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有關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的議論文
什麼叫議論文?議論文就是議論、分析問題,論述道理、闡述觀點的文章;;有以立論為主的,也有以駁淪為主的。報紙上的社論。評論員文章,關於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問題的專論,關於思想品質修養。社會現象的短評,都屬於議論文的范圍。
我們學生應該寫什麼樣的議論文?寫這樣的議論文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這是我們要講的主要問題。
-.應該寫什麼樣的議論文
看了一場電影,讀了一篇文章,可以談談感想;對於進步、理想、志趣。習慣。發揚革命傳統、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講禮貌等,可以聯系實際談點認識。我們學牛寫議論文,應該做到:是非清楚,正誤分明,言之有理,有一定說服力。不要只是去照抄報紙,最好多選用一些具體事例,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
二.寫議論文應該注意什麼
第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要用正確的觀點去統率材料。
用觀點去統率材料,所用的材料能緊緊圍繞觀點,這是寫議論文必須處理好的一個問題。把這個問題處理好,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上努力;
第一,論點要正確、合理。鮮明。
比如,老師讓同學們根據下面~段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這材料的大意是:一天,有兩個人去買盾牌。一個人站在賣盾人的左邊,說:「這盾是金盾。」一個人站在賣盾人的右邊,說:「這盾是銀盾。」兩人爭得面紅耳赤。這時賣盾人說:「你們兩人都說得不對。這盾既不是金盾,也不是銀盾,它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銀的,是個金銀盾。」
我們根據這個材料來寫議論文,提出的論點怎樣才算是正確,合理、鮮明的呢?
有同學這樣講:這說明干什麼都要有群眾觀點。
有同學這樣講:做什麼都不要隨便下結論,要深思熟慮,想好了再發表意見。
很明顯,上邊兩種提法都是離開了原材料,提得不著邊際。
有的同學這樣提出論點:這說明看問題不應該看正面,而應該看反面。
試問:我們看問題難道不應該看到正面,只應該看到反面嗎?這說法當然不正確。
有的問學這樣提出論點:這說明看問題既要看到事情的正面,也要看到事情的反面,不要只看到某一個方面,還要看到其他方面,總之,看問題要全面,不要片面。
這樣提出的論點就比較正確、合理、鮮明。
從以上幾種提法可以看出,同學們寫議論文提出論點時應該注意:從具體情況出發,並已要選用恰當的詞句,說難說對。
第二,分析說理要合乎正確的原則。
寫議論文分析說理不能不著邊際,不能主觀臆斷。不能認為不論怎麼講都有理。分析說理正確不正確,有~個客觀的標准,要從正確的立場觀點出發去看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分析」對不對。
有同學這樣「分析」: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人,他們看到別人恭維他就高興。其實,恭維活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們只能聽好的恭維話。
恭維話就是不好的。它雖然「好聽」,卻「不好」。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可以去「聽
好的恭維話」
這里順便講一講「聯系自己的具體體會(或者說是「聯系自己的具體事例」)和「聯系實際」的問題。
「聯系自己的具體事例」和「聯系實際」都應該具體、恰當。但它們也有不同:前者側重在自己的體會,後者則可以是更為廣泛的社會上的情況。比方說,老師講了一個故事:齊宣王好射箭,而且很喜歡別人誇他能拉硬弓。他左右的傳臣聽了,有意地說一些奉承話來討好地。明明他只能拉開「三石」(這里讀dan,古時候一石為一百二十斤),卻有意說他能拉開「九石」。有的還去試著拉弓,拉到中間就故意裝出有氣無力拉不開的樣子,討好說「您這弓太硬,除了您,誰也拉不開。像我們這樣的小人怎麼能拉開呢」這樣一來,齊宣王到死也以為自己能拉『九石」,而不知道只能夠拉「三石」。像這樣的材料,你可以廣泛地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卻不大好聯系自己的「體會」。可是有同學卻偏要「聯系自己」,說「自己也像齊宣王那樣愛聽吹捧自己的話」。有同學「聯系社會實際」,卻又講得似是而非:「今天社會上還有許多齊宣王式的人物,走後門、請客送禮就是其表現之一。」這些「分析」,都是失之偏頗的,把事情的性質弄混了。
我們應該學會分析。分析的方法,就是辯證的方法。看問題要全面,要防止片面性、絕對化。
