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在四川農村教師收入月薪有多少據說平昌縣板廟鄉小學10年教齡的普通老師,月薪有3400了
我也覺得很高尚! 不知到對你有用沒有!
以下是全國各地教師工資情況:
(1). 每月工資條上的工資1632元(扣除住房公積金和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後);
(2). 每周六補課:每月的補課費400多元(我只帶一個班,而且不代班主任,如果帶兩個班,而且代班主任,補課費就能拿到700多);
(3). 假期補課:十一補了3天:300元 ;暑假補了10天:1000元;寒假14天:2000元(老教師說往年就是這樣的,寒假補課費高)
(4). 節假日獎金: 開學啟動金:500元;教師節:現金600元,購物卡400元;國慶節:現金400元,購物卡:400元;校慶:1500元;元旦,春節:現金1000元,購物卡:1000元(聽老教師說的);學期末獎金:1000元
(5). 每月的早餐補貼(50元,每月月底打到餐卡里,學校有食堂)和奶票(發現金)100元;
(7). 晚自習補貼:100元/月,一個月值5次自習,大約2個小時,每次20元;
(8). 月考(4次),期中期末考試,成人高考,英語奧賽,監考費共計600元;
(9). 第13個月工資:1840元;
(10). 漲工資,208元/月,補前6個月漲的工資:1248元。
(11). 筆記本電腦:8000元
(12). 住房補貼:80元/月,6*80=480
總收入:38816元。
2、我是四川廣元市朝天區的一名年輕教師,小教一級.02年西南科大英語專業專科畢業,當時響應支教的號召,到了國家級貧困縣--朝天教書.現在,一個月扣除住房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卡上工資為854,無任何福利待遇.以前學校逢年過節或多或少還發點福利獎金,現在就只領個光工資,這種情況持續快兩年了.早就聽說要漲工資,但遲遲不見動作。
3、廣西,欽州 96大專畢業,中二 777
4、我是重慶的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工作7年,2001年被評為小教一級.現在每月工資是745元,其它沒有包括13月工資,只夠我一個人基本解決溫飽。
5、湖北荊門,大本,副高,工資1110,工齡18年,這次能漲多少?
6、我是湖北的,90年大專畢業,最後學歷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現每月收入900多元,不超過1000。
7、我是重慶市農村教師,工作17年才877元。
8、河南禹州農村教師,中學高級工資不過1100多。
9、西安市公辦學校,中教二級,工資總額,也就是實拿到手的是1150,房價平均為3000元。民房租住每月得200元!
11、我是陝西愉林南六縣的教師,96年中師畢業,2001年取的大專03年取得中二,05年7月取得本科,現在工資771。
13、我是小學高級教師,1985年參加工作,現月薪1036元。
14、我99年參加工作,小學一級,月薪才6百多一點而已,套改以後可能有8百了吧。
15、我是黑龍江的一名教師 教齡29年 助級今年剛批的中級 工資一千多點。
16、我是粵西一有著十六年教齡的老師,教高中,工資加獎金平均月領2400---2600左右。
17、88大專,中1,沈陽新民,974元。06年工資無套改。
18、88年大專畢業,92年本科函授畢業在河南許昌某中學任教18年,月工資800元左右,呵呵!差一點要領最低生活補助了,套改後1200元左右!
19、我是94年中師畢業的,工作年齡有13年。2000年獲大專文憑,2002年11月評中教二級,現已聘中二三年,在山區學校工作。現工資為1050.5元。
20、我是河南焦作教師,中學一級,96年參加工作,大專,工資900多,什麼補助也沒有。
21、我是四川資陽的一名中學一級教師,教齡20年。一分不扣的情況下能夠領933元,沒有獎金及其他津貼。
22、湖北,我們這里年薪大概有2萬左右。
23、我是吉林市的,現在是小學一級,工作6年了,本科學歷,每月能開688。
24、吉林省的,小學高級,教齡14年,工改前每月937元,檔案工資1300,可是發不了。
25、我是四川遂寧的一級體育教師,工齡18年,現在所有加完不超過1000元。
26、我是黑龍江教師,97年工作,工改後1340元。
27、遼寧省小一 1025/月。
28、大本,24年工齡,副高,湖北工作,收入僅1600。
29、四川南充最好的初中學校中一教師 教齡13年月薪800多 加上課時等津貼總共1200左右。
30、我是一個中學高級教師,教齡30年,表上工資1400元左右,實領1200元。
31、工齡15年,教重點高中,教肄業班,總收入約為2.5—3萬。教畢業班約為4.5萬。鄉下中學,年薪不超過1.8萬。
32、我是北京一名中學教師,89年大專畢業,中級職稱,現月工資為2100元,其它沒什麼了。
33、我是湖北應城一農村初中教師,90年畢業,中學一級教師,檔案工資1200多,而實際每月領到不足1000元。
34、我是重慶一農村教師,小高,參加工作23年,工資1100元,真是沒勁。不知此次改又是什麼回事.
38、我是河南豫東一名農村教師,96年師范畢業,2000年取得小教一級教師資格。現工資676元。他*的夠干什麼地。聽說工改後895元。
39、我是重慶銅梁的小學一級,每月才700,哎失望喲。
38、我是四川蒲江縣的農村教師工作12年每月工資814元.
39、我是吉林省的,工改前每月只發500,檔案工資800多,工改後可能會按檔案發放1000多點。
40、我是河南省泌陽縣農村中學的一名教師。94年中師畢業,2001年取得大學本科文憑。今年申報中學一級教師。現工資780元。明年長工資為927.3元。長147元。8月份豬肉價為9元每公斤,現在肉價為16元每公斤。菜油由一個月前的4元漲到5元每市斤。他*的工資沒長倒是物價上漲了。
41、我是長沙縣的教師,中二,工資卡上每月1356。
42、我們學校領導說平均工資有5萬,教師還高點.可是我身邊的人就3萬左右吧.不過我教齡只有4年,自己做項目的話應該有4萬吧.不曉得可以調多少,聽說我應該有二百多點.
43、88年中師畢業,19年工齡,92年獲得專科文憑,02年聘為中一,現工資1159.5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知現在能漲多少,能不能解燃眉之急。
44、我是寧夏中衛的,工作17年,每月工資只領1120元,不知能漲多少?
45、本人93年專科畢業,97年函授本科畢業,96年取得中二,2004才取得中一,今年工資是1050元,這幾天調了一個350元。反正自己也弄不清,給什麼算什麼.
46、福建小學教師,中學高級職稱、特級。教齡27年,賬面工資2450元/月。
47、我是江蘇鹽城的,03年大專畢業,工資1250元/月。
48、我是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的一名初中教師,96年7月師范畢業,2002年取得專科畢業證,現在正參加本科函授學習。中教二級3年。現在工資冊上有657.48元[扣除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沒有住房公積金一說。
49、湖南郴州縣屬中學高中老師,95年中師,2000年本科,中二,到手工資979元,本次套改加薪193元,課時補助欠著。豬肉每市斤9元,房價1200元/平方米。
50、福建小學教師,中學高級職稱、特級。教齡27年,賬面工資2450元/月。
51、我是四川資陽的,工作了九年,全日制大專畢業。每月工資716元,還被東扣西扣的。今年有一月領了190多元錢。真氣人,簡直在貧困線上掙扎。
52、我90年大專畢業,後學歷本科.93年工改時大專生分到中學的就不漲工資,而90年畢業的中師生分到小學就漲了!現在的工資883,小學高級。
53、我是四川富順小學教師,中級職稱,82年畢業.現月工資965元。
54、我是四川達縣的.97年師范畢業.2000年取得小一.現在在一所中學教書.現在是大本畢業.目前工資736.62(扣出三保一金),現在工改後才885,夠什麼喲.國家是不是在喝我們教師,又特別是農村教師.現在物價飛起咬人,只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了!
55、我是郴州市一中的高級教師(教齡30年):國拔2000元左右,教學津貼1300元左右,平時各種其它的200元左右,這在一中算中上。
不過一般剛畢業的,只要満工作量,一般2500元左右,不過不含其它的雜費,如開學費,節日假費等!
56、我是河南南陽的教師,現在工資739元,我幹了15年,看看諸位的工資我們的政府領導真該羞死。
57、我,江蘇宿遷的一位老師,05年本科畢業,工資1300元/月(無三金),聽說工改可是一直改不了啊!
58、我,四川成都一最窮區縣——崇州市(縣級市),小學教師,1991年中師畢業,現為大專,每月扣三險一金後餘823元。2006年12月份的。
62、我是山東萊蕪鋼城區農村教師,中二,98年專科畢業,房價426元/平方(教師特供房)月薪2100,原來很不滿足,比市裡差很多,看到諸位教師的月薪,心理平衡很多,教師太苦了!!!
63、我是四川巴中人,91年參工,小學一級,現在卡上的工資是860元(扣了三險的)今年工資改革後是0g49511024元.
64、我是四川鄰水的,教齡29年,中高,扣除"三保"後,僅有1010元,少得可憐.
65、我是滄州的一名98畢業的學生,現工資是1038元,扣完後。我是滄州的一名98畢業的學生,現工資是1038元,扣完後。
66、南京,本人工資月薪2200。
67、92年中師畢業,現領870,套改後1002。
68、我是洛陽偃師的,94年參加工作,月資890元,調整後為923元。
69、工資少的可憐980其他什麼也沒有!房價1500? 07年的漲工資好似霧里看花,嚷嚷的很厲害,可是空調呀!
70、省會城市西安,96本科畢業,一級。卡上工資1060,11年了。房貸每月一千多,孩子上學,都蓋上吊了。沒有一點活路。
71、湖北仙桃,97年中師畢業上班,2004年取得小高職稱,現賬面月工資915元(養老保險已扣、失業保險沒有、醫療保險另扣、住房不管)。「套改」期待中!
