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市小北路小學一二年級放學時間是什麼時候
3:45點開始放學
2. 越秀區哪裡有的買校服小北路小學
三號公共汽車總站旁邊,到了三號車總站,一問人就知道。
3. 越秀區各小學對口中學一覽表
越秀區各小學對口中學一覽表,如下:
1、東風東小學、農林下路小學、育才小學、水蔭路小學、先烈中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廣大附中、第七中學、育才中學、東環中學、梅花中學
2、華僑外國語小學、黃花小學、中星小學、雲山小學、登峰小學、桂花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廣大附中、第七中學、育才中學、東環中學、廣大實驗
3、建大小學、建六小學、環市路小學、天秀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廣大附中、第七中學、二十一中、二十五中、豪賢中學
4、鐵一小、梅花村小學、楊箕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鐵一中學、第七中學、育才中學、五羊中學、梅花中學
5、署前小學、八一實驗小學、五羊小學、東山實驗小學、培正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鐵一中學、第七中學、培正中學、五羊中學、七十九中
6、大沙頭小學、海印苑小學、永曜北小學、紅火炬小學、東川路小學、中山二小學、中山三小學、執信南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鐵一中學、十六中學、育才中學、十三中學、四十中學、七十九中
7、八旗二馬路小學、珠光小學、清水濠小學、大塘街小學、文德路小學、北京南小學
對應的中學:省實中學、十六中學、培正中學、十三中學、第十中學、二十五中
8、小北路小學、丹桂里小學、雅荷塘小學、廣中路小學、豪賢路小學
對應的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使其中學、二十五中、越秀外語、豪賢中學
9、雙井小學、盤福小學、東風西小學、人民北小學、凈慧小學、八一希望小學、少兒體校小學
對應的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廣東華僑、知用中學、越秀外語、三十四中、八十二中
10、滿族小學、朝天小學、回民小學、海珠中小學、惠福西小學、將軍東小學、教育小學、吉祥小學
對應的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廣東華僑、知用中學、三十四中、三十七中
11、大德小學、舊部前小學、真光小學、七株榕小學、大南小學
對應的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廣東華僑、知用中學、長提真光、三十七中
12、養正小學、鐵四小學、瑤台小學、沙涌南路小學
對應的中學:第二中學、廣鐵二中、礦泉中學
(3)小北路小學2018對口中學擴展閱讀
越秀區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越秀區轄22個街道(洪橋、廣衛、北京、六榕、流花、東風、光塔、詩書、大新、人民、東湖、農林、大東、大塘、珠光、白雲、建設、華樂、梅花村、黃花崗、礦泉、登峰)。
2005年4月28日,撤銷廣州市東山區;將原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白雲區的礦泉街道,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越秀區人民政府駐越華路。對新組建的越秀區和荔灣區的部分邊界線進行了調整。
2005年9月30日起,越秀區下轄流花、東風、洪橋、六榕、廣衛、光塔、詩書、北京、大新、人民、東湖、農林、黃花崗、大東、大塘、白雲、珠光、建設、華樂、梅花村、礦泉、登峰等22個街道。
2010年12月27日,越秀區宣布東湖街道更名為東山街道。
2013年1月23日,越秀區宣布對部分街道進行合並。合並之後新成立的4條街道於2013年3月15日掛牌。
2013年3月15日起,越秀區下轄洪橋街道、北京街道、六榕街道、流花街道、光塔街道、人民街道、東山街道、農林街道、大東街道、大塘街道、珠光街道、白雲街道、建設街道、華樂街道、梅花村街道、黃花崗街道、礦泉街道、登峰街道等18條行政街道。
4. 小北路小學的辦學理念
2001年9月經過數不勝數的探討和充分的調研與論證後,就在95周年校慶的時候確定了「繼承,發展,創新」六字准則學校辦學運轉基調,明確了「德育為先,發展為本,人文融入,科研引領」的辦學理念與發展思路。
「德育為先」,就是要繼承小北百年來德育的傳統。「發展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的發展為本,以學校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帶動學生和學校的發展。這樣的理念在2001年就在小北提出,跟「新課標」同年提出。「人文融入」這個人文的精神在後來的日子裡日臻完善,指的就是後來小北人引以為豪的陽光文化。「科研引領」使小北的教師在育人中發展,小北在教師發展中前進,小北的學生在科研的氛圍中收獲。在這十六字方針的指引下,向這爭創全國示範性學校的方向努力。
2003年按照「德育為先,發展為本,人文融入,科研引領」的辦學思路,在育人的思考中,形成了「陽光小北」文化: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與自然和諧,使「陽光小北人」在同一文化浸染中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向我們的教育理想邁進。
2004年在陽光小北的光輝下收獲了「總結——感悟——體驗」德育新範式。
