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諸城市初級中學水平考試查詢

諸城市初級中學水平考試查詢

發布時間:2021-02-07 14:23:08

❶ 怎樣查詢2012年濰坊諸城市初中會考成績

上初三時班主任會公布 ,現在是查不到的

❷ 諸城市全市中學生一模考試成績

各種考復試成績(及分數制線、入取查詢、考試試題及答案等)只可能在當地官方網上查到,即使有的社會網也能查(如sina、people、qq、examda等網站),也都是鏈接過去的,在其它地方官方網上是不可能查到的(因為它們也有自己地區的考試及相關查詢),若在當地的官方教育網、招考網、信息網(各地的叫法不同,看其網的主辦單位是否是當地的教育局)查不到或沒有,就是還沒出來呢,什麼時候出來(各地是不同的),多關注對應考試的新聞或文件通告(有的網頁中能看到),請耐心等待;不要輕信網上不負責任的各種言語,以免誤事和後悔。

❸ 諸城市第一初級中學意見和建議

(一)實驗抄初級中學(諸城市外襲國語學校) 招收居住在扶淇河以東、東關大街以西、濰河以南、南外環路以北區域,和東關大街以東、東武街(往南至南湖路與鳳凰路交叉路口)以西、九龍口路以南、三里庄水庫以北區域居民適齡子女入學,同時招收本區域內符合。

❹ 誰知道諸城市公布小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網站,我在諸城市相州鎮相州小學上學,六年級了,誰幫我查一下有無

估計沒有,有也是內部網站

❺ 諸城市初中 幾個分別在哪裡

朱家村初中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皇華鎮朱家村初級中學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朱解初中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諸城市舜王街道箭口初中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龍都街道孔戈庄初級中學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舜王街道舜王初級中學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龍都街道呂標初級中學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

❻ 諸城市中小學招生系統登錄不了

諸城市中小學招生系統登錄不了,
可能是登錄的人太多。
可稍後再試。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❼ 諸城市中考分數如何查詢

各縣市區中考成績查詢號碼
16893701 濰坊市區、坊子、寒亭
16893713 青州市
16893714 安丘市
16893715 壽光市
16893716 諸城市
16893718 臨朐市
16893719 昌樂市
16893720 昌邑市

