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東莞,光明中學,東華中學,翰林中學,去年高考升學率各怎麼樣考上清華北大各多少
成績拔尖相沖名校去東華,重本最高的是東莞中學每年都有55%左右但去北大清華的沒有東華多。不過東華是封閉式管理的,教學上要嚴格和緊張的多,東莞中學半開放式的管理和大學生活很接近,當然自律性要求就更高。所以選學校還是要把校園環境也考慮進去。
2. 東莞光明中學今年高考考進清華北大的有多少名
據了解,刪今年清華和北大在浙江省的自主招生認定人數共120名左右,凗鎮海中學有9名學生被清華保送或者獲得清華的自主招生資格,刪10名學生被北大保送或者獲得
3. 東莞市第一中學誰考上了清華OR北大
級長女兒彭小和啊
4. 2014年東莞市東華高中考起了多少名清華北大
2014年東華有27個!期中呢,重點大學錄取666人,全市第一。有11人考取清華大學版、16人考取北權京大學、2人考取香港大學、2人考取香港中文大學,2人考取中央美術學院、3人考取復旦大學、7人考取上海交通大學、7人考取浙江大學、7人考取中國人民大學、8人考取武漢大學、5人考取南京大學,單中山大學就考取了101人。
5. 東莞,光明中學,東華中學,翰林中學,往年高考升學率各怎麼樣考上清華北大各多少
沒有幾個吧
6. 東莞市第一中學學生考上清華 市政府給多少獎金啊~~
2009年高考,東莞市東華高中凱歌高奏,高考成績亮點分呈!該校高考取得數量與質量、尖子與全體的雙豐收!311班31人考上九個北大清華!非一般的成績令人目不暇接,興奮不已!《南方日報》、《廣州日報》、《信息時報》、《南方都市報》、《東莞時報》等媒體對此事爭相報道。《東莞時報》揭秘東華高中精英班,解讀「高考魔法班」背後的苦辣酸甜,每個同學都曾掉過淚,清華北大成了他們心中不折不扣的夢想。311班,是東華高級中學學生眼中的「精英班」。一旦進了這個班,你離北大、清華的大門就會更近一些。兩年前,校長把311班的鑰匙交到王小武手裡。他失眠好幾個晚上,最後跟校長說,要是一個(北大、清華)考不出來,我就自己走了算了。不光是王小武,所有接任311班的科任老師都有很大的壓力。他們知道,如果一個都考不上(北大、清華),他們也會很沒面子。311班,從組成的那一刻起,就是整個年級的焦點,也是校領導、各科老師的希望。全班共有31個學生,其中18個定下了「非北大、清華不上」的目標。311班的學習時間很緊,從早上6點20分開始早讀,早上上6節課,上到12點30分,下午2點30分上課,上到5點。晚上從6時到11時是晚自習時間。 精英班――進來一個就有人要離開三年前,這個年級共有三個精英班,都是成績頂尖的學生選拔進去的。「就你,也能上東華啊?」一個精英班的學生輕蔑的看著他。如果不是精英班的某位同學挑釁,何思奇壓根沒想過要考精英班。中考那年,150個保送東華公辦班的學生中,何思奇排第149個,進了高一普通班,他還是「墊底」的份。沒有所謂,魔獸游戲依然是他的最愛。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他就是「混日子」、連父母都不再罵他了,愛打通宵游戲就打去。何思奇在日記上寫著「尊重,不是求出來的,是考出來的。」他發誓,要超過那些精英班的同學。高二開始,何思奇每天就睡5個小時,晚11點宿舍熄燈後,他就躲在廁所復習。每天中午從宿舍跑著去教室,這是為了節省時間,有時,他甚至覺得吃飯都是浪費時間。高二這一年,他以好幾次年級前五名的成績,被調入「精英班」——311班。這個班人數固定,他進去了,就意味著有一位同學必須離開。