2007年廣東省「」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學校文化建設與師生健康人格發展對策及研究」啟動,標志著陽光教育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學校提出了「把學校辦成兒童健康成長的學園與樂園,成為國內外知名學校」的辦學目標,同時明確提出育人目標:
1、教師培養目標:
明確「梯隊式人才工程」培養思路。提出「分層培養,揚其所長,形成特色,鼓勵冒尖」的工作思路,逐步構建一套人才的培養機制,明確提出「一年跟教入門,三年鍛煉提高,五年冒尖成熟,八年形成風格」的培養目標。
2、學生培養目標:
通過改變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方法,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條件,滿足學生培養興趣、發展特長、擴大信息量的需要,發展學生的思維、探究、信息處理、問題解決等技能或能力,引導學生努力成為學習的小主人、關注社會的小公民、與人友好的小夥伴。重視認知、情感、操作等方面目標的實現,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樂學、善學、有效學,愉快發展。使學生講文明有禮儀,有愛心,心理健康,會學習,自理、自我教育能力、參與意識強,敢說會說,關心社會。
正是由於重視繼承,在繼承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學校才能在每個時期,每個階段的研究、管理、教學工作中都能有效地避免了走彎路,大大提高了成效。在此前提下,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凝結幾代人的智慧,,學校走出了生動活潑且實效性強的德育建設道路。德育工作水平提高,工作實效增強,進而帶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發展,並且充分發揮了對兼並、薄弱學校的影響和帶動作用。經過三年多的實踐,小北路小學在2004年提出了新的辦學目標:
一 總體目標
為具有健康人格奠定厚實基礎的,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與自然和諧的「陽光小北人」建設「陽光小北學校文化」,使師生具備「智慧、開放、和諧」的主要積極品質,促學校可持續發展。此總目標主要從「陽光小北」人才工程、「陽光小北」學校文化工程、「陽光小北」德育系統工程上體現。
二 分目標
1.陽光校園 校園的建設在這個階段我們嘗試在物質建設的基礎上,把陽光學校文化建設的目的、興奮點和著力點擺放到師生生活方式變革、生存狀態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高上來,讓陽光文化充溢在生活中,讓生活彰顯陽光文化的意蘊。
2 陽光教師 塑造「與人為善、互相欣賞、精誠合作、渴望崇高、追求卓越」的「陽光小北」教師形象,
3.陽光學生 培養善於自我教育與發展的「陽光小北人」;培養「樂觀進取,朝氣蓬勃,與人和諧、與自然和諧、與社會和諧」的「陽光小北人」。
5. 小北路小學怎麼樣
學校的環境好,安全措施也很齊全,給孩子最大的健康保障。學校比較安靜回,地理位置好,交答通方便,平時上學,放學,都不會太趕時間。就是有時作業安排得會多一點,晚上要寫到好晚才能休息。雖然心疼,可是也不能替孩子寫。
6. 小北路小學的學校簡介
。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番禺縣官立北關模範小學堂,幾數易名,曾名為「北區第五工農子弟學校」、 「小八路小學」、 「登峰中路第三小學」等,後來隨路名改為「小北路小學」,在2001年之後,經歷了與天香街小學、丹桂里小學兩次並校的歷史,形成現在三個校區,學校佔地面積15078平方米,建築面積13606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各種教室、功能室配備齊全,布置實用美觀、富有教育性,是兒童學習的樂園、教師成長的沃土。學校有在讀學生1671名,在職教師98人。校級行政5人,中層行政5人,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6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人,在讀研究生1人,學歷100%達標。廣東省特級教師1名,南粵教壇新秀2名,獲省級優秀教師稱號2名,市級優秀教師稱號10名,區級優秀教師39 名,區名教師2名,學科教壇新秀30名。
學校堅持「德育為先,發展為本,人文融入,科研引領」的辦學思路。一直以來,學校德育特色明顯,是國家教育部委託進行小學德育整體改革實驗的全國首批十八所實驗學校之一,是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聯絡點、全國小學德育研究會德育實驗基地、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首批「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廣東省現代公民教育活動示範點、廣州市素質教育聯絡學校、廣州市文明示範校園以及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
本世紀初,學校在繼承中求發展與創新,明確提出培育「陽光小北人」,打造「陽光教育」品牌,構建「陽光教育」文化,研究成果顯著,中央電視台「金鑼號」為該校專題製作「陽光校園風采」節目,並在全國推廣播出。一直以來學校辦學成績卓著,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該校在廣州市、廣東省乃至全國都享有極高的聲譽。當年省委書記林若欣然為學校題寫校名和校訓。
7. 小北路小學的歷史