❽ 諸城市朱解初級中學1996級新生

母校印象

第一節省立十三中記憶

創辦省立十三中學的回憶
劉少青
山東省立第十三中學於一九三一年秋在諸城創建,到一九三七年底停辦,共歷時七年,自始至終我擔任了該校的校長。今年是建校五十五周年,而我也年已八十有九,每當回憶起當年的辦學情景和教學生活,懷念之情便油然而生。我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我在十三中的親身經歷整理和記述下來,奉獻給廣大熱心於此的讀者。
受命建校
一九三一年五月,我正在省立第一女子師范任教務主任的時候,一天,省教育廳長何思源找我談話,大意是:省里決定要在諸城建立一處六年一貫制的完全中學,調你去任校長,先抓建校,當年就招一部分學生,該校地處魯東南幾個縣的中心,一定要辦好。他還講為建這個學校,諸、高兩縣爭持不下,高密要出五萬元(銀元),諸城只能出兩萬元,最後還是被諸城爭了去。他沒有講諸城爭了去的原因,我的估計除諸城地理位置適中以外,很可能與國民黨的先烈王樂平、路友於(他們均是諸城人)等人有關。對於諸城,我並不陌生,我在省立一中上學時的同班同學路友於家是諸城,一中的學監李子明老師也是諸城人,我父親的摯友鄧登山民國初年曾在諸城任過縣知事。諸城歷代多名士,在我的印象上,那裡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所以一聽說要我去諸城,就一口答應下來。
經過短時間的准備,我偕同尹匯泉到諸城去了。尹匯泉是我聊城的同鄉,我父親的把兄弟。此人忠厚老實,廉潔奉公,辦事干練,鄧登山在諸城任縣知事時,他曾跟隨當過師爺,對諸城的風土人情比較熟悉,選擇他作我的建校助手是最理想不過的。
到了諸城,與縣政府和國民黨縣黨部接了頭,他們都表示非常歡迎,縣長厲文禮表示,建立中學乃諸城民眾之夙願,定當竭誠相助,任何困難亦在所不辭。縣黨部的負責人許××和路謙叔也極表支持。許是我在濟南女師的學生許崇真的哥哥,路是路友於的胞弟。暢敘一番,他們均願盡地主之誼,為建立「十三中」效力。
學校校址定在城東南的舊文廟,那裡有大成殿、明倫堂、藏經閣等古老建築,還有舊軍閥建的「九間房」。盡管房屋不多,但地點僻靜,地方寬敞(約有七十畝地大),是個較理想的場所,計劃在這里建設一座有十八個班級、容納七百多名學生的正規中學。校址確定後,縣財政局、教育局、建設局和縣黨部等有關單位,組成了學校建設委員會,由我任主任,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施工。到八月底,建成兩個教室和一部分教職員辦公室、宿舍,招收了第一級學生兩個班,十月份學校正式開學。 「九·一八」事變後,財政拮據,學校改為初級中學,規模也壓縮為六個班級。從此即邊建校,邊教學,每年招收兩個班,到一九三六年,學校改名為山東省立諸城初級中學。
機構設置和教職員的聘任
按照省教育廳的規定,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正常工作由校長領導,遇到重大問題校長召集全體教職員開會討論決定。在校長領導下,學校下設教務、訓育、事務三個處,每處有主任一人,職員一至二人,分管教學業務、學生思想和行政事務工作。另外,設有童子軍教練員一人,女生指導員一人,在校長直接領導下,專管教練童子軍和指導女學生的工作。
當時學校對教職員實行聘任制,除校長和童子軍教練員由省教育廳直接委派以外,其餘均由校長全權聘任。為了使這處名列全省最後的中學不落人後,從受命之日起,我就在聘任教職員一事上動了不少腦筋。選才的條件是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確有真才實學,有一定教學經驗,能夠勝任所任工作的。選才的途徑主要是從我的同學、同事和老鄉、朋友中遴選,也有的是通過別人介紹推薦的。