72、通過網路才看到各地區教師工資參差不齊,尤其是高中的教師工資很高。我是內蒙古赤峰的一名小學教師。1981年參加工作,至今已在講壇耕耘了25年,2001年才晉升小學高級職稱。現在月工資為1198元,其它什麼福利都沒有。
◇
B.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新城王錦輝中學,九(16)的
我第一次看到誰問這個問題的人,哦,我是研究生。
環境一般般,地鐵王錦輝中學其實是可以說是一個地勢較高的地方。學校有舊門和門。的大門在2006年做出正確的事情。教育路側。在一旁綠樹成蔭西路的老城門。首先在斜坡上,道路邊坡坡度很漂亮了(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從舊到整個綠色的門頭紙,正反兩面的那個地方的樹木,美麗的(直線斜率可以通過去學校學生宿舍梯子上的權利(也就是說,一個新的教室樓後面)。完成斜坡,左側門的鐵柵欄,一般會被鎖定,導致新城市小學操場,是一個「游樂場」學校的操場北面的一個老實驗組和計算機房,實驗室的建設「(至於現在 - 我沒有改變,我不知道這一年沒去。)在實驗室的建設前的升旗台,實驗室建設未來門是一個舊的黃色學校建築,5層(俗稱「黃屋)南操場是學校的新教室建築,7層3新的教學建築樓梯。新的教學建築後面的學生宿舍,餐飲大廳,作為以及在最重要的小賣部學生宿舍(在2007年,現在我做不知道,如果我有改變,和永遠不應該)兩個老的藍綠色地板1男孩,一個女孩。女性的宿舍下門是一個食堂,食堂門口是小賣部。
到後面的操場,操場西邊的樓梯,走在一個小地方,讓學生運動,有少量石乒乓球卓,單雙杠下來了一點,你會看到學校的行政建築,那裡是一個老教室的建設。下面有是一個斜坡,去另一個學校的新的「游樂場」(可能做的事情正確的,2006年)的操場上雙方允許學生到放電循環。建築有老師家庭這樣的人在操場的南側。西部新的校門口,東側是樓梯,價格昂貴,有到學校操場。
差不多就這樣吧。不知道你滿意或不滿意。一年沒有去看她。
新城中學是好的,因為,我花了三年??的初中生活對我來說,每一個地方很漂亮。
C. 新會一中的校情校史
新會一中,是許多新會學子嚮往的地方。它從風雨飄搖的清朝末年走來,是新會普通中學的起始,又是新會中學教育當之無愧的翹楚。其創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根深葉茂,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它的辦學歷史雖曲折艱難,卻光輝燦爛。
辦學百年 根深葉茂
「廢科舉,興學堂!」1905年,會城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氣的新會人民得風氣之先,創辦了官立新會中學堂。官立新會中學堂不但開創新會普通中學教育的先河,同時也見證了新會一中百多年來艱難曲折的辦學歷程。
官立新會中學堂實際是從清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就開始籌辦。時任新會知縣的陳伯侯奉命籌辦新式學堂,於孔廟明倫堂召集邑中士紳商討興辦中、小學堂的事宜。由於師資缺乏,先辦「初級師范」,學制二年,不久之後辦「中學堂」,譚鑣為堂長,學制五年。
辛亥革命之後,官立新會中學堂改稱「縣立新會中學」,譚為校長,學制四年,並停招師范班。至1921年,由於省教育廳通令改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於是改稱「新會縣立初級中學」,並設教導主任、訓育主任、總務主任各一人,開始招收春、秋季學生。1924年,執掌校政20年的譚鑣逝世;是年同時招收女生,但男、女生同屆不同班。
至1931年3月,江門市政局奉命裁撤,江門重歸新會管轄,縣長沈秉強將江門市立中學易名「新會縣立第二中學」,而「新會縣立初級中學」則更名為「新會縣立第一中學」。至1937年暑期,新會師范學校將普中的高一班、高二班移交新會一中繼辦,成為新會一中辦高中之始。
據了解,清末辦中學堂的校舍是以孔廟考棚(孔廟右鄰)的房屋為校舍。大的五六間作課室,小的幾十間作學生宿舍。1926-1927年間,由於體育場狹小,拆鄉賢祠擴大體育場地,填池塘作校園。後來由於學生人數和班級增多,最後除大成殿外,孔廟及學宮全部作為校舍。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9年春,新會淪陷,新會一中遷往雙水上凌沖譚氏宗祠,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才重新遷回會城。這時,孔廟已被日偽政權拆毀,僅余大成殿、奎星閣、尊經閣幾座殘破建築物,因而校址改在新會書院,至今不變。
新中國成立後,新會一中歷經時代風雨洗禮,教育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1958年被定為佛山地區重點中學,1960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1978年再度由省政府定為縣市重點中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持續發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又先後獲得「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2007年11月,新會一中順利通過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成為我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新會一中已成為享譽五邑、全省知名的學校。
興學育才 不拘一格
一個多世紀以來,在源遠流長的岡州文化滋養下,新會一中櫛風沐雨、自強不息,雖三遷其址、十一次易名,愛校報國、興學育才之風仍代代相傳。
「母校由首任校長譚鑣執掌以來,校規嚴格,請的教師多是留過洋的人才或香港留學生。我讀二、三年級時的第二任校長談海,就是日本留學回來的。」於1924年考入當時新會縣立初級中學、迄今仍健在的新會一中校友余雅望回憶說,由於注重師資、尊師重教,新會一中在建校初期就有良好的起步基礎。如在1921年間,曾聘請留日歸來的理化生物教師林卓南。林老師講課時,常常引入唯物史觀學說,結合學科講解,使學生獲得新思想、新觀點。
從人力、物力上來說,新會一直是新會的最高學府。「南華諸縣新會為名城,新會諸校我校高程。」這是抗戰前新會一中校歌開頭的兩句歌詞,由此也可看出當時新會一中人的自豪之情。知情校友說,在抗戰前,新會一中在教學中,不但注重文化知識的培育,也十分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1935年秋入讀新會一中的黎永泉在《會城淪陷前夕的新會一中》一文中回憶說,當時校內有所謂「童子軍」組織,培養學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護理、野外生活、打繩結等各方面的學習。有一次,學校還組織學生到江門篁庄野餐露營,晚上有篝火晚會及劫營、守營等實地訓練活動,有聲有色。此外,每天下午放學前的最後一節課為課外活動,舉辦球類、田徑、歌詠、猜謎、故事等文體活動。在每天中午貼出一張表格,任人自由填報,屆時有專門教師負責支持活動。
新會作家明明是新會一中當年的「七三屆」。他回憶說,「七三屆」處在「文革」後期,學校(當時叫會城中學)已逐漸回復正常教學秩序,因為沒有高考任務,學習並不緊張,作業基本可在學校里完成,所以不少學生從來不用把書包背回家中或者說是根本沒有書包。正由於課業輕松,學生有大量課余時間,可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說起來,『七三屆』並沒有培養出多少大官員、大老闆,卻培養出了好幾個文學藝術愛好者。」明明說,當時這一屆有一群愛畫畫的同學,形成了一個沙龍式的小圈子,如甄錦標、吳明耀、陳向京、楊小明、李卓見和他自己等。這些人後來均在文藝領域成就了一番事業。
【光耀校史】
那些人,那些事
新會一中百年辦學歷程,不但匯集了大量文化深厚、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如譚鑣、施見三、林卓南等人,也同時培育了數之不盡的人才,當中不乏像地質學家陳國達院士、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王堅等社會主義建設人才,貢獻卓越,彪炳史冊。
譚鑣:新會一中首任校長
譚鑣,(1863-1924年),字康齋,號仲鸞,廣東新會環城南坦鄉人。身為新會一中首任校長的他是新會當時有名的教育家。此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梁啟超的表兄。
譚鑣一生思想進步,青年時中秀才,與表弟梁啟超赴廣州學海堂攻讀。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已丑恩科鄉試第九名舉人。後入康有為開設的萬木草堂就讀,受到康有為提倡的「今文學」和變法圖強思想的影響。此後,他參與了康、梁發動的「公車上書」及維新變法活動。變法失敗,他南下歸鄉,決意走「教育救國」的道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被迫施行改革學制,廢科舉、興學堂。新會創辦初級師范學堂,委派譚鑣為監督,主要是培養師資。不久,又創辦新會官立中學堂,為新會第一間最高學府,譚鑣被委派兼任堂長(監督)。民國成立,改革學制,1912年新會官立中學堂改稱縣立中學校,監督改稱校長。他一直任至1924年捐館。
譚鑣的治教特點鮮明,校規嚴格,極重教師素質。民國初期,中學師資缺乏,譚鑣不惜高薪聘請留學生任外語和理科教師,如英語科教師聘自香港書院或曾經留美的港籍人士。譚鑣在擔任學堂監督初年,還編輯《新會鄉土志》,聘黎昀、林燦予協助編輯,施雨崖等22人為調查員。全書按部頒例目,分15篇,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成書。1924年譚鑣病逝,終年62歲,其門人築紀念台於縣中學校園左側之馬山,刻石留念。
陳國達:「地窪學說之父」
1912年1月22日,陳國達出生於新會南郊天馬鄉五福里一個貧苦的南洋歸僑家庭。1925年春,在姐姐的資助下,13歲的陳國達考入了新會縣第一中學,讀書非常勤奮,成績優異。在初中期間,對陳國達影響最大的的就是博物學。他還對地質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喜歡野外考察的實踐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他與同學們翻爬新會的山山水水。在大學時期,他的畢業論文也以此為題,寫出了《廣東新會地質試勘》一文。
陳國達終生致力於地質學的教學和研究,並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於1956年創立關於地殼演化規律的活化構造新理論「地窪學說」,突破了美國學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學說。「地窪學說」被稱為是決定當代地質學發展的新學說之一,它的誕生也被列入世界科技史大事年史。1990年,國家礦床成因協會理事會決定在礦床大地構造委員會中設立構造岩漿活化(地窪)學組,這是第一個以中國人創立的學說命名的國際學術組織。
陳國達被譽為「地窪學說之父」。他歷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所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窪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窪學組主席,第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與地質之父李四光並稱為「南陳北李」。
