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市南海中學初中部 在哪
廣州市原十一中,荔灣區西華路460號
廣州市南海中學創辦於1904年,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又具現代氣息,煥發青春活力,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家長與社區滿意的百年老校。」學校在1953年改為公辦廣州市第十一中學,2006年復名廣州市南海中學。
辦學百年,學校秉承「任重致遠」校訓,以弘毅弘志、求真求實的精神,在羊城樹立出校園雅,校風良,管理嚴,質量好的良好聲譽,曾有「樓外書聲連北極,域中文采耀南天」之譽,早在解放前就獲「全國最優的九所中學之一」的殊榮,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育人百載,學校以「培養有責任感的人」為目標,以厚德博雅、尚勤尚嚴的教風,培養出學生樂學善思、至誠至理的學風。從南海園中更走出一批批以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為代表的傑出英才。而學校已連續十多年獲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一、二等獎,連年獲初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
南海中學發展歷程:
1904年,南海士坤在原西湖書院(西湖路360號)基礎上,設立簡易師范科館,是為學校的開端。
1907年,西湖書院和南海師范科館合並為南海中學堂(校址在西湖路360號)。朱世疇出任校監(即校長)。
1910年,學校遷到光復中路高第坊蘆荻東報資寺(作學校的正門),即西華路460號(第十一中學現址)當時為學校的後門。
1912年,正式命名為南海中學。
1922年,當時南海縣政府有將南海中學改為師范學校並遷入佛山之意,學校師生堅決反對,學校才得保留,成立南海中學校董會,籌資辦學經費。至此,廣州的南海中學與佛山的南海縣立中學各自辦學。
192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視察考核驗收,評價南海中學是全國最優的九所中學之一。
1930年秋,增設鄉村師范學校。
1938年初,由於日寇入侵,遂分批向附近農村疏散。高中部遷南海鹽步北村陳氏大宗祠上課;初中部遷南海泌沖上課;附小遷南海南村,圖書儀器搬到南海麻奢(里水)。
1938年10月,遷至中山縣前山(現珠海前山)上課。不久,遷澳門與石門中學、南海縣立第一中學等合辦,名為南海聯合中學。
1939年,萬善識字班設立,是為萬善中學前身。
1940年,萬善中學初中部成立,校址廣州豐寧路(現人民中路)。
1941年,香港淪陷,聯合中學被迫停辦,直至抗戰勝利。
1944年,萬善中學組織臨時校董會,堅持獨立辦學。
1945年,南海中學回廣州復辦。當時西華路校址為法商學院借用,暫在南海學宮上課。
1947年2月,遷回西華路原址復課。
1947年6月13日,萬善中學初中部得到教育廳批准立案。
1949年,萬善中學改為完全中學。
1953年,廣州市中學進行合並。南海中學與萬善中學合並為公立廣州市第十一中學,仍以南海中學為校址。學校隸屬廣州市教育局。
1966年-1968年,校名一度改為「紅衛戰校」。
1969年10月-1977年,在廣州市郊鍾落潭茅崗白土村建學農分校。
1975年,學校下放荔灣區管理。
1978年7月,國家恢復高考第二年,我校第一年參加高考,成績在荔灣區中學中名列前茅。
1980年9月,學校隸屬於廣州市教育局。
1999年7月,實施「先鋒工程」,進一步加強黨組織建設,十一中獲准由黨支部轉為黨總支建制。
2000年8月,學校下放區管。
2000年11月,學校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2005年7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2006年9月,高中部落成啟用。
2. 嘉禾望崗地鐵總站怎麼去廣州市南海中學初中部(荔灣區西華路460號)我是去考教師證的,越快越好,謝謝。
從地鐵嘉禾望崗站坐2號線到公園前站,換乘1號線到西門口站,走D出口出站往前走右轉入人民北路,再沿人民北路往前走到西華路口,過馬路往前走到西華路460號(廣州市南海中學初中部)
3. 西華路去南岸路南海中學坐什麼車
西華路去南岸路南海中學:建議步行。
西華路->西華路尾->過天橋->西焦公園->校門口。
總時間估計在20到30分鍾左右 ≤ 候車+坐車+西場(或稱和平新村站)下車再步行10分鍾
4. 廣州市南海中學有幾個 (初中部)
廣州市荔灣區西華路460號(初中部)
廣州市荔灣區南岸富力路56號(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