全校先後聘任的三十多名教職員,絕大部分是大學本科畢業,水平都比較高。如訓育主任崔季言,是我在省立一中的同班同學,北京大學畢業,我們倆很要好,又是一九二四年經路友於介紹在北京同時加入國民黨的。教務主任姜壽千,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省立一中教務主任,教績卓著。一九三二年當他離開一中時,煙台八中、濟南一師和我同時聘請,他自願跟我來到了十三中。歷史教員孫備五,是我在北京高師的同學,為人老成持重,學識淵博,且精於英語,是不可多得的好教師。理化教員辛星垣,北京高師理化部畢業,教理化很重視學生實踐,在理化儀器不多的情況下,指導學生自製簡單儀器,那時收音機還很少,他竟親自裝配了一台五管收音機。圖畫教師張愚談不但是全省著名的國畫家,而且還擅長軍樂,是十三中軍樂的創始人。體育教員齊哲,上海東亞體專畢業,是體育上的多面手,他熱心指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出現了不少球類和田徑健將。七年間任教的各科教師都能勝任各自的工作,沒有發生學生抬教員的事件,也沒有因不勝任而被解聘的。當時教職員的待遇主要是按教時計酬,校長月薪一百五十元,每周兼課六小時以內不另加薪。各處主任月薪六十元,兼課每周一小時月薪加發五元。各科教員每周任課一小時,月薪五元,一般每周任課二十小時,月薪可得一百元。兼任級任教師的,每月補貼十元。職員月薪四十元,兼課同教員一樣按教時討酬。實行計時制,調動了教職員的積極性,做到了人盡其才,人盡其力。
從嚴治學 培育人才
十三中從開始成立就堅持從嚴治學,無論作息、考勤、考試都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學校每天早晨舉行集體升旗儀式,然後二十分鍾的跑步,傍晚降旗,晚上兩小時自習,九時熄燈。每星期一舉行紀念周,唱國歌,背誦總理(孫中山)遺囑,校長講話。每星期六下午進行大掃除。這些都是固定不變的。學校規定學生每天下午降旗前不準離校,其它時間離校需要請假,並在傳達室掛上名牌。如曠課時間佔三分之一以上者即予除名。學校對考試、升學、畢業要求很嚴,有臨時考、月考、期考、畢業考等各種考試,考場有舞弊者,試卷得零分。國語、數學、英語三門主課有兩門不及格不準升級,有一門不及格不準畢業。一九三四年十三中第一級學生畢業時參加全省會考,數學平均八十多分,全省第一,二班學生王希堅各科平均八十五分,是全省畢業生的佼佼者,受到省教育廳的通報表揚。
學校里對學生的體育活動相當重視,對此,我有深刻體會。我在北京高師上學期間,因學生只顧埋頭讀書,畢業時同班的三十名同學,就有五、六名累得吐血,踏上社會不久,有的竟壯志未酬身先殞。慘痛的教訓使我看到,辦教育一定要抓好體育,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學識再多也無用。有鑒於此,來到十三中我就把開展體育活動和參加體力勞動作為一件大事,與教職員們一起帶領學生開辟了東西兩個操場,一個作球場,另一個作田徑場,添置了多種體育器械,要求每個學生至少每周參加兩小時的課外體育活動。所以那時十三中的體育活動開展得是不錯的,學生的體質也是好的,曾經派代表隊參加過省里的運動會,學生的跳高、百米賽跑和三級跳遠在全省是前幾名的。
那時還注意了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各級學生都有《公民》課(相當於現在的政治課),進行道德品質教育,講三民主義,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講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團結同學。發現不良傾向,隨時進行糾正。每個學期結束,都由級任教師對每個學生作出操行評定,並開展「三優」 (學業、操行、體育)和「兩優」 (學業、操行)評選活動,評選出的學生頒發獎狀,在全校表揚。
根據青少年的特點,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學校里有一支很像樣的軍樂隊和雅樂隊,有銅鼓、管號和京胡、二胡、笛子等樂器,經常舉行演奏會。一些文娛活動骨幹分子還組織了話劇團,利用課外時間排演節目。每兩周利用一個星期天,由學校集體組織郊外旅遊或越野賽跑。這些活動對開擴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勤儉辦校,綠化環境