廣州小北路小學建於1907年,前身是番禺縣模範初級學堂,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歷程,一直以來是省、市、區的重點學校,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尤其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堅持以德育為特色,以培養現代高素質人才為目標,注重文明示範校園的建設,帶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發展,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教育質量高、社會聲譽好的名校。
小北路小學現有35個教學班,校舍3所,目前為廣州市屬規模最大的小學,是首批國家教委委託進行小學德育整體改革實驗的全國十八所實驗學校之一,現在是全國小學德育研究會德育實驗基地,全國科研興教示範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首批小公民道德實驗基地,廣州市素質教育聯絡學校,廣州市文明示範校園,廣州市綠色學校。
小北路小學德育為先的教育特色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從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的目標上對學校的現在及未來發展進行規劃和實施,確定並實施「德育為先,發展為本,人文融入,科研引領」的辦學思路。從過去的德育單項研究擴展到如今辦學的整體性課題研究。學校重視並加強整體、綜合改革的實驗研究,邀請專家及上級領導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度身定做」,確定整體的課題規劃--開展《小學「發展為本」教學模式實驗研究》,在此整體性課題統領下結合學校辦學思路,開展教育科研,德育領先,教學為主,各方協調,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獨立學習,獨立人格」,促進了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同時也煉就了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使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
1986年,小北路小學被國家教委定為全國18所小學德育整體改革的實驗點之一,同時廣州市教委確定該校為廣州市小學德育整體改革的實驗點。由此,小北路小學開始了德育理論與初中相結合的研究歷程。這一研究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培養學生自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發展能力。
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高人才素質,小北路小學校一直以科研為引領,以「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為辦學宗旨,扎扎實實地開展教育科研。該校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有:國家級課題3個(整體性課題1個,德育課題1個,語文學科課題1個),省級課題1個(自然科技類),市級課題1個(英語學科)。學校目前參與課題研究的課題組骨幹成員已30%,各學科都開展子課題研究,具備一定研究基礎的教師基本都開展子課題的研究。
從學生學習效果看,小北路小學樹立「以人為本,學會發展」的教育觀念,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發展特長的需要,開設培養小學生自我發展能力的課程。近三年,該校學生獲得國家級科技類獎17項、學科類獎49項、藝術類獎206項、體育類獎3項;省級科技類獎5項、藝術類獎3項等。另外還獲得很多市、區級各類獎項。社會各界對該校培養出來的學生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給予了高度的贊賞。
經過多年的努力,小北路小學的教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兩年,該校教師獲得全國獎項2次,省級獎項5次,市級8次,其中林海英校長接受香港教育署邀請,到香港對教師進行培訓,上教學觀摩課。
8. 小北路小學的時代背景
自建國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直連綿不斷,1997年,上海市首先改革重點學校制度,全市各區縣全部實行小學畢業生就近免試對口入學,初、高中脫鉤,重點中學停止辦初中,小學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評分的試點。1999教育部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使「素質教育」的理論得以定型,2000年以後,我國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國家教委宣布今後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搞重點學校,以縮小中小學之間實際存在的差距,並加強薄弱學校建設。此後,廣東、北京和各地採取類似改革。2001年秋季,國家教育部啟動了新課程改革,基礎教育又進入一個開拓、創新的新時代。至此,隨著新課改轟轟烈烈的展開,小北路小學的學校各項建設也打開了新的篇章。
