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甘肅省涇川縣高平鎮鎮長是誰是那裡人
尊敬的領導:
我本人是寨子村某小組村民,有親友在高平鎮任職,得知涇川縣高平鎮寨子村黨支部書記楊貴存同志,因工作事由發生口角得罪了鎮長徐保學,並在後來的相關會議中被鎮長一人干預而被無故停職,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
本來換選一名基層村幹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由誰來任職這一職位對許多村民來說也無關緊要。但是,為什麼楊支書讓村民留戀、讓我們這些從來都漠不關心村政的人如此為他鳴不平呢?這得翻翻寨子村以前的陳年舊事了……
楊貴存同志曾先後任高平鎮寨子村黨支部書記近20年。楊書記曾在1998年前擔任寨子村支部書記一職,因反對原上級單位「黃家鋪鄉政府」強制農民種植烤煙而得罪一大批領導,被迫辭職外出打工。1998年後,寨子村先後由張和林、楊四虎、梅麥貴擔任支部書記:張和林因販賣林權,亂砍濫伐破壞大面積林區而觸犯國家法律,後被國家公安部門通緝,至今外逃;楊四虎因消極怠職、不作為、公款請吃請喝等問題被免職;梅麥貴同志因身體狀況不在繼續擔任。
2006年前後,涇川縣政府決定撤銷「黃家鋪鄉政府」,其原附屬轄區劃入高平鎮管轄,黃家鋪原領導班子在政務未全面交接前,仍行使相關權力。此時正值梅麥貴同志卸任,寨子村黨支部書記一職空缺,「黃家鋪鄉政府」在沒有經過村名選舉和黨代表選舉的情況下內定了人選,此事一經傳出,得到了多數黨員的反對,他們直接聯名請求當時的高平鎮領導對寨子村黨支部書記須慎重選任,後經當時的鎮領導調訪與黨、村名選舉,決定由楊貴存擔任。為什麼這些黨員會如此在意這一次的人選呢?這與寨子村的實際情況不無關系。
寨子村居住人數約4000人,是高平鎮最大的一個自然人口居住村,村面積大、村情復雜;也是一個經濟落後,村民觀念保守的地方。與之相鄰的黃家鋪村人如此評價寨子村人們:你們上面子人就是和我們下面子人不一樣,有女子寧肯「下」嫁也不「上」嫁。村情本就如此,在加上經過張和林、楊四虎折騰之後,寨子村雖表面平靜卻已是千瘡百孔,梅麥貴因為身體狀況雖已努力改善卻效果不佳;且此時「黃家鋪鄉政府」內定的書記人選其行為作風、社會背景和影響都不被認可,如果任人不慎將適得其反。我們相信當時前輩黨員的請求是對的,也非常感激當時高平鎮領導的英明抉擇,為我們選了一位好書記。
楊貴存同志擔任寨子村支部書記後,修繕了已經破爛不堪、危房林立的寨子小學,改善了就學環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嚴格監督新修通村公路質量,事實證明寨子村管轄內的路段是施工質量較好的;為更多的村民爭取新修牛棚,使人們感受到科學養殖的好處;鼓勵人們修蓋沼氣池,讓很多農戶第一次用上了干凈環保的沼氣灶;努力為寨子村爭取村村通路面硬化工程,讓原本泥濘的土路攤鋪上了砂石;使原債台高築的村賬目無負債,制止了領導下村就要「管飯」的勞民行為;讓村務實現了辦公自動化……。這一切的一切都與楊書記是密不可分的,楊書記因為為民勞心,實際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上級領導,卻維護了村民利益,加之陳年舊疾復發,雖是54歲,卻看似偏大好幾歲。
如今,楊貴存僅因為工作事由得罪鎮長而被停職,是大多數人們所不能接受的。在說鎮長徐保學(其岳父是原黃家鋪鄉政府鄉長或書記張偉),其高高在上不T恤民情業已罷了,據說還經常和其它各村支部書記發生口角。楊貴存被告知不在開展村務已半年有餘,高平鎮領導班子對於恢復楊書記的實際權力因為「二把手」——鎮長徐保學而拖延,讓我們這些弱小的村民看得雲里霧里!
在此,請求相關領導能在百忙之中抽空調查,並就此事給我們4000戶農民一個看得清的透明結果。就算楊貴存同志不在擔任村書記,也不能讓一個踏踏實實工作了近20年的基層管理人員就這樣不明不白的「下台」,遭人非議,讓一個默默付出的老黨員寒心,也讓我們這些實實在在的村民寒心!