學校自建立之日起,就非常注意勤儉辦校。凡是自已能辦的事情,盡量自已動手,能不花錢或少花錢的,盡量為國家節省開支。當時所有學生每周都有兩小時的勞動課,一小時的勞作課,我們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和課余時間,組織師生平操場,修道路,建花壇,種菜園。學校東西兩側原有兩大塊空閑地,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破磚碎瓦,遍地皆是,師生們經過自己的勞動,削高墊低,改造成兩個平平展展的大操場。學校里還開辟了二畝菜園地,種植茄子、扁豆、西紅柿、大白菜,各班學生由教師帶領輪流管理,所產蔬菜師生分食,教職員伙房基本上不用買菜,學生的吃菜也解決了一部分,從而改善了生活,降低了生活費,受到師生們的歡迎。學校建設由於受經費的限制,進展不快,有一次相州的王翔千先生到學校看望子女,我與他談起這個問題,他提出利用勞作課發動學生搓土坯的建議,我們採納了他的這一建議,組織學生搓了大量土坯,在學校後面,採用外面砌磚,裡面襯土坯的辦法,建起了兩處教室和學生宿舍。
學校里很注意節約,在開支上處處精打細算,嚴格把關。一九三二年初,尹匯泉為節省取暖費用,不用帶煙筒的爐子,而用木炭代煤,結果不幸中毒身亡。當時更嚴禁受賄,一次傳達員葉盛林受瓦工隊長李素雲十元錢的賄款,學校立即將其開除。葉不甘心,聯合其他工友罷工,教職員們只好親自動手干勤雜事務,學校照常上課,並未受到影響。
為了給師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在我的倡導下,學校開展了大規模的綠化和美化活動。全校建起了兩處花壇,一處花園,先去曹州買了二十多種牡丹花,建立了牡丹池,後陸續地添了梅花、茉莉、杜鵑、月季、梔子、櫻花等多種花卉。每當春季來臨,各種鮮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萬紫千紅,確實別有一番情趣。我愛花,尤愛菊花。學校里引進和培育的菊花達四、五百種之多,其中不乏名貴品種,記得一種名為「玉盤托珠」的品種,花朵直徑達三十四公分。每逢菊花盛開的時候,學校里總要舉辦菊展會,前來參觀的絡繹不絕。一九三六年,天津《大公報》副刊以半版的篇幅登載了菊展會上的一角,《北洋畫刊》也登了一些名菊的照片。除了每年春季植樹以外,從第二級畢業學生開始,要求每人在畢業前植一棵紀念樹,所以學校綠化一年比一年好,一九三七年事變前夕,整個學校已經基本上綠樹成蔭了。
結合美化環境和生物教學,學校里還飼養了一些小動物,有大雁、鵝、野狸子和虎皮鸚鵡等。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學校里買了六個南泥大缸飼養金魚,有的品種白的銀白,紅的赤紅,有一種「當朝一品」的名貴品種,全身銀白,頭頂上三個鮮艷的紅點恰似個「品」字,十分可愛。學校里每年繁殖金魚幼苗數千尾,全都提供到社會上去。
學校自一九三四年起,靠賣菊花每年收入一百多元錢,這筆錢再用來植樹種花,進一步擴大了綠化和美化的規模,實現了學校公園化。
師生的愛國熱情
一九三一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上了我東北三省。這時第一級學生剛入校,國難當頭,人人心頭上都象壓上了一塊大石頭。當大家得知蔣介石下令不準抵抗、張學良還在北京安閑的跳舞時,沉悶和憂郁頓時變為憤怒。師生們課余班外議論紛紛,大家辦壁報,演話劇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揭露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但是由於國民黨執政當局的嚴密控制,學校未能公開舉行聲討會,也沒有組織大的宣傳活動。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野心的不斷增強,抗日救亡活動逐步深入。一九三六年傅作義綏遠抗戰開始以後,全國各地都發起支援,學校里也起草了援綏活動計劃,一方面在師生中開展募捐,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宣傳隊上街宣傳,發動群眾抗日救國,抵制日貨,以實際行動支援綏遠抗戰。三七年蘆溝橋事變以後,師生們的抗日怒火更加熾烈,全校師生整隊上街宣傳,在西河灘上搭起檯子,演出了《一片愛國心》等話劇,一連演了三天,觀眾成千上萬。