競爭――同學成了追趕的「敵人」進了311班,何思奇就坐在香鈺婷前面,那一刻起,自己成了香鈺婷的「敵人」。香鈺婷哭過好幾次,她要求班主任調換座位。「他來了後,坐在我前面,很不舒服。他幹嘛要來?」小女孩的單純心思,瞞不過班主任王小武的眼睛,香鈺婷把何思奇當成「競爭對手」了,只要考試考得比他差,心裡就很難受。王小武告訴她,你老怕別人超過你,其實是你信心不足。關鍵在你的弱科沒有趕上來,你把弱科變強了。將來,他考上清華,你也考上北大,不一定非得你死我活。以後,香鈺婷沒再把何思奇當「敵人」,但任會跟他比。暑假,他做十多套練習題,香鈺婷也做十多套。勵志――把清華北大刻在書桌上進了「精英班」,不允許存在那種「考上中大很滿足」的心態。曾慶聰的大學目標就是這么一步步被撥高的。高一,曾慶聰看到學校高考榜,想像自己以後考上中山大學就好了;高二時,他以第29名的成績勉強進了「精英班」,在這個班的排名中,他是倒數第三,他定下的目標是上海交通大學,高三時,周圍的同學「非北大不可」「非清華不行」的誓言感染了他。好像不沖刺北大、清華,就是個懦夫。「人生難得幾回搏?!」一場勵志演講會上,他哭著跑上講台,喊出沖刺清華大學的決心。何俊超把清華大學的校徽、校訓做成一個書簽,插在教材上,天天提醒自己:何思奇則把「清華大學」四個字刻在書桌右上角。對於這些高中生來說,目標、勵志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自我勵志,老師也會崩潰。深圳二模,311班考砸了。王小武在床上反復睡不著,念叨一連竄名字,想想哪一位同學,需要調整備考戰略。愛人勸他,別壓力太大,身體會垮的,下一年別帶這樣的班。有時候,王小武給自己吃「定心丸」:有五個種子,在這么好的土壤里,不可能一個都不發芽吧?為尊嚴而戰東莞時報:是什麼讓你擺脫電腦游戲,突然間奮起學習的?何思奇(被北京大學錄取):尊嚴,當我發現有了成績就有了尊嚴的時候。高考時,我抓住保送生的救命稻草進了東華,成績卻墊底,在大家眼裡,我就是一個失敗者。有一次,我的成績退步了,記得當時有人說過這么一句話:沒有你這種人退步,哪有其他人的進步,這么諷刺的話惹怒了我,從這一刻起,我要為尊嚴而考。光腳不怕空鞋的,在普通班倒數第幾的我,在桌面上刻上了「清華大學」四個字。當時所有的同學都當我是瘋子,對,我就用瘋子的態度學習,每天最晚去吃飯,最早到教室,上學跑步,可以不沖涼,躲在廁所復習。我發誓,超過精英班裡的所有人。高考的眼淚東莞時報:高考備戰期間,你哭過嗎?曾慶聰(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5月份,模擬考砸了,我一個人躲進男廁,蹲在地上流眼淚,壓抑著不敢哭出聲音。何思奇:臨近高考時,我遭遇模擬考四連數。學校搞了一場「勵志夏令營」活動,放了一首《隱形的翅膀》。主持人說,你們閉上眼睛,想想理想的大學。我想起小時候媽媽帶我去北京,曾在清華園走過的那串長長的橋。我才發現,原來考上清華,對我來說是那麼重要,那一刻我哭了,聲音很大,校長一直給我遞紙巾,我第一走上講台大聲說:我一定會考上清華。王小武:班裡沒有幾個沒哭過的。2009年高考東莞市文科狀元感言――― 復習時每刻都准備糾錯本「關鍵是心態!」這次高考,思奇發揮比任何一次模擬考試都要好,當上狀元讓自己與父母都很驚喜,她認為最關鍵是自己心態好,才會有超常發揮。平常對她學習進步最深刻的經驗是堅持與老師交流,每次模擬考後都會跟老師討論得失,從中得到啟示和提高。在復習技巧上,她的做法是准備糾錯本,每一科復習都有條有理地記錄所有曾做錯過的題目。數學科的糾錯本,她有厚厚的7本。