王堅:新中國首批女飛行員
王堅,原名王桂琴,生於1933年,是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飛行教官、飛行中隊長。在抗美援朝中,曾出色地完成飛行任務。1952年接受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接見。
梁宗岱:愛國詩人
梁宗岱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愛國反帝的詩人、翻譯家、教授、制葯專家。解放前曾任北大、清華大學等名校教授。解放後歷任中山大學、廣州外語學院西語系教授兼院學術委員。梁宗岱精通法文和英文,並通曉德文和義大利文,擅長翻譯詩作,對歐洲文學有深湛的研究。著有詩集《晚禱》、詞集《蘆笛風》等,翻譯有《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浮士德》等。
D. 弘道女中的相關教會學校列表
大學
[編輯] 上海
滬江大學 University of Shanghai(美南浸信會、美北浸禮會)(楊樹浦軍工路)
聖約翰大學 St. John』s(美國聖公會)(滬西極司非而路)
震 旦大學 Universitè Aurore(天主教法國耶穌會)(上海法租界呂班路)
[編輯] 蘇州
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美國衛理公會)(葑門內天賜庄)
1920年的金陵大學校園(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金陵女子大學 100號樓
[編輯] 南京
金陵大學 University of Nanking(美國衛理公會長老會基督會等)(鼓樓西南側)
金 陵女子大學 Ginling College(美國衛理公會等)(寧海路)
之江大學鍾樓
[編輯] 杭州
之江大學 Hangchow University(美南長老會、美北長老會)(六和塔旁)
File:北京大學未名湖.jpg
湖光塔影的燕京大 學
[編輯] 北京
燕京大學 Yenching University(衛理公會、美國公理會等)(海淀)
輔仁大學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天主教)
[編輯] 廣州
嶺南大學 Lingnan University(河南康樂)
[編輯] 長沙
湘雅醫學院 Hsiang-ya Medical College(雅禮會)
[編輯] 武昌
華中大學 Central China University(美國聖公會、雅禮會、復初會;英國循道會、倫敦會)
[編輯] 濟南
齊魯大學 Cheeloo University(美北長老會、英國浸禮會等)(南關)
[編輯] 福州
福建協和大學 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鼓山麓閩江畔魁歧村)
華南女子大學 Hwa Nan College(美國衛理公會)(倉前山)
華西 協和大學鍾樓
[編輯] 成都
華西協和大學 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華西壩)
津沽大 學校園現狀
[編輯] 天津
津沽大學(天津工商學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 ,(天主教法國耶穌會)(天津英租界馬場道141號)
中學
[編輯] 上海
中西女中Methodist Girls』 High School(Shanghai)(美國衛理公會)(憶定盤路11號)
聖瑪利亞女中 St. Mary Girl』s School(美國聖公會)(白利南路 65號)
晏摩氏女中 Eliza Yates Academy for Girls(美南浸信會)閘北西寶興路底浸會庄
滬江大學附中(美南浸信會)閘北西寶興路底浸會庄
崇德女中 Tsung The Girls』 Middle School(西摩路)(美南浸信會)
清心中學(美北長老會)(大南門)
清心女中 Mary Farnham Middle School(美北長老會)(大南門)
裨文女中(美國女公會)老西門方斜路
麥倫中學 Merst College(英國倫敦會)(虹口兆豐路690號)
惠中中學 Grace School(徐家匯路)(安息浸禮會)
徐匯公學(天 主教耶穌會)College of St. Ignace(徐家匯)
聖方濟中學
金科中學
啟明女中
善導女中
光 啟初中
達義初中
[編輯] 蘇州
東吳大學附中(美國衛理公會)(天賜庄)
景海女師 Laura Haygood Memorial School for women(美國衛理公會)(天賜庄)
晏成中學 Yates Academy(美南浸信會)(謝衙前)
慧靈女中 Weiling Girl』s School(美南浸信會)(謝衙前)
桃塢中學 (美國聖公會)(桃花塢)
萃英中學 Vincent Miller Academy(美北長老會)(閶門外義慈巷)
有原中學(天主 教)(東北街)
[編輯] 南京
金陵大學附屬中學 Nanking University Middle School(衛理公會、美北長老會、基督會)(干河沿)
中華中學(美國基督會)(基督會)(中華路)
匯文女中 Wei Wen Girls』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中山路)
明德女中 Mindeh Girls』 School(美北長老會)(莫愁路)
弘 光中學(天主教)
鎮江
崇實女中Olivet Memorial Girls』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風車山
[編 輯] 揚州
美漢中學(美國聖公會)便宜門
震旦中學(天主教)
[編輯] 無錫
輔仁中學(美國聖公會)
[編 輯] 徐州
培義中學(美南長老會)
[編輯] 杭州
之江大學附中
弘道女中Hangchow Union Girls』 School(美北長老會、美南長老會)(學士路)
馮氏女中(英國聖公會)
蕙蘭中學Hangchow Wayland Academy(美北浸禮會)(東街路)
惠興中學
庭筠中學
[編輯] 寧波
浙東中學 Ningpo Middle School for Boys(循道公會、美北長老會、美北浸禮會)(江北岸泗洲塘)
甬江女中 Riverside Girls』 Academy(美北長老會、美北浸禮會)(艦船街)
三一中學 Trinity College(英國聖公會)(廣仁街)
[編 輯] 湖州
東吳大學吳興附中
湖郡女中
[編輯] 嘉興
秀州中學 Kashing High School(美南長老會)(城內項家漾)
[編輯] 紹興
越光中學
[編輯] 福州
鶴齡英華中學(美 國衛理公會)(倉前山)
華南女大附中(美國衛理公會)(倉前山)
毓英女子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格致中學(美國公理會)
私 立文山女中(美國公理會)(鋪前頂小橋路)
陶淑女中Doweuk Girls』 School(英國聖公會)(倉前山嶺後)
三一中學 Trinity College(英國聖公會)(倉前山公園路)
尋珍女子初中(英國聖公會)(倉前山)
揚光中學(天主教)
廈 門
英華中學(英國長老會)
懷仁女子初中 Hoaijin Girls』 School(英國長老會)(鼓浪嶼)
毓德女中 Loktek Girls』 School(美國歸正會)(鼓浪嶼東山頂)
[編輯] 莆田
哲理中學(美國衛理公會)
咸 益女子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編輯] 南平
劍津中學(美國衛理公會)
[編輯] 邵武
漢美中學(美國 公理會)
[編輯] 泉州
培元中學(英國長老會)
培英女中 Pui Ying Middle School for Girls(英國長老會)
[編輯] 漳州
尋源中學 Talmadge College(美國歸正會)(芝山)
進德女 中(倫敦會)
崇正初中(天主教)
[編輯] 福清
融美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明義毓貞聯合初中(美國衛理公 會)
[編輯] 古田
超古毓馨聯合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史縈伯初中(英國聖公會)
[編輯] 閩清
天 儒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毓真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仙游
慕范陶德聯合中學(美國衛理公會)
[編輯] 平潭
嵐華初中(美國衛理公會)
[編輯] 長樂
培青初中(公理會)
[編輯] 永泰
同仁初中 (公理會)
[編輯] 同安
啟悟初中(歸正會)
[編輯] 惠安
時代初中(倫敦會)
[編 輯] 建甌
培漢初中(英國聖公會)
[編輯] 永春
崇賢中學(英國長老會)
[編輯] 龍岩
培 德女子初中(歸正會)
[編輯] 長汀
中西初中(倫敦會)
亞盛頓女子初中(倫敦會)
[編輯] 廣州
真 光女中 True Light Middle School for Girls(美北長老會)(白鶴洞)
培英中學(美北長老會)(白鶴洞)
培 正中學 Pui Ching Middle School(美南浸信會)(東山)
培道女中 Pui To Middle School(美南浸信會)(東山廟前直街)
美華中學(美國公理會)
協和女師 Union Normal School for Women(美國公理會)(西村)
[編輯] 佛山
華英中學 Wa Wing Middle School(循道公會)
[編 輯] 濟南
齊魯中學(濟美中學、翰美女中合並)(美北長老會)(東關華美街)
黎明中學
[編輯] 濰坊
廣文中 學 Hwanghsien Boys』 Middle School(美北長老會)東關樂道院
[編輯] 周村(淄博)
光被中學
[編輯] 青島
禮賢中學
聖功中學
[編輯] 即墨
信義中學
[編輯] 煙台
益文商專 Yih Wen Commercial College(美北長老會)(毓璜頂)
天津
天津匯文中學(美 國衛理公會)(南關)
天津中西女中(美國衛理公會)南開區南門外大街257號
新學中學 倫敦會(天津法租界海大道)
究真中 學(公理會)
法漢中學(天主教聖母文學會)老西開(和平區西寧道10號)
工商學院附中(天主教法國耶穌會)(馬場道143號)
西 開中學(聖母文學會)西寧道17號 西開總堂
聖功女中(聖母無染原罪會修女)。(馬場道125號)。
聖路易學堂(外僑子弟學校,聖母 文學會)營口道今濱江醫院地址。
聖若瑟女校(外僑子弟學校,方濟各後學聖母傳教修女會)山西路
[編輯] 北京
貝滿女 中 Birdgman Girls』 School(美國公理會)(燈市口佟府夾道)
育英中學 Yu Ying Boys』 School(美國公理會)燈市口
匯文中學 Mary Porter Gamewell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崇文門內船板胡同)
慕 貞女中 Muchen Methodist Middle School for Girls(美國衛理公會)(崇文門內孝順胡同)
崇慈女中 (美北長老會)(交道口)
崇實中學(美北長老會)(交道口)
篤志女中(聖公會),石駙馬大街
崇德中學(聖公會),絨線胡同
潞河中學(美國公理會)(通州)
輔仁大學附中(天主教)
輔仁大學女中(天主教)
培根女校(天主教)
培 華女中
崇貞學園
[編輯] 蕪湖
廣益中學 St. Lioba』s School(美國聖公會)(獅子山[男中部];
培德女中(美國聖公會)(石橋港)
萃文中學(來復會、基督會)(鳳凰山)
內思中學(天主教)
[編輯] 安慶
聖保羅中學 St. Paul』s Middle School(美國聖公會)二郎巷
[編輯] 宿州
啟秀中學(美 北長老會)
[編輯] 九江
同文中學 William Nast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