當時國民黨執行的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開始師生們都不理解,表現出一種彷徨苦悶的心情,後來漸漸的從迷茫中覺醒,開始認識到問題的實質,嚮往光明、要求進步的情緒在一部分進步師生中不時表現出來。一九三二年日照的黨組織發動了五蓮山起義,十三中一級學生趙金聲暗暗前往參加,結果沒有趕上。不幸此事被國民黨縣政府知道了,要逮捕趙金聲。縣長李承綬因其子在十三中上學,不願去學校直接逮捕,特通知我將趙金聲送去。在送的途中,我告訴趙金聲:你不要怕,我設法救你,就說你精神不正常。見了李承綬,我對李說:這個學生很老實,有時說話不正常,請你多加關照。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去找李承綬要求釋放趙金聲,李說:我不當家,你可直接向縣黨部求情。我接著去找了縣黨部的趙季勛,請他從中活動,盡快釋放,趙當場應允。後來我以為趙金聲釋放回家了,沒有再詳細過問。誰知趙金聲又被從諸城轉到了濟南,不久在濟南監獄病死。這事是過了多年以後我才聽說的。
趙金聲一事對學校震動很大,我也感到很被動。此後我與訓育主任商量,要摸摸學生的思想底子,避免再發生類似事情。那時我抱著個一心辦教育的想法,不想過問政治。對一些進步教師的言行,懷有同情感,但又不敢公開支持,只好息事寧人,對內防範,對外保密。記得教務主任姜壽千曾多次說,那個「新生活運動」的標志就象在牛陰戶上搗了一拳。孫備五老師當著崔季言的面常說,我又罵你們國民黨啦。有一年,理化教員辛星垣在青島納了一妾,名叫王風英,此人思想進步,知識豐富,對魯迅著作相當熟悉,而且常常與進步學生接觸,當時不少人知道她是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但對外誰也沒有聲張。果然,七七事變以後,她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由於我膽小怕事,也曾做過一些錯事。對於趙金聲一事,屈從於縣執政當局的壓力,把他的族兄趙金城勸退離校。學校的勞作教員姜寶鼎思想進步,傾向革命,經常教學生唱進步歌曲,如《大路歌》等,還指導學生演出進步劇。一九三五年領導學生元旦演出,引起了縣反動當局的注意,為了防止事態擴大,對學校不利,便不讓其再指導演出。大約在一九三六年的寒假期間,抓著他引暗娼來校住宿的錯誤將其辭退,此後姜寶鼎便到萊陽第二鄉村師范學校任教去了。
「七七」事變所帶來的厄運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學校照例招考新生,這一年報考的學生特別多,達到七百多人,而學校只能錄取一百人。落榜人數太多,家長們紛紛要求學校增設自費班。為此事我幾次向省廳請示,均未獲批准,一怒之下,向何思源提出辭職,又被留任。經與教職員們反復商討,最後決定多收一個班,增加新生五十名,教員們干盡義務,不收鍾點費。正在此時,魯西北各校開始奉命南遷,諸城離前線較遠,照常上課,同時作好南遷准備,演習行軍、野餐,並警惕敵軍空襲,挖防空洞,作防空演習。十一月間,萊陽省立二鄉師、煙台省立八中、掖縣省立九中、蓬萊省立八鄉師等學校的部分師生南遷途中,路經諸城,到臨沂集中。不料他們到達臨沂後,因負責南遷的省教育廳督學吳蘭圃在濟南病故,一切無人過問,一部分師生又經過諸城返回家鄉,這給本校的師生潑了冷水,南遷的願望漸漸消失了。
十二月下旬,日本侵略軍佔領黃河北岸,政治形勢十分緊張。在此情況下,學校只得暫時停辦,教職員工和學生也只得暫時疏散回家。離校時,每個學生帶走一套課桌凳,教職員每人發了五十元錢的歷年結余,只留下崔季言、崔隆春和諸城人李子方、丁文千看守學校。臨別前夕,師生們滿懷悲憤,依依不捨,最後各揮淚而別。我同教職員姜澤生、秦文郁、程省三、庄肖顏、張著生、張愚談等乘膠濟路最後一次車去濟南。後來崔季言、崔隆春也離開了學校。一九三八年春,諸城以至整個山東均遭淪陷,剛剛創建七年的省立第十三中學,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而不幸夭折了。
十三中停辦至今已四十九年了,值得慶幸的是絕大部分教職員解放後仍在從事人民教育事業,就我所知,孫備五「文革」前曾任曲阜師范學院副院長,姜壽千曾任教師進修學院院長,齊哲、閻仲容任山東師范學院教員,崔季言、庄肖顏、程省三、張紉素、許傑民等均任過中、小學教師,我本人也在濟南十八中執教到離休。現在這些人中除少數幾位尚健在外,多數已經作古。當年十三中的學生現在也已進入花甲或古稀之年,他們中許多人都曾在我們的黨、政、軍中擔任過要職,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每念及此,我便感到無限的欣慰。
附記:本文成文於1986年,是根據作者談話錄音和文稿整理而成,發表前又經過本人修改和補充。