第三,要善於從「小事」論起,但是不要以敘述代替議論。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小事」;;比如,在汽車上給別的乘客「讓座」,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這些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是找們寫作文應該學會「借題發揮」。「小題大作」。有同學寫這樣的作文卜電影院敞〕*入場的啟示人《發揚一厘錢精神》、《說臟話不文明》該怎樣處理議論文中的「敘事』」和「議論』」的關系呢?不應該僅僅就事論事而不展開議論,也不應該只去敘述事例的詳細過程而不作分析議論。比方說,議論學習必須刻苦時用大部分篇幅去講楊樂、張廣厚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故事就沒有必要了。「就事論事」和「以敘代議」,都是不好的。
要明確你所要「敘」的事.可能是作為「引子」以引出論點,也葉能是作為事實論據以證明論點。「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去「議」。
「敘事」要圍繞中心思想,既要概括,又要有一些具體內容。那些人所共知的事情就不要不點其詳地去講。而那些足以作為論據來證明論點的事則要作為重點寫清楚,以便闡發開去,講清道理。
第四,要以及服人。
議論文就要以理服人。要做到言之有據,不但要說清「是這樣」,更要說清「為什麼是這樣」。因此,做到「以理服人」就應該:
要「少而精」,不要「多而雜」。你所擺的事實,你所講的道理,應該中肯。不能以
為說得越多就一定越充分,不能「以多取勝」,應該防止堆砌詞句,羅列現象。
要有針對性。這就是要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發議論。講正面論點,不能「節外生枝,打橫炮」;反駁錯誤論點,更應該針對其謬誤所在去批駁,不能講與之無關的話。「互不相干」,「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是駁不倒對方的。
要講清『為什麼」,不要只是去扣大帽子。特別是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危害性時更應該注意這一點。比如,寫《隨地吐痰要不得》這篇作文,有同學說:「隨地吐痰對嗎?當然不對!隨地吐痰的行為很不文明,發展下去,就會墮落成為犯罪分子。」這話就說得過分了。
寫議論又要注意用觀點統率材料的問題就講到這里。
第二個要注意的問題是:層次。條理要清楚。 第一,要圍繞中心去逐層論述。
最重要的是要『對清先後主次」;;要弄清哪些該先說,哪些該後說,哪些為主,哪些為次,哪些要多說,說得詳細一些,哪些要少說,說得簡括一些。這里的關鍵是要圍繞中心。比較常用的方法是:論點在完,分析議論隨後,以作出結論收尾。其中分析議論的部分,是先擺事實還是後擺事實,是先講道理還是後講道理,就要看具體情況和作者本人的寫作習慣而定了。
第二,要按照議論文本身的規律去安排內容。
一篇議論文,一般都包括三個部分,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開頭部分,一般都用來提出問題,完成「提出論點」的任務。這一部分要說清這篇作文所說的「是什麼」。
中間部分,一般都占較長的篇幅,分為好幾個段落,是這篇作文的「重心」。這個部分應該用來「分析問題」。提出充分的論據(或者擺事實,或者講道理),去論證論點的任務,主要是在這一部分完成。這一部分要說清這篇作文「為什麼」要這樣講。
結尾部分(或者叫「結束部分」),主要是用來完成「解決問題」的任務。具體的方式有:做出結論;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這一部分是要說清這篇作文要告訴人們「怎麼辦」。
可以這樣說:一篇議論文的安排方式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者說是:「論點——論據——結論」、「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第三個要注意的問題是: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簡潔、具體。
辨別詞義要嚴格,用詞必須沒有歧義,不能詞不達意、模稜兩可。
要簡潔順暢,恰如其分。
要講究辭素文采,把抽象的道理講得具體、形象,生動而有風趣。
可以採用靈活多變的句式。用長句,縝密無漏洞;用短句,干凈利索。肯定的說法,可以改用雙重否定的句式;該直陳其事時用點設問句、反問句。這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情色彩;
此外,議論文也可以適當地採用一些記敘、說明。抒情、描寫的手法
⑵ 論中學生使用網路語言(300字議論文)
網路用語的出現,是一種跟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文化現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網上大量流行的網路語言層出不窮,屢見不鮮,但良莠不齊,它有其好的方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像我們一樣的青少年為網路用語的主流人群,青少年思維活躍、嚮往個性張揚、喜歡追求新穎。在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青少年張揚新穎的個性自然而然也隨之體現在網路這一方面,創造出了各種類型的網路用語,有字母型的(如:gg bt)、數字型(如:886 555)、文字型的(如:囧 槑)、還有符號型的(如:(@﹏@)~ (~﹃~)~zz)。也因有些網路用語令人看不懂,所以也被稱為是「火星文」。