儒勵女中 Rulsion High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庾亮南路15號)
[編輯] 南昌
豫章中學(美國衛理公會)
葆 靈女中 Baldwin Girls'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陽明路)
[編輯] 武漢
文華書院(美國聖公會)(武 昌)
博文中學(英國循道會)(武昌)
博學中學 Griffith John Middle School(倫敦會)(漢口)
[編 輯] 長沙
雅禮中學 Yali Middle School(雅禮會,Yale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北門外)
福湘女中 Fu Siang Girls』 School(北門外長春巷)
[編輯] 成都
華 美女中 Amen Girls』 High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陝西街
協合女師 Union Normal School for Women(加拿大美道會、美浸禮會)(干槐樹街)
華英女中(加拿大美道會)
[編輯] 重慶
求精中學(美國衛理公 會)(曾家岩)
淑德女中 Methodist Girls』 School(美國衛理公會)
廣益中學(英國公誼會)(南岸文峰塔下)
[編輯] 山西太谷
銘賢中學 Oberlin Shansi Memorial School(美國公理會)(城東楊家莊)
中國教會學校列表 小學
小學(初等學堂)
[編輯] 上海
薩坡賽小學(Ecole Primaire Chapsal)(重慶南路100號)
喇格納小學(Ecole Primaire de Lagrené)(濟南路)
[編 輯] 天津
若瑟小學(天主教若瑟會)和平區西寧道寶雞道 西開教堂
益世小學 西開總堂
法漢小學 和平區西寧道 聖母文學會
益 世小學(天主教味增爵會)紅橋區西於庄教堂
振聲小學 南開區富辛庄教堂 原名我華小學
謙德小學 河西區謙德庄 三德里教堂
益 民小學 河西區小劉庄教堂
鳴遠小學 河東區新開路教堂
誠正小學(望海樓教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
貞淑小學(聖母文學會)河北 區醫院路 望海樓教堂 1951年並入法漢中學,改稱新華中學
宏育小學 河西區小劉庄經堂後街 賀家口教堂,1928年定名誠正小學分校。1951年更名天津私立育宏小學
培德小學 和平區紫竹林教堂內 紫竹林教堂
西開小學 和平區西寧道 西開教堂 天主教味增爵會
聖功小學 和平區濱江道 西開總堂 校長為德玉珍,今濱江道小學。
E. 泉州孔子廟的資料
泉州府文廟,亦稱「泉州孔廟」,唐時,為「魯司寇廟」,在衙城右,宋太平興國之年( 976 )郡守喬維岳始遷崇陽門外之東南,即今址。紹興七年( 1138 )守劉羽重建左學右廟,增舊基二尺,中為先師殿,前為東西廡學,明倫堂,殿堂之南各有方池,泮橋,現明倫堂前有清末大成門。
1921 年在泉州府文廟創辦「平民小學」,捐資者李功藏, 1930 年為梁披雲老先生創辦的五校之一,請知名人士黃卓雲先生任校長。
1905 年吳增等人辦泉州公立中學堂。 1927 年泉州特委在此成立(中共)同時成立晉江縣總工會。 1933 年辦泉州國術總館。民國十五年 12 月北伐軍設興泉州政治監察署。 1937 年辦「晉江保長訓練班」、「晉江壯丁基幹隊訓練班」。
1945 年間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轟炸一枚炸彈於大成殿左,大約 20 平方米左右,後依舊修復。
民國期間明倫堂為國民堂的堂部。
臨解放時,尊經閣(則魁星樓)為古籍圖書館。被國民堂三二五師部隊占駐軍隊,用木板隔成營房。
1950 年 8 月在泉州文廟設「福建省總工會籌委會」、「辦事處」。
1950 年原平民小學改為公立小學,東西兩廡為小學課室。
1950 年至 1970 年,大成殿被佔用為糧庫。 1972 年東廡被人民小學用作教室。
1955 年改為第二中心小學。
1958 年,在明倫堂碎為圖書館等單位,並辦「收租院」展覽館等。 1992 年辦「茶一館」後倒閉。
1981 年改為泉州青少年宮。
1998 年維修孔廟兩廡與大成殿。
1985 年泉州糧庫搬出。大成殿全面修繕,包括治理白螞蟻。同時糧倉倉庫於年初全部搬出,由市博物館創辦孔廟陳列館。
1998 年,由市政府與青少年宮協商好,全部搬出孔廟。
1999 年由陳慶元先生捐資七萬元塑孔子神象,同時捐獻銅鼎一大件。
自宋至今,先後就有十九次的修繕,工作包括防治白螞蟻。
2000 年 12 月由泉州市政府拆除中菜市場。
2001 年,由市文管會申報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12月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正式成立。
2003 年建牌坊式廟門,整治「洙泗橋」,以通巽流,留有欞星門清代遺址和「夫子泉井」遺址,同時修建「蔡清祠」、「庄際昌狀元祠」、「李先生祠」等。
2003 年由市政府整治大成門外廣場,修復鄉賢祠,建廟門,建名人館和古教育陳列。
2004年12月22日博物館遷往新館,文廟管理處正式接管文廟主體建築。2004年12月23日對文廟泮池、學池進行清淤,清理池底、維修池畔、修繕泮橋。2005年1月從蘇州引進一套較為完整的模擬仿古編鍾、編馨和祭孔禮器、樂器、祭器
F. 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學的師資隊伍
歷屆領導
1971年月------1974年6月 校長:李榮中
1974年6月------1978年6月 校長:李森 書記:劉敬東
1978年6月------1982年6月 校長:張宗賢 書記:費淑英(女)
1982年6月------1986年6月 校長:孫必國 書記:張宗賢
1986年6月------1987年6月 校長:徐遠柏 書記:孫必國
1987年6月-----1990年10月 校長:李興順 書記:李星平
1990年10月-----1991年2月 校長:王祖雄 書記:李星平
1991年2月------1992年6月 校長:張勛堂 書記:李星平
1992年6月------1997年1月 校長:彭翔華 書記:李星平
1997年1月------1998年6月校長:彭翔華 書記:胡波
1998年6月------2000年4月 校長:胡波 書記:彭翔華
2000年4月-----2006年11月 校長:胥宗宜 書記:彭翔華
2006年12月--至今 校長:胥宗宜 書記:彭翔華
名師風采
祁桂發
二十四中支教教師祁桂發
「在農村學校工作和生活的日日夜夜,對我觸動最大的,是農村教師在艱苦環境中的敬業精神。」8月16日,市二十四中支教教師祁桂發回憶起剛剛結束的一年支教生活,深有感觸地對記者如是說。
2006年秋季學期,祁桂發作為城區支教教師走進夷陵區鴉雀嶺鎮新場初中,該校是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湖北省項目學校。祁桂發說,一年支教生活有付出的艱辛,更有收獲的喜悅。
新挑戰帶來新收獲
祁桂發沒想到一開始就遇到了挑戰。他原本是化學教師,但來到新場初中後,學校分配給他的教學任務卻是七年級生物。沒有生物教學經驗的祁桂發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接受教學任務的當天,他趕回城區,找生物教師借了一堆資料,連夜學習,趕緊備課。
開學了,經過精心准備的祁桂發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吸引著這些農村的孩子們。學生們在自己動手實驗,觀察和思考中,不僅知識記得牢,而且學習興趣大增。很快,學生們喜歡上了祁桂發的教學。一次,學校因教研活動佔用了一節生物課,事後學生們強烈要求把這節被沖掉的課還給他們,祁桂發只好利用業余時間給他們補上了一節課。一年之後,祁桂發所帶的生物學科在夷陵區期末統考中名列全區第二名。
一張工資表引發的觸動
去年9月底,一張請教師們核對的教師工資表張貼在教師辦公室前的小黑板上,初來乍到的祁桂發也湊過去一看,出乎意料的是,即使校長和工齡近40年的老教師,工資竟比祁桂發這個支教的青年教師的工資還低。
新場初中學生幾乎全部在學校寄宿。老師們每天要上早、晚自習,班主任則早、中、晚要檢查學生情況,值班老師更是一大早就要督促學生起床,進行早鍛煉,維持就餐秩序,夜晚住在值班室,深夜還要巡查。一些教師住在校外,距家十幾公里,他們也要早早趕到學校上早自習,午餐後就在辦公室里備課、批改作業。累了,就趴在辦公桌上睡一會兒。晚自習後,有的老師才披星戴月的趕回家。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報酬不高,而對工作有絲毫懈怠。
一天凌晨兩點半鍾,祁桂發去上廁所,見劉峰松老師還在學校查夜......祁桂發說,那一刻,他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一年支教工作,一定要認真干。
細節育人,學生們不再出口成「臟」
初到新場初中時,祁桂發發現學生出口成「臟」。針對這一現象,祁桂發在完成教學任務後,常常留下5分鍾時間給學生講一些文明用語方面的知識,結果很受歡迎,學生們紛紛要求以後多講些相關知識。一段時間後,有老師說:「這屆七年級學生素質比八九年級的學生還要高,不管在校內校外都會主動向我問好。」其他老師也有同感。祁桂發聽後,暗自高興。
他十分細心地關注著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並從一些細節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
有一次晚自習,學生在教室里被外面焚燒塑料垃圾產生的煙嗆得不停地咳嗽,祁桂發帶領幾個八年級的學生提水去滅火。為了讓學生明白這樣做的危害,他提前上了「空氣質量與健康」這個課題,讓同學們透過照射到教室里的陽光看空氣中的塵埃,感受空氣的污染。同學們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再也不能在校園焚燒塑料垃了,不能隨地吐痰,而且再也不能在教室里瘋打了!」
這里的學生們,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城裡來的年輕教師。祁桂發在球賽中受傷了,同學們見他吃力的樣子,下課後搶著幫他把備課本送回辦公室。許多學生帶來了家裡產的蜜橘、臍橙,悄悄地放在他的宿舍門口。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結束了,祁桂發說:「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在農村學校,我得到了一種在城區不可能感受到的全新體驗。這一年艱苦而充實的支教生活體驗,將成為我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我又回到了城區,但我仍與新場初中的孩子們和老師們保持著密切聯系。
鄭琦
鄉村教師的楷模——鄭琦
春風,吹拂著國旗。4月25日上午,當陽市廟前鎮中心小學例行的升國旗儀式正在舉行。
校外輔導員鄭琦對學生做主題講話:「你們要會學習、會生活……」胸前飄揚的紅領巾,已伴隨了鄭琦大半輩子,從少年到白頭……
偏遠的鄉村學校,平凡的崗位,他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1958年8月,18歲的鄭琦主動申請來到最偏僻的陳院鄉王家塝小學任教。全校20多名學生,四個年級,只有他一個老師。在這里,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努力向山區孩子播灑知識的陽光雨露。
1979年9月,他歷經坎坷後落實政策恢復工作。第二年被調到井崗小學。住一間窄小的平房,陰暗潮濕,離家八九公里,來往不便,一家老小全靠妻子照料。他在這村小學堅守到退休,整整20年!
