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招電話 > 青島第七中學電話

青島第七中學電話

發布時間:2021-03-08 19:34:29

Ⅰ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中學有個叫王守峰的老師,誰能提供一下他的照片,或者能有電話,或者學校的電話聯系

人肉搜索下吧

Ⅱ 青島七中資料

青島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教育史上是誕生女子學校較早的城市。當外國軍艦的炮口轟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之後,清政府為形勢所迫,於19
03年(光緒二十九年)不得不實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興女學,頒布了《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向來崇尚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學校興起之路是緩慢而步履艱辛的。

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後,外僑來青人數不斷增多,他們攜婦將雛、漂洋過海到青島從政或經商,對於子女教育尤為重視。於是延續歐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應運而生。據1924年《膠澳商埠教育匯刊》記載:青島最早的女學於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稱天主教女子學校。

當時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有教員12人都為天主教的修女,學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僑民之女,實行寄宿制,學費350餘元。其學費的昂貴在當時老百姓眼裡可稱得上是天文數字。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的教學以英國教育為標准。(提起英國天主教女子寄宿學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小簡愛飽受虐待和歧視生活了十年的羅沃德學校。)其辦學宗旨是「以陶冶品性,養成適應他日社會各階級之婦人為宗旨」,所學科目有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德語外,還對家事教育特別注重,像家政學、裁縫、刺綉、繪圖、編織、烹飪、速記、音樂等科目都要學習,以培養歐洲式淑女作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島第一所女子中學———美懿書院設立。美懿書院又稱淑範女學,是德國和瑞士基督教同善會創立,最早附設於禮賢書院,1910年從禮賢書院遷出,獨立成為女子學堂。當時的教員僅4人,德籍和中國籍女教員各2名,學生20人。1915年停辦。日本佔領青島後,於1916年4月創辦了青島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華高等學堂內,學制3年,相當於高中學歷。課程有修身、日本語、漢文、數學、物理、化學、圖畫、體操、家事、縫紉等,後遷址於若鶴山下(即今天的貯水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島最著名的女子中學有3所———公辦的青島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聖功女中。這些女校培養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島市副市長、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茲心是文德女中學生,著名的微循環專家修瑞娟曾經是市立女中的學生。女校學生很多還是體壇驍將,成為青島體育界出類拔萃的女運動員。青島最早的女子排球隊和女子籃球隊都產生在這3所女子中學。

女中任教的教師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陳翔鶴來青島市立中學任語文教師,同時在市立女中兼課。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聯創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於青島文德女子中學任初中國文教師。1932至1934年,許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銘洗任青島聖功女中校長。

當然,能夠上這3所女校的女學生都有優越的家庭和生活條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經過這3所學校培養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龍附鳳的砝碼。還有的更是中學一畢業,就找個好人家嫁了,成為「幸福」的全職太太。建國後,市立女中改名為青島第二中學。1952年11月11日,青島私立中學由國家接收,聖功女中改為青島第七中學,文德女中改為青島第八中學。

青島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教育史上是誕生女子學校較早的城市。當外國軍艦的炮口轟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之後,清政府為形勢所迫,於19
03年(光緒二十九年)不得不實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興女學,頒布了《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向來崇尚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學校興起之路是緩慢而步履艱辛的。

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後,外僑來青人數不斷增多,他們攜婦將雛、漂洋過海到青島從政或經商,對於子女教育尤為重視。於是延續歐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應運而生。據1924年《膠澳商埠教育匯刊》記載:青島最早的女學於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稱天主教女子學校。

當時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有教員12人都為天主教的修女,學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僑民之女,實行寄宿制,學費350餘元。其學費的昂貴在當時老百姓眼裡可稱得上是天文數字。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的教學以英國教育為標准。(提起英國天主教女子寄宿學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小簡愛飽受虐待和歧視生活了十年的羅沃德學校。)其辦學宗旨是「以陶冶品性,養成適應他日社會各階級之婦人為宗旨」,所學科目有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德語外,還對家事教育特別注重,像家政學、裁縫、刺綉、繪圖、編織、烹飪、速記、音樂等科目都要學習,以培養歐洲式淑女作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島第一所女子中學———美懿書院設立。美懿書院又稱淑範女學,是德國和瑞士基督教同善會創立,最早附設於禮賢書院,1910年從禮賢書院遷出,獨立成為女子學堂。當時的教員僅4人,德籍和中國籍女教員各2名,學生20人。1915年停辦。日本佔領青島後,於1916年4月創辦了青島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華高等學堂內,學制3年,相當於高中學歷。課程有修身、日本語、漢文、數學、物理、化學、圖畫、體操、家事、縫紉等,後遷址於若鶴山下(即今天的貯水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島最著名的女子中學有3所———公辦的青島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聖功女中。這些女校培養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島市副市長、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茲心是文德女中學生,著名的微循環專家修瑞娟曾經是市立女中的學生。女校學生很多還是體壇驍將,成為青島體育界出類拔萃的女運動員。青島最早的女子排球隊和女子籃球隊都產生在這3所女子中學。

