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州振華中學好不好考,我比較偏文,數學不好,面試可以。
其實我抄們那一屆是考試進去的,不過振華其實錄取的要求不高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正常發揮,不緊張,應該都能進去,另外,其實振華不一定好的,管的太嚴,採用超級填鴨式教育,我覺得有能力考振華的就去沖一沖立達吧。我QQ
251316313
Ⅱ 蘇州市振華中學考試
你是說入來學考試嗎自
入學考試挺難的
我當時只有二十多分
他會涉及到初中內容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
因為這個分數一般情況下只有老師知道
而且分班的話
每個班的教師資源都會差不多
到了初三還會有調整的
所以現在分出來最好的班未必是最好的
Ⅲ 請問 蘇州振華中學 分數線是多少
蘇州振華中學 分數線
相關信息
可嘗試咨詢學校教務處。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Ⅳ 初中新生入學還要考試嗎啊!
看地區貨學校吧
Ⅳ 如果蘇州振華中學沒有考上會不會被分配到十中就讀
是不是說會進南校區(八中校區)的十中啊..
我說,其實只要你分數還可以,花點錢絕對能了事。
南校區確實不太好啊,盡量避免吧
Ⅵ 蘇州市振華中學招生
你好,我是今年振華的畢業生,我剛進振華的面試是很緊張的,不知道你有專沒有拿到學屬校發給你的練習卷,稍微做一做是必要的,但不做也沒關系。你首先會在等候室等待,然後被分組帶到侯考室,你會看到你的試卷,不過你只能看一會兒,強烈建議你把數學計算題先在紙上計算好,記住答案,一定別忘了,到時候數學主考官會直接問你答案的。數學會有一些動手和動腦的結合體哦,比如說拼圖形之類的,然後再看語文和英語,要用一目十行的速度,因為時間很緊張的。千萬不要緊張!大約20或者30分鍾後,你會被帶到相雲樓的20個考場中的一個。在門外等待一會,等到裡面的考生出來後你就進去,記住要關門,要向四個考官問好。然後就座。你會面對一個大屏幕,上面會一題一題展示,語文數學英語老師會問你題目。你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會穿滿整個教室,別被自己嚇到了。然後答完了,向老師說再見,然後離開,關門。臉上一直要微笑,不要僵硬,祝你成功!
Ⅶ 求蘇州市振華中學招生要求條件,立達中學招生要求條件!!!
小學應屆畢業生,報名參加面試,學校推薦,自己獲獎什麼的有的加分
Ⅷ 小升初可否同時填報蘇州振華中學和木瀆英才班
無法同時填報兩所學校,按照蘇州市教育局蘇教〔2009〕7號文件規定只能選報一所,不得兼報。
蘇教〔2009〕7號
關於印發《2009年蘇州市區
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區教育局(教育文體局),各直屬單位,市區各有關學校:
《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報請蘇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二○○九年四月二十日
主題詞:教育 小升初 入學 工作 通知
抄報: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協
辦公室
抄送:各市教育局
蘇州市教育局辦公室 2009年4月20日印發
(共印:150份)
附件:
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法》)和《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規定,按照《蘇州市深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三項規定》(以下簡稱《三項規定》)(蘇教辦〔2007〕5號)等文件精神,提出2009年蘇州市區小學升初中入學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圍繞「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發展好每一個教師」的目標,積極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完善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制度,保障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
二、入學原則
(一)堅持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全覆蓋原則
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初中校,要依法保障轄區內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包括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權利。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有公辦初中的免費學位。
(二)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原則
嚴格執行《三項規定》。任何學校任何機構任何個人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入學選拔考試;民辦學校不得採用筆試或變相筆試的方式選拔學生;公、民辦學校不得舉辦各種形式的「重點班」、「快慢班」和「實驗班」,經批準的藝術班與體育特色班除外。
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學額,嚴格控制「擇校生」比例。學校新招年級班額數不得超過45人。對確有困難要求跨施教區入學的必須從嚴控制,經學校核實,招生部門批准後,學校方可發給入學通知書。對無法滿足跨施教區入學要求的學生,由市招生部門統一分配到學額有餘的學校就讀。
(三)堅持小升初工作統籌協調原則
市區小升初工作由蘇州市教育局負責統籌、協調。各區的初中入學具體辦法經蘇州市教育局批准後實施;吳中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各自負責本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包括外來人口子女)的初中入學工作;因行政轄區調整、城市改造、學校布局調整等涉及初中施教區跨區域變化的,由蘇州市教育局與相關區協調解決。
(四)堅持初中施教區相對穩定、合理調整原則
初中施教區的劃分由所屬教育部門,在保持施教區相對穩定基礎上,充分考慮本年度學校布局、辦學規模和生源分布等因素,作合理調整後確定。