每天,鄭琦總是最早起床,打掃校園,備課、研究少先隊的工作……「周末回家換洗衣服,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學校,工作一忙經常不回家。他把學校看得比家裡重要。」老伴李應香說。
鄭琦長期教語文課和當班主任,他克服各種困難,編寫刻印復習資料,自製教具,不斷探索適宜山村孩子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在20多所學校的公開課競賽中,鄭琦的課是最受歡迎的課之一。同事說:「他帶的班級在統考中常常是前三名。」
東門小學青年教師楊靜談起自己的啟蒙老師,滿懷感佩之情:「他堅持普通話教學,還教全校的音樂課。他是學校的少先隊輔導員,經常開展夏令營、義務投遞、文藝演出等活動。我們在這里受到的教育一點不比城裡孩子差。」
教學樓前過去天晴一層灰、下雨一團泥。鄭琦就領著學生搬來磚塊,背來河沙,一連幹了幾個月,將泥巴地改造成磚面操場和道路。校園常年花木蔥蘢,老師、村民都說,學校里一草一木,哪一棵沒有經過鄭老師的手呢?
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熱愛,鄭琦在鄉村小學創造了突出的成績。1984年,鄭琦被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金子在哪裡都閃光!
家訪路上,湍流河水中,他對學生傾注了無限關愛
井崗小學旁邊有一條瓦家河,河對岸住著20多個學生。沒有橋,學生只能踩著河中的石頭過河。每逢冬天和雨天漲水,就有學生曠課。鄭琦向學校建議:學生放學老師要護送,並主動承擔送河對岸學生的任務。從此,不論是暴雨傾盆,還是冰雪封河,他總是毫不猶豫地褲腿一挽,背著學生趟河。二十幾個學生背過去,1米65左右身高的他已是一身汗水。
鄭琦背送孩子們的行動感動了村民,1983年冬,村裡籌資在瓦家河上架了一座簡易橋。誰料到不久一場洪水將橋沖垮了。鄭琦再次承擔了背孩子過河的任務。直到當地公路改造修起了一座新橋,他才停止這個承擔了10多年的義務。
一個大雪天早上,鄭琦發現施衛國沒來上學,馬上來到施家。原來,小衛國的腳凍傷了。他對衛國父親說:「凍傷的腳一兩天好不了,雪一兩天也停不了,不上學怎麼行?我背他去,明天起,你送他到校,我送他回家。」當即就冒雪把孩子背到了學校。
即使退休了,發現誰家孩子沒上學,他都要過問。井崗小學校長程志勇介紹,鄭琦每學期都要幫助10多名孩子重返課堂。學校周圍的鄉村道路上,常年有他家訪勸學的身影。
鄭琦對孩子們的呵護與關愛,不僅是心血汗水,更是前途命運。
1963年4月,鄭琦在漳河小學任教時,校方錯誤地處分一名學生。鄭琦認為處分不符合有關規定,公開反對,卻被認為對抗學校領導被迫停職檢討。1964年10月,他因此事被開除公職。直到15年後才平反冤案。回首往事,他說:「為了學生的合法權益,老師應該挺身而出,我不後悔!」
鄭琦在井崗小學任教20年,一直有學生住在他身邊,短則一兩周,長則三四年。這些孩子,或因殘疾、或是孤兒、或是特別調皮。帶他們,要輔導功課,要調教性格,還要管生活,從微薄的工資中擠出錢來資助學生……他那間充滿愛心的小屋,溫暖了多少孤獨和受傷的幼小心靈!
有人問他:「你不嫌麻煩?」「這有什麼,就像帶自己的孩子。」他的回答那麼真誠。
什麼是對弱勢學生的教育關懷?人們在鄭琦身上得到了答案。
幾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做好事,他播撒文明的種子,以文化人
在井崗小學,鄭琦一直擔任少先隊輔導員。他組建了「紅領巾義務投遞站」,年投遞信件報刊2萬余件。當他看到農村的孩子放學後沒有一個好的活動陣地時,又倡導建起了9個校外「少年之家」,使孩子們又有了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場所。每年「六一」,他都要在學校組織文藝活動,請附近村民看演出。每年春節,他組織孩子們打蓮響、采蓮船、舞龍燈,自編弘揚文明新風的唱詞,走村串戶拜年。每年植樹節,他還帶領學生在學校周圍種樹。井崗村裡的樹種在他手上換了4茬。至今村道兩旁交相掩映的水杉、刺槐,仍是鄭琦和學生留下的綠陰。「他年年都是這樣,工作紅紅火火的,做的好事數不清。」「他給青少年,給村裡各方面帶來的好影響誰都比不上。」談起鄭老師,相識相知了20多年的原井崗村支部書記張希珍和村委會主任翁明忠都無比欽佩。
17歲少年雨禾因父母離異,無人管束,曾因偷竊電線受到公安機關處罰,夥伴們不理他,人稱「狗都嫌」。鄭琦不嫌,將他接到家中,為他買來生活用品,教育他:「違法的事千萬不能做!」「一定要走正路。」見鄭琦這樣關心自己,雨禾深受感動。鄭琦趁熱打鐵,和他一起開墾他家門前的空地種菜,鼓勵他靠雙手自食其力。在鄭琦的幫助教育下,雨禾轉變了,一個步入犯罪邊緣的少年返回了正道。
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在一個鄉村知識分子默默耕耘的背後,是一片成長的文明新苗。
養老的庭院,成了孩子們課外的樂園,他退休而不退責,秋光映綠一片春色
鄭琦家院門上有一副對聯:「晚霞映紅下一代,秋光照綠一片春」。
1998年秋,還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鄭琦,對著一張珍藏了十幾年的老照片沉思。那是1984年他被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時的合影。他忘不了時任團中央領導的胡錦濤同志的囑托:你們從事的紅領巾事業是太陽底下最美好的事業,關心培養教育祖國下一代的重任就落在了你們的肩上。
當年的誓言———把終生獻給黨的教育事業和紅領巾事業———敲擊著他的心房,他夜不能寐。
他和老伴商量妥當,在井崗小學附近的桐樹埡村買下一幢農舍,對房子和庭院改造後,1999年5月搬了過來。「鄭老師搬來了!」很快,他家成了孩子們常光顧的地方。2000年4月,「井崗小學校外輔導站」的牌子掛了起來。
秋天,鄭琦正式退休,一心撲在輔導站的建設上。添置書籍報刊,設立了閱覽室。又拉著老伴,一鋤一鋤地挖,搬走了100多立方米的土石,在房子周邊平整出了近800平方米的場地,建起了花園、菜園,架起了鞦韆、爬桿、乒乓球台等。從此,這里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每到放學和節假日,孩子們就來這里唱歌、跳舞、看報、養花、打球、學藝……
幾本發黃的《輔導站工作日誌》里記著他的辛勤足跡:「教唱《走進新時代》」、「請農技員周勇講農業技術課」、「交警中隊周警官上交通法規課」、「走訪抗暴英雄之家」……
為了建好輔導站,鄭琦先後投入5萬多元,至今還有近萬元借款沒有還清。
在鄭琦的全心投入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輔導站越辦越紅火,如今已發展成為「桐樹埡青少年活動中心」、「當陽市文化科技中心戶」等。4年多來,到這里參加活動的未成年人達1.5萬多人次。
他還受聘擔任著井崗小學、廟前小學、壩陵小學、煙集中學的校外輔導員。他騎著自行車常年奔波在這些學校進行輔導、開座談會、做報告……
關心和教育未成年人,這崇高的事業繼續在他心中激情燃燒!
G. 靖江市第一中學的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歷任校長一覽表時間 校名 校長 校址 備注 1926夏---1927春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1 .陳汝任 孔廟內 1927春---1927夏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陳汝任 魁星閣旁 1927夏---1928夏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2 .黃紹轍 魁星閣旁 1928夏---1937冬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3 .陳景喬 魁星閣旁 1932.2縣立女子師范並入,1934.8停辦。 1939---1940 私立西城學塾 4 .姚興之 朝陽殿南 1938夏—1945年初,盛逸白在安樂橋、張家六圩、大八圩、普濟庵、經綸庵、商家垈先後輾轉創辦私立蘇北中學,後並入縣初中。 1940---1941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5 .陸灼然 魁星閣旁 1941---1942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6 .黃鐵民 魁星閣旁 1942---1944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7 .嚴維新 魁星閣旁 1942年曾增設高中班。 1944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8 .熊醒之 魁星閣旁 1944---1945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9 .陳賓之 魁星閣旁 1945春辦師資訓練班,1945.8停辦。 1945.8---1946.3 靖江縣第二中學 10 .劉拜山 魁星閣旁
三義庵 1945.8私立勵德中學並入,1946.3部分師生隨劉拜山轉移至靖西三義庵堅持到年底。 1946.3---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11 .盛逸白 魁星閣旁 1946.?---1946.12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12 .陳景喬 魁星閣旁 其間一度由教務主任陳勖達代理校長。1946.9設簡易師范班,1946.9盛逸白在朝陽殿恢復私立蘇北中學,後均並入縣初中。 1947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13 .黃紹轍 魁星閣旁 1947冬---1949.1 靖江縣立初級中學 14 .劉亞鍾 魁星閣旁 1949.1---1950.7 蘇北靖江聯合中學 15 .劉拜山 魁星閣旁 與靖江中學、靖江師范、私立蘇北中學合並,設本部(魁星閣旁)、分部(西門外朝陽殿)和生祠分校(1951.10獨立)。1949.9增設季市分部,12月獨立。 1950.7---1951.10
1951.10---1952.8 蘇北靖江聯合中學
蘇北靖江初級中學 16 .何健民 魁星閣旁 1952.8---1956.8
1956.9---1957.8 靖江縣初級中學
靖江縣中學 17 .范挹清 魁星閣旁 1956.9在靖城東門外增設高中班,1957.8高中部獨立建校。 1957.9---1958.8 靖江縣初級中學 18 .韓超 魁星閣旁 1958.8---1962.8 靖江縣初級中學 19 .陸爾銓 魁星閣旁 副校長主持工作,1958.9分出孤山、越江兩所初中,1961.10分出柏木初中。 1962.8---1963.8 靖江縣初級中學 20 .陳振坤 魁星閣旁 副校長主持工作,1962.民辦紅旗初中並入。 1963.8---1968.8 靖江縣初級中學 21 .丁輝南 魁星閣旁 其中1966—1968文革初期處於停頓狀態。 1968.8---1972.8 靖江縣初級中學 22 .陳四綱 魁星閣旁 時稱校長為「革委會主任」。 1972.8---1976.8
1976.9---1981.8 靖江縣初級中學
靖江縣靖城中學 23 .樊明義 魁星閣旁 1972---1978之間稱校長為「革委會主任」。
