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部對中學各科每周的標准課時量的規定
中學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學教師周課時量
高中: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1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0節;政治、歷史、地理周課時不少於10節,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4節。
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初中:
①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2節;政治、歷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地理、生物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②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2節。
③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周課時不少於2節(一校兩址或學生數在2000人以上的減半),副校長周課時不少於4節,中層幹部周課時不少於6節、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
④對跨年級、跨學科教學的,可在上述規定課時減少1-2節;
⑤對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老教師,在規定課時中相應減少20%。
⑥對因病、懷孕待產及處於哺乳期的教師,可酌情減少課時量。
⑦專職教輔人員每校不超過3-4人;實驗室教師為專職教師。
(1)教育部中學每節課的時間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機會,始終被列入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始終是中國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兩個重要維度。教師隊伍有力支撐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B. 國家教育部每節課時間是多長
首先,向辛勤勞作的老師致敬!不過,什麼時代了,還不及時調整思路,用現代化的ppt來授課,某種意義上板書是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也是浪費自己有限的生命。雖然敬佩但並不推崇。
C. 國家有規定初中生一天上幾節課嗎
教育部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要依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D. 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各科的周課時量是多少
北京市政府《關於全日制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暫行意見》中規定:中學語文教師每人版教兩個班(權10課時~12課時);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教師每人每周授課12課時~16課時,平均14課時;其他各學科每人每周授課14課時~18課時,平均16課時。
小學教師每人包教一個班的語文、數學,或每周授課16課時~20課時,平均18課時。其他省、市根據本地區特點,對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均有類似規定。
(4)教育部中學每節課的時間擴展閱讀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E. 教育部初中生一節課多長時間
45分鍾
F. 教育部規定高中生(高二)每天多少節課
早上四節 下午三節 每天七節
G. 教育部關於中小學課程設置節數
上午3節,下午3節,一周30節。包括地方課和本校課。
H. 教育部規定中學生上一節課時間是多少
各地不同。畢竟執行的也不同。我們40分鍾。我記得中學都是45吧
I. 請問現在的中學上午一般是什麼時候開始上第一節課。上午一般上幾節課。每節課上多長時間。謝謝。
8點10分上課,四節正課,一節自習,每節課45分鍾
J. 教育部規定的初中教師每周應該上幾節課
各科目根據當地情況有規定的課時,像初中應該是12節課時為滿課時。但其實按教回育部規定的答初中生每一個星期的英語課應該是4節,而有些學校則私自取消學生們學習小科的權力,安排了6節學生叫苦連天。由於當地的縱容,學校就能無恥地剝奪老師和學生應有的權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