其實,思奇的成績並不是一直都很好,在小學是一般,直到初中才有點出眾。剛上高二時,她的數學只有120多分,文科基礎只有126分,算是班上的倒數幾名。她也曾為此哭過鼻子,老師安慰她,「復習時暴露的問題越多,高考時問題就越少,越不用慌了。」針對她的弱項,老師每次模擬考後都給她當面批改卷子,當面輔導。這次高考,她的弱項數學拿了145分,文科基礎拿了142分。「思奇文靜又有韌性,很善於發現生活的美,是一個幸福的孩子。」這是班主任曹英姿老師對她的印象。在高三緊張的學習中,你會發現思奇的課桌上綠意盎然,兩盆可愛的小盆栽常讓緊張復習的同學們眼前一亮。課間她會不時打理一下小花,也起到放鬆心情的作用,直到臨考,她的心態都很淡然。「這個成績優秀的乖乖女,沒想到也很時尚。」曹老師談到,有一次到思奇的宿舍,發現不僅到處是盆栽,還到處貼著明星海報,其中有不少帥哥呢!「思奇跟同學的關系很好,高考一結束,就跟7位同學一起去桂林玩了一圈。」「教育孩子要從小規劃,要給她多一點思想,多一點工具,多一點自由,少一點強迫。」媽媽在3歲前就教會思奇所有拼音,4歲前她開始閱讀,讀小學前就認識2000多字。「閱讀越早,孩子的世界越廣。」思奇的媽媽說。除此,媽媽因為工作忙沒法經常陪女兒講故事。在女兒一歲多,剛學會按錄音機時,她就給她選了許多故事磁帶,思奇總是一邊玩,一邊聽精彩的童話故事,之後思奇的語言學習都沒怎麼費力。「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應當是父母,對女兒的教育,早期花的時間與心思較多,越到後來就越不費力了。」 2009年高考東莞市理科狀元感言――― 定好短期目標 一步一步來最喜歡倒騰電腦,還曾因此「荒廢」了一段時間學業;愛好博覽群書,從小就喜歡讀《三國演義》等謀略方面的書,最佩服的人是曹操——這個獲得全市理科第一的18歲男生陳昶君,看起來很酷,話也不多。他說高三一年很平靜度過,波瀾不驚。媽媽劉冬梅一下子就點破了他:「高考考完回來,進家門第一件事就是和我擁抱,我看錶情就知道考得不錯,心裡一塊石頭下了地,他說自己有80%的機會上清華……」劉女士笑了,現在孩子能上清華是板上釘釘的事,清華大學廣東招生辦的人26日晚上就找上了門。陳昶君說,希望自己能進清華大學化學生物工程專業。陳昶君高一時成績並不拔尖,拿班主任王小武老師的話來說,這孩子是在高三第一學期開始開竅:「高三第一家長會後,他媽媽就高興地打電話告訴我:『這孩子開始有辦法了,說自己想上清華!』」這次以後,陳昶君進入了明顯的轉變期,他的數學、化學成績開始風生水起,在幾次模擬考中突飛猛進。「他平時模擬考經常在化學科里拿第一,高考前的深圳二模只考了十幾名。他自己總結說:這個為他敲警鍾,免得高考的時候失去方向。」王老師說,陳昶君平時勤問好學,懂得安排時間,對未來有自己的規劃,是個有理性的學生。陳昶君自己也證實了這一點,他慢條斯理地說:「人生像一盤棋,要先做好部署,再一步步走好。我會為自己定下短期目標,一步一步來,用實現短期目標來慢慢靠近長遠目標,不會猛火攻心,而是厚積薄發。」據了解,下象棋也是陳昶君的愛好之一,他從小就愛向爸爸挑戰,「開始總是爸爸贏,後來就總是我贏。」他笑著說。學習上,陳昶君很善於自我總結,課桌上總有兩本總結本:一本專門搜集解題思路,一本專門用來總結錯題,「我覺得考試前系統地翻看一下嗎,自己的提升會很大。」而即將升入理想大學的他,對暑假也早就做好了規劃:「想利用暑假充實自己,我性格比較內向,希望參加一些人際交往方面的課程學習,以便更好地在大學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交往。」