1976夏增設高中班。 1981.8---1985.2 靖江縣靖城中學 24 .蔣南卿 魁星閣旁 1985.2---1986.10 靖江縣靖城中學 25 .林金祚 魁星閣旁 1986.10---1987.9 靖江縣靖城中學 26 .朱炳煜 魁星閣旁 副校長主持工作。 1987.9---1991.9 靖江縣靖城中學 27 .貝齊康 魁星閣旁 1991.9---1993.9
1993.9---2002.6
2002.6---2003.9 靖江縣靖城中學
靖江市靖城中學
靖江市第一中學 28 .陸玉平 魁星閣旁 2003.9---2010.7 靖江市第一中學 29 .李興 魁星閣旁 2010.8初高中分離。初中部留原址,用舊名靖城中學。 2010.8---- 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30 .張志堅 孤山南麓
城北園區 2010.8高中部遷入城北全新校區,更名為「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參考資料:
H. 鄉村教師 閱讀答案
鄉村教師 山中石
「這恐怕不行。杜老師,你知道這幾年為啥老師到咱們鄉嗎?不是教育局不分配老師,教育局每年都分配老師到咱們鄉,可是人家嫌咱們虎頭峪窮,不願意來!」馬鄉長說。
「咱們窮出名了!留不住舊老師,招不來新老師,這可咋辦?」老校長說。
「誰讓咱們窮呢?」馬鄉長嘆著氣說:「實在沒有辦法,再招幾名代課教師吧。」
「代課教師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以後再有老師調走又該怎麼辦?再說了,新招的老師教學質量沒有保障——」老校長一肚子的牢騷。
「沒辦法,只要咱們窮,這個問題永遠存在,只有咱們不窮了,這些問題全都解決了——窮,歸根結底就是窮,這不是教育問題,這是一個經濟問題。」馬鄉長說。虎頭峪是個窮鄉鎮,工業產值幾乎為零,方圓幾十里的土地上見不到一個大煙囪,土地貧瘠,農業收入並不可觀,人們的生活相當貧困,作為一鄉之長,他怎能沒有壓力?馬鄉長說:「杜老師,你說,咱們虎頭峪為什麼這么窮呢?」
虎頭峪中學招代課老師的消息一傳出來,前來報名的人就絡繹不絕,短短一周的時間里報名人數就超過了二百個。雖然教師工資低,但是在這深山溝里沒有其他工作崗位,即使更低的工資也有人干——僧多粥少,再稀的粥也得喝,很顯然,許多人並不是熱愛教育而要當老師,為的僅僅是養家糊口。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鄉政府組織應考者在虎頭峪中學里參加了考試。在這二百多名應考者中,有一位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高高的個子,白凈臉膛,胖瘦適宜,衣著得體。這個姑娘就是陳靜,如今她已經二十歲了,長成一個落落大方的姑娘。
三年來,陳靜打工掙錢補貼家裡,家裡的境況有了些許改變,最近她積攢夠了為母親治療眼疾的錢,這次她專程回來為母親治病。回到家裡,她無意中得到虎頭峪中學招代課老師的消息,這觸動了她的心弦,她想:如果我當上了老師,就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並且還有機會走近林老師。在過去的一年裡,陳靜曾給林志寫過三封信,可是卻沒有收到一封回信,她以為林志不喜歡自己,因此她已經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不過,心底的那份感情總是欲罷不能,只要一提到「老師」兩個字,她總能想到林志。
時光一晃三年過去,二十世紀還剩下最後幾個年份,嶄新的二十一世紀就要到來了。
這個時候,中國步入了改革發展的快車道,整個國家天天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沂蒙山還是那個沂蒙山,它依然被封存在大山裡面,人們的生活狀況毫無改變,相反,由於物價上漲使得山裡人相對更加貧窮了。
社會分配從來就不傾向於農民,物價象洪水一樣上漲,就象在在洪水中受災最嚴重的往往是農民一樣,物價上漲帶給農民艱辛也是最多的。高利潤的產品往往是科技含量高的產品,農民種的糧食沒有多少科技含品,利潤最低,化肥、種子、農葯……所有的生產資料都漲價,可是糧食卻不漲價。因而,無論農民買進生產資料、賣出糧食作物都賺不到便宜,在這個雙向吃虧買賣中,農民們越來越貧困。
農民的情況就是這樣,鄉村教師的情況又能好到哪裡去?雖然在填寫表格時,老師們要在「身份」一欄里填上「幹部」,要在「戶口」一欄里填上「城鎮」,但是,這些城鎮戶口的幹部,即不生活在城鎮,又沒有幹部的模樣,他們並不能從農業中脫離出來,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是兼職農民。此時,老師已經「窮的發腥了」——這是一位老師對自己生活狀況的評價。最近幾年,教師工資也作過調整,可是只在檔案上改動了數字,真正拿到手的還是原來那麼多。看看老師們的工資單吧:基本工資120元,書刊費10元,交通費5元,取暖費10元……以取暖費而言,此時的煤價200元一噸,10元錢能買多少煤,何以保障一個冬季取暖;再以書刊費來說,一本書籍動輒就要二三十多元,誰有閑錢買書?不吃飯了!
憑什麼不漲工資?為什麼不按檔案工資執行?老師們也有牢騷。可是牢騷滿腹沒有用,老黃歷上的工資標准依然還在執行,老師們就得憑借這樣的工資養家糊口,套用《紅樓夢》中的話說「這日子真真是沒法過了」。
中國人歷來尊師重教,至少口號是這樣喊的,「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都是對教師的光榮稱謂。試問:有幾類職業前面可以加上「人民」二字?又有哪類工程師比「靈魂的工程師」偉大?稱謂只是稱謂,誰也不能依靠花里胡哨的高帽子維持生計,正在從事著這項偉大職業的人們差一點窮掉了鼻子。私下裡卻有人這樣稱呼老師——比農民工略強的人民教師,不知道老師和農民工有多少可比性,不過,這貼切地反映了老師的生活狀態。
在農村,教師是最高學歷擁有者,他們有知識,對事情的查覺更敏捷、更迅速,山外一天天富裕起來,老師敏感地查覺到了。在社會分配中,個人收入與個人知識水平大體成正比例,然而,教師的財富與知識並不成比例。 倘若他們不懂得這一切也罷了,可是他們偏偏懂得這一切,這又在精神上增加了一重煎熬。空有知識,不能創造財富,於是,他們就要自問「我有知識,憑什麼要受窮?」這就難怪有些老師把這份職業比作「雞脅」了,「雞脅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份職業畢竟是十年寒窗苦讀得來的,舍棄?卻又不捨得;不舍棄呢?實在太窮了。
同樣的貧窮,對於農民來說只是物質上匱乏,對於教師而言,不僅是物質的匱乏,還有精神上的煎熬。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挖掘墳墓,人們的道德觀念發生變化,金錢演化成道德標准,只要有錢就能得到社會的尊重,貧窮不被人們看的起。在這種情形之下,老師們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貧困日趨加重。
靜很會打點生活,每當林志把微薄的工資交到她手上,她就謀劃著怎麼使用這些錢,她要用有限的錢把生活調理的有聲有色。另外,她養著雞,養著豬,這都可以換錢補貼家用。她用自己的勤勞和節儉換來全家的幸福。家裡有一點積蓄,那都是省吃儉用擠出來的。陳靜就是這樣勤儉持家、任勞任怨,林志常常被她感動著,作為丈夫,自己不能賺更多的錢改變生活,卻要讓妻子如此操心勞碌,他覺得愧疚。家裡的生活一天天窮困,林志心中不甘
想到這些,林志心裡亂極了,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沒有。他所能做到的就是要好好地愛妻子,好好地愛這個家。煩惱揮之不去,他克服自己不去想它,於是找出魚網下河捕魚——
「娘,闌尾炎是小病,動了手術兩三天就好了,你更不用擔心錢,沒有錢我想辦法。」林志把母親從窗檯上抱了下來,眼淚滾滾地流淌下來——堂堂一個七尺男兒,上不能建功立業,下不能養家糊口,因為家裡窮差一點枉送母親的性命。想想這一切,林志的心中一陣陣酸澀。
就憑林志的收入,家裡沒有什麼大事還好,可是誰家沒有點別的事情呢?林母醫好病後,林家就欠下外債。這不僅僅是一筆經濟債,在林志心裡這是一筆心債——回到家裡以後,林志沒有心思教書了,一門心思想辦法掙錢。母親住院時,林志在報上看到一則招聘啟示,市裡的一家大型貴族學校招聘老師,於是他就去應聘了。
「老師們的日子不好過,年輕人也應該出去接受鍛煉,可是——」老校長欲言又止,虎頭峪中學缺少老師,老校長多麼想讓林志留下來啊,可是挽留的話卻說不出口,貴族學校的工資是虎頭峪中學工資的好多倍,那足以改變林志的生活,他有什麼理由阻擋一個人追求幸福的生活呢?停頓了一下,老校長意味深長地說:「下定決心要走了?」
「下決心了。」林志默默地點點頭。老校長說話中間停頓了一下,雖然並沒有說出「可是」之後的話,但是林志已經明白老校長的意思。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私立學校以驚人的速度在我國的大小城市發展起來,私立學校的興建數量之多,興建速度之快,都是令人詫異的,彷彿一夜間某某私立學校就矗立在了某某城市。澳園學校是私立學校的一個典範,這校舍高檔、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建校之初,一位重要的國家領導人曾到學校造訪,這使得澳園學校聲名雀起。(不過,不久的將來,這次造訪就有了諷刺意味,這位國家領導人的頭像成了學校招生宣傳的招牌——國家領導人作廣告,在中國這也許是始無前例的。)
通過工程項目獲取個人利益,這是領導幹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撈錢方式,**問題——難啊!引用一位前國家領導人話說「中國是人口大國,貪污**自然就多嘛。」面對「村村通公路」這個大工程,許多幹部想從中撈錢,村長姜自忠也不例外。肥肉到了嘴邊,姜自忠垂涎欲滴,然而工程款由上級管,他根本聞不上腥。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姜自忠不甘心,前幾天他把施工隊長請到家裡喝酒,想通過他轉包一些零活,隊長答應他了,今天姜自忠來找隊長商談具體的細節。
九月十日教師節,這已是我國的第十五個教師節了。平時極少有媒體關注平凡的老師們,教師節臨近的幾天,報紙、電視鋪天蓋地都是慶祝教師節的消息,「尊師重教」的口號在這幾天喊的最為響亮。
節日的熱鬧程度與個人經濟狀況密切相關,那些把情人節、愚人節等西方洋節搞的轟轟烈烈的人們絕非貧困潦倒之輩,對於山村人們而言,即使國慶節、勞動節也並不比平常的日子特別。電視里的熱鬧不屬於鄉村老師,虎頭峪中學慶祝教師節的方式十分簡單,每位老師發了一個臉盆,又放了半天假,這就是慶祝教師節的全部內容。
英才學校是縣城裡剛成立不久的一所私立學校,這一男一女是英才學校的領導,男的是辦公室主任,女的是招生辦公室主任,他們專程過來聘請孔東啟。雖然孔東啟在這窮山僻壤之地教學,但是早已名聲在外了,他教學成績優異,所帶學科曾多次獲得全縣第一名,兩位主任「挖人才」來了。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農村老師太苦了。孔老師,到哪裡都是教學,何苦窩在大山裡呢?到我們學校對你有好處,首先是物質生活的改變,其次精神面貌的改變,整個生存質量都能改變。孔老師,想獲取新的東西往往先要放棄舊的東西——」女主任很好地發揮了自己的口才。