女中任教的教師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陳翔鶴來青島市立中學任語文教師,同時在市立女中兼課。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聯創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於青島文德女子中學任初中國文教師。1932至1934年,許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銘洗任青島聖功女中校長。

當然,能夠上這3所女校的女學生都有優越的家庭和生活條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經過這3所學校培養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龍附鳳的砝碼。還有的更是中學一畢業,就找個好人家嫁了,成為「幸福」的全職太太。建國後,市立女中改名為青島第二中學。1952年11月11日,青島私立中學由國家接收,聖功女中改為青島第七中學,文德女中改為青島第八中學。

Ⅲ 青島第七中學怎麼去

地址是青島市南區德縣路27號,乘坐2路5路301路等車在天主教堂附近下車即是。

Ⅳ 青島市黃島區辛安第七中學電話,急求!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中學(原青島開發區辛安中心中學),學校創建於1986年,1999年辛安辦事處為優化資源,擴大辦學規模,將辦事處內原港頭中學、下庄中學、辛安中心中學合並到一起。原校址位於辛安辦事處駐地,2008年區政府投資5000餘萬元改建新校,2008年10月遷入新校址(位於青島開發區辛安辦事處渭河路與奮進路交界),學校現隸屬於青島開發區教育體育局。
學校佔地64。47畝,建築面積15914平方米。學校現設置34個教學班,教職工123名,在校學生1700餘人。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學作文教學先進單位」、「全國科學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校本教研先進單位」、「青島市規范化學校」、「青島市工會工作先進單位」、「青島市教學改革先進單位」、「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區教育改革先進單位」、「區十佳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全面實施信息化管理,先進的校園電視閉路系統、班班通網路系統,教職工智能辦公系統,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運用為教育教學的開展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台,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學校、教師、學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校各功能專用室齊全;建有校園體育館,室內外籃球、排球場、乒乓球場地和400米現代化塑膠跑道體育場,為學生提供了安全、寬敞的活動場所。
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湛,年富力強的教職工隊伍,有中學高級教師13名,中學一級教師31名,獲得省、市、區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的優秀教師近40人;學校有2名教師獲評進入「齊魯名師講堂」,多名教師出過省、市級公開課。優秀的教師隊伍為學校發展奠定了基礎。
學校全面落實全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校牢固樹立「教育科研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走「科研興教、科研強校」之路,現在正進行省「十一·五」課題「掌控式論壇教學」的探索與研究。在「2007青島科研之旅---走進開發區」中受到與會領導的高度評價;在「2008青島市教育發展論壇」和「2010年山東素質教育論壇」中作交流發言,得到了入會專家的好評,引得周邊兄弟學校紛紛來我校參觀;2009年11月我校王守峰、楊進軍老師以「掌控式論壇教學」模式參加了青島市、山東省優質課評選,其中王守峰分獲市、省優質課第一名,且兩人被推選入「齊魯名師堂」。2010年4月份,我校成功舉辦「全國三大名校語、數、外『同課異構』暨有效教學展示活動」,我校的「掌控式論壇教學」模式在會上與江蘇洋思中學、江蘇東盧中學、山東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同台展示,得到來自全國各地400餘名領導、專家、校長、老師的高度評價,現在已有周邊許多兄弟學校到我校參觀考察。
富有實踐與創新精神的七中全體師生將一如既往地邁好步,走好路,追求卓越,培育yc,實現七中向現代名校的騰飛。

