作興趣和動機,因此,我認為如何增進中學生的英語寫作積極性即英語寫作動機就成了目前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中外語言教育學家們都認為動機是影響外語學習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們經過調查發現,影響外語學習的幾個因素中,動機佔33%、才能佔33%、其它佔14 %。在英語教學中,動機一直被認為是教學的關鍵,不僅是聽說讀寫還是語法教學,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動機,教學則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麼什麼是「動機」呢?根據牛津辭典修訂本的解釋,動機是激勵人行動的強大內驅力量,是人體發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活動。人的任何一種有意識的活動都具有一定的活動動機。學生的學習活動也不例外,它總是在一定的學習動機支配下進行的,學習動機強烈,學習行為就積極,學習效果就好。學習動機缺失,學習行為消極,學習效果就不好。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慾望,正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寫作動力。如果英語作文教學在缺少內動力的情況下進行,學生採取消極、被動、應付的態度是必然的。而真正的寫作動力來自於學生主體——真情實感的抒發、表達與交流的慾望,這是生命的本能沖動,是生命活力的釋放。《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中、小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寫作教學的嘗試:
一、明確寫作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性
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筆者今年擔任高三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對於高三學生,除了寫作興趣外,為高考作準備是一個相當清楚的目的。因此大部分學生目標明確、學習自覺、作文練習主動。
二、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抒發學生心聲
學生感興趣的往往是貼近他們生活的,如熟悉的人物、喜歡的明星、寵物、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理想等。選題越是貼近他們的個人需要和興趣,他們就越覺得有東西可寫。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如有位同學在My Mother中寫道:「I think she is the best mother. She takes care of me. She washesclothes for my father and me. She makes our house clean and tidy. When I failin the exam, she never gets angry with me. She likes laughing. She likes doingsports to keep healthy. She has many beautiful clothes and shoes….」文章中,學生對母親的尊敬、感激與欣賞,已躍然紙上、不言而喻。又如有篇作文題為:假設現在是2015年的春節,你們正在開同學會,每個同學都有了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為了大家更好地交流,請想像一下你的情況,向大家介紹自己。同學們有的寫自己是教師,有的是醫生,有的是作家,有的是旅行家,有的是警察,……有的是NBA的player,還有的是cleaner。有的到了香港,有的住在美國。有的「is the richest inthe world」,也有的「live a hard life and only make800 yuan a month.」 有位同學這樣寫:「…I have a computer company in Shanghai. I work hard every day and Ihave made a lot of money. I have two sons. I have a beautiful and clever wife.She helps me a lot with my business. I love her and she loves me…」
閱讀著這一篇篇飽含同學們理想與憧憬的文章,我為他們的大膽、好奇、浪漫、幻想喝彩。我們的教學不正是要引導他們熱愛生活嗎?作文教學可以引領他們進入他們想要的那種生活情境,幫助他們進行對未來美好人生的種種設計,使他們在人生未來的大海里高懸起明燈,使之成為自己航行的目標和動力。
三、注意作文批改方式,保護學生寫作積極性
在傳統的英語寫作評價中,比較注重對英語語法知識、句法結構、表達邏輯等方面的評估。書面表達部分的考查目標在於測試考生的寫作能力、語法知識、詞彙知識、造句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因此,許多批改後的作文布滿了圈圈點點。看到自己辛苦努力的作文不僅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還被老師改得面目全非,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傷害。試想,一個在寫作上屢寫屢敗的學生,哪還有寫作的積極性可言?為此,在作文評改中我嘗試以下做法:
1、同伴批改。同伴批改指的是學生通過互相閱讀同伴的作文,對同伴作文提出修改建議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2人一組,讓他們在作文初稿完成後先互評修改,共同討論,然後再把作文抄到要上交的本子上。同伴批改以檢查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為主。如何對學生進行分組呢?我有時按就近座位把學生分組,有時按號次分,有時按對應組分,有時按男女分,有時讓他們自由組合,上交作文時同組的兩位同學本子夾在一起上交。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新鮮感,讓他們對分組充滿期待。而不時變換組合對象,還能促進學生的交際能力。盡管同伴批改還存在著不少缺點,如提出的建議不夠全面等,但同伴批改讓學習的主體——學生走入了作文評改這一教學過程,每個學生都成了老師,這有助於他們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學生之間面對面的討論、互相修改通常比教師批改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深。這樣犯重復錯誤的概率就會減少。同伴批改可以幫助學生內化英語寫作要求,提高他們獨立評判他人和自己作文的能力。同伴批改使學生形成了一種互相合作的氛圍,學生互相合作、互相探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伴批改還能減輕老師的工作量。
2、教師評價。學生的寫作應該是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互協助,相互作用的過程。作文評價不僅僅是教與學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作文評價要著眼於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的理念,從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學生,把評價定位在激勵學生的進步上。如果教師的評價給學生以理解和激勵,學生的作文就成為一種真實的寫作,使學生處於覺醒之中的自我意識得到體現;教師也會在學生積極而真實的寫作中體悟到教育的生命性價值。所以評價學生作文時,不應把重點放在拼寫和語法結構上,而應放在它所表達的思想及表達方式上。
在寫作教學中,我把評價語言知識的任務交給了學生的同伴評價。在教師評價時,盡量少觸及語法知識,每次語法錯誤只挑兩到三處(有時面對學生作文中的許多錯誤,要做到這一點很難!)。這樣做既節約了教師的批改時間,又使學生有訂正的重點(如果學生真把這兩三處錯誤都解決了,長此以往,該是多大的收獲啊!),同時還保護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他們覺得自己寫得不錯,沒什麼毛病!