1978年,十八歲的孔東啟高中畢業回到家鄉,他拉過平板車,干過煤礦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一名代課老師。當時,農村教師大概可以分作三類:一類是公辦教師,吃「國庫的」,這類教師人數很少;另一類是社辦教師(民辦教師),絕大多數老師都是這一類,他們一邊教學一邊種地,既是農民又是教師;另外,還有一種代課教師,所謂代課教師,並不在教師編制之列,只是在學校缺少老師時,到學校里暫時代課。最初,孔東啟就是這樣一名代課教師。
雖然是代課教師,但是孔東啟十分珍惜這次機會,他虛心地向老教師請教,認真地備課、上課。那時候,老師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教學也不太認真,成績好不到哪兒去,由於孔東啟的努力,教學成績十分突出,幾年後他被轉為民辦教師。後來,為了解決民辦教師問題,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民辦教師通過考試轉為公辦教師,1992年,孔東啟考取了琅琊師范學校的「民師班」(師范學校專為民辦教師設立的班級),學成以後,孔東啟就成為公辦教師,吃「國庫糧」了。可是這個「國庫糧」徒有虛名,他還是脫離不了農業,還得耕地種田。
孔東啟沒有到城裡去工作,姜彩霞不高興,她對孔東啟又是一頓臭罵,這一次罵的更不象話,也不知她從哪兒學來那麼新詞,竟然罵道:「你這出爾反爾的小人,說話不算數,定下來要進城去,卻又不去了——」
「東啟,是不是認為我在封官許願牢牢地留住你?不是這樣的,東啟,你知道我的脾氣,直來直去。原來我覺得教務主任是管人的,一定要有管理手段管好大家,現在我認識到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英才學校來聘請你使我深深地認識到教學質量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合格的教務主任應該領導全校老師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從這個角度講,誰當主任比你合適呢?」老校長決定讓孔東啟當主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教務主任應該是最高級的教學骨幹,教學權威。)
「不要說辜負,我這個校長又幹了些什麼?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老師們一個個調走,看著學生們輟學,看著學校一天天不象樣子。唉!許多事情不是你我能左右的,只要咱們教好學生,咱就對得起良心。東啟,放手干吧,不要有什麼顧慮,你當上主任後就把自己的教學觀點和教學方法傳授給大家,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改變落後的教育現狀。」老校長意味深長地說。
「老校長,我盡力干吧。」孔東啟沉重地回答。他是個有想法的人,此時,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出點成績來。
兩天後,老校長在教師例會上宣布孔東啟為教導處主任。這個消息在老師中間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孔東啟的性格平和,讓他當領導,很多人不服氣。
真心換真心,你給予學生什麼,學生就會回報什麼。由於家庭和生活背景的原因,私立學校的學生比較大方,不象農村學生那樣扭捏放不開,說話做事象是小大人,很容易勾通,他們並不害怕老師。這些十歲左右的孩子,天真活潑,孩子們的世界是一個清純的世界,忘記了紛爭和紛擾,唯有童心世界最為美好,無憂無慮,無怪乎人們不能忘懷自己的童年。林志既是學生的朋友又是師長,師生關系很融洽,生活在孩子們中間,他彷彿年輕了許多。
澳園學校大禮堂里,陳校長正在向老師們作報告。陳校長是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幾十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教育教學研究,曾撰寫過多部教育專著,在國內外發表過幾十篇教育論文,並引起不小的反響。來澳園學校之前,他是某市教育局的副局長——學者型的領導,由於他不太通曉官場上的變通,做了十多年的副局長卻依然還是副局長。他的心裡始終理想,就是要建立一個「教育的理想國」,為了實現心中的教育理想,澳園學校成立後,他毅然辭去公職來到這里。一位副局長辭職當校長,許多人不理解這種做法。
林志目送著學生走遠了,「再見,再見」的聲音還在耳邊回響,就在林志轉身要離開的時候,驀然間,他發現站在不遠的楊曉晗眼裡噙著淚花,他走過去說:「真動感情了?」
「這些孩子多可愛。」楊曉晗說。在與學生相處的日子裡,她與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學生們走了,她突然覺得若有所失。如果你沒當過老師,你一定體會不到這種情感,作為一項職業,教師與其他職業不同,教師的工作感情是建立在人與人之上的,況且那是一群天真的孩子。
在某種程度上說,林志應聘到澳園學校對老師們的影響要比劉毓韜考上研究生的影響還要大。研究生不是人人都能考的,可是應聘到貴族學校就不僅是羨慕了,每位老師都可以去試一試。荀老師也躍躍欲試,可又有些顧慮:貴族學校是私立的,到貴族學校就丟了「鐵飯碗」,萬一學校倒閉,個人就失業了。在公立學校不會有這種後顧之憂,無論什麼時候總不會丟了工作。不過,貴族學校的高工資總是個誘惑,今天見到林志,荀老師見林志衣著和精神面貌全變了,這觸動了荀老師的心弦,他一五一十地問起澳園學校的情況:工資怎麼樣?及時不及時?福利怎麼樣?工作累不累?壓力大不大?前景怎麼樣?
大家坐定之後,沈文麗說:「林老師,永超成績有了那麼大的提高,我得好好謝謝你。」
沈文麗是專程感謝林志的,在期末考試中永超數學考了九十分,多麼令人驚喜啊。
「這有什麼好謝的,成績是孩子努力的結果。」林志說。
「要不是你教育有方,他怎麼會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期末考試他得了九十分,我簡直不敢相信,說真的,回到家裡我又找來一份試題讓他考,也考了八十多分。林老師,你真有辦法,他轉了多所學校,遇到多位老師,沒有一個老師能讓他進步。當初轉入澳園學校的時候,對學習已經不抱希望了,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讓學校管束住他。沒想到他成績提高的這么快,這一個學期,成績就上來了。」沈文麗的話語里棄滿感激。
永超挺聰明,只是不愛學習,對學習沒產生興趣,只要找到辦法激勵他,他就會學習好的。」
「林老師,要是永超早遇到你就好了。原來永超的學習太差,每次考試差不多就是幾分、十幾分,從來沒超過六十分。為了他的學習,我沒少受老師的白眼,這個老師說你的孩子不行,那個老師說你的孩子太笨——現在,他進步了,這只能證明那些老師……他的進步讓我很開心,這說明他還可以學習好。」
「如果所有人都說某個人笨,可能他自己也會覺得笨。其實,永超一點也不笨,好多問題,他有自己的見解,我發現他的腦子很好使,他還愛解一些難題,有挑戰性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成績自然就上來了。不過,他太貪玩,自製力差,只有一邊激勵一邊約束。」
「對,林老師,你太有辦法了。現在他對學習有興趣了,尤其是對數學,還整天出題給我做。」沈文麗的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關於永超的學習,沈文麗與林志聊了很多很多,最後,沈文麗從手提袋裡取出一部手機放在桌子上,說:「林老師,太感謝你了,這是我們娘倆的一點心意。」
「這,這怎麼行?」林志驚訝地說。教學十多年了,他從來沒有收到家長的禮物,虎頭峪這樣的窮地方,哪個家長會給老師送禮呢?
「林老師,要過年了,我也不知道送什麼禮物才好,不管禮物孬好這是我們娘倆的心意,你千萬不要推辭。」沈文麗說。
「教孩子是我的職責,孩子學習進步了,我也高興。但是沒必要送禮物。」林志拿起手機塞到她手裡。
「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想好好謝謝你。」沈文麗又把手機擋回去。
「大老遠的你還跑一趟,你能來坐坐就很好,我們怎麼能收你的東西呢?」陳靜接過手機往她的包里塞。她的心裡高興的,沈文麗來看望林志,這說明林志有本事,他為丈夫的成績高興。
「我的孩子太調皮了,林老師沒少花心思。」沈文麗手機往陳靜手裡塞。
「這樣多不好,你快收起來吧。」陳靜並不接下。
沈文麗的心情可想而知,孩子轉了三四所學校,成績上不去,結果越來越調皮,現在兒子的學習成績上來了,她怎能不高興?怎能不激動?她說:「林老師,我知道送禮物給你並不合適——可是我是真心的。」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對於我來說,只是做應該做的工作,你帶來的水果我收下,無論怎樣,我不能收下手機。」林志斷然不肯收下。
「您收下吧?」
「我絕不能!說什麼,我也不能收不——」
「林老師,你跟城裡的老師不一樣——」沈文麗說。永超在其它學校上學時,她沒少送禮物給老師,甚至還有的老師變象地索要禮物。而今天,她是真心實意地送禮物,「捧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禮物卻送不出去了。
沈文麗只好把手機收了起來。如果說兒子學習進步給了她一份興奮和激動,那麼,林志拒收禮物又讓她多了一份感動
「為什麼讓我下崗,我懷著孩子,為什麼讓我下崗?」
「就因為你懷著的孩子才讓你下崗的,頂著崗不幹活,你不下崗誰下崗?」
「可是——國家政策不是——」
可是一點也沒用,行政法規甚多,真正實施的卻少,行政機關也大,找個說理的地方也難。沈文麗不甘心,找領導,找婦聯,找工會,可是最終還是下了崗。
打拚了那麼多年,她渴望一份感情,渴望有個完整的家,她想給兒子找個好爸爸,讓兒子得到一份久違的父愛。這些年來,別人給她介紹過幾個對象,可是沈文麗既要考慮個人情感,又要考慮照顧兒子的問題,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選。今天在林志家裡見到情形,沈文麗心裡感慨頗多:一方小院,三口之家,溫馨和諧,其樂融融,何等幸福。沈文麗渴望過這種生活,一個事業有成的女人,越發需要一份安定的情感和一個完整的家庭。
「當歸初的規模還不如虎頭峪中學呢!咱們是鄉中心中學,洋思中學就是一所聯中,最初只有二十多個老師,幾間舊房子——」
「怎麼會成為全國聞名的呢?」孔東啟對這所學校感興趣。
「這所學校的出名跟他的校長分不開,這位校長姓蔡,民辦教師出身,這個蔡校長有些傳奇色彩,他在培養孩子方面很有一套,他有三個孩子,在上小學、初中的時,學習都不是十分出色,任課老師們開玩笑地對他說『你的孩子怎麼一個比一個笨』,可是蔡校長卻把三個孩子培養出了一個本科生,兩個研究生,其中一個生活在海外。」
「他有什麼神奇的辦法?」
「我也說不清,學校下發了一份關於洋思中學的資料,我粗略看了一下,大體意思就是主張自主學習,自主探討。在教學中有一系列的辦法,什麼『日日清』『周周清』,現在全國有許多學校都在向洋思學習。」林志說。
藉助洋思中學的成功經驗,推進虎頭峪中學的教學改革,這種辦法是簡單有效、切實可行,既保證改革的先進性,又保證改革的正確性。但是,就是這樣的改革在虎頭峪中學卻行不通,首先,老師們對教學改革遠沒有孔東啟那股熱情,不少人有抵制情緒,甚至還有人公開唱反調「搞什麼改革?再改就把老師都革走了」「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把火燒的太大了,幸虧還不是校長」,其次,老師們家裡都有農田,農忙時節,有了空閑就偷偷回家幹活去了,誰會去搞理論學習?