Ⅳ 青島市第七中學的學校歷史

青島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教育史上是誕生女子學校較早的城市。當外國軍艦的炮口轟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之後,清政府為形勢所迫,於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不得不實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興女學,頒布了《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向來崇尚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學校興起之路是緩慢而步履艱辛的。
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後,外僑來青人數不斷增多,他們攜婦將雛、漂洋過海到青島從政或經商,對於子女教育尤為重視。於是延續歐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應運而生。據1924年《膠澳商埠教育匯刊》記載:青島最早的女學於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稱天主教女子學校。
當時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有教員12人都為天主教的修女,學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僑民之女,實行寄宿制,學費350餘元。其學費的昂貴在當時老百姓眼裡可稱得上是天文數字。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的教學以英國教育為標准。(提起英國天主教女子寄宿學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小簡愛飽受虐待和歧視生活了十年的羅沃德學校。)其辦學宗旨是「以陶冶品性,養成適應他日社會各階級之婦人為宗旨」,所學科目有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德語外,還對家事教育特別注重,像家政學、裁縫、刺綉、繪圖、編織、烹飪、速記、音樂等科目都要學習,以培養歐洲式淑女作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島第一所女子中學———美懿書院設立。美懿書院又稱淑範女學,是德國和瑞士基督教同善會創立,最早附設於禮賢書院,1910年從禮賢書院遷出,獨立成為女子學堂。當時的教員僅4人,德籍和中國籍女教員各2名,學生20人。1915年停辦。日本佔領青島後,於1916年4月創辦了青島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華高等學堂內,學制3年,相當於高中學歷。課程有修身、日本語、漢文、數學、物理、化學、圖畫、體操、家事、縫紉等,後遷址於若鶴山下(即今天的貯水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島最著名的女子中學有3所———公辦的青島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聖功女中。這些女校培養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島市副市長、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茲心是文德女中學生,著名的微循環專家修瑞娟曾經是市立女中的學生。女校學生很多還是體壇驍將,成為青島體育界出類拔萃的女運動員。青島最早的女子排球隊和女子籃球隊都產生在這3所女子中學。
女中任教的教師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陳翔鶴來青島市立中學任語文教師,同時在市立女中兼課。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聯創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於青島文德女子中學任初中國文教師。1932至1934年,許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銘洗任青島聖功女中校長。
當然,能夠上這3所女校的女學生都有優越的家庭和生活條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經過這3所學校培養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龍附鳳的砝碼。還有的更是中學一畢業,就找個好人家嫁了,成為「幸福」的全職太太。建國後,市立女中改名為青島第二中學。1952年11月11日,青島私立中學由國家接收,聖功女中改為青島第七中學,文德女中改為青島第八中學。

Ⅵ 有關青島第七中學的資料或者教會學校的資料!

就我們學校啊……來教堂後面看看就完了

Ⅶ 青島七中

青島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教育史上是誕生女子學校較早的城市。當外國軍艦的炮口轟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之後,清政府為形勢所迫,於19
03年(光緒二十九年)不得不實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興女學,頒布了《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向來崇尚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學校興起之路是緩慢而步履艱辛的。

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後,外僑來青人數不斷增多,他們攜婦將雛、漂洋過海到青島從政或經商,對於子女教育尤為重視。於是延續歐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應運而生。據1924年《膠澳商埠教育匯刊》記載:青島最早的女學於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稱天主教女子學校。

當時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有教員12人都為天主教的修女,學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僑民之女,實行寄宿制,學費350餘元。其學費的昂貴在當時老百姓眼裡可稱得上是天文數字。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的教學以英國教育為標准。(提起英國天主教女子寄宿學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小簡愛飽受虐待和歧視生活了十年的羅沃德學校。)其辦學宗旨是「以陶冶品性,養成適應他日社會各階級之婦人為宗旨」,所學科目有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德語外,還對家事教育特別注重,像家政學、裁縫、刺綉、繪圖、編織、烹飪、速記、音樂等科目都要學習,以培養歐洲式淑女作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島第一所女子中學———美懿書院設立。美懿書院又稱淑範女學,是德國和瑞士基督教同善會創立,最早附設於禮賢書院,1910年從禮賢書院遷出,獨立成為女子學堂。當時的教員僅4人,德籍和中國籍女教員各2名,學生20人。1915年停辦。日本佔領青島後,於1916年4月創辦了青島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華高等學堂內,學制3年,相當於高中學歷。課程有修身、日本語、漢文、數學、物理、化學、圖畫、體操、家事、縫紉等,後遷址於若鶴山下(即今天的貯水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島最著名的女子中學有3所———公辦的青島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聖功女中。這些女校培養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島市副市長、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茲心是文德女中學生,著名的微循環專家修瑞娟曾經是市立女中的學生。女校學生很多還是體壇驍將,成為青島體育界出類拔萃的女運動員。青島最早的女子排球隊和女子籃球隊都產生在這3所女子中學。

女中任教的教師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陳翔鶴來青島市立中學任語文教師,同時在市立女中兼課。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聯創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於青島文德女子中學任初中國文教師。1932至1934年,許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銘洗任青島聖功女中校長。

當然,能夠上這3所女校的女學生都有優越的家庭和生活條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經過這3所學校培養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龍附鳳的砝碼。還有的更是中學一畢業,就找個好人家嫁了,成為「幸福」的全職太太。建國後,市立女中改名為青島第二中學。1952年11月11日,青島私立中學由國家接收,聖功女中改為青島第七中學,文德女中改為青島第八中學。

青島的女子教育已有百年的歷史,在中國教育史上是誕生女子學校較早的城市。當外國軍艦的炮口轟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之後,清政府為形勢所迫,於19
03年(光緒二十九年)不得不實行「新政」,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振興女學,頒布了《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女子師范學堂章程》。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向來崇尚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學校興起之路是緩慢而步履艱辛的。

