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考作文 > 中學作文教學法

中學作文教學法

發布時間:2020-11-26 21:09:16

㈠ 誰有安徽自考的試卷(我報的是古文研究),《唐詩風貌》,《中國古代文學史(二)》《中學作文教學法》

我只有08年10月份的一。BCBDA CBCDD BCABD DACAD ABADC BDACB 二。1-abcde...2、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創並流行的講唱文學,以七言為體,以敘述故事為主。...

㈡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

光有對寫作的熱情是不夠的,沒有一定的寫作基礎,沒有素材,也是無法寫出優秀的作品來的,這也是學生不會寫作、懼怕寫作的一個主要原因。只要我們多讀書,生活中善於觀察,運用一定的寫作修辭技巧,我們的作品也能登上大雅之堂,這樣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激起了學生對寫作的激情,培養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學生自然會帶著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寫作中來,從而真正地愛上寫作,樂於寫作。
文章不是簡單素材疊加。優美的語言、巧妙的構思、完整的結構、深刻的立意等,這些還需要在寫作練習中進行強化。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一篇優秀的作品都是經過作者精心的修改而成的。小到標點的運用、字詞的斟酌,大到文章的立意與布局,都要進行認真的揣摩,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修改的習慣。

㈢ 不知道誰有自考漢語言文學教育本科專業《中學作文教學法》的試卷或資料

6月26日 12:20 自考含金量大嘛,我是陝西的自考生,這種日子度日如年啊,不過邊工作邊考應該比較累,而且好多人也沒那種毅力,我學的是旅遊管理,快靠完拉,我還覺得自己 什麼都沒有,還不知道明天在哪裡那,對拉,你現在工作拉么