(五)堅持「兩個為主」的基本原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和國務院(國發〔2006〕5號)文件規定,外來人口子女義務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外來人口適齡兒童少年在我市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權利。所有公辦學校都要充分挖掘潛力,積極吸納外來人口子女入學。2009年,公辦學校吸納外來人口子女的比例不得低於70%。
(六)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幫困助學原則
進一步加大幫困助學工作的力度,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子女、外來人口子女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七)堅持殘障兒童少年「按需供教」原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各初中校要切實保證具有學習能力的殘障兒童平等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進一步做好中度以下智力、聽力、視力障礙的小學畢業生的初中入學工作,按初中校施教區實行隨班就讀。
三、入學對象
初中入學對象包括所有在蘇的小學畢業適齡兒童少年。
(一)凡具有市區常住戶口或合法固定住所,年齡在16周歲以下(1993年9月1日以後出生)的小學畢業生。
(二)凡具有市區常住戶口或合法固定住所,雖年滿16周歲但尚未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畢業生(提供必要證明後升學)。年滿16周歲且已經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小學畢業生,中學不再發給入學通知書。
(三)凡非本市戶籍,在市區公、民辦(包括外來工子弟學校)小學的畢業生以及外地來蘇的小學畢業生,在提供相關證明並經確認後,可免試升入市區初中。
四、報名辦法
小學畢業生升學報名分為信息採集和個人報名兩個階段。
(一)學生信息集體採集
在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所屬小學的畢業生,由畢業小學集體統一辦理學生信息採集上報手續。小學畢業生信息採集,採取電子信息與紙質信息相結合的方式。時間為5月15日~17日(辦法另行通知)。
(二)公、民辦初中同時報名
小學到市教育局將畢業學生信息集體上報後,公、民初中校於7月8日進行入學報名,具體操作如下:
1.公辦初中報名:
(1)具有本市戶籍的小學畢業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根據合法固定住所(指具有房產證或房卡的住所),於7月8日到所屬施教區初中報名登記;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合法固定住所的,到戶口所在地所屬施教區初中報名登記。
(2)報名時攜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房產證或房卡、戶口簿、小學畢業證書、素質發展報告書和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副表存根聯等材料。
(3)非本市戶籍的小學畢業生不參加公辦初中報名。由所屬市、區教育局根據「相對就近,集中安排」的原則,於7月底前統一分配到有關公辦初中就讀。
2.民辦初中報名:
蘇州立達中學、平江中學、草橋實驗中學、振華雙語實驗學校、高新區文昌實驗中學和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等六所體制改革學校,7月8日報名,每位學生限報一所。報名時攜帶以下材料:小學畢業證書;素質發展報告書;各類獲獎證書;小學畢業生登記表以及副表存根聯等材料。
參加民辦學校面試,未被錄取的學生,由市、區教育局根據小學畢業生採集的信息,按照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合法固定住所分配至所屬公辦初中就讀。
(三)返蘇生報名
1.戶籍在滄浪區、平江區和金閶區的外地小學畢業的返蘇生,持市區戶口本、合法固定住所證明、畢業證書、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六年級成績單)及1寸照片三張等到市初中招生辦公室(暫設在市教育局基教處,地址:公園路198號)辦理報名手續,報名時間為7月1日~7日。
2.戶籍在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的外地小學畢業的,分別向工業園區和高新區、虎丘區教育局(文教局)報名(時間、手續同上)。
根據江蘇省學籍管理規定,外地返蘇學生均由所屬教育部門安排進入地段初中。
(四)外來人口子女報名
1.在市區就讀公、民辦小學(包括外來工子弟學校)的非本市戶籍畢業生,由畢業小學集體統一辦理報名手續。
2.外來人口子女在市區外小學畢業,要求在市區初中入學的,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持原籍地戶口本、暫住證和居住證明、小學畢業證書、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經市勞動人事部門鑒證或備案的勞動合同或其他合法經營的相關工作證明及1寸照片三張等,於7月1~7日到初中招生辦公室審核後辦理報名手續。
五、施教區認定
(一)學生常住戶口應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及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學生本人戶口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口不一致,以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二)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常住戶口應與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常住戶口與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以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三)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多處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則上以有戶口,居住相對穩定的一個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但需在信息採集時提供該處合法固定住的相關信息。