此時的小北路小學自1998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經歷了省級學校三年後的第一次復評工作,評價優良。小北路小學的辦學條件不段得到改善,辦學成效高,得到家庭、社會的高度評價。近些年來,為了向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基礎教育學位,廣州市從行使政府力量為主要途徑對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採取了多種措施,把合並小規模學校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相結合,與完善分級辦學體制相結合,與改造或取消薄弱學校相結合,與學校布局調整相結合為綜合改造的主要思路,促使廣州市的中小學發展速度加快、呈均衡發展的態勢。由於城市規劃,區域文化、經濟發展,教育成本考慮等因素,特別是中心老城區的中小學校綜合改造,更多的是採取捆綁式合並,走共同發展之路的改造方式。因此,廣州市迅速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學校」——合並型學校。
2001年9月,越秀區將洪橋街配套的天香街小學劃歸小北路小學,兩校合並,拉開了備受矚目的強弱合並辦學模式的序幕。同年,區里學校行政大規模調整,德高望重的黎屏雅校長在這一年光榮退休。年輕的林海英校長受黨委的重託,來到這個面臨著師資隊伍及辦學條件懸殊而突然合二為一的特殊時期的小北路小學。
此時的小北路小學要求接納原天香街小學所有的在職、退休教師與學生,由於學校文化、辦學基礎的差異,教師隊伍、教學質量出現了嚴重的參差不齊,一系列問題都非常突出:
首先是在教師隊伍中普遍存在的「職業」與「事業」的價值取向問題。教師對自己工作的定位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態度和效果。在廣大教師隊伍中,有的教師僅僅把此當作謀生的職業,其意義僅僅在於滿足物質生活上的利益需要,沒有工作的熱情和動力;對比起來,另一部分教師在這個行業不斷發展完善自己,不斷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燃起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生命和活力;兩種態度的差異根源在於他們對教師這份工作的定位不同,一是職業,另一個則是一份基於生命的價值體現的事業定位。
其次是學校制度文化不完善的問題。兩校合並初期,原天香街小學和小北路小學在校本培訓方面的制度處於磨合階段,那麼合並後小北路小學如何「以人為本」考慮兩校教師的差異,在完善自我的基礎上,做到兩校的完全融合和制度的穩定是擺在面前的大問題。
再次是教師教學、研究意識及能力的問題。兩校合並其實是兩個教師隊伍的重新整合,教師的教學、研究意識及能力的差異明顯表現出來,如教師撰寫論文的研究意識、教師參與區中心教研的機會、教師執教的課堂效果等出現天平一邊倒向原小北路小學的狀況。
第四是學習精神、習慣、能力的問題。創建學習型組織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是校本培訓的目標。小學教師以女性居多,部分教師把自己定位為「家庭主婦」式教師,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兩校合並後怎樣在教師隊伍中形成穩定的學習意識和習慣,提高教師素質,是校本培訓所要達成的新目標。
最後是團隊合作精神欠缺。兩校的合並,在管理上必須要形成高度的凝聚力,上至管理層面,下至教師隊伍,要在短期內形成一致的奮斗目標和工作方式。而原先客觀上存在的分歧甚至直接影響了學校的常規工作的開展。
這樣的問題不僅關系的每一位老師,更關繫到每一位小北孩子的未來,小北的未來何去何從牽動著全部人的心,更重要的是,這關繫到小北發發展和明天,是牽一發動全身,關系小北背後無數家庭,甚至關繫到小北生死存亡的大問題。要解決這樣千頭萬緒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卻又迫在眉睫。
這個時候的小北最需要什麼?臨危授命的林海英校長經過周密細致的調研後,明確地指出:「小北需要一種凝聚力!怎樣才能有凝聚力?專靠制度不行,光靠鞭策也不行,最重要的是要靠文化。小北需要一種高度認同的學校文化,這種文化可以引領小北人為著共同的目標前行,這就是對學校的辦學目標的定位。」
隨著小北的發展,辦學目標也日幀完善,越來越明晰。2001年以來,小北路小學承中求得發展與創新,明確提出了培育「陽光小北人」的理念,打造「陽光小北文化」,實施「德育為先,發展為本,人文融入,科研引領」的辦學思路,堅持課堂教學為德育主渠道,重視對師生「導心理」、「養人格」,努力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具體、策略有效、評價科學的學校德育體系,創出「感悟體驗」德育新範式,培養學生善於自我發展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擁有「樂觀、 積極、 平和」的「陽光心態」以及具備「開放、 智慧、 和諧」素質內涵的「陽光小北人」。 至此,業已傳承百年,以不同的面貌相繼登場,卻以同樣的內涵訓育了數代人的的小北陽光理念終於醞釀成熟,噴薄而出。
我們以德為先,在以品牌兼並,帶動薄弱學校發展中創出一條新路,教學質量明顯提升,辦學水平迅速提高,獲得家長及社會的認可,多次得到中國教育報對林海英校長的辦學理念報道,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專題展播陽光小北校園風采節目,向全國各地推廣陽光辦學理念,使這所教育質量高、社會聲譽好的百年名校再上新台階。
9. 剛入手小北路小學學位房,不知道價格如何,求鑒定
學位是標志一個人學歷的頭銜,即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學識及相應內學習能力程度的標志,由容國家授權的高等學校頒發。一般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學位和學歷的區別:學位是學歷的標志,不和學校學習的經歷或學歷掛鉤;而學歷則必須是學校學習的經歷。所以有學歷不一定有學位,沒有學歷不一定沒有學位。
10. 廣州越秀公園都有什麼學校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廣州市第二中學
廣州市二中應元學校
廣州市越秀外國語學校
廣州市知用中學
廣州市小北路小學
廣州市東風西路小學(盤福小區、雙井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