回憶十三中的學生生活
王希堅
我高小畢業那年,正趕上十三中在諸城開辦後第一次招生,那時候中學少得可憐,省立的中學加這一處全省共十三處,大半還只有初中,不過省立的學校到底條件好一些,我能考進這所學校就是很幸運了。校址是原先的文廟,開始設備很不全,不過聘請的教師還是有相當水平的。我們的級任老師孫備五,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他膚色黝黑,沒留起來的胡須滿腮連鬢,教課循循善誘,他擔任英語和地理兩門課程。英語是我們學生最吃力的一門課,他教得非常耐心,每天批閱我們的日記和學習筆記,還經常找我們個別談話,詢問我們的家庭情況和學習中的問題。後來才知道他抗戰後很早就參加了革命,並入了黨,解放後擔任過曲阜師范學院的副院長,我在一九五四年省政協工作會議上見過他一面。
姜壽千是我們的第二任教務主任,兼教語文課,他身材瘦小,皮膚白晰,沒有胡須,講課聲音像女人般地尖細。他對古典文學很有修養,在當時教育界頗有名望。抗戰後他一直參加革命隊伍,長期擔任膠東公學校長,對解放區的教育事業貢獻很大。體育教師齊哲各項運動都有一定基礎,在他的培訓下,學生中出現了一批較好的運動員,如王國棟的跳高,孫朴心的三級跳遠,王桂本的撐竿跳高等曾在全省名列前茅。美術教師張愚談也很長於專業,學生中素描、水彩畫、書法、軍樂等活動一時都很活躍。
我們的校長劉少青雖然政治上不表現什麼進步色彩,但他是重視人才、專心教育事業的人,他兼任數學課,我當時數學成績最好,就一直受到他的器重。全國解放後他回到濟南仍在教育界任職,退休後潛心研究花卉栽培,八十多歲身體仍很健壯。
我升學的那年,正是「九·一八」事變發生的年度,各學校學生中成立過救國聯合會的組織,我曾經被選為代表參加過一次小型集會,各校的代表也進行了分工。不過以後再沒有活動,這顯然是一個應景的官辦機構。當時十三中只有新招的兩班初一學生,人數不多,年齡較小,在當局的嚴密控制之下,不可能搞什麼組織活動,故一直是平靜的。只是在五蓮山暴動那年,我們班有一位同學趙金聲,獨自一人到山上聯系,被官兵崗哨抓獲,不久死在監獄里,他的哥哥趙金城因此被迫退學,在學生中引起了一陣波動,隨後就平息了。
雖然如此,青年學生都是有熱情有理想的。他們在學校時不斷受到進步思想的薰陶,抗戰爆發以後,在中共臨時縣委領導下,第一批參加游擊隊的就有王國棟(魯平)、孫壽珍(朴風)、張維楨(張翼)、宮樹榮(鈞民)、王茴(王績)、王乃禎以及低年級陳廷柱(陳先)、徐崇孝(徐煒)、王稚雲(王洛)等,以後參加抗戰的王東年、劉子平、王平男(新宇)、王啟午、王啟庚、李玉淑(奉倩)、王平權、趙振策等。此外有一批畢業的學生曾留在青島等地教書,解放後也參加了革命工作的如王鴻堅、裴景顏、王季嫻、鄭秀媛等,這些是我所知道的,我不知道的一定還有很多。
經過十三中培養教育的大批人才,在各個工作崗位上部做出了很大貢獻,如王東年曾任濱北行署專員,張翼曾任航校政委,王乃楨曾任吉林省軍區副司令員,徐煒曾任軍政委,陳先曾任國家體委副主任,王洛曾任濟南軍區政治部部長,孫朴風曾任青島市委宣傳部長,魯平曾任膠東日報社長,宮鈞民和王績長期在中央教育部工作等,他們的成長都和十三中的培養教育有直接的聯系。
在十三中求學的三年中,正是我求知慾望旺盛,學習打基礎的時期。記得剛入學時,有一位姓秦的老師介紹給我看的第一本書是李何林論魯迅的論著,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魯迅這個名字。以後魯迅的著作如《三閑集》、《二心集》直到《為自由書》,我們都爭相閱讀,也讀過郭沫若、茅盾、郁達夫等的作品。不過我那時學習的興趣主要還不在文學方面,一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萬有文庫》我幾乎每天都翻一翻,數學方面我曾經廢寢忘食地鑽研過尺規作圖問題和伽羅華的群論,哲學、社會學方面我曾似通不通地死啃過普列漢諾夫那本《史的一元論》和波格達諾夫的社會發展史,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都曾引起我極大的興趣。現在回想起來,十三中堪稱是我少年時代渴求知識的搖籃,直到今天在我腦海里還留有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九三八年初,我參加游擊隊進駐城裡,恰巧是駐在十三中那個空盪盪的大院里,校舍已經無人管理。在百忙中我還找到了那個堆放著亂糟糟的圖書的小屋,這時已無暇去抓尋宇宙的無限奧秘,臨撤離時我只戀戀不舍地帶走了兩本厚厚的書,一本是申報出版的中國分省詳圖,一本是范長江的《中國的西北角》,當時想的是我們可能要走遍天涯海角,也許要爬雪山,過草地,也許能到延安,所以就把這兩本書緊緊帶在身邊,一直帶了好幾年。
抗戰勝利以後,每一次來到諸城縣城,總是要去看一看度過少年時代美好生活的母校舊址。第一次是一九四六年,十三中的故地殘破荒涼,只是多了幾幢日本人用三合板搭蓋的房子還未拆除。第二次是一九六三年,十三中舊址已改成師范學校,大部房舍都改建了,只有後面的「九間房」還依然如故,這是我們當年的學生宿舍,在這里曾經度過我充滿幻想的少年時代的生活。第三次是最近,一切舊的痕跡都沒有了,但我和幾個老同學還是進去轉了一圈,重溫了一次中學時代天真幼稚的那一段生活。(作者時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