在評價學生作文時,筆者努力做到透過作文內容,真正地關注學生日常行為中的情感態度,讓學生覺得寫作是有價值的交流活動。對每篇作文都盡量找出它的閃光點,給予恰當的表揚並提出中肯的意見,並表達對學生的期望,希望以後的寫作精確與流暢兼具。每一次肯定、欣賞的評價,都是幫助學生挖掘其內動力的最好催化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還注意使用評語。作文評語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徑,恰當的評語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消除消極情感。評語主要有以下幾種:
(1)表揚式評語,即教師用贊美和鼓勵的語言表揚學生不斷努力的評語。例如:
Excellent /Great /You did a good job. /Veryimpressive
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 I』m proud ofyou.
Congratulations! You』ve got it right.
That』s amazing. / I enjoy this sentence./Good description .
(2) 委婉式評語,即教師用委婉的語言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努力保護學生的自尊。例如: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yourhandwriting ?
How I wish you could spend more time onEnglish!
More details are needed here? An examplewould have made this clearer.
(3)勸勉式評語 指教師用委婉的勸語,勸勉學生努力學習,使學生樹立信心,不斷進步。例如:
Never lose hear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succes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四、重視作文講評,提高寫作能力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可以忽視一些語法錯誤,但這並不等於教師可以不重視英語語言知識。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作文講評時間,對普遍的語言知識錯誤進行集體分析訂正,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同時,選讀一些優秀作品,點評好詞好句、好見解,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這樣,既表揚了優秀作者,又對其他學生進行了一次情感教化。
作文批改時,我會認真地記下習作較好的學生名單,對於基礎較差,而本次作文有進步的同學,也詳細記錄,在講評課上,一並在全班面前予以表揚。每次我都會表揚至少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並且特別注意表揚基礎弱的同學。常有學生會問:「老師,今天(表揚)有我的名字嗎?」這看似簡單的一次舉動,卻能讓學生充滿期待。為了這一刻,需要他們事先的刻苦努力,精心准備。我認為:表揚比糾錯重要,過分的糾錯有傷學生自尊,而表揚卻能換來他們無窮的寫作動力。表揚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
五、適當地開展競賽,誘發寫作動機
競賽是激發學習動機,調動自身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因為競賽能呼喚起優越感和滿足學生受他人承認、贊揚等心理需求,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的實驗研究證明,在競賽過程中,威信性動機或獲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強烈,由於在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大,因而多數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要好得多。競賽的形式要注意採取自己與過去的競賽、個人之間的競賽和集體之間的競賽相結合。例如,學生每次月考成績超過上一次的,要給予表揚並根據進步的程度分別進行獎勵;每次月考後要求學生自己尋找一個略高於自己的競爭對手,並將對手的名字秘密交給老師,以便到時進行鼓勵和指導積極歸因;在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在小組之間或個人之間進行限時的競賽,當場公布名次。在班裡造成你追我趕,以趕上或超過對手為最大滿足,激起強烈的學習動機。此外,要多開展小組或班級等集體之間的競賽或自我競賽,以促使其互相幫助,為達到共同目標而共同努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少開展個人之間的競賽,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優秀」與「落後」,讓「落後者」避免產生焦慮或者過重的心理負擔,使其在過去與現在的進步中看到希望、獲得動力。然而過於頻繁的競賽或統測,不僅會失去激勵作用,反而會製造緊張氣氛,使學生產生怯場的心理狀態,從而加重學習負擔,有損學生身心健康。故採用競賽必須慎重、適量,注意方式,以強化其正確的學習動機,糾正錯誤的學習動機。
六、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實踐表明,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例如在班級牆報上開設 「Excellent Writing」專欄。每次選出一些優秀文章,讓學生抄寫到統一的作文紙上,再由教師寫上點評,張貼到專欄里,供全班欣賞。等到下一期作文貼上去時,學生把換下來的作品存放到自己的成長檔案袋裡。對此,學生積極性很高,許多同學希望老師每次都選他的作品張貼。這樣「Excellent Writing」專欄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以上是筆者通過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英語教學實踐,對英語學習與動機的激發作了初淺的論述,但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是很復雜的,涉及到學生的年齡特徵、個別差異、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社會背景和課堂教學藝術等。因此,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途徑也不盡相同,但筆者認為只要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就能激發學習的動機。
參考文獻:
1、《教育心理學》潘菽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3、張冬玉「外語學習motivation芻議」 《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8年第期10
4、徐倩「關於外語學習中動機因素作用的調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3年第8期
5、華惠芳「試論英語學習動機與策略研究」 《外語界》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