揪錯 ┆

㈣ 誰知道哪兒有常青先生的《寫作基本訓練分格教學法》 或者《中小學作文分格訓練》一書有電子書更好

你去太原街 看看吧 那得書城多 買各種書

㈤ 快速提高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這個問題很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無數的語文教師,令語文界同仁們感到無比棘手。學生寫作水平提高不起來,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質量,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必須在寫作方面進行重點攻關,只有攻克難關,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總結,現提出幾點見解,與同行們共同探究。 一、細致觀察,追求真實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的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察、認識、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所以學會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第一要素。我在多年的教學中,常聽一些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拿起筆起來就頭疼,總學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不知道該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但是仔細一看,生搬硬套的多,甚至瞎編一些內容,空洞無物,脫離實際。為什麼造成作文難寫呢?總的來說,就是缺少觀察,沒有真實感,因此無從下筆。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我認為,首先要學會觀察。我在教初中語文第三冊阿累寫的《一面》這篇課文時,指出作者阿累在描寫魯迅外貌時,五次寫了他的「瘦」。其中三次是從遠到近更清楚,更細致地寫出外貌特徵。為什麼作者對魯迅的外貌特徵寫得那麼傳神,那麼典型呢?主要是作者善於細致的觀察,內心有獨特的感受。所以,我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非常重視觀察,重視寫真實內容。因此,每個星期的作文課,我都利用一定的時間帶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寫作,有時在校園里觀察校園植物,觀察竹子、樹木、花草,有時在周末時間到野外參觀,進行野外寫作,領略秀美的自然風光。經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積累豐富的題材,寫出真實內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積累素材,學而致用 在教學中,碰到有不少的學生平時很少看課外書,特別是語文課外閱讀方面的書籍,有的甚至除了課本之外,沒有一本課外閱讀材料,很少看書讀報,寫作的知識貧之,甚至連句子都寫不通順,寫作文時想一句寫一句,感到無話可說,無物可寫。或者剛開了個頭,敷衍了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空泛,不知所雲,因此對作文望而生畏。為了能改變害怕作文的現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平時要多進行閱讀,多積累寫作素材。正如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篇,其義自見。」書讀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胸有成竹,得心應手。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以在強調學生讀書的基礎上要對所讀之書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素材,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活水源頭」,並學會運用,使作文內容應筆而生,有如湧泉,滔滔不絕,內容充實有力。 我們所學的課文有許多範文都是作者對人物或動物細致觀察寫下來的真實素材。如《一面》中對魯迅的描寫,《鶴群翔空》中的鶴群飛翔姿態的描寫,鶴鷹搏鬥的場面的描寫,只要認真閱讀,積累素材,就能變為自己有用的東西。此外,除了從書本中積累素材外,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積累,比如,就人新事的出現,各種有益的宣傳,自然現象,社會新聞,國際時事等等這都是極好的素材,只要注意這方面的人和事,自然就會有豐富的素材,這樣寫作起來,就能妙筆生花,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三、提倡模仿,培養興趣 模仿是借鑒的一種形式,但模仿不是簡單的照搬,應當是創造性的借鑒。模仿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對於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範文,逐步培養寫作興趣,使之循序漸進地沿著寫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漸地提高寫作能力。即使剛開始時的機械模仿,也應加以表揚和肯定,使他們產生寫作的興趣和慾望。歷史上有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場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而來的。又如歷史上左丘明的《左傳》、司馬遷的《史記》他們的寫法,都為後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課本中的許多文章都是很好的範文,學生學了課文,可以模仿寫作,使學以致用。例如我教了鄭振鐸的《貓》一課,讓學生以另一動物為題模仿寫作,有很多學生仿寫很成功,把課文寫法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雖然模仿是提高寫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開始起步時,可以進行模仿,但入門後,必須脫離仿寫,走創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寫法,有自己的特點。 四、多說多寫,下筆成章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很多例子,有些學生很會說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然而在寫作文時卻絞盡腦汁,寫不出多少內容來,究竟原因何在?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說」的機會較多,幾乎不費多少力氣,但「寫」的機會很少。光說不寫,怎能提高寫作水平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我重在指導學生說練結合,多寫多練,並且,不但要說得好,而且要寫得好。我每教完一篇課文,就布置與課文相關的小作文訓練題,有時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有時先讓學生思考,下課後再讓學生練習,要求寫在作文本上,有一些當為作業題去做,比如,讓學生寫出作文題的題眼及作文的提綱,有的則寫續寫部分,有的進行改寫訓練等等,經過多方面的訓練,寫作水平相應地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寫作的情緒也日漸高漲,並自發地開展了寫作競賽活動。 五、多些表揚,少點批評 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無論寫得怎樣,都要首先給予肯定和表揚,畢竟都有其閃光點,有好的一面,在表揚之後,委婉指出不足之處,讓其知道作文的優點和缺點,這樣才能增強自信,提高寫作興趣,樂於多讀多寫,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作文內容並不太好,但在用詞、造句方面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也要給予表揚和贊美,讓其產生寫作興趣,能夠勤讀多練。如果教師在評學生的作文時,批評的多,表揚的少,那無形中象潑了一盆冷水,使之對寫作文的熱情傾刻間消失,失去自信,增加了畏懼感,對提高寫作水平更加不利。 六、勤寫片段,多記日記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常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勤寫片段,多記日記,以及寫心得體會之類的小練筆。如在人物描寫方面,採取動景、靜景等多角度描寫訓練,並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平時勤寫片段,多記日記,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對提高寫作水平大有益處。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強調每位學生每天寫一則日記,大至一千八百字的篇幅,可以對時事發表看法和見解,小至遣詞造句。也可以是寫一段有關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的片斷,這樣,學生不但養成了愛寫日記的好習慣,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筆後,素材積累豐富了,寫作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七、鼓勵創作,推薦發表 任何人要想學好一種東西,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造性創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作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寫出優秀作文進行發表。為了能寫出更多優秀作文,我首先讓學生留意身邊的人和事,記錄新人新事,從班內到校內,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園到社會,然後進行合理的選村和組村,寫出優秀作文,上送學校廣播室及學校報刊編輯小組,讓其優秀作文得以播出和刊出。這樣,會極大地刺激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感到作文的份量,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創作的積極性。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使學生多讀多寫,提高作文水平,解決長期困擾語文界的一大難題。