滿懷激情話母校
宮鈞民
每當我回憶起幾十年來的革命生涯時,就很自然的聯想到省立第十三中學,她對我青年時代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緬懷自己的母校,但畢竟過去半個多世紀了,許多事情已記憶不清,只能作一梗概的記述。
(一)
省立第十三中學,是一九三一年在諸城建校的,當年秋季開始招生,第一級兩個班,共八十人。該校是當時在煙台(八中)、益都(十中)、臨沂(五中)、泰安(三中)這遼闊地區中間的一所省立最後名次的中學。她為諸城、高密、膠縣、安丘、沂水、莒縣、日照等縣青年就近升學,提供了方便條件。那年我十六歲,恰巧在縣立第一小學畢業,能夠不出縣城就到省立中學讀書,自然十分高興。
學校開辦時(直到最後)的校長是劉少青,教導主任孫在衡,以後為姜壽千,訓育主任崔季言。第一任事務主任尹匯泉於當年冬用木炭取暖,因一氧化碳中毒死去,其繼任人是崔隆春。教員隊伍比較強,其中不少人是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的。學校校舍是在舊文廟的地址上新建的,舊的房屋能利用的只有大成殿、明倫堂、藏經閣以及不屬文廟建築的「九間房」等少數平房。新校舍從一九三一年春開始籌建,到一九三四年第一級學生畢業時,除教職員宿舍和辦公用房之外,已有六個教室。學校設備是從無到有陸續添置的。理化儀器較少,連教員上課作實驗都不能滿足需要,更談不上學生自己進行實驗了。圖書館雖也屬新建,但發展較快,除訂有一部《萬有文庫》陸續到書外,學校也很注意當代名家著作的購置,其中魯迅、郭沫若等進步作家的著作,只要出版,大多可以從學校書架上找到。初中的課程負擔不算很重,在課外我貪婪地讀了許多名著,對魯迅的著作特別感興趣。他的戰斗雜文,猶如犀利的投搶、匕首,讀起來令人感奮。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社會閱歷極其膚淺,對作品中的含義有很多是似懂非懂,或者簡直不懂,但也一直細心地讀下去。從那時起,對魯迅的著作就養成了一種癖好,直到以後的幾年,凡是聽說有他的新著出版,總要借來或買來閱讀的。當然也看了一些對青年人益處不大的書。但總的說來,我在初中三年間的課外閱讀中,從寫作到思想都受到了一定的教益。
(二)
學校從領導班子到教師,一般說都是認真辦學的,所選用的教材也都是要求較高的。如英語選用的是開明英語讀本,算術選用開明教本,幾何選用「三S」幾何,語文為自選講義,其中古典文學佔一定比例,近現代的也多是名家作品。學校對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的培養較重視,除課堂教學外,還指導學生辦壁報,進行作文競賽,使同學們受益匪淺。我的語文、數學和外語,就是在這時打下了一點基礎的。
舊社會的學校,一般說來是鄙視勞動和勞動者的,當然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了。但十三中學卻比較重視課外勞動。剛剛建校時的舊文廟,到處是斷垣殘壁,破碎磚瓦,連一塊平整的土地做操場都很難找,於是學校就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清除瓦礫,平整場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起籃球場和網球場。這些義務勞動不僅節省了學校的開支,加快了建校進度,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勞動中受到了教育和鍛煉。後來,當我們漫步在寬闊的操場上時,往往都有一種舒心的自豪感,因為它飽含著我們辛勞的汗水。在義務勞動中,劉少青校長給我的印象至今難忘。他平時經常穿著西裝,手上還戴有一枚金戒指。雖然這樣講究排場,但每到勞動時間,他總是把西裝一脫,拿起工具就和同學們一塊干起來。這對全校師生無疑是深刻的教育和極大的帶動。

❾ 初二地生會考成績查詢

會考來成績等學校的通知。各源地會考的成績查詢時間不同,也可詢問老師。從2015年中考改革開始,,地理與生物不再參與中考,而是在學生八年級時進行地理與生物會考的形式參與中考,考試形式為閉

卷、筆試。卷面滿分為100分(生物50分,地理50分)。在中考中佔比60%。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地理與生物分數最高的優先錄取。該成績是作為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參考條件之一。初中會考主要考生

物、地理這兩個科目,初中會考主要是對這兩個科目的整理,看看你對這兩個科目的學習掌握程度,只有這兩科全部通過你才有可能獲得初中畢業證書,所以對於想要初中畢業證書的同學們,初中會考是很重要的

閱讀全文

與諸城市初級中學水平考試查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