火星文的弊端:網路用語有很多都是由原來規范的語言通過諧音、同義等而篡改出來的,這樣勢必造成一部分人特別是學生對成語規範字的掌握,誤導人們的用字習慣,使人們造成視覺錯亂,不利於規范漢語言文字的傳播與使用。現在還有人把網路用語帶出網路,用一些不良的火星文作為臟活罵人。還有一些學生把火星文帶入學習,在作文也中出現這樣的網路用語,令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師看不懂,摸不著頭腦。
火星文的利端:網路語言主要有簡潔性、新奇性、詼諧性等特點。網路語言新穎別致,讓人過目不忘。網路語言普及面廣,而且傳播速度快。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在XX年世界盃期間,「給力」開始成為了熱門的網路語言。給力是中國北方的方言,表示給勁、帶勁的意思。還有網友根據「給力」造出一個新的英文單詞——ungelivable(不給力)。給力一詞迅速廣為傳播,在日常交流中頻頻出現,甚至出現在各大報紙的題目中,在XX年11月10日網路熱詞「給力」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江蘇給力「文化強省」 》。
總之,網路用語有利也有弊,在上網過程中可以吸取一些健康向上的網路用語,還可以在平常與人交談時用來活躍氣氛。可是遇到那些低俗的網路用語,就一定要堅決抵制,以免誤入歧途。而作為我們初中學生來說,在網路上用可以,但是學習生活中還是使用規范的漢字好因為認真學習漢字、規范使用漢字也是對我們傳統文字的一種保護和尊重。我相信只要大家以一種正確的態度看待和使用網路用語,網路語言就會向著豐富活潑、健康的方向發展。
⑶ 談初中生怎樣寫好議論文
一篇好作文就得具備主旨、材料、結構、語言等四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是文章主旨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告知學生什麼是文章主旨。主旨即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寫作意圖或看法,文章就是表達作者寫作意圖的。初中階段,學生寫作易犯主旨不明的毛病,原因就在於沒有明確自己寫作意圖,以至於作文大打折扣。中心明確,就是要使讀者一看便知,不能像藝術作品那樣講求曲折與含蓄。為使文章主旨明確,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中可採用兩種方式:一是「片言居要」。那就是直截了當把主旨寫明,直接告訴讀者。標題告知,如《偉大友誼》文章標題就告訴讀者,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寫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是偉大的;文旨開頭告知,如《桂林山水》,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文旨結尾告知,如《草蟲的村落》,這些主旨句都是在文章最顯眼的位置。二是採用組織規范段寫出段中的主旨句的方式,表明文章中心所在。規范段是指段意明確、統一、定意的段落,段旨是文章主旨的構成要素,如果每一段落的意思都寫得明明白白,都能讓讀者理解,文章的主旨就會一目瞭然的。
第二是材料問題。材料是構成文章內容,形成、支撐並表達主旨的各種事實與理論。寫作時能做到從材料出發,用材料說話,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文章才充實,富有說服力。
材料把握有兩大來源。一是來源於生活,要知道,生活中材料無處不在,只要留心觀察,留心記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寫作材料就會處處存在,如走路行車,上課下課,勞動衛生,吃飯喝水,隨處都會碰到自己寫作的材料。二是來源於書中的理論學習,這主要是通過查閱文獻,或調查去獲取材料,這些材料的獲得都離不開細心觀察與記錄。要求作者不能隨意編造,不能有任何虛構和誇張。要求作者要取之有當,作文中更不要信手拈來、胡說捏造。只有把握住寫作的好材料,有代表性的材料,將其用於作文中,文章才會充實、豐富,才會感染讀者。
第三就是作文構思問題。結構是文章的骨架,它是為文章主旨表述需要而服務的。初中階段,學生基本掌握了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的結構方式,這為學生寫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畢竟寫作沒定式之規,學生難免犯糊塗,不能將材料和主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不能將材料有序地排列組合在一起。師生要知道,文章結構脈絡是作者思路的外化形式,文章的結構合理才符合文章構成的發展規律。如此,文章結構才嚴謹,有條理,不鬆散。