(四)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產權房」或無「房卡房」的,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監護人及其學生實際居住情況,統籌安排初中校就讀。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產權房」或無「房卡房」的,父母長期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居住並為唯一居住地的,子女就讀學校可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合法固定住所為依據。
(五)學生戶口與法定監護人不在同一戶籍,在施教區內無合法固定住所,由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學校就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小學畢業生,可憑相關證明在其戶口所在地依法入學:①父母雙方都是現役軍人(含武警);②父母雙方都是公派出國的專家、技術人員;③父母雙方戶口都不在市區;④孤兒。
(六)根據「就近入學」原則,因改善住房條件人已遷新居,但戶籍由於客觀原因尚未遷移的,施教區的確定以新居住地為准;原居住地已拆遷,新住房尚未交付的,原則上以新安置的住房為准;若家庭確有特殊困難,由所屬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統一安排地段學校。
(七)外來人員子女,戶口雖不在本市,但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以合法固定住所為准免試就近入學。
(八)外來人員子女,戶口不在本市,無合法固定住所且流動性大的,根據「相對就近,集中安排」原則,由教育行政部門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
六、免費政策
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於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有關文件規定,積極落實免費教科書的政策,做好免費教科書發放工作。
(一)免費對象包括:所有公辦初中的在校學生和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在校學生。
(二)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初中校免費項目包括:原「一費制」規定的雜費(含電教費130元/學期•生)、信息技術費(30元/學期•生)、講義費(15元/學期•生)。
(三)公辦初中校現有收費項目為:原「一費制」規定的作業本費(11元/學期•生)和「服務性收費項目」的社會實踐活動費(120元/學期•生)
(四)根據國務院(國發〔2008〕25號)文件規定,明確外來人口子女與當地戶籍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取消義務教育雜費、借讀費。對就近入學或由教育部門安排的外來人口子女,不得收取捐資助學費。
七、小升初咨詢服務
進一步完善施教區公示制和學位告知程序,完善初中入學咨詢服務。
(一)施教區公示與學位告知:公辦初中校統一於5月11日起,將2009年本校施教區范圍、入學政策、報名登記手續等相關規定和入學咨詢服務電話號碼,同時在學校網站主頁醒目處和校門口向社會公布。讓社區內以及學校附近的家長了解初中施教區范圍,知曉孩子免費義務教育初中的學位。
(二)開通咨詢熱線:我局和各區教育部門以及各公辦初中,統一於5月11日向社會公布、開通咨詢熱線電話。為家長提供初中入學咨詢服務內容包括:義務教育政策宣傳、施教區查詢、升學疑問解答、報名登記手續咨詢等。
(三)各公、民辦初中學校新生《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統一於8月15日前發放至畢業小學。
八、提前錄取事項
(一)凡本市常住戶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進入蘇州市覓渡中學校、蘇州市三十中學校分別舉辦的「成功班」就讀(詳見《2009年「成功班」招生啟事》)。
(二)凡家庭經濟困難的外來人口子女,可以申請進入蘇州市十二中學校、蘇州市二十中學校分別舉辦的「光彩班」就讀(詳見《2009年「光彩班」招生啟事》)。
(三)蘇州市第二十六中學繼續面向城區招收2個藝術特色班,蘇州市第三中學面向城區招收2個書畫特色班;蘇州市第十中學體育苗子、蘇州市第三中學女子籃球隊、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乒乓球隊、蘇州市第十六中學國際象棋班、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圍棋班和蘇州市振吳中學,按所報學校的招生簡章,參加專業測試後由學校提前錄取,不得舉行文化課考試、測試、面試。以上學校的有關招生簡章報我局審核後公布。
(四)上述(一)、(二)、(三)提前錄取的「成功班」、「光彩班」以及各類藝術、體育特長生,不再參加其他公、民辦初中的報名和學位的派定,其他學校也不得錄取。
(五)學校在2009年6月底完成特長生的錄取工作,錄取名單於7月3日前報市初中招生辦公室。
九、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工作
(一)民辦初中學校的招生納入市教育局統一管理,嚴格執行經批準的招生范圍和收費標准。按照《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三項規定》要求:「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民辦學校不得採用筆試或變相筆試的方式選拔學生」。
(二)民辦初中招生工作應在統一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做到「四個一致」,即:發布招生簡章或招生廣告的時間一致、報名時間一致、錄取時間一致、並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招生工作。
(三)民辦初中學校應依法發布招生簡章,學校不得發布虛假招生廣告。招生簡章應明確招生原則、報名和錄取時間、報名條件、招生計劃與范圍、收費標准等事項。
(四)立達學校、平江中學、草橋實驗中學、振華雙語實驗學校、高新區文昌實驗中學和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等六所經省教育廳批準的體制改革學校只能選報一所,不得兼報。
(五)立達、平江、草橋和振華等4所學校錄取工作,採取「推薦」與「面試」相結合的辦法;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面向園區小學組織推薦工作。
(六)民辦初中學校的報名人數等於或少於招生計劃數的採取等額錄取的辦法;報名人數大大多於招生計劃數的,可以通過面試錄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