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浙江省瑞安中學的校園環境
浙江省瑞安中學學校為部分建築物、公園、廣場命名:
1號教學樓為勤思版樓;權2號教學樓為勤業樓;實驗樓為勤勉樓;行政樓為勤耕樓;科技圖書大樓為甄綜樓;瑞陽中學大樓為瑞陽樓。
學校前門公園為頤園;北山體公園為籀園;東河邊公園為馨園。中心廣場為日月壇。
校內道路分別命名為求真路、求德路、求智路、籀公路。
㈡ 2018屆瑞安中學錄取分數線
目前問2018屆瑞安中學錄取分數線,
為時尚早。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㈢ 浙江省瑞安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浙江省瑞安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共計413人(文理科395人、藝術10人、體育8人);另外已被國外名校錄取4人。
2014年高考,浙江省瑞安中學重點上線人數382人,其中藝、體類14人;重點率為61.7 %;理科最高分746分(含加分),文科最高分685分;三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3年高考,浙江省瑞安中學參加高考620人,其中文理科607人,藝術體育類13人;文理科上重點線394人,重點保送2人,重點率65.24%;其中一位學生被北京大學錄取。
2012年高考,浙江省瑞安中學文理科上重點線376人,重點率60%;兩位學生被北京大學錄取,一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素質成績 時間學生/團體競賽名稱獲獎情況/榮譽2014年12月麻志曜、鄭凡帆、漲潮第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浙江省賽區全國一等獎2014年11月鄭立言、陳雲帆、丁毅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一等獎2014年8月校田徑隊浙江省青少年傳統項目(體育特色)學校中學生田徑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2014年2月王琪涵、林子第16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13年12月陳君瑤第3屆全國校園發明創意大賽2013年08月高鍵、安琪、夏偉耀、王核、吳航第9屆中國青少年創造力大賽金獎王核、黃雯楠第九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銀獎校機器人代表隊第十四屆「未來夥伴杯」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冠軍2013年6月林子夜、王宇純、胡一諾、蔣若余浙江省「走進西澳」口語大賽一等獎參考資料: 浙江省瑞安中學校標主體為鏤花古玉,由「瑞安」二字首字母RA變化抽象後作中心對稱而成,同時又是漢字「中」字的抽象變化,既取「瑞」字美玉吉祥,可比於德,又巧合「瑞中」校名,俊雅方正,具有豐厚的人文意蘊,下面深色月牙以長城垛口為創意,突出百年前建校強國,以圖振興的深意,上方一顆五角星代表「瑞安中學」星,居於長城上空,寓意瑞安中學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連。
俯視整體又象一面大鼓,警示廣大師生要時刻不忘歷史,為中華文化復興和祖國繁榮富強勵志不息,堅持不懈,努力自強,大鼓的創意又與八字校訓「甄綜術藝,以應時需」的內涵相合,可謂渾然天成,阿拉伯小數字「1896」標注建校年代,突出悠久辦學歷史,校標風格鮮明,主旨突出,內蘊飽滿,具有極強審美魅力。 甄綜術藝、以應時需
「甄綜術藝、以應時需」八字源自學校創辦人孫詒讓先生光緒丙申(1896年)三月為學計館(瑞中前身)撰寫的《瑞安新開學計館敘》。
甄,本義為製造陶器所用的轉輪。這里比喻培養人才,如陶匠製作陶器。即甄陶的意思,陶冶造就人才的意思。
術,學術、技術的意思。
藝,技能的意思。《周禮》中,六藝指禮(禮儀制度、道德規范)、樂(音樂、詩歌、舞蹈)、射(射箭)、御(駕車)、書(文字讀寫)、數(演算法)。
「甄綜術藝」的意思是陶冶造就具有綜合素質的科學技術人才。
「以應時需」的意思是培養適應時代潮流和社會需求的人才。
「甄綜術藝、以應時需」是清末巨儒、著名教育家孫詒讓先生對學校辦學方向、學生培養目標的殷切期望,是孫氏教育思想的菁華,充分體現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各種技能的教育新理念,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也完全符合當前強調素質教育和當前教育改革和方向。 浙江省瑞安中學校歌
(王季思詞 董玉衡作曲 繆天瑞編曲)
飛雲濤聲,滌盪心胸,西峴嵐光,照映晴空;
艱難創業,永懷孫公,群賢繼起,勢大聲宏。