第四是語言問題。語言是作文的載體,也是精彩作文的憑借。語言的准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語言的好壞,關繫到作文質量的好壞。初中生作文的最大問題就是語言把握問題,不是語言不恰當,就是用語不貼切。要寫好一篇作文,首先就得用好語言,把盡可能多的信息明明白白地傳遞給讀者,精心錘煉詞句。做到用詞精當,語句凝練。其次,語言平易自然。這就要求學生做到直陳其事,直截了當,明明白白將事告訴讀者。再就是語言要莊重,這就要求作者寫作中從造句角度去思考問題,把握用詞分寸和界限,讓文章語言充滿莊重感,切忌方言,土語之類的口語色彩濃烈的詞語在文中頻繁出現,以至文章不倫不類。
⑷ 根據中學生該不該用網路語言寫一篇議論文1000字
「作文寫到晚上10點,真是『杯具』!」這是一位小學生作文中的原話,老師和家長都看不懂。原來「杯具」就是悲劇的諧音,是現在流行的網路用語。
經初步研究,目前網路語言基本包括四類:一、語音諧音類,比如「9494」代表「就是就是」,「7456」代表「氣死我了」,「醬紫」代表「這樣子」。二、符號形象類,比如「@_@」在網上代表一個戴眼鏡的人。三、英漢縮略類,比如「CU」表示「see you」。四、詼諧指代類,如「保重」在網上的意思就是「保持體重」……隨著新的網路語言不斷發明、流行,很多新形式難以歸類,譬如「郁悶ing」就代表正在郁悶中,「KMP」又代表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青少年喜歡的快餐廳……
網路語言有一定的便攜性和趣味性,但不該混雜書面語。語言是社會現象,適用領域范圍有基本要求。網路語言是新現象,其存在有土壤、有環境,但不宜進入教科書和正式媒體。
社會語言學專家余志鴻教授說,語言內部是有分工的,比如一個國家的文學語言就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文化水平,應該是最為規范語言的標准。網路語言是信息高速路上高效的語言信息,但不能代替有聲語言,也不能用作文學形式的藝術作品。
所以,對網路用語該不該出現在作文中的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網路語言是新現象,其適用領域局限於網路,但不宜進入教科書和正式媒體。中小學是打基礎的時候,應該正確使用規范的漢字。
讓我們一起呼籲:讓網路語言留在網路!!
⑸ 初中生如何寫好議論文
清楚明確地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多讀議論文,從內容和結構上讀透,然後在自專己的寫作中運屬用
用散文的優美語言,彌補論證邏輯不夠縝密的缺陷。
掌握一些技巧,提升議論文寫作水平。
可以開門見山直入話題,點明論點。
名人名言開頭,既是道理論據,又顯得真實准確。
由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筆,自然引到論題上,提出論點
把一個事實論據放到開頭,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做舉例論證。
設問開頭,自問自答,吸引讀者
⑹ 中學生怎樣寫好作文,主要在作文結構,選材,語言 方面講講謝謝各位大神!
俗話說龍頭鳳尾豬肚子。
開頭結尾需要出彩。可以引用與主題相關的古文、詩句、名家的篇章片段等。
文體:「記敘散文」是最好的。既可以滿足中學對記敘文的要求,又能結合抒情、又能結合抒情議論。
形式:如果你敢於嘗試可以以網路論壇蓋樓的形式來寫,這是比較有個性的,可以吸引老師的眼球。如果你比較保守,那就寫作文、書信、觀後感、讀後感等一般格式來寫。記敘時注意語言要優美簡潔,不要拖沓,變成流水賬,注意細節的描寫。
如:寒冷的東風撩起我的衣領,拚命往裡鑽。我雖然穿的厚實,但還是縮著脖子,像一隻笨笨的企鵝。母親見我這個樣子,溫柔的笑了一下,伸手解下自己的圍巾,然後一圈一圈地細細為我圍上,輕輕把圍巾的長穗兒掖進我的領口。
選材:積極樂觀向上。可以是具體的人、事。也可以是結合自己了解的創造。真人真事最好。如果沒有就去看別人寫的,讓後把主角置換成你自己,把他的故事拷貝過來,就成了你的故事。注意:不能牽強附會!!比如讓你寫一篇關於讀古詩詞的,你就可以寫陶淵明、李白等。風格如下,有利你文採的發揮
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語言:語言要華美!!!!中學作文就是要求辭藻華麗、搶眼。最好有兩句內涵深一點的話穿插進你的文章里。最好是每一段敘述後加一句這類的句子,增加你的亮點。
⑺ 中學生寫議論文作文的方法指導
這里我主要給你一些關於議論文的結構方面的知識:議論文的結構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開展論述步驟的,這種結構表現在文章中,就是序論、本論和結論這三個部分。
可以有四種常見的較小的結構形式:
A.並列式。在論證中,論證的幾個層次或段落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這就是並列式。這種並列可以是在中心論點統帥之下的幾個分論點的並列,也可以是論證過程中的幾個論據的並列。在語言形式上往往有「第一」「第二」……或「首先」 「其次」等等標志。另外,處於並列關系的各個部分在文章中的地位基本是平等的,一般是可以互換的。