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和自由港後,外僑來青人數不斷增多,他們攜婦將雛、漂洋過海到青島從政或經商,對於子女教育尤為重視。於是延續歐洲教育制度的男女分校教育應運而生。據1924年《膠澳商埠教育匯刊》記載:青島最早的女學於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建立,稱天主教女子學校。

當時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有教員12人都為天主教的修女,學生80多人,大都是外籍僑民之女,實行寄宿制,學費350餘元。其學費的昂貴在當時老百姓眼裡可稱得上是天文數字。青島天主教女子學校的教學以英國教育為標准。(提起英國天主教女子寄宿學校,令人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小簡愛飽受虐待和歧視生活了十年的羅沃德學校。)其辦學宗旨是「以陶冶品性,養成適應他日社會各階級之婦人為宗旨」,所學科目有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德語外,還對家事教育特別注重,像家政學、裁縫、刺綉、繪圖、編織、烹飪、速記、音樂等科目都要學習,以培養歐洲式淑女作為教育模式。

1905年青島第一所女子中學———美懿書院設立。美懿書院又稱淑範女學,是德國和瑞士基督教同善會創立,最早附設於禮賢書院,1910年從禮賢書院遷出,獨立成為女子學堂。當時的教員僅4人,德籍和中國籍女教員各2名,學生20人。1915年停辦。日本佔領青島後,於1916年4月創辦了青島高等女校,校址在原德華高等學堂內,學制3年,相當於高中學歷。課程有修身、日本語、漢文、數學、物理、化學、圖畫、體操、家事、縫紉等,後遷址於若鶴山下(即今天的貯水山)。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島最著名的女子中學有3所———公辦的青島女中、私立文德女中和私立聖功女中。這些女校培養了不少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女性,原青島市副市長、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茲心是文德女中學生,著名的微循環專家修瑞娟曾經是市立女中的學生。女校學生很多還是體壇驍將,成為青島體育界出類拔萃的女運動員。青島最早的女子排球隊和女子籃球隊都產生在這3所女子中學。

女中任教的教師好多也是知名人物。1932年陳翔鶴來青島市立中學任語文教師,同時在市立女中兼課。1934年老舍先生的夫人胡薭青在市立女中任教。1935年左聯創始人之一、作家孟超曾受聘於青島文德女子中學任初中國文教師。1932至1934年,許地山夫人之胞妹周銘洗任青島聖功女中校長。

當然,能夠上這3所女校的女學生都有優越的家庭和生活條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經過這3所學校培養的名媛淑女,婚姻上就有了攀龍附鳳的砝碼。還有的更是中學一畢業,就找個好人家嫁了,成為「幸福」的全職太太。建國後,市立女中改名為青島第二中學。1952年11月11日,青島私立中學由國家接收,聖功女中改為青島第七中學,文德女中改為青島第八中學。

Ⅷ 青島市第七中學的介紹

青島市第七中學坐落於老市區中心地帶的市南區德縣路27號,西臨中山路商版業街,南瀕前海風景區權,是一所有著70多年辦學歷史的老校,現有27個班級編制的初中學校,1996年學校被命名為青島市計算機特色學校,現為「青島市規范化學校」。近年來,學校在學生行為素質的培養、學習成績的提高等方面下了很大力氣。

Ⅸ 青島七中在那

在浙江路天主教堂附近

Ⅹ 青島開發區第七中學的介紹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中學(原青島開發區辛安中心中學),學校創建於內1986年, 1999年辛安辦事處為容優化資源,擴大辦學規模,將辦事處內原港頭中學、下庄中學、辛安中心中學合並到一起。原校址位於辛安辦事處駐地,2008年區政府投資5000餘萬元改建新校,2008年10月遷入新校址(位於青島開發區辛安辦事處渭河路與奮進路交界),學校現隸屬於青島開發區教育體育局。

閱讀全文

與青島第七中學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睢寧縣第一中學北校區 瀏覽:349
道里小學中學排名 瀏覽:226
遼寧重點中學分數線 瀏覽:174
臨夏回民中學2018分數線 瀏覽:683
合肥市包河區外國語實驗中學 瀏覽:477
龍川實驗中學公路改造 瀏覽:844
呼和浩特中學上下課時間表 瀏覽:300
2018年沈陽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 瀏覽:687
龍川縣登雲中學校長 瀏覽:863
北侖中學招生簡章 瀏覽:473
長安一民中學上課時間 瀏覽:833
盱眙中學2015高考成績 瀏覽:284
中學生手球錦標賽 瀏覽:377
遼寧省實驗中學魏民 瀏覽:670
2018江浦高級中學錄取名單 瀏覽:305
洛陽2019年中學招生信息 瀏覽:220
蔡家坡初級中學電話 瀏覽:903
三門啟超中學招聘2018 瀏覽:572
郴州市第三中學貼吧 瀏覽:716
2019北鎮中學分數線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