我們歌於斯,我們誦於斯,
沐化雨,浴春風,
攜手並進,心丹氣雄,
如川之東,如日之升,
歌唱我們親愛的瑞中。
浙江省瑞安中學舊校歌
(陳軼塵詞 董仲璇選曲)
雲山藹藹,雲水蒼蒼,東南鄒魯,文物之邦。
惟我瑞中,源遠流長,先知先覺,永念毋忘。
時雨春風,惠我無疆,深思力行,好學無荒。
青年之責,圖存救亡,復興民族,為國之光。 浙江省瑞安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學校每年均開展各項活動,例如十八歲成人禮、道德講壇、文藝匯演等。
截至2014年9月,浙江省瑞安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23個。 學生社團名單「西峴」文學社雲江詩社「語語琅軒」廣播站「思維網」發明協會「覓瑟起音」藝術團「集情郵心」集郵協會「瑞菁」學通社「筆墨閣」書法與美術協會 「光圈與影」攝影協會「JOE」英語協會「陶演」話劇社「@The Seeker」計算機協會 「辯者如斯」演講與辯論協會 「芳草芊芊」環保社「弈趣院」棋社 「轉角」心理社 「渺遠青空」天文社「崢嶸青松」國防教育協會 「飛雲閣」探究社 「商思後行」商貿協會「執古御今」考古社「BANG UP」健身與舞蹈協會 「Track and field」田徑社 參考資料:
㈣ 綜合實踐活動感想怎麼寫
你可以參考以下範例文章:
綜合實踐是近幾年來日漸引起人注意的一門學科,這學期有幸參加了進修學校舉行的縣級綜合實踐優質課評比,讓我收獲很大,對綜合課的認識又加強了。
通 過學習我感到綜合實踐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第一位,特點是讓學生教學生,動手實踐,調查合作,主動獲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實踐的教學是要求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不是像傳統的教學那樣一味的教師教,在綜合實踐中 讓學生親自去動手去獲取知識。
綜合實踐的課型是多樣的,在這次聽課學習中可以看到很多課型,主要有果展示課、動手實踐課等。聽課學習中我還發現動手實踐課型老師選擇的比較多,比如水果拼盤、粽葉飄香、縫個沙包玩、做雞毛毽子等等。在這些課中教師注重的是引導學生的動手的能力,教師起到示範引導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我發現在綜合實踐的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處在一個引導的位置,這對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很有幫助。動手實踐課主要是在課上完成並且展示的,而成果展示課則需要在課下下很多功夫,資料來源於課外,那麼就需要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去搜集去匯總,在課堂上進行小組交流展示,個人認為成果展示課比動手實踐課要花費教師和學生更多的心血和時間,但這也正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綜合實踐課的最終目的也正在此。
那麼綜合實踐到底要怎麼進行下去,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還是要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獨立調查和小組的合作能力,教師只是一個領路人,要時時刻刻讓學生處在一個主導地位,這才是綜合實踐所倡導的。
總而言之,此次學習接觸了許多優秀教師的優質課,讓我有很多的收獲,綜合實踐是一個非常薄弱的學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他,希望將來能有一些的輔助資料,供我們來時參考鑽研,在所有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綜合實踐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也希望能夠多舉辦關於綜合實踐的活動,讓更多的人可以深入了解綜合實踐,讓 綜合實踐真正走近每個學生的身邊。
拓展資料:
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
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謀求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而不是聆聽教誨和聽取指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生態化空間里,只是一個絕對的引導者、指導者和旁觀者。
參考資料:綜合實踐活動網路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