孔東啟滿腔熱情地推行改革,三番兩次地強調改革的重要性,可是老師們冷冰冰的,迫於學校的制度壓力,他們明一套暗一套,教學改革只局限在層面上,聽課、評課流於形式。在這種狀況下,改革必然是要破產的。
表彰大會開始了,在《百鳥朝鳳》的樂曲中,林志款款走上領獎台。今天他顯得格外精幹,上身穿一件咖啡色襯衫,領帶系在胸前,下身穿著一條筆挺的西褲。與林志一起登上領獎台的還有另外兩名教師,他們是市級優秀教師。澳園學校是一個大舞台,只要工作成績優秀,就能站在舞台中央,林志工作十多年,第一次獲得這樣的榮譽。
陳校長親切地與林志握手,把榮譽證書頒發給他,林志舉起證書,照相機射來燦燦的光芒。榮譽是用汗水澆灌的,林志剛接三九班時,班級成績倒數第一,在林志的努力下,現在,班級改變了模樣,成為一個成績優異、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在這個過程中,林志花費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教學工作是平凡的,但是它同樣具有挑戰性,這個新生班成就了林志。
台下,坐著幾百名教師,眾多眼睛看著舞台,在眾多老師中有一個人始終盯著林志,這位老師就是程偉。「黃色事件」後,程偉離開了虎頭峪中學,開始,他准備做生意,可是苦於沒有門路,後來他來到澳園學校應聘。隨著澳園學校的發展,老師進入學校的門檻越來越高,每次招聘時,表格上密密麻麻的寫滿應聘者的名字,常常是幾十位教師竟爭一個職位。到澳園學校應聘,程偉心裡沒有底,他找林志了解情況,林志告訴他許多問題,他應聘成功了。此時,看到老同事獲此殊榮,程偉心潮澎湃,哪一個年輕人不想建功立業呢?
除了程偉外,還有一個人在關注著林志,她就是沈文麗。她目不轉睛地看著林志,林志那矍爍的眼神,精乾的身材,顯示成熟男人特有的魅力——
陳校長剛才表揚你,說你課堂效率高,從不給學生們加班加點,成績高於其他班級,我有一個疑問,其他老師加班加點輔導學生,成績怎麼會沒有你的成績好呢?」
「這——怎麼說呢?其實我把所有的工作都放在課堂上。」林志說。
「差生輔導也放在課堂上?那些特別笨的學生,他們根本聽不懂呀?」楊曉晗說。
「他們本來就差,再請到辦公室『開水灶』,這樣,他們心裡就會有壓力,一旦想起自己是『病號』,就會覺得病入膏肓——」林志說。
說著話,兩個人走下台階……
中午,程偉來到林志的宿舍。程偉來學校不久,許多問題都得向林志請教,在虎頭峪中學時,他們交往不多,出門在外,就親近多了。
「林老師,我是專門來向你道歉的。我孫子不懂事,我兒子也不懂事,但是我不能不懂事,我必須向你道歉,對不起,林老師。」老軍人說,說著話,他立正站好,向林志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老同志——這——我也不對,我不該動手打人。」林志激動望著老軍人說。
「不,你做的對!這一巴掌打的好!我就不相信正氣壓不住邪氣!老師就得講正氣,學校和部隊是一樣的,就是要塑造人,塑造有正氣的人。我白當了幾十年軍人,連自己的孫子都沒教育好,我說他兩句,全家人瞪眼,我打他一下,全家人護著——」
老軍人正說著話,陳校長陪同一位中年軍人走進辦公室,這位軍人的肩章上是兩杠四星,軍銜是大校。大校走到老軍人跟前,叫了一聲:「杜司令。」
「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司令,我退役了,不再什麼司令。」老軍人嚴肅地說。
「對不起,老首長——這位是陳校長。」少將向老軍人介紹陳校長。
「您好。」陳校長與老司令握了手。
「陳校長,你來的正好,我一個請求,能不能把杜昱調到林老師班裡?」老軍人說。
「這——好,好。」陳校長說。
「那我就謝謝你了。陳校長,我想給你提個建議,你瞧,大部分小學老師是女的,培養出來的孩子會不會可缺少陽剛之氣呢?當然,我不是說女老師不行,孩子們天天跟老師在一起,難免會受到性格影響,所以我覺得學校應該多招些男教師。」
「這是我個人意見,你們自己考慮。不過,我還要向你道歉,我兒子不懂理,不教育自己的孩子,醉醺醺來學校鬧事,責難老師,這是什麼道理?幸虧永超的媽媽找到我,要不是她告訴我,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事。人家還以為我也不懂事呢?」老軍人憤慨地說。
聽老軍人的話,林志心裡一顫:沈文麗找過老軍人。的確,沈文麗找過老軍人,事情因為永超和杜昱吵架而起,為了平息此事,她找到杜昱家裡,向老軍人談起事情的經過,老軍人並不知道這件事,了解的事情後,他來到學校向林志道歉。
事情就這樣平息了,林志非常感謝沈文麗,如果不是她找到老軍人,事情不知道會怎樣收場。
I. 找上海教會學校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鴉片戰爭後,西方殖民主義者在把上海變為侵華的政治、經濟、軍事基地的同時,
還進行了大量的文化侵略活動,眾多教會學校的出現便是一個明證。據史料記載,從1840年至1900年的60年間外國殖民者在上海共創立學校61所,其中小學33所,中學25所,大學3所。今黃浦區南片原屬南市一帶數量尤多。筆者在原南市地帶的蓬萊區九所中學工作了近半個世紀,與原教會學校有所接觸和了解。
1850年4月美國傳教士在老西門方斜路「白雲觀」廟(近年已遷大境路重建)旁開設「裨文女塾」,後
改為裨文女中和市九中學;1851年法國天主教在董家渡天主教堂設「啟蒙學堂」,後改名為仿德小學,現校址屬一所職校;同年美國聖公會設聖瑪利亞女子中學(校址在今江蘇路市三女中);1853年法國天主教創辦仿德女中(校址在國貨路);兩年後又建徐匯女子中學;1860年美國長老會教士范約翰在陸家 浜路創辦「男屬」,第二年又設「女屬」,後分別改名清心中學(校址是現在的市南和市八中學);1865年法國天主教洋涇浜教堂開設類思小學,後為四川南路小學。1886年法租界公董局創建「中法學堂」、「中法中學」(即今西藏南路光明中學)。
所有教會學校均開設「宗教課」,舉行各種宗教活動。所學科目大多用外文教學。各校都不許升中國
國旗,只能升創辦人所屬國家的國旗,甚至連畢業文憑上也只印有外國國旗。
上海最早的三所教會大學分別為1874年籌警建的格致書院、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1881年的中西書院。
外國殖民者興辦教會學校是為了培養洋奴和他們所需要的各種人才,最終為他們的整個侵略計劃服
務。但歷史發展的事實和辦學效果並不能完全符合他們的主觀意圖,教會學校的高牆深院也難以擋住愛國學生的革命熱潮和先進思想的傳播,各種革命運動浪潮此起彼伏。學生中還涌現出不少中國建設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為中國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不少愛國學生還走上了革命道路。
上海解放後,所有教會學校都被政府接管,改為公立學校。
目前好象都被政府接管,地址沒有變化
補充:現在的上海教會中學我已經找到了
中西女中 Methodist Girls』 High School(Shanghai) (美國 衛理公會 ) (憶定盤路11號)
- 聖瑪利亞女中 St. Mary Girl』s School ( 美國聖公會 )(白利南路 65號)
- 晏摩氏女中 Eliza Yates Academy for Girls ( 美南浸信會 ) 閘北西寶興路底浸會庄
- 滬江大學附中 ( 美南浸信會 ) 閘北西寶興路底浸會庄
- 崇德女中 Tsung The Girls』 Middle School (西摩路) ( 美南浸信會 )
- 清心中學 (美北 長老會 )(大南門)
- 清心女中 Mary Farnham Middle School (美北 長老會 )(大南門)
- 裨文女中 (美國 女公會 )老西門方斜路
- 麥倫中學 Merst College (英國 倫敦會 ) (虹口兆豐路690號)
- 惠中中學 Grace School (徐家匯路) (安息浸禮會)
- 徐匯公學 (天主教 耶穌會 )College of St. Ignace ( 徐家匯 )
- 聖方濟中學
- 金科中學
- 啟明女中
- 善導女中
- 達義初中
您可以打114查詢這些學校的電話,然後打電話問他們具體情況
J. 西安到正寧大巴車途經底廟鎮嗎
西安到鎮靈大巴車途經底廟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