㈥ 中學作文教學法自考考綱

按照一定要求培養人的工作,主要指學校培養人的工作: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方針、終身教育等。
「教育」的溯源及內涵
1.漢語「教育」一詞的溯源
始見於《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說文解字》的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成為常用詞,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的事情。19世紀後半期,中國人開始興辦新式教育,現代漢語中「教育」一詞的通行,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聯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國教育話語由「以學為本」向「以教為本」的現代性轉變。
2.西文「教育」一詞的溯源
在西方,教育一詞源於拉丁文ecare。本義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從詞源上說,西文「教育」一詞是內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
3.教育的內涵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受教育者發生預期變化的活動。
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1.教育本質的多重審視
(1)內涵。所謂教育本質,就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區別於其它社會活動的根本特徵,即「教育是什麼」的問題。它反映出教育活動固有的規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徵。
(2)關於教育本質的四種觀點:上層建築說;生產力說;特殊范疇說;多重屬性說。
2.教育功能
所謂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動的功效和職能。就是「教育干什麼」的問題。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與社會發展功能。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響政治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什麼是教育?這個問題乍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一次國際教育會議上,留美博士黃全愈請教一位英國的教育家,卻沒有下文。可見,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簡單。關於教育的定義,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語錄」,這里集粹如下: 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魯迅:「教育是要立人。」兒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導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黃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 鍾啟泉:教育是奠定「學生發展」與「人格成長」的基礎。 秦文君:「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外國對「教育」也有許多精彩、精闢的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進「個人的獨創的自由發展。」 康德:教育是由個體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評價的過程,是自我能力的發展,它體現著社會意志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審慎嚴肅地共同探究的機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讓繭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違心屈從。 愛因斯坦:「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納:什麼叫教育?教育是讓孩子體驗發現世界是怎樣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麼作用。親民教育:培育個性化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並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 雅斯貝爾斯:「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 亞米契斯:教育是「愛的教育」。 種種釋義,各有千秋,都從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門。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研究報告說:教育是「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麼是教育這個問題,對於認清教育的本質、明確自己的職能和職責、找准前進的方向是大有好處的。這並非什麼咬文嚼字、鑽牛角尖。因為沒有理性的自覺,是不可能在實踐中做個自覺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教育是一種改變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途徑,一種積極引導人類的思想、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積極有效的途徑,從中性詞的角度看,可以有影響與之相對應,從貶義詞的角度看,可以有唆惡與之相對應。
教育是一種人類道德、科學、技術、知識儲備、精神境界的傳承和提升行為,也是人類文明的傳遞。一種以某些主觀意識形態去適當改變另外一些主觀意識形態的一種方法。是改變他人觀念與思想的一種科學的方法。教育亦是最廉價的國防體系。
總之,教育的本質屬性,即教育是一種影響,一種積極的影響,一種對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及自身的積極的影響。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即教會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通俗點說「教:上做下學(或模仿);育:正確態度對待客觀。」教育最終目的是以正確的習慣和態度對待客觀。
教育的邏輯起點:
教育的邏輯起點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產生。從猿到人的轉變是由於生產勞動,猿在勞動中逐漸形成以大腦和手為核心的主體機制。大腦可以思維,手可以操作,這就使人區別於一般動物而變成「高級動物。」有了主體機制才有可能成為具有實踐認知能力的主體人,人類才能把自己提升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主體,從而把客觀世界變成人類改造和認識的客體。而要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是需要有主體能力才可以的。人類社會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自身存在形式。
科學的教育定義有助於人們客觀認識教育,客觀認識教育有助於人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正確的教育觀有助於人們制定正確的教育方針、規劃、制度,從而促使人們進行合情、合理、合規、合適的教育活動。
[編輯本段]「教育」的定義
「教育」的定義即教育的內涵或意義,給「教育」下定義是對教育現象理性認識的開始,也是教育認識活動科學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在教育學界,關於「教育」的定義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人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前蘇聯及我國一般是從社會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而英美國家的教育學家一般是從個體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把「教育」定義區分為不同的層次:(1)廣義的,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2)狹義的,主要指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3)更狹義的,有時指思想教育活動。這種定義方式強調社會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把「教育」看成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分配著或承擔著一定的社會功能。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於個體的學習或發展過程。教育最本質性的理解,就是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知識灌輸和行為指導;一,教育的對象是人;二,內容必須是良性的有意義的。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如果圍繞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來定義,可以把教育定義為教育是指人有意識地通過若干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傳遞信息,期望以此影響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狀態,幫助或阻礙他人獲得某種(些)觀念、素質、能力的社會活動。處於前者角色的稱為教育者,處於後者角色的稱為教育對象。這樣定義符合所有的人類教育活動,可以作為教育的基本定義。
狹義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或教育機構有組織地、系統地實施的教育活動,即正規教育,如學校教育。
當代詩人、文化學者張修林在《談教育》一文中有如下解釋:
所謂教育,應當是作為對社會文化的傳授、傳播。而社會文化,包括文理學科,它應當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層次是指高層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會心理、美學和價值,第二層次指從第一層次具體下來的,盡管看不到具體存在,但能切實感覺到它的結構與活動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權及其機構,第三層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質的文化。簡單地說,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質文化。教育的目的,說是教化育人,其實就是讓人接受各種有用的知識,以期將這些知識吸收、溶化,能夠將其直接作用於社會,或者把這些知識作為基礎,升華出新的知識,即發現和發明。前者像物理變化,接受的人如同一個盛東西的容器,接受的幾種東西還是那樣的幾種東西,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有了些混雜,這大概就是常說的實用型人才——技術或技藝的人才;後者則類似於化學反應,已經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東西,這類人才能夠很好地掌握第一層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學思想、理念和方法。這就是創造型人才。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主要就是第一層次的文化、創造型人才的影響。 (出處:中國學術論壇張修林專欄,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6799)