B.對照式。在論證中,把兩種事物或兩種意思加以對比,或者是用一種事物或意思來烘托另一種事物或意思,這就是對照式。毛澤東同志生前曾經說過「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運用對照式,目的是通過比較,突出說明一個方面的正確性。因此,參與對照的雙方,或者是一「正」一「反」,或者是一「主」一「從」。
C.層進式。文章各個層次之間,層層深入、步步推進,先後的順序不可調換,這就是層進式的結構。這種層進式的結構,反映出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的一般的順序,即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因而,這種結構帶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容易被人所接受。
D.總分式。這種結構包括「總——分」「分——總」和「總——分——總」三種形式,就是論證的層次之間,先總說後分說,或是先分說後總說,或是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總——分——總」的結構形式是最多見的。這種結構形式,在「總」與「分」之間常見明顯「放」的語言標志,而在「分」與「總」之間又多有明顯「收」的語言標志。
在議論文中,以上四種結構形式,常常是綜合運用的。
結論,是議論文解決問題的部分,是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之後所得出的「答案」。結論,與其他形式的文體的結尾一樣,以簡潔自然,能讓人讀後若有所思,受到啟發為妙.這些資料摘自高考作文輔導網
⑻ 初中生作文語言風格一定得成熟嗎
不一定啊,只要做好一下幾點就好了啊!
一. 內容求真
從歷年來的中考作文來看,選材的雷同是最大的通病。作文材料缺乏現實性,沒有新鮮的時代感,缺乏個性化的處理,事件公式化,人物臉譜化,給人以「千佛一面」的感覺。如在寫《生活告訴我》時,有許許多多的學生或寫父母下崗、或遭車禍、或身患癌症、或殘疾癱瘓等等。為了達到符合作文要求,不惜「犧牲」自己的父母以表明自己能夠承受生活的磨難,這種「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情感,缺乏生活基礎,不僅不能激起讀者的共鳴,反而讓人大倒胃口。許多老師閱卷之後搖頭調侃:「想不到在這些孩子眼中,國人大多還是『東亞病夫』!」
材料雷同的根源是失真。因為許多同學的應試准備是在考前背幾篇作文(也有老師這樣要求學生),然後根據不同的題目去套。因此,出現上述現象也就不奇怪了。要避免雷同,就要選用真實的材料,寫屬於自己的事,寫自己眼中的世界。用自己獨特的眼光「過濾」後的材料就有了獨特性,當然不會與他人「撞車」了。
當然,在「真」的基礎上要求健康積極,不能有病態、消極的思想內容,更不能有違法亂紀的思想觀點和腐朽墮落的感情傾向,否則,就是最真、最切題也是不符合我國人才素質的要求的。如在《初中生活的苦與樂》中,有的考生寫學習之「苦」,寫早戀之「樂」,也有的寫到校外桃園偷桃之「樂」。這種感情可能是真的,但是對一個初中生而言卻是不適宜、不健康的。
二.形式求新
這里的「新」主要是指新異、獨特。因為中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要求在幾千份卷子中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要在長時間閱卷的疲憊中引起閱卷老師的興奮,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選用新異獨特的形式。
首先可以在題目上做文章。擬出一個不同凡響的題目,用新穎的題目來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如《成功要有懷疑精神》改用《成功在於「?」》是不是獨特一些?當然這需要平時注意收集積累一些類似的好題,看得多了,擬題的功力自然也就增加了。
其次可以在結構上下工夫。如像冰心的散文《笑》那樣的並列式結構;採用小標題的結構;採用倒敘式的結構;採用懸念式的結構;採用誤會法式的結構等等。在考前選用幾種反復加以練習,熟能生巧。再次,還可以在文體上做點文章。如記敘文、議論文是不是可以採用書信的格式?是否可以採用演講稿的格式?此外,在題目下寫上一段題記,也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主題求異
如果把結構比喻為文章的骨架,材料為血肉,那麼主題就是 文章的靈魂,是至為重要的。
雖然說我們不能要求初中生對社會有深刻的思想認識,但在考試中,要「標新」要「立異」,就要出奇制勝。因為只有不落俗套的想法才會讓閱卷老師為之心動。可以說文章的優劣,主要取決於立意的高下。