此致
敬禮
1、相關網站附件http://..com/question/456625259.html
❷ 涇川縣高平中學怎麼樣
簡介:高平中學坐落在涇川縣南塬的經濟、文化中心——高平鎮,學校北臨312國道,交通便捷,周圍果園綠地環繞;校內綠樹成蔭,花香迷人,舒適雅靜,是理想的育人環境
注冊資本:9萬人民幣
❸ 甘肅省涇川縣職中高考班將來能考什麼大學
想吃j香蕉了,給我o吃好么
❹ 益陽市高平迎豐中學高考成績怎麼樣
查詢方法:直截輸入地名和教育,就會出現當地的各種教育網,進入後,根據你所查考試回的類型,一步步進入答即可。一般省通考的,在省級以下網上查,市通考的,在市級以下網上查,以次類推。
目前除高考查分全國基本都能在網上查到外,其它考試不一定都能查到(中考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幾的地方網能查),只有經濟較發達的能查,有些經濟不發達的,官方教育網都沒有(或空設的,正在建設中)。
❺ 甘肅省涇川縣高平勘查區煤炭詳查
(1)概況
勘查區位於平涼市涇川縣東南部。南北寬10.22~14.11千米,東西長9.87~19.33千米,面積305.88平方千米。專公路屬有312國道和G22、G30從勘查區北部通過,交通便利。屬隴中南部冷溫帶半濕潤區。
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甘肅煤炭地質勘查院開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礦種為煤炭,工作程度為詳查,勘查資金為32770萬。
(2)成果描述
勘查區內含煤地層13層,可採煤層7層,其中煤8-2層和煤5-1層為大部可採的主要可採煤層。煤質為低灰、低硫、中高揮發分、高發熱量的弱黏煤—不黏煤。獲得控制資源量(332)5.84億噸,推斷資源量(333)11.65億噸,預測資源量(334)4.33億噸,共計21.82億噸。
(3)成果取得的簡要過程
2010年至2013年1月,完成了普查和詳查地質工作,2013年10月30日完成詳查報告編制工作。
❻ 樂亭高平中學2019高中錄取分數線
樂亭高平中學2019高中錄取分數線563分,文化生共錄取800人。一中招生計劃的20%即前160人的錄取分數版線610分(610分並列權6人,按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成績之和310分以上的共篩選出3人)。
以此分數線為基線下降50分即560分錄取指標生,共錄取指標生557人。收回83個指標用於全縣統一競爭錄取,其分數線為563分(並列6人中取語數外之和285分以上的2人)。共錄取800人。
音體美特長生共錄取24人。按照一中招生文件:音樂、美術特長生文化成績控制在一中文化生錄取分數線下降80分,按專業成績由高到低錄取,原則上專業成績不低於80分,但錄取人數不少於6人。從文化夠線的考生中(文化線480分),按音、美專業成績各錄取了6人。
❼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有多少高中
涇川縣「十一五」突出三項重點大力發展高中教育
發布時間:2007-2-14 17:42:01
--------------------------------------------------------------------------------
一是以項目建設為帶動,積極探索建立高中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大力加強普通高中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突高顯重,以城帶鄉」的思路,保證重點完全中學,分期分步建設。促進涇川一中發揮好省級示範性高中的示範作用,2006年完成玉都中學改擴建工程,啟動荔堡中學改擴建工程,爭取籌建涇川三中。按照統一規劃、一次到位的高中基礎設施建設的思路,玉都、荔堡、高平中學的改擴建工程要下大力氣拓寬校園佔地面積,合理規劃校舍布局,留足發展空間,力爭在2008年進入市級示範性高中行列。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思路,逐步使玉都、高平兩所完全中學實現高初中分離,擴大高中教育規模。按照高中階段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的思路,積極主動吸納社會資金投入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多方解決學生食宿問題。注重高中硬體建設和人文建設的有機結合,創建設施超前且富於人文精神的教學環境,為今後高中的高品位辦學提供先決條件。加強教學儀器設備配套,加快高中校本教材、涇川鄉土地理、歷史教材的研發,大力發展校園文化,積極營造富有涇川地域特色和文化特點的教育氛圍。二是以服務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盡快解決普高教育與職業教育不協調的問題。面對國家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我們研究制定了《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把職業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點工作來抓。以縣職教中心建設為龍頭,年內籌資1400萬元,開工新建6800平方米的職教中心教學樓,上半年完成主體工程,下學期招生600人,在校學生達到千人以上規模。爭取進入「國家1000所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建設項目」,到2010年,辦成全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大力推進「農科教」結合和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統籌」。以鄉(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為依託,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和網路資源,構建實用型、開放型的農民文化科技教育體系。三是以公辦高中為主體,積極發展民辦高中教育,探索民辦公助發展高中教育的新機制。鼓勵公民個人、社會團體和企業投資辦學。積極創造條件,引資籌建涇川三中,建成佔地120畝、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的省級示範性高中。加強對隴川、明星兩所民辦高中的政策性扶持和業務指導,形成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通過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合作等形式,逐步實現辦學主體多元化和辦學形式的多樣化,建立高中階段教育的成本分擔機制。(涇川縣政府供稿)
❽ 為什麼平涼市涇川縣高平鎮(城南村九隊路面不硬化 路面不平一坑一窩見下雨都無法通行,一不小心就滑倒
其主要是沒人管理維修,甚至都沒有修過,,,
❾ 高平長平中學2015年高考考了多少2本
二本B類達線人數1014人(高考報名人數1068人,不含回藝術、體答育類)
http://ty.zhongkao.com/e/20150701/5593b3a591645.shtml
❿ 2019涇川一中高考狀元
高考成績仍然採用成績通知單投遞(考生免付投遞費)、網上查詢(免費)等多種方式;錄取信息專查詢則以招考熱線屬網站查詢、招生學校網站或聲訊電話查詢、錄取通知書投遞的方式進行。
的前身是成立於1940年的涇川縣立初級中學,當時校址設在今城關鎮水泉寺。1944年改為省立涇川中學,增設高中部。1950年5月與位於楊柳灣的涇川農校合並。1958年更名為涇川縣第一中學。 1981年1月被樹立為全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進入新世紀後,涇川一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4年10月,順利通過了省級示範性高中驗收,躋身於全省35所示範性中學行列
幾經變遷,幾多動盪,構築了涇川一中厚重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教學思想。逐漸形成了「團結、文明、勤奮、成才」的校風;「教書育人、嚴謹創新」的教風;「勤奮好學、立志成才」的學風,在「三風」的沐浴下,一代又一代的教師風雨無阻、誨人不倦;一批又一批的學子發憤攻讀、激揚文字,鑄造了涇川教育事業的優美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