教育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人類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是教育產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記憶、聯想、想像、推理等完整的思維功能,使人的意識能夠相互影響並得以傳播。

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作用

從教育的定義可以看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規劃、管理教育活動的方向和目標、傳遞信息的內容和方式。教育者願意施教有若干因素,其一出於人的利己性。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有效的支持和幫助,要是可以支持和幫助自己的人的能力不足,那麼獲益也將有限。如果通過教育提高了可以幫助自己的人的能力,其獲益既可擴大。其二出於人的利他性,希望他人通過接受教育而生活得更好。其三出於人的競爭性,競爭性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教育使己方的競爭力加強,另一方面藉助教育活動,削弱對方的競爭力。教育者往往宣稱自己的教育是正當的,但事實證明並不完全如此,例如台獨勢力的去中國化教育、殖民主義當局對殖民地人民的奴化教育。
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不一定非要面對面地向受教育者傳遞信息,可以通過通過各種方式和媒介,甚至通過他人進行。而這個他人不一定是教育者,因為教育者是以改變他人的觀念、素質、能力為目的而傳遞信息的。凡是接收到其信息,並且是其傳遞意向的人是其教育對象。

㈦ 如何對中學生進行詩歌賞析教學

中學作文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中學語文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從學生開始學說完整通順的話到組織完整的句式都是作文的入門。但是中學生語文功底差,組織駕馭語言的能力弱,作文經常是拼湊組合起來的文字,顯得鬆散而空洞,缺少寫作的素材,語言貧乏,缺乏想像力。假話、空話多,不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那麼,呢?諸多問題,可以說是學生懼怕,老師也倍感棘手。但即便如此,作文教學也要知難而上,通過不斷思考探索、實踐,我認為以下幾點作法是中學作文教學中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 通過閱讀教學去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方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生活經驗比較缺乏的中學生時代,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範例的基本途徑,是儲備寫作素材的捷徑。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通過閱讀中外文學名著和其他相關書籍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他們的鑒賞力,也讓他們在積累詞彙和寫作素材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寫作規律。中學作文教學是需要長期努力才能體現效果的,也是學生作文的啟蒙和關鍵時期。新編教材更注重於單元整合,從單元前的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中的作文訓練緊緊圍繞著單元的專題而安排,可以說是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落實。這樣,對學生的習作訓練就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每學習一篇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作者是如何進行布局謀篇,以及寫作的特點和方法進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選材,是如何把所描寫的對象寫具體而生動的。如:學習《燕子》時,引導學生分析這篇課文圍繞燕子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景圖。全文共分四個自然段來寫,首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為我們勾勒出燕子可愛機靈的外形特點,接著寫燕子融入春光為春天增添了無限生機,最後描寫了燕子的各種飛行的姿勢展示其動態之美與燕子停歇在電線上時的靜態之美。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小燕子的贊美之情,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光的贊美之情!這樣持之以恆地引導學習,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汲取寫作的技巧,提高寫作的能力。
二、 在教學習作訓練中可讓學生適當摹仿,並在摹仿中尋求創新。