為了與眾不同,最常見的是用「反彈琵琶」法,也即運用求異思維來立意,力避大眾化的想法,以求在立意上獨樹一幟。如199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要求考生對一段材料發表看法。材料主要寫幾個人對帶刺的玫瑰花的對話。當絕大多數考生對玫瑰花的刺進行非議,把它喻為缺點、錯誤以至社會陰暗面的時候,有一位考生卻提出了「採花莫怕刺」的中心,並運用道理和古今典型事例證明:如果說別人的「批評與勸告」是花,那麼「言語犀利的批評」則是帶刺的花,作為領導者,就要「善於聽取下面的意見」,特別要聽取帶刺的意見。文章立意別出心裁,自然高人一籌。
當然,這種新穎的立意也並非空穴來風,需要自己平常注意收集積累一些新穎獨特的觀點,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惑是無可避免的
四.文面求美
考試時,由於時間限制,許多考生忽略文面的美觀,有的塗了又改,改了又塗;有的大段大段地刪除或插入;有的反復用透明膠撕揭,以至「漏洞百出」;有的用修正液大片大片地遮蓋,滿目「瘡痍」。看這樣的卷子怎會有愉悅的心情呢?評卷時有明確的規定,字跡清楚美觀的可以酌情加2~3分,而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的可以酌情扣除2~3分。里外相差就是5~6分,再加上閱卷老師的心情影響分,更非少數。可見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
下筆一定要慎重,不可隨意。寫了以後一般不要大段地刪改(除非有致命的失誤,如離題),有了一些小毛病盡量在下文補救,以求整體的美觀。這雖然要靠平常養成習慣,但考前有意識地進行訓練也是必要的。
⑼ 有關中學生敘事議論性作文500字
《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
《三字經》:"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⑽ 中學生作文語言運用的要求是什麼
你好,我是精銳高老師
1、語言通暢的具體要求
語言要流暢。這是對作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語言運用規范、准確、連貫、得體,讀起來文從字順,通暢流利。其次,語言要有文采。這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的高一層次的語言標准。或是詞語生動,或是句式靈活,或是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蘊,這些都是有文採的表現。
2、怎樣做到語言通暢
第一、語言規范
在寫作中,要符合語言規范的要求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用詞要體會詞義的輕重、詞語適用范圍的大小、詞語的感情色彩,不能隨自己心意生造詞語;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和誤用關聯詞語等毛病;三是除了在記敘性文章中為了描寫風土人情的需要可以適當使用方言、俚語外,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語。
第二、語言准確
要符合語言准確的要求就要注意有些問題有些看法要表達得十分准確才行。「我認為」「大家都這樣看」「從全局看是好的」「我願意這樣」等等,是全稱還是特稱,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要以偏概全。有些說法還需要婉轉。如:「發牢騷,是人們將內心積壓的意見、見解、看法說出來,雖然有時態度或形式有些不太合適,但終究是一些真實的意見,當然裡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但是我們幹部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啊!」這段文字,考生掌握的分寸就比較好,「有些不太合適」, 「裡面不免有些偏激的成分」,兩個「有些」馬上界定了牢騷的特點,使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了「牢騷」的弊端。這正是語言「准確」的集中體現。
第三、語言連貫
要做到這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要統一於一個話題,圍繞著一個中心;
二是一段話要按照各句與中心的關系以及各句之間的關系合理地組織起來,可以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根據句子的意思和思路的展開依次排列,也可以憑借語法手段(關聯詞、方位詞、數詞、代詞等)或修辭手段 (排比、對偶、層遞等)來組合各個句子;
三是句子之間要有語言和語氣上的聯系,如用主語承前省略、利用代詞呼應、使用關聯詞語、適當重復上下文的內容或語言等方法來確保語言呼應;
四是增添必要的過渡性語言,避免由於思維的速度大大高於表達的速度而帶來的中間環節被省略或淡化了的「跳躍」現象。
第四、語言得體
要達到語言得體的要求一要注意表達對象,「心中要有讀者」是寫作的重要原則,只要試題中規定了寫作對象,語言的運用就要考慮到這一條件。二要注意區分不同的文體:記敘性文體要以情動人,以敘述、描寫為主,語言形象生動;議論性文體要以理服人,以闡述、議論為主,語言嚴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