繪畫可從臨摹開始,學生習作也一樣可從摹仿開始。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寫文章就是在自覺不自覺地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寫作技巧及方法,再加上不斷的創新而獨具風格的。指導學生習作時,讓學生摹仿寫,就好比給學生一根拐杖,他們在慢慢的摸索中學到如何布局謀篇、以及如何去組織寫作素材。在教學的具體方法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和分析課文的方式,指導學生從仿寫開始打開寫作思路。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而不是機械的照抄硬套。學生在練習之後就可以舉一反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訓練。這種先扶後放、由仿寫到創作,是作文教學前期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讀寫結合,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如指導學生寫介紹我自己時。讓學生學習別人是怎樣介紹自己的,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的,從而啟發學生思路,學生就會明白:介紹自己可以從外貌、衣著、性格、愛好、優缺點等方面來考慮去寫。引導學生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自己,不要胡編亂造。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創造性地介紹自己,如:突出個人的某一方面的特點或是多角度地介紹自己。
三、 平時加強朗讀背誦的訓練,注重讓寫生積累語言。
文章在構思中,首先要認真學習和積累,其次要明辨事理來豐富自己的才華,再就是參照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透徹地理解事物,最後通過自身情致的訓練和提升,恰如其分地運用文辭,這也就是達到能將語言能力和個人整體素質相融合的階段。在學生的積累過程中,讀書筆記、讀後感、隨筆以及優秀段落的摘抄都是很好的累積方式。語言積累對於寫作是多麼的重要。只要語言積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千頭萬緒,也難得片言只語。所謂厚積而薄發,大凡會寫作文的學生也都是喜愛讀書的。通過讀讀背背,讓學生把作品中的一些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重視文本是新課標的要求之一,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並學會摘錄書中的優美詞句及精彩片段,並思考品味。邊積累邊鞏固,注重積累,而又能吃透其中的句式、辭藻,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鼓勵學生嘗試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到這些好詞、好句。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語言就會變得豐富精練、准確而傳神起來。而且課文後的練習題中也有很多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等的練習,這正是個絕好的機會,千萬不容錯過。學生的積累要通過寫作練習來鞏固和加強。比如,學生積累了對人物進行描述的段落和語句等素材之後,就要通過人物寫作練習來將積累的信息化為己有。
四、注意以作文為中心,相信學生,以學生為主體。
生活、社會永遠是有缺憾的,生命進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葉瀾語)教育藝術的本質就在於發現、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的習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經驗、認識程度、表達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畢竟學生不是作家,而我們成人也不是評論家,我們應該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習作,都會有它耀眼的亮點。哪怕是一個優美的句子或一個生動的詞語;再不然就是一個用對的標點符號,一個寫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階段,我們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來評價我們的學生。習作的過程中出現了詞不達意、錯別字多等問題也不能操之過急,不能因為這些,而把學生的習作批得一無是處,只要學生有習作的願望,能努力地把它寫出來,就應該給予肯定。教師通過講解分析和示範,讓學生理解並運用。以名家名篇或者優秀文章作為典範,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通過學習感悟再進行寫作,這樣既以作文為中心,又不會忽略了學生這個主體。人教論談上有個案例:一個學生第一次寫的《泡茶》:
我先把茶葉放到杯子里,然後往杯子里倒了一點熱水。哇,熱水像龍卷風一樣把茶葉卷了起來。不一會兒,茶葉們一個一個浮在水面上了。咦,有一片茶葉掉下去了,又有一片茶葉掉下去了,沒過一會兒,其他茶葉也跟著一片一片地掉了下去。
老師給這篇文章打了優加四顆星,並且還給她寫上了一段評語:你觀察得很仔細,老師相信你肯定親自泡過茶了,否則就不會有這么多新的發現,祝賀你!老師還發現你的想像力也特別的豐富,在你眼裡,熱水就成了可怕的龍卷風了,那一片片茶葉也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把茶葉掉下去的樣子觀察得再仔細一點,老師相信,你的這篇文章會更精彩!修改好了以後別忘了讓老師一起分享喲!後來,這個學生回家又重新泡了一次茶,經過修改,寫出了下面這篇文章:
我先把乾乾的扁扁的茶葉放到杯子里,然後往杯子里倒一點熱水。哇,熱水像龍卷風一樣把茶葉卷了起來。茶葉們個個驚慌失措地逃到了杯口。片刻,水就平靜了下來。茶葉們一個一個懶洋洋地躺在水面上。仔細一看,啊,我上當了!其實那些茶葉們正大口大口地喝著水呢!喝了水的它們一下子胖了不少,有一些喝多了水就往下沉。有的像一塊石頭猛地往下砸,有幾片小的像雪花一樣紛紛揚揚地落下來。接著,茶葉們開始調皮起來。老大學著跳水運動員抱著腳翻著跟頭跳下來,老二和老三比老大還調皮,它們沿著杯壁嗖地滑了下來。老四還是個小妹妹,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壓在了大哥哥們的身上,摔了個大跟頭
看來,只有尊重學生的天性,作文才會是心靈里流淌出的泉水,才會是個性綻放的花蕾。其實我們只要悄悄地放下我們的架子,蹲下來,我們會發現,我們眼中的世界也同樣精彩。蹲下來,還自己久違了的童真;蹲下來,給孩子一片釋放童真的晴空。在作文評價的方法上,採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不吝嗇我們的鼓勵和贊美,相信學生對寫作會擁有更多的自信。
五、 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要讓學生有樂於表達的願望與沖動。在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中,往往前期都是通過範文和套用模式的方法來訓練寫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導和規范的作用,但是也常會忽視學生作為寫作主體的地位,沒有讓學生真正的開拓思路、獲取靈感,發現寫出的文章千人一面、詞不達意甚至跑題就不足為怪了。那麼習作就必須緊密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或物作為習作的內容,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如:組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春遊、參觀博物館等。並做好相應的習作訓練指導,這樣學生就不愁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教師在學生的寫作階段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帶領學生走入生活,對周圍的生活進行細致的了解和觀察,注重細致的體驗和發現,然後在觀察中找到思維的起點和寫作的靈感,並將其融入到文章中。他人的生活經驗也需要教師通過篩選找出,將每個階段學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好文章進行總結和分析,並細致地講解給同學們聽。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可以參照別人的表達方式,一方面將自己的獨特感受體現在文章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注意到文章的結構和框架,不至於鬆散沒有條理,有神而無形。文章寫作要從學生的主體思維出發,通過教師細致的指導,文章就可以逐步體現出學生出色的文采和嚴謹的結構,使得文章反映的內容能夠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
六、加強言語表達,情景訓練
教師通過組織實際活動以及實物演示,加強訓練學生通過語言去描繪切實情景的能力。學生通過身臨其境感受在課堂或者是學校舉辦的運動會、比賽等活動中,一方面能夠有真實的內容,真實感想,文章書寫能夠避免因憑空想像而造成內容空洞。另一方面,通過說、寫結合的訓練,讓學生將課本所學的多種應用文體進行實際應用,比如,校間新聞、尋物啟事、書信、報告、申請書等。各種形式相結合,先從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到審題立意,再到發散思維、綜合成章。
七、積極巧妙運用激勵理論,激發學生寫作的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能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學生都希望以自己的行動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只有獲得這種歡樂,才能激勵他們再行動的動力。在作文教學中,體驗和分享寫作成功都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實施過程的要求。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看,學生的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的過程,要求學生在課內短短的幾分鍾內就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評改,提高學生練筆的有效性,讓他們成功。宋代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蒙沖巨艦只有遵循了水上航行的法則,才能達到自在行的境界。這也體現了一種規律,教學之道猶如行舟之理,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筆時,就需要為學生引這一江春水,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體驗中,產生表達的慾望。
總之,作文,其實是我們真實思想的負載,是我們真實情感的沉澱,是我們真實自我的釋放。

㈧ 如何根據中學生的特點進行作文教學求解

中學作文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中學語文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從學生開始學說完整通順的話到組織完整的句式都是作文的入門。但是中學生語文功底差,組織駕馭語言的能力弱,作文經常是拼湊組合起來的文字,顯得鬆散而空洞,缺少寫作的素材,語言貧乏,缺乏想像力。假話、空話多,不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那麼,呢?諸多問題,可以說是學生懼怕,老師也倍感棘手。但即便如此,作文教學也要知難而上,通過不斷思考探索、實踐,我認為以下幾點作法是中學作文教學中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 通過閱讀教學去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方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生活經驗比較缺乏的中學生時代,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範例的基本途徑,是儲備寫作素材的捷徑。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通過閱讀中外文學名著和其他相關書籍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他們的鑒賞力,也讓他們在積累詞彙和寫作素材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寫作規律。中學作文教學是需要長期努力才能體現效果的,也是學生作文的啟蒙和關鍵時期。新編教材更注重於單元整合,從單元前的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中的作文訓練緊緊圍繞著單元的專題而安排,可以說是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落實。這樣,對學生的習作訓練就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每學習一篇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作者是如何進行布局謀篇,以及寫作的特點和方法進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選材,是如何把所描寫的對象寫具體而生動的。如:學習《燕子》時,引導學生分析這篇課文圍繞燕子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景圖。全文共分四個自然段來寫,首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為我們勾勒出燕子可愛機靈的外形特點,接著寫燕子融入春光為春天增添了無限生機,最後描寫了燕子的各種飛行的姿勢展示其動態之美與燕子停歇在電線上時的靜態之美。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小燕子的贊美之情,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光的贊美之情!這樣持之以恆地引導學習,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汲取寫作的技巧,提高寫作的能力。
二、 在教學習作訓練中可讓學生適當摹仿,並在摹仿中尋求創新。
繪畫可從臨摹開始,學生習作也一樣可從摹仿開始。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寫文章就是在自覺不自覺地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寫作技巧及方法,再加上不斷的創新而獨具風格的。指導學生習作時,讓學生摹仿寫,就好比給學生一根拐杖,他們在慢慢的摸索中學到如何布局謀篇、以及如何去組織寫作素材。在教學的具體方法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和分析課文的方式,指導學生從仿寫開始打開寫作思路。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而不是機械的照抄硬套。學生在練習之後就可以舉一反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訓練。這種先扶後放、由仿寫到創作,是作文教學前期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讀寫結合,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如指導學生寫介紹我自己時。讓學生學習別人是怎樣介紹自己的,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的,從而啟發學生思路,學生就會明白:介紹自己可以從外貌、衣著、性格、愛好、優缺點等方面來考慮去寫。引導學生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自己,不要胡編亂造。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創造性地介紹自己,如:突出個人的某一方面的特點或是多角度地介紹自己。
三、 平時加強朗讀背誦的訓練,注重讓寫生積累語言。
文章在構思中,首先要認真學習和積累,其次要明辨事理來豐富自己的才華,再就是參照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透徹地理解事物,最後通過自身情致的訓練和提升,恰如其分地運用文辭,這也就是達到能將語言能力和個人整體素質相融合的階段。在學生的積累過程中,讀書筆記、讀後感、隨筆以及優秀段落的摘抄都是很好的累積方式。語言積累對於寫作是多麼的重要。只要語言積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千頭萬緒,也難得片言只語。所謂厚積而薄發,大凡會寫作文的學生也都是喜愛讀書的。通過讀讀背背,讓學生把作品中的一些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重視文本是新課標的要求之一,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並學會摘錄書中的優美詞句及精彩片段,並思考品味。邊積累邊鞏固,注重積累,而又能吃透其中的句式、辭藻,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鼓勵學生嘗試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到這些好詞、好句。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語言就會變得豐富精練、准確而傳神起來。而且課文後的練習題中也有很多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等的練習,這正是個絕好的機會,千萬不容錯過。學生的積累要通過寫作練習來鞏固和加強。比如,學生積累了對人物進行描述的段落和語句等素材之後,就要通過人物寫作練習來將積累的信息化為己有。
四、注意以作文為中心,相信學生,以學生為主體。
生活、社會永遠是有缺憾的,生命進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葉瀾語)教育藝術的本質就在於發現、喚醒、激勵和鼓舞。學生的習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經驗、認識程度、表達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和指責。畢竟學生不是作家,而我們成人也不是評論家,我們應該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習作,都會有它耀眼的亮點。哪怕是一個優美的句子或一個生動的詞語;再不然就是一個用對的標點符號,一個寫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階段,我們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來評價我們的學生。習作的過程中出現了詞不達意、錯別字多等問題也不能操之過急,不能因為這些,而把學生的習作批得一無是處,只要學生有習作的願望,能努力地把它寫出來,就應該給予肯定。教師通過講解分析和示範,讓學生理解並運用。以名家名篇或者優秀文章作為典範,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通過學習感悟再進行寫作,這樣既以作文為中心,又不會忽略了學生這個主體。人教論談上有個案例:一個學生第一次寫的《泡茶》:
我先把茶葉放到杯子里,然後往杯子里倒了一點熱水。哇,熱水像龍卷風一樣把茶葉卷了起來。不一會兒,茶葉們一個一個浮在水面上了。咦,有一片茶葉掉下去了,又有一片茶葉掉下去了,沒過一會兒,其他茶葉也跟著一片一片地掉了下去。
老師給這篇文章打了優加四顆星,並且還給她寫上了一段評語:你觀察得很仔細,老師相信你肯定親自泡過茶了,否則就不會有這么多新的發現,祝賀你!老師還發現你的想像力也特別的豐富,在你眼裡,熱水就成了可怕的龍卷風了,那一片片茶葉也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把茶葉掉下去的樣子觀察得再仔細一點,老師相信,你的這篇文章會更精彩!修改好了以後別忘了讓老師一起分享喲!後來,這個學生回家又重新泡了一次茶,經過修改,寫出了下面這篇文章:
我先把乾乾的扁扁的茶葉放到杯子里,然後往杯子里倒一點熱水。哇,熱水像龍卷風一樣把茶葉卷了起來。茶葉們個個驚慌失措地逃到了杯口。片刻,水就平靜了下來。茶葉們一個一個懶洋洋地躺在水面上。仔細一看,啊,我上當了!其實那些茶葉們正大口大口地喝著水呢!喝了水的它們一下子胖了不少,有一些喝多了水就往下沉。有的像一塊石頭猛地往下砸,有幾片小的像雪花一樣紛紛揚揚地落下來。接著,茶葉們開始調皮起來。老大學著跳水運動員抱著腳翻著跟頭跳下來,老二和老三比老大還調皮,它們沿著杯壁嗖地滑了下來。老四還是個小妹妹,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壓在了大哥哥們的身上,摔了個大跟頭
看來,只有尊重學生的天性,作文才會是心靈里流淌出的泉水,才會是個性綻放的花蕾。其實我們只要悄悄地放下我們的架子,蹲下來,我們會發現,我們眼中的世界也同樣精彩。蹲下來,還自己久違了的童真;蹲下來,給孩子一片釋放童真的晴空。在作文評價的方法上,採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不吝嗇我們的鼓勵和贊美,相信學生對寫作會擁有更多的自信。
五、 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要讓學生有樂於表達的願望與沖動。在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中,往往前期都是通過範文和套用模式的方法來訓練寫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導和規范的作用,但是也常會忽視學生作為寫作主體的地位,沒有讓學生真正的開拓思路、獲取靈感,發現寫出的文章千人一面、詞不達意甚至跑題就不足為怪了。那麼習作就必須緊密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或物作為習作的內容,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如:組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春遊、參觀博物館等。並做好相應的習作訓練指導,這樣學生就不愁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教師在學生的寫作階段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帶領學生走入生活,對周圍的生活進行細致的了解和觀察,注重細致的體驗和發現,然後在觀察中找到思維的起點和寫作的靈感,並將其融入到文章中。他人的生活經驗也需要教師通過篩選找出,將每個階段學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好文章進行總結和分析,並細致地講解給同學們聽。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可以參照別人的表達方式,一方面將自己的獨特感受體現在文章中,另一方面也可以注意到文章的結構和框架,不至於鬆散沒有條理,有神而無形。文章寫作要從學生的主體思維出發,通過教師細致的指導,文章就可以逐步體現出學生出色的文采和嚴謹的結構,使得文章反映的內容能夠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
六、加強言語表達,情景訓練
教師通過組織實際活動以及實物演示,加強訓練學生通過語言去描繪切實情景的能力。學生通過身臨其境感受在課堂或者是學校舉辦的運動會、比賽等活動中,一方面能夠有真實的內容,真實感想,文章書寫能夠避免因憑空想像而造成內容空洞。另一方面,通過說、寫結合的訓練,讓學生將課本所學的多種應用文體進行實際應用,比如,校間新聞、尋物啟事、書信、報告、申請書等。各種形式相結合,先從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到審題立意,再到發散思維、綜合成章。
七、積極巧妙運用激勵理論,激發學生寫作的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能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學生都希望以自己的行動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只有獲得這種歡樂,才能激勵他們再行動的動力。在作文教學中,體驗和分享寫作成功都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學實施過程的要求。從教學實踐的角度看,學生的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的過程,要求學生在課內短短的幾分鍾內就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評改,提高學生練筆的有效性,讓他們成功。宋代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蒙沖巨艦只有遵循了水上航行的法則,才能達到自在行的境界。這也體現了一種規律,教學之道猶如行舟之理,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筆時,就需要為學生引這一江春水,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體驗中,產生表達的慾望。
總之,作文,其實是我們真實思想的負載,是我們真實情感的沉澱,是我們真實自我的釋放。

閱